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91282
  • ゜静
    2020/3/31 11:46:51
    朕决定骗你一辈子,骗你回皇宫,骗你做朕的皇后

    主要讲述了“龙凤店”的老板李凤姐遇到“逃婚”的正德皇帝之后两人上演的一系列搞笑事件。

    主要讲述了“龙凤店”的老板李凤姐遇到“逃婚”的正德皇帝之后两人上演的一系列搞笑事件。

    12456216
  • ming
    2009/11/18 9:34:23
    没续集
    挺好看的电影,现在想想好电影都是那时候制作出来的。李连杰的电影尤其9几年的电影,我都会看,总觉得要比成龙的好看。
    在电影里洪金宝演张三丰,有不少的笑料,当然整个片子也不缺搞笑的因素,也许这就是港片的特点吧。
    李连杰欠赵敏的最后一件事情是什么呢?也许永远是个谜吧。
    挺好看的电影,现在想想好电影都是那时候制作出来的。李连杰的电影尤其9几年的电影,我都会看,总觉得要比成龙的好看。
    在电影里洪金宝演张三丰,有不少的笑料,当然整个片子也不缺搞笑的因素,也许这就是港片的特点吧。
    李连杰欠赵敏的最后一件事情是什么呢?也许永远是个谜吧。
    【详细】
    2766137
  • 冬工厂
    2016/11/27 1:01:17
    逻辑战争

    先说几个故事,老民警告诉我的。第一件严重。发生在十几年前。初次上访的刘老太开了新手光环,刚下公交居然遇到某首长出行。她访感出众,在警察来得及反应前冲过机非隔离带,跪在路中间。司机一打方向,撞上绿化带,把首长的腰闪了。公安系统从局长到民警撤个遍,地方从省到县乌纱帽滚一地。事后全国马路加装人行道护栏。第二件荒诞。快十年了还没结束。职业访民陈某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每天八点出现在14路公交车力学胡

    先说几个故事,老民警告诉我的。第一件严重。发生在十几年前。初次上访的刘老太开了新手光环,刚下公交居然遇到某首长出行。她访感出众,在警察来得及反应前冲过机非隔离带,跪在路中间。司机一打方向,撞上绿化带,把首长的腰闪了。公安系统从局长到民警撤个遍,地方从省到县乌纱帽滚一地。事后全国马路加装人行道护栏。第二件荒诞。快十年了还没结束。职业访民陈某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每天八点出现在14路公交车力学胡同站。那有个警察的过滤岗。他不哭不闹,就是陪执勤民警聊天。他认识府右街派出所近十年所有民警,口头禅是:“我是看着你们局长从学员升到警监的。”每年两会访情严峻时还帮助民警维持秩序。就这位模范访民,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上访,他的回答是:“嗨,几十年前的事,早忘了。”如果你再问他为什么还来,他的回答是:“习惯了。”第三件香艳。大西门常年晃一位半老徐娘,自称某首长的初恋。我在一个黄昏见过她,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日本人围绕这种眼睛建立了一整套色情宗教。余晖温情脉脉,掩饰她缺乏保养的早衰皮肤。长长的影子拖在地上,就像年轻时那么瘦。今年第一场秋雨后,这个女人试图裸奔进大西门,被带走了。本来还有第四件故事,关于访民冒充人大代表的,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我就不具体写了。总结一下。第三件事告诉我们皮相易变,美和丑太容易相互转化,比半衰期只有1.2毫秒的鐽元素还不稳定。美人胚子生在寒门也只能进化成面目姣好的访民,随便什么姑娘掌握东亚三大邪术都能做直播。电影里范冰冰被化妆师扮丑,只是对现实声嘶力竭的模仿,在屏幕之外,你我被生活扮丑。第二件事扩展现实的边界。你们觉得电影黑色幽默?李雪莲不可理喻?并不是。可称为伟大的荒诞就在于它过于现实。类似案件每天都在发生,下面是我见过的奇葩上访理由:因为上访而上访、邻居是恐怖分子、受联合国秘书长指派接任国家主席、县长是外星人、德国首都不能在柏林、野猫杀了邻居家的鸡。把“我不是潘金莲”放在这些理由中,是不是觉得特别讲理,一点都不莫名其妙。公安实务中把李雪莲类似物统称为“神经病”,但大家心知肚明哪有那么多病人。他们只是一群囿于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和我们思维完全不同,又有点偏执和拧巴的人。第一件事聊聊政治。电影里官话说的不要太到位。坐过机关人肯定心领神会。比如“工作方法还是太简单。”“问题的实质是……”“问题出在小的方面呢,还是大的方面呢。”“今天我只带耳朵,不带嘴。”“换个思路。”“最近我在思考老祖宗的东西,有些成语真是厉害。”等等等等。一位混的比我好太多的同学曾经开导过我(大部分同学都混的比我好太多),不要看不起官话,政治即言语。我说你丫扯淡。他恨铁不成钢的解释了一大堆,什么微言大义,什么组织的粘合剂和减震器,什么办事就是办人。我说闭嘴喝酒。我不懂政治,但我有政治体验,和观影体验完全合拍。永远不要从字面意思理解政治人物的言语。你觉得总理拍桌子是主旋律宣示?拉倒吧他只是在肃清吏治而已。恶性上访的性质是政治事件,法理是非曲直根本无所谓。同一个李雪莲,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看来是法统问题(现如今三大法统支柱只剩一个带老百姓过好日子了),在封疆大吏看来是派系斗争问题(省长觉得总理故意拌他),在基层看来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政治是一个有强大惯性的东西,撤官事件发生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屁股决定脑袋,每个官位都有自己的专属逻辑,逻辑之间肯定产生冲突,所有人都做理性选择,整体看来一定毫无理性。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神经病”云集北京。访民就生存在各层逻辑的夹缝里,是政治失序滋生的细菌。冤不冤,谁管你,能否成功上访取决于各级领导的从政水平。最后说说电影。以及他人即地狱。本片的结构中规中矩,激励事件是主角受领潘金莲名号开始上访,故事中点在总理拍桌,灵魂黑夜是爱情破灭,高潮出现在秦玉河之死。综合看来高潮过于草率,是为败笔,死亡不该是意外事件,而应该与李雪莲密切相关。或者通过蝴蝶效应李雪莲的某个选择害死了秦玉河,或者秦玉河压根别死跑过来跪舔李雪莲求复合。我不是原著党,可能受限于小说的故事框架不得不如此处理?总之吹毛求疵的说还能更好。但是我给它满分,太喜欢它所有人误解所有人的调调。和李宗盛老师一样,我只见过和久的分,没见过分久的和。整个宇宙的熵值不断增高,所有组织都在慢慢解体。这种趋势体现在在身体机能上,我们称之衰老;体现在政治上,我们称之宪法危机;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大概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吧。人永远不能了解彼此,人是漂浮在误解之海上的孤岛。最悲观的预测总是自我实现的预言,祝墨菲定律笼罩一切。哦,圆框柔美,小桥流水。方框壮丽,硬桥硬马。两者都很好,大家就别争了。

    【详细】
    81961900
  • 奶酪有点咸
    2019/10/25 21:05:55
    看似精炼,但已经足够注水的恋爱喜剧

    这部一共28集,被广大网友夸赞节奏快的爱情喜剧。真的名副其实吗?我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这部剧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大致可以概括为:深信自己被诅咒而遇事消极的女主角,“破除诅咒”寻找真爱的故事。其中埋插男主角走出上一段恋情爱上女主、男二号由爱女主转变为爱女二等情节。女主角把自己找不到男朋友,把自己“不能恋爱”归结于是受了“诅咒”这一客观原因。其实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做的事。通

    这部一共28集,被广大网友夸赞节奏快的爱情喜剧。真的名副其实吗?我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这部剧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大致可以概括为:深信自己被诅咒而遇事消极的女主角,“破除诅咒”寻找真爱的故事。其中埋插男主角走出上一段恋情爱上女主、男二号由爱女主转变为爱女二等情节。女主角把自己找不到男朋友,把自己“不能恋爱”归结于是受了“诅咒”这一客观原因。其实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做的事。通过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一客观因素,以减轻主观上的带来的负罪感。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做法。其实从一开始女主角向同公司的“渣男”同事告白中,就可以看出,女主角的恋爱告白的门槛,可能是比现实中的绝大多数的人都要低的。她告白这么多次都以失败告终,也是情有可原。假如男方最开始和女方交往并没有想和她进一步发展为恋爱关系的打算,或者男方觉得还没有到那种程度,女方突如其来告白,被男方拒绝,对于男方而言才是真正的负责任的做法。

    女主角恋爱上的失败,完全可以归咎于女主角自身的原因,如:“读不懂空气”。通俗的说就是内心戏太多,太容易单方面的过度解读来自异性的善意。【这里也突出了本剧的一大bug,女主角最开始对办公室同事告白,却没有对之后的男二号告白。难道是因为男二号为女主角付出的没有办公室同事多吗?如果单纯理解为被办公室同事拒绝后,突然就变得比以往更加谨慎了,那女主也未免“成长”得过快了一些】以及女主角的马虎。【如:签合同不仔细看,假如签的是她所信任的人的合同也就罢了,签的还是曾经在公司羞辱过她的上司给她的合同,她竟然也没有细看就签了。一点身为成年人的戒备都没有】

    而女主角的卒睡症,也可以把其理解为是女主角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

    对于女主心理上的问题,不只是闺蜜经常有对女主做开导,后来登场的男二号和男主角,也有经常对女主角进行开导。而女主角对于这些开导,大都采用消极回避的态度,直接导致了剧集的延长、剧情的注水。【在这里还是提醒一下广大同胞,遇到挫折失败,别老把原因归咎于客观原因,多考虑考虑是不是自身不足导致的。毕竟你不是玛丽苏主角,现实生活中可没有人给你擦屁股。男主男二也好闺蜜也罢,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对于男二暗恋女主多年,为何偏偏是在女主被同事拒绝、被上司羞辱后才出场,其实也显得很突兀。如果为男二的出场做更多的铺垫,可能会更好一些。

    对于男主角与前女友分手、爱上女主角这段情节的处理。电视剧也做得一般般。明明在前女友彻底拒绝男主角之前,男主角都还是对前女友恋恋不舍的。被前女友彻底拒绝后的下一秒瞬间就被女主角吸引,显得男主角有点泛情。

    以及之后可有可无的女主角妈妈的戏份。其实都或多或少的拖延了剧情。

    即便如此,这部剧也还有28集。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赞的事情。如果只是想完整的讲一个甜甜的爱情故事,28集显然是太多了。这28集中,男主角在电视台与那个反派导演的戏份,其实也没有必要那么着重的刻画。

    如果这部剧能再精炼一些。讲清楚男二和女主,女主和男主,女二和男二之间的爱情故事。让男二从爱女主转而爱上女二、让男主从爱前女友转而爱上女主显得更加自然顺畅一些。就更好了。

    【详细】
    105991416
  • 飞天PP猪
    2015/6/13 2:07:31
    班里来了插班生
    侏罗纪小学四年级3班在经历了四年同窗后,每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班级定位。
    霸王龙是班里的小霸王,谁都不敢嘲笑他手短,他占女孩子便宜,抄男孩子作业,没人敢哼一声。
    沧龙是班里最壮的小伙子,但是性格憨厚,从不主动欺负人,也不喜欢拉帮结派划地盘,但是谁要是把他惹毛了,绝没有好果子吃。
    翼龙是班里的富二代,能力一般,混世的胆子也不够大,平时温顺地在笼子里,但是一旦有机会把笼子炸开一个口子
    侏罗纪小学四年级3班在经历了四年同窗后,每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班级定位。
    霸王龙是班里的小霸王,谁都不敢嘲笑他手短,他占女孩子便宜,抄男孩子作业,没人敢哼一声。
    沧龙是班里最壮的小伙子,但是性格憨厚,从不主动欺负人,也不喜欢拉帮结派划地盘,但是谁要是把他惹毛了,绝没有好果子吃。
    翼龙是班里的富二代,能力一般,混世的胆子也不够大,平时温顺地在笼子里,但是一旦有机会把笼子炸开一个口子,他们能制造不致命但是大批量的混乱。
    伶盗龙是班里的美女大队长,每个同学都想巴结她接近她,因为平时上课爱举手回答问题,帮老师批改作业,监督同学,是老师的好帮手,班主任也很喜欢她。平时从不搭理坏学生,看起来表现欲很强,一旦发起火来杀伤力很大。
    其他同学就是食草恐龙啦,腿再长个子长得再高都是没有用的啦,还不是每天被教育局领导参观,被同学欺负,群众演员一个。

    就在侏罗纪小学四年三班生态平衡稳定的状态下,突然来了一个插班生。这个插班生有点小厉害,血统很特别,爸爸是市领导,班主任觉得他大有作为,长得帅能力强,想要把他当成秘密武器在教育局领导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但是这个插班生有点叛逆,不太听话,踢足球砸碎了窗玻璃,从不穿校服,独来独往,不合群。
    这个插班生获得了所有人的关注,还得到了美女大队长的青睐,他自己倒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让人气得牙痒痒。
    别的老实同学向他示好,被他的冷漠伤的要死,他官商勾结,挑唆班里的富二代跟他一起在教育局领导旁听的公开课上跟班主任呛声。这下把班主任也给得罪了。插班生失了宠,可是他血统高级,班主任花了好长时间才从校长那里把他要来,所以也不敢拿他怎么样。
    可是其他同学不干了。
    小霸王不想当好学生,可是现在坏学生都当不了最坏的了,坏学生风头被抢,他那里忍得了,在班主任的默许下,他作为主力队员跟插班生撕起来。最壮的那个男孩子本来不想参与战斗,可是他一直暗恋大队长好多年,没想到大队长明显被插班生的魅力所吸引,还因此公开训斥过他不交作业,他心里也憋着气。大队长向插班生示好,可是始终是班主任的好学生,插班生公开与班主任叫板,她不能忍,她为了维护她所敬爱的老师的形象与尊严,也站到了插班生的对立面。
    于是全班同学相约在课后躲在校门口,把插班生狠狠打了一顿,大队长也动手了,最壮的那个最后狠狠对着插班生的头踢了两脚。班主任躲在传达室目睹了这一切,但是她并没有制止。
    从小养尊处优的插班生哪受得了这样的挫折,一个礼拜没来上学,下个月就转学了。

    侏罗纪小学四年三班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霸王龙依旧兜着小手欺负同学,沧龙躲在最后一排抄作业睡觉,翼龙每天穿名牌请大家喝饮料,大队长伶盗龙还是班主任的好朋友。
    【详细】
    74981147
  • Doctor
    2020/6/27 12:21:42
    在路上的奇诺
    12688166
  • 你谁呀
    2018/8/13 12:03:16
    不会被遗忘的时光

    学校操场上,精力过剩的男生用运动挥霍着青春期的汗水,门口那条林荫步道中,与好友结伴走向回家的公交站,还有那辆刚买不久但已被骑得伤痕累累的变速山地车,和书包里节省下两天的早餐钱所换来的漫画书。

    当然,还有一对对早恋的男生女生,在老师看不见的拐角处偷偷牵起彼此的手。

    这些场景,现在,过去,每天都在不同的校园内

    学校操场上,精力过剩的男生用运动挥霍着青春期的汗水,门口那条林荫步道中,与好友结伴走向回家的公交站,还有那辆刚买不久但已被骑得伤痕累累的变速山地车,和书包里节省下两天的早餐钱所换来的漫画书。

    当然,还有一对对早恋的男生女生,在老师看不见的拐角处偷偷牵起彼此的手。

    这些场景,现在,过去,每天都在不同的校园内外上演,只是,画面中的主角换了一拨又一拨。

    多么美好,多么怀念,只是如纳兰性德所说: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部《穿越时空的少女》,似乎也让荧屏前的我们跟随着时光倒转的步伐,沉浸到自己的青春里,无法自拔。

    穿越时间,大概是人类最渴望拥有的超能力。谁没有过遗憾的往事,谁没有过错失的缘分,如果给我们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没有人能够抗拒这样的诱惑。可大多时光穿梭类的影片都具有浓郁的悲剧氛围。无论是《蝴蝶效应》里主角一次次回到过去却让现实越来越糟,还是《时光旅行者的妻子》中无法厮守于同一时空下的绝望爱情,都仿佛向人们诉说,即便是幻想,时间穿梭这种事也并不那么美好。

    其实在本片里,时光穿梭只不过是导演披上的一件科幻外衣,骨子里所诉说的,是时间,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青春。

    青春这东西,每个人在拥有它的时候都漫不经心,像个爆发的富翁般随意挥霍,直到某一天,你忽然意识到它已不复存在,才追悔莫及,但无论你付出怎样的代价,也无法让它回到你身边,哪怕一瞬。就像影片里数次出现在实验室黑板上的那行英文:TIME WAITS NO ONE 。

    电影中附带次数限制的时间跳跃,就好比青春的完美写照。主角不停为着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浪费着每一次宝贵的机会,饱餐一顿布丁或铁板烧、嗨歌嗨到嗓子哑掉、把答案背牢后轻松的在随堂测试里拿到100分。每个人都在青春期里做过这样或是那样的傻事,而时间,就这么一点点的被消磨,从饱满晶莹的珍珠变成从指间流泻的沙砾,直至渺然无存。

    【详细】
    9588953
  • 许子非子
    2021/4/26 11:51:04
    中国版《致命女人》,无明星的小制作,凭什么能引发热议?

    “时代变了,谈恋爱哪有杀老公好看。”《致命女人》豆瓣热评中的这条评论获得将近上万的点赞。

    “时代变了,谈恋爱哪有杀老公好看。”《致命女人》豆瓣热评中的这条评论获得将近上万的点赞。

    13505252
  • 闪电鱼Phoebe
    2019/7/14 10:04:26
    请尊重下原版再改编吧

    虽说故事应该本土化,但除了角色之外并没有把人物塑造好,太浮躁了!韩版里的一些内容看似平淡,其实是刻画人物重要部分,中国版倒把这些全删了,剩下的情节当然尴尬了。其实这部剧的主题是“生命”,而改编后的剧似乎偏离了这条主线。希望只看过国产的同学都去看看《我亲爱的朋友们》,太真实,太感人,对比之后你会懂的~

    虽说故事应该本土化,但除了角色之外并没有把人物塑造好,太浮躁了!韩版里的一些内容看似平淡,其实是刻画人物重要部分,中国版倒把这些全删了,剩下的情节当然尴尬了。其实这部剧的主题是“生命”,而改编后的剧似乎偏离了这条主线。希望只看过国产的同学都去看看《我亲爱的朋友们》,太真实,太感人,对比之后你会懂的~

    【详细】
    10307157
  • DuoDuo???
    2019/5/1 15:23:45
    过度追求道德完美,往往陷入窘境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医生是内战中的联邦军军医,被迫用残酷的方式惩戒爱尔兰裔叛徒,加上战场的惨烈,过度自责以致出现精神分裂,本来远走他乡是求内心平静,却因为被害妄想而杀错人,再穷尽力量求死者太太原谅,与对方产生情愫之后,更用自残的方式求取心理平衡,以免更对不起死者(在此抨击一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医生是内战中的联邦军军医,被迫用残酷的方式惩戒爱尔兰裔叛徒,加上战场的惨烈,过度自责以致出现精神分裂,本来远走他乡是求内心平静,却因为被害妄想而杀错人,再穷尽力量求死者太太原谅,与对方产生情愫之后,更用自残的方式求取心理平衡,以免更对不起死者(在此抨击一下"...  (展开)
    【详细】
    10150253
  • 自在
    2018/10/19 21:22:02
    美国梦的背后

    美剧《七秒》中,案发现场的画面一次次出现,远景就是自由女神像的背影。

    评分并不高的一部美剧,就因为是奈飞的剧,才认真看了。这不是一部强情节剧,头一两集的代入感也偏弱。

    坚决地给了五星,是因为看完此剧,只想为这部好剧再贡献点儿分值。

    把一个简单的“肇事逃逸”案做成了一个厚重、严肃,而又深刻的话题剧,

    美剧《七秒》中,案发现场的画面一次次出现,远景就是自由女神像的背影。

    评分并不高的一部美剧,就因为是奈飞的剧,才认真看了。这不是一部强情节剧,头一两集的代入感也偏弱。

    坚决地给了五星,是因为看完此剧,只想为这部好剧再贡献点儿分值。

    把一个简单的“肇事逃逸”案做成了一个厚重、严肃,而又深刻的话题剧,这就是奈飞的追求和不俗。剧中“话题”虽是美国话题,但普世价值凸现。

    本剧通过一个偶发案件呈现出“众生相”,从而拷问人性,呼唤着公正,令人深感“美国梦”仍在路上。……自由女神像的背后还有着许多肮脏的社会现实,而司法的公正又是追求梦想的保障。因此,本剧的重点是通过这一案件,窥视司法公正的努力和不易。案件的侦破与庭审激起了种族矛盾,简单的案件被复杂化了。

    原告和被告都在向着“不公正”方向努力。比如代表原告的检方为惩恶,将案件向种族歧视方向诉讼,被陪审团予以纠偏。辩护律师则代表被告将有罪向无罪方向引导。甚至为脱罪,成为被告的警察在保释后又杀了唯一的证人,使案件最终因原告方证据不足而轻判,未达到惩恶目的。美国法律中“疑案从无”原则常常会放走罪犯,失去公正。

    想要公正何其难!

    但“证据为王”和“陪审团”制度还是一种最接近公正的制度设计。不公正结果的出现正是因为人性的丑恶与丧失,这无疑是该剧对案件本质的指向。

    阴冷色调中的案发现场,远景能看到的,象征着“美国梦”的自由女神像显得孤独而灰暗。

    【详细】
    9715715
  • 风晓风聊
    2018/9/12 23:11:04
    要是再看一遍,只想看韩庚打键盘的画面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到评论这么低,这倒是和我的评分是一样的。不多说,先说说我为什么喜欢这部片子,原因可能很简单,就是“黑客”本身技艺非凡,仿佛网络中的幽灵这点。还有就是和科幻电影,小四电影一样普及我对3D打印,安全防盗系统换一种温柔方式的认识。(我觉得生化危机里面必死无疑的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到评论这么低,这倒是和我的评分是一样的。不多说,先说说我为什么喜欢这部片子,原因可能很简单,就是“黑客”本身技艺非凡,仿佛网络中的幽灵这点。还有就是和科幻电影,小四电影一样普及我对3D打印,安全防盗系统换一种温柔方式的认识。(我觉得生化危机里面必死无疑的机...  (展开)
    【详细】
    9648253
  • 昭昭-w
    2022/4/20 20:37:01
    从星野源的片尾曲聊聊这个故事——死很容易,喜剧很难

    星野源真厉害啊,作为歌手却深谙故事的本质。提纲挈领地拎出了三人组看似性格迥异的表象之下,所埋藏的出奇一致的内核。这份内核既是人物内核,也是故事的内核与主题思想。是能令读者感动与战栗的力量核心所在。

    在动荡可笑的星球上里绝望地漂泊,哭干了眼泪仍无依无靠。终于在漫长的漂泊尽头遇见了你,怀揣着秘密假扮

    星野源真厉害啊,作为歌手却深谙故事的本质。提纲挈领地拎出了三人组看似性格迥异的表象之下,所埋藏的出奇一致的内核。这份内核既是人物内核,也是故事的内核与主题思想。是能令读者感动与战栗的力量核心所在。

    在动荡可笑的星球上里绝望地漂泊,哭干了眼泪仍无依无靠。终于在漫长的漂泊尽头遇见了你,怀揣着秘密假扮成普通人的你。我们一起组建家庭,只是讨论晚上吃什么,白天的趣事,就能快乐无比,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喜剧。

    这个主题思想是可以套用在父母女三人任意一人身上的。如果不是因为在动荡中孤苦无依,黄昏和约尔不可能走上如今的道路,阿尼亚也不会颠沛流离。而他们三人,也确实全都隐瞒了自己的秘密,假装成普通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目前阶段,父母伪装成普通人还只是为了执行任务,但他们终会发现:世界上还存在着比执行任务更重要的目标,一个具有超越性的、人生的终极目标。那就是追求幸福。

    而怎么追求幸福呢?歌曲已经给出了答案,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喜剧。

    十九世纪伟大的喜剧演员埃德蒙·基恩曾说,死很容易,喜剧很难。

    我个人没有看漫画,单独从动漫前两集来看,真的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故事。年龄小的观众可以看带感且流行的设定与人设,有很多梗可以玩。年龄稍大一点的观众,也能从完备的逻辑链和意蕴深刻的世界设定里,咂摸到很多说宏大也宏大,说个人也个人的独特感受。

    在悲凉纷乱的底色之上,能有人一起讨论今晚吃什么,才显得格外珍贵与动人。

    【详细】
    14350773
  • 圈圈儿
    2017/7/30 18:36:43
    控制不了欲望就和欲望共存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生吃》是一部充满隐喻和留白的典型的法国电影,在16年戛纳电影节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电影讲述了一名从小是素食主义者的兽医学校女新生因在新生派对上被迫吃生肉后而产生了吃人欲望的故事。 电影开头,女主角和父母一起吃饭,母亲看到食物里混进了肉类,如临大敌,立刻要求...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生吃》是一部充满隐喻和留白的典型的法国电影,在16年戛纳电影节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电影讲述了一名从小是素食主义者的兽医学校女新生因在新生派对上被迫吃生肉后而产生了吃人欲望的故事。 电影开头,女主角和父母一起吃饭,母亲看到食物里混进了肉类,如临大敌,立刻要求...  (展开)
    【详细】
    8707255
  • 秋天來擁抱我
    2020/3/20 10:41:37
    地球脸红了

    好看(??ω??)??愛啦,杨仕澤(^~^)演技好。大象的鼻子,熊猫的眼圈,鸟儿的翅膀,蜗牛的壳,我的你[酷]即使是后脑勺也是惊人的帅气 [米奇比心]

    黄昏是一天最美丽的时刻,愿每一颗流浪的心,在一盏灯光下,得到永远的归宿。

    回风舒袖离人舞,滞涩琴音声声催。莫问今夕是何夕,怯探归期亦何期。此后夜阑孤月寂,独聆碧海烟涛尽。长空泽野俯仰间,两处茫茫皆不见。

    <

    好看(??ω??)??愛啦,杨仕澤(^~^)演技好。大象的鼻子,熊猫的眼圈,鸟儿的翅膀,蜗牛的壳,我的你[酷]即使是后脑勺也是惊人的帅气 [米奇比心]

    黄昏是一天最美丽的时刻,愿每一颗流浪的心,在一盏灯光下,得到永远的归宿。

    回风舒袖离人舞,滞涩琴音声声催。莫问今夕是何夕,怯探归期亦何期。此后夜阑孤月寂,独聆碧海烟涛尽。长空泽野俯仰间,两处茫茫皆不见。

    【详细】
    12412210
  • 清尘
    2019/3/11 13:01:47
    书和笔的故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不是风评。是我自己观影感受 第一个:主线不清晰,感觉有两条线:以前看的倩女幽魂,主线是情感。里面燕赤霞,打怪都是副本。为了情感主线服务的。但是这个里面主线应该为了显摆蒲松林的那只笔和书。开始显摆了他怎么用书和笔捉妖。后来为了拼凑剧情,就扯了倩女幽魂成副本,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不是风评。是我自己观影感受 第一个:主线不清晰,感觉有两条线:以前看的倩女幽魂,主线是情感。里面燕赤霞,打怪都是副本。为了情感主线服务的。但是这个里面主线应该为了显摆蒲松林的那只笔和书。开始显摆了他怎么用书和笔捉妖。后来为了拼凑剧情,就扯了倩女幽魂成副本,但...  (展开)
    【详细】
    10036253
  • mushroomcool
    2018/7/6 11:22:32
    香港人“九七”情節

    感覺並不是我本人想多了,而是經過84年《中英聯合聲明》之後,香港人面對未來,“97大限”大限之前,似乎很多香港電影即便不是文藝片,政治隱喻什麼的,都會多多少少提及一點。以下是細節,歡迎補充。

    影片一開始,就有了一個梗,就是標(驃)叔的賽馬節目,讓熟悉香港電影和那些老面孔的人倍感親切。

    1.標數遇害,要找人幇其復仇,找誰呢?找的是編號1997的新人星仔,標叔(香港人)天

    感覺並不是我本人想多了,而是經過84年《中英聯合聲明》之後,香港人面對未來,“97大限”大限之前,似乎很多香港電影即便不是文藝片,政治隱喻什麼的,都會多多少少提及一點。以下是細節,歡迎補充。

    影片一開始,就有了一個梗,就是標(驃)叔的賽馬節目,讓熟悉香港電影和那些老面孔的人倍感親切。

    1.標數遇害,要找人幇其復仇,找誰呢?找的是編號1997的新人星仔,標叔(香港人)天堂還是地獄,全在97。

    9491381
  • kinder23
    2014/9/25 0:09:45
    从鱼旦粗面到荷包蛋方便面
          这次看麦兜,没以往笑得那么开怀,心情反而有点沉重。

       以前的麦兜,没有粗面还可以选择鱼旦,没有常餐还可以选择快餐。到了这一集的麦兜,却发现,不是所有事“都能像荷包蛋一样,拌着拌着,就又都聚到了一起。”尤其是那些关于生活、关于身边人的事。

      &
          这次看麦兜,没以往笑得那么开怀,心情反而有点沉重。

       以前的麦兜,没有粗面还可以选择鱼旦,没有常餐还可以选择快餐。到了这一集的麦兜,却发现,不是所有事“都能像荷包蛋一样,拌着拌着,就又都聚到了一起。”尤其是那些关于生活、关于身边人的事。

       是的,这一集,麦兜长大了,而一直看麦兜电影系列的我们也长大了。渐渐地发现,生活再不是从前的无忧无虑,而更多的是无奈。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麦兜·我和我妈妈》里提到的人生必须面对的一个命题——妈妈有一天会去外太空。

       《麦兜·我和我妈妈》的故事其实特别简单,片名基本就可以概述这部电影——长大的麦兜回忆起了小时候和妈妈的点滴。那些麦兜儿时的故事,很亲切,因为那跟我们很多人成长的故事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这才是麦兜系列电影的魅力,它的“接地气”,不是为了要揽更多的大陆观众,刻意地加入一些大陆的元素,而是将“地气”接入了每个人心底最深处,接入了我们的回忆里。关于这一点,其实个人觉得,上一集的《麦兜当当伴我心》有点迷失了方向,而这一集又回归了。熟悉的麦兜回来了,只是它长大了。

        其实长大意味着什么?这一集的麦兜告诉我们,长大可能就意味着失去,甚至可能会发现,以前拥有的一切,其实都是爱你的妈妈为自己制造的假象而已,但能为我们制造假象的人,却伴着我们的长大而渐渐离开。是啊,长大就是这么残酷。长大的我们会像长大的麦兜一样,发现当旅程上少了那些陪伴你成长的人时,旅程会变得如此无滋无味。其实,重要的不是旅途上的风景,而是陪伴我们看风景的人,又或者是为我们制造旅途风景的那些人。或者这就像陈可辛导演提到过的——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我们到了30岁就开始看到不少熟悉的人一个个地离开我们,这让生活有了悲观的基调——这也是这集麦兜留在我心里的基调。

        但麦兜毕竟还是一部合家欢的动画,别忘了里面还有那个永远会让麦兜开心成长的麦太。再沉重的话题,麦太都会携手麦兜,用最欢快的方式道来。我们依旧能为那个傻傻的小麦兜笑翻天,因为从它身上我们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我们依旧能从麦太的积极乐观中获得生活的动力,因为她就像所有普通家庭的妈妈,“将输的留给自己,将赢的都给了我”,这也是为什么这一集麦兜里,当年那只“猪”,长大后可以成为一只“神探”猪的原因。

        刚开始喜欢麦兜,是因为三姑,她确实“配”活了麦太。后来,整个系列动画慢慢看下来,就完全被萌萌哒麦兜和充满港式人情味的故事吸引住了,每集必看,也会一直追看下去。

        在这个“史上最残酷的国庆档"又见到了新一集的麦兜,真特别希望它和《亲爱的》都能大卖。我们的电影市场,需要真实感动的《亲爱的》,也需要能够陪伴我们成长的麦兜。哪一天,看到老了的麦兜,或许我会好好哭一场,因为那代表着,我也真的老了。

        我们必须长大,总有一天会再也没有鱼旦和粗面的选择,只能下一碗荷包蛋方便面,但希望下一回,我们还能吃上那家记忆中的靓煲皇。
    【详细】
    71101455
  • 山高水阔
    2020/8/18 0:13:10

    强烈的写实风格让观众看到了一群乱世中的落魄草寇,他们并没有比平民过着更快意恩仇的生活,平凡甚至平庸。每天苦闷于口粮的来源,抢来的也不能挥霍,小心翼翼地吃,哪个敢多吃一点都会被众人殴打。过节时为能吃上肉不得不杀了帮里作为生产工具的马,杀马的那个镜头惨烈至极也揪心至极。头领说「这匹老马不中用了,吃就吃了吧」,帮中有一老者听闻,不免想到自己,悲从中来。悲凉的气氛始终贯穿在这群人里。影片试图将这份悲

    强烈的写实风格让观众看到了一群乱世中的落魄草寇,他们并没有比平民过着更快意恩仇的生活,平凡甚至平庸。每天苦闷于口粮的来源,抢来的也不能挥霍,小心翼翼地吃,哪个敢多吃一点都会被众人殴打。过节时为能吃上肉不得不杀了帮里作为生产工具的马,杀马的那个镜头惨烈至极也揪心至极。头领说「这匹老马不中用了,吃就吃了吧」,帮中有一老者听闻,不免想到自己,悲从中来。悲凉的气氛始终贯穿在这群人里。影片试图将这份悲情归因于流年不利。因为流年不利,所以他们落了草入了寇,因为世道惨淡,所以民不聊生种不出庄稼以至于一份口粮也难以劫到。策马入林也许是他们唯一的摆脱不了的宿命,他们有其他的选择吗?电影里有过几次,问到其中几个人退隐之后做什么,答出家,答落户,答种庄稼,可最后都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电影里唯一让人感到浪漫的,后来的头领与民女之间渐渐产生的感情,一起离开了山林。然而仅有的让人看得到的希望,竟也被编剧在最后一秒扼杀。弦外之音我试揣之。流年不利于是策马入林,偏安一隅却依旧困顿,试图反攻但从看不到希望。你听有人在唱「离别了乡关,告别了爹娘。万里迢迢,足迹遍天涯。如翱翔之飞鹰,却寻不着可栖之树。如暴雨之底云,却寻不着可憩之谷。如秋林之落叶,却寻不着可埋之土。」老者说「往南方去,往南方去吧」人生在世,或案牍劳形,或策马入林,不管是何角色是何职责,但求顶天立地,无愧于良心,这便不枉来此人世一遭了。

    【详细】
    12808597
  • 熏衣草的小香水
    2008/11/15 1:40:29
    我看着挺替黄晓明觉得累的
    昨晚在武当山上看电视,发现各大电视台开始放黄教主的《鹿鼎记》,瞅了两眼,觉得黄教主去错了地方,他那张无比正义的脸应该来武当山拍《倚天屠龙记》,而不是非得挤眉弄眼,装疯卖傻地要把脸上的整个五官都扭动起来,仿佛卖力地在说:“笑吧,笑吧,我都这样了你们怎么还不觉得小宝我可爱?”,也不必对着一群姿色实在平平的老婆们说“你们都是我的好姐妹."
    “好姐妹”,太囧了。所以黄小宝是已经心许钟康熙了
    昨晚在武当山上看电视,发现各大电视台开始放黄教主的《鹿鼎记》,瞅了两眼,觉得黄教主去错了地方,他那张无比正义的脸应该来武当山拍《倚天屠龙记》,而不是非得挤眉弄眼,装疯卖傻地要把脸上的整个五官都扭动起来,仿佛卖力地在说:“笑吧,笑吧,我都这样了你们怎么还不觉得小宝我可爱?”,也不必对着一群姿色实在平平的老婆们说“你们都是我的好姐妹."
    “好姐妹”,太囧了。所以黄小宝是已经心许钟康熙了吗?
    我真的觉得他们两个应该倒着演一下。
    我曾经觉得,陈小春版本的七位老婆是最难看的,不过人家难看也难看得有特色,一眼看去也分得清谁是谁,倒也活色生香。哪里像黄小宝的老婆们,看起来都长得差不多-路人甲水平,所以果然这些女人们一个也没红。
    真心的说一句:黄教主以后还是演民国以后的现代片吧,现代剧中他骚首弄姿地还是能够迷倒一大堆富婆们来送汤水的。
    【详细】
    1555381
  • Rebel Scum
    2021/11/10 10:55:19
    异形不介意男妈妈

    《异形》本质是一部太空砍杀片(Slasher),雷普利的幸存甚至让它符合了此类电影中“最后一个女孩/处女”(Final Girl)模式。但它显然远超人们对它的期待。

    传统 Slasher 片用裸露、性爱和女孩的脆弱来衬托暴力凶杀,同时为电影增添一丝情色氛围,直到 2018 年的《万圣节》重启,才为 Final Girl

    《异形》本质是一部太空砍杀片(Slasher),雷普利的幸存甚至让它符合了此类电影中“最后一个女孩/处女”(Final Girl)模式。但它显然远超人们对它的期待。

    传统 Slasher 片用裸露、性爱和女孩的脆弱来衬托暴力凶杀,同时为电影增添一丝情色氛围,直到 2018 年的《万圣节》重启,才为 Final Girl 添加了女权滤镜。而早在好莱坞滥用“独立强大女性”来制造 PR 话题(同时克扣女演员片酬)、早在编剧们笨拙地往流水线电影里添加生硬的女权台词之前,雷普利就塑造了真正的女英雄榜样——机敏,冷静,充满力量,坚持符合科学和标准程序的做法,其感性的一面(返回救猫猫)并不会“拖后腿”。她不是来给予观众视觉快感的,她是来 carry 全片的。

    在被男性动作片填充的 70 年代,电影有意无意的性别探讨过于刺激开眼,以至于学术期刊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在 1980 年将整整一期献给它。科幻作品中大概只有《银翼杀手》能得到相同的学界待遇。谢谢你,老雷。

    当然,不止是性别探讨。Nostromo 船员的阶级纠纷和背后的邪恶公司引起了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的关注。黑人修理工及其同伴一直在要求提高分红,并对救援信号表现出了反人道的冷漠,似乎在暗示“同情”和“人道主义”是属于上层人的奢侈品;公司作为一直潜藏在幕后的操控势力,一手导演了异形的侵入,船员被认为是可以抛弃的消耗品,这被看作是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罪恶的又一例证;它的政治隐喻源起《天外魔花》,冷战期间遭敌对意识形态入侵的恐惧被投射到了娱乐产品中;片中各种生殖器明示、对于“母亲”角色的瓦解和重构,“Mommy issues!Sex issues!”,又让精神分析学派为之一振。

    上述没有一个是老雷的本意,他只是在拍太空惊悚片,不想传达任何额外信息。但是文艺批评和学术论文的多种角度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脱离性别视角探讨《异形》总归是不完整的。谢谢 20 世纪福克斯的 Alan Ladd。在 Dan O’Bannon 的原作剧本里,雷普利被设定为谨慎而智慧的男高管,是 Ladd 先提问“为什么雷普利不能是个女人?”然后老雷才承认“我从没想过这个点子,但它蛮新鲜的,为何不试试呢?”

    虽然剧本里的船员都是中性的,性别可以随意变更,但不可否认雷普利的性转是最成功的灵机一动。它让影片脱离了传统动作男英雄的模式,幸存者又并非标准的 Final Girl 脆弱处女形象,这还是第一次。

    影片发生在一个后女权主义时代,性别平等显然实现了。Nostromo 号上的等级和角色与性别完全无关,雷普利可以成为高级船员并对男人发号施令,没人觉得有问题。仿生人没有当今人工训练的机器所具备的先天性别歧视。公司视所有员工为日抛品,从修理工到船长都一样。在面对异形的无差别繁殖和杀戮时,男女机会均等(指大家都会死),性别没有对人的存活概率产生一丁点影响。

    再壮硕的肌肉,再阳刚的气质、再大的枪、再强的火力,也无法阻止角色陷入野蛮的生产循环,被形似女性生殖器(Vagina Dentata,带齿阴道)的抱脸虫口部强暴,被插入触手,被迫怀孕,最后被头部状似男性生殖器(Phallus Dentatus,带齿阳具)的异形宝宝撕开腹部,在鲜血淋漓中成为小家伙的代孕母亲。

    甚至是第二部里雄性力量爆棚的陆战队员,他们用专业程度、酷炫态度和权威秩序塑造出的安全感,在进入异形地盘(被认为隐喻了阴道和子宫的有机孵化室)后也立刻遭到瓦解。在阴道和繁殖面前,一切都是渺小的(insignificant)。经此一役,幸存者都被缴械了,男人退化成了不知所措的小男孩(比如哈德森),雷普利再次成为了冷静的“母亲”。

    而对女陆战队员(经典铁 T)刻意展现男性气质的描写(“Vasquez,有人把你当作男的吗?”“没有。你呢?”),也许是在讽刺“男性气质”本身就是一种假冒。与之相比,异形不需要假冒任何人。

    男性气质不管用,男性也可以被强暴怀孕,这明显是对人类熟知的自然规律的破坏。Stephen Scobie(男) 等人将异形破体的片段视为男性对未知女性力量(妊娠)的血腥幻想和极大恐惧。另外,“成为母亲”意味着从剧本里出局,好像有点意思。

    无意识地,本系列充满了各种“母亲”和对母亲繁殖力的惊悚描绘。但它有违人们对于“母亲”的期待——可能也没有,“母亲”本来就是难以界定的,在男孩的幻想中游离于厨房和卧室之间。在这里,她意味着谎言、背叛、反常理和怪物。

    宇宙不再是前沿疆域,它退化为“子宫”。——Thomas Vaughn(男)

    James H. Kavanaugh (男)认为《异形》中有三次“出生”。首先是影片开始,镜头以第一人称视角缓缓扫过 Nostromo 内部(这艘船显然是符合习俗的“她”),然后再定格到她的孩子们身上,他们正从长眠中慢慢苏醒;接着是三名船员进入外星飞船(状似打开的双腿和生殖器官),他们为其中怪异的有机体与金属结合的结构所困惑,在孵化室里发现了萌动的卵,其中一人被迫吞下了抱脸虫的种子;第三次就是船员凯恩的生产过程,要素齐全——极端的痛苦、手忙脚乱的同伴和宝宝的第一声啼哭,谁还不是个宝宝了?

    另外,主控电脑系统被称为 “Mother”,她是公司的代言人。只有权威等级最高的船长可以与母亲交谈,在一个暖色灯光、墙壁被软垫包裹的小房间里,与飞船的冰冷金属气息形成鲜明对比。你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子宫隐喻。

    然而就是在这里,母亲欺骗了孩子/船员。她和公司(缺席的父亲,同时也是父权的象征)合谋,无情地剥削孩子、将孩子引向绝境。在后来的剧情里,尽管雷普利进行了停止自毁系统的操作,母亲仍然在倒计时,这同时是对“最后一秒营救”桥段的颠覆和对孩子的又一次背叛,以至于雷普利吼出了“Mother, You B****!” 大约两分钟后,她对异形喊出了“Son of a B****”,这个并置让异形成为了母船的真正孩子。

    Barbara Creed 在 Horror and the Monstrous-feminie 一文中称,电影并非“雌性怪物”类型,它表现的是“怪物般的女性特质”,即总是和孕育、繁殖功能相连的特质:

    “……她出席了出生和死亡;她有多种形态:狡猾的母亲,口头虐待(oral sadistic)的母亲,原始的深渊;她是血腥场景的见证者,是吞噬一切的阴道,是带齿的阴道,象征着潘多拉魔盒,最终她的表现型是异形本身,这个怪物是母亲的物化。正是这样一个原始的、代表繁殖的母亲,占据着所有场面调度。”

    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难题,除了那些和女性生理相关的。—— Lynda K. Bundtzen

    卡梅隆在《异形 2》中给了我们异形女皇,让“怪物母亲”不再是隐喻。而第一部观众对“母亲不是母亲”的恐惧,被第二部雷普利回归“正确”母性的设定缓释了。男性陆战队成为背景板,第二部的所有前奏都在为两个母亲的终极对决铺垫。

    异形女皇,原始的、代表繁殖的母亲,为了种族的幸存兢兢业业。雷普利,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母亲,她自己的女儿已经去世,但她在小女孩 Rebecca 身上——她抛弃了 Rebecca 这个名字,选择了中性名 Newt,一种说法是她在目睹异形破体后试图远离女性的可怖繁殖力——找回了母性,但她是自主选择成为母亲的,而不是被女性生理结构所决定。

    在 Lynda K. Bundtzen 看来,影片将两种母性放在极端对立的位置,让人不适。而最后脱险的是一个理想的核心家庭:坚强的、充满母性的母亲,富有感情的父亲(希克斯)和坚韧的孩子。狂野原始的母性被吸进了虚无真空,剩下的母性被框进了传统家庭范畴。Thomas Vaughn 甚至将这个母亲称为“被父权收编的”。有点过分是吧,但不失为一种有趣的解读。

    回归母性并不是坏事,至少《异形 2》从来没将雷普利温柔的母亲一面与任何负面要素相连。她大胆地展现了通常被认为是女性专属的气质,但同时也像第一部一样机灵、镇静、充满决心,对纽特的保护欲让她更加强大,激励她自己变身机械怪物与女皇对抗。这足以所有装模作样的好莱坞式大女主动作片羞愧。可惜,之后鲜有媲美《异形》文化意义的科幻惊悚片出现,以至于 40 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想消除记忆再看一遍。

    Ref:

    Bundtzen, L. K. (1987). Monstrous Mothers: Medusa, Grendel, and Now Alien. Film Quarterly, 40(3), 11–17.

    Creed, B. (1986). Horror and the Monstrous-Feminine: An Imaginary Abjection. Screen, 27(1), 44–71.

    Kavanaugh, J. H. (1980). “Son of a Bitch”: Feminism, Humanism, and Science in “Alien.” October, 13, 91–100.

    Scobie, S. (1993). What’s the Story, Mother?: The Mourning of the Alien.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20(1), 80–93.

    Vaughn, T. (1995). Voices of sexual distortion: Rape, birth, and self‐annihilation metaphors in thealien trilogy.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81(4), 423–435.


    【详细】
    139834903
  • 齐天大圣
    2019/8/28 22:40:39
    沙雕欢快剧情+高能硬核桥段,这部剧真好看!

    临近开学,暑期档的热播剧纷纷落下帷幕,日益剧荒的我只好到处搜剧填荒,前几天在逛优酷时无意中看到《读心》这部剧,就点进去瞅了瞅,没想到越瞅越上头,最后竟然一口气追到了更新集。这部剧的内容简单概括来说就是一个离婚律师姚瑶跟她的护士老公庄重凭借着“读心”的天赋在职场一路开挂,搞定了多起离婚case,最后两人携手共创幸福婚姻生活的故事。一开始听这剧的名字,还以为是什么紧张刺激的剧情,虽然事实上它确实

    临近开学,暑期档的热播剧纷纷落下帷幕,日益剧荒的我只好到处搜剧填荒,前几天在逛优酷时无意中看到《读心》这部剧,就点进去瞅了瞅,没想到越瞅越上头,最后竟然一口气追到了更新集。这部剧的内容简单概括来说就是一个离婚律师姚瑶跟她的护士老公庄重凭借着“读心”的天赋在职场一路开挂,搞定了多起离婚case,最后两人携手共创幸福婚姻生活的故事。一开始听这剧的名字,还以为是什么紧张刺激的剧情,虽然事实上它确实也是有悬疑推理的元素在其中,但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它竟然还是一部接地气的沙雕剧?!

    10446425
  • 敏敏
    2020/4/6 23:15:55
    理想的爱情

    当斯嘉丽享受着泰拉庄园的悠闲生活时老父亲曾告诫过她,嫁给艾希礼不会得到幸福,南北战争战败后,泰拉庄园要交三百美金的税款才能得以继续经营,斯嘉丽与艾希礼商量该如何解决,经历了战争失败洗礼的艾希礼只能跟斯嘉丽说他是一个被时代抛下的人,他也帮不了泰拉庄园,那一刻的绝望,只能靠斯嘉丽想办法解决了。尽管如此斯嘉丽还是奋不顾身的沉浸于对艾希礼的爱意中,经历了三次的婚姻直到梅丽妮去世才得知原来艾希礼并不爱

    当斯嘉丽享受着泰拉庄园的悠闲生活时老父亲曾告诫过她,嫁给艾希礼不会得到幸福,南北战争战败后,泰拉庄园要交三百美金的税款才能得以继续经营,斯嘉丽与艾希礼商量该如何解决,经历了战争失败洗礼的艾希礼只能跟斯嘉丽说他是一个被时代抛下的人,他也帮不了泰拉庄园,那一刻的绝望,只能靠斯嘉丽想办法解决了。尽管如此斯嘉丽还是奋不顾身的沉浸于对艾希礼的爱意中,经历了三次的婚姻直到梅丽妮去世才得知原来艾希礼并不爱自己,只是他的懦弱使他没有如实在这个问题上做出回答,但那时最爱斯嘉丽的巴瑞特船长已经毅然决定离开,而斯嘉丽剩下的只有泰拉庄园的红土,她一无所有只剩下这个家,一个一直有永恒爸爸妈妈的家。

    【详细】
    12480296
  • 烨D调
    2013/6/13 0:20:19
    觉得还想说些什么
      感触最深的是快结尾的那段,阿亮坐不上神仙的船,却看到阿太也在里面,阿亮不知道阿太已经死了,在他的世界里,阿太只是和神仙们一起,但是却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时可以找到,那种失落感,伴随着结尾阿亮独自一人站在庙前多了几分凄惨。
      孩子的世界永远是天真的,但是却不会天真到老,总是会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或是某个时间段失去了纯真,逐渐落入世俗,也叫随波逐流。我不知
      感触最深的是快结尾的那段,阿亮坐不上神仙的船,却看到阿太也在里面,阿亮不知道阿太已经死了,在他的世界里,阿太只是和神仙们一起,但是却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时可以找到,那种失落感,伴随着结尾阿亮独自一人站在庙前多了几分凄惨。
      孩子的世界永远是天真的,但是却不会天真到老,总是会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或是某个时间段失去了纯真,逐渐落入世俗,也叫随波逐流。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寺庙里的和尚开始过着人手ipone,吃酒喝肉,桑拿泡浴,小三无数的生活,当然你也可以讲他们也是人,有人本性的欲望,但我看来却是渐行渐远。去游玩个景点,被寺庙里的和尚拉去看手相抽签,完了硬是要你留下香火钱,这不是变相勒索又是什么!?真正的那种济世救贫的寺庙或者说佛风,完全被金钱世俗所掩盖!佛堂庙地,本身就是一个清静修身冥想养性的净地,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有香火诚拜那是一种更为发自内心的敬意,没香火用自己的双手合拢鞠躬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信则有不信则无!完全无关乎金钱二字!
      叹息!内心沉重!迷惘,只是因为看不到未来的方向,还因为拨清前方的雾霭着实艰巨!
    【详细】
    604550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