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99315
  • Cineben
    2014/12/28 18:54:19
    新联公司早期创作风格代表
      我城的电影放映活动贫乏,戏院里放映的尽是院线新片,小众的艺术主题放映欠奉,我城在电影方面可以说穷得只剩下票房。所以,当知道红线女艺术中心有粤语片免费放映,尽管全是九点几早场放映,对我这种影迷来说也算有胜于无。艺术中心放映的都是红线女主演的电影,这批电影又基本都是创作认真的佳作和经典,看看这些片单,《秋》、《天长地久》、《原野》、《家家户户》、《一代名花》,部部都是阵容鼎盛,
      我城的电影放映活动贫乏,戏院里放映的尽是院线新片,小众的艺术主题放映欠奉,我城在电影方面可以说穷得只剩下票房。所以,当知道红线女艺术中心有粤语片免费放映,尽管全是九点几早场放映,对我这种影迷来说也算有胜于无。艺术中心放映的都是红线女主演的电影,这批电影又基本都是创作认真的佳作和经典,看看这些片单,《秋》、《天长地久》、《原野》、《家家户户》、《一代名花》,部部都是阵容鼎盛,张瑛、吴楚凡、红线女、黄曼梨····只要是对粤语片“识货”的观众都明白这些片还有这些演员对于粤语片的意义。

    这批片中,我个人最想看的是《秋》、《天长地久》和《家家户户》,碰巧休假和一个周末放映片目是《天长地久》和《家家户户》,于是休息也起早过艺术中心看早场。入场前,也许第一印象是这些粤语片只有耆英们才会看,以致我进去时被保安“歧视”,问我是来干什么的。也如大部分人对粤语片(他们口中的“粤语残片”)的了解,在艺术中心小剧场均是长者,我是唯一一名八十后。

    新联公司《家家户户》(1954)

    香港曾经的“长凤新”,三家爱国左派公司长城、凤凰、新联。其中新联是出品粤语片。关于新联公司的研究,香港电影资料馆出过一本专著《文艺任务,新联求索》,资料翔实、评论扎实,而且还有当年负责管理这些左派电影公司廖一原等人忆述,有兴趣可以找来看。艺术中心放映的这部《家家户户》就是新联公司第三部作品,是新联早期创作题材和风格的代表。

    1952年成立的新联作为左派公司,从建立之初就没有左派电影人更早那些粤语片显而易见的爱国进步思想,像南国公司在1949年王为一导演《珠江泪》,当中宣传共产党思想的痕迹相当明显,阿牛(石坚)被地主逼上山去投共,配乐响起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中共建政后,在香港的文艺路线要变,因英国殖民政府在影片审查上收紧意识形态以防共,所以新联的作品就要淡化这种意识形态宣传。不过新联本身还是有为意识形态服务的需要,是左派阵营(或者说中共)在香港发展文艺的需要,所以新联利用左派文艺的“文以载道”发展出自己的路线,就是影片要题材健康,导人向善,反映社会。家庭伦理是新联早期作品特点,秦剑执导的《家家户户》说的就是家家户户都会有的婆媳关系。

    故事围绕章仲余(张瑛)妻子马素琴(红线女)和家婆(黄曼梨)之间的婆媳关系展开。片中出现的婆媳矛盾每一处都十分能体现旧时的社会现实,而身为丈夫和儿子的仲余又不善处理,被夹在中间处于两难,一味地只知道迁就,结果这个家庭的矛盾从两人结婚到有了小孩就越演越烈。片中的婆媳矛盾是多重的,是新与旧,是摩登与传统,是科学与迷信的冲突。还有就是婆媳对家中男人的争夺上,母亲对儿子,妻子对丈夫,有了小孩之后,又演变成另外一种争夺,奶奶对孙子,妈妈对儿子。

    当然,婆媳矛盾激发也与外人的说三道四有关,影片中的矛盾制造往往都见到一个人的出现,就是陈太(马少英)。不少矛盾要么是陈太八卦偷听转告章母,要么就是把一件小事添油加醋,令章母对媳妇更加憎恨。像开头一家人看戏的误会,陈太对事件的煽风点火直接让矛盾扩大。陈太在片中有点反角的味道,她鲜明的保守、迷信,一副恶家婆的样子和后来李师奶的家婆的慈祥,开明形成强烈对比。

    婆媳对如何带小孩问题上的矛盾直到现在也是不少家庭遇到的问题,片中章母迷信要把孙子当女儿养,还要帮他穿耳,给他起女孩名字,孩子一哭就喂食。小孩最后得病是预料中情节发展的走向,而最终李棠(李亨)一家不仅医好了小孩的病,也借此医好了章家的家庭关系,李师奶和她家婆给章母做思想工作,如李家家婆说:“我哋啲做家婆,以前也做过心抱,你都不想家婆甘对你。”最终来个归纳,一家人和和气气,有商有量,大家也都检讨自己的错误,结果家庭和好,而这种结尾主题总结就十分新联风格。

    中联公司《天长地久》(1955)

    同样在1952年建立,中联影业公司比新联稍晚,同样以提高粤语片艺术水平为己任,抵制粗制滥造的粤语片,中联的制作方针是反映社会现实,维护艺术尊严。

    中联公司的电影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创业早期一批改编现代文学名著的作品,巴金的《家》、《春》、《秋》正是中联创业作。红线女艺术中心的片单中有《秋》,但仍没机会观看,反而先看了另外一部中联作品,李铁执导,吴楚凡、红线女、黄曼梨主演的《天长地久》。这部也是小说改编,原著是美国作家德莱塞的小说《嘉丽姐妹》。

    吴楚凡和红线女的搭配在这部片里别有一番味道,红线女饰演梅嘉丽千娇百媚,但又不失独立个性,偶尔还带点刚烈。这种个性鲜明,并且善良深深吸引了酒店经理陈世华(吴楚凡)。影片拍出的浪漫气息,但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的现实。陈世华在一念之间拿走了两万元与梅嘉丽两人私奔到澳门,这是陈世华生活的转折,此后他的生活状况急转直下,从一个堂堂酒店经理沦落到打散工。

    两人的相爱如此艰难,梅嘉丽觉得两人在一起给不了幸福对方,倒不如大家还是分开。影片最后那一场戏真的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哀怨,梅嘉丽的放手,自己闯出一片天,成为红透东南亚的粤剧名伶(契合红线女的伶星身份),陈世华再没面子见回已成为经理的儿子(林家声),只能过着行乞落泊生活,结尾后台两人再见面,两人境况的落差真是唏嘘,两人百感交集,造成此局面,到底是两人相爱本身是错,还是陈世华自己的任性导致,真是意味深长,也叫人一声叹息。

    《天长地久》改编外国名著,把荷里活电影搬来重拍(《嘉丽姐妹》荷里活1952年也拍过电影),从改编到拍摄,《天长地久》都算是一流制作,荷里活电影来到本土并无水土不服,这部片称得上是中联公司50年代文学改编电影的重要作品之一。
    【详细】
    72982382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