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7844
  • 小澳胞
    2009/10/27 21:21:42
    邵氏新电影闯出一片天──谈《Laughing Gor之变节》
    听到“Laughing哥”要拍成电影的消息,好多人都以为这次邵氏久别的东山复出之作只是出“电视电影”。一直以来,大众都觉得“电视电影”不是个好东西,一来是制造粗糙,没有观众爱看的“大场面”;二来是有演员,但缺明星,噱头“唔够劲”。记得昔日无线也曾找来一众旗下的艺员拍“电视电影”,安排在深夜时段的电视上播放,口碑和收视皆未能尽如人意。后来知道《Laughing Gor之变节》的演员名单中有黄秋生和吴
    听到“Laughing哥”要拍成电影的消息,好多人都以为这次邵氏久别的东山复出之作只是出“电视电影”。一直以来,大众都觉得“电视电影”不是个好东西,一来是制造粗糙,没有观众爱看的“大场面”;二来是有演员,但缺明星,噱头“唔够劲”。记得昔日无线也曾找来一众旗下的艺员拍“电视电影”,安排在深夜时段的电视上播放,口碑和收视皆未能尽如人意。后来知道《Laughing Gor之变节》的演员名单中有黄秋生和吴镇宇两位影帝,至少是挽回了大众把注意力投放在关于这出戏的新闻的信心。还有个着眼点当然是“Laughing哥”谢天华,这个在上半年突然“升呢”、人气“爆灯”的风云人物,大众都逼切想知道他是否能延续“Laughing哥”的“旺气”和“神话”。邵视把复出第一炮的睹注押在天华身上是否冒险其实见人见智,而天华的优势是显然而见的,他此前不仅借着“Laughing哥”这个有情有义的角色不仅牢牢地捕获了观众喜爱的心,更在网上牵起了过十万人发起签名支持的“Laughing哥现象”。无线借剧集余温,继续添食,是一贯的做法,也算是留个令人暇想的“期待”给观众吧──观众在电视上最后追看“Laughing哥”时就是希望见到他“翻生”。然而,天华能否把电视上的那个“Laughing哥”全神地移植到电影里头,在某种程度上,就有很大的一部分人持怀疑的态度,理由很简单,电影和电视的制作和发行着实有天壤之别,长久以来事实所累积下来的经验告诉我们,爱看某出电视剧的观众不一定有心机跑去戏院买票看有关这出电视剧相同内容的电影,例如九十年代的《难足难弟》在电视上忽然暴红,改编到舞台剧和电影后均弑羽而归是明摆着的事实。有《难足难弟》的失败例子在先,难道“Laughing哥”不怕自己的光环会因为上到大银幕而褪色吗?此外,《Laughing Gor之变节》要讲述的是一个卧底的前传故事,单看牌面,老土之余可看情节性的“亮点”似乎未见突出,真难想象它究竟如何逃离《无间道》的模式。需要补充一点是,拍前传是相当有难度的,《Laughing Gor之变节》脱胎于电视剧,而电影与电视剧的观众毕竟不是完全的交集,进而,是否会令没有看过《学警狙击》的观众无法理解此片呢?
    电影上映两个月后,我再重新审视关于《Laughing Gor之变节》的一切,发现上述所说的不利因素根本没法动摇到此片成为香港暑期票房冠军的地位。首先,无线拿准了“Laughing哥”之所以能成为“传奇”就是因为它充满惊人的“话题性”。最初大受观迎的那个“Laughing哥”,肯定不是由电视剧收视报捷这个因素所塑造出来的。“Laughing哥”的“风头”源自网络文化力量的势不可挡(Facebook浪潮儿的普及和兴起),他不过是借网络“瞬间片断散布成实时状态”的特性成了“话题天王”,先走入家庭,再陷进每个人的视野里。于是,无线用上了不停“制造话题”的宣传策略来处理电影版的“Laughing哥”,在观众尚未在戏院里看到“Laughing哥”前电视上已经充斥着有关《Laughing Gor之变节》的娱乐新闻。无线本来就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媒介,通过它属下的电视节目去播放其有关电视以外“话题性”的节目内容绝对可以吸引到不少人去关注。举个例,此前无线总经理陈志云在尖沙咀文化中心搞了个舞台版的《志云饭局》,售票情况理想,除了原来节目有一定品牌效应外,正正就是由无线在事前帮手吹捧和炒作而来的。这样就不能理解,为甚么我们还没开始欣赏《Laughing Gor之变节》,却已经在电视上三番四次目睹电影里三位要角谢天华、黄秋生和吴镇宇(以前是鲜有机会同台的)乐此不疲地游走在无线的节目里(在《Laughing Gor之变节》的前期宣传,他们分别上过《东张西望》、《星星同学会》、《美女厨房》等做了间接宣传电影的工作;在《东张西望》中,更播放了些许天华入型入戏的足本电影片断)这种透过自身电视台“力撑”其属下电影制作的方法比较于邵氏开山那个时期可谓前所没有。众所周知,无线电视台前身就是邵氏电影公司,其出品的邵氏国语武打片被后来掘起的嘉禾电影彻底比下去了,才转型成了现在的无线。即是说,当年邵氏的电影不可能像有今日《Laughing Gor之变节》那样有电视台“同步携手”的宣传待遇。诚然,是无线首先为《Laughing Gor之变节》开通了一条让人“看得见”、“有话题就有所期待”的出路。
    这出电影的“剧力”的确没有令观众失望,在紧凑的故事主轴上,穿插昔日的往事,来交代人物角色的性格和关系。邱礼涛导演在驾驭剧情推进、伏线铺排、梳理人物网络上都显得颇为用心,他甚至用上别出心裁,引人思考的对白去营造戏味,即便没看过《学警狙击》,也绝不妨碍对《Laughing Gor之变节》的理解。值得留意的是,无线替电影打造了一支很强的“绿叶团队”──片中一些跑龙套的角色皆由平时在见惯见熟的无线合约艺人担纲,实在可堪玩味。“Laughing哥”和两位影帝演出稳定、实力无容置疑外,久休再战的黄日华在电影里亦有灵光一闪的发挥。
    暑假档期里“港味”最重电影非《Laughing Gor之变节》莫属,配合无线在幕前幕后的推波助澜,终为邵氏久别影坛后复出的“翻生”之作闯出了一片新的天空。
    【详细】
    26312158
  • 洛顺
    2009/10/20 11:56:13
    《变节》:所有关于二五仔的一切
        一部《无间道》让“二五仔”成为光荣传统,两大影帝一起演绎既伟大又纠结的“二五仔”生涯,可歌可泣,大获成功。“二五仔”的形象既然深入人心,此后的黑帮电影也就照搬照抄,导致这几年的一系列黑帮电影,廉政题材,全都少不了“二五仔”。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二五仔”的存在也是很必要的。职场上没有“二五仔”,老板怎么能离间员工,政党里没有“二五仔”,老百姓怎么有热
        一部《无间道》让“二五仔”成为光荣传统,两大影帝一起演绎既伟大又纠结的“二五仔”生涯,可歌可泣,大获成功。“二五仔”的形象既然深入人心,此后的黑帮电影也就照搬照抄,导致这几年的一系列黑帮电影,廉政题材,全都少不了“二五仔”。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二五仔”的存在也是很必要的。职场上没有“二五仔”,老板怎么能离间员工,政党里没有“二五仔”,老百姓怎么有热闹看,生意场上没有“二五仔”,又怎么重新结交狐朋狗友。从历史上看,“二五仔”也是有传统的,蒋干不盗信,赤壁都烧不起来。“二五仔”人人痛恨,但也人人欢迎。

        《变节》根据TVB今年大热的电视剧《学警阻击》衍生,laughing哥形象成功地从小屏幕搬到大屏幕。大概是担心电视剧主角撑不起台面,又邀请了黄秋生和吴镇宇加入。这两位都是黑社会专业户,看多了黑帮片的,看到他们就像见了亲人。虽然是驾轻就熟的角色,两位的表现仍然有惊喜。片中最有特色的,是他们在酒楼的那场骂战,既简约又华美,既骠悍又玲珑,酷到极致是可亲,骂到深处始轻盈。

        这部片的内容很有点《低俗小说》里那股幽默劲。laughing哥本来是黄秋生的小弟,被黄秋生要求到警察堆里卧底。没想到去当警员时又被元彪看中,安排到黄秋生身边当卧底。一个正常人要当卧底已经是够纠结的了,没想到当了卧底后还要再当卧底。一个人连卧两次是很累的,也容易晕,聪明如laughing哥,在华丽丽变化的形势面前,也搞不清楚到底要卧哪边。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卧底实际上是“二五仔”的学名,而“二五仔”是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信任的。这一点可以由他的老大黄秋生为前车可鉴。故事告诉我们,原来黄秋生当年也是一名警察,被安排到黑社会去卧底,任务完成后,总是遭队员猜疑,最后为排脱“二五仔”的嫌疑,索性当黑社会去了。

        怎么黑社会就如此容易同化呢,是不是像《黑白森林》里说的,由白变黑容易,由黑洗白难?感觉上是黑社会更认同“二五仔”的存在,反正到处都是二五仔,就看谁比谁更二了。所以黄秋生不介意laughing哥两边卧,重要的是看关键时候你帮谁,但警方就不同,因为在猫抓老鼠的游戏中,警察是一定要当猫的。

        TVB今年大热的“柴九”在片中扮演了一个不甚可亲的角色,坚决不给“二五仔”生路。当年间接刺激黄秋生的出走,今天同样痛打第二代“二五仔”laughing哥。“二五仔”在电影中从来是不可能得到好下场的。这是一个悖论,假如是一个好结局,观众会起哄,怀疑电影弘扬“二五仔”精神,但是看到不好的结局,观众又会一边抹眼泪一边说,为什么安排得这么惨。

        一部以“二五仔”为主题,将“二五仔”正述,反述,推理述,演绎述的电影告诉我们,“二五仔”不是那么好当的,首先你要选对老板,其次你要选对时机换老板,第三你要明白,就算做对前面两点,也不能保证你有好下场。第四,第五……总之,电影里已经说明了有关“二五仔”的一切可能。这是一部集“二五仔”于一切的大成者,假如还有电影把“二五仔”演绎得更复杂,更纠结,我也不愿意看了。因为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我们只要了解前三点已经足够。
    【详细】
    25741441
  • 古达夏夏
    2009/10/20 8:56:27
    喜欢&过瘾
    看的时候是因为有朋友推荐说这是香港版的《建国大业》,当时有些一笑置之,心想任何一部香港稍大些制作的电影乃至电视剧,无一不是《建国大业》的形式出现,小至路人甲乙丙丁都是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语调做着熟悉的事情,还有一贯出现N次的豪宅和医院。。。

    一直钟情香港所拍的警匪系列,虽然情节也都老套了些,但是着实过瘾,看到自己永远看不到得生活,那些人在里面沉浮,辛苦争取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很有快感,哈。
    看的时候是因为有朋友推荐说这是香港版的《建国大业》,当时有些一笑置之,心想任何一部香港稍大些制作的电影乃至电视剧,无一不是《建国大业》的形式出现,小至路人甲乙丙丁都是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语调做着熟悉的事情,还有一贯出现N次的豪宅和医院。。。

    一直钟情香港所拍的警匪系列,虽然情节也都老套了些,但是着实过瘾,看到自己永远看不到得生活,那些人在里面沉浮,辛苦争取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很有快感,哈。

    没看过电视剧的《学警》系列,所以前因后果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还算不妨碍看的效果。

    喜欢里面陈法拉的干净造型,这是她近年造型里看着最舒服的一个,学生样子,干干净净,有着对爱情的固执和坚持。

    也喜欢吴镇宇大部分时间痞痞略贱的样子,感动他对妹妹的那么多付出和关心,只要对爱的人够好的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吧。

    对于其他人的印象并未深刻到怎样,包括主角谢天华,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么多的大牌为这部戏增添了不少亮点。

    还是蛮推荐的。很过瘾。
    【详细】
    2573451
  • 钱钱钱同学
    2009/10/19 15:59:46
    传说每个导演都希望请吴镇宇来演戏,因为再烂的片,有吴镇宇都有的救
    这部戏告诉我们,红了一个角色也不见得能撑起一场戏,电视剧跟电影还是有差别滴~~~除了名字是laughing哥,貌似黄秋生跟吴镇宇出镜更多,看来导演也是明白的,只是发挥电视剧的余热而已,《巾帼枭雄》红了“柴九”,所以黎耀祥出来露个脸,叫阿九~~所以请了两位金牌影帝来撑场~~

    有个传说,每个导演都希望请吴镇宇来演戏,因为再烂的片,有吴镇宇都有的救~~貌似是真的,有个吴镇宇的加持,至少多了
    这部戏告诉我们,红了一个角色也不见得能撑起一场戏,电视剧跟电影还是有差别滴~~~除了名字是laughing哥,貌似黄秋生跟吴镇宇出镜更多,看来导演也是明白的,只是发挥电视剧的余热而已,《巾帼枭雄》红了“柴九”,所以黎耀祥出来露个脸,叫阿九~~所以请了两位金牌影帝来撑场~~

    有个传说,每个导演都希望请吴镇宇来演戏,因为再烂的片,有吴镇宇都有的救~~貌似是真的,有个吴镇宇的加持,至少多了一颗星

    戏里曾志伟总是短裤背心卷起来,还要扇扇子,貌似很热,黄秋生就是围巾帽子的凹造型,为什么表现一个人的变态非要用吓人的妆跟夸张的造型来表现呢,跟新宿事件的吴彦祖一样,黄秋生每次出场不像个大佬,倒像是去拍某杂志封面的,还跟着n多看戏的妹妹~我唯一记住的,就是他那张坑坑洼洼的脸。。。。
    【详细】
    2567350
  • 仁直
    2009/10/14 10:53:52
    [Laughing Gor之变节]:被阉割的男性特质
        或许《Laughing》的视听文法,不成章法;《Laughing》的剧情设置,俗不可耐;唯独,《Laughing》的人物塑造,提供了一种楚楚动人的阉割特质。言简意赅地说,《Laughing》以Laughing的个人价值观的左右摇摆,推动叙事。是选择古惑仔,抑或选择差人;是选择相信,还是选择背叛;他的“二五仔”特质犹如他对一哥的回应:“哪个身份啊?差人
        或许《Laughing》的视听文法,不成章法;《Laughing》的剧情设置,俗不可耐;唯独,《Laughing》的人物塑造,提供了一种楚楚动人的阉割特质。言简意赅地说,《Laughing》以Laughing的个人价值观的左右摇摆,推动叙事。是选择古惑仔,抑或选择差人;是选择相信,还是选择背叛;他的“二五仔”特质犹如他对一哥的回应:“哪个身份啊?差人还是古惑仔?”

        看《Laughing》就等于看黄秋生耍酷,一点不假!黄秋生饰演的一哥是整部影片最具有阉割特质的人物。他的莫西干发型,他的黑色墨镜、他的烟熏妆、他的红色唇印,以及他对女性手指的特殊爱好,他的男子气是一种分裂和失衡的再演。他和《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The Untold Story(1992)里面的李修贤一样,每次出场,身边总是围拢着打扮靓丽的妓女。然而,影片却始终未交代他与这些妓女的性行为。他,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抚弄着她们的手。颇有意思的是,在一场大佬(曾志伟 饰)主持的关于搞定Laughing的会议中,当阿一身边的女人说出,“能搞定就能搞定”,座头(吴镇宇 饰)紧接着一边做出“打飞机”的动作,一边嘲讽地催逼道,“他自己能搞定就不用你坐这里了,妹妹!”后来,玩3P、饮“软水”,都是座头对阿一男性阉割特质的嘲弄。反过来讲,在阿一结识Laughing的那场戏里(黑白画面,代表过去),阿一是高高地举起劈刀,为梁笑棠解了围。那把举起的劈刀,犹如男性的阳具。说穿了,阿一的阉割特质,外在于异装癖,内在于自我身份的失衡。警界得不到信任,古惑仔就可以得到信任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影片38分58秒的时候,突然杀出来一个Karen,乖乖女恋上古惑仔的俗套就此上演。表象上看,Karen的乖乖女功能,以一种正常世界价值观的侵入,挑衅危机四伏的古惑仔世界。偏偏,她的出现深层次地引发了,独立女性与父权制概念之间的冲突。座头因为妹妹的“入案”,变得异常的暴躁,用一个三次没打爆的可乐瓶,猛砸Laughing的头。其实,这种暴躁正是做头内心柔软的动摇。最后,他在妹妹的以死相逼之下,妥协。准备了大集卡和一大笔钱,预备妹妹与Laughing一同跑路。有意思的是,一个代表正常世界的女性最后竟然死在了生活在异装癖之中的阿一的手上。影片最后并没有安排Laughing与Karen的生离死别,而是座头与妹妹的相拥“告别”(挣扎着为妹妹合上双眼)。因为,妹妹的死,使他的信仰彻底地破裂。他抱着妹妹,挨了阿一的十枪,只剩一种苍凉的无力。他的男性特质,因得妹妹的死同样地遭到了阉割。值得一提的是,Karen的单打独斗与阿一身边的群居式女性,做出了鲜明的反差。

        可能很多人要说,《Laughing》只是炒了《无间道》的冷饭。“二五又二五”,实在看不出什么新意。的确。但是,《Laughing》也确实用人物打了《无间道》的擦边球。曾志伟一出场就是吃盒饭(撩起背心),《无间道》的曲径通幽,不言自明。一边洗脚,一片搓肚子,他的男性特质没有阿一的异装癖,也没有座头的暴力控,反而有一种世俗的男性功能。反观,差人这边的黄日华就显得“高大全”。他只是一味地顺藤摸瓜,身上的那套便衣制服,似乎重来没有换过,难免沦为符号性人物。

        虽然《Laughing》的故事大有“杂烩古惑仔”的范儿,但是有两场戏还是拍得非常好。其一,当影片行进到23分25秒的时候,Laughing穿着警服,向对面等公车的男孩做出了一个敬礼的样子。一方面,他的警服与他的敬礼是个人身份的扭曲;另一方面,在那个当下他的内心是得到安慰的,一个“误入歧途的世界”似乎消失了。连贯的音桥,悄无声息地将他带到冼警官的病房……其二,当影片行进到83分钟的时候,一个黑白的过曝的定格画面:Laughing、阿一、差人,平行地交错在一条水平线上,擦肩而过。慢慢地,这个过曝的画面通过缝合剪辑“推”行到一个当下的三角形构图:差人(正)、Laughing(无间)、阿一(反),各隅一角,枪响!
    【详细】
    25261782
  • SydneyCarton
    2009/10/13 0:13:34
    最后的两位大佬
    剧本垃圾——后无间道时代的衍生物,只是把车轱辘话再多说一轮,还说不圆。

    猪脚垃圾——我是说谢天华和陈法拉。谢天华好歹也年纪一把了,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个机会,演得可真不咋地,这点他得好好像机动部队-绝路中的曾国祥学学。

    拍得马马虎虎,但太多闪回闪得让人心烦,本来没那么多事,闪一把就显得会叙事了吗?

    这片就一个看点:看两位大佬飙戏。

    秋生哥抹着暗红
    剧本垃圾——后无间道时代的衍生物,只是把车轱辘话再多说一轮,还说不圆。

    猪脚垃圾——我是说谢天华和陈法拉。谢天华好歹也年纪一把了,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个机会,演得可真不咋地,这点他得好好像机动部队-绝路中的曾国祥学学。

    拍得马马虎虎,但太多闪回闪得让人心烦,本来没那么多事,闪一把就显得会叙事了吗?

    这片就一个看点:看两位大佬飙戏。

    秋生哥抹着暗红唇彩,潮中带阴,阴中带狠,幽幽的声线让人不寒而栗;而吴镇宇则奉献了他在旺角揸fit人后最飞扬跋扈的一次表演,演到动情处几个小动作就压住了场面。

    这戏已经有够烂,若不是他俩,还不知道会被怎样轰至渣……
    【详细】
    2510306
  • 绿萼未凌
    2009/10/11 10:14:47
    卧来卧去,卧倒在地
    这片没多大意思,如果没看过电视剧,只是奔着演员名单去的,剧情实在很薄弱,薄弱到卧卧卧狂卧一阵,满地开花的卧底,徒增许多乐趣。
    如果是看了电视剧再去的,又没多大意思,差不多处于和电视剧平行世界的前传,Laughing和Laughing哥一点都不像。
    而且名字叫成这样其实和梁笑棠感觉又没什么必然联系。
    我看了一部电影,只有结尾陈键锋出现那几秒让我觉得很是欢愉- -|||
    这片没多大意思,如果没看过电视剧,只是奔着演员名单去的,剧情实在很薄弱,薄弱到卧卧卧狂卧一阵,满地开花的卧底,徒增许多乐趣。
    如果是看了电视剧再去的,又没多大意思,差不多处于和电视剧平行世界的前传,Laughing和Laughing哥一点都不像。
    而且名字叫成这样其实和梁笑棠感觉又没什么必然联系。
    我看了一部电影,只有结尾陈键锋出现那几秒让我觉得很是欢愉- -|||
    【详细】
    2495193
  • 康斯坦丁
    2009/10/10 0:18:13
    有些港味
          不愧是邱礼涛的作品,邱是香港少数几位还在坚持本土风格的导演,在本片中,从对各色人物形象的刻画,台词的运用,已经最终的结局设计,都非常难得的让人看到些香港电影的味道,当然香港电影为什么能风靡全世界,其原因就是它能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像现在越来越多的所谓合拍片,为了赚快钱,完全放弃了自己的风格,就长期发展来看,对于香港电影事业的发展
          不愧是邱礼涛的作品,邱是香港少数几位还在坚持本土风格的导演,在本片中,从对各色人物形象的刻画,台词的运用,已经最终的结局设计,都非常难得的让人看到些香港电影的味道,当然香港电影为什么能风靡全世界,其原因就是它能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像现在越来越多的所谓合拍片,为了赚快钱,完全放弃了自己的风格,就长期发展来看,对于香港电影事业的发展无异于是自杀。。。
        邵氏好久没拍电影了,上一部还是2003年刘家良和吴京的《醉马骝》,这次一出手就使出了全力,不仅TVB演员来了一大批助阵,还重金请来黄秋生和吴镇宇,编剧用了叶天成,导演请的邱礼涛,在现今的香港电影界,这绝对是非常有实力的一组团队。。。
        吴镇宇和黄秋生的造型都非常抢眼,两位老戏骨也发挥的淋漓尽致(这吴镇宇可比《追影》中的要强太多),谢天华倒是发挥一般般,感觉这吴镇宇和黄秋生这两位大牌面前,一众TVB演员反倒有些缩手缩脚,发挥不太出来,除他们两人之外,有一个表现比较抢眼,就是黄日华,从TVB出来发展以后,他尝试过几个角色,都不是太成功,在本片中,饰演一个正气凛然的警察,好像是突然找回了当年在TVB时的感觉,表演游刃有余,和角色融合成一体,其实以他的气质和表演风格,如果多试试这类角色,所不定会在电影界找到一条出路。。。
        本片片酬比较有趣:黄秋生:200万左右,吴镇宇:130万,谢天华:10万,陈法拉:6000元,TVB小配角:每场戏500元(均为港元)。。。
    【详细】
    2481722
  • 浣熊
    2009/10/9 22:18:21
    双重的无间道
    双重的无间道,情节上算是经典。但总觉得黃秋生和吳鎮宇两大影帝的风头,让原本的主角謝天華有些黯然失色。
    双重的无间道,情节上算是经典。但总觉得黃秋生和吳鎮宇两大影帝的风头,让原本的主角謝天華有些黯然失色。
    【详细】
    248050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