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世界影评

124748418
  • 小A
    2020/11/27 7:42:29
    历史群像里的一粒尘埃

    《一秒钟》几乎可以确定是张艺谋职业生涯最好的剧本之一。影片从片名到情节安排了一系列微言大义的比喻,这些场景太耀眼,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一秒钟”既是女儿留在人世最后影像的时长,也概括了动荡年代的一瞬间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微不足道的分量。同样微不足道的还有那一瞬间里的每个人,随着时间流逝,女儿的胶片埋葬在沙漠里,她的笑容也在历史的记忆中逐渐模糊,融入庞大而沉默的历史群像

    《一秒钟》几乎可以确定是张艺谋职业生涯最好的剧本之一。影片从片名到情节安排了一系列微言大义的比喻,这些场景太耀眼,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一秒钟”既是女儿留在人世最后影像的时长,也概括了动荡年代的一瞬间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微不足道的分量。同样微不足道的还有那一瞬间里的每个人,随着时间流逝,女儿的胶片埋葬在沙漠里,她的笑容也在历史的记忆中逐渐模糊,融入庞大而沉默的历史群像。

    影片故事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跨度内展开,编剧技巧尽显古典风范,只用简单几个人物就构建了厚重的戏剧张力,四两拨千斤展现特殊历史年代的社会风貌。影片的主线是张九声寻找女儿最后的影像,不是直接控诉,而是聚焦大时代下普通人的无奈、无力和无助,这种无助感通过张九声台词“14岁的孩子,争什么啊”直接表达出来。试想如果这是一部慷慨激昂的电影,他的台词可能会是痛骂卡车司机或者发誓讨回公道,但张艺谋和邹静之没有这样写。

    张九声是影片的灵魂人物,影片围绕张九声构建核心戏剧冲突,另外两位主要角色范电影、刘闺女分别和张九声建立强人物关系。影片以张九声一人闯入沙漠开场,以张九声和一群人离开沙漠结束,结构设计精巧。影片以张九声追寻第22号《新闻简报》女儿最后的影像为主线故事。

    《新闻简报》是地道的舶来品,和电影艺术同时期诞生,由法国电影制片人夏尔·百代在1897年于英格兰首创,一开始是在音乐厅放映,随后进入电影院,并且传到西方各国,在电影开场前放映。好莱坞黄金时期一些电影、音乐会、舞台剧多用的剧院在《新闻简报》之前还会有驻场艺人弹奏管风琴唱歌。随着电视这一更直观迅捷的新闻媒介的普及,《新闻简报》逐渐失去价值,于1950年代后期在美国退出历史舞台。

    我国《新闻简报》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摄制,每期10分钟,地位相当于电视机尚未普及时期的《新闻联播》,随着时代发展,电视逐渐成为我国普通家庭标配电器,《新闻简报》于1993年播出最后一期,寿终正寝。

    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当年的《新闻简报》不可能像如今的社交媒体报道突发新闻或者直播,只能报道预期事件或者不具备时效性的新闻,比如就职典礼、体育比赛、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后续等等。《一秒钟》里《新闻简报》播报的学生到粮店体验生活属于预期事件的报道。

    追忆逝去的亲人不算特别创新的电影主题,但《一秒钟》结合了《新闻简报》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事物,创造差异化的审美体验。由于《新闻简报》的官方话语属性,它和真实的日常生活之间存在间离效应,加剧张九声内心女儿形象的陌生和悲凉色彩,和故事主线相得益彰,起到1+1>2的效果。

    影片精彩片段之一是《新闻简报》由于胶片临时修复,不能马上播放,范电影征得现场观众同意,先播放了正片《英雄儿女》,结尾处才播放《新闻简报》。这就为张九声接下来要求持续观看女儿的影像创造条件;如果开场就是《新闻简报》然后播放正片,情绪的割裂导致剧情需要额外的推动力促使张九声要求重新播放《新闻简报》,一气呵成顺其自然的故事将不得不被斩断。

    张九声一头扎在放映室小窗里,观看范电影专门为他播放的《新闻简报》,沉默半饷,范电影摸不着头脑,张九声方才缓缓退回放映室,泪流满面地坐下,感叹女儿只是14岁的孩子。本片极少主动说教的镜头,极其注意留白,不到情绪即将满溢的时刻不会轻易推进故事,注重台词戏剧化的真实感,此处即是一例,范伟和张译两位演员的出色表演提升了故事的忧伤情绪。

    虽然范电影只是影片第二主角,但他作为典型顺应时代的人物,内心还留存一点善良,表现人性之复杂,比一根筋的张九声更有层次感。他在傻儿子弄坏胶片之后,号召围观群众把责任推到胶片押运员身上,在群众面前摆出电影放映员的架子,都是特定时代阶级社会上行下效的痕迹。但他对电影的热爱又是赤诚而热烈的,几十年如一日深耕一线岗位,胶片修复和剪接技术上乘,是无人可以替代的技术型文艺工作者。

    范电影举报张九声还顺便争取革命英雄对自己饭碗的支持,有沽名钓誉之嫌,但他同情张九声遭遇,私自剪掉两格胶片,冒生命危险临别赠与张九声。重新剪辑过的胶片会有明显的剪切和粘贴痕迹,下一分场的同行稍加注意就会察觉,作为电影放映员范电影不会不清楚,但是他明白这节影像对张九声的意义。这一激进举动让范电影除了承载影片喜剧功效之外,还在艺术创作层面与张九声做对比展现截然不同的情绪,张九声是无奈和灰暗,范电影是叛逆和反抗。

    刘闺女是影片两位中年男性角色的调剂,也是剧情发展的关键推手,更是张九声女儿生命的延续,具备关键性的象征意义。因为有她在,影片前半段争夺胶片段落兴味盎然,故事后半段没有走向完全的绝望,而是在暗夜中留下一丝光明。

    你能从影片里看到多种类型风格,喜剧、悬疑、默片的融合,无缝衔接没有违和感。大量场景没有对白,用镜头推进故事,有助于观众不受打扰沉浸在影片喜剧且忧伤的情绪里。一百多年前电影诞生之初默片时代的视听语言,在今天的电影里还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前人的底蕴和积累总会为后人留下有价值的遗产,这是张艺谋对电影艺术深刻理解力的体现,也是电影艺术百年之后仍然生生不息的源动力。

    【详细】
    130112336
  • 早安小秋
    2022/3/12 11:53:44
    有人觉得这剧的编剧开始胡来了吗?

    第一季整体感觉还不错,第二季看到现在,几乎每一集都有一些地方让我觉得“编剧可能没把这剧当回事”。

    我分析这种出戏点的奇怪感受,原因可能是第二季几乎所有人和机器人的行为都很不符合逻辑。比如印度女孩莫名其妙的让人厌恶;怀孕女孩为什么生产那天要去海边、死命找孩子找到了看见怪物喂奶就用“一看见这孩子我就想起仇

    第一季整体感觉还不错,第二季看到现在,几乎每一集都有一些地方让我觉得“编剧可能没把这剧当回事”。

    我分析这种出戏点的奇怪感受,原因可能是第二季几乎所有人和机器人的行为都很不符合逻辑。比如印度女孩莫名其妙的让人厌恶;怀孕女孩为什么生产那天要去海边、死命找孩子找到了看见怪物喂奶就用“一看见这孩子我就想起仇人”的奇怪逻辑想弃养,面对这种情况father 为啥一脸操蛋的表示支持,面对这种情况操蛋的黑人男孩为啥咣一枪给怪物杀了;芙优作为“家养机器人”的暴走;马库斯和mother莫名其妙的互相不伤害;酸海生物上岸为什么能拿手去摸……整个第二季,每一集都有这种点。

    另外就是乱挖坑,最可气还让你感觉他给你挖假坑。比如马库斯坐远古电梯下地底,你感觉精彩的来了是吧,你以为能有个啥至少上古遗迹之类的对吧,结果他莫名其妙碰见个不知道啥玩意,莫名其妙身上带的那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给那玩意整复活了。然后你以为马库斯接下来能发现点什么大秘密是吧?不他就这么回来了嘿。

    第一季之后我还挺期待,第二季这剧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初中篮球业余爱好者在我面前带着欠揍的笑疯狂假动作胯下运球,你看着他,你就想一巴掌连他带球全给他断喽。

    【详细】
    14269708
  • 毛大人
    2017/10/2 21:49:30
    一部彻底放下了剧情、演技和客观事实的电影

    奔着歼20和当下本就稀缺的军事题材而来,而且针对网上的恶评如潮也做好了心理准备,结果是出乎意料的是,出乎意料地失望。

    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是,从头到尾几位主角们的表演都是为了装比而装比,为了耍帅而耍帅,一切都是这么做作,一切都是这么生涩,一切都是这么让人摸不着头脑。作为电影,适当的夸张可以看作是艺术表现手法,然而没有底线的歪歪就会让人觉得导演彻底把观众当做了低能来对待。

    奔着歼20和当下本就稀缺的军事题材而来,而且针对网上的恶评如潮也做好了心理准备,结果是出乎意料的是,出乎意料地失望。

    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是,从头到尾几位主角们的表演都是为了装比而装比,为了耍帅而耍帅,一切都是这么做作,一切都是这么生涩,一切都是这么让人摸不着头脑。作为电影,适当的夸张可以看作是艺术表现手法,然而没有底线的歪歪就会让人觉得导演彻底把观众当做了低能来对待。

    首先,影片中主角所在的霸天狼部队到底是飞行员王牌部队还是地面特种部队?为什么全解放军里选拔出来最优秀的飞行员要拿去当地面作战部队来使?结果开飞机也是霸天狼,地面特种作战也是霸天狼。并不是说飞行员就不具备地面作战能力,只是……全中国除了霸天狼就没有其他部队了么?

    然后,马布国装备的法国幻影2000什么时候换装了推力矢量发动机?最后马布国老Boss的那个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让法国人看到眼眶湿润吧?

    还有这么一个强插的剧情,男主跑到机场上找到女主,说还有10分钟就要出发了,其实也就是要告个白什么的,然而这个时候女主坐在跑道附近看星空……我本来以为这次援救活动应该不关女主什么事儿,结果10分钟以后她就是开救援直升机的飞行员……所以中国最优秀的飞行员出发前都是这样的?

    最后,男主开歼10把老boss的战机拦腰斩断,自己的尾部方向舵当场断裂,这个时候女主驾驶着救援直升机就在附近,她在没有任何地方武装出现的情况下并没有实施救援,而是一路哭着返回基地,然后站在跑道正中央哭,直到男主把一架没有方向舵的歼10开回来!对,没错,开回来!一架没有方向舵的丧失转向能力的飞机,开,回,来!

    这部电影,最后男主牺牲,可能可以上4分,男主坠机女主请求救援,把人就回来,可以3分,现在这个剧情,2分。

    【详细】
  • 8843769
  • 云飞扬
    2016/2/20 20:00:42
    为丁云正一下名--用现实的眼光看看这部剧
    首先作为国产理想爱情剧,这一部可圈可点,值得称道,回味无穷。但是对于人物的评价,大家也可以换个角度,稍微减少一点yy成分客观的评讲一下。

    先说主角,主角可以说是生世离奇的,自强自立到极点的奇女子。
    (现实)她的责任心与善良虽有夸张但却并非不可能,这是可以令人接受的:一个倔强的人,一个有责任感和注重承诺的人,这样的人可能会在通常的情况下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但更不会在困难和灾难面前
    首先作为国产理想爱情剧,这一部可圈可点,值得称道,回味无穷。但是对于人物的评价,大家也可以换个角度,稍微减少一点yy成分客观的评讲一下。

    先说主角,主角可以说是生世离奇的,自强自立到极点的奇女子。
    (现实)她的责任心与善良虽有夸张但却并非不可能,这是可以令人接受的:一个倔强的人,一个有责任感和注重承诺的人,这样的人可能会在通常的情况下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但更不会在困难和灾难面前选择退缩:

    在父亲去世母亲病重之时,不知道自己是刘瑞雪,不愿意辍学打工,知道后反而下定决心:
    如果她是 明月,那么辍学做工其实她未必接受,因为作为家中最有希望成才的人,有点私心争取一下让妹妹顶一顶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刘瑞雪,这时候报恩也好,承诺也罢,作为家中老大,她当仁不让需要成为家中的顶梁柱。
    其它种种和这个比起来都不是事,就不谈也罢了。

    (超现实)当然作为主角,她的主角光环大概反而是剧中相对超现实的地方:
    强大的魅力:三位男子(黑帮男友,深情男友和初恋痴情男友)的争风吃醋,前仆后继,让她真正拥有了男朋友随便选,甩一个随手拎出备用,而且男友们组成强大完整的技能群,任何问题轻松解决。
    有一集许冲结婚,她找发泄就把蒋佳楠睡了这个很有代入感,她完全没有缺少男友的时候和心情,唯一放弃的够快的曹阳,我本以为他终于是悟到了自己的配角身份,但没想到他还有赖在主角身边照顾的意思,主角照顾不了顺手就把她妹妹给照顾了,简直废物利用啊。--!

    强大的气运:虽然她的出身很悲惨,但辍学后,是从来不会受到真正的挑战(唯一的真正失利是服装店被骗,最终引导她走向设定好的餐饮业):误入休闲场所被黑帮男友救;做小摊贩,有黑帮男友罩着,黑帮男友跑路后,拿把刀就把街头混混吓退了(太瞧不起城管前身了);没钱了就来个擦窗任务顺便还弥补下亲情;一不小心做大了后,终于来了点硬货:工商管理人员,阎王好过小鬼难缠,居然随随便便被深情男友捅上有影响力的新闻杂志就干掉了,我很难想象;餐饮想做大时,初恋男友眼巴巴冲回来提供启动资金;再加上对于市场风险的强大预判能力(卖海鲜的那一手和非典时期的应对)所以成功理所应当,轻松在照顾一家子人的情况下白手起家成为成功企业家。我有种看小说里主角四放王八之气的感觉,boss们轻松搞定。

    再说女反派,老实说,这部剧的反派转折是少有的还在情理之中的(当你接受初始人设的话):

    (超现实?)
    丁云是一个出身普通双亲家庭,腼腆漂亮,学习优秀,从初中起都只钟情一个男生的小姑娘(这一点我们姑且认为是符合现实的)。这样的小姑娘但凡是选的别人必然迅速拿下,谁不知女追男隔层纱又不丑,万万没想到,居然遇上了个更痴情的:一个出身单亲家庭,聪明帅气,学习更优秀的,从初中起就只钟情一个女生的小帅哥(既然前面那么厉害的小姑娘都可以有这个自然只好接受),于是两个人杠上了,而且两个人都坚决不换初衷,坚持初恋不动摇,不可谓孽缘啊。

    (现实?)
    关键问题是这两人完全是在比谁比谁更情长,一个无怨无悔地爱,一个连结婚了都会身在曹营心在汉地去爱,果然能够意淫的人更加强大:一个做所有事情都很道德很有水准的小伙子,终于在对待有主角光环的人时会对配角们进行不道德无水准的处理——他用了一招很委婉的冷暴力,首先他求婚了,然后几乎当天就将妻子打入感情冷宫,试问这个求婚的意义何在?求婚后居然能做到连做爱都要喝酒才能继续,试问你还能更不道德一点吗?你娶人家是来当取悦父母和生小孩的工具吗?这个无头无脑而且极不道德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个悲剧,以至于后来丁云拿自己的生活/生命来报复许冲毫无违和感,至于报复女主,也是应了她的那句话,像这么bug的女主,她的存在就是对她这种小配的威胁。

    最后评论一下剧中男人们:
    黑帮男(曹阳):唯一轻易放弃女主的男人,但是他不甘心,还是选择用另一种方式留在了女主的身边。
    (现实)这类男人痞气十足,其实反而是众多女生的菜,现实中恐怕属于睡人无数的主。

    初恋痴男(蒋佳楠):富二代,会浪漫,但不一定很会照顾女生。剧中愿为女主放弃一切。

    (现实)这类男人是当下最受追捧的,思聪同学就是这型的吧,现实中属于被各种倒追的。

    深情暖男(许冲):暖男,实用型男人,比普通IT男情商高。剧中从骨子里喜欢女主,即使娶了别的女人。

    (现实)这类男人属于是需要去追女生的那一类,会做事不够会说话,常被当作备胎,如果被倒追极易投降。因为不四处留情,结婚后的勾勾搭搭也少。

    其它配角:
    弟弟、妹妹、亲妹,真明月(赵骗子)
    完全就是配角咯,连男主们都这么配了,你们当然只要衬托女主就好啦。

    (题外话)
    有人会问关于丁云对于许母的攻略问题:
    丁云攻略许母这个不道德吗?不,讨婆婆欢心绝对是婚姻的重要环节,这不但有助于现状更涉及到将来的婆媳过招,诛心之语没有意义,婚前至少愿意花心思讨好未来婆婆和压根没那个念想的人比起来,孰高孰低大家自可个见分晓,至于结果如何,大家都不是神哪能事事如意呢:
    如果按照正常剧本,丁云让许冲回心转意,最后成为恩爱夫妻,那么丁云(不管心里情愿不情愿)只会更加卖力讨好婆婆,以报婆婆相助之恩,但在bug的主角面前一切皆浮云,魔怔的老公带来不幸福的婚姻,自然而然带来一切的破裂。(另一方面,对于女主,没有许冲还有几个排着队呢,不讨好婆婆顺理成章,没那功夫)
    【详细】
    77822302
  • 双龙
    2020/6/16 10:59:43
    情感的碰撞——那些我爱过的人

    这是一部都市情感剧,也是4K高清拍摄的作品,整个画面的质感像是电影一般。故事的开始便是一场改变两个家庭的车祸。而车祸的背后,是亲情和爱情的考验,活下来的人,背负了沉重的包袱活着。因缘际会下,两个受害家庭的幸存者,走到了一起,并且将面临更多的考验。

    男主角林文龙,现在已经贵为“亚洲电视”这个网络电视台的副总裁,所

    这是一部都市情感剧,也是4K高清拍摄的作品,整个画面的质感像是电影一般。故事的开始便是一场改变两个家庭的车祸。而车祸的背后,是亲情和爱情的考验,活下来的人,背负了沉重的包袱活着。因缘际会下,两个受害家庭的幸存者,走到了一起,并且将面临更多的考验。

    男主角林文龙,现在已经贵为“亚洲电视”这个网络电视台的副总裁,所以这部剧相信会是他在一段不短的时间内在TVB的最后一部作品。“老男神”的演技还是很担当的,而另一位男主演马贯东,则是首次当上男二号,饰演一个有点“自闭”的医生,同样表现不俗。至于女主角方面,黄翠如虽然演技平平,但我觉得她演这类角色,还是合适的。而比较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女二号,居然找到了连诗雅这位“女神”出演,绝对吸睛。

    剧情里面,有讲爱情的,像马贯东和连诗雅这一对,因为男的有自闭症,总是做出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因此也让女方感到无所适从,时而好像走近了,时而又遭到对方的拒绝。至于林文龙和黄翠如这一对,则算是冤家路窄,因为他们的另一半都在那场车祸中丧生,而且究竟谁要为这场车祸负上责任,也关系到二人日后的进展。

    在讲亲情这一块上,算是TVB编剧最拿手的了,所以林文龙父女的关系,隐藏着不稳定的因素;黄翠如与连诗雅这对姐妹,更是从小就冲突不断,其感情遭遇着不同程度的考验;还有黄翠如与夫家的关系,相信会是最让人羡慕的,因为其婆婆和她情同母女,而死去丈夫与前妻所生的儿子,她视如己出,孩子也视她比亲生母亲还要亲,可惜这个本应很幸福的家庭,却不断遭到摧残。生活逼人有时不一定是指经济上,情感上的“压逼”更加令人窒息。

    【详细】
    12664766
  • 一撮茶
    2009/5/15 0:49:50
    顾维钧------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名字
         当车子、房子、票子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生活的全部时,镜头却向我们讲述了1919年里那些为了国家、为了理想、为了正义而奋争乃至献出生命的人们的故事。
        这样的电影该多些,再多一些。
        在这样的时代,务虚好像是可耻,奢谈理想还有爱国似乎只能引来
         当车子、房子、票子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生活的全部时,镜头却向我们讲述了1919年里那些为了国家、为了理想、为了正义而奋争乃至献出生命的人们的故事。
        这样的电影该多些,再多一些。
        在这样的时代,务虚好像是可耻,奢谈理想还有爱国似乎只能引来讪笑。可我真真切切地被无数的顾维钧们的热血和真诚所打动,他们家境优越、接受深厚的传统教育的同时又亲身体会了先进的西方文化、文武全才内外兼修、既风度翩翩又才华横溢,换成我们当中的任何人,置身于他们的地位恐怕都会知足了吧,一个人能够拥有的似乎都已经拥有了。国家?民族?多虚啊。可他们,偏不。理想像熊熊燃烧的烈火,驱使每一个人献出他的所有,有些人是生命有些人是智慧,只看国家需要什么,他就给什么。毫不犹豫,永不后悔。
        九十年过去了,我们真的是在大踏步地前进吗?我们比九十年前的人们更热爱的祖国吗?如果祖国需要,我们,还肯献出自己的生命吗?
        我们眼里好像只剩下钱了,好像只有为了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奋斗生命才是有意义的。除此以外,别的生命形态都是值得怀疑的。那一股由古至今一直涌动在民间的火到底是什么时候熄灭了呢?是20年那个广场上那一场惨无人道的熊熊烈火导致了它的无影无踪吗?
        吃饭吧,穿衣吧,读书吧,工作吧,沉默吧......
       只有这样才是实际的,只有这样才是安全的。
        以前我们说没有国哪有家,现在我们是没有家国为何物?
        是我们不爱这个国家了?还是我们不爱这个已经被某些东西摧残的国家?因为它已经不是我们想象当中的样子。
        如果不是,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对三流明星的婚嫁丧娶津津乐道,而像顾维钧还有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的人,却被我们迅速遗忘,除了在课本上单薄的一页,从来没有真正进入过视野,得到过应有的尊重。而我自己也是那个淡忘的人,羞愧。
        铭记顾维钧,以及无数和他一样行进在历史中的人......
    【详细】
    2025105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