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差人影评

12803496
  • 糖。
    2015/9/19 22:11:48
    更喜歡弘光!
    知道這部作品是看到美玲醬要出演女主的消息,
    然後再等待上映的過程中去看了看漫畫,
    結果一看漫畫就被吸引了,邊看邊哭QAQ可能我淚點太低吧,從漫畫沒到中段就哭到結尾。
    看完漫畫覺得弘光好可憐,明明這麼喜歡羽鳥。很多次都覺得羽鳥就這樣一直跟弘光在一起多好!利太就當安達是真愛多好!(我覺得如果不是少女漫的話應該會是我希望的結局吧)
    但是漫畫最後利太還是跟羽鳥在一起了,雖然覺得有些
    知道這部作品是看到美玲醬要出演女主的消息,
    然後再等待上映的過程中去看了看漫畫,
    結果一看漫畫就被吸引了,邊看邊哭QAQ可能我淚點太低吧,從漫畫沒到中段就哭到結尾。
    看完漫畫覺得弘光好可憐,明明這麼喜歡羽鳥。很多次都覺得羽鳥就這樣一直跟弘光在一起多好!利太就當安達是真愛多好!(我覺得如果不是少女漫的話應該會是我希望的結局吧)
    但是漫畫最後利太還是跟羽鳥在一起了,雖然覺得有些遺憾不過一旦接受這種設定。。。還挺好的,挺好的。

    然後抱着非常期待的心情在上映第一天去看了,
    沒有讓我失望的是美玲醬的顏藝,比我想象中的豐富多了www羽鳥的腦洞部分電影也還原的很好,看到腦洞部分全場都笑cry了!
    總的來說顏值都算高,每次拍到美玲醬的特寫都好想看久一點(太萌了!25歲演高中生還這麼萌真的好嗎)
    但對於看過漫畫已經變成漫畫黨的我來說,劇情就薄弱了點(不過也沒辦法,電影的篇幅的確很難裝下漫畫全部劇情)
    所以電影裏面有幾個漫畫裏的情節刪掉了,比如弘光追到羽鳥的詳細過程,中島安慰利太陪他的時候發現利太意外的也不錯,羽鳥決心和弘光在一起後利太發現自己真正的心意要奪回羽鳥,安達被利太甩後成爲援交女被利太發現。。。。。。這幾個地方電影都沒提到(可能還有別的我也不太記得了)
    所以電影的後半段有點進展太突然的感覺,本來羽鳥和弘光分手過程也經過了很多爭扎,電影沒有把羽鳥這個的心情描述出來,這是我覺得電影裏唯一很遺憾的地方,因爲我喜歡弘光,所以覺得弘光更可憐了QAQ
     
    除去劇情放不下之類的不可抗因素看,演員的表現都不錯,有對得上漫畫的感覺,所以要說喜歡的話還是喜歡的。

    ps 本來在漫畫裏已經是偏向弘光的了,看了電影後覺得演弘光的演員好帥!聲音好蘇!更喜歡弘光了!!
      
    【详细】
    7603794
  • Taya
    2022/12/13 7:24:09
    不谈BLM,从身份认知的角度反观自己

    关于电影的看法写在最前面,可能因为主题太复杂,故事讲的很一般,有点管中窥豹感觉。电影的转场有些突兀,但是画面的设计很有意思,尤其是真正的Ron在和David Duke通话时同屏幕的画面,漫画感和喜剧感十足。看完关于David Duke的维基百科,发现片中的的话基本都是原型的原话,意识到了隐藏在深处的种族主义是多么可怕。

    BL

    关于电影的看法写在最前面,可能因为主题太复杂,故事讲的很一般,有点管中窥豹感觉。电影的转场有些突兀,但是画面的设计很有意思,尤其是真正的Ron在和David Duke通话时同屏幕的画面,漫画感和喜剧感十足。看完关于David Duke的维基百科,发现片中的的话基本都是原型的原话,意识到了隐藏在深处的种族主义是多么可怕。

    BLM活动彻底让世界都看到了美国存在的体制内系统性歧视,作为旁观者,感叹于一个种族的凝聚力,终于在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取得了一丝成果。片中以Flip为代表的白人/非非裔的警察看似很正义,但其实他们只是有正常认知的普通人。对比白人至上主义者,这些普通人身上有了正义的光环。

    对于白人至上主义不想多聊,讲再多的道理也叫不醒装睡的人。只谈一谈最近回伦敦以后关于自己身份的认知变化。

    留学的最开始住在学校宿舍,身边都是来求学的学生,非英国人占比更多,从哪里来的人也都有,并没有觉得格格不入,毕竟大家都是外来者。因为学生的身份,大家自然在相处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有很不一样的地方。

    后来搬到了温布利,身边好多中国留学生,工作的地方也是中国人,好像回到了上海,只不过是“外国人”更多一些的上海。经常和室友说,虽然学的是口译,但是觉得自己的英文水平比刚出国的时候差了很多,上课全都是中国人,下课也大多和中国同学玩,实习也是去的华裔公司,上班说中文,下班回家和室友说中文,周末交朋友来,大多说的还是中文,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适圈。20多岁的年纪到了伦敦,没有像移民二代的身份认知问题,清楚的知道自己是个中国人。

    在国内生活的时候,大家都是中国人,并没有也不可能意识到这些。在自己的普通生活中,总是想要找一些能够让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好像这样拧巴的生活才是意义所在,现在回看,就是经常和朋友说的蔓延在上海的假精致吧。当时的自己没有追求物质上的假精致,缺追求了精神上的假精致,还把这种假精致凌驾于那些物质假精致之上,实在幼稚。

    这次回伦敦,告别室友和过去的交友圈,搬到了公司附近,自己成了街区里少见的东方面孔,突然在通勤的路上开始留意,这节车厢里有几个少数裔,这辆公交车上是印巴裔多还是白人多,又有几个黑人。除此之外,还会留意观察情侣的组合,这个亚裔男生旁边站了个西方面孔的女朋友,那个印度女孩旁边是个白人男朋友,或者是亚裔女孩和黑人男生等等各种搭配。身处伦敦,对于同性情侣到没过多注意,只觉得很美好。

    在这个过程中,很庆幸自己没有那种觉得白人更好的想法,也没有觉得哪个族裔的人会更差。作为一个东方面孔的个体,感受到的漠然比区别对待要多。这里之所以不说善意,是因为大家都在忙自己的生活,没有人会因为你不同而多出几分善意,而且,这种不同也只是自己脑海中想象的不同。

    不知道这种明晰的身份认知是不是给自己带来了一些困扰。坐地铁、走在路上、买东西、逛博物馆美术馆等等,不论干什么,都像是困在了孙悟空给唐僧画的那个圈里,不自觉的就会带入自己的中国人,也有可能是社会强加给女性的一些思想——谦逊、少言、顺从。这些总结出来的特征已经让自己感觉受限。进一家餐馆之前,总是会闪过一丝犹豫,这家餐馆我走进去会不会让人侧目?去看一场戏剧的时候,在有意思的地方笑出声会不会让前后左右不认识的中国人觉得自己是在装本地人?这种脑海中的小剧场总是不断上演,自己给自己画圈,一个又一个。

    也不知道心理学上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步骤,首先是意识到问题,然后再是改变。第一步是走完了,就看第二步如何能够正视自己的身份,而且能够在保留自己的同时,去接受不断改变的自己。

    【详细】
    148181660
  • 灵逝契约黑哥
    2020/9/20 22:34:49
    《Re:CREATORS》观后感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本片由真实事件改编”大概是该片制作组最希望得到的赞誉,然而除了第一集开头部分细致入微的场景描写和气氛烘托再难言真实。 设定和立意杂冗繁复,相性能力战斗值雾里探花随时一拍脑门,到关键的逻辑或道理时一顿天花乱坠,实则缺少有效信息和论据支撑,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本片由真实事件改编”大概是该片制作组最希望得到的赞誉,然而除了第一集开头部分细致入微的场景描写和气氛烘托再难言真实。 设定和立意杂冗繁复,相性能力战斗值雾里探花随时一拍脑门,到关键的逻辑或道理时一顿天花乱坠,实则缺少有效信息和论据支撑,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展开)
    【详细】
    12873253
  • 大头
    2022/10/4 22:20:03
    王凯旋的台词

    我没有看过原著小说,但是我感觉这个编剧应该把王胖子的台词优化筛选一下。整部片子不管故事情节,还有其他演员的颜值演技都还可以,唯独这个王凯旋这个角色最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整部片子,如果王凯旋亮了,就全亮了。王凯旋瞎了,就全TM瞎了。我不管原著里面王凯旋都频嘴说些什么。拍成剧集,也不用TM的让王胖子嘴上老是挂着那么多SB阶级斗争台词吧。编剧你知道不知道你这个

    我没有看过原著小说,但是我感觉这个编剧应该把王胖子的台词优化筛选一下。整部片子不管故事情节,还有其他演员的颜值演技都还可以,唯独这个王凯旋这个角色最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整部片子,如果王凯旋亮了,就全亮了。王凯旋瞎了,就全TM瞎了。我不管原著里面王凯旋都频嘴说些什么。拍成剧集,也不用TM的让王胖子嘴上老是挂着那么多SB阶级斗争台词吧。编剧你知道不知道你这个王凯旋的烂贫嘴革命台词把整个剧集的档次从5星拉到了TM的0.1星?真TM的弱智二百五。SB心焖带盖的玩意儿。还来编剧。偶尔一句尊重一下原著就行了,你TM的编的王胖子张嘴都是这一套。你编剧是不是喜欢那个变态的年代啊?拜托这个剧是个探墓寻宝,惊悚奇幻剧集,不是TM的让你复辟那变态僵尸W化D革M时代的片子。扯淡玩意儿,还编剧。

    【详细】
    14686365
  • 假面骑士最光
    2021/8/24 23:42:34
    “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

    二刷了,感觉这部的人物塑造真的很绝,最后剑士们迎着朝阳赴往最后的战斗时,我几乎能说出每一个角色的经历,性格,他/她为什么而战,并且我真的好喜欢尤里啊,几千年来性格依旧像个孩子,呆萌又靠谱。

    ——————

    话说在前,给五星第一是为了拉高评分,第二是因为这部给了我继续看令和骑士的动力。

    二刷了,感觉这部的人物塑造真的很绝,最后剑士们迎着朝阳赴往最后的战斗时,我几乎能说出每一个角色的经历,性格,他/她为什么而战,并且我真的好喜欢尤里啊,几千年来性格依旧像个孩子,呆萌又靠谱。

    ——————

    话说在前,给五星第一是为了拉高评分,第二是因为这部给了我继续看令和骑士的动力。

    以前有段时间我很喜欢一些小说角色觉醒自我意识的故事情节,我看的还挺多的,但飞羽真是我看过最洒脱的角色,“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只是个写小说的”这话这真的再次升华了飞羽真的形象。

    我好爱这部的群像塑造,每个剑士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觉悟,这些觉悟彼此交织成了他们之间的羁绊,并且你可以永远相信神山飞羽真,说实在的大结局前我真的对he结局没抱太大希望,结果最后主角告诉了我什么叫永远的神,飞羽真,我的约定超人。

    谢谢圣刃带给了我这么好的一部群像剧。

    13822647
  • 《看电影》
    2018/8/15 17:47:59
    华人,女导演,就拍不出血性的骑士之死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骑士]从第一帧开始就迷人。 黑暗只泄露一匹马的侧影,鬃毛扬起风,马蹄踏起尘土。 有某种野性,被狭窄的特写禁锢了。但这只言片语,好像还是冲出了画框。 马尤如此,人何以堪。 男主角,那个骑士——布雷迪——一出场,就举起刀子,撬出嵌在自己伤口上的订书钉。 看客都已经倒...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骑士]从第一帧开始就迷人。 黑暗只泄露一匹马的侧影,鬃毛扬起风,马蹄踏起尘土。 有某种野性,被狭窄的特写禁锢了。但这只言片语,好像还是冲出了画框。 马尤如此,人何以堪。 男主角,那个骑士——布雷迪——一出场,就举起刀子,撬出嵌在自己伤口上的订书钉。 看客都已经倒...  (展开)
    【详细】
    9594256
  • Clyde
    2017/8/12 13:23:08
    《皮绳上的魂》:救赎与复仇——为先锋小说招魂

    “对某些终极母题的追问与求索,魔幻与现实,神秘与宗教,结构与解构,互文与映射,是扎西达娃的小说的魂魄,而张杨将之系于影像之上。”

    1、复调的救赎

    《皮绳上的魂》是一部复调电影,多时空,多线索,多主题,交错融合。而影片的最重要的主题——救赎,同样也是复调的。塔贝送天珠到掌纹之地,是救赎;格丹追寻塔贝和琼(他所创作的小说中的人物)的足迹,最后陪着他们进入掌纹之地,也是救赎

    “对某些终极母题的追问与求索,魔幻与现实,神秘与宗教,结构与解构,互文与映射,是扎西达娃的小说的魂魄,而张杨将之系于影像之上。”

    1、复调的救赎

    《皮绳上的魂》是一部复调电影,多时空,多线索,多主题,交错融合。而影片的最重要的主题——救赎,同样也是复调的。塔贝送天珠到掌纹之地,是救赎;格丹追寻塔贝和琼(他所创作的小说中的人物)的足迹,最后陪着他们进入掌纹之地,也是救赎;占堆紧随塔贝,看似是为了复仇,实际上还是为了救赎——代滥杀无辜的弟弟郭日救赎。塔贝可以看作是格丹的影子,他们各自的救赎,实际上只是一体两面。塔贝和格丹的救赎是进入神圣之地,而占堆的救赎是回家,天国与人间,殊途同归。

    2、另类的复仇

    藏区的人名重复率较高,而复仇者又往往凭人名复仇,这就造成了郭日的野蛮复仇——滥杀无辜。这可谓是暗黑幽默了。

    塔贝是遗腹子,他根本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却不得不继承父亲的罪恶,成为被复仇的对象——这也是他作恶多端的根源。无辜者与作恶者的双重身份,来自同一个基因。

    冤冤相报何时了,占堆的紧密相随与塔贝的刀下留情化解了这蛮荒世界的复仇。郭日的隐身潜伏和背后突击是复仇世界的终极杀戮,而他的自我了断则为他所醉心的复仇世界画上了悲怆的句号。

    3、西部片、武侠片、公路片

    广袤无垠、苍凉荒芜的藏区地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西部片,而影像的观感也很西部片。影片中的复仇故事看起来又像武侠片的“套路”,准确点说,是古龙的“套路”,但是,与古龙的快意恩仇不同,影片中的复仇既隐忍又粗放。西部片与武侠片的结合,何平导演的《双旗镇刀客》是比较出色的作品,《皮绳上的魂》与之相比,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因为西部片和武侠片之外,《皮绳上的魂》还是公路片——朝圣之路、求索之路、赎罪之路、复仇之路……如果一定要给《皮绳上的魂》贴上一个类型片的标签,“公路片”应该是最为贴切的。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文艺片”可能才是该片既笼统又准确的标签。

    4、藏地题材、藏语电影

    藏地题材的电影很早就有,比如1963年的《农奴》。该片虽是意识形态挂帅,摄影却是一绝,至今仍被不少专业人士称道。但《农奴》却非藏语电影,而是汉语电影。据谢飞导演说,他的西藏题材作品《益西卓玛》(2000)是国内公映(限于题材,小范围公映)的第一部藏语电影。2005年,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首部长片《静静的嘛呢石》的出现标志着藏语电影的兴起,而且,此后的藏语电影“浪潮”是由藏人主导的。《皮绳上的魂》是藏地题材作品,也是藏语电影,不同于万玛才旦、松太加等人的作品,该片的导演张杨是汉族导演。但张杨对藏地、藏语是怀有敬畏之心的,全片在藏区取景,主要演员都是藏人,为了更接近现实的情况,影片中的人物还因身份背景不同而说不同的藏地方言——对于不懂藏语的观众来说,根本分辨不出其中不同口音的差别,但这份用心值得赞赏。

    5、天使、先知与活佛

    《皮绳上的魂》是多义的,多义指向给了我过度阐释的空间。

    在我看来,琼是天使,无怨无悔,不离不弃;普是先知,不言不语,预知未来;扎妥活佛,苦修参悟,智慧无边。

    天使来自基督教,先知来自伊斯兰教,活佛来自佛教,三大宗教似乎在《皮绳上的魂》中融合了。当然,这只是我作为一个非教徒的美好臆想,但这也说明了不同宗教之间其实是存在某种共通性的——在艺术作品中,宗教也许可以超越宗旨教义上的相互排斥。

    天使与先知来自于我的命名,而扎妥活佛是影片中真正存在的角色,而且,他存在于影片中的不同时空之中。

    《皮绳上的魂》改编自扎西达娃的两部短篇小说:《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赎罪部分)和《去拉萨的路上》(复仇部分)。扎妥活佛在小说《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中给世人留下了下面的一段话:

    “当你翻过喀隆雪山,站在莲花生大师的掌纹中间,不要追求,不要寻找。在祈祷中领悟,在领悟中获得幻像。在纵横交错的掌纹里,只有一条是通往人间净土的生存之路。”

    影片的最后,格丹陪着塔贝和琼,一起进入了莲花山大师的掌纹之地。绝美的影像仿佛带着观众一起祈祷、领悟,而摄影机在纵横交错的地貌中运动,带给了观众某种幻像,一如扎妥活佛的智慧之言。

    6、魔幻现实主义

    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拉丁美洲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曾在八十年代深刻影响中国的先锋小说创作。扎西达娃是深受其影响的作家之一,他在八十年代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可以看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皮绳上的魂》的两部原著小说便是扎西达娃在八十年代的代表作。当时还有一位同样以藏地题材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闻名的先锋作家,他就是马原,代表作有《冈底斯的诱惑》等。马原是东北人,他为了写小说,跑到西藏生活了一段时间,他与身为藏人并一直在藏区生活的扎西达娃相比,在藏地题材的创作上还是隔了一层。可以说,扎西达娃就是藏地“魔幻现实主义”先锋小说的代言人。

    《皮绳上的魂》也号称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它的叙事、影像和扎西达娃的小说原著是一脉相承的。

    7、张杨

    张杨出身电影世家,他的父亲张华勋是我国八十年代知名的“商业片”大导演,导演的《神秘的大佛》、《武林志》等片曾风靡一时。

    张杨是科班出身,毕业于中戏导演系。但他上中戏是二度上大学,此前,他198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84到1988年,正是先锋小说风起云涌的时代,张杨作为中文系学生,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将近30年后,张杨将两篇先锋派短篇小说“混编串改”,拍出《皮绳上的魂》,似乎有点为当年的先锋小说招魂之意。

    张杨1997年以《爱情麻辣烫》出道,迄今导演了十多部作品,这些作品在豆瓣上的评分大多在6-8分之间。这个水准的导演,难成大师,拍出经典之作的可能性不大,但绝对是比较靠谱的工匠型导演。《皮绳上的魂》和《冈仁波齐》是两部“套拍”的影片,风格差异很大,但张杨的掌控都比较到位,两部影片都在及格线之上。

    8、先锋小说(藏地题材)

    《皮绳上的魂》的好与不好、装与不装都在于它是一部气质与内涵都和八十年代的藏地题材先锋小说(代表人物是扎西达娃和马原)高度一致的影像作品。我最近阅读了影片的原著小说,再加上我读过扎西达娃的其他作品,我认为这是一部高度还原八十年代先锋小说(藏地题材)的影片。观看这部影片,我仿佛回到十余年前痴迷先锋小说的岁月,有怀旧感。对某些终极母题的追问与求索,魔幻与现实,神秘与宗教,结构与解构,互文与映射,是扎西达娃的小说的魂魄,而张杨将之系于影像之上。谢飞导演的《益西卓玛》也是改编自扎西达娃的小说,该片并未在气质上靠近原著,主要取其人物、故事,影片的叙事风格还是很谢飞式的。

    有过先锋小说的阅读体验,很容易先入为主——我还是比较认同张扬的改编的。

    【详细】
    87432883
  • janedai
    2021/7/13 19:14:05
    美景不懂生活狰狞之痛

    美剧维琴河已经播到第三季了,在去年疫情的全民居家隔离中偶然发现了这部治愈系的美剧,平淡如水,一如片名维琴河,美景加持中的小镇人民,情情爱爱打打闹闹,比我们居委会大妈还高尚情操的霍普阿姨的静心操持下,维琴河畔景区里的人们过着互助互爱温馨有加的好日子,抚慰了远道而来丧夫失子的女主梅尔的伤心往事。

    美剧维琴河已经播到第三季了,在去年疫情的全民居家隔离中偶然发现了这部治愈系的美剧,平淡如水,一如片名维琴河,美景加持中的小镇人民,情情爱爱打打闹闹,比我们居委会大妈还高尚情操的霍普阿姨的静心操持下,维琴河畔景区里的人们过着互助互爱温馨有加的好日子,抚慰了远道而来丧夫失子的女主梅尔的伤心往事。

    当然梅尔也收获了爱情,男主肯定也叫杰克,虽然他的炮友即将给他生下twin,他俩还是克服艰难险阻要在一起,很琼瑶的内核。

    然而到了第三季,甜美的生活终于熬不住露出其原本的狰狞丑陋的真面目,所有的人生纠结其实就是各种拧巴的悲剧,治愈系秒变莎士比亚剧的前景呢。

    维琴河还是那么美,夕阳朝霞潺潺流水木屋美人,仙境一般的景色里的人们一样要经历生老病死诡异无情的阴差阳错,几乎每个角色都很纠结的活着,不该爱的却倾其所有去争,哪怕舍弃挚爱,正在爱的却被病魔夺去生命,大城市职场男女的疼痛也蔓延到了景区人们,梅尔也需要飞回洛杉矶去陪伴离婚开庭的姐姐,杰克的妹妹躲回来疗情伤,而热心的霍普大妈居然从头到尾在视频里闪现,三季終还没现身困在病床上各种检查中,可怜的老帅哥医生爱人以医院为家,餐车小妹体贴的给下载歌曲送到病房,还有逝去的莉莉以及她遗留的农场和襁褓中的婴儿,一瞬间泪目都来不及,都是些苦命人在抱团取暖的既视感,共产主义也不能尽是悲剧啊!

    纠结带来的不确定性,是一部原著多达20本书的长剧拍摄下去的最好理由,没啥人疯魔,也不成活,生活的真面容大概就是狰狞不堪,美颜过的剧情是拿来励志和鼓励人类不要灰心丧气,或者干脆遁入空门不承担延续种族的大任。

    假如没有重大地质灾害,美景千百年的可以存续,而情感总是辜负着人类的意志。

    或许是要冲淡平常,丰富人生。

    【详细】
  • 13675909
  • 鱼为
    2017/11/16 0:14:06
    洗尽铅华,留下刻骨铭心的相守
    1.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侗族大歌”,至今已有超过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无指挥,无伴奏,仅凭着多声部的自然和声,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庄严、美好澄澈的令人惊艳的旋律,同样亦有打动人心的原始纯粹。
    电影《侗族大歌》正是以这种侗族独有的音乐形式作为叙述手法以及故事线索,将一段缠绵悱恻、刻骨铭心的爱情缓缓延展开来——以歌传情,以情传世。
    1.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侗族大歌”,至今已有超过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无指挥,无伴奏,仅凭着多声部的自然和声,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庄严、美好澄澈的令人惊艳的旋律,同样亦有打动人心的原始纯粹。
    电影《侗族大歌》正是以这种侗族独有的音乐形式作为叙述手法以及故事线索,将一段缠绵悱恻、刻骨铭心的爱情缓缓延展开来——以歌传情,以情传世。
    8926341
  • 想要自由自在
    2016/5/23 0:30:28
    第一次写影评。
    最开始看了预告片,对于这种预告片很霸气的电影我还是蛮喜欢的。
    于是心心念念终于等到上映了买票去了。
    整个电影院就两个人看。真爽,可以边看边吐槽。
    最开始的大尺度错过了,wc耽搁了。
    然后看了之后发现是黑白片,有点排斥但是同时有点赞同这种敢于突破常规的做法。对于战争片印象深刻的就是集结号,当时还是看哭了蛮多人。 于是全程就在默默地想集结号,可能是我不懂艺术吧。 不懂为什么
    最开始看了预告片,对于这种预告片很霸气的电影我还是蛮喜欢的。
    于是心心念念终于等到上映了买票去了。
    整个电影院就两个人看。真爽,可以边看边吐槽。
    最开始的大尺度错过了,wc耽搁了。
    然后看了之后发现是黑白片,有点排斥但是同时有点赞同这种敢于突破常规的做法。对于战争片印象深刻的就是集结号,当时还是看哭了蛮多人。 于是全程就在默默地想集结号,可能是我不懂艺术吧。 不懂为什么吃个霸王餐就要被送到那种地方去坐牢还是充军?,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坐不住了,与其说这是电影,还不如说是舞台剧,可是弄个3d是为何,导演你知道吗,我买的是全票。
    可能我是真的不懂艺术吧,烽火连天的时候还要护送九个人?去办演出,为了这九个人还要牺牲那么多人,明明都说了危险还要逗留。还有不明白何润东明明就死了,就算被救活了吧,绷带上面有血吧,和他弟弟打架的时候不会扯开伤口么?流了那么多血是怎么救活的。需要一个专业人士解答下??
    弟弟在救三个姑娘的时候,傻逼似地让她们跑,能不被打死么,为什么不能像救那个抱小孩子那个姑娘一样穿上老百姓的衣服,这不是明明去找死么?
    还有。作为一个亲弟弟,就不能好好地和哥哥沟通下么,动不动就拿枪。
    这不是战争片,这是艺术片,不懂意义何在的艺术片。
    讲真,这是我有史以来看过最坑的一部电影。
    一分给敢于突破常规的黑白片,但是不推荐效仿,看着很累。还有就是音乐效果,音乐效果还是蛮不错的。
    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还是可以,战争里面也需要温柔,兄弟之前在面对正义的时候只能退步,爱护生命,小狗和婴儿是一个亮点,在战争面前一切都很苍白,瞬间化为乌有。只是借助这个剧情表达有点牵强。还有点狗血。
    【详细】
    7907723
  • 传媒内参
    2019/10/24 14:35:36
    “笑到头秃”中的价值传输,《热血少年》用年轻化表达链接当代青年

    提到年代剧,“隽永深刻、国家大义、严肃刻板”等标签成为观众的固有印象,套路化创作也并不鲜见。但在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特殊性、人物的鲜明性和故事的对照性使得观众对年代剧的需求依旧不减,所以剧集市场亟待精品的创新之作。

    令人惊喜的是,今日(10月22日)在爱奇艺上线独播的《热血少年》就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年代剧。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风波诡谲的时代背景、纸醉金迷的浮华乱世之下,一群寒门

    提到年代剧,“隽永深刻、国家大义、严肃刻板”等标签成为观众的固有印象,套路化创作也并不鲜见。但在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特殊性、人物的鲜明性和故事的对照性使得观众对年代剧的需求依旧不减,所以剧集市场亟待精品的创新之作。

    令人惊喜的是,今日(10月22日)在爱奇艺上线独播的《热血少年》就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年代剧。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风波诡谲的时代背景、纸醉金迷的浮华乱世之下,一群寒门青年在嬉笑怒骂的生活表象中不掩一颗爱国奋进的赤子之心。

    10595411
  • 要你命三千
    2011/12/4 20:41:41
    苟富贵勿相忘
           说实话,影片的内容并没有给我太多的感触,作为一个过来人,面试、被拒、失落、欣喜的过程经历了个遍,两年前也看惯了身边的喜怒哀乐,这些对我、对有过如此阅历的人们来说都太平常不过了。
            打动我的是影片中时时闪现的校园情景:
           说实话,影片的内容并没有给我太多的感触,作为一个过来人,面试、被拒、失落、欣喜的过程经历了个遍,两年前也看惯了身边的喜怒哀乐,这些对我、对有过如此阅历的人们来说都太平常不过了。
            打动我的是影片中时时闪现的校园情景:食堂、医院、球场、寝室、蓬莱阁(貌似是吧)……种种种种都让我又回到了两年前的那个状态:不去上课早早的爬起来看球(湖人要是打主场还好);漫无目的的在校园里瞎转,却从没有用心的感受一下校园的美丽;毕业时依依不舍,感觉自己超级爷们也忍不住流下泪水的感觉都让我感觉这是一个好片子……可能是出于同根同源的缘故,但我更希望他给其他学校的人带来的是同样的感觉。
           里面一个人有句“这有可能就是最后一面了”感觉很残酷,毕业的时候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可都心照不宣的谁都没有提起,这个不识趣的学弟一语道破不能说的秘密,让毕业已两年的我又一次体会到了毕业的伤感。是啊,想想几个定期聚聚的同学,有多少人还有过多长时间才能见上一面呢。
          别的不说了,只想以一句上学时期的笑谈结束:同学们,苟富贵勿相忘!!!
    【详细】
    5199622
  • 归来去兮
    2021/7/28 0:12:45
    看完才知道为啥分低

    其实这剧跟《上错花轿嫁对郎》是没啥关系了,全当另一部作品看吧。

    因为李庚希小妹妹,对这部剧期盼了快1年吧,但是一路看下来吧,大失所望~

    不少人比较嗑副cp,但是我完全无感,主cp也不好嗑,着重点是我感受不到角色魅力,特别是在这狗血套俗的剧本中,还不做人设只可能完败收场。

    女主,说是傻白甜都不准确,傻字当头,很白,但不甜,一个智商负数,武力值忽略不计的伪女汉

    其实这剧跟《上错花轿嫁对郎》是没啥关系了,全当另一部作品看吧。

    因为李庚希小妹妹,对这部剧期盼了快1年吧,但是一路看下来吧,大失所望~

    不少人比较嗑副cp,但是我完全无感,主cp也不好嗑,着重点是我感受不到角色魅力,特别是在这狗血套俗的剧本中,还不做人设只可能完败收场。

    女主,说是傻白甜都不准确,傻字当头,很白,但不甜,一个智商负数,武力值忽略不计的伪女汉子,她从来只管作,然后坐等男主去救,他俩的感情全都是“救”出来的,全部全部都是“救”出来的,低级且无趣~

    男主,开始我以为他是智武双高的腹黑三少爷,其实他武功不算高,智商且算在正常人类范畴,情商偏低,还是个恋爱脑。

    男二基本是个憨憨莽夫人设,他不是反派,但不是什么好人,由于成长的环境因素,他连基本的道德观,是非观都没有,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强抢民女什么的不在话下,每次听女二和女主老爹说他是个好人我就一脸懵逼~真正开始洗白转型也就是从20多集开始,毕竟他之前一直是帮反派做事。

    女二就有点神奇了,她不是在土匪窝里长大的,她是在王府长大的,但是她的三观也莫名其妙的歪,她完全忘记了是谁见色起意把她绑到土匪窝的,忽悠过了小的,又被老的看上了,差点失身~她看着男二下山抢劫,她看着男二去抢别人的媳妇献给他义父,她看着男二要去杀造福百姓的大侠,她不仅认为这个土匪是个好人还爱上了这个土匪。

    《一夜新娘》的女主和剧中女二的经历差不多,但人家女主好歹思维和三观是正常的,在不平等的条件和环境下,男主再怎么追再怎么付出再救她多少次,哪怕酒后失身了女主都没爱上男主。回过头瞅瞅本剧这个郡主,我都怀疑她也是在土匪窝里长大的。

    一共3个大boss:土匪头子、商会会长、王爷,打完就大结局了,男女主每次都是九死一生,每次靠着光环都能化险为夷。记得司徒会长抽女主那几个大耳刮子,莫名解气,证明作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详细】
    1370882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