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021114
  • 业余嬉皮士
    2022/3/23 13:03:16
    完全无法与《年轻的教宗》相提并论,索伦蒂诺也无法超越索伦蒂诺

    愤怒,我看完以后的感觉唯有愤怒。Lenny死亡不是悲剧,狗尾续貂才是巨大悲剧。

    《年轻的教宗》主线是探讨人(Lenny)和神,《新教宗》探讨的是人和人们。天然地,《新教宗》就失去了对神和哲学的思考,而集中于人和人群的弱点。

    失去了哲学上的思考,确实会削弱其魅力,但要命的是失去了整体的把

    愤怒,我看完以后的感觉唯有愤怒。Lenny死亡不是悲剧,狗尾续貂才是巨大悲剧。

    《年轻的教宗》主线是探讨人(Lenny)和神,《新教宗》探讨的是人和人们。天然地,《新教宗》就失去了对神和哲学的思考,而集中于人和人群的弱点。

    失去了哲学上的思考,确实会削弱其魅力,但要命的是失去了整体的把控。配角衍生出了很多枝枝蔓蔓,花哨而不必要。比如Sofia丈夫的地下俱乐部,有必要吗?背景展示让人视觉冲击的NP,很震撼,但把Sofia丈夫虚化到只留背影就行,这个人删了都行,因为他根本对任何情节都没有必要存在。

    《年轻的教宗》主题上观众视角是跟着Lenny走的。《新教宗》是群戏,多个着眼点并行,但这些人群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Voiello和John和Esther之间,有什么关联吗?他们的故事线,要统一上升到同一主题,形成回响吗?可这个主题是什么都说不清。

    更惨的是,想刻画的人物多了,分给各个角色的时间自然就少,局促的戏份令个体的塑造失去了说服力,新教宗John,则是一个并不新鲜的人物角色。或者说,出现的每一任新教宗,作为一个最高权力代表,都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新鲜设定。有庇护十三世年轻却极度保守的复杂体珠玉在前,难免显得继任的角色一个个都缺乏雕琢,粗制滥造。彻底奉献的殉道者新鲜吗?争权夺利的野心家新鲜吗?迎合大众社交媒体的领导人,还算新鲜,但是他的复杂多面都没能阐述好。Sofia和John的爱情,来得莫名其妙,甚至无法打动人。John的小盒子这种级别的隐喻,作为一个普通影视剧的隐喻展现人物,算可以,但是经过了《年轻的教宗》第一集Lenny的梦境(孩童堆积的山下爬出来)、基督倒悬、袋鼠这种级别的隐喻之后,《新教宗》的隐喻可以说粗浅直白到无聊。

    人物多而分散,主题松散不明确,显得故弄玄虚。Lenny下线好久后又上线时,从意气风发胜券在握到发现自己出了大错,于是对John谦卑地吻手——这个塑造还能更敷衍一点吗?直白的前倨后恭,这个粗浅的、省时省力的表达,令人失望至极。

    Lenny不是没有出过错,《年轻的教宗》他出的错还少吗?索伦蒂诺是怎么细腻描绘他的内心转变的?

    结局Lenny承认错误后还毫无内心描绘地就接受世人并成圣死亡了。Lenny线连详略得当都做不到,在威尼斯耽搁了那么长的时间,却在该给他内心世界的时候恍恍惚惚地跳过去了。

    结尾,结尾简直烂俗,恶俗,俗到自甘堕落。情景喜剧摩登家庭玩梗《闪灵》是会心一笑,《新教宗》一个探讨宗教和人的黑色现实大杂烩,你为什么要致敬经典恐怖片?索伦蒂诺,你就这么瞧不起自己?

    【详细】
    142931240
  • 三狗子
    2021/12/28 15:29:46
    导演的文青属性导致种种遗憾

    《年轻的教宗》因为有裘花加持,文青在逻辑思维上的糊涂账还勉强遮掩,在老约翰的《新教宗》里,没有转移视线的花枪,魔术就再也没法让人赞叹了,老约翰本身的表演风格就是嗨到断片前一秒的状态,这种云山雾罩的东西在接地气的对手、配角、故事里很超脱,像诗和远方,哪怕他念的诗连韵脚都荒腔走板,远方连一个街区都远不到,到底有那么点意思在,可是在整个剧都异想迷离的环境里,他就成了老不

    《年轻的教宗》因为有裘花加持,文青在逻辑思维上的糊涂账还勉强遮掩,在老约翰的《新教宗》里,没有转移视线的花枪,魔术就再也没法让人赞叹了,老约翰本身的表演风格就是嗨到断片前一秒的状态,这种云山雾罩的东西在接地气的对手、配角、故事里很超脱,像诗和远方,哪怕他念的诗连韵脚都荒腔走板,远方连一个街区都远不到,到底有那么点意思在,可是在整个剧都异想迷离的环境里,他就成了老不正经,像Studio54里流连不去的老dancing queen,是的,衰老是最可怕的,正如古铁雷兹拒绝了同是红衣主教的求爱,而年轻貌美的弗雷迪一脱光就颠倒不能自已。这个对比可悲又可笑,前面吧啦吧啦一通拒绝的大道理,还幻想得到了裘花圣灵的嘉许,可在青春肉体面前连犹豫都没有就拜倒了,那是靠精神力量吗?那是告诉我们,老丑没关系,出来勾引人就不对了。《新教宗》的种种前后矛盾让角色们越来越俗套,他们的痛苦越来越可笑,古铁雷兹长得挺像胖的阿凡提,本来挺好,一下人设就坍塌了。

    《年轻的教宗》,酒店里的妓女用手机近距离拍了裘花的照片,绝不拍照的裘花竟然扭脸就走了,这个悬念一直干扰我,此后只要一出现手机,就恨不得伸手进屏幕给他打一行字:妓女手里有照片!最后出场的回顾里竟然还有这个妓女的特写!好吧,就当裘花圣灵附体早早预知自己会死在第一次公开布道时,等妓女知道她拍的是谁,这照片也不重要了。这种无节操粉丝向的维护心情提醒我,裘花已经把角色建立起来了,所以才会边看边为他担忧。老约翰呢?这大爷天生一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滚刀肉形象,没法让人为他担忧,让观众为他担忧本身就说明人设坍塌了;可是一部观众没法担忧主角命运的剧,怎么能让人一厢情愿穿凿附会替它的漏洞自圆其说呢?

    最难以忍受的是竟然以为梵蒂冈和意大利的外交角力里,梵蒂冈真的可以动用宗教威胁,裘花那么说的时候,对象是一个正宗意大利花瓶,而裘花的确用饥饿营销的手段创造了进球机会,观众也许可以接受这种文青下棋想2着就以为决胜千里了,命令教众“不参与政治”是无差别打击,并不能针对总理个人,等于是外交宣战,实际效果恰好解放了意大利,当且仅当“花瓶会认为一切都只关于自己”这种勉强站住脚的前提下,这个段子可以成立。看文青设想政治,什么时候翻白眼都是恰当且必要的。解读宗教意象都成了搞笑,啥宗教油画、远古雕塑、奇异的袋鼠,最大的意象就是无处不在的苹果,裘花全套执政方针就是四个字的花活,饥饿营销,把乔布斯的灵从地下请上来附体就够了。

    如果没有疫情导致剧荒,真的看不下去。我都已经走神到这种程度了:艾斯特第一眼看见情人,一面喊“天使啊额滴爱”,一边要人刮刮胸毛,我忍不住笑了,这您就下不了眼了啊?得亏您没看见裘花\秃,毛都长身上了。

    【详细】
    140971197
  • 萧紫宥
    2020/3/4 22:58:19
    Idolatry is the prelude to war

    《新教宗》延续了《年轻的教宗》的风格,意识流的对话、前卫的曲风以及艺术品般的调色,每一帧都像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名画。我想很多人都因裘花再次参演《新教宗》而很期待,但是看完《新教宗》后又觉得自己仿佛被骗了,裘花躺了六集,时隔两年的回归竟然只出现了三集?但我觉得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新教宗》其实是《年轻的教宗》的延续,导演真正想表达的深意都在《新教宗》里给了答案,并且为每位人物都安排了合理的结

    《新教宗》延续了《年轻的教宗》的风格,意识流的对话、前卫的曲风以及艺术品般的调色,每一帧都像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名画。我想很多人都因裘花再次参演《新教宗》而很期待,但是看完《新教宗》后又觉得自己仿佛被骗了,裘花躺了六集,时隔两年的回归竟然只出现了三集?但我觉得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新教宗》其实是《年轻的教宗》的延续,导演真正想表达的深意都在《新教宗》里给了答案,并且为每位人物都安排了合理的结局。裘花的参演也只是为剧情服务,来表达这部作品真正的内核。

    《新教宗》中的很多台词都有深意都值得思考,但看完全集之后我印象最深的是“Idolatry is the prelude to war”,这句台词出现在第一集。是罗马教廷大使向梵蒂冈教会枢机卿沃伊洛建议重新选举一名新教宗代替昏迷的教宗庇护十三世时说的一句台词。我觉得从这句话开始索伦蒂诺导演就开始铺陈整个剧情直到最后情节发展到高潮在最后一集落下帷幕。

    “偶像崇拜是战争的前奏。”崇拜其实也是一种爱,一种狂热而极端的爱。以红衣女为首的狂热信徒便是庇护十三世的超级崇拜者。他们一直待在威尼斯医院外面寸步不离等待庇护十三世的苏醒。在他们眼中信仰就是信奉庇护十三世,因为他带来神迹他是真正的圣人。他们为何开始追随庇护十三世又为何如此狂热极端,索伦蒂诺导演没有交代,但是他用埃斯特的经历展现了狂热信徒可能的人生轨迹以及心理变化历程。

    在《年轻的教宗》中导演也用了大量的情节来塑造埃斯特这一人物。埃斯特是一名虔诚的信徒,在莱尼刚当上教宗向教徒们发表讲话而不被理解时只有埃斯特追随他。埃斯特的虔诚打动了庇护十三世,他为这个可怜的不能生育的女人祈祷,最后神迹降临,埃斯特竟然真的怀孕生下一个健康漂亮的男婴。《年轻的教宗》中的埃斯特还不是庇护十三世狂热的信徒,她只是虔诚的信徒。但在《新教宗》中埃斯特一段段经历改变了她的信仰与爱的方式。埃斯特被自己的丈夫抛弃、被新认识的男人拉皮条,为了生计出卖自己的身体去抚慰有钱律师的残疾儿子,可悲的是最后埃斯特还爱上了那个身有残疾的儿子,却被律师残忍拆散。那位律师对埃斯特说了一句很有深意的话“性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它即生即灭,而爱却不会,爱很危险,因为它面向未来。” 是啊,无论是狂热的爱还是温柔的爱,极端的爱还是克制的爱它们都面向未来,但这未来却背道而驰。温柔克制的爱有光明长远的未来,而狂热极端的爱带来的却是伤害与毁灭的未来。

    埃斯特认为她被所有人抛弃了,就连曾赐予她神迹的庇护十三世也抛弃了她,所以她的爱开始变质而走向极端。她加入那些狂热信徒中,他们为了让庇护十三世重新登上圣坛不惜策划了一场恐怖事件,更讽刺的是这场恐怖事件伤害的还是庇护十三世最爱的孩子。在孩子的问题上庇护十三世从不妥协退让,所以他的爱也影响了他的判断,最终造成一名神父的丧生。《新教宗》从第一集开始就引入了伊斯兰教恐怖组织哈里发,但最后却是自己教徒的偶像崇拜造成了这次流血事件,偶像崇拜果然是场战争啊,而且这场战争的敌人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

    从《年轻的教宗》到《新教宗》我觉得更像是庇护十三世的成长史,当上教宗的莱尼其实也在不断探索什么才是对的教会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好的教宗。

    折中之道。对教会和教宗来说都适用。其实《年轻的教宗》与《新教宗》还有一处对比。在《年轻的教宗》中庇护十三世向圣母祈祷,神迹降临赐给埃丝特一个孩子,但在《新教宗》里这次神迹没有再次降临到医生一家。可是医生及他夫人为莱尼跪在那个可怜的孩子床前为他祈祷体会他的痛苦而动容。在那一刻他虔诚的祈祷以及与医生一家共同承担苦难的心被医生一家接收到,医生一家不在沉溺在那个受病痛折磨的孩子苦痛中,他们又生了一个健康美丽的孩子。故事一样有了好的结局。如果仅依靠神迹来维持信仰会使信仰变得虚无缥缈和极端。就像圣子耶稣,他的神圣不是他有能带来神迹的能力而是因为他愿意与那些受苦的人一起承担苦难。所以莱尼的苏醒是为了给那些被自己的神迹误导的狂热信徒的爱一个未来,也是为了解答自己作为教宗一直困惑的问题,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宗。

    最后,莱尼和John都不再是教宗。莱尼是个神性很强的人,他的个人色彩太过浓厚甚至超过整个教会的作用,这种教宗注定会带来偶像崇拜不利于整个教会的发展,最后他圣洁唯美又艺术性的退场真的很令人动容,那个长大的莱尼终于又回归了圣母的怀抱。而John是个脆弱的人,即便他深谙教会的折中之道但是不能正确处理个人苦痛的人是很难成为一个好教宗的,他在世俗中找到了爱与归宿,也不失为一个好结局。

    最后就是庇护十三世在梵蒂冈广场的最后一次演讲全剧至此落下帷幕。“我们总是把爱挂在嘴边,但和其他人比起来我更不知该如何定义爱,我们总是把美丽挂在嘴边,但和其他人比起来,我更不知该如何接受美丽,为此,我要寻求你们的原谅,求你们,原谅我。当我们把爱和疯狂、美丽和狂喜混为一谈时,历史就会重演,疯狂和狂喜被再次证明是不可抗拒的诱惑,但它们的结局总会像在文托泰内一样导致不义的死亡,这次是名正直无辜的牧师在温顺、仁慈、温和以及爱的包围中要去寻找一段幸福的人生,我们要学着在世界上立足教会必须深思熟虑敞开胸怀接受合理的爱来击退畸形的爱,这些被约翰保罗三世谦卑地称作折中之道过去几天我才明白这不是折中之道这是唯一可行之道。”

    无论前面的定语是好是坏,爱的内核都是爱。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不要让爱成为别人控制自己情绪的武器,因为那注定会带来一个悲惨的未来。

    其实除去大的发展线索,这部剧还有很多值得思索的地方。我最感兴趣的是圣经是否需要更新这一问题的讨论。

    【详细】
    123452343
  • 电影头条
    2020/2/20 10:55:09
    禁欲版「权游」,打码到手酸也得安利

    有部剧,剧主盯它很久,动笔前一再迟疑。

    不是藏私。

    而是不到完结,谁也猜不准它走向何方。

    当故事合上最后一页,如梦方醒。

    细细回味,确实不负“神剧”之名——

    《新教宗》

    有部剧,剧主盯它很久,动笔前一再迟疑。

    不是藏私。

    而是不到完结,谁也猜不准它走向何方。

    当故事合上最后一页,如梦方醒。

    细细回味,确实不负“神剧”之名——

    《新教宗》

    12277375
  • 那羅延
    2020/2/16 23:40:19
    《THE NEW POPE》影评,关于剧中几个女性人物

    为Esther鸣不平的人有很多,觉得她的一生足够悲催,什么好事都没有轮到她,她其实并不想害别人。

    这个人物是其实是很成功的,和她对比的几个女性,各有特色各有命运。

    比如第一季里面的:sister mary,她是一个对莱尼的精神成长不可或缺的人,一个修女、神职人员

    为Esther鸣不平的人有很多,觉得她的一生足够悲催,什么好事都没有轮到她,她其实并不想害别人。

    这个人物是其实是很成功的,和她对比的几个女性,各有特色各有命运。

    比如第一季里面的:sister mary,她是一个对莱尼的精神成长不可或缺的人,一个修女、神职人员,和修女身份对应的,是她既不刻板,也不教条,她玩球、吸烟、穿标语T恤、甚至和国务卿有微妙的感情。

    sister mary具备母性、但母性并没有让她盲目,她是全剧最有眼光的人之一,堪比国务卿。但国务卿的特点是能看到客观真相,sister mary却能看到人心,sister mary非常坚强,比很多红衣大主教更加坚韧有力,因为她是个信仰坚定的人。

    —————

    另一个女性:索菲亚。索菲亚和sister mary有某些类似之处,她并非是个虔诚的信徒,更多类乎一个雇佣的营销人员,她聪明、有眼光,是第一集中第一个理解莱尼的“营销思路”的人。

    第二季中,国务卿评价她“是个永远不会感到不自在的女人”,索菲亚非常自我,非常强大,不会因挫折而尴尬,能够敞开听取他人的意见,且非常善于理解他人的意图。

    如果说sister代表的是信仰,索菲亚代表的就是世俗。这两个女性是整个剧中“站的最高”的女性,如国务卿所说“什么是权力?信息就是权力。”这两个女性了知全局,又绝对的聪明,不管是“自私”还是“不自私”,“有信仰”还是“没有信仰”,她们都能做到“得体”。

    ——————

    第三个女性,极端组织的头领,一身红衣的女子。

    她是个狂热的信徒,如果你有信仰,也和宗教团体有接触,就会发现宗教团体中很少见sister mary和索菲亚,更多的是红衣女子和Esther。

    红衣女子和esther说“庇佑十三世就是我的耶和华”,她不是意志坚强之人,她只是偏激。也许她感受过莱尼的神迹,也许她受到过圣光的感召,她盲目地试图“唤醒教宗”、坚信教廷被“黑暗势力”控制、甚至为此不择手段,不惜伤害他人———这样对待自己的信仰的人,并不少见。

    为什么呢?用通俗的形容,就是“她的能力不足以支持她的野心”。

    红衣女子和sister mary 还有索菲亚不同,她有着“我和教宗精神亲密、我才最了解教宗”的幻觉,却不具备真正的“信息的权力”,不了解全局的信息,妄图用自己力量去左右更高层的人,一定下场堪忧。

    红衣女子是另一个版本的索菲亚,聪明、坚持、懂得人性的弱点,但她不如索菲亚的是,她缺乏自知之明。

    索菲亚非常清楚自己世俗间的地位、能力所及、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最后,当红衣女子跪倒在莱尼脚下的时候,莱尼强硬地说:“起来!”,莱尼的“幽魂”曾经接近过几乎剧中所有的人,却从未接近过红衣女子,这是个微妙的隐喻———莱尼能接近那些心中真正有他的人,不管是支持他还是反对他,但是这个极端的红衣女子,莱尼不曾接近她,她的心中也未必真的有“神”。

    ——————

    最后说esther。她既单纯又复杂,既一意孤行又毫无主见,既容易被左右又容易背叛。她是一个非常奇妙而又悲剧的女性。

    和sister mary一样,esther具备母性,但她的母性非常的盲目。她坚信唯有子嗣是最重要的事情,她说“性的目的是为了繁衍”,甚至OOXX时候也看着圣母像,事后手里还转着念珠。看起来她好像是个会很好守护上帝的戒律的人。

    但是并不是——男人引诱她,她就屈从于欲望;教廷威胁她,她就屈从于强权;拿金钱诱惑她,她就会忘记自己的坚持;拿仇恨蛊惑她,她就会去参与绑架杀人……

    esther是个完全没有心的力量的人。她柔弱如流水,飘零如落叶。

    莱尼怜悯她,事实上从头到尾,esther几乎是莱尼最用心怜悯的一个人,他为她祈祷神迹,他为她数次“收拾烂摊子”,但即使如此,他还是无法“拯救她”。

    ———任何人都能够影响她,所以,任何人都无法真正影响她。即使是教宗也不能。

    —————

    我觉得结局挺好的——不要卷入狂热的信仰、不要插手神明的斗争、不要以爱和信仰为名,撕裂他人的人生。

    转一句微博看到的:

    看到结尾,想起柏拉图的《申辩篇》:

    “我们离开这里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但是无人知道谁的前程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

    【详细】
    122622402
  • //Kir
    2020/2/16 23:31:34
    For Girolamo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Jesus says. I only have one neighbor, you Girolamo.

    With Girolamo, I spent many a simple, serene hour. We didn’t need to do grandiose things in order to be ha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Jesus says. I only have one neighbor, you Girolamo.

    With Girolamo, I spent many a simple, serene hour. We didn’t need to do grandiose things in order to be happy. We didn’t need to make grand speeches, because between friends, silence is golden. Why I did ask you all here today in memory of Girolamo? To repair an injustice. Because I am the only one who had the great good fortune of spending time with hime. I intend to right that wrong, which means I need to tell you who Girolamo is.

    Girolamo is the world that suffers. Girolamo is grace. Girolamo is goodness and virtue. Girolamo, I say this for all of you who were not fortunate enough to know him, is kind and cheerful, joyous, and full of life. You are probably wondering what does Girolamo like to do. Girolamo loves to talk, but he also likes to listen, and to give me advice. He likes to watch TV and to listen to the radio together with me. Girolamo loves to run and dance, to walk and sing and pray. He loves to swim at the sunset, and flirt with the girls, because Girolamo is a good looking boy and he loves to give them flowers, because Girolamo loves kindness.

    Girolamo is everything we are not. Which is why we have gathered here today to celebrate him. Because we are not like him, and because we would like to be. Which is why we contemplate and adore him. Because Girolamo knows how to love, and how to be a true friend. Which is why his friends have come here today and why there are so many. Girolamo is a moral guide, which is why the leaders of his country are all here today. Girolamo,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is a saint, which is why the pope himself wanted to say mass today.

    Girolamo is the world that suffers. Girolamo is the world that loves. And I thank God for giving me the extraordinary opportunity to be his best friend. Thank you, Girolamo. You, and only you, who knew intimately the anguish of suffering, the beauty of sacrifice, and the power of love. I will never forget you, Girolamo. Never.

    【详细】
    122622057
  • 巴塞电影
    2020/2/16 16:50:25
    等了四年,终于等到这部绝美续作

    四年前,一部奇特的剧《年轻的教宗》出现,红衣主教、教会、教宗,选取题材实在刁钻。

    四年前,一部奇特的剧《年轻的教宗》出现,红衣主教、教会、教宗,选取题材实在刁钻。

    12260228
  • 没有英文名儿
    2020/2/15 19:18:00
    神性该如何被引导

    宗教的影响有什么呢?

    我觉得要看,宗教的神性,宗教的传播,宗教的教义和宗教的世界观。

    其实大部分的宗教都是从一小部分人之间的故事开始的。无外乎就是看到民间疾苦得到顿悟或者指引,说我们要如何如何做才能得到解脱,一小部分人的口口相传,让宗教的初始状态得到了稳定传播。

    接下来就是神性的展示,神性就不赘述了,无论是复活的,显灵的,无往不胜的,只有这样,宗教才能在取

    宗教的影响有什么呢?

    我觉得要看,宗教的神性,宗教的传播,宗教的教义和宗教的世界观。

    其实大部分的宗教都是从一小部分人之间的故事开始的。无外乎就是看到民间疾苦得到顿悟或者指引,说我们要如何如何做才能得到解脱,一小部分人的口口相传,让宗教的初始状态得到了稳定传播。

    接下来就是神性的展示,神性就不赘述了,无论是复活的,显灵的,无往不胜的,只有这样,宗教才能在取得部分民众基础上,在往后的发展中,在基于人们对神性的向往和不可思议的态度,得到炸裂的信仰扩散。

    之后就是逐渐在教义的修订完善中确认本教的世界观价值观。大部分宗教都是劝人向善,做好事上天堂做坏事下地狱。中庸无聊却一点错都挑不出来。于是我们看到同样的信仰本质,在不同民族文化地域政治意识形态改良的基础上,各种各样的宗教种类。

    但我们总会忽略一件事情,就是神性虽然利于宗教的传播,却不是宗教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宗教可以愚民,也可以令信众获得心灵上的慰藉,这要看教义与此时的宗教领袖所采取的态度与所宣扬的内容。

    某些极端的宗教,比如XXX(大家心里知道),就是反例。

    那么在展现圣迹并且拥有miracle力量的Pius XIII,该如何做?

    这一集里,Pius看到大夫老婆那身患数病,躺在床上佝偻的不像人的儿子,他跪在地上,虔诚的祷告,恳求上帝make him the man,但miracle却没有降临。其实Pius说的对,某些神迹只是在非常巧合的某些机遇下,他碰上了他赶上了。

    神性/Miracle可以为你锦上添花,但你却不能依靠它做一个合格的pope。

    在我看来,宗教领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于信众的引导。

    上亿信众的世界观价值观所在地所接触的文化政治意识形态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的人生性善良有的人天生邪恶,但一旦他们成为你的信众,成为该宗教的信众,那么领袖就需要将上亿人的思维和想法,一起向同一个方向去引导,一起向属于本教教义的那个方向去引导,或者向你所理解的本教的样子去引导。

    pius先开始认为宗教需要神秘,我们不能伸手就要来自god的安慰和解脱,我们要受苦,于是他不露面,他严厉的发表演说,信众们被引导,大家不愿来梵蒂冈朝拜,是因为信众在被引导到一个方向,“如果你无法suffer,那你也无法承受来自上帝的解脱,信仰不该被几次的严苛就对其丧失原本的信念(这是我对上一季的理解)”,但之后我们pius学会和自己和解了,于是love letter一出,他引导着我们的信众学会寻找爱。

    瞧,这就是引导的力量。

    这一季,我们的new pope是个脆弱的瘾君子,他有秘密,他不被父母原谅,他缺爱,他希望得到爱。

    面对恐怖事件,他的演说是say no,信众和媒体被引导,让我们看到了强硬的教会态度和上下一心的坚决。

    他坚信中庸之道,which 他认为这是最容易最简单最容易达成的一个小小的宗教目标。却不知道,其实中庸的爱也会有正态分布中的两个极值,狂热的爱和冷静的爱并不是-100与+100相加后的0.

    所以神性在此时失效了,pius的起死回生这看起来是一个神迹的事情,最终被闹来闹去成为了杀死无辜牧师的刽子手。

    最后pius的演说里面提到,其实中庸的爱不是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宗教,或者说pius认为此刻的天主教,爱就是大义。虽然我们有问题有困惑,但最终上帝会知道答案的。最终,神性的解释权被交还给了上帝。

    神性需要被引导,john paul,我们的新教宗,那位脆弱的陶瓷片或许并没有想清楚,神性的引导不仅需要所谓的神迹,而首先需要一个可以正视自己脆弱的教宗,当自己一切的错误和秘密都能被合理的接受、解释与释然,那么这个人就已经具备了常人所无法拥有的力量。

    pius最后明白了,神性或许终究需要被正面引导,就像是当我问你,请你不要去想那根铅笔,你脑子里一定不停的在回荡“我要想那根铅笔,那根铅笔怎么了?”一样,suffer first一定会让信众产生疑问,而正确的love all却可以让每个人得到心灵解放。

    【详细】
    122561779
  • 素LV
    2020/2/15 19:01:55
    我只是一件脆弱的瓷器

    第二季的《新教宗》,在宗教权利争夺的大叙事里,最吸引人的还是约翰爵士的个人故事。他的神秘和脆弱一上来就自我标榜,随着剧情深入,来回穿插,逐一浮出水面。当他的弱点在直播中暴露于世人面前,颜面尽失,他再次退缩,直到明白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有弱点,也都在人面前出丑,正是这些弱点,这些人性之中柔软的地方,才是人的共性。

    所以后面有了那场三钟经,这大概是目前在影视剧中我看到最

    第二季的《新教宗》,在宗教权利争夺的大叙事里,最吸引人的还是约翰爵士的个人故事。他的神秘和脆弱一上来就自我标榜,随着剧情深入,来回穿插,逐一浮出水面。当他的弱点在直播中暴露于世人面前,颜面尽失,他再次退缩,直到明白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有弱点,也都在人面前出丑,正是这些弱点,这些人性之中柔软的地方,才是人的共性。

    所以后面有了那场三钟经,这大概是目前在影视剧中我看到最精彩的演讲,写给所有那些被遗忘被忽视的人。

    在这场伟大的演讲之后,他最后选择了回归自我,教皇的显赫不是他,不被关注或者被遗忘才是他的人生目标。正如他最后所说“脆弱是我的力量,不是我的诅咒 ”。接受自我也需要勇气。

    John Malkovich层次丰富地把一个敏感神秘脆弱,但在必需的时候又充满激情的约翰保罗三世,演绎地几乎没有瑕疵。特别是他的台词,经历了严格的检验,从只有一个单词又充满变化的No, No, No,到长达数分钟的三钟经的大段演讲,情绪从忐忑到激昂,真有种宗教的神圣和召唤。

    最后,为什么约翰爵士不是Gay? :)

    【详细】
    12256486
  • 還是摩曼港??
    2020/2/15 18:04:15
    凡人得到解脱,圣人回归天堂

    依然是索伦蒂诺的绝美画面和灵性配乐,又仙又妖,神圣蹦迪。

    每句话都好像磕了药,又好像是神谕。

    它和《年轻的教宗》一样,有一个非常完整的、自反性的神话结构。高潮还是在最后三集,前七集一切混乱到达崩盘边缘,后三集逆转,救赎,完成自反的结构。

    《年轻的教宗》的自反在于,起初PiusXIII只爱抽象的上帝,不懂得如何爱普通的凡人;他极端保守、坚持神秘,让梵蒂冈几乎

    依然是索伦蒂诺的绝美画面和灵性配乐,又仙又妖,神圣蹦迪。

    每句话都好像磕了药,又好像是神谕。

    它和《年轻的教宗》一样,有一个非常完整的、自反性的神话结构。高潮还是在最后三集,前七集一切混乱到达崩盘边缘,后三集逆转,救赎,完成自反的结构。

    《年轻的教宗》的自反在于,起初PiusXIII只爱抽象的上帝,不懂得如何爱普通的凡人;他极端保守、坚持神秘,让梵蒂冈几乎众叛亲离,但他能上演常识无法解释的神迹,最终用两段演讲和和一封情书获得了全世界的爱。

    《新教宗》的前七集,梵蒂冈一片混乱,信众沉溺在对前任教宗PiusXIII的偶像崇拜中,养男宠的红衣主教怀孕的修女辞职的国务卿,可谓全员迷失。最后三集还是大逆转,所有的人找到了自己的路,所有的爱都得到了承认。两任教宗各得其归宿,John Paul III 回归于凡人,而PiusXIII回归于天堂。

    激进的狂热能让教会重新获得失去的目光,掀起一时的波澜,但教会的未来是温和和中庸,是接受多元。 正像PiusXIII在最后的演讲中说的,这不是middle way (中间之路),这是the way (唯一的路)。

    John作为代表温和中间派的一方,在讨论神职人员的种种“病态的爱” 时是这样说的 : “爱是无法被治愈的,你可以治疗癌症,但无法治疗爱” 。

    于是,修女的孩子没有被带走,同性恋的红衣主教没有被追罪,卸任的教皇甚至和卸任的市场顾问走到一起,恨了一辈子的父母还主动想见他。

    12256825
  • 哦哦
    2020/2/15 4:22:43
    信仰

    先说结论:没有烂尾,没有不合情理。

    整部剧探讨的是爱与狂热,保守与博爱,中庸之道与悦纳自己。

    莱尼在保守与博爱间挣扎,与其说是心脏病发,不如说是无法与自己、世界和解。

    莱尼卧床后,牵扯到了狂热,这是莱尼无法控制的。引发了教会对狂热的恐惧,狂热的源头在于爱,由此引出对于爱的探讨。

    古特雷兹认为爱是大声说出来。

    约翰认为爱是对不同对象做

    先说结论:没有烂尾,没有不合情理。

    整部剧探讨的是爱与狂热,保守与博爱,中庸之道与悦纳自己。

    莱尼在保守与博爱间挣扎,与其说是心脏病发,不如说是无法与自己、世界和解。

    莱尼卧床后,牵扯到了狂热,这是莱尼无法控制的。引发了教会对狂热的恐惧,狂热的源头在于爱,由此引出对于爱的探讨。

    古特雷兹认为爱是大声说出来。

    约翰认为爱是对不同对象做合适的事。此即为中庸之道。

    然而中庸之道是压制天性的,最后约翰选择悦纳自己。实际上这里才是本剧最大的讽刺。

    约翰处高位,当谋其事,所谓的悦纳自己,不如说是欲望作祟。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莱尼拼尽全力来完成过渡,将造成极恶劣的影响。

    实际上,莱尼的死去,并不在病本身,而是莱尼最终也不选择妥协,莱尼不相信什么悦纳自己的借口,不相信什么中庸之道,更无法容忍教会内部的弊病。像为救儿童而死的牧师一样,像上一部莱尼的好友,他们不妥协,散发着光,这种光不必留在世俗人间。

    剩下的人,如约翰为欲望放弃一切,古特雷兹又再次饮酒,甚至枢机主教渴望权力最巅峰一样,他们沦入世俗,留在了人间。

    剧中还有许多细节,有很多隐喻,这里不再赘述。

    【详细】
    12254541
  • Protingas
    2020/2/14 22:06:33
    Will Napoli win?

    Pleasure leads to pain.

    Love is an abstract concept but a necessary one, like happiness, intelligence and God.

    Even if he doesn’t exist, we desperately need to believe He is there.

    <

    Pleasure leads to pain.

    Love is an abstract concept but a necessary one, like happiness, intelligence and God.

    Even if he doesn’t exist, we desperately need to believe He is there.

    A piece of fragile porcelain, but consequently without sin. I am not a piece of porcelain, I am a man of steel laden with sins. But I also possess unimaginable powers of persuasion.

    Flowers are vain.

    Sick loves can not be treated. You can treat cancer, but not love. One possibility, then, is to shift the object of love.

    Sex has no value, it only exists and vanishes in the present. Love is dangerous, it looks to the future.

    Makeup is not about looking better. It’s about starting anew.

    Growth is the only evidence of life.

    【详细】
    12253775
  • 瑞克
    2020/2/14 11:22:59
    让人迷糊的第九集其实并不迷糊。

    约翰保罗三世的隐退很多人不能理解觉得莫名其妙,其实我觉得一点也不突然,因为他本来就是个脆弱的人,因为采访出丑就直接拍屁股跑到雪山了,还是索菲亚去找他,直击他的柔弱,给他勇气回到梵蒂冈。索菲亚出发之前找了国务卿,也是国务卿暗示她才能让约翰保罗三世回归。只不过让人意外的是索菲亚自己也爱上了约翰保罗三世,所以她不能在呆到梵蒂冈,毕竟和教皇相爱是不可能的,约翰保罗三世刚开始之所以答应上位教宗其实

    约翰保罗三世的隐退很多人不能理解觉得莫名其妙,其实我觉得一点也不突然,因为他本来就是个脆弱的人,因为采访出丑就直接拍屁股跑到雪山了,还是索菲亚去找他,直击他的柔弱,给他勇气回到梵蒂冈。索菲亚出发之前找了国务卿,也是国务卿暗示她才能让约翰保罗三世回归。只不过让人意外的是索菲亚自己也爱上了约翰保罗三世,所以她不能在呆到梵蒂冈,毕竟和教皇相爱是不可能的,约翰保罗三世刚开始之所以答应上位教宗其实也是也有索菲亚的原因,国务卿最后在他家给他激将了,两个人的爱情线贯穿第二季。

    所以索菲亚第九集刚开始的离开,以及莱尼对他的操控,约翰保罗三世再次陷入了脆弱,在那个银盒子面前叹气,其实就是想吸毒。

    反观莱尼,因为孩子被绑架,刚开始误认为是哈里发的人实施的恐怖主义,目的是为了威胁他向他宣战,此时他已经失去理智(莱尼在孩子的问题上失去理智不是第一回了),立刻让约翰保罗三世同样回应宣战,结果导致恐怖分子直接枪杀牧师,莱尼此时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这个错误让约翰保罗三世背了锅,所以出现他态度的转换,从刚开始第九集见面的不屑一顾到给约翰保罗三世时跪下来亲吻手指,从这里可以看出莱尼还是第一季那样,既有孩子一样的脾性也有年轻政治家该有的手段,但是他也会犯错,两个人最后的对话背景图,莱尼对应的是孩子,而约翰保罗三世是教宗,此时我觉得约翰保罗三世已经超越了莱尼。

    约翰保罗三世说的话,其实我很有感触,让我们崩溃脆弱的东西可能恰恰是让我们不能割舍支撑我们活下去的东西,这些东西伴随久了成了我们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本就是如此,如果不接受这样的自己,又怎么能接受别人的爱,人矫情的源头就是不接受自己的本性。

    光头男这个角色一直都很神秘,似乎是梵蒂冈国家安全机关的头头,负责配合国务卿清除异己,辅佐国务卿。第九集,光头男带着哈里发的核心人物见国务卿,两个人的对话并没有翻译,我只能大胆猜测一下仅仅和大家讨论。哈里发的人来见国务卿应该是表明不是我们的人绑架了孩子,你们不应该向我们宣战,哈里发并不想和天主教开战,所以莱尼宣战以后他派人过来言和,莱尼对哈里发的预测还是比较准确的,他断定哈里发害怕自己死而复生露面后引起新的一波天主教热,所以他刚开始宣战哈里发就怂了派人来言和,只是莱尼想错了,绑架孩子的人不是恐怖分子,只是喜欢自己的天主教狂热分子。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哈里发的人言和的同时向梵蒂冈透露一个和平协议,就是只要不让莱尼上位教宗,他们两家宗教以后可以和平相处,至于怎么不让莱尼上位,那就是不留证据的做掉莱尼,所以光头男最后又说了那句台词,你找不到证据就是没证据。 因为没有两人对话的翻译,哪个大神听得懂两个人的对话可以告诉大家。

    莱尼最后一次布道,也是他再次升华成熟的表现,他开始信奉中庸之道,也就是用包容的爱容纳一切,就是大家说的存在既合理,这主要是因为大家对他畸形的爱发生了不必要的流血让莱尼彻底想明白了。他最后放下了自己最开始一直追捧的信念——宗教需要保持自己的神秘性,让人们不要在思索自己的神性,在人群中拥抱大家,褪去自己的神性。 新教宗三个字说的是约翰保罗三世,其实也说的是最后全新的莱尼。

    莱尼的死我觉得是铁板钉钉了,应该不会在活过来了,要不然又成了死而复生,外国编剧不会干这样的事。(希望打我脸,我也想他复活)。这个剧看的人不多,我从第一季追到第二季,作为一个无神论者看的津津有味,信仰的意义本来就不应该是上帝或者其他神袛救赎人的灵魂,不是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莱尼信奉神秘最后也放下了神秘,人终究需要自救,但是信仰给大家带来的是灵魂的安宁和不知道由头的力量。

    以上仅仅是我自己猜测,第一次写欢迎大家讨论,批评指正。

    【详细】
    122501606
  • resurrection
    2020/2/12 21:40:38
    中间之道是爱的唯一方式。请问爱是什么?

    12245172
  • No.S009
    2020/2/10 23:37:58
    偶像必死

    好吧。生了几个小时的闷气之后,我还是要与它和解。

    画面美到极致。配乐首首惊艳。在敬神与渎神的两极间游走自如,将你的不知所措玩弄于股掌之间。

    7、8集是一个小小的高潮,第9集几乎成了纯思想的宣泄,你已经无法和它要求什么情节的流畅性、故事的完整性之类了。这,就是它的风格,风格即是它的一切。

    《年轻的教宗》中,庇护十三世已经成为了圣人般的存在,他的昏迷—苏醒可以

    好吧。生了几个小时的闷气之后,我还是要与它和解。

    画面美到极致。配乐首首惊艳。在敬神与渎神的两极间游走自如,将你的不知所措玩弄于股掌之间。

    7、8集是一个小小的高潮,第9集几乎成了纯思想的宣泄,你已经无法和它要求什么情节的流畅性、故事的完整性之类了。这,就是它的风格,风格即是它的一切。

    《年轻的教宗》中,庇护十三世已经成为了圣人般的存在,他的昏迷—苏醒可以被看作“死而复生”,这是宗教传说的现实上演。

    “他是基督再临吗?”这样的问题本身就足够引起信徒的狂热,Lenny就是狂热的焦点。然而,偶像崇拜是极端危险的,它“是战争的前奏”。

    12237464
  • Lambic
    2020/1/31 17:37:23
    About John

    John其实目前就是一个吸血鬼。他不断输出他的故事和情绪,让别人承接,但举止上没有展示真实具体的爱与信任。他问黑人修女的时候是“我信任你”(其实没有,但他说是就是),“那你信任我吗”(反向索求)。还有前面和国务卿讲父母兄弟故事同样是自我输出。他精于表达,因为他太需要表达了。也因此他无法回答任何具象化、现实的问题,比如“你对这教廷接下来的规划是什么”“你认为

    John其实目前就是一个吸血鬼。他不断输出他的故事和情绪,让别人承接,但举止上没有展示真实具体的爱与信任。他问黑人修女的时候是“我信任你”(其实没有,但他说是就是),“那你信任我吗”(反向索求)。还有前面和国务卿讲父母兄弟故事同样是自我输出。他精于表达,因为他太需要表达了。也因此他无法回答任何具象化、现实的问题,比如“你对这教廷接下来的规划是什么”“你认为教廷接下来要做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你有没有去看过昏迷的那位教皇”(他曾说他非常欣赏Lenny,但到了教廷没人提醒他都没想过去看望他)。他花很多时间自我沉思,但在爱方面还是个襁褓中的幼儿,因为爱是实践,他年纪很大,实践却太少了。

    【详细】
    12202318
  • Joel Gia
    2019/6/3 20:13:11
    信仰的本质就是无条件地接受自己

    10220173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