9370202
  • collette
    2019/5/24 10:57:47
    “这是一场游行”

    安德鲁·加菲:这是一场游行。

    第一次记住安德鲁·加菲尔德的是2007年的电影《男孩A》。电影讲述了一个因为少年时期的冲动犯罪而在监狱里度过了大部分人生的男孩杰克出狱后的生活。杰克是个因为一时的错误而被永久贴上了“恶魔”标签的人。尽管他隐去少年时的名字,找到了新的工作、朋友、爱人,甚至还在一场车祸中救下了一个女孩儿。然而,无论是社会还是杰克自己,都没能真正原谅他的

    安德鲁·加菲:这是一场游行。

    第一次记住安德鲁·加菲尔德的是2007年的电影《男孩A》。电影讲述了一个因为少年时期的冲动犯罪而在监狱里度过了大部分人生的男孩杰克出狱后的生活。杰克是个因为一时的错误而被永久贴上了“恶魔”标签的人。尽管他隐去少年时的名字,找到了新的工作、朋友、爱人,甚至还在一场车祸中救下了一个女孩儿。然而,无论是社会还是杰克自己,都没能真正原谅他的过去。那时的加菲和剧中的主人公一样只有24岁。对于这个始终纠结在自责、羞耻和同情当中的悲剧角色,加菲的表演成熟动人,既有涉世未深的天真腼腆,又带着深深的孤独和恐慌。相比《社交网络》和《蜘蛛侠》这类好莱坞热门,考验同理心的独立剧情电影和舞台剧似乎才是加菲最为擅长的。

    如果用一部戏来更新我们对加菲的记忆,那么,不是《社交网络》,不是《蜘蛛侠》,而是2018年的《天使在美国》。这部分为上部《千禧年降临》和下部《重建》的长达将近8小时的年度大戏剧本来自普利策获奖剧作家托尼·库什纳。2018年的国家剧院复排正是该剧首演25周年的纪念版本。这是一部野心很大的传奇剧目,在美国历史和包括同性恋的少数群体平权运动中意义重大。1980年代里根保守主义政府下的美国,艾滋病毒的肆虐引起了社会恐慌,政治的黑幕、白人种族主义的根深蒂固、精英主义者们的人性污点也随之被揭露。艾滋被看做是“道德沦丧、社会腐败的标志”。公共卫生危机变成了对性取向的袭击和对私人欲望的政治干预。媒体和政府机关将这次传染病危机的主角——病毒转移到了特定生活方式和群体,对艾滋病折磨和死亡的暴露甚至引发了一阵以挽救道德危机为名的谋杀。在里根宣扬“家庭价值”的政权下,同性恋者们作为HIV病毒高危群体加剧了异性恋中心的美国社会的恐慌。在美国电视媒体对“家庭”的描绘中,人们更愿意看到“一条宠物狗“,而不是“你的同性恋兄弟或姐妹”。排挤引发羞耻,憎恶导致仇恨,《天使在美国》正是在这场人性崩塌和身心创伤中酝酿而出的关于爱与死的千禧年魔幻史诗。

    安德鲁加菲在其中所饰的主人公Pryor Water是同性恋、艾滋病患者、爱人、被抛弃的儿子,也是坚强活出“生存=爱”的同志先驱和先知。Pryor年轻、优雅、富于同情,而艾滋让他的一切都改变了。在死亡必将随着痛苦到来之际,人对于有限与无限的期待完全被颠覆,如何面对以不久后的死亡作为终点的时间?如何,像Pryor所说,“保护”自己的爱人?如何在绝望中去爱或者去恨?凡看过演出的人都会同意他在七个半小时的演出中所付出的身心精力让人佩服。

    如前所说,无疑,《天使在美国》是一部用意极强地寻求政治进步的戏。难得的是,加菲对于该剧在这一层面上的意义理解的十分到位。用搭档Nathan Lane的话来说,加菲讲起这部戏时比作者托尼·库什纳还要善用言辞。在百老汇表演之前,加菲接受?采访,反复讲到了该剧“改造”人的力量:用八个小时的华丽和痛苦去抵抗死亡和仇恨,去“想象一个更好的未来,一个没有人在羞耻中生活的世界”——“去意识到彼此相爱和彼此需要的重要。”加菲用感情学戏、学会生活的态度证明了他的成熟。加菲也意识到《天使在美国》在当下社会中的意义,他比喻说这场八小时的大戏就是一场游行。虽然如今感染艾滋病毒并不再等同于被下了“死亡通知”,同性恋群体的权力也获得了一定承认,但在有特权集体存在的社会里,那些不合群的、不妥协的、不顺从的总是面临着压迫性的道德指责和物质剥夺。《天使在美国》借艾滋危机所揭露出的黑暗人性真相时:只有当每一个“普通人”都受到威胁时,人类的努力才能从互相仇视转移到共同寻求解药。爱和同理心是可以改变社会的,但全社会范围上的同理心是需要去以政治手段争取的东西,《天使在美国》的台上景观实则是拉上你加入了这场游行。

    【部分原发于“新现场”(原英国剧院现场)公众号】

    【详细】
    101991623
  • 薄雾微光
    2020/1/2 10:16:59
    猫,人类活着的明证
    这个星球上,拍摄猫啊狗的电影最多的国家,可能就是日本了。 小说也一样,这也催生了这个岛国相关动漫业的兴起与发展。宫崎骏等动漫大师的作品,无一不与猫狗有关。也许最能以逗窘方式表达与呈现人性多棱角的,莫过于猫狗等家宠了。 永井聪执导过《菜鸟评审员》《狗狗的心事》...  (展开)
    这个星球上,拍摄猫啊狗的电影最多的国家,可能就是日本了。 小说也一样,这也催生了这个岛国相关动漫业的兴起与发展。宫崎骏等动漫大师的作品,无一不与猫狗有关。也许最能以逗窘方式表达与呈现人性多棱角的,莫过于猫狗等家宠了。 永井聪执导过《菜鸟评审员》《狗狗的心事》...  (展开)
    【详细】
    12139215
  • 云海听涛
    2022/11/20 19:13:26
    美食不可辜负之一

    1、长沙:学义面粉店:肉丝面;2、凯里:万博粉馆:酸汤砂锅粉;3、汕头:海记猪血汤:招牌猪血汤;4、福建福安:二十四米路煎包店、南湖嫩弟煎包店:水煎包、猪肺汤;5、西安:小贾麻花油茶;6、长沙:马记粉店:烧麦;7、汕头:同益老牌粿汁;9、福建龙岩:阿兵小吃:酸菜炒饭、芋子糕;10、西安:老李家杂肝汤:羊杂汤,杂肝汤;11、海口:恒兴发茶店:招牌大包、西多士;12、

    1、长沙:学义面粉店:肉丝面;2、凯里:万博粉馆:酸汤砂锅粉;3、汕头:海记猪血汤:招牌猪血汤;4、福建福安:二十四米路煎包店、南湖嫩弟煎包店:水煎包、猪肺汤;5、西安:小贾麻花油茶;6、长沙:马记粉店:烧麦;7、汕头:同益老牌粿汁;9、福建龙岩:阿兵小吃:酸菜炒饭、芋子糕;10、西安:老李家杂肝汤:羊杂汤,杂肝汤;11、海口:恒兴发茶店:招牌大包、西多士;12、龙岩:平平早餐店:牛肉汤;13、贵州:龅牙粉(老一中龅牙眼镜素粉):素粉;14、台北:伊通街筒仔米糕:筒仔米糕、四神汤;15、福建漳州龙海:海澄添仔古早味柴火面;16、贵阳:金牌罗记肠旺面;17、顺德:煊记粥铺;27、孝记早餐店

    20、成都:老五抄手;

    21、郴州:老邓栖凤渡鱼粉;

    26、郑州:李记老五胡辣汤豆沫;

    33、台北:李月凤鲜鱼汤;

    【详细】
    14772442
  • StrawberryFF
    2022/11/10 23:38:10
    前十集和后十集两个编剧?

    终于到了结局周,就前面十集来讲看得还是很过瘾的,有些地方甚至有以前香港电影的感觉。

    喜欢看车家四人,Emma和哈比族,然后每集乱入一些比如像Emma儿子,社工姐姐,日语老师这样的人物。车总满嘴跑火车但其实为人感性,车嫂精明世故但其实自卑可怜,两个女儿各有性格,新演员带给人新鲜感最难得演技自然不造作。Emma婆

    终于到了结局周,就前面十集来讲看得还是很过瘾的,有些地方甚至有以前香港电影的感觉。

    喜欢看车家四人,Emma和哈比族,然后每集乱入一些比如像Emma儿子,社工姐姐,日语老师这样的人物。车总满嘴跑火车但其实为人感性,车嫂精明世故但其实自卑可怜,两个女儿各有性格,新演员带给人新鲜感最难得演技自然不造作。Emma婆婆的演出则直接提升了整个制作的质感。哈比族三人绿叶角色也恰如其分,锦上添花,让主要角色的表现更丰满。如果拍续集或者贺岁片,延续前十集的感觉就太赞了!

    后面十集可以说直接拉胯,甚至想问是不是换了编剧的程度。丁子朗,个人觉得是这剧的最大败笔,有种托关系硬安排进来的感觉。一种脸谱式“看,我在演”的感觉看得人一股无名火,破坏了剧里人物恰到好处的气氛。和芊芊的感情关系也发展得莫名其妙让人难以信服。

    后十集的矛盾都是那么突然,就仿佛搭了舞台,每个人分了几段“射波”戏份凑到一起。(“射波”是林敏骢用来笑称剧中演员展现演技的时刻)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值得一看。各种实景拍摄,服化道用心,演员气氛好有火花,剧本贴地写实剪辑节奏明快(前十集)。从来没直播追看过港剧,算是一个新的体验。

    【详细】
    14755611
  • sug-ga
    2016/10/14 1:36:26
    如此一般的电影你们在高潮什么?

    被这部电影断断续续刷了快一个月的屏。

    从First中得知这部电影开始便有期待,忙完月初后火速订了11号尤伦斯展映交流的票。果不其然让我失望了,先不说与杀人回忆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就那“悬疑片”仨字也应该立马撤下,这俩大宣传主标将会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电影的口碑,信我。当然以上两点(和烂配乐)并不是我失望的主要缘由,

    被这部电影断断续续刷了快一个月的屏。

    从First中得知这部电影开始便有期待,忙完月初后火速订了11号尤伦斯展映交流的票。果不其然让我失望了,先不说与杀人回忆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就那“悬疑片”仨字也应该立马撤下,这俩大宣传主标将会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电影的口碑,信我。当然以上两点(和烂配乐)并不是我失望的主要缘由,宣传目的当然是得骗观众进电影院,与导演本人意愿或许是违背而又无可奈何的。整部电影给我感觉是单独的把每个和女主成长有关联的人单独拍了成品,比如我与庸碌父亲、我与妖艳同桌、我与邻班呆男、我与...然后把这些成品剪碎七拼八凑到一块在中间衔接几起凶杀案便匆匆出炉,于是在多个转场处你会觉得是那么的生硬、隔应。开头称得上“大量”描写铺垫的父亲,在最后在客厅用“女儿你知道我多爱你吗”的突兀台本杀青了,他自大、执拗、封建却又对真相疯狂追求...等等描写没错就是告诉你我父亲是这样一个人然后就把他撩在那,除了让我们体会到当初那个年代父亲大多是重女轻男的封建思想形象外对剧本推动没太多作用,甚至对案件本身也无多大作用。执着于真相、现场拍照、下棋暴躁也仅仅为了人物刻画而已。王导在接受提问时回答道,这部影片大多是按照自己童年往事所撰写的,因为很多年前受父亲去世的打击开始写这部剧本,花了10年时间有了现在这部电影,王导原本觉得她与父亲之间是他不爱我我不爱他的状态,可在父亲去世的时候她才懂得了亲人之间独有的羁绊,一蹶不振好一阵。尽管如此,我还是未能看出影片中展露出导演阐述的那种情怀,特别是父亲生硬最后的“爹超爱你论”,看起来更像是前面那么多铺垫的生硬的闭合,我觉得在王导其实能做的更好,没能看出那份情感让我很遗憾。王导又回答了片名,黑处没有特别的注释,黑暗的防空洞、模糊的芦苇丛等等都可以是黑处的隐喻,“本来经历了种种事情后的女孩自以为了解了成人世界却在收到张雪明信片的瞬间对自己的认识产生质疑从而又站在了黑处中...”似乎是导演感觉最贴切自己本意的解释,而我却无法共鸣,女孩的认知是什么?是以为自己的同桌已死?是学会打粉底?是背熟了父亲“爱女论”?是看哭了蜜桃成熟时?我不得而知,而女孩为什么会哭?成人世界ox的恶心还是李丽珍过分美丽?应该是肉体摩擦下的纯情台词让女孩为真爱感动吧,嗯,对的,未熟少女关注的点就是不同,而强烈促使女孩在多次发生强奸杀人案的家乡还敢大晚上在一群陌生老男人中独坐看A片的勇气是得于养老院中看不懂的金瓶梅还是还没来得及看就被查水表的欧美录像带?原谅我找不着头绪,可能仅仅是为满足导演设计的“纯情之泪”。我觉得导演那句“想说凶手可能是身边任何的人,我们身边处处充满危机,活着长大不容易”可以对应影片中生硬出场的无故跟随智障者、莫名磨刀理发师、猥琐偷窥冰棍佬,他们的出现仅仅为了表达导演的这句话吗?还有时而渲染每位死者的X伤痕,除了为后面"屈打成招"作证明外可能还是为了致敬嫌疑人X的献身?(只不过本片真正嫌疑人仅在结尾的文字独白中“现身”)女孩发现埋尸那段就更莫名其妙了,发现尸体不见后诡异的笑容也许在嘲笑自己犯傻出现了如此清晰真实的幻觉,也许在嘲笑我不理解加这段戏的含义。个人总结本片为一个未熟少女的半熟日记,可以算是别树一帜的青春片,丰富的年代元素也值得品味,只不过导演为了更有代入感而刻意加入了太多可有可无的东西,让人看了觉得拥挤却空洞(比如时不时的经典粤语歌、课堂上的各种老梗等等),最让我印象深刻也是最喜欢的一幕是女孩在养老院为老头念金瓶梅那段,感觉影片所要表达的荒诞于之漫长枯伐的叙事还不如这场简介有力的戏来得强烈。王导作为非科班出生的导演处女作确实值得赞赏,但还可以更好,影片的摄影剪辑配音、场面调度、叙事结构、各种轻重拿捏等等来说确实算得上中等,(也有可能因为我们现在看的与First的原版有出入)在简短交流会中能感觉到王导的谦虚与平易近人,而我的愤怒来源于营销号的各种吹嘘与盲目宣传,平日里常看的大V也在各种高潮,也许我get不到点,是否有“奸杀”两字就能满足你们对大陆电影发展的意淫?评分不会受这些因素影响:6.5分,些许时间以来,说到处女作,果然让我惊艳的也只有国外多兰和国内毕赣,天朝电影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呢,别急。--14日被公众号刷的不耐烦的su临时影评,可能会不定时修作改正,谨表个人观点,谢谢。(分享给大家first原版和龙标版差别贴:http://www.moviebase.cn/uread/app/viewArt/shareViewArt-533f44c340b5402f8831b2d87f91f6d7.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其实还是鸡肋,并无太大差别)

    【详细】
    81282190
  • 点击在线免费看
    2019/12/26 10:25:23
    简直灾难

    剧情都懒得吐槽了。色调令人发指,饱和度爆炸,黄出天际,完全生理不适。

    光打得也是灾难,好几个场景明明实景拍的,弄得像劣质抠图。还有很多地方连光都不接。

    配乐、调度跟剪辑基本是九流国产电视剧水准。导演基本审美都成问题真的就不要浪费钱拍片了。全程就是全景,然后谁说话怼谁特写,还有可怕的慢镜,丝毫没有镜

    剧情都懒得吐槽了。色调令人发指,饱和度爆炸,黄出天际,完全生理不适。

    光打得也是灾难,好几个场景明明实景拍的,弄得像劣质抠图。还有很多地方连光都不接。

    配乐、调度跟剪辑基本是九流国产电视剧水准。导演基本审美都成问题真的就不要浪费钱拍片了。全程就是全景,然后谁说话怼谁特写,还有可怕的慢镜,丝毫没有镜头语言和叙事节奏可言。

    非科班不可怕,但是得学习。要么好好吃透理论,要么大量刷好片培养sense。感觉导演心里一点b数都没有。

    男演员属于没天分硬凹着演的类型。整部片子没有一方面及格。在平遥一堆高品质片子里看到这货真的只想翻白眼,从山西出发这单元完全就是政府任务,垃圾堆里挑一挑,只有柳岛克己拍的那个能看。

    感觉受到了一万点暴击,得赶紧去刷几部好片洗洗眼睛。要不是因为某些原因朋友生拉硬拽着,给钱都不会看,堪比上刑。

    【详细】
    12122451
  • 哎呀乌托邦
    2023/2/2 11:14:42
    尊重生命,尊重人性。
    好的战争片必然是反战的,人不是NPC,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更不是将军口中“不惜代价”的“代价”。事丈夫父亲儿子。战场上想的不可能是口号,只能是活着,活下去才能离开战场,回到亲人身边。再说这部片子,我很多年看的,那时候头一次看到此类战争片,很震撼,很感动。真正的英...  (展开)
    好的战争片必然是反战的,人不是NPC,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更不是将军口中“不惜代价”的“代价”。事丈夫父亲儿子。战场上想的不可能是口号,只能是活着,活下去才能离开战场,回到亲人身边。再说这部片子,我很多年看的,那时候头一次看到此类战争片,很震撼,很感动。真正的英...  (展开)
    【详细】
    14958216
  • 咎罄
    2021/3/21 21:56:26
    创作不易,且看且珍惜!

    想为《合法伴侣》这部片子正名一下,看完之后上豆瓣给评分,发现评论区一片声讨。多数人认为这部影片在消费同性群体。我只想说一下个人感受。抱着找灵感的心态,我买了中午场的电影票,影厅了大概做了二十多个人左右,其中有三对左右是中老年人夫妻,影片的喜剧情节让大家笑声不断。主要有四个层面的想法。1.影片向观众普及在国外许多国家及地区同性婚姻是合法的。剧情上两人是为了签证而假扮情侣结婚,“假扮情侣”这样的

    想为《合法伴侣》这部片子正名一下,看完之后上豆瓣给评分,发现评论区一片声讨。多数人认为这部影片在消费同性群体。我只想说一下个人感受。抱着找灵感的心态,我买了中午场的电影票,影厅了大概做了二十多个人左右,其中有三对左右是中老年人夫妻,影片的喜剧情节让大家笑声不断。主要有四个层面的想法。1.影片向观众普及在国外许多国家及地区同性婚姻是合法的。剧情上两人是为了签证而假扮情侣结婚,“假扮情侣”这样的题材屡见不鲜,但视角却从男女变成了男男,所以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样的一场闹剧是在消费同性群体。(影片中确实有对同性情侣生活状态的杜撰,其不真实性,片面性,偏见性也是大多数人反感的原因之一,这里按下不表)坐在我旁边观影的是一对60岁左右的夫妻,在影片戏剧情节稍落的间隙,我听到有一个女生在小声的给同伴科普“直男是指喜欢女生的男生,在英国同性婚礼是合法的,同志现在指的是喜欢同性的人的统称.....”,虽然并不喜欢在电影院观影时有人絮絮叨叨,但是她们在说的时候并没有被人打断,虽然声音不大但几乎在坐的人都能听到,我暗暗观察了一下坐在旁边的这对老年夫妻,他们并没有显示出反感或者坐如针毡也没有愤然离场,对于这一场“小型的科普”,我想在导演心理也是他希望得到的效果。印象中那个女孩说的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中国迟早也会同性婚姻合法化!”2.在影片中尝试了歌舞片的类型。歌舞片一直是好莱坞的经典类型,国内在早期有歌唱片这一类型,以20世纪30-40年代周璇主演的影片为代表,在类型电影创作上这部影片做了大胆尝试了,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且不论这次尝试成功与否,至少勇敢的做了一次试验。类型本就是杂糅的,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成果有助于创新。3.剧中阴差阳错的支持是同性群体所奢望的。剧中大白的父亲以为电视台的采访是针对“别做低头族”的公益倡导,当他说出“我支持我儿子!年轻人走在时代的前沿,我们也要努力跟上”等等一系列话语的时候,我不知道同性群体在观影的时候是否心里五味杂陈,哪怕是这种“变相”的支持,哪怕是心理补充幻想式,对于大多数的他们来说也是可望不可及的。以戏剧的方式给予了同性群体在想象外的认可,一方面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另一方面是对于同性群体的内心补充机制。4.影片在电影节上的提名反向证明中国国内同性题材的创作环境。影片由黄建新监制,这个人是谁呢?是《建军大业》《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的监制,高中时候看了他拍摄的《黑炮事件》,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在我心里就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牛逼的导演!而影片的导演就是黄建新的儿子黄雷,CCTV6总是会放一部儿童题材的喜剧电影《愤怒的小孩》,就是黄雷导演的。这部影片获得了201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提名。能够在中国影院看到一部伪同性题材的影片十分不易,能够突破层层审查,处处删减还能上映,还能去反应一些现象,普及一些现状,但凡带有创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就知道戴着镣铐跳舞是多么无奈!创作不易,且看且珍惜!

    【详细】
    133351223
  • 太守君
    2021/3/13 15:41:19
    《武松血战狮子楼》:不看后悔,看了也后悔

    虽然98版《水浒传》珠玉在前,本片又是一部网大,但还是忍不住想看,只因为丁海峰再次扮演了武松,而且老戏骨潘长江出演武大郎。这阵容不看会后悔,没想到看了也会后悔。丁海峰老了,演起武松已然力不从心,和年轻水灵的嫂嫂搭戏显得有点尬;潘长江老师气场过于强大,演不出武大郎的卑微。故事还是一样的故事,编剧也作了一些明显的改变,

    虽然98版《水浒传》珠玉在前,本片又是一部网大,但还是忍不住想看,只因为丁海峰再次扮演了武松,而且老戏骨潘长江出演武大郎。这阵容不看会后悔,没想到看了也会后悔。丁海峰老了,演起武松已然力不从心,和年轻水灵的嫂嫂搭戏显得有点尬;潘长江老师气场过于强大,演不出武大郎的卑微。故事还是一样的故事,编剧也作了一些明显的改变,

    13316359
  • 穆子衿
    2017/3/26 17:22:59
    请不要用历史开玩笑

    说实话,就电影本来看《铁道飞虎》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电影一开头是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看到列车,然后回到了1941年,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但是,当电影开始描述由马原代领的“飞虎队”跳入一辆民用列车,然后暴打并脱光日本人的时候,感到好笑(因为这个情景的确好笑)又有几分悲哀。近年来,不仅类似于《铁道飞虎》这类的搞笑风格的电影在弱化当年日本的侵略军,就连类似于《亮剑》那一类的抗战片都在

    说实话,就电影本来看《铁道飞虎》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电影一开头是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看到列车,然后回到了1941年,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但是,当电影开始描述由马原代领的“飞虎队”跳入一辆民用列车,然后暴打并脱光日本人的时候,感到好笑(因为这个情景的确好笑)又有几分悲哀。近年来,不仅类似于《铁道飞虎》这类的搞笑风格的电影在弱化当年日本的侵略军,就连类似于《亮剑》那一类的抗战片都在弱化日本军队,这样真的好吗?这样不是变相的在向我们的后人传达错误的历史吗?

    而且啊,实在不太明白,作为铁道飞虎干嘛要上一辆民用列车,并且上了列车也没有杀一个日本人,所以,你告诉我他们上车的缘由是什么?只是为了告诉日本人你们的存在?

    当然,这部电影后半段和前半段搞笑的风格不太一样,多了一些伤感和对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的一分致敬吧。也表现出了那个年代的小人物在面对侵略者和外敌时的那一份大义。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以弱化日本人的方式来搞笑的电影其实不宜拍太多,会影响孩子们对于那段历史的错误理解的。如果在影视剧中一直这般弱化日本人,以后究竟还有多少人记得那八年抗战的惨烈?

    虽然我很欣赏成龙大哥年过六旬依旧亲身拍动作戏,也很敬佩大哥的敬业,但是真希望能够尊重历史,把最真实的抗战经过还原给大众。

    【详细】
    8438606
  • 昼梦夜行
    2021/2/21 2:41:59
    两头不讨好的剧情或成为最大败笔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音乐给5分,电音超棒 超杀女给4分,前半部电影全看演技的独角戏,被她撑住了。 剧情给2分,导演大概是觉得一部90分钟的电影只靠3架零式战斗机或者一只大蝙蝠都撑不住,于是将二者杂揉在一起放进了电影。但是整部片子下来就会发现这种杂糅毫无必要。 其实从发现到击落日本的侦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音乐给5分,电音超棒 超杀女给4分,前半部电影全看演技的独角戏,被她撑住了。 剧情给2分,导演大概是觉得一部90分钟的电影只靠3架零式战斗机或者一只大蝙蝠都撑不住,于是将二者杂揉在一起放进了电影。但是整部片子下来就会发现这种杂糅毫无必要。 其实从发现到击落日本的侦察...  (展开)
    【详细】
    13266257
  • 横山桑椹
    2018/3/25 0:36:19
    选择,向平凡而生,向愧疚而死
    习惯的偶然,在电影网站搜索近期的高评电影,就看到这部《最后的诗句》。一瞄是台湾片,还以为是惯常的文艺电影,但我很难给它套一个确切的标签,它并不唯美,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抨击,它只是非常平静,但平静地充满压抑。 影片可以理解为,是台湾社会虚假繁荣景象的影射,它...  (展开)
    习惯的偶然,在电影网站搜索近期的高评电影,就看到这部《最后的诗句》。一瞄是台湾片,还以为是惯常的文艺电影,但我很难给它套一个确切的标签,它并不唯美,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抨击,它只是非常平静,但平静地充满压抑。 影片可以理解为,是台湾社会虚假繁荣景象的影射,它...  (展开)
    【详细】
    9246217
  • 草鱼笔记
    2019/3/9 2:18:17
    《检察方的罪人》:一线之隔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导演:9 原田真人:《独家新闻》,《日本最长的一天》,《投靠女与出走男》,《记我的母亲》,《神风72小时》。 编剧:9 原田真人:导演兼编剧。 原著雫井脩介,《火之粉》,《敬告犯人》,《虛貌》,《踩亂白銀》 本人没看过原著,但是查看资料后发现有些情节被舍弃了。 没办...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导演:9 原田真人:《独家新闻》,《日本最长的一天》,《投靠女与出走男》,《记我的母亲》,《神风72小时》。 编剧:9 原田真人:导演兼编剧。 原著雫井脩介,《火之粉》,《敬告犯人》,《虛貌》,《踩亂白銀》 本人没看过原著,但是查看资料后发现有些情节被舍弃了。 没办...  (展开)
    【详细】
    10030257
  • 爱吃馒头的宝宝
    2017/6/14 17:51:36
    观后感

    这部剧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每次看都有不同的体会。温故而知新,初次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再看就是人物情感纠结,而今则可品味其中政治、历史问题的深层涵义。

    大到国家、民族大意,小到家庭、亲情以及爱情,透过人物一生的经历,感受属于那个年代的酸甜苦辣。对于政治上有些大问题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想不明白,但可以每次都理解更深一点。有些人在网上大谈特谈政治,对历史人物评头品足,殊不知自己的世界只有井口

    这部剧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每次看都有不同的体会。温故而知新,初次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再看就是人物情感纠结,而今则可品味其中政治、历史问题的深层涵义。

    大到国家、民族大意,小到家庭、亲情以及爱情,透过人物一生的经历,感受属于那个年代的酸甜苦辣。对于政治上有些大问题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想不明白,但可以每次都理解更深一点。有些人在网上大谈特谈政治,对历史人物评头品足,殊不知自己的世界只有井口般大小,当然“有些人”也包括自己。 在某一天的某一刻,你我就可能扮演了其中的一个角色,而怎样做才能是一个三观正的“四有青年”,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成熟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心智的成熟和自己对世界上万物的认识的增长。少一些戾气,社会就会多一份和谐,切不可炫耀自己的无知。涵养和视野是靠自己去慢慢积累、开阔的,对历史和政治的认识也要逐步得走向成熟。羡慕那些有远大抱负怀揣梦想的人,现在只希望自己每天都能进步一点。

    【详细】
    8602421
  • 冰封女巫
    2018/6/21 22:49:30
    永远不要小看女孩,更何况有两个

    被小丑女吸引来看的,应该说不看到结尾的话,你不知道整个故事的始末。

    故事从两个职业杀手,和一个即将死亡的国语老师穿插着开始。通过电话和所谓的富兰克林先生的录音带,挑拨了两个杀手互相残杀,最后双胞胎得以除掉她们父亲的契约杀手,并取得了她们父亲的信任。而通过不断的言语交谈和最后在死亡时刻的提示,老师原来曾在孤儿院时欺负过双胞胎,最后双胞胎将老师杀死。最后她们找到了她们的父亲,并告诉了

    被小丑女吸引来看的,应该说不看到结尾的话,你不知道整个故事的始末。

    故事从两个职业杀手,和一个即将死亡的国语老师穿插着开始。通过电话和所谓的富兰克林先生的录音带,挑拨了两个杀手互相残杀,最后双胞胎得以除掉她们父亲的契约杀手,并取得了她们父亲的信任。而通过不断的言语交谈和最后在死亡时刻的提示,老师原来曾在孤儿院时欺负过双胞胎,最后双胞胎将老师杀死。最后她们找到了她们的父亲,并告诉了他,这一切都是由于他在她们母亲目睹他的杀人行为后,被他灭口,从而导致双胞胎开始了悲剧的生活。这应该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上述的情节描写混乱,是因为该片拍的也十分混乱,昏暗的镜头,不停的切换故事视角,以及让你摸不着头脑的剧情展开,都是让你感到不愿看下去的原因。这部片子真实得分是两颗星,多的一分给了小丑女的演技。两分的原因是故事连贯性不够,一个复仇的故事就应该让人感到流畅的痛快感,不知道导演和编剧是怎么考虑的。女主角两人在情节中不够让人眼前一亮,总有种憋闷的感觉,就犹如本片整体色调都是夜晚,并且昏暗无光,特别压抑憋闷,画面给人一种闪来闪去的感觉。剧情发展也有些拖沓,没有复仇杀手的利落感。

    【详细】
    9446497
  • 1874
    2022/4/19 0:31:30
    我第一次推荐别人看“五分钟带你看完XXX”

    氛围、布景、剪辑、角色的演技都不错。但剧情真的不够好。

    二个想法开始的一部剧。工作(工作和人生的意义)+人脑记忆分割(分割工作和人生)。由这两个点出发完善剧情,不过编剧的功力实在不敢恭维。

    很多对话和场景都不必要(减掉也不会对这部剧有什么

    氛围、布景、剪辑、角色的演技都不错。但剧情真的不够好。

    二个想法开始的一部剧。工作(工作和人生的意义)+人脑记忆分割(分割工作和人生)。由这两个点出发完善剧情,不过编剧的功力实在不敢恭维。

    很多对话和场景都不必要(减掉也不会对这部剧有什么影响),有些冗长和浮夸。前三集的剧情完全可以控制在20分钟,第一季如果是一部电影的第一集,我想会更好。

    剧里角色思想的转变,感情的转变,剧情冲突点有些奇怪(情节设置得不够细致,对角色思想、情感转变的刻画太浅薄)。可以一瞬间突然怀疑自己,一瞬间爱上一个人,这些是可能的,但在剧里就给我一种“剧情需要”的感觉。还是编剧处理的不够好。

    前四集剧情如水,我就想为什么不让他们下班进电梯就直接麻醉,睡到上班。因为人权?那记忆分割不应该是反人权的技术吗(没记忆的时候不知道发生过什么)。这让我很矛盾,甚至盖过了编剧想让我们思考的点(工作与人生的关系)。直到第八集,近300分钟,剧情对角色的刻画还是不够(太多无效的剧情),冲突又僵硬,我是耐着性子看完的,因为我想想看看为什么这是部高分局。

    第九集还不错,剧情推进的节奏总算正常了,但也结束了。

    第一季结尾都没把主要问题(他们的工作到底是什么)说清楚,恰恰也说明编剧故事情节上的匮乏(或者野心大到不考虑观众的想法)。

    这部剧国内外分都很高,我不是太理解。仔细想想,确实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吧。

    总的来说,细节支撑不起主创们想说的宏大主题。

    第二季我不会追,接受不了这么慢的叙事节奏和粗糙的剧情。但我还是会看“五分钟带你看完人生切割术第二季”,不得不说这种耍流氓的留悬念方式确实挺吸引人的。

    设想剧情的两个方向。一,他们的工作就是间接杀人。找出感到恐惧的数字(代表有暴力倾向的人)。二,他们是克隆人,因为名字里都带字母。找出感到恐惧的数字(代表不好的基因,完善下一个克隆体)。但这两个方向和已有的剧情又不合。

    【详细】
    143461161
  • phoebe
    2018/12/29 7:55:31
    形式大于内容?对,可这就是我想给五星的原因啊。

    折腾了一个下午,真是沉浸式的体验。

    我最后got very frustrated,因为我老是在几个类似的结局里绕来绕去,我总觉得还应该有其它的结局,那种焦虑又不甘心的情绪压迫着我, 让我痛苦,又让我期待和好奇,让我想放弃,但是又没法放弃。我总想找一个,该怎么说呢, 更好的结局?更有意义的结局?

    可这不就是生活的感觉吗?总在寻找,在迷宫里转来转去;觉得有其它的可能,又觉

    折腾了一个下午,真是沉浸式的体验。

    我最后got very frustrated,因为我老是在几个类似的结局里绕来绕去,我总觉得还应该有其它的结局,那种焦虑又不甘心的情绪压迫着我, 让我痛苦,又让我期待和好奇,让我想放弃,但是又没法放弃。我总想找一个,该怎么说呢, 更好的结局?更有意义的结局?

    可这不就是生活的感觉吗?总在寻找,在迷宫里转来转去;觉得有其它的可能,又觉得其实没有可能;这样和那样,每一种日子多么类似,怀疑这些都没有意义,可是分明又期盼着下一步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尝试、挫败、停滞不前、看到新的风景;很多的选择,选来选去都一样,也许还是不一样;像是在走自己的路,又像是被一种引力挟裹,不紧不慢地冲向命定之地。

    但我不觉得这是糟糕的用户体验啊,我觉得这复杂又迷人,煎熬又有趣,就和生活一样。

    我非常喜欢这部片对命运的描绘。命运不是那么清晰的一条黑线,不是命运说你会弑父娶母,你就怎么都会弑父娶母。命运是一团模糊不清的雾气,是一种磁场,你有很多选择,可以转来转去,千百条不同的路径,但又好像始终、迟早、以各种形式地在向那个方向前进。有的选择会让你在原地打转,最后不得不倒回去改变自己的初衷,因为你跨不出命运允许你的那个范围,那是束缚,但也是一种保护。你可以取得不同的结局,但每种结局的调子又似乎都差不多,模糊又确定的殊途同归。你的选择是真实的,虽然可能是无用的。自由意志是一种娱乐、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判决。

    我觉得这部片确实形式大于内容,但完全是褒义的。因为生命不就是形式大于内容吗?若说内容,内容是什么,是指大结局吗?大结局就是我们都会死啊。生命讨厌和迷人的地方,都在于那千百条不同的路径,你试来试去,渐渐心中有了一种感觉,知道自己的归宿在哪里,那非常揪心、也非常安心。同时,也会有一些真的完全想不到的东西(例如诊所里打起来,跳窗出戏什么的),温馨或者荒谬,突然蹦出来如同彩蛋,让你忍不住会心一笑——那是偶然出现的庄生晓梦迷蝴蝶式的顿悟,虽然那并不影响大部分时间里你还是在命运迷宫里打转,但那也是人生精彩的部分。

    这次我想给Netflix和《黑镜》高唱赞歌。第四季我很不满意,因为觉得剧本不再有深刻、有新意的东西,因为觉得此剧前途堪忧。但想不到,这一次,黑镜靠形式的突破奇迹突围。

    我理解有些人批评这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原因,它讨论的东西无非是: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真实和虚幻的界限,命运和无意义感,大数据时代的被监控感之类。这些黑镜都做过了,要说立意上没有新意,也确实不算说错。但这形式太迷人了啊。淡化立意和内容的重要性,在形式上突围,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新意了。

    最后,我恳求Netflix把所有结尾令我们怨念不已的剧都买下来,给我们拍多结局吧!

    让他吻他吧,让她跟她走吧,让那一切发生吧,让那一切不要发生吧……让一万个平行宇宙展开在我们眼前,我愿意如男主(的一个结局般),终于看到美梦成真,心满意足地死在Netflix给我们造的梦里。

    【详细】
    9856129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