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窗影评

131301050
  • 爱电影
    2017/12/8 14:45:04
    All About Erica&Anna 细节分析 会有部分剧透

    第二季的回归可谓是吊足了被第一季圈粉的我的胃口,这一季的编剧很有意思,单数集和双数集是两条平行互不干扰的剧情发展,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单数集Erica&Anna的剧情,maybe因为床戏更多更对姬老们的胃口?嘿嘿(笑)

    第一集开始镜头给到是Anna在工作中录下客人的录音,专门从事escort中情报收集工作,然后高价卖给需要情报的国家高层,就这样阴差阳错的认识了Erica,她

    第二季的回归可谓是吊足了被第一季圈粉的我的胃口,这一季的编剧很有意思,单数集和双数集是两条平行互不干扰的剧情发展,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单数集Erica&Anna的剧情,maybe因为床戏更多更对姬老们的胃口?嘿嘿(笑)

    第一集开始镜头给到是Anna在工作中录下客人的录音,专门从事escort中情报收集工作,然后高价卖给需要情报的国家高层,就这样阴差阳错的认识了Erica,她为了扳倒这位投资者而需要对投资者不利的证据,所以需要Anna的协助,曝光他的丑闻。当然这只是个开端,第一次见面之后的两个人,不约而同的上网搜寻对方的个人资料,都对彼此有着兴趣。第二次见面是Erica约Anna出来的,当然彼此都心照不宣的知道对方的需求,在床上的两个人,在Anna温柔的触碰下,Erica很快就进入状态,但在快要达到顶峰时,Erica拒绝了Anna,说了句i cannot cum,她有心事,之后Erica躺在了她的旁边,主动聊起了天,Anna很擅长与服务的客人聊天,这也是她的工作之一,Erica问起Anna喜欢她的工作吗?Anna非常坚定的说这只是一份工作,并且我非常擅长并且喜欢做爱。这个时候的Erica还是能把性和爱分的很清楚的她,不掺杂个人感情的她。

    第三集中Erica约Anna在餐厅见面,Anna很调皮的让Erica当众吻她,Erica觉得不好意思拒绝了她,Anna便继续开始了攻势,手伸到了她的下面并抚摸了起来,在她的耳边轻轻的讲起了情话,Anna不愧是老手,Erica三下五除二便开始喘息了起来,当服务生走过来询问的时候,Anna不慌不乱的和服务生交谈起来,真老司机。。。之后爽完了Erica之后,准备要去见客户自爽了,这里的镜头给到的Erica明显有点恼怒了,可是也不能说什么,因为这是Anna的工作。今天Anna和客户在一起的时候,出乎意外的高潮了三次,她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这个时候她隐约的感受到Erica对她的影响力。

    【详细】
    8971839
  • 
    2022/5/15 14:19:22
    啃生肉的后遗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没字幕,大概的剧情能猜的五五六六,等有字幕版本的准备二刷扒详细剧情。这部虽然是单元剧,但很多都是老一套,无特别惊吓点,适合打发时间。 1.隧道 女鬼现在都是物理攻击,一锤40那种 麋鹿的出现没看懂 2.红衣女人 之前网上有个黑白gif和这个女鬼抓女主爬墙几乎一模一样 3.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没字幕,大概的剧情能猜的五五六六,等有字幕版本的准备二刷扒详细剧情。这部虽然是单元剧,但很多都是老一套,无特别惊吓点,适合打发时间。 1.隧道 女鬼现在都是物理攻击,一锤40那种 麋鹿的出现没看懂 2.红衣女人 之前网上有个黑白gif和这个女鬼抓女主爬墙几乎一模一样 3.牙...  (展开)
    【详细】
    14398261
  • 魔菇
    2023/1/9 1:16:02
    假装我们在城市

    在设计去年共读计划时,我们将《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放置于女性“预见者”主题之下。这部纪录片主角弗兰·勒博维茨头脑聪敏,言语机智,很有见地,不爱运动和财商滞后的一面又显得笨拙、滑稽。她说自己是买房房跌,卖画画涨,错过了很多次暴富的机会,而且又傲慢又偏见,视一切电子产品如洪水猛兽,简直就是“预见者”字面意思的反

    在设计去年共读计划时,我们将《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放置于女性“预见者”主题之下。这部纪录片主角弗兰·勒博维茨头脑聪敏,言语机智,很有见地,不爱运动和财商滞后的一面又显得笨拙、滑稽。她说自己是买房房跌,卖画画涨,错过了很多次暴富的机会,而且又傲慢又偏见,视一切电子产品如洪水猛兽,简直就是“预见者”字面意思的反面典型嘛。

    实际上,称她为“洞见者”更恰当。

    当我们看人物纪录片时,我们在看什么?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对谈者马丁·斯科塞斯在美国影视界地位中坚,长踞影响力权势榜之上,虚构作品拍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拍纪录片?事实上他拍摄的人物纪录片可不止这一部,他对迈克尔·杰克逊的记录为一个时代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他拍摄的关于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纪录片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观——相对一个电影人,或许他的身份认同更是知识分子:对身处的世界和时代进行记录、讨论和追问,是一种自觉的责任感。

    为何这次是勒博维茨?

    一是因为他和勒博维茨是多年好友。他们此前在纪录片《公众演讲》中对谈过一回,很嗨,也很成功,多么甜蜜的回忆。不同的是,这次是斯科塞斯自己组局,更加自由,怎么倒腾都行,所以他大肆塞进了自己执导的各种影视片段,还很巧妙贴切,令人服气。他们在一个朋友圈玩耍,拥有很大的便利性和话语权,这部纪录片就像老朋友随意的围炉夜话,目的就是玩——玩的人觉得好玩,看的人如果也觉得好玩,善莫大焉。

    二是他们有共同的关注点和城市回忆。纽约客,这是个既表述鲜明,又寓意隐含的专有名词,带着一点玩世不恭,一点刻薄抱怨和喋喋不休的身份认同,他们见证着城市的迁变,经历过共同的城市创伤,拥有对过往时光的追恋,到了一定年纪会怀旧,还坦坦然然地自恋,坚定捍卫自己的代际价值观。

    一个没去过纽约,有限经验仅从书本、报刊和影像中来的人,可能不太容易感受到纪录片传递的特殊氛围。当然,你也是喜欢的,人类最朴素的渴望就是远方、异国、异质感。娴熟的影视制作和重磅传播更带着天然优势,连斯科塞斯拍摄的某些影片中那些凄凄暗暗,也被蒙上了一层奇妙的滤镜。这一切又不能成为深度代入的理由,它像一部离岸观察笔记,也像你参加一个圈子不熟悉的社交聚会,看场里人互动频频,运用着一些黑话,你只恍恍惚惚。

    有意思的点还是很多:

    首先关于女性话题。

    勒博维茨提到17岁被高中开除后去纽约当出租车司机,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是因为她不想当女招待和酒店服务员。You know,这是她的口头禅,在谈到性别问题时就别有深意。

    上世纪60年代的纽约,女性能做的职业不多,女招待?酒店服务员?看似门槛不高的工作,必须通过顶头上司一关,而他们通常是男性。为了得到机会,女性要付出超出工作本身的性别成本,“有个餐厅的老板是同性恋者,你知道有多少女孩去应聘吗?”那简直是黄金职位,令女孩们趋之若鹜。年轻的勒博维茨桀骜不驯,更愿意去开出租车。她知道纽约城的大街小巷,以及每一个司机喜爱的小餐馆。

    她支持Me too,对女性共助,奋起揭露抗争黑暗事实拍手称快。但她也头脑清醒,作为一个浸淫文化产业多年的作家,一个通常演自己、偶尔客串角色的非典型演员,一个影视产业上游的制作人,丰富的人生经历让她了解很多行业真相,在纪录片中她没有对这个问题大谈特谈,她不是典型的女权主义者,和斯科塞斯谈话时,他们有点默契地含混,这种留白反而让人理解更多。在结构性的问题上谈论太多毫无意义,何况她无意于此,尽管她在性别偏见中毫不妥协,按照自己的想法活成一个我行我素的女性主义者。

    其次是关于她作为纽约客。

    确切地说,勒博维茨是个“纽漂”,她老家新泽西州离纽约不远,约等于从苏州到上海,属于泛纽约都市圈。高中被开除后她又丧又梗又自由,开着人生的第一辆破车,不去纽约,去哪儿?到了纽约之后,勒博维茨又有些运气,从出租车司机到清洁女工到写作枪手,然后成为安迪·沃霍尔的雇员和朋友,之后是《名利场》撰稿人,她开启了一条纽约“名利场”的金光大道。她又有不错的天赋和才华,她旁观一切,意见颇多,表达方式幽默且辛辣,“评判是我的专业”,除了是非典型演员,她也是非典型作家,毕竟她出版的书并不多。文字和语言工作更多体现在专栏和演讲,可以说,说话是她的专长,冒犯是她的本能,有趣是她的主调。她以时尚Icon和意见领袖成为美国大众文化的偶像,如果没有这种个性和经历,很难想象她会成为纽约客。

    其三是纪录片着眼的城市变迁。

    这部纪录片显得很松弛,几乎是两个纽约客的文化漫谈,内容涵盖电影、音乐、阅读、生活、审美、金钱观、建筑、城市规划、政治、移民等领域,各章节甚至用纽约的多个政府部门作为标题,如文化事务部、预算委员会、体育与健康部门等,这些章节下的议题大致也会勾连到相应的内容上,散发着讽刺、调侃和唱反调的气质。

    如在体育话题上,她就明确表示讨厌体育,片中截取她接受采访时的片段,无论被体育迷主持人如何疯狂引导或反驳,她都岿然不动,坚持自己就是讨厌体育,哪怕是她曾坐在拳王阿里最辉煌的比赛前排。她表示那只是凑巧,那不代表我喜欢体育,那场比赛可以当做一种文化现象看。

    把一座城市无限缩小,再和真人对比,有一种震撼感。《假装我们在城市》的拍摄场景之一就是纽约城市微缩模型,他们让勒博维茨穿着鞋套,踩进哈德逊河,她像进入《格列夫游记》里的小人国世界,不同的是这座死寂的模型城市中不会蹿出一群利立浦特人,他们不会把她捉去献给国王。这种设置营造了一个异境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讲述城市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奇幻的,可疑的,不确定的印象。

    她只为自己脑海中的纽约负责,貌似看到了城市整体,但它也可能是虚幻的,有限的。真真假假的爱和恨,吐槽之中带着热切的肯定,一个人和自己生活的城市之间,哪能说得明白。接受复杂迷离,也就接受了城市生存的真相。这样看,纽约之于勒博维茨,和上海、北京、成都……其他城市之于我们,本质也差不多。如何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可能不如如何描述它重要。

    最后,关于她的阅读主张。

    勒博维茨说出了我的某种梦想:专职读书。如果靠读书就能生存,谁还去奔波啊。仔细想,这种逃避思想也是不对的,不能带来终极满足。如果必须专职读书,我们或许又想去干别的,想去神游了吧。

    勒博维茨是个重度书虫,从她的谈话和专栏可以看到阅读的趣味和积淀如何形塑她的气质。

    片中一个场景,她和斯科塞斯两人在图书馆的排排书架中穿梭,他们谈论着对彼此相熟或不相熟的作家的看法,交流阅读的快乐与满足,阅读被干扰时的痛苦,以及被书评人误导后的愤怒和报复。

    他们还去书架中搜索关于意大利文化和犹太文化的图书,作为两个典型的意大利后裔和非典型犹太人后裔,他们都烙印着族群的文化痕迹和集体记忆。谈话中被提及的人或事,一如既往地穿插着的相应的电影片段,它们无一不是斯科塞斯的作品。作为捧哏者,他似乎通过影像夺回了自己的阵地,谦逊了又像不很谦逊,自恋了又不像很自恋。阅读者和造梦者,在书本营造的物理空间中,完成了好朋友手拉手的默契。

    这部纪录片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0,高得对斯科塞斯其他影视作品显得不公平,尽管那些作品的分数基本都在9.0以上。这个分数让我看到豆瓣系统的大数据特点,文艺趣味、观众构成、城市文化等权重很大,虽然已是相对安静和公正的平台,但它依然有些不平衡性。

    所以,如果你看《假装我们在城市》时昏昏欲睡,或感到名不副实,错不在你。如果只是假装在那个城市,如果身在乡村、小镇……我们不用知道勒博维茨,她是美国人的纽约梦,不是我们的。

    【详细】
    148753747
  • Lizard
    2018/12/23 13:45:35
    一部讓我討厭不了的爛片《安娜與世界末日》
  • 杨帆
    2021/8/7 22:02:00
    垃圾电影

    用成人的视角来看影片内涵恶俗,无趣,幼稚!用孩子的视角来看又添加了一些成人化吸引眼球的东西,不知道这个导演到底是拍给那些受众群体的,简直垃圾!用成人的视角来看影片内涵恶俗,无趣,幼稚!用孩子的视角来看又添加了一些成人化吸引眼球的东西,不知道这个导演到底是拍给那些受众群体的,简直垃圾!

    用成人的视角来看影片内涵恶俗,无趣,幼稚!用孩子的视角来看又添加了一些成人化吸引眼球的东西,不知道这个导演到底是拍给那些受众群体的,简直垃圾!用成人的视角来看影片内涵恶俗,无趣,幼稚!用孩子的视角来看又添加了一些成人化吸引眼球的东西,不知道这个导演到底是拍给那些受众群体的,简直垃圾!

    【详细】
    13737167
  • Nikki
    2017/7/16 18:51:19
    温情的结局啊有希望在
    印象最深的是
    坂间拿出手机搜三十岁离职小学教师前途的时候
    旁人说不要用网络上的几个字去决定一个人的未来

    其实正片也有提到过类似的情节

    似曾相识
    现实里我也这么做过,百度过
    人际关系间的苦恼
    但其实没什么用对吧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去年春天的时候,这部剧是一集弃
    现在看了sp心想好在没错过
    周末补了四五集
    印象最深的是
    坂间拿出手机搜三十岁离职小学教师前途的时候
    旁人说不要用网络上的几个字去决定一个人的未来

    其实正片也有提到过类似的情节

    似曾相识
    现实里我也这么做过,百度过
    人际关系间的苦恼
    但其实没什么用对吧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去年春天的时候,这部剧是一集弃
    现在看了sp心想好在没错过
    周末补了四五集
    笑到在床上打滚
    【详细】
    8671207
  • 胡晓晨
    2021/3/5 23:47:40
    都在说信任,可喊口号并不能建立乌托邦

    当时看完《疯狂原始人2》出来,我朋友说感觉影片有很多东西要讲,奈何她不知道从哪说起。

    看完《寻龙传说》的时候,我也感觉到有很多东西要讲,而且要讲的和《疯》是有一定共通的。

    《疯》和《寻》在角色身份以及故

    当时看完《疯狂原始人2》出来,我朋友说感觉影片有很多东西要讲,奈何她不知道从哪说起。

    看完《寻龙传说》的时候,我也感觉到有很多东西要讲,而且要讲的和《疯》是有一定共通的。

    《疯》和《寻》在角色身份以及故事背景架构上都脱离西方文明所熟悉的那套东西,所以这里面难免会带着一种我们常见到的,西方人傲慢的凝视:他们用一种好奇的眼光,将东方的和非洲的东西看作是神秘的,以学者的姿态介入,企图从中找出异域文明的共性。

    这种西方凝视在《冰雪奇缘》里就几乎没有,因为《冰》的文化背景都是他们自己的东西。

    同时,在各族裔不断呼吁身份地位平等的今天,迪斯尼推出这类以其他文明为题材的动画,并且最后所上升的高度,都是人类平等共存、互相信任,手牵手建立乌托邦。这可以说是非常与时俱进了。

    但是你很难说这不是虚伪的。就像一个班级里,有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当上了班长,他坐享了一段时间的好处后,班里其他同学对他不满的情绪日益高涨,这时他感觉自己地位不稳,于是他站出来说,我们要团结,我和你们都一样,都是学生而已。

    当然,关于这个话题我后面再详细说。

    13300863
  • 迭代解析
    2022/10/6 11:09:46
    电影院里少数能让孩子都退场的电影

    带孩子看了很多场电影,这是头一场让孩子都能退场的动画电影

    1、无论怎么说,都感觉自己被骗了!临时决定带孩子去看电影,因为对灰姑娘的故事耳熟能详,满心欢喜以为是迪士尼又出了一部灰姑娘电影,没想到屏幕点亮的那一刻给了一个暴击;

    2、剧情故事老套生硬,仅存的笑点好像是硬凑起来的;

    带孩子看了很多场电影,这是头一场让孩子都能退场的动画电影

    1、无论怎么说,都感觉自己被骗了!临时决定带孩子去看电影,因为对灰姑娘的故事耳熟能详,满心欢喜以为是迪士尼又出了一部灰姑娘电影,没想到屏幕点亮的那一刻给了一个暴击;

    2、剧情故事老套生硬,仅存的笑点好像是硬凑起来的;

    3、里边的魔法师莉莉感觉精神状态不太稳定,虽然电影中途我眯了一会,但是一睁眼就是莉莉在那儿胡闹,她的存在感觉就是为了制造矛盾水时长;

    4、里边的动画形象我总感觉似曾相识,后来一想,这确定不是艾莎公主染了个发带了个美瞳?!

    14691522
  • 森林格子
    2022/1/27 1:29:48
    非常好看的一部偶像剧

    十分喜欢这部剧:一直对小天的演技很认可,第一次看宋祖儿的戏,非常圈粉啊!两个人都很适配角色,有cp感,剧情自然、生动、有趣,而且剧中拍美食的片段也不少,十分的唯美,总之,我很喜欢这部剧!

    为什么必须要写140个字才能发出去啊,db这是什么毛病啊?管得太多了吧无语………………………………………………

    十分喜欢这部剧:一直对小天的演技很认可,第一次看宋祖儿的戏,非常圈粉啊!两个人都很适配角色,有cp感,剧情自然、生动、有趣,而且剧中拍美食的片段也不少,十分的唯美,总之,我很喜欢这部剧!

    为什么必须要写140个字才能发出去啊,db这是什么毛病啊?管得太多了吧无语………………………………………………

    【详细】
    14170198
  • 西土城大V
    2021/1/16 1:29:21
    题材不错,精神可嘉

    这个题材本来很不错,但可惜的是现在成片实在太不尽人意。从故事的建制,结构来看,故事的主线不清晰,一开始以双胞胎的口吻来讲述故事,但主角的欲望和动机不明确,一会是为了穿上新鞋、新衣服而加入跳绳队,一会儿又变到为帮助同学而偷钱,一会又变成兄弟为争取比赛名额而互相努力比拼。看上去更像是一段段小故事的拼凑,故事间没有很强的联系。故事中出现的很多个点也缺乏设计,听见

    这个题材本来很不错,但可惜的是现在成片实在太不尽人意。从故事的建制,结构来看,故事的主线不清晰,一开始以双胞胎的口吻来讲述故事,但主角的欲望和动机不明确,一会是为了穿上新鞋、新衣服而加入跳绳队,一会儿又变到为帮助同学而偷钱,一会又变成兄弟为争取比赛名额而互相努力比拼。看上去更像是一段段小故事的拼凑,故事间没有很强的联系。故事中出现的很多个点也缺乏设计,听见跳绳说话,应该说的是境界的提高,但这个提高在片子里就草草达成了,主角的努力和付出没有很好的表现,故事的可看性自然不强,类似的问题片子里还有很多。镜头语言的表现也很不多问题,全片大多以全景和中景为主,缺乏特写和细节的表现,好几个地方都是没有必要的镜头运动,例如任宇翔的父亲在骗领居的这场戏,全景是一个摇臂镜头上下不断移动,专业摄影都知道,镜头角度表现的是情绪,我想知道导演这个调度是想要表达什么情绪呢?这完全就是没有意义的镜头运动。还有就是体育老师离校坐的一个小船很不合逻辑,一个是年代,为什么老师离开要坐小船而学生出发却坐的是大巴?另一个是老师要去的地方,这么一艘小船能到哪?还有全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抱小孩的是什么人?是双胞胎的父亲?但服装却是很潮,跟农民工父亲的形象格格不入,可见美术没有很好的把控。总体来说,这个片子作为一个主题不错的广州电影,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作为金鸡奖的最佳儿童片,在整体水平上还是很不达标的,说实话有点名不符实。

    【详细】
    13141623
  • 豆友NKfmQotXWk
    2022/7/21 22:45:54
    这部剧的缺点

    这部剧的唯一缺点就是它没能治愈打下一星的人。

    这些人还在带入自以为的自闭症,认为自闭症就该孤僻,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劳心劳力。这一切都源自于他们自带框架的认知。

    看完第一二集的时候,觉得自闭症被美化后,第三集关键就来了,回答了所有疑问是来自

    这部剧的唯一缺点就是它没能治愈打下一星的人。

    这些人还在带入自以为的自闭症,认为自闭症就该孤僻,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劳心劳力。这一切都源自于他们自带框架的认知。

    看完第一二集的时候,觉得自闭症被美化后,第三集关键就来了,回答了所有疑问是来自于女主的独白的那句“自闭症千差万别”。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三集44分钟开始,大概意思就是自闭症在80年代是不该生存的群体,一直到现在还有几百人为“死的应该是自闭症而不是医学生”这样的话按下赞。

    而这些人对标的就是这部剧无法治愈的人,难道看待事物阳光点真的很难吗......

    【详细】
    14528470
  • Reist
    2021/5/16 19:55:11
    第8集绝了!!!要素过多!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第八集真的是集前面6,7集的精华的最牛的一集! 第6集里面的那个男孩呢,本来该是受学校老师伤害的受害人,但是尤里一唆使了之后,他失手勒死了老师,结果就反而使他原先的受害者身份变成了施暴者。啧,就很耐人寻味,然后当老师重新被放出来的时候,起义的部分学生害怕了,就调...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第八集真的是集前面6,7集的精华的最牛的一集! 第6集里面的那个男孩呢,本来该是受学校老师伤害的受害人,但是尤里一唆使了之后,他失手勒死了老师,结果就反而使他原先的受害者身份变成了施暴者。啧,就很耐人寻味,然后当老师重新被放出来的时候,起义的部分学生害怕了,就调...  (展开)
    【详细】
    13549255
  • 杀死那朵花
    2017/8/10 19:33:59
    27岁的女人又如何?难道我要等到60岁再去寻找我要的爱情?

    小学时候看过这部电视,大学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又看了一遍书。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又找出来看了一遍。这部十多年的电视剧放到现在来看,竟然一点也不过时(额,我不是指服装)。

    以前我很喜欢妹妹佳音,觉得她特别有意思,一口京片子,对人对事都满不在乎的样子,自由洒脱。现在重新看这部电视,却对姐姐佳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她只不过是一个27岁的平凡普通的女人。容貌一般,才情一般

    小学时候看过这部电视,大学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又看了一遍书。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又找出来看了一遍。这部十多年的电视剧放到现在来看,竟然一点也不过时(额,我不是指服装)。

    以前我很喜欢妹妹佳音,觉得她特别有意思,一口京片子,对人对事都满不在乎的样子,自由洒脱。现在重新看这部电视,却对姐姐佳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她只不过是一个27岁的平凡普通的女人。容貌一般,才情一般,身材一般,和这个世界上最普普通通的你和我一样。大部分普通的男女的恋情都或多或少地有“将就”这两个字在里面,因为我只能找你这样的,你也只能找得到我这样的,所以只能我们在一起。别人太好了,看不上我。

    而就连这个普普通通的万征,37岁的高龄男人,一样看不上佳期。而佳期也陷入了这种不服感带来的“深爱”怪圈。你越不爱我,越看不上我,我就越爱你,越无法自拔。一副滚刀肉的架势,特经得起伤害。后来万征在前女友身上栽了个跟头,回头向佳期求婚的时候。佳期才恍然大悟,把自己一直卑微上赶着的感情给扭正回来了:原来只是征服欲作祟。当初那个不要脸不要自尊的自己是在干嘛呢?

    廖宇又年轻又帅,他对佳期说:你这样的资质,平时基本很难得到我这样帅的人的追求吧?佳期当时嗤之以鼻,是因为他说的是事实。在她的生命里,男朋友对她爱理不理,唯一对她表示好感的还是一个油腻的有老婆的台湾老板。虽然她一样看不起这个油腻的台湾人,却不肯明确拒绝他,一半为了工作,一半为了自己。不管对方多么糟糕,被人喜欢的感觉总是开心的,可以在深夜寂寞的时候安慰自己不是一文不值的,也有属于自己的魅力,虽然并不太明显。

    姥姥对佳期说:你都27了,如果你和廖宇在一起,他读完书出来,你都31了!我都不敢往下想。

    姥爷说:佳期你得留一手,别动感情,非要动的话就动一点点,这样比较容易不受伤害。

    佳期笑。对呀,她都27了。女人的黄金年龄就要过去了,按理就应该结婚生子,按部就班地好好生活。就算遇上真正的爱情又怎么样?就算动了感情又怎么样?难道你忘记了你已经27?

    佳音说:我年轻我可以等。

    佳期想了想说:我也可以等。

    " 都是插曲.你跟他在一起那是,你们的插曲,我跟他在一起,那是我们的插曲,人呢,不到死那天,就不知道谁是自己的主旋律 。”

    佳期都知道,虽然大家都告诉我们说动什么别动感情。

    但是tmd管它呢!

    27岁的女人又如何?难道我要等到60岁再去寻找我要的爱情?

    佳期说:我并不需要向任何人道歉,我也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同意。

    【详细】
    87391157
  • 焰'天堂
    2012/1/21 0:28:24
    一个题材拍了N回。。。
    话说一个大男生看《宫》的确很儿
    妈的
    真的是觉得 这世上的导演编剧都咋了
    一个题材往死了拍

    甭管 穿不穿越 其实都他妈是那点玩意

    宫锁珠帘 跟 大清后宫 完全是一个模子


    难道观众看不出?!!!

    神啊 快阻止这帮禽兽吧 不然影响对世人的理解
    话说一个大男生看《宫》的确很儿
    妈的
    真的是觉得 这世上的导演编剧都咋了
    一个题材往死了拍

    甭管 穿不穿越 其实都他妈是那点玩意

    宫锁珠帘 跟 大清后宫 完全是一个模子


    难道观众看不出?!!!

    神啊 快阻止这帮禽兽吧 不然影响对世人的理解
    【详细】
    5276162
  • 然之思静
    2020/4/5 18:28:24
    这样一部烂片,傻片,无聊片的意义
    我不是影评人,我只是个观众,也许说出来的话、用的标题有些大不敬,班门弄斧,甚至是异想天开。但就是想说说而已。 我记得很早以前,大概20年前吧,我们在玩仙剑奇侠传pc版的时候,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游戏程序员可以完成所有的游戏程序,但做不出仙剑这样的故事。是的,...  (展开)
    我不是影评人,我只是个观众,也许说出来的话、用的标题有些大不敬,班门弄斧,甚至是异想天开。但就是想说说而已。 我记得很早以前,大概20年前吧,我们在玩仙剑奇侠传pc版的时候,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游戏程序员可以完成所有的游戏程序,但做不出仙剑这样的故事。是的,...  (展开)
    【详细】
    12475217
  • 旺仔五块八
    2019/1/16 13:19:57
    把自己强加给别人

    不想复习期末考,想去看电影,翻了翻上映的片子,就这部想看。结果附近的电影院就一家上映了这部片子,而且一天就一场,所幸时间不错,二话不说买了票。

    对于这个故事,我之前没有接触过。节奏很紧凑,有反转,铺垫很好,叙事流畅,很有诚意的作品了,很奇怪排片为什么这么少。

    凶手因为自己曾经在战场上亲眼目睹好友被勒死而留下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并把伤害加在许多无辜的人身上。作为上帝视角的

    不想复习期末考,想去看电影,翻了翻上映的片子,就这部想看。结果附近的电影院就一家上映了这部片子,而且一天就一场,所幸时间不错,二话不说买了票。

    对于这个故事,我之前没有接触过。节奏很紧凑,有反转,铺垫很好,叙事流畅,很有诚意的作品了,很奇怪排片为什么这么少。

    凶手因为自己曾经在战场上亲眼目睹好友被勒死而留下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并把伤害加在许多无辜的人身上。作为上帝视角的观众来说,这简直是个很变态的事了。凶手让一个普通人眼睁睁看着自己至亲至爱的人死在自己面前,以满足自己破掉的内心,想想就觉得毛骨悚然。把杀人过程录像,作为作品欣赏,卸下面具,在社会中还是留有一席之地甚至社会地位还挺高,战场上留下的心理阴影到底能让一个人的内心扭曲成什么样?

    看完这个电影,其实很想上战场看看。哪怕知道自己是个心理很脆弱的人,平时看到点小出血都会恶心的不行。哪怕自己的心愿是世界和平没有战争,但心愿和现实还是有差距。

    【详细】
    9899424
  • = ̄ω ̄=
    2022/12/26 13:22:10
    是爽剧

    刚开播的时候看到剧情简介和一些剪辑我突然觉得这个剧情好熟悉,然后意识到了我以前好像看过这个漫画欸!

    由于我这个人对这种已经了解剧情的无脑爽文一般不想再看第二遍了,以及我觉得男女主不是很符合我脑补的漫画里男女主的脸(这点反而男二女二很到位),所以本来不打算看了。但是由于同时在看的《二十五二十一》结尾过于悲伤我弃

    刚开播的时候看到剧情简介和一些剪辑我突然觉得这个剧情好熟悉,然后意识到了我以前好像看过这个漫画欸!

    由于我这个人对这种已经了解剧情的无脑爽文一般不想再看第二遍了,以及我觉得男女主不是很符合我脑补的漫画里男女主的脸(这点反而男二女二很到位),所以本来不打算看了。但是由于同时在看的《二十五二十一》结尾过于悲伤我弃了,所以就打开了这部剧极速的看了一下。

    看得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只记得漫画里男女主开头那段,甚至连漫画里男主情敌都忘了是谁……退化的记忆力……

    很轻松的爱情喜剧,挺好看的,而且改成电视剧很合适,我记得漫画拖的还挺长的(

    【详细】
    14845359
  • 一颗会思考的草
    2017/11/19 1:12:01
    我们之间
    (一)

    我在迷雾中前行

    缭绕的雾气使我迷失方向

    而她散发出的绿色的气息使我向往

    我犹如白昼下的盲人

    只能凭借灵敏的嗅觉寻找

    忽然

    在黑夜下我也能视物

    却发现缪斯变为恶魔

    可我如此卑劣

    就算这样

    也要令她

    使我走出迷雾

    (一)

    我在迷雾中前行

    缭绕的雾气使我迷失方向

    而她散发出的绿色的气息使我向往

    我犹如白昼下的盲人

    只能凭借灵敏的嗅觉寻找

    忽然

    在黑夜下我也能视物

    却发现缪斯变为恶魔

    可我如此卑劣

    就算这样

    也要令她

    使我走出迷雾

    只是

    纯洁容易被玷污

    而她始终如一。
    8932396
  • luciferl
    2009/11/8 19:33:10
    向张大师致敬!
           最近一直没怎么关注电视剧行情。今天发现新版本的《倚天屠龙记》,闲暇之余下来看看,现在看到第四集。张导的调动观众功力果然不错。我满怀欣喜的情绪无处宣泄。以前我一直在豆瓣上看别人的评论,从来没想过自己也会发表评论。今天就为倚天,特地注册了帐号,真TMD值。
        首先,暂
           最近一直没怎么关注电视剧行情。今天发现新版本的《倚天屠龙记》,闲暇之余下来看看,现在看到第四集。张导的调动观众功力果然不错。我满怀欣喜的情绪无处宣泄。以前我一直在豆瓣上看别人的评论,从来没想过自己也会发表评论。今天就为倚天,特地注册了帐号,真TMD值。
        首先,暂且不对张导打着“忠实原著”的幌子恶搞原著的行为作什么评论。只对些场景作些说明。开始的时候,男装版“梅超风”何足道同学摆了个很酷的pose谈起了百鸟朝凤。吸引了一些明显数码的鸟和凤凰。我还在骂,为什么要做让人一看到就知道是电脑制造的鸟呢。当我看到了凤凰,我不由得大为感叹,张导的抽象艺术很到位呢,把抽象和现实完美的融合到一起,而且叫你一眼就能分清哪是抽象,哪是现实。
        之后不得不感叹张导对情节的驾驭,再砍掉若干配角和精彩的打斗场面,成功地另张无忌在第四集诞生。其中若干情节不表。当我看到王盘山大战的时候,谢逊要与海砂帮比试喝毒盐的时候,张翠山劝了一句,谢逊就顺手把毒盐倒掉。我不禁莞尔,嗯不错,比原著的谢逊狡捷很多,非常懂得如何顺台阶下,何必浪费那点内力(和镜头)呢,费力又不讨好。
        然后开始驶向冰火岛,此处见到BBC的《Planet Earth》中的场景,嗯,不愧是大师,该借鉴的地方就要借鉴,不过不知道叫了版权费没有。此处也要向BBC的大师致敬,你们无私的奉献为本片添色很多吗。然后看到张翠山和殷素素都带起了日本唉薇片中偶尔出现的卡瓦伊的头饰,我会心的笑了。此片果然定位在搞笑上的。
        虽然有些地方差强人意,不过我们不能要求太高,并经对一个从来不看原著和剧本的人来说,拍得不错了。我无比光荣的把1颗星送给大师。
        附:张纪中此片为制片,不过叫惯张导了,特此更正
    【详细】
    2726887
  • 萝卜
    2021/4/7 18:19:17
    赏赐的爱

    黄蓉第一次跟他结婚,一是叛逆姐姐,二是回应郭靖的深情,但是这些理由在姐姐同意和发现郭靖设计过自己以后烟消云散了,于是就离婚了。换句话说她觉得婚姻是自己赐予了郭靖的赏赐,郭靖不合自己意了,就不给了。但是在一步步和郭靖分开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也需要郭靖的爱。可是郭靖爱她太深,无法忍受失去她,于是选择了远走高飞,所以小说最后黄蓉说的求求你向我求婚我觉得很合理,可

    黄蓉第一次跟他结婚,一是叛逆姐姐,二是回应郭靖的深情,但是这些理由在姐姐同意和发现郭靖设计过自己以后烟消云散了,于是就离婚了。换句话说她觉得婚姻是自己赐予了郭靖的赏赐,郭靖不合自己意了,就不给了。但是在一步步和郭靖分开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也需要郭靖的爱。可是郭靖爱她太深,无法忍受失去她,于是选择了远走高飞,所以小说最后黄蓉说的求求你向我求婚我觉得很合理,可惜电视剧去掉了。

    【详细】
    13374212
  • 新橋
    2022/9/4 13:20:28
    所谓的自由
    看电影的时候,总有个念头:如果伟大的自由来得更早,或许伟大的图灵还活着。 电影从第五分钟开始,有了配乐,一把萨克斯的孤独。接下来,配乐极度克制,几乎没有。偶尔有,还是那把孤独的萨克斯。直到电影快结束,有了一支歌。 40年代,50年代,60年代,时间交错,空间却不曾...  (展开)
    看电影的时候,总有个念头:如果伟大的自由来得更早,或许伟大的图灵还活着。 电影从第五分钟开始,有了配乐,一把萨克斯的孤独。接下来,配乐极度克制,几乎没有。偶尔有,还是那把孤独的萨克斯。直到电影快结束,有了一支歌。 40年代,50年代,60年代,时间交错,空间却不曾...  (展开)
    【详细】
    14627218
  • 霜叶红于二月花
    2014/7/10 15:02:16
    今生君恩还不尽,愿有来生化春泥
    我想没有多少人没有看过《天龙八部》,1982年,香港TVB,梁家仁版,1997年,香港TVB,黄日华版,2003年,央视,胡军版,都是经典的金庸剧。
    本想对我看过的黄日华版、胡军版、钟汉良版做一个简单的评论和比较,因本文目的与比较剧集没有关系,暂且搁着吧。
      
    我是一直想写一个钟汉良版的剧评,但是一直没有动手,因为看过一遍之后我始终告诉自己这是不够的,我还没有看够那个美好
    我想没有多少人没有看过《天龙八部》,1982年,香港TVB,梁家仁版,1997年,香港TVB,黄日华版,2003年,央视,胡军版,都是经典的金庸剧。
    本想对我看过的黄日华版、胡军版、钟汉良版做一个简单的评论和比较,因本文目的与比较剧集没有关系,暂且搁着吧。
      
    我是一直想写一个钟汉良版的剧评,但是一直没有动手,因为看过一遍之后我始终告诉自己这是不够的,我还没有看够那个美好的钟乔峰,钟萧峰。
    吐槽的人太多,以至于很少有人认真看这一版的电视剧,其实我想说这个版本真的很好,三个兄弟的戏都很好很到位。
    本来想说的很多,现在就长话短说,先说说为何如此爱这个版本,这个乔峰,这个萧峰。
      
    以前我一直觉得乔峰是个大侠,是个悲壮的英雄,但是距离好远,所以只有崇敬没有爱。
    可是我却如此爱小哇演的这个乔峰,以至于我可以完全忘记那个让我欣赏的文韬武略的顾惜朝,完全忘记那个让我心疼的为复仇而活着的傅红雪,完全忘记那个让世人至今心心念念的纳兰性德。
    是因为他首先是小哇,还是因为这个乔峰如此的让人着迷?
    那时,我便问过自己,我欣赏这个披着乔峰的外表的小哇,因为乔峰便是乔峰,顾惜朝便是顾惜朝,傅红雪便是傅红雪,纳兰性德便是纳兰性德,不是换了衣服和装备的小哇,演员为每一个角色生动鲜活的活着。
      
    因为套上耳机一遍又一遍的听《痴情冢》,我发现我的眼睛竟然又一次湿润起来,然后我决定写下这篇不那么完整的剧评。
    贾青的歌声,淡淡的倾诉,那个聚贤庄阿朱从背后抱着乔峰的画面,那个乔峰决心赴死的镜头在眼前就重新浮现出来。
    第一次看武侠剧能够掉眼泪,为乔峰身为大侠却背负的委屈,为朱峰无怨无畏的爱情,为不能同生便同赴死的生死相许,为若我为灾难便自我了断的勇气和不甘心。
      
    “今生君恩还不尽,愿有来生化春泥”,阿朱自从第一次见到乔大哥就被乔大哥的气概、眼神吸引,她爱他,爱到愿意交付一切。
    从一开始的默默的欣赏,到相知相偎的陪伴,到放羊牧马的誓言,到天人永隔的长眠,阿朱给了乔峰最温暖最美好的爱。
      
    大侠不是人赋予的称号,不是用武力征服过多少败将,而是从身体里散发出来的力量,挺拔的身姿,坚定的眉眼,宽容正直,忠于狭义之道,心存爱民之心。
    男人如乔峰,绝世英雄,武功无人能敌,有一颗忠诚爱民之心,愿为天下苍生拔箭自尽,还有一颗真爱之心,爱上一个女人便直至生命终结。
    所以乔峰是一个真正的大侠,无人能及。
      
    但是,乔峰也绝不是一个高高在上,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是那种只能仰望的男人。
    否则,为何马夫人多次诱惑,为何阿朱痴情相许,为何阿紫霸道强取?
      
    如生命中也有一个乔峰一样的男人,我也会像阿朱一样,为了乔大哥放下仇恨,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还世间一个完整的乔峰、萧峰。
    如生命中也有一个萧峰一样的男人,我也会像阿紫一样,明知道他心中只有一个阿朱,也愿意无望的爱着,直至抱着他共赴黄泉。
    【详细】
    6734129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