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学院影评

1050817
  • 红颜秀影
    2018/3/31 17:03:51
    渔网袜、纹身臂,“三傻”始终找不到一个好的剧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权力的游戏》中,“三傻”珊莎绝对是一个能让人怜爱的女孩纸, 生动的蓝眼睛和浓密的枣红秀发,女人味十足,渐渐的......也就习惯了她“端庄、贤淑”的样子, 然而,“红颜秀”在翻阅苏菲·特纳的推特时,有一张照片却让我笑了一整天~ 现实和剧中人物强烈的“反差萌”,也让...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权力的游戏》中,“三傻”珊莎绝对是一个能让人怜爱的女孩纸, 生动的蓝眼睛和浓密的枣红秀发,女人味十足,渐渐的......也就习惯了她“端庄、贤淑”的样子, 然而,“红颜秀”在翻阅苏菲·特纳的推特时,有一张照片却让我笑了一整天~ 现实和剧中人物强烈的“反差萌”,也让...  (展开)
    【详细】
    9261257
  • 于念慈
    2017/2/19 0:17:52
    诡异质感氛围超群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很难想象[战前童年]是一部处女作,因为导演的镜头语言与对场景的掌控都相当老辣。 电影的观感近乎迈克尔·哈内克的[白丝带],最精彩的部分是对于灵异惊悚氛围的营造,在影片开场,观众就如困斗之兽,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浑身汗毛竖起,如坐针毡的进入这个如黑洞般神秘莫测的故事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很难想象[战前童年]是一部处女作,因为导演的镜头语言与对场景的掌控都相当老辣。 电影的观感近乎迈克尔·哈内克的[白丝带],最精彩的部分是对于灵异惊悚氛围的营造,在影片开场,观众就如困斗之兽,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浑身汗毛竖起,如坐针毡的进入这个如黑洞般神秘莫测的故事中...  (展开)
    【详细】
    8369255
  • AnnaOverloaded
    2017/9/29 21:05:25
    摇滚在中国只有被电影轮流强暴的苦逼命

    从七七八八听说这个电影,到前几天和参演的几位老炮儿聊起,心中隐隐的担忧逐渐放大。

    我倒不是怕电影差,而是可惜了(liao)的,怕是本来就被妖魔化的摇滚乐,在不明真相的广大人民群众前面,又会再一次没能逃脱继续被妖魔化、被傻逼化的命运。

    看完,果然不幸又成了真。

    且不说故事的不合理不现实,也不说角色的干瘪和荒谬,更不用提根本不存在的人物成长弧光什么的。低俗咯吱

    从七七八八听说这个电影,到前几天和参演的几位老炮儿聊起,心中隐隐的担忧逐渐放大。

    我倒不是怕电影差,而是可惜了(liao)的,怕是本来就被妖魔化的摇滚乐,在不明真相的广大人民群众前面,又会再一次没能逃脱继续被妖魔化、被傻逼化的命运。

    看完,果然不幸又成了真。

    且不说故事的不合理不现实,也不说角色的干瘪和荒谬,更不用提根本不存在的人物成长弧光什么的。低俗咯吱人的梗,浮夸的表演,断裂的杂乱的情节,这些也都暂且忍,但把大铁链子(金链子永恒属于hip-hop土豪)加皮衣加哥特烟熏妆再加点儿吉他失真和貌似重一点儿的鼓点就等同于摇滚?真的是够了。

    从《北京杂种》到《北京乐与怒》再到《缝纫机乐队》,中国电影真是毁摇滚不倦。几乎都是批一张喧嚣热闹叛逆不羁或人渣或理想的摇滚大皮,内里则是摇滚的内核沾不上一点儿边儿的垃圾。摇滚,就像个原本漂漂亮亮的姑娘,在中国,只剩下被各色编剧们导演们轮流强暴的命,搞得面目全非,声名尽毁。

    大概个人觉得能看的,只剩管虎当年的《头发乱了》,虽然也浮夸,但好在能落(lao)在地上,看到挣扎看到反抗看到现实社会的小角儿。

    每每被人问,你说五月天不是摇滚你说汪峰不是摇滚你说赵磊不是摇滚你说我们说的这些个都不是摇滚,那你特么说什么是摇滚?

    我也说不上来。要是能一言以蔽之,那肯定不是摇滚。

    我只知道,大音量不是摇滚,叛逆不是摇滚,犯横耍流氓不是摇滚,四处睡姑娘不是摇滚。虽然它们很多时候的确是摇滚所呈现的面目。

    高大上的话大家都会说,比如摇滚是态度,是精神,是理想。都没错儿。

    于我而言,摇滚可能是勇气,独立思考的勇气,不随波逐流的勇气,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对这个社会和世界负起责任的勇气,能在贫穷、逆境之中依然死磕的勇气,同样能在富有、顺境中依然清醒的勇气,投入红尘却与这个花花世界永远保持着距离的勇气。

    为什么刚才看电影时,我旁边有人看哭了一直在擦鼻涕,我猜是他或许是想起了他曾经拥有却被自己丢掉的那份勇气吧。

    再怎么说,摇滚不是巨大的吉他,竖着的和躺倒的,都不是。

    摇滚也不是竖起的食指和小指所组成的手势。估计电影上完,今后的好歌手啦嘻哈啦民谣啦韩星啦迪厅啦春晚啦的演出舞台下,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这个手势吧。只是,这些激动的举着手喊着我爱你的人,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这个名叫sign of the horns的手势,自1960年代在摇滚乐圈被广泛使用以来,它的最初最本真的含义是撒旦和魔鬼,是和上帝的对决。

    【详细】
    88371100
  • pass
    2020/3/18 0:37:16
    爱有多深沉,才能做到这样。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特别喜欢这个故事,电影讲的也特别好,唯独男主的皱眉让人分不清是真高兴还是假高兴。 相遇不明所以得会觉得尬,但女主这样的性格让故事有了后续。她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发现生活认真生活,才会跑着跳着去看去做新奇的喜欢的事情。 甜蜜的日常,相恋,相爱,求婚,一路顺畅,转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特别喜欢这个故事,电影讲的也特别好,唯独男主的皱眉让人分不清是真高兴还是假高兴。 相遇不明所以得会觉得尬,但女主这样的性格让故事有了后续。她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发现生活认真生活,才会跑着跳着去看去做新奇的喜欢的事情。 甜蜜的日常,相恋,相爱,求婚,一路顺畅,转折...  (展开)
    【详细】
    12402253
  • 红脸烧饼
    2021/7/1 20:38:09
    《龙先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19.8.22 《龙先生》Mr. Long 我还以为是古惑仔那种黑道故事 结果是一部冷色调温情故事 ————————————————— 其实龙先生这个角色我觉得不是很重点,但是和小男孩君、君的妈妈,以及七八个热心肠日本老大爷老奶奶这些人碰撞到一起,就比较有看点。 我会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19.8.22 《龙先生》Mr. Long 我还以为是古惑仔那种黑道故事 结果是一部冷色调温情故事 ————————————————— 其实龙先生这个角色我觉得不是很重点,但是和小男孩君、君的妈妈,以及七八个热心肠日本老大爷老奶奶这些人碰撞到一起,就比较有看点。 我会想起《这...  (展开)
    【详细】
    13647264
  • 瓜牛
    2022/6/3 22:47:36
    回忆仅你可见
    情绪身心都在谷底的时候找到了这个电影,不出意外,校园爱情依然这么感人。 即使教育体制、家庭关系等等差别很大,但是年少的感情有太多共鸣,尤其是整夜的打电话以及谁先挂断。那时候她抄写的周杰伦的歌词:我想我是太过依赖,在挂电话的刚才,坚持学单纯的小孩,静静看守这份...  (展开)
    情绪身心都在谷底的时候找到了这个电影,不出意外,校园爱情依然这么感人。 即使教育体制、家庭关系等等差别很大,但是年少的感情有太多共鸣,尤其是整夜的打电话以及谁先挂断。那时候她抄写的周杰伦的歌词:我想我是太过依赖,在挂电话的刚才,坚持学单纯的小孩,静静看守这份...  (展开)
    【详细】
    14435215
  • isa
    2023/1/9 16:35:01
    这部剧真的烂到笔站大神都懒得吐槽
    一部毫无逻辑的烂剧,笔站大神们甚至懒得花时间吐槽它!彬彬以后能不能看看本子再接啊,这种从头到尾的绿幕演四十集自己都不会想吐吗… 演员现在还有没有节操了… 各位请避雷徐璐,姑娘漂亮但是你真的很没演技,不要嚯嚯我们了,请把机会让给有演技的女演员!您家也不缺钱,何...  (展开)
    一部毫无逻辑的烂剧,笔站大神们甚至懒得花时间吐槽它!彬彬以后能不能看看本子再接啊,这种从头到尾的绿幕演四十集自己都不会想吐吗… 演员现在还有没有节操了… 各位请避雷徐璐,姑娘漂亮但是你真的很没演技,不要嚯嚯我们了,请把机会让给有演技的女演员!您家也不缺钱,何...  (展开)
    【详细】
    14875215
  • 我是卢俊
    2016/1/24 19:11:38
    美人鱼:我们永远无法叫醒一些装孙子的人

    文章略长,友情提示要点先:
    (一)我们永远无法叫醒一些装孙子的人
    (二)周星驰究竟是艺术家还是工匠?
    (三)是谁造就了周星驰?
    (四)《美人鱼》为什么好看又大卖?缺点在哪儿?


      世界上只有两种电影,一种是有周星驰的电影,另一种是没有周星驰的电影。
      所以实际上观众也只有两派,吃周星驰这套的,和不吃周星驰这套的。
      写这篇文

    文章略长,友情提示要点先:
    (一)我们永远无法叫醒一些装孙子的人
    (二)周星驰究竟是艺术家还是工匠?
    (三)是谁造就了周星驰?
    (四)《美人鱼》为什么好看又大卖?缺点在哪儿?


      世界上只有两种电影,一种是有周星驰的电影,另一种是没有周星驰的电影。
      所以实际上观众也只有两派,吃周星驰这套的,和不吃周星驰这套的。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10天不到,票房已经越过21亿大关,也不需要一个所谓以正视听的影评来促成什么票房奇迹了。
      不吃周星驰这一套的人,我就不和您多嘴了。
      这篇文章,首先是写给那些曾经吃周星驰这一套,但是逐渐不太吃的人。
    我们永远无法叫醒一些装孙子的人
    1
           这是一帮自始至终,装孙子,却不自知的家伙。
      我要说的,一定是你们曾经爱过的那个周星驰,只是你们一心想要的那个周星驰。而并不是一个周星驰想要成为的周星驰,对不起,您错爱了,慢走,不送!
      所有的大师之名和神坛之位,都是如今泼脏水的人当年哭着喊着给予的。你们所造的那个神,你们自己供不下去了,自己又要把他拆了,推下神坛,唱一曲大师终结的挽歌。
      只是周星驰自始至终都从来没有领过这个情,你们自嗨了十几年,如今嗨不下去了。手中的笔便成了匕首,投向了周星驰。周星驰应该觉得丢脸吗?觉得丢脸的难道不应该是你们这帮喋喋不休,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评论者和理论家吗?无论是造神,还是拆神,消费注意力的,还不都是你们吗?
      胡咧咧总是很容易,唯独三年做一部电影,不易。


      好在,周星驰根本不管你是赞是弹,他一直雷打不动地做着自己想要的减法,依旧一颗老顽童的心,他在用电影表达着自己对世界的悲悯、宽容与希望。
      你们一定说,卧槽,当年那个愤怒的嘲讽一切、恶心一切的周星驰呢?那个在银幕上嬉笑怒骂、癫狂灿烂、嚣张跋扈、恶搞卖弄、隐忍凄惨、自怨自艾、自我陶醉、自作自受、自欺欺人、自以为是的家伙不见了……
      他去了哪儿了?
      靠!你个孙子摇身一变,成爷爷了,变成了一个生硬的传道者和说教者,变成了一个假装在庙堂里的清清高高的伪君子啦。你怎么不讲小人物的故事了,讲什么霸道总裁环保的事?但是,我们看得出来,你还是当年那条狗啊!你还是屎尿屁是吧……你一定是这样看的。
      对啊,是你期望的那个期望的那个一成不变的嘲讽、颠覆、恶心一切的周星驰,他像一个梦想一样若即若离。如今这个梦随着周星驰的老去,他真的变得像个爷爷一样,简单而单纯,讲一点美好的大道理。
      可是,这其实这是你们停留在那个愤世嫉俗的状态里,没有变化,却不能接受周星驰的变化与不变啊!
      这一代粉转黑的人,随着自己年少轻狂时对周星驰的痴迷,到今天我们已经成熟事故,变成自己讨厌的那个人的时候,仍然怀恋那个周星驰给你留下的永不磨灭的年代而已。你们只是那个表面上如何隐忍、深刻、淡定,外衣下面仍是一颗不肯媚俗的玻璃心发作了,不是吗?
      这关周星驰什么屁事?
      周星驰用《功夫》《长江七号》《西游降魔篇》《美人鱼》告诉我们,他已经老了,和那个《鹿鼎记》《大话西游》《逃学威龙》时代的周星驰说再见了。而你,只是不愿意相信,不愿接受这个梦想已经破灭的现实,于是你破口大骂,恼羞成怒。丫怎么一点都不搞笑了,那么老的桥段拿出来骗人?你觉得尴尬、委屈和愤怒……
      可是,这又关周星驰什么屁事?
      周星驰毕竟就是周星驰,他的偏执是不会变的,他想要什么他自己清楚。他从来都不想把自己往高雅艺术上靠,他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也知道自己需要表达什么,他有那个自知之明。
      我们始终都只看到一个头发花白、清瘦、疲倦并且谦和慈祥的老人、他其实没有迷失,很多时候,我们就是电影里的那个人,忽隐忽现地在生活的某个角落。而他在演员和角色之间游走,他现在几乎是每一天都在思考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面貌面对他充满期待的人,这个过程代表了一种专业的用心的甚至苛刻的创作态度,这是个痛苦的过程。



    我们来看看周星驰自己怎么看待自己的作品的:
      我妈妈从小教育我: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要努力。我在《长江七号》里也有这样的台词,有很温暖的东西放在电影里面,我觉得非常好。生活中呢,童话也是我的最爱。我认为我拍的都是童话,《少林足球》和《功夫》也有童话色彩。
      那么《美人鱼》的灵感呢?我从小一直都挨着海生活,每天都看着海,就想:海里有什么东西呢?害怕又好奇。我在海里游泳都很紧张,会想水下边究竟有什么东西呢?对我来说,水非常神秘,那时候就对这个故事着迷了。
      对我来说,一个剧本,没有感觉,就放在心里。我心里还有很多故事,有的都放了几十年,就看有没有感觉。等我真正有了感觉想做《美人鱼》,是在六年前左右,四五年前开始写剧本。整个创作,是个顺畅的过程。
      这次跟原著不一样。有环保的理念,有地球人跟其他物种的矛盾。我相信有美人鱼,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有一些猿猴是从水里进化出来的,也许他们长期在水里,就进化出鱼尾巴。我相信,或者正确来说,我希望这都是真的!我希望很多奇奇怪怪、神秘的东西都是真的。
      我也相信世界是美好的,这不是在安慰谁,这是事实。世界很复杂,什么都有,可最后还是朝着一个美好的方向发展。我希望观众看完我的电影,心情是愉快的,前途是光明的,未来是充满期望的,地球是我们无敌的家园。
      有人说,无厘头还是无厘头,但是加上了高大上的环保主题,就变得生硬了,尴尬了。无厘头文化走进象牙塔的殿堂。可以说这是一个无厘头喜剧时代,或者说这是一个无厘头悲剧时代。他在重复悲剧,大家便以为是喜剧,仅此而已,在我的眼里他是代表这个悲剧时代的最绝望路上的一点微光。

    周星驰究竟是艺术家还是工匠?
    2
    一帮装孙子的人把周星驰塑造成了艺术家,然后又纷纷吐口水。这本身其实是耍流氓。
      但是为什么,区区一部制作并不算太精良的《美人鱼》会9天大卖21亿,刷新无数影史纪录呢?


      周星驰那么底层而草根的一个屌丝,为什么那么受知识分子待见?
      其实,在我看来,他是一个真正的电影工匠,歪打正着地有几部作品像艺术品罢了。然而,华语电影圈,周星驰不承认自己是艺术家,又有几位敢自称艺术家呢?
      这是一个工匠做久了,人们都误以为是艺术家的时代。
    1
    作品即人品

      周星驰在同行眼中是不好合作的典范,因为好合作就要牺牲质量!
      在他眼中作品就是人品!
      因为一个好工匠认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而他又是一个技术控,他是对技术要求唯一可以与李安这个好莱坞电影工业训练过的大师媲美的华语电影人。
      很多人说《美人鱼》特效渣啊,好的特效就是让你觉得没有特效,你不觉得八爪鱼假,你不觉得美人鱼的尾巴是假的,没有技术感的技术才是好技术,只是这次没有什么视觉奇观罢了。
      相对于其他电影人来说,不是周星驰做得多好,而是竞争对手做得太差了,好吗!
    2
    对观众谦卑
      对观众谦卑是周星驰最大的优点,他无数次表示获奖、票房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就是观众喜欢!
      但是又有人说了,《美人鱼》劳资不喜欢啊,难看啊!
      可是5000多万的观众涌进了电影院,其中60%以上的女性观众,绝大多数都是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这是难道不是事实吗?
      你能写影评,你就代表了观众吗?
      周星驰拥有一颗服务于观众的心,这颗心就是真正的工匠有的利他心,因为利他使生命和作品都会熠熠生辉。他这么聪明的人,对于用户体验,他怎么可能装傻呢?
      他不像很多把艺术创作和娱乐服务分不清楚的导演,把艺术家和工匠混为一谈,把矫情和所谓情怀当饭吃,既想夹带私货,又想多卖票,这就叫装孙子。其实真正的大情怀,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他,才能让观众心有戚戚焉,不是吗?个人情怀,有那么重要吗?
    3
    不孝无法成为一流
      工匠精神里面有非常扯淡但是又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孝顺无法成为一流。
      这个不用讲了,周星驰无论多么千夫指,但是对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孝道也是举世闻名的。
      一个不孝顺的人,不可能成为工匠大师的原因就是他的内心不会有真正的底层的善意。
    4
    商业是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周星驰是个非常扎实的生意人。他遵守商业规则,我特别推崇他这种愿赌服输,又愿意始终相信契约的生意人。
      他在意钱,但是绝对不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利益的人,他比谁都在意羽毛。他强势,是因为他本身是专业的,同时他就是具有无限价值的超级IP,今天的《美人鱼》就是能证明,那些在别人眼中不值钱的资源组合,在他手中就是真正的价值。这已经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5
    用温暖和简单对抗残酷与不公
      很多人说周星驰做的作品太简单了,太轻、太戏谑了,没有深刻的一面。其实,有一次访谈,他对记者说,你知道的,这些难堪的事,谁不知道呢?
      他就是那种面对你我身上都具有的愚蠢、贪欲、粗暴乃至卑劣,既能敏锐而毫不留情地指出,又能宽容地谅解这些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总是漫不经心的人。
      他也是那种可以能容忍我们所有人身上的种种缺陷,痛惜他们遭受的种种不幸,即使在最残酷黯淡的时刻也决不放弃改善我们自身和周围生活的希望和勇气的人。
      他固执地用自己全部的余生时光,耐心地用自己的作品期待启蒙人们身上表现出的善意温暖的光芒,这些才是这个灰暗世界中真正的乌托邦。
      这就是周星驰之于我们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地方。


    是谁造就了周星驰?
    3


    查理·卓别林


      很多人用库布里克、黑泽明、北野武、斯皮尔伯格、巴斯特·基顿、伯格曼、李安等大师来类比周星驰,但是很明显,周星驰自己并不买这个账。
      周星驰最想成为的其实是查理·卓别林。
      我们可以在所有后期的作品里面找到卓别林的精髓。小人物、童话、笑中带泪、时代的退步者、喜剧的忧伤……所有你能感受到的,都是卓别林的味道。
      而,在生活中他们又是同样的崛起与底层但是成名之后都是巨大的独裁者,而且后期的他们都不可回避的带有严肃而悲凉的气质。
      卓别林的《舞台生涯》一个老喜剧演员总做着一个梦,他在舞台上苦心表演了半天,向台下一看,却发现空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
      那是卓别林内心的写照,喜剧演员的寂寞与悲凉是无法言传的。他们一辈子逗人开心,但他与观众是真正的疏离的,充满了孤寂与恐惧。
      前面提到的一堆大师,在专业电影人眼中都是划时代的人物,江湖地位都很高。但是在大众心目中,这些大师的理解界面都不够友好,而是查理卓别林是永恒的,超越种族和文化的,所以如果您是个路人,对以上大师,你可能只是对卓别林有点比较深刻的印象。
      所以,在国际影坛,周星驰成就完全不能和李安对抗,甚至都比不上姜文与贾樟柯,但是, 50或者100年后,周星驰的地位会越来越高,而且,这种地位的高低完全不是因为周星驰前期的电影,而是后期这一类大家看不太惯,剧情太简单的,超越语言、种族和文化的作品。
      如果您不相信,咱就往后看。
      周星驰今天的尴尬就在于他处在一个深度的喜剧阴影之中,或者说,他喜剧部分的成就太高了,无论如何让他做一个符合常规逻辑发展的剧情片都是极其困难的。
      所以他的影片很多都是无法用剧情片的逻辑去理解的。这也是《美人鱼》很多所谓剧情“不合理”的批评声音的根源。


    李小龙


      《功夫》的牛,真是只是周星驰一个人的功劳吗?很显然不是!
      香港武侠电影土壤的肥沃,加上周星驰身为李小龙的超级拥趸,他从这两个养料库里得到了异常饱满的滋养。所以才有了那么耐看的《功夫》,等于是周星驰在现代电影工业和数码技术的前提下,整体性收割了一个功夫这个题材。
      很明显《长江七号》和《美人鱼》这两个现代科幻戏,因为养料库本身的匮乏,以及周星驰对这两个题材的深入度和钟爱性都不够深入,所以滋养出来的东西都不够饱满和协调。至少在正谐节奏之间的配比平衡,都不够好,而《功夫》是正谐转换行云流水,节奏张弛有度,全球范围无人可敌,可谓鬼斧神工的造化之作。
      《西游降魔篇》是《大话西游》和整个中国志怪小说养料的丰富以及佛家思想等养料库的充足,不至于让《西游降魔篇》有《美人鱼》节奏失控的感觉,加上当年《西游降魔篇》投资不足,我个人能感觉到他其实做得很吃力。
      李小龙的截拳道不仅用人类有限的思维创造了无限的武学境界,无意中灌溉了一代喜剧之王周星驰的内心世界。
      周星驰把李小龙“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注入自己的作品方法论中,简单说就是:拿没有方法当作有方法就是没有固定的方法,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拿没有限制当作有限制就是没有规定的限制。永远就是要出其不意!星爷从不做表面的模仿,而是以无限为有限的自由性内心自我要求。
      李小龙这位师傅,得了周星驰这样的徒弟,夫复何求啊?
      另外,我顺便说一下香港市井文化对周星驰的灌溉也真是深入骨髓。几乎所有作品里,都能透露出了星爷那种从市井得来的奇异智慧,《功夫》里的猪笼城寨,《长江七号》里的拆迁房内的格局,《西游降魔篇》里的渔村,《美人鱼》的船舱……
      其实都是他记忆中的童年市井,所有人性中最复杂最不堪最美好的东西都在他的视野之中,被他用作佐料,熬出了一锅美好的“佛跳墙”。
      他在林林总总的电影元素和风格之间不断地求变求新,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周星驰类型”电影。就是“佛跳墙”艺术和“截拳道”艺术的综合体。
      佛跳墙是烹制极其麻烦大杂烩,但又不是简单的大杂烩,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做杂烩汤满脸油光大肚腩的“肥厨子”,也不是那种堆砌元素号称致敬的电影创作人,他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想别人所没做过的。
      周星驰痴迷于游离在各种风格之间,他享受在烹制每一个“原料”细节的过程中那种专注的快乐,他有如神来之笔一般信手拈来地选择配料精心烹制,每一次做出的佛跳墙口味总是独树一帜、包罗万象,变化的魅力在他电影锻造的过程中彰显无疑。
      周星驰电影中的那种贯通整个人类的爱和梦想、坚持和努力、积极向上、不离不弃的精神,就是佛跳墙中的“上汤和黄酒”,配料永远可以信手拈来,但是“上汤和黄酒”总是不变的。


    梅兰芳


      好奇怪,周星驰和梅兰芳有个毛关系啊。传说中的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苏联戏剧家),布莱希特(德国戏剧家),梅兰芳为代表的三种表演体系。
      在《喜剧之王》里面,周星驰手捧的《演员的自我修养》,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代表作。但是,实际上这个斯基和星爷没有一分钱关系啊!
      因为斯氏体系的精华在于体现出人的“天性”:要求演员不是好像存在于舞台上,而是真正存在于舞台上,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生活。
      很明显,周星驰表情造作、略显浮夸的表演并不没有成功继承这个斯基的衣钵。
      然而,梅兰芳的表演体系是什么呢?
      第一是,强调写意的表现方法。写意的方法,实质就是胡编乱造的方法。主要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以动作虚拟,布景虚拟,造成一个与实际生活面目相去甚远的艺术世界。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周星驰在这方面,的确是劣迹斑斑。当然《美人鱼》中的各种恶搞,依旧是如此嚣张和固执。
      第二是,程式化的表现方法。说白一点就是每次都差不多,但是很多人就是喜欢这种重复,重复,再重复……这中间的精髓就是,它的体现不是话剧艺术那种摹仿的方式,而是一种象征性的表现方式。换句话说,就是那个意思,那个意思你懂了就行。
      第三是,以演员为中心。梅兰芳京剧艺术强调“戏随人走,景随人迁”,演员地位十分重要,这个在《美人鱼》以及之前所有周星驰作品里一样,每个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甚至每一个人都是周星驰,长期以来周星驰的表演已经绝对凌驾于电影本身,因为周星驰电影其实一直在重复相同或者相似的桥段,但是每一次他的表演都让人过目不忘,都能引起每一个市井小民的共鸣。所以有人骂,这是什么玩意,93分钟的表情包,就卖20个亿。
      梅兰芳体系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在常见和熟知的桥段下表现不寻常的多样的角色经历。也就是说观众很多时候对情节和人物背景烂熟于胸,他们期待的不是故事而是演员的演绎过程,这样的表演才是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大家明明知道这是个梦,但是都非常投入地和这个造梦人一起分享这个梦想。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周星驰那么固执地用同一个故事,不同的场景演了很多次的原因。当然,这是一个奇迹,除了周星驰,别人真玩不了。所以,写影评也可以偷懒,只要每次把电影名字替换掉,上一篇影评,竟然奇迹般还能用。你服不服?
      所以,虽然周星驰是个人们定义中的丑角儿,但是他是梅兰芳表演体系的正宗嫡传。这么一说,大家就能理解他的变和不变,都是在什么维度上去完成的,就能理解为什么周星驰是今天的周星驰了。


       可以称之为周星驰作品的电影有:《唐伯虎点秋香》(李力持挂名导演)、《破坏之王》(李力持挂名导演,周星驰挂名监制)、《国产凌凌漆》、《大内密探零零发》、《食神》、《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长江七号》、《西游降魔篇》(未出演),《美人鱼》(未出演),其他都有不同程度参与创作。
      如果认真看一下他主导的作品,是能感觉到他自己的镜头语言体系,价值观体系以及审美体系的延续和发展,所以是否将《大话西游》视作为周星驰最高水平作品,是区分影迷认知水准重要标尺,那些把《逃学威龙》,《鹿鼎记》以及《大话西游》当成周星驰最经典作品的影迷和真正资深的影迷如今已经泾渭分明分道扬镳了。
      认同周星驰,不是说因为他搞笑和幽默,而是认同他对待自己作品的态度和他作品背后的价值观。
      其实,很多人纳闷周星驰有什么值得认同的?一个小丑而已!
      在我眼中,他是那些出身卑微但又不放弃付出全部努力与热忱赢得一个职业尊严之人的梦与希望,对,他就是底层人的钻石,就这么简单。

    《美人鱼》为什么好看又大卖?
    4

    1
    票房是钞票投票的结果

      很多人惊讶《美人鱼》9天卖21亿,不用惊讶也不要觉得神奇,周星驰三个字就是大写的一个词:票房纪录!只不过,从原来一年十几部统治票房排行榜,改成了3年统治一次。再说了《港囧》《泰囧》《煎饼侠》《夏洛特烦恼》《寻龙决》《捉妖记》都是10亿+,凭什么周星驰的电影不能卖20亿+,这个不科学啊!
      其实,电影工业之所系叫工业,就是制片团队对产品的需求场景最大公约数的追求,谁决策最准,谁就能拿到最大商业回报。
      我们这里面再反过来看价值观引导问题,相对于排在前十的华语电影来说,《美人鱼》是最接近好莱坞商业片体系的,就是三观正确,符合基本的普世价值观。没有卖弄恶俗,也没有打什么擦边球,迎合观众。
      最重要的是,《美人鱼》也绝不比其中任何一部更有运气,因为2016年的春节档可谓是死亡之组啊。这事儿真的是命,江志强曾说《捉妖记》没敢放在春节档的原因就是为了躲开周星驰,不过这次江志强安乐影业负责《美人鱼》的香港地区发行,也会分到很多钱。


    2
    爱情片还是环保片?

      其实,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环保片,简直瞎说啊,完全抓不住重点好吗!
      明明是一部爱情主线的电影,关于爱,有史以来周星驰其实只讲了一个故事:为了一个莫名的爱意而奋不顾身的痴念。
      无论是何金银爱上阿丽,还是柳飘飘爱上尹天仇;
      无论是火鸡爱上史蒂芬周,还是凌凌漆爱上李香琴;
      无论是阿梅爱上阿星,还是段小姐爱上玄奘;
      无论是墨七爱上哑女,还是珊珊爱上刘轩……
      都那么不靠谱,不着调,不识相,不可理喻……都这样——你随口敷衍我说你喜欢白玫瑰,我刚好看到了就摘给你,忘了正枪林弹雨,而且是你射出的子弹;
      看到有人用枪指着你,就冲上去帮你挡,忘了你正骂我要我滚远点。
      对不起,就是这么爱你,都忘了你要杀我……
      多么希望我也完全看不懂这是怎样的绝望,因为在那绘声绘色的深情兑现之后,是现实愈发无情的反差,因为电影是一个虚幻的梦,因为它被描绘得太真,所以才假得我那么悲伤与绝望。
      现实世界需要我们复杂对待,理性选择,优化安排,忍得下心,咽得下痰……但我们都会死的,一切合理安排,明智之举,一日之荣,方寸便宜,都会随恒星的衰亡而走向热寂,载体和精神都不会留下,包括周星驰念兹在兹、老调重弹的简单而美好。
      周星驰反复强调啊要相信美好,相信童话。
      很多人用剧情片来理解《美人鱼》,甚至周星驰的电影,都是根本不懂什么叫童话啊!
      成人世界里那些固执不变的标准来解构童话的剧情的合理性,那不是缘木求鱼嘛!
      再有越简单的故事模型,就越难做,一个大厨把山珍海味做到可以蒙人很容易啊。蛋炒饭是蒙不过去的,而每一次,周星星就只做蛋炒饭,你们这些俗人啊,不懂就不要瞎吵吵,求你们了!好看你就去看,不好看就别看,桥归桥,路归路,我只能帮你到这里啦。



    3
    《美人鱼》没缺点吗?

      《美人鱼》就在本周即将问鼎全球华语电影票房冠军。但是这么高的票房就代表着这部电影就很优秀吗?
      很显然不是。
      的确很多的影评提到了一些问题,前面我也提到了,从大的结构上和故事模型上来看,这部片子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在剪辑的节奏和录音等细节的制作上,显然和《功夫》的精良性有很大差距,这个原因是周星驰偷懒,还是华语电影工业不争气? 答案是肯定的。  周星驰在特效自《功夫》以来一直采用以华语特效团队为主的合作方式,偶尔会用海外技术。这是周星驰用投资滋养本土技术团队的良心之举,其他很多商业大片大规模采用海外技术,而且还做得很差,难道没有一点羞耻之心吗?但是,每一次都是因为预算不够多,做到周星驰焦虑不堪,而且特效团队也怨声载道,报酬很少,要求很高。那么这个现状多少都折射出华语电影工业成本结构中的巨大问题。周星驰,尽力了。做不好,他不会交货的。
      和在大陆电影票房前十名的好莱坞商业片相比如《速7》《变4》《复联2》《侏罗纪》《阿凡达》等,周星驰要努力的除了改变华语电影工业的特效技术能力基因之外,还有就是除了导演工作以外的其他工种水准,比如剪辑,录音,视觉……等诸多细节工种。
      我不认为一个导演能改变太多这种体系性的问题,难道,他头发还不够白吗?
      我也不认为在商业片上,除了在好莱坞发展的李安之外,还有谁能比他做得更接近应然。所以即使创下华语影史第一,也不足为奇,周星驰不需要这种狗屎运,但不代表《美人鱼》就很优秀。
      整个电影工业都需要更专业更优秀,我们才配得上拥有一些天才与大师。不是吗?



      很庆幸,我们和周星驰一个时代,我们需要更多把美好当做生意的电影人。
      谢谢你,周星驰!

    再也没有人像你,再演也都是演你。OK煽情结束。下面开始八卦。
    1.讲真,蔡依林隆重出演《美人鱼》,不许笑,小猪。
    77479940
  • 子戈
    2021/7/28 14:10:17
    青蛇的七寸,也是国产动画的通病

    《白蛇2:青蛇劫起》上映5天,票房刚刚突破了两亿。

    这个成绩不好不赖,但很有可能会助它成为今年最卖座的国产动画。

    看看口碑,有夸上天的,有骂到死的。

    好的地方显而易见,视效、制作、空间造型、动作设计……确实都有亮点。<

    《白蛇2:青蛇劫起》上映5天,票房刚刚突破了两亿。

    这个成绩不好不赖,但很有可能会助它成为今年最卖座的国产动画。

    看看口碑,有夸上天的,有骂到死的。

    好的地方显而易见,视效、制作、空间造型、动作设计……确实都有亮点。

    这些表面的华丽掩盖不了它的深层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不光它独有,而是整个中国动画产业的通病。

    这里不透露太多,往下看,答案就在正文里。

    (下文含剧透,请谨慎阅读)

    13709551
  • Sowut
    2020/2/10 1:31:33
    看完我笑了
    从一开始我看到电影中几个不懂潜水的傻妞贸然穿起装备就洞潜的时候我就笑了,上无蹼洞潜?整个过程喘气那么剧烈,这个气瓶是10000bar的吗?永远用不完。鲨鱼会瞬移的吗?流那么大居然可以爬的动?最后还深吸一口闭气cesa是要赶着升仙的节奏吗?被可以把木头咬成木屑的咬合力的...  (展开)
    从一开始我看到电影中几个不懂潜水的傻妞贸然穿起装备就洞潜的时候我就笑了,上无蹼洞潜?整个过程喘气那么剧烈,这个气瓶是10000bar的吗?永远用不完。鲨鱼会瞬移的吗?流那么大居然可以爬的动?最后还深吸一口闭气cesa是要赶着升仙的节奏吗?被可以把木头咬成木屑的咬合力的...  (展开)
    【详细】
    12234220
  • 放空才能领悟
    2018/7/5 17:41:06
    到底是我有病,还是你有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若一个精神病患者,告诉你们,他没有精神病,是被误关进精神病院的,你是选择相信他的话,还是选择相信他有病? 如果你的衣橱里多了几件衣服,如果你一到办公室就有人发消息问你早上尝鲜的抹茶拿铁好不好喝,真的有点细思极恐啊!而这些都被《失心病狂》的女主角索伊碰到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若一个精神病患者,告诉你们,他没有精神病,是被误关进精神病院的,你是选择相信他的话,还是选择相信他有病? 如果你的衣橱里多了几件衣服,如果你一到办公室就有人发消息问你早上尝鲜的抹茶拿铁好不好喝,真的有点细思极恐啊!而这些都被《失心病狂》的女主角索伊碰到了。...  (展开)
    【详细】
    9489253
  • 陈抟老祖
    2013/7/9 0:35:08
    装逼评《咒丝》
        本文有专业人士装逼自恋内容,不喜勿入。
       《咒丝》这个名字很容易让我想到同是悬疑惊悚的台湾影片《诡丝》,想当年我看《诡丝》还是因为迷恋大S的御姐出演,但看完以后却拍案惊奇,忍不住惊呼精彩,一看再看,赞为神作。巧合的是,这次的《咒丝》和《诡丝》有一个共同的演员——戴立忍,也有一个共同的情感伏笔,就是家庭的爱与罚。
        本文有专业人士装逼自恋内容,不喜勿入。
       《咒丝》这个名字很容易让我想到同是悬疑惊悚的台湾影片《诡丝》,想当年我看《诡丝》还是因为迷恋大S的御姐出演,但看完以后却拍案惊奇,忍不住惊呼精彩,一看再看,赞为神作。巧合的是,这次的《咒丝》和《诡丝》有一个共同的演员——戴立忍,也有一个共同的情感伏笔,就是家庭的爱与罚。坐在漆黑的影院里,背后的姑娘在跟晚来的闺蜜碎碎念到“你怎么才来,刚才把我吓死了。”,我的闺蜜在身旁念:“戴立忍好帅啊,这片子里好有熟男魅力哇~”。我却在心里默默兴奋,国产惊悚片里终于结合了家庭情节剧的核儿了,所谓类型文化精髓,正是惊悚片除了吓人还需要回归的东西,对破碎情感不可弥补的哀叹。
        有人觉得学电影理论专业没前途,搞的都是不创造实际生产力的东西,其实不尽然,比如大陆电影公司为什么投了那么多不靠谱的电影项目呢?为什么国产片里常常会出某山某居图这样的神作呢?策划和项目开发只会做市场,做宣传,看不到电影依托的是一套和观众之间有各种不同默契的密码组成的嘛。而我们这些被默默鄙视的人,其实研究的正是所谓这些电影的编码程序。因此,我看到《咒丝》不会害怕,反而会开心,因为这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利用电影语音编程的惊悚恐怖片。就像是电影学院教授会成功拍出《北京遇见西雅图》,当今的电影圈“类型”两字成为显学,就是大家看到了用电影的方式和看电影的观众交流是一件多么专业和不容易的事。
        当然所谓的专业观影会丧失很多被音效和特技吓到的机会,但是你会清楚什么是惊悚片那种恐怖效果背后更深入的东西,我想在《咒丝》里每一个观众也都会看到,那就是这部电影的诚意和认真。它不再是毁三观的滥竽充数,而是真的想从恐怖中升华出人性里比较实在的情感,让你在享受了担惊受怕、猜疑颤栗之后,体会到具体而微的感情的力量。我想这才是一种类型文化的所在和张力,让观影的每个人在凶杀血腥的场面体验以后,问一句为什么,给自己一个交代,把自己放归到一个安全的情感空间。
        这些东西看起来很扯,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的大片之所以被骂常常是因为三观不正,即使是最近的《小时代》也由是如此,因此《咒丝》虽然打出16岁以下不宜观看的标语,反而让我觉得适合高考过后的孩子们去修正一下《小时代》“急功近利炫富学”的那套价值观,恐怖刺激了以后,也体会一些成人世界的凶险和无奈。
        说到技术层面,我觉得更难得的是《咒丝》的场面处理,通篇冬日萧杀的气氛,海洋馆那种神秘莫测的造型感,巨大的塑像和浮游在蓝色光影中目睹一切的生物,都将一幕幕死亡场景传递出了仪式感的冷峻。我想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想到过假发可能是多么通灵的一种饰物,也都设想和在西片中观看过空荡地铁站里慌张奔跑的女人。这些在影片中都合格的呈现了,但凭这点,在国产片中就已经开了先河,头一次难能可贵的将类型场景移植到了社会主义的伟大祖国之中了。
    电影的编剧和主演是同一个人,长的帅编的好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我觉得这都正常,难得的是他在一个小小的格局里不但翻转挪移出那么多的悬念,最终更是做出了情怀的东西。电影结束时,黄妈的歌手响起了,这才是黑暗中的最后一个惊喜,我知道不喜欢黄绮珊的人可能比喜欢她的人还多,但她唱歌的力量还是令我久久坐在座椅上不愿起身,那一刻我挺感同身受的,就像一个被埋没的好声音终于会亮出自己的歌喉一样,一部认真的电影一定也会受到观众的好评,加油少年!加油,《咒丝》!
    【详细】
    61531543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