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娇娃影评

100576346
  • mijo天天
    2018/3/28 1:02:17
    东京喰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站在食物链顶点的人类”和“以人类为食的喰种”,一直很喜欢作者针对故事中敌对的双方所下的定义,即便就此没了下文,通篇肤浅的争个对错,这两句话依然值得玩味:顶点和为食是否存在因果必然。金木研总是在强调“我和你不一样”,对喰种的败类如此,对人类的清道夫也如此,...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站在食物链顶点的人类”和“以人类为食的喰种”,一直很喜欢作者针对故事中敌对的双方所下的定义,即便就此没了下文,通篇肤浅的争个对错,这两句话依然值得玩味:顶点和为食是否存在因果必然。金木研总是在强调“我和你不一样”,对喰种的败类如此,对人类的清道夫也如此,...  (展开)
    【详细】
    9253252
  • 境界的彼方
    2018/9/1 15:20:55
    就是奔着男女主的颜看的

    不得不说,导演的选角还是挺靠谱的……毕竟这部电影除了男女主的颜以外,基本就没什么看头了!

    唔,不对!还有乌鸦哥居然是正面角色,这也算是一个看头吧。

    看得出来,其实导演是想把这部电影打造成中国的黑衣人的,可是剧本实在是稀烂,将导演的心思直接粉碎了。

    剧情冲突,人物铺垫,前后结构都有问题,我一个看电影基本就图一乐的主,也看到的胃难受。

    不过就如开始

    不得不说,导演的选角还是挺靠谱的……毕竟这部电影除了男女主的颜以外,基本就没什么看头了!

    唔,不对!还有乌鸦哥居然是正面角色,这也算是一个看头吧。

    看得出来,其实导演是想把这部电影打造成中国的黑衣人的,可是剧本实在是稀烂,将导演的心思直接粉碎了。

    剧情冲突,人物铺垫,前后结构都有问题,我一个看电影基本就图一乐的主,也看到的胃难受。

    不过就如开始说的那样,单纯的去看男女主的颜,还是勉强可以滴……嗯!还有乌鸦哥!

    【详细】
    9628237
  • leejungshu
    2020/3/1 15:40:49
    這分數我留給魏大勛

    穿越劇除了步步驚心我沒看過其他的 雖然看之前我稍微看了一下介紹 但是在看得時候我前面有大概七八集跟著時空錯亂??但是當我看到張志剛的第一眼 我竟然不爭氣的笑了????孫棋龍雖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但他把他那股任性到處搞事的性格演得淋漓盡致 張志剛這角色可能是因為跟大勛花的一本正經樣覺得不搭 但是我說真心的 他演得很好演技杠杠的??????

    穿越劇除了步步驚心我沒看過其他的 雖然看之前我稍微看了一下介紹 但是在看得時候我前面有大概七八集跟著時空錯亂??但是當我看到張志剛的第一眼 我竟然不爭氣的笑了????孫棋龍雖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但他把他那股任性到處搞事的性格演得淋漓盡致 張志剛這角色可能是因為跟大勛花的一本正經樣覺得不搭 但是我說真心的 他演得很好演技杠杠的??????

    【详细】
    12324179
  • 爱吃馒头的宝宝
    2017/7/12 17:02:59
    黄氏贺岁片

    电影显然用了一个很惯常的故事套路,就是老辈人渴望儿孙满堂的夙愿。在满足这个愿望过程从而引发众多笑料,当然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戏谑?一代宗师,剧中角色杨阿伟是咏春武馆馆长,而另一个角色星级月嫂宫三,这两个角色明显就是借用梁朝伟演绎的叶问和章子怡演绎的宫二角色进行另类搞笑增添影片噱头。

    其实黄百鸣此招在内地喜剧片中没少被狗血过,如此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借用给人的感觉就是黔驴技穷的窘境。如果

    电影显然用了一个很惯常的故事套路,就是老辈人渴望儿孙满堂的夙愿。在满足这个愿望过程从而引发众多笑料,当然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戏谑?一代宗师,剧中角色杨阿伟是咏春武馆馆长,而另一个角色星级月嫂宫三,这两个角色明显就是借用梁朝伟演绎的叶问和章子怡演绎的宫二角色进行另类搞笑增添影片噱头。

    其实黄百鸣此招在内地喜剧片中没少被狗血过,如此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借用给人的感觉就是黔驴技穷的窘境。如果不是曾志伟和吴君如的超常发挥,该剧很有可能会被口诛笔伐。

    【详细】
    8661232
  • 乌有
    2018/1/8 20:50:06
    爱情,是我们存在的方式。
    76分钟的时长,明晰的结构,代表性的人物,交织的关系,叙述的旁白,甚至黑白影调都使得这部片子好似一部爱情小品,像是导演站在高处悉心安排摆置人物似的视角,你身处其外甚至比里面的人更清楚他们的走向而又不自觉的把自己带入进去感叹何其相似的无奈。

    文本-结构

    从主线上来看,最先交代的是吉勒和阿莉亚娜的关系,那么影片其实也是围绕他们来展开的,但从开头这段,你可以解读他俩的关系是恋
    76分钟的时长,明晰的结构,代表性的人物,交织的关系,叙述的旁白,甚至黑白影调都使得这部片子好似一部爱情小品,像是导演站在高处悉心安排摆置人物似的视角,你身处其外甚至比里面的人更清楚他们的走向而又不自觉的把自己带入进去感叹何其相似的无奈。

    文本-结构

    从主线上来看,最先交代的是吉勒和阿莉亚娜的关系,那么影片其实也是围绕他们来展开的,但从开头这段,你可以解读他俩的关系是恋人或情人,这一字之差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稳定而甜蜜,后者则带有某种冒险性的刺激与强烈。他们的关系由于身份的特殊并不被外人知道,所以一开始就带有着隐瞒下偷情式的快感。
    让娜的出现从电影文本而言就是一个刺激事件,一个促使他俩关系和生活发生改变的刺激点。让娜几乎像所有失恋的年轻姑娘那样痛哭流涕着哽咽:“人怎么才能在一瞬间变得麻木冷漠?”而处于热恋的他们俩则恰好充当着开导者的角色,就像是在湖边漫步的人对着溺水的人一般客观冷静,“如果他真的不爱你了,而你却为他难过,你就是在浪费时间。’’这如拿着手术刀的外科医生对病患所说的并无二致,正确而冰冷。
    如果说这是男人的劝诫的思维,那么让娜和同龄的阿莉亚娜的关系就很有趣了。两人从开始的试探融洽到芥蒂而妒又坦诚相诉,再到因彼此的秘密而紧密联系,虽然吉勒在她们的关系中一直被撇开在外,但她们俩都在吉勒制约之下,也都是以吉勒为结点而展开的。几乎三个人同时出现的情节都是矛盾的爆发点,甚至让娜间接参与了阿莉亚娜的两次偷情,并直接导致了最后他们俩的情感转折。而让娜的情感线作为辅线来看,也似乎在他们俩尤其是阿莉亚娜的帮助下,走向相反的结局。
    这两个文本在交错中完成了某种程度的对调,形成某种结构上的对应,当然两者在本质上就好似之前所说”恋人””情人”之分,又或许有某种在岸者的得意和自以为是与溺水者的挣扎与挽回终就造成他们走向对立,这合理又似乎巧合的设置使得整部影片的文本对应,人物符号变得可观起来,当然这也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结构。
    环环对应,两条线从各自从一点出发,最后沿着相反的弧线轨迹走到对方的起点上,最终形成一个圆环。就像影片一开始就出现的回旋楼梯,而这样的圆环生生不息,可以一直重复,这也某种程度上对应了文本里爱情的荒谬与徒劳,不停的开始,不停的结束。

    爱情-欲望

    爱情是他们都上的一个当,并都甘愿跳进去。相爱这件事本身就带有极大的偶然和冲动性,那么爱情在笃定的同时也一定包含着脆弱和敏感不安,吉勒作为一个过来人,他应该比这两个姑娘要更清楚,所以才会一开始就说出:”我们要学着不要相互伤害”,”你是什么样我就喜欢什么样,从没计较过”是的,包容是维系爱情最重要的方室,可是一旦稍加不注意,包容就会变成纵容。年轻的阿莉亚娜有着丰满的身材,她自己也对此很是满意,欲望往往从纯粹的肉欲出发,施特克尔说:“对很多女人来说,堕落到动物性是性欲高潮的条件。”因而不掺杂爱情的性行为是可以满足阿莉亚娜性欲的最好方式,之前也说过偷情往往可以达到相比于恋人更加强烈和刺激的状态,所以一旦阿莉亚娜和吉勒处于一个平稳状态下的恋人关系时,阿莉亚娜便无法克制的寻求情人,何况吉勒说出的包容。
    可爱情绝不是可以如此简单地做到包容和任其自由,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爱的梦想:通过消失在他者中,达到最高生存。”那么,爱情的最终同一,就是某种占有,某种被存在。而阿莉亚娜的偷情毫无疑问否定了吉勒的存在,那么其实也就否定了吉勒爱情的存在,占有里不会允许丝毫的背叛,这是爱情的自私,可也唯有如此,才可成之为爱情。
    而爱情本身就是无解的,就像围成的圆,无缝可钻,无隙可解,我们都围绕其中,兜兜转转,迷失自我,开始又结束,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我们都在其中,岸边或是溺水都是一种存在,是的,爱情是我们的存在方式。
    【详细】
    90551586
  • 匁匁
    2023/1/5 22:50:12
    绿野仙踪的奇幻漂流
    强盗找到不老泉,发烧而死;探险家寻找黄金之城时,遭魟鱼(魔鬼鱼)刺死;征服者屠杀无辜原住民而受诅咒。本以为这句出现在影片开头10分钟的台词,用来预示着主角探险的结局是死亡,没想到就只是用来铺垫原住民的诅咒。 首先女主的开头很吸引我,论文被歧视女性的导师否决她没...  (展开)
    强盗找到不老泉,发烧而死;探险家寻找黄金之城时,遭魟鱼(魔鬼鱼)刺死;征服者屠杀无辜原住民而受诅咒。本以为这句出现在影片开头10分钟的台词,用来预示着主角探险的结局是死亡,没想到就只是用来铺垫原住民的诅咒。 首先女主的开头很吸引我,论文被歧视女性的导师否决她没...  (展开)
    【详细】
    14868216
  • 坐忘峰墨钰
    2018/7/3 15:44:01
    只为一个好结局,同步追剧

    先说个背景,我是女主粉,当年入法秦坑不可自拔,陆陆续续写了一百来篇明宝文,有兴趣的移步老福特。对男主的认知基本来源于明侦——一个同时有张若昀和魏大勋的节目,所以说世

    先说个背景,我是女主粉,当年入法秦坑不可自拔,陆陆续续写了一百来篇明宝文,有兴趣的移步老福特。对男主的认知基本来源于明侦——一个同时有张若昀和魏大勋的节目,所以说世界就是一个圈~

    从片花到上映等得我换了三个部门,一度以为跟法医秦明的感情线一样,这辈子都等不到了。还好还好。然鹅!必须要说!超感这个名字比青春警事好一万倍!!!

    下面开始同步追咯,立个flag,我会更新到最后的。

    1,2集——

    焦焦的出场方式,无法让我不想到法医秦明的最后一集,那个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的大宝,瞬间魂穿差点泪目。

    然而古静这一次拿的分明就是老秦的剧本嘛!!!!性格腼腆内向,做事一板一眼,身世成谜,父母惨死,自己和嫌疑人有过接触后期还有可能被栽赃。反而唐一修是个话唠,有点虎,闹哄哄乱糟糟的,男版李大宝?乱说了,他就是个一口大碴子味儿的大男孩。

    虽然男主一不小心把昏迷三年的女主吻醒这个桥段让我有几秒钟的绝望,但是看到第二集最后,唐一修的大手挡住古静目光,难得的严肃表情——

    “别看。”

    啊~是心动的感觉?(? ? ?ω? ? ?)?

    这一世醒来,虽然自己身世坎坷了点,好歹遇到一个阳光的对象,可以被照顾被保护,也算是从老秦的hard模式里解脱出来了。

    那就从第一集开始,期待有个好结局吧。编剧我跟你讲,如果这次敢和法秦一样到最后还是哥们儿情谊(这次更夸张还不是一个部门的),我一定会翻脸的,一定!所以求求你,亲都亲了,要在一起啊!

    3,4集——

    第一个案子持续了4集,还没什么反转,还是一眼能看到结局,还抄白夜行……要不是冲着女主为爱发电,有点点想打人。请稍微借鉴一下法医秦明、重案六组的节奏,好,吗?

    那个IT男真的相当不讨喜了,挤眉弄眼的好做作,配音也出戏,相比之下女二阿紫可爱又自然~

    还是有一个蛮触动我的点,古静昏迷三年后醒来,阿紫称之为“穿越过来的人”。就会觉得很贴切啊。远离社交软件、心思单纯,把我们每个人倒回三年前,也多少会有一点古静的影子。“穿越”的人设让她的格格不入有一个合理的落点,交际迟缓逻辑敏锐也算是个反差萌。

    我简直觉得唐一修有狂躁症!!!不过看女主每每把他逼得发狂,还挺爽的,弥补了两年前委屈巴巴的李大宝。

    5.6集——

    古静一看就很难泡的属性乐死我了,接送不要,关心不要,吃饭不要。吃饭这点主要是男主抠门,换我也不要跟他在车里啃汉堡。

    这剧组怕是真穷,所有食品只有泡面和汉堡,数次大家都饿了肚子咕咕叫了,后面也没有吃其他东西的场景。而所有的饭店桌上都是空的,任务跟动作牌似的坐在空荡荡的桌子边上玩手机。

    看到第5集的时候向编剧道个歉,还是有不老套的剧情的,女主的大脑应该是曾经参与了某个实验,而实验的发起人恰巧是男主的哥哥。女主超乎寻常的感知力除了天赋,很大程度跟这个实验有关。

    然后——最萌的点是——我们古警官每次在和唐一修“接触”,也就是传说中碰巧一不小心嘴巴摔到一起的时候,会触发她的通感能力,身临其境地看到某一幕案发场景。

    所以说啊朋友们,他们有可能分开吗?没有的。就算没有感情,为了人民为了正义也要定期亲一口。

    啊我热爱这个设定!

    第6集男主又飙情话了,一本正经地说,“你不能拒绝我。”说完上去就牵着手走,真不是拽,那就是牵。

    屏幕前的我干了这杯狗粮当宵夜。

    7~10集——

    为什么尊贵的vip从第三天起只更2集了?为什么要在连更两天4集之后突然节食?愤怒。

    让wuli焦演这么一个不自然的角色真是难为她了,天知道她是个多么解风情的姑娘。面部表情控制不错哦,成功演绎出古·撩不动·听不懂·静。

    情侣装当做不知道,古静梳起刘海秒变情侣发型,甚至还有情侣脸(什么鬼!)两个人越来越迷之相似,唐一修的爸爸也出场了,正是古静寻找的记忆里的人。我同你讲,失散多年的兄妹了解一下。

    女主想要通过亲一口破案的心思昭然若揭,然而最后也只是伸出了手,戴着手套,隔着物证袋,握住了另一只戴着手套的手。为了世界和平宇宙正义你倒是上啊,急死我了。

    唐一修对古静箭头很明显了,古静守在医院被抓包也有点粉红。但这一段,实在没法不想到明宝,他们没有这个命。所以世界上的好运气能不能稍微平分一点,别有那么多失望和落空。

    今天看了一篇南都的访谈,焦焦说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是小秋和大宝,小秋是剧本太好,而大宝是因为很贴合她生活工作的状态。记得张演员在国剧盛典里说过,大宝和焦她们可爱的点是一样的。

    所以古静大概很难超过大宝了。

    一想到古静这个人物没有让她很开心,让我一晚上都有点难过。

    但是啊观众老爷们,请吃我一颗安利,最适合焦的不是小秋也不是大宝,而是各种基于影视剧角色的访谈。她的谈吐和逻辑让整个人都在发光!即使脱掉十八层粉丝滤镜,她依然是个很棒的,有思想的,值得被喜欢的人。

    11,12集——

    剧情太慢了太慢了,简直磕不下去。男主表情能不能不要那么浮夸!电视剧不是小品,自然点OK?算算,反正也是为了嗑cp。

    不行我要再说一句,魏白雪是他的演技巅峰,挤眉弄眼抬头纹都恰到好处,发自内心的自信娇羞还有真那么点美。

    说回cp,这两集get到一个新的萌点——晕车女X赛车男。

    只有坐你的车才不会吐,为了让你不难受赛场上叱咤风云的唐少只开40码的吉普。

    哎哟我去脑子里全部是各种车戏!请各位太太极尽所能煽情狗血,这里能发散很多啊~

    古静的大脑是一块芯片,“看过的事情怎么会忘呢?”这样她得过得多辛苦,时间什么也冲不淡,好的不好的,连个筛子都没有,一帧帧场景历历在目。

    唐一修的过去也不是白纸一张,脑部实验也有他的故事。指不定很多年前他们就认识,共同经历了一些事,后来这些事情被抹去,我们再一点点想起,东拼西凑出一个曾经。

    回忆苏醒的时候,回忆里的你恰好在我身边。

    唐一修算是个暖男形象吧,可为什么他也不能见家属!为什么又是古静的part!

    对于古静和大宝重叠的部分我一直有种复杂的情绪,说不清,就是那种明明希望你有新的生活新的故事,可是电光火石的熟悉感里又有一种隐秘的欣喜。

    “看过的事情怎么会忘呢?”

    每次都越写越沉重,用一局24k纯甜台词为这周作结——

    “那打个赌。你赢了听你的,我赢了听我的。”

    嘶~

    13~16

    编剧但凡把她的cp脑分一点点给破案,也不会一个案子拖六集都不完,看预告这案子得出八集。救命。

    但说句实话,这个案子里古静一开始提出三个目击证人共同说谎的假设的时候,还是有把困得半死的我一下子惊醒的。但也就这一个瞬间。

    想起来知乎看的一个剧评——

    大宝求求你回去找老秦吧。

    大勋求求你回去找白白吧。

    可他们偏不,古静要在唐一修的世界里晃来晃去,唐一修为了帮古静找回忆要花式亲嘴要扑倒要跑步要拉筋。哈哈我气死你。

    唐一修是真陷得深沉,看到女主智商立刻下线,什么事都要扯到女主身上。他吃分局男警员的醋,吃古静回忆里男人的醋,吃所有与其对视三秒以上的异性的醋。

    他会酸不拉唧地说“凭什么我就是那个唤起你前任的月光宝盒啊?”

    还说,“看咱们之前,接接吻拉拉手不也挺好的吗?”

    但他在把外套卷巴卷巴垫在古静头下面,再把她脑袋靠在自己肩头。那一刻呀,嫁他比嫁老秦幸福太多了。

    古静依然智商爆棚情商为负,向局长解释,向张队长解释,告诉全世界不是编剧想的那样,我们是清清白白的同事关系。

    但是她坐男主的吉普从不晕车。

    她借着上级是男主方便请示汇报,自告奋勇喝酒套证人的话,断片之后被男主背回了酒店。

    她一本正经公事公办摸他的胸口牵他的手。

    她看到男主长跑之后直接躺地上,说,

    “你要躺下那我也躺下了。”

    古警官你总是这样,撩而不自知。

    17~20

    在男女主被停职的日子里,他们既没有好好破案,也没有好好谈恋爱,你们这是在浪费青春好吗。

    以下是不用快进的part:

    原以为唐枫只是对古静下手,没想到连他兄弟也不放过。

    唐一修知道哥哥心怀鬼胎,引导自己做些什么是一定的,跟他对父亲的恨意有关。我很好奇以他狂躁症晚期的状态,要是知道他哥对古静表白(即使完全不真心)得闹成啥样。

    还好古静工作以外有点笨,也有点慢。

    古静简直脾气好得不可思议,她如果急一点家里每天都是一场核爆炸。

    天啦噜古静又做饭了!还是四菜一汤。终于发现她完全没数的并不是自己的厨艺,而是她根本分辨不出好吃和难吃。容我出戏一秒,大宝的狗鼻子彻底毁了。

    柯佳明是个瞎子。

    这四集对cp最大的贡献是,古静成了唐一修的上司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爱女上司。

    ——tbc——

    【详细】
    94834342
  • 消亡之人
    2021/7/31 1:29:43
    接受处分,去等待未来的盛夏。何必给爱做分类?

    小红花的照片,缉魂的换脑,秘密访客的形婚……我一次次告诉自己不能接受这种示好,它们实在太廉价。但这一次,中英文字幕的对照成为这个时代最尽力的讽刺。它指出,消解了我们存在的,是中文语境。明的神秘与不可触碰,在片中是郑宇星的伤痛,在片外则指向这个不可见不可说的题材,成为我们所有人的追逐。对数字媒介的反思是多元的。从微信聊天,手机通讯到短视频,它们成为密不透风的墙,将人

    小红花的照片,缉魂的换脑,秘密访客的形婚……我一次次告诉自己不能接受这种示好,它们实在太廉价。但这一次,中英文字幕的对照成为这个时代最尽力的讽刺。它指出,消解了我们存在的,是中文语境。明的神秘与不可触碰,在片中是郑宇星的伤痛,在片外则指向这个不可见不可说的题材,成为我们所有人的追逐。对数字媒介的反思是多元的。从微信聊天,手机通讯到短视频,它们成为密不透风的墙,将人监禁。学校没收手机要求不转评,则说明官方对于舆论的恐惧,也是操纵。“电话也不接,微信也不回”则展现了网络空间对人际距离的拉远,它可以被多么轻易地完全隔断。最终依然只能依靠地理空间的漫溯拉近距离。密不可分的唇无所谓爱情,却始终是心的紧靠。

    我终于在电影中听到那句话,由一个孩子说出的“你真的想听真话嘛”。在这个文化的语境中,孩子天然地丧失指责父母的立场,甚至经历漫长的教育与规训后,很多人完全没有埋怨和指责父母的能力。因为被要求过,因为被伤害过,所以更懂得哪些话更伤人,而不说,不代表不知道,不代表父母就是全然正确的,不代表伤害没有造成,不代表受到的伤害需要的发泄都是“不懂事”“没有考虑过我们”。即便不考虑以上一切,吴磊张子枫的状态也实在太好太对,在一众青春片中无限接近最理想的高中生,自然,阳光,伤但不悲,有自己的那份幼稚。最重要的是,电影本身和片中二人一样,做出了最伟大的决定,去坚持自己,坚持正确,去接受处分。去等待未来的盛夏。

    (不谈其他,比少年的你更好的一点可能是,周冬雨最终认罪,依然是顺从了体制,而本片中两人虽然接受了处分,但已然完成对体制的反叛。)

    (看到各种关于郑宇星是不是同的争论很难受。这部电影作为青春片最好的一点恰恰在于,它没有描绘任何一种被定义和狭隘化的爱情,而是描绘了失去、得不到这样能够引起普遍共鸣的情感。

    事实就是,但凡有任何一个证据可以直接证明MING的性别是男,本片就一定不会过审。所以这场讨论注定无疾而终,双方各执一词。而无论MING的性别是男是女,本片动人的部分依然是成立的。因为电影最终将核心情感从恋爱,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失去,得不到,难道不是这种情感才能引发更广泛的共鸣吗?无所谓爱的是谁,是男是女是人是妖是纸片里的画是天边的光和云彩,无所谓是什么BLBGGL是哪种被分类的“爱情”,我爱的人不爱我,这难道不是能让所有人共情的东西吗?难道他们就只能从简单的磕CP、从“恋爱”两个字中获取快感吗?甚至换换性别一切都不成立……)

    【详细】
    137161119
  • 平凡之路
    2017/7/22 17:25:05
    游戏创世纪

    电影叙述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1级的哀木涕练级偷懒,整天搞笑、卖萌、耍智障。因为他的单纯最符合创世者创造游戏世界的初衷,所以被创世者选中作为“灭世任务”(任务开启后,除了哀木涕,其他人死了不能再复活,直到杀死恶龙完成任务)的救世主。最后,1级的哀木涕依靠“单纯”的力量,消灭了100级的恶龙,拯救了整个游戏世界。

    剧情虽然相对老套,但中间有一段对话却十分有亮点,可谓是全片的精华所在。

    电影叙述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1级的哀木涕练级偷懒,整天搞笑、卖萌、耍智障。因为他的单纯最符合创世者创造游戏世界的初衷,所以被创世者选中作为“灭世任务”(任务开启后,除了哀木涕,其他人死了不能再复活,直到杀死恶龙完成任务)的救世主。最后,1级的哀木涕依靠“单纯”的力量,消灭了100级的恶龙,拯救了整个游戏世界。

    剧情虽然相对老套,但中间有一段对话却十分有亮点,可谓是全片的精华所在。这段对话发生在众人前往征战恶龙的路上,一行人围坐在营地的篝火旁,展开了关于人生意义、世界意义的讨论,比较具有思辩性。————对话摘录如下————傻馒:“会长,为什么联盟部落要打来打去呢?”大大姐:“这种问题你问他干嘛?应该问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啊。”傻馒:“制定者?”神棍德:“制定者就是创世者。创世者做的这个世界,因此也就有很多规则。比如说每个人的任务书都不一样,牛头人最适合炖土豆,联盟和部落见面就要打架等等。”大大姐:“然而灭世任务会把这些规则全部破坏掉。”傻馒:“但是,创世者为什么要毁灭自己创造的一切呢?”会长:“或许是违背了创始者的初衷。”大大姐:“你认识哀木涕多久了?”傻馒:“认识好多年了。”会长:“认识好多年了还是1级,你真当自己是动物啊!”傻馒:“可我觉得伙伴才是最重要的。虽然我也想升级,但如果没有伙伴一起,又有什么意义?也许,创世者就是希望一切变回从前:一群小伙伴们,探索未知的世界,为一点小惊喜而感动。这才是创世者的初衷吧。”会长:“嗯!只要我们重新团结起来,一定可以证明:我们从未改变。”神棍德:“那我们要如何才能证明这些呢?”大大姐:“我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大家团结起来击败恶龙。”————摘录完毕————

    以上,大家通过集思广益一起解答出了创世者的意图,也就是本片想表达的价值观,但主角此时不在这一行人之中。在另外一路,主角哀木涕用实际行动也在表达着同样的理念,并由同行的盗贼姑娘顿悟总结出来,可以作为本片观点的补充说明。————顿悟摘录如下————盗贼姑娘:“真不知道你(哀木涕)是缺心眼还是单纯。单纯?我似乎知道为什么是你(触发灭世任务)了。曾几何时,我们也是小白,怀着一颗单纯的心,走向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慢慢的,我们开始变了,变得急功近利,变得高傲自大,变得不再是真正的自己。我想,创世者的初衷并不是这样吧。”————摘录完毕————

    从上面摘录的两段话,可以提炼出本片创世者对于游戏世界的期望:赞美的是爱与探索的喜悦,反对的是高傲冷漠与急功近利。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依靠爱的凝聚,为人类群体协作提供了最强大的动力,从而逐渐战胜一切荒蛮,走上食物链顶端。从神经化学的角度来看,爱的力量主要来自一种叫做苯基乙胺的化学物质,这种神奇的神经化学物质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生存利器,比虎豹的爪牙更加令万物生畏。所以,从古至今,爱的种种表现,被人们做出各式各样的道德意义和美学意义上的解读,并记录在各式各样的载体中传颂着,如诗歌、小说、电影、游戏等等。

    但是,在拥有爱的力量的同时,人类爬向食物链更高处的欲望永无停止。经过了亿万年的演化,人类总算成为地球的霸主,但还有浩瀚的宇宙等待我们探索与征服。并且在同个物种的内部,也存在着无数条食物链,以外貌、地位、财富、名誉、智慧等各种维度区分。而对应到游戏世界中,就是皮肤、等级、装备、排名、操作,其中每一项都能引起无数玩家的不懈追求。比如打开各个游戏的排行榜会发现,不管多拙劣多乏味的游戏,排行榜上的竞争永远是激烈而残酷的,玩家对此嘴上骂骂咧咧,身体却很诚实地投入着大把时间与金钱。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自我呢?是像哀木涕与傻馒那样单纯地追寻爱与团结?还是如盗贼姑娘所描述的急功近利与高傲自大?

    我认为是兼而有之。只是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往往在探索的路上,更能激发我们爱的力量,不计个人得失,团结互助,分享着发现的惊喜,抵御着未知的外敌。这个时候,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对抗的是外部其他千千万万个“整体”。但是,当外部的威胁消除,或者探索的脚步停下,我们就会把多余的精力转向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上,开始关注起内部争斗与个人利益。这个时候,我们是千千万万个“个体”,我们要对抗的是内部其他千千万万个“个体”。

    这就是为什么,每个玩家都会怀念以前的纯真年代,怀念以前的60级版本。但是,创世者(游戏开发商)可不愿意来响应这种怀念,毕竟前期的探索阶段只是为了把大家代入到游戏世界中,玩家间的竞争才能激发起大家对创世者最“钱”诚的供奉。当然,创世者也会创造出更多更美好的游戏世界作为回报,这其实构成了一个互利的良性循环。至于游戏世界被创造成什么样子,恐怕开发商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随心所欲,他们不是耶稣,也不是乔布斯,其实答案早已经刻在了我们内心的深处。

    P.s.“魔兽世界”是最伟大的一个游戏世界,是创世者赐给每一个玩家的礼物。而“我叫MT”系列是对魔兽世界很好的周边补充,包括2009年开始连载的动画片、2013年红极一时的卡牌游戏、2016年的大电影、2017年的TCG“我叫MT英雄杀”。感谢创世者们辛勤的付出!

    【详细】
    86862154
  • 疯狂的小猪
    2016/12/25 15:35:31
    淳朴的乡村喜剧
    评《山炮进城》说起喜剧,这部电影能让人开怀大笑的亮点不多,笑点有些俗套。但全剧从侧面展现出了乡村人的淳朴和坚韧,这也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至于网友们对如今乡村人的认识,在这里笔者就不做赘述了。全剧围绕二英等人进城,一路发生的故事,将整部剧串起来。身穿画着大白卡通T恤的朱大海撑起了整部剧的乡村暖男形象。结局中二英仍然没有跟他回去。他说,她刚进城,等她适应了,他就可以放心的回去,因此他在烧烤店打杂,默默
    评《山炮进城》说起喜剧,这部电影能让人开怀大笑的亮点不多,笑点有些俗套。但全剧从侧面展现出了乡村人的淳朴和坚韧,这也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至于网友们对如今乡村人的认识,在这里笔者就不做赘述了。全剧围绕二英等人进城,一路发生的故事,将整部剧串起来。身穿画着大白卡通T恤的朱大海撑起了整部剧的乡村暖男形象。结局中二英仍然没有跟他回去。他说,她刚进城,等她适应了,他就可以放心的回去,因此他在烧烤店打杂,默默的守候。在二英遭遇危险之际,他挺身而出。这次,笔者以为,他们一起回乡村,从此过着美好的生活。但是,二英说,她不甘心,她要参加新人大赛。全剧结束,留朱大海一人在江边。多了几分惆怅,也为第二部,留了悬念。总得来说,这部剧打发时光可以,逗人一乐也可以,但缺少内涵。赵家班的电影功底还有待提高。
    【详细】
    8252343
  • 空舟
    2022/7/5 21:09:07
    《回南天,回去了是故乡,回不去是他乡》
    我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看一场电影这么不舒服了。 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写这篇稿子,我想,大概是我用了一周的时间来恢复吧。 在南京导演和主创的交流播放场,被高哥安排在最中间的位置。坐在影院近两个小时,就像是在南方闷热咸腥的大雨中,被浇得透彻,周身都充满无法言说的腹语...  (展开)
    我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看一场电影这么不舒服了。 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写这篇稿子,我想,大概是我用了一周的时间来恢复吧。 在南京导演和主创的交流播放场,被高哥安排在最中间的位置。坐在影院近两个小时,就像是在南方闷热咸腥的大雨中,被浇得透彻,周身都充满无法言说的腹语...  (展开)
    【详细】
    14496215
  • ◎基本無害
    2022/5/2 2:32:57
    这个电影一晚上颠覆了我三次!

    第一次是颠覆了我对同性恋的惯性印象,就是忽然意识到这个群体似乎已经被抽象成一个年轻的、时髦的、不落地的新异类,我身为其中一份子也从未甚至无法想象和接受这个群体中有那些大龄的、普通的、非中产也不文艺的存在。哪怕之前关注过类似《隐秘的爱》的影片,似乎也存在着一种隔着种族、文化的认知壁垒,这是第一部真正让“性少数群体自古有之,且无处不在”这个意识从概念在我这变得

    第一次是颠覆了我对同性恋的惯性印象,就是忽然意识到这个群体似乎已经被抽象成一个年轻的、时髦的、不落地的新异类,我身为其中一份子也从未甚至无法想象和接受这个群体中有那些大龄的、普通的、非中产也不文艺的存在。哪怕之前关注过类似《隐秘的爱》的影片,似乎也存在着一种隔着种族、文化的认知壁垒,这是第一部真正让“性少数群体自古有之,且无处不在”这个意识从概念在我这变得具象化的电影。

    第二次是导演问“你为什么怕别人知道你被家暴,却不怕别人知道你喜欢女生”这里。从自身经验出发,太多人关注「子女如何向父母出柜」,这个问题说是性少数群体面临的最大难题也不为过,但到了这部电影里,一些权利身份的倒置下,这种难以启齿就崩塌了。仿佛体认到了一点受迫的症结。

    第三次是两个小女孩问阿嫲是男的女的。小孩子的世界真的好单纯,如果能只用穿不穿裙子来分别男女好像也不错。

    其实还有第四次,就是关于母亲女朋友对她的描述(我听不懂但大受震撼.jpg),怪不得人能有十几个女朋友而我还是单身狗!!

    【详细】
    14372527
  • 陈赖汉
    2011/10/25 9:33:12
    《幸福额度》:林志玲独家成衣秀
    《幸福额度》这部影片,无论从剧情设置还是背景设置,都几乎可以感受到,这就是一部为林志玲量身打造的影片。常年厮混时尚圈的林志玲,其自身的气质和影片中那几乎无处不在的奢华气息几乎融为一体,丝毫没有给人一种做作之感。可以看出,导演在影片取景之上颇下了一番工夫,以至于影片中的任何一处背景,都成了林志林的独家T型台,而林志玲几乎在这个更加宽广的舞台上充分发挥她作为模特的先天优势,将走秀之瘾过得淋漓尽致。加上
    《幸福额度》这部影片,无论从剧情设置还是背景设置,都几乎可以感受到,这就是一部为林志玲量身打造的影片。常年厮混时尚圈的林志玲,其自身的气质和影片中那几乎无处不在的奢华气息几乎融为一体,丝毫没有给人一种做作之感。可以看出,导演在影片取景之上颇下了一番工夫,以至于影片中的任何一处背景,都成了林志林的独家T型台,而林志玲几乎在这个更加宽广的舞台上充分发挥她作为模特的先天优势,将走秀之瘾过得淋漓尽致。加上林志玲每次出场都穿着不重样的服装,更是几乎将整部影片变成了一次“林志玲独家成衣秀”,纵然这部电影不是《庐山恋》,也使得我动了日后仔细数数她在影片中究竟穿了多少套衣服的心思。

    尽管林志玲已经是37岁的“高龄”,但由于出色的保养,加上影片中软硬件方面的大力承托,使她终于在从影之后,在大荧幕上留下了到目前为止最完美的映像,聚焦了影片中所有光彩的她,使《幸福额度》可以当仁不让地成为一部标准的时尚大片。纵然像我这样一直对她抱有成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幸福额度》至少从视觉上而言,相当养眼。

    自从登陆大荧幕以来,林志玲这个174的模特总甩不掉“花瓶”的头衔,或许她之前也努力想在大荧幕上证明自己,但不多的尝试却让我觉得,要真正等到一部由她领衔主演的电影的日子恐怕遥遥无期。我一直认为她缺乏震慑全片的气场,充其量只是友情客串的火候。正是如此之低的预期,才不得不让我对她在《幸福额度》中刮目。

    对于任何一个演员而言,一人饰两角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这多少是短时间内获得观众认可的“捷径”之一。因此林志玲作为一个演员的话,她无疑是幸运的。她获得了一个许多演员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获得的角色,而她也用自己的表现多少改变了我对她的偏见。

    诚然,同那些在镜头前混迹多年的戏骨相比,林志玲的表演依然显得幼稚,且发嗲的娃娃音也一时让人难以适应,但林志玲在影片中的表演,依然让我感受到了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姐妹,这种差别,不是仅仅戴个眼镜或是换个发型就可以“打扮”出来的。我相信,在《幸福额度》之后,虽然林志玲依然甩不掉“花瓶”的头衔,至少,她不再是那个纯粹点缀式花瓶。

    尽管《幸福额度》依然犯了目前华语爱情影片中都会犯的毛病——缺乏感情铺垫,爱得太突然,而且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都隐隐在传达一种金钱至上的爱情价值观,以至于就算林志玲扮演的姐姐最后舍弃金钱为了爱情而纵身一跳,也无法抹去影片在大部分时间里,给人带来的“富高帅好泡妞”的印象,甚至可以说,《幸福额度》是近年来贯彻“有了钱就有了女人”最彻底的一部影片。但由于其精致的制作,加上林志玲的表演,使这部带着浮躁之气的爱情电影,显得靓丽十足,而偏偏“精致”,也是目前许多华语爱情影片所缺乏的。这里说的“精致”并不是多么华美的布景,而是一种与电影风格结合得非常融洽的现代感。因此,《幸福额度》可以算是一部真正的都市爱情电影。由于影片没有许多爱情电影那种刻意的撕心裂肺,其小幽默的设置也几乎贯穿了整部影片,使得整部电影显得较为轻松愉快,加上林志玲超出我预期的表现,让《幸福额度》远比我想象地要来得好。
    【详细】
    51421298
  • 糖果魔法师。
    2017/6/16 15:56:35
    甜蜜十六岁
    青春期总是混杂着自我对于世界的幻想和成人社会规则的残酷,拉弗蒂很明白这一点,也很有技巧地组织起了这个故事。故事的铺垫、打点、情感都设计地十分精准!肯洛奇总是能在灰暗的社会群体和生活中,发掘出令人感动的正面力量。每一次心灵与现实之间的挣扎,都深深打动了我!
    算是看过肯洛奇的最好的片子。还是以往的风格、记录式,冷静,节制。因此也不会太激动。但是很有思想。 最后,尤其看到lima为母亲准备的欢迎会
    青春期总是混杂着自我对于世界的幻想和成人社会规则的残酷,拉弗蒂很明白这一点,也很有技巧地组织起了这个故事。故事的铺垫、打点、情感都设计地十分精准!肯洛奇总是能在灰暗的社会群体和生活中,发掘出令人感动的正面力量。每一次心灵与现实之间的挣扎,都深深打动了我!
    算是看过肯洛奇的最好的片子。还是以往的风格、记录式,冷静,节制。因此也不会太激动。但是很有思想。 最后,尤其看到lima为母亲准备的欢迎会,才明白他不过是一个需要爱的孩子。他真是个孩子。不懂什么对自己是伤害。所以在姐姐跟他说,不要去,你会被他逼疯的时候,他已经疯了。像失去妈妈的哭嚎的婴儿一样,他只是拎着妈妈的提包说“跟我回家 。
    【详细】
    8606296
  • Jessie
    2018/4/18 9:08:08
    《新舊上海》裡的三教九流

    1936年程步高導演《新舊上海》。與《烏鴉與麻雀》一樣,又是著眼於上海弄堂裡的一棟老房子和三教九流的訪客們。電影多是圍繞著「錢」進行,幾戶缺錢的房客:貧病交迫的范式夫妻、失業的袁先生以及袁式的「塑料」夫妻情,等等。

    由「錢」的拮据,主角袁式夫妻便在捍衛「面子」與「缺錢」之間斡旋。「樹要皮,人要臉。」袁式夫妻的行為則是這句話的最好詮釋。袁先生失業了依舊每日早起外出,因為擔心房東知道

    1936年程步高導演《新舊上海》。與《烏鴉與麻雀》一樣,又是著眼於上海弄堂裡的一棟老房子和三教九流的訪客們。電影多是圍繞著「錢」進行,幾戶缺錢的房客:貧病交迫的范式夫妻、失業的袁先生以及袁式的「塑料」夫妻情,等等。

    由「錢」的拮据,主角袁式夫妻便在捍衛「面子」與「缺錢」之間斡旋。「樹要皮,人要臉。」袁式夫妻的行為則是這句話的最好詮釋。袁先生失業了依舊每日早起外出,因為擔心房東知道他失業。袁太太典當了首飾,卻仍舊送「街禮」。「缺錢」的袁先生露出來其猥瑣不堪的一面,應了那句古話「貧賤夫妻百事哀」。

    《新舊上海》的總體基調哀而不傷,「頂難」的幾戶人家,卻是以喜劇的方式去展示。

    【详细】
    9304307
  • 卖女孩的小火柴
    2020/2/3 13:36:39
    这个电视剧很好看

    这个电视剧很好看,演员演技好,比如那个拆炸弹的那个解放军,还有小山东,在百度上也是好评(不要搜电视剧,要搜演员名字)感觉那些差评的都是喷子,反正我觉得很好看,家里的大人也觉得很好看,搞不懂你们为什么说难看,这里好多演员都是实力派演员,不像小鲜肉啊什么的演技不好就是长得好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电视剧很好看,演员演技好,比如那个拆炸弹的那个解放军,还有小山东,在百度上也是好评(不要搜电视剧,要搜演员名字)感觉那些差评的都是喷子,反正我觉得很好看,家里的大人也觉得很好看,搞不懂你们为什么说难看,这里好多演员都是实力派演员,不像小鲜肉啊什么的演技不好就是长得好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
    12211190
  • perceptor
    2014/5/22 2:02:20
    传承与告别
    从金刚狼2结尾彩蛋半生宿敌的两位老人一起出现时,便一直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

    Days of Future Past,未来昔日,是Uncanny X-Men漫画在80年代连载中的一系列故事,影片借用了漫画的背景设定,人物和情节则是重新构建的。从影片名字和预告篇的管窥蠡测中大概就能想象得到故事的走向,这也是许多具有时间穿越属性幻想作品中的惯用套路:灾难性的未来——主人公穿越回过去改变关键
    从金刚狼2结尾彩蛋半生宿敌的两位老人一起出现时,便一直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

    Days of Future Past,未来昔日,是Uncanny X-Men漫画在80年代连载中的一系列故事,影片借用了漫画的背景设定,人物和情节则是重新构建的。从影片名字和预告篇的管窥蠡测中大概就能想象得到故事的走向,这也是许多具有时间穿越属性幻想作品中的惯用套路:灾难性的未来——主人公穿越回过去改变关键历史事件——未来改变。本影片并无意于在穿越本身上大作文章,采用了类似《回到未来》三部曲中的单时间轴宇宙的设定,不必像《命运石之门》一样扭转世界线,也不似《蝴蝶效应》般被混沌法则玩弄。

    故事一开始就将主线交待得很明确:为了改变变种人和人类被具有变种人特性的哨兵机器人屠杀这一悲惨的未来,必须阻止反变种人哨兵机器人的制造者Trask获得魔形女的基因。于是人气主角金刚狼踏上了穿越时空的旅程,和过去的X教授万磁王等人开始了一段事关生死的未来抉择的精彩冒险......

    但是,这却并不是让观众为此而期待许久的原因。当帕特里克斯图尔特的老年X教授驱动着悬浮轮椅出现,当伊恩麦克莱恩的老年万磁王身后的斗篷在空中熟悉地摆动,当哈利贝瑞的暴风女呼风唤雨,当艾伦佩吉的幻影猫穿墙而过,当肖恩阿什莫的冰人身披冰甲,我们不禁屏住呼吸,让银幕上的影像和印象中的角色重合;甚至是安娜帕奎恩的罗刹女的一晃而过,法米克詹森的凤凰那回眸一笑,以及詹姆斯麦斯登的镭射眼的起死复生,仅仅几秒的镜头,也给人带来无限的惊喜。这一切观影中莫名的触动,早就在14年埋下伏笔。在影片中的过去与未来发生互动的同时,对观者而言新旧两个系列的期待与记忆也与影片题目相呼应般产生奇妙的纠缠。

    两位查尔斯跨越五十年为了拯救未来而进行的心灵对话,两位艾瑞克在不同时间为不同的信仰而战却皆如神灵降临般在空中悬浮的身影,X-Men传奇在过去和未来的交织之间完成了传承。在这场未来对过去的逆向推动中,每一位卷入其中的人都在起着变化。

    金刚狼虽然仍保持着狂野不羁的角色魅力,却不再是以往故事中横冲直撞的肉搏型角色,以削减攻击力为代价换取了政委及心灵导师系的超能力。本片中狼叔的超能力和打斗戏份让给了其他人,在战斗中的主要作用是被打飞。但其文戏部分则大大加强,与其说是主角,更多是作为线索人物存在:要说服X教授与万磁王合作,要耐心劝导X教授重新振作恢复心灵力量,要协助他们阻止魔形女瑞雯为复仇而走向黑暗的不归路。

    相比前作《第一课》X教授和万磁王二人作为绝对主角的设置,在本作1973年这个时空的故事中,由于并不存在前作中塞巴斯蒂安肖这样战力强劲的大boss,更多的剧情是围绕X教授,万磁王和魔形女展开的。三人各自执念,X教授想要在拯救世界的同时拯救自己的妹子魔形女;万磁王则依然不肯放弃征服人类的野心,为了改变命运不惜视魔形女为弃子;而魔形女则怀抱为成为Trask实验牺牲品的同伴复仇的意志,一心要置Trask于死地。

    在金刚狼思想政治工作异能的治愈下,X教授看到了自己所面临未来的种种空难,为了世界也为了妹子瑞雯,重新接受了自我,和老狼野兽一起踏上对魔形女的拯救之路。他也传承了来自未来自己的信念,最终帮助人类认识到了对抗与杀戮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万磁王相信了金刚狼关于未来的说辞,虽然被X救出牢狱,却依然决定要走自己的武力振兴之路。在万磁王心中,变种人的未来才是greater good,为此他不惜想要通过抹杀同伴魔形女这一导致变种人克星——新式哨兵机器人出现的关键因素。万磁王的技能再一次成为电脑CG经费支出的大头:他通过原子级金属操控术控制了哨兵机器人,将体育馆作为套圈将总统府变为瓮中之鳖。

    魔形女在这一部中仍然利用自身特长扮演间谍的角色,并为了向Trask复仇而展开苦苦追踪。接触到同伴丧命的真相,被万磁王的背叛,被X教授召唤,魔形女经历了更多的心态变化。在万磁王要屠杀白宫之时,在X教授一再劝说下,方做出最终抉择,挺身而出击倒万磁王,并因此真正拯救了未来。

    于是,在金刚狼完成使命,意识回到五十年后新的未来中,我们看到X教授的学校再一次变得生机勃勃,X-Men齐聚一堂,在传递欣慰的同时,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老X-Men三部曲的故事在这一时空中已不再存在。

    这也算是美漫中利用时间穿越改写历史而进行整个世界重启的惯用手法,一定程度保证了之后故事发展的独立性。考虑到时间穿越等类似题材应该不会再在续作中采用,这一次怀旧意味十足的久别重逢,也极有可能是老X-Men班子的告别。尽管老的X-Men三部曲有着或多或少的遗憾,而这些时间,这些故事和这些人物,即便是在影片时空中被改写后不复存在,在我们心中,却仍然不会老去。

    ------------------------------------------------------------------------------

    p.s.关于影片的一些小细节:

    1. 未来世界,变种人抵抗军利用幻影猫的意念跨时空传送能力不断的进行Save & Load(原作中穿越的人是幻影猫自己),除了两巨头、冰人、幻影猫、风暴和钢人(巨匠)是老面孔,其他的几个应该算是这部电影中加入的新角色,包括毕肖普Bishop(能力是吸收能量并发射,相当于肉体电容器),战迹Warpath(强健的近战型战士,影片中还体现了千里眼),太阳黑子Sunspot(能力是吸收发射太阳能,不过电影里基本上就是火人......),闪光Blink(创造空间通道,人肉portal发生器......)。范爷的Blink虽然台词不多,但给的镜头还是很多的,而且超能力十分抢眼,最后大战时使用传输门和钢人配合将下落的动量由垂直转为水平方向,真是portal的强烈即视感。不过令人感到痛心的是,在哨兵的压制下,这些人在电影里基本上都死了两次......

    2. 1973年出现的快银,拥有超级速度的变种人,狂拽酷炫的角色,在营救万磁王时更是有一段喜剧感十足的表演。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暗示或致敬原著中万磁王和快银的父子关系,影片中当万磁王介绍自己的超能力是控制金属时,快银回应说他的母亲曾经与一个类似的人约会过。

    3. 万磁王获得自由后为了不被X教授掣肘,故地重游去夺回自己的反心灵控制头盔。在放置头盔的展柜中,还可以看到一只放大版的膜翅目昆虫翅膀和一件破损的曾于《第一课》中出现的X-Men制服,前者是前作中出现的变种人精灵Angel的遗物,后者是Havok的制服。且万磁王之前和X教授争吵时透露出天使海妖红魔鬼白皇后几人的死讯,为电影的基调蒙上一层压抑的黑纱(白皇后Emma Frost居然在镭射眼出现前就挂了,不是人气主角真是要泪奔......)。

    4. 《第一课》中正反派团队中除了三角关系的三人和野兽,幸存下来的还有会发射红色能量光束的Havok(原著中镭射眼的兄弟),他和蟾蜍人(老X-Men第一部中万磁王手下)、纹墨(右眼有纹身,能力体现在手心生化危险标志可以导致人眩晕恶心,原著中其超能力并非自带)、Spyke(?疑似,但和原著能力不同)等人被派往越战战场,在被送回Trask工业当实验品前被魔形女营救(可喜可贺)。

    5. 关于史崔克的儿子,即出现在老X-Men系列第二部中被史崔克用于控制X教授的心灵能力变种人Jason,本片中Trask曾经问起史崔克儿子的情况,史崔克的表情似乎有些复杂。在X教授一开始尝试使用脑波增幅器Cerebro寻找瑞雯时并未成功,X教授当时很懊恼的抱怨自己无法控制能力“像自己曾经的一个学生一样无助”,有可能指的就是史崔克的儿子。

    6. 影片开头展示的是大战过后废墟中的纽约市,这里是X战警总部和X教授学校的所在地,也是原作Days of Future Past漫画第一个场景。在被关押的人群中可以看到一个右眼纹身的人,看似可能是后面出现在越南战场上的变种人纹墨。

    7. 结尾彩蛋应该是下一部X-Men的预告,对应所谓的世上第一个变种人——天启(不是明朝的朱由校......)的故事,虽然控制金字塔的看似女子(有朋友在回复中认为只是比较清秀,但愿如此= =)但天启是爷们无误(不知道是啥亲戚还是故意搞的性别反串,最好不要= = ),不远处的沙丘上四骑可能对应原著漫画的天启四使徒。

    【详细】
    66773528
  • 卡不卡夫
    2016/3/16 9:40:24
    东北逗逼就是这样现身的
    两部都看了,单纯的从台词画面的搞笑,还是山炮进城1要好一些,而且故事完整度也要好于2 但两部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喜剧突破,或者都不算为喜剧,传统的喜剧是悲喜相互转化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而这4。人中所遇囧事,不足以是悲。不过是将东北的搞笑方言搬到银幕上,笑点最多的也只能是东北方言个喜欢东北人的一些受众群体!这种片子不应该拿票房说话??可以说我们不开心了可以拿他逗乐!
    两部都看了,单纯的从台词画面的搞笑,还是山炮进城1要好一些,而且故事完整度也要好于2 但两部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喜剧突破,或者都不算为喜剧,传统的喜剧是悲喜相互转化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而这4。人中所遇囧事,不足以是悲。不过是将东北的搞笑方言搬到银幕上,笑点最多的也只能是东北方言个喜欢东北人的一些受众群体!这种片子不应该拿票房说话??可以说我们不开心了可以拿他逗乐!
    【详细】
    7814182
  • Mai Shiranui
    2016/9/2 18:38:52
    我们这一代人的困兽之斗

    被朋友连着喂了几天的安利,说是难得的真实、细腻的国产都市剧,值得一看。最近真的被现实主义的标签吓怕了,以为又是《欢乐颂》一族的调调,吵嚷着真实,却是拿私人视角写全景,主观地没谁了。

    当然,本着一吐为快的初衷还是决定去看看,原只打算看上几集,有个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罢了,没想到竟被剧情吸引住,一直追了下去。如今已播了四分之三,全貌大致可观,或可写一写大概的观后感了。

    被朋友连着喂了几天的安利,说是难得的真实、细腻的国产都市剧,值得一看。最近真的被现实主义的标签吓怕了,以为又是《欢乐颂》一族的调调,吵嚷着真实,却是拿私人视角写全景,主观地没谁了。

    当然,本着一吐为快的初衷还是决定去看看,原只打算看上几集,有个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罢了,没想到竟被剧情吸引住,一直追了下去。如今已播了四分之三,全貌大致可观,或可写一写大概的观后感了。


    优劣各表吧,先说长处:

    像安利的理由一样,真实、细腻,这些是很多剧评都说到的一点。而不同于以往家庭伦理剧中之处,在主线上,《小别离》并没有用太多套路化的公式,儿女叛逆抗上,夫妻间的怀疑,婆媳矛盾,离异家庭互撕等烂大街的桥段,大多只是真实的点到即止,而几乎无一用作主线叙事的推动力,这在国剧中殊为难得。

    因职业要求,已习惯了随时吐槽猜剧情,有时会被父母问道可能的剧情走向,而看这部剧时,却常被打脸:如弗兰克的去向,周佳成和方圆暧昧的感情走向,刘姥姥、他大姨等欠扁人设的存在意义等等。

    看得出,在细节上,编剧还是颇费心思的,剧情和人物都没有囿于套路——向标签化、极致化发展,“虎妈”童文洁在面对女儿的成绩下滑、说谎等问题上,也非一味地打压、咋咋呼呼,那种失望而心疼,又小心翼翼的状态被海清传达地非常到位。

    因压力过大,朵朵曾放空自己,漫无目的地坐上巴士,不知道飘到了那个近郊野外,走着走着就忘记了时间。不为出走,只是单纯地想逃离,这种时候我也曾经历过,于是感同身受,父母的状态,无稽收场,一切与现实如出一辙,如生活的插曲点到即止,也不会为剧情带来太大的转折。

    在剧中,像这样的小细节很多,生活中俯拾皆是,剧里也仅仅如小剧场一般点缀着边角。看得出,编剧是一个懂得观察生活的他,值得庆幸的是,他没有为了刻意冲突,将一道道闲笔做成武林大会,尽可能的还原了生活的真实力度。


    因为细节,这部剧中反映出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也是较为真实的,可就该剧而为之一观。

    说到这一点还是有所保留的,最初觉得有涉及,无突破;仔细想想,中产阶级的围城,至今仍是一个社会性的话题,在无法解决时,呈现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家庭的组建原就是一场战斗,把成长背景、性格三观不可能相同的两个个体强行拽到一起,彼此忍让,放弃自我意识中难以被容忍的那一部分,兼容而不排异,婚姻便能维持下去。至于教育子女上,父母也是在走单行道——尤其是在计划生育后,那种不可逆的危机感使他们如临大敌,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有个闪失。

    后来,我们也许会明白,人生如琴弦,绷得太紧可能会断掉,但这些后见之明,大概是初为人父母不曾想到的,焦虑感很大程度上源于未知的不确定性,对于我们,人生是未知的,所以才有忧思烦恼,对于父母,儿女同样是未知的,所以才互相羁绊又互相消耗着。


    在中国,中产阶级是艰辛又脆弱的,他们没有切实的保障,难以保证永远当精英而不下堕,又因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往往还报以幻想——这是残忍的,这种不定感很容易让我们忽略了自身的局限,又一次次消耗着期望。

    就如剧中的家庭一样,童文洁和方圆家是实打实的小康之家,却怕孩子被淘汰出精英圈子,把朵朵作到了抑郁症的边缘,吴佳妮和金志明随处在中产阶级的下游,仍手握北京户口,坐拥学区房,也许是很多都市白领奋斗半辈子都达不到的位置,琴琴足够优秀,于是他们想把孩子送出自己的阶层,托到更高的位置上,甚至不惜家庭破裂。这种焦虑感遍布剧中,带来阵阵刺痛。


    比起同题材的影视作品,《小别离》之好,在于它视角相对公平——只是相对而言,它没有刻意分化出阶级圈子的鄙视链,大致客观地描写着不同家庭的生存状态,不溢美也无过分贬低,即便最后选择了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选择的和衷方式——出国,来很好的规避了现实的残酷,但影视原就有它的视角与阶级性,既然是商品,就无法做到让所有人满意——它可以选择自己的观众。


    囿于篇幅,稍带说一下阴面吧,其实也不能算什么问题,只是谈谈心情,见仁见智而已。

    稍显遗憾的是,剧本以三个家庭为缩影,但琴琴家和小宇家的故事,明显不如朵朵家的线索扎实。这一点颇值得玩味:即两个家庭主要矛盾的选择明显避重就轻,不具备太大的代表性。

    琴琴家庭主要矛盾的由来,既非父母辈观念不合拍、对彼此的消耗,又不是乖小孩成长与学习中的真实困境,而是围绕着贫穷家庭出国——甚至不惜出以让抚养权的方式来扩大矛盾。她大姨这条线索在剧中尤为尴尬,不是不通,而是撑不住,显得失衡。

    比起琴琴,小宇家的矛盾还算较为典型,但写的浅。老夫少妻、不学无术的富二代、离异家庭重组,这些元素本可以炖一锅有滋味的佳肴,却生生做成了快餐,刘姥姥进大观园,还算折腾出许些事来,其余时间,则多以小宇和后妈的通情达理来实现和解,以鸡毛入鸡汤,也本无大病,只是少了几分辛辣滋味。


    在国产现实题材家庭剧中,《小别离》算是比较出色的作品,只是总感觉差些什么,许是自己期待太高,总希望能看到一些突破,或许这对电视剧本身并不公平。上文提道,剧中人兜了那么大一个圈子,还是选了和衷的解决办法——出国,这样的设定其实有些取巧:编剧既要给观众一个圆满的交代,接住自己抛出的诘问,也要争取不打脸,让结局合乎主题,保持住自己的态度——理是通了,力度却少了几分。

    从什么时候开始,影视作品一定要追求一个结局,反映到剧中,则是主人公不可以失败,也不能妥协——好吧,即便是现实主义,也只能折中,即回避。

    假如朵朵真的罹患了抑郁症,或者小宇的成绩出现在了琴琴家庭,编剧会借剧中人之口,让他们妥协或放弃吗?我曾见过身边的人因压力有着或轻或重的抑郁征兆,还在强迫着自己奔跑,直到悔之不及。

    因为在主流的观念里,落后便是错的,是不能接受的,即便那根绷紧的弦将断掉,稍微调整,换首曲子,便要继续出发。如果把中国学生的残酷物语视作社会制度的畸形产物,则孕育出的带有道德审判的期待,则更为可怖,它会无限放大平凡人的挫败感,用羞耻感扩大着精英与非精英之间的人格距离——即便平凡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所以当有人说讨厌这部剧的三观,我一点都不会感到奇怪,因为我们讨厌的那个不公正的社会缩影,被原封不动的搬到了剧中,看着剧中人的挣扎就如同溺水的我们,而他们有的救生圈,大多数人却都没有。


    所以童文洁可以毫无顾忌地说着:“你进不了重点高中,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金志明可以说:“人有钱任性,咱没钱认命。”这是现实,但这种所谓的现实,除了扩大整个社会的焦虑感,几乎别无用处。更为麻烦的是,这类剧在一边批评着阶级的同时,又无意间扩大着阶级间的道德审判和人格距离。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对人的深层影响应已不单是物质资源的持有,更是对性格的塑造——这种诡辩之所以能成立,未必与社会的歧见无关。

    很多时候,自由选择的前提是,你仍可以接触到那个供你选择的自由世界,每个人都会因他的成长背景、性格爱好,有着自己所接触不到的世界,应该说,我们能选择的,其实很少。

    然而,一旦无视自由选择的界限,就会无可避免地出现阶级间的人格审判,正如从美国回来的她大姨,以闯入者的姿态进入到琴琴一家的生活里,妄自褒贬着他人的选择——在别人的盲区里夸夸其谈,这是自由社会里都市人的禁忌,却在国产剧中被不厌其烦地提起。

    国剧很少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尊重个体人格,却爱抓典型、抓主流,加上惯用的标签化伎俩,易会使观众将自己代入到剧中语境,认同那充满偏见的角色定位。其实,国产编剧们大可不必那么愤懑满腔,还是希望能有一天,在荧屏上看到更多形形色色的个体,有着各自的喜怒哀乐,过着有趣而平凡的人生,而不再是粗暴地一笔勾勒出所谓的“集体焦虑”。

    毕竟,上帝才是玻璃罩外的旁观者,而我们只需要尊重别人,做好自己。
    【详细】
  • 80693364
  • Jack
    2019/7/3 23:04:53
    20190703, s01e03, no highlight? no interesting?~~~~~~~~~~~~~

    20190703, s01e03, no highlight? no interesting?~~~~~~~~~~~~~~~~~~~~~~~~~~~~~~~~~~~~~~~~~~~~~~~~~~~~~~~~~~~~~~~~~~~~~~~~~~~~~~~~~~~~~~~~~~~~~~~~~~~~~~~~~~~~~~~~~~~~~~~~~~~~~~~~~~~~~~~~~~~~~~~~~~~~~~

    20190703, s01e03, no highlight? no interesting?~~~~~~~~~~~~~~~~~~~~~~~~~~~~~~~~~~~~~~~~~~~~~~~~~~~~~~~~~~~~~~~~~~~~~~~~~~~~~~~~~~~~~~~~~~~~~~~~~~~~~~~~~~~~~~~~~~~~~~~~~~~~~~~~~~~~~~~~~~~~~~~~~~~~~~~~~~~~~~~~~~~~~~~~~~~~~~~~~~~~~~~~~~~~~~~~~~~~~~~~~~~~~~~~~~~~~~~~~~~~~~~~~~~~~~~~~~~~~~~~~~~~~~~~~~~~~~~~~~~~~~~~~~~~~~~~~~~~~~~~~~~~~~~~~~~~~~~~~~~~~~~~~~~~~~~~~~~~~~~~~~~~~~~~~~~~~~~~~~~~~~~~~~~~~~~~~~~~~~~~~~~~~~~~~~~~~~~~~~~~~~~~~~~~~~~~~~~~~~~~~~~~~~~~~~~~~~~~

    【详细】
    10284470
  • Dr.Phisher
    2018/5/21 11:42:00
    Nope, not working

    An expensive perfume commercial with an espionage story that is full of plot holes and cliche. Tom is classically trained at Cambridge and RADA. I’m pretty sure he can act. But he did such a bad jo

    An expensive perfume commercial with an espionage story that is full of plot holes and cliche. Tom is classically trained at Cambridge and RADA. I’m pretty sure he can act. But he did such a bad job in this show that even his Aegean blue eyes were not able to save it. The director herself was clearly a “Hiddlestoner”. So much so that the entire series became utterly an admiration of Tom’s intoxicating gazes and bright grins and his marble statue like body, which significantly derailed the story line and distracted audience’s attention. I enjoyed staring at Tom’ s face and body, enormously. I mean who wouldn’t? Tom was beautifully shot in most scenes. But it aren’t working for this show. It aren’t working for any show. We say that Tom is so attractive that “I can even watch him vacuuming an empty house over and over again without feeling bored”. Well I guess it aren't true. At least not for me. You gotta be careful about what you wish for. If there is something that’s worth mentioning it’s probably the so called “female gaze”, which presents the appreciation of a male’s body from a female’s prospective. For instance the “suiting up” scene and all the sex scenes and nonsex scenes that involved Tom in it. Inadequate acting, bad directing and worse story telling made The Night Manager a piece of work that’s even worse than a mediocre in this genre. It didn’t do le Carré justice. Although, I do believe Hugh Laurie and Olivia Coleman both deserved a Golden Globe. Their acting was fantastic and incredible. But Tom? He was definitely not ready for the role of the next generation “James Bond”. And he should probably take some time off and think about his choice of roles (and choice of life too). I mean, Crimson Peak? Skull Island? Taylor Swift? Seriously? (Don’t get me wrong. I’m a huge Taylor fan. But still).

    【详细】
    93831845
  • 于影同行
    2013/8/4 16:46:05
    小评以下
    首先这部电影故事不错的,人物性格的塑造也是不错的,刘锡明的戏份并不多,只是肩负了终极报仇的责任;张丰毅演的大反派,基本不做好事,片中和徐曼华有很精彩大胆的激情戏。徐曼华在电影里露点演出,身材不错,就是发型有问题。其实,电影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张建立扮演的聂飞,电影前半段基本是他的独角戏,长得有点像樊少皇,可惜这个演员不知名。女主角吴珊珊应该是大陆演员,长得很肉感,这样的女生更吸引人。
    首先这部电影故事不错的,人物性格的塑造也是不错的,刘锡明的戏份并不多,只是肩负了终极报仇的责任;张丰毅演的大反派,基本不做好事,片中和徐曼华有很精彩大胆的激情戏。徐曼华在电影里露点演出,身材不错,就是发型有问题。其实,电影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张建立扮演的聂飞,电影前半段基本是他的独角戏,长得有点像樊少皇,可惜这个演员不知名。女主角吴珊珊应该是大陆演员,长得很肉感,这样的女生更吸引人。
    【详细】
    6196197
  • FeiLin
    2021/12/31 2:45:40
    带着看恐怖片的心情看了部伦理剧

    受封面海报吸引,初想大晚上看应该很刺激。5个小伙伴一起看,1个睡着,其余4个吃吃喝喝吐槽电影,基本上嘻嘻哈哈看完整部电影。

    我看下来就是满满的网络电影style。

    简单的剧本,有反转,但不至于出乎意料,做的还不错。但我最不能接受的是台词,太维和了。特别是刘所的那段感悟,或许是人物看起来比较单薄,那段台词在那个时间点他讲出来都太过僵硬,强行升华,很尴尬呀。

    受封面海报吸引,初想大晚上看应该很刺激。5个小伙伴一起看,1个睡着,其余4个吃吃喝喝吐槽电影,基本上嘻嘻哈哈看完整部电影。

    我看下来就是满满的网络电影style。

    简单的剧本,有反转,但不至于出乎意料,做的还不错。但我最不能接受的是台词,太维和了。特别是刘所的那段感悟,或许是人物看起来比较单薄,那段台词在那个时间点他讲出来都太过僵硬,强行升华,很尴尬呀。

    所以如果是和我一样想看恐怖片的就不用期待了,如果你看完了那你就当是伦理喜剧吧。

    【详细】
    14105243
  • RebelHeart龙宝
    2018/11/22 10:15:47
    精神分析 | 影片[南茜]中的“释梦”与“复原”

    [南茜](Nancy)是一部由独立电影人克里斯蒂娜·秋自编自导的独立电影。影片由才华横溢的英国女演员安德丽亚·瑞斯波罗格([斯大林之死]、[曼蒂]),金球奖得主史蒂夫·布西密([大西洋帝国]、[开麦拉狂想曲])以及知名女演员吉恩·史密斯-卡梅隆主演。电影讲述了35岁的单身女子南茜在母亲死后试图解开其身世之谜的故事。

    [南茜](Nancy)是一部由独立电影人克里斯蒂娜·秋自编自导的独立电影。影片由才华横溢的英国女演员安德丽亚·瑞斯波罗格([斯大林之死]、[曼蒂]),金球奖得主史蒂夫·布西密([大西洋帝国]、[开麦拉狂想曲])以及知名女演员吉恩·史密斯-卡梅隆主演。电影讲述了35岁的单身女子南茜在母亲死后试图解开其身世之谜的故事。

    9777331
  • xy
    2019/10/26 3:30:45
    小感慨
    最后一集一个小片段印象深刻:母猎豹看到三只小猎豹捕猎成功,已经能够独立生存后,默默转身独自离去,却又不舍而回望,一步一回头。小猎豹在品尝首次猎物之后发现熟悉的身影不在往常的位置,无助惶恐焦急发出呼唤声,但是母亲已经不见踪影,只留下漫漫草原,看到这一刻让人泪如...  (展开)
    最后一集一个小片段印象深刻:母猎豹看到三只小猎豹捕猎成功,已经能够独立生存后,默默转身独自离去,却又不舍而回望,一步一回头。小猎豹在品尝首次猎物之后发现熟悉的身影不在往常的位置,无助惶恐焦急发出呼唤声,但是母亲已经不见踪影,只留下漫漫草原,看到这一刻让人泪如...  (展开)
    【详细】
    10600215
  • Chung Syun
    2018/4/8 15:55:37
    欧布剧场版,名为"羁绊"。

    浪人红凯。浪人,理应不存在羁绊之说。TV版已经把红凯的"浪无踪迹"体现得淋漓尽致。直至TV版大结局,红凯的奥特曼身份也鲜为人知。于是,羁绊这个词在浪人身上,便显得尤有韵味。我觉得这是制作方用来吸引人目光的一个很好举措。

    所以,故事主题便是"羁绊"。剧情中更是将这个主题表达得非常全面与细致。

    一、友情的羁绊

    具体表现在

    浪人红凯。浪人,理应不存在羁绊之说。TV版已经把红凯的"浪无踪迹"体现得淋漓尽致。直至TV版大结局,红凯的奥特曼身份也鲜为人知。于是,羁绊这个词在浪人身上,便显得尤有韵味。我觉得这是制作方用来吸引人目光的一个很好举措。

    所以,故事主题便是"羁绊"。剧情中更是将这个主题表达得非常全面与细致。

    一、友情的羁绊

    具体表现在SSP与红凯本人身上。

    从一开始SSP受四个外星人袭击时的对话:

    "要是现在凯在就好了。"

    "别指望那个浪客了。"

    随后红凯的突然出现,救了大家。

    然后SSP四人组想去调查别墅,被凯阻止。以凯的原话来讲,"我是为他们着想。"典型的我行我素的浪人形象。随之红凯遇坑,得救于赶来相助的SSP。而后在车上众人的对话中:

    "也许我们确实会拖累你,但我们也不是完全派不上用场。"

    "就算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的目的地是一样的。"

    而大地也是指出在自己的战斗生涯中,同伴们给予了他最重要的能量。

    接着,红凯在与机械怪兽对战中,被撒迪斯偷袭又扑街了。这时便是SSP的三个人跟红凯的羁绊,也是他们的勇气激活了银河、维克特利、艾克斯的能量,使红凯获得三奥能量完成三重融合。(这里恰好也体现了新时代奥特曼之间的羁绊。)所以,红凯获得三奥能量,并不会像其他豆友所说的突兀。

    二、新老奥特曼,浪人的羁绊。

    "无名小卒,只不过是个浪客罢了。"这是剧中赛文对自己身份的说辞。

    新老奥特曼一起战斗的画面对我产生了一大思想冲击:老奥特曼凭借训练和经验作战,新生代奥特曼更多凭借外力。赛文实实在在的一拳一脚,都让我这个20岁出头的老曼迷大声叫好!与其说是卖弄情怀,不如说是圆谷满足了我们对老奥特曼的怀念。

    赛文的出现不止是为了情怀,更是让红凯知道:即使是浪人,也不会是孤独一人,只要彼此之间还有羁绊。

    三、基情的羁绊

    伽古拉和红凯是真基情,大家都明白的,就不多赘述。

    说完了羁绊,插播一些吐槽:跟其他豆友一样,那CG战斗服确实没什么卵用,也没促进剧情的效果。赛罗的出场,则是作为旁白一样的存在。而大剧情,确实不出彩,有点杂糅的感觉,boss的意图就是想把地球弄成宝石而已,她哪有能力搞掉所有时空的星球,确实不太明白强行加入其他次元宇宙的意图。

    吐槽完了。回到正题,我个人觉得这个故事蕴含两个主题,且都贯穿全剧。一个便是上面讲的关于个人羁绊。另一个,则是关乎艺术——"美"。

    Boss觉得许多东西都美,她想存住这些美。于是她将其认为美的事物化为宝石,以永存美好。

    最后boss被击败的时候,红凯对她说了一段话:"你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人,一旦你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就会想通了。美是会发生变化的。不管是去年的花还是今年的花,它们都一样,非常的美丽。但是,只有相信下一代,并且把命运托付给他们,美丽才能真正的永垂不朽。"

    似乎在跟我们说,老奥特曼很美好,但我们也要抱着包容和信任的眼光,去看待新时代奥特曼。

    【详细】
    92821439
  • 石头匠人
    2022/2/14 23:31:34
    人到中年得知天命

    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的命中注定的身份角色和任务,也就是:命运。

    现在的我们总会羡慕和幻想不一样的生活种的另一个自己,但如果你想要的、幻想过的人生都在脑海中尝试过,你还不是会被现实拉回到这里,还有什么比完成你眼下的任务重要呢,不过确实,她们都生活都比你现在的生活要精彩,人到中年,现在的你只能日复一日的看着滚筒洗

    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的命中注定的身份角色和任务,也就是:命运。

    现在的我们总会羡慕和幻想不一样的生活种的另一个自己,但如果你想要的、幻想过的人生都在脑海中尝试过,你还不是会被现实拉回到这里,还有什么比完成你眼下的任务重要呢,不过确实,她们都生活都比你现在的生活要精彩,人到中年,现在的你只能日复一日的看着滚筒洗衣机旋转。

    这个宇宙有许许多多的平行宇宙,也会有无数和你一样的分支,你不过只是形形色色角色数以万计你的其中一个你,有完全和你不同的,也有和你一样的,你不就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份子,无论如何你都渺小的微乎其微,但真的是这样吗?

    突然有一天,你所在的世界突然成为了全宇宙的中心,你被告知所有其它平行宇宙的你都会以你的决定和一举一动而行动,你成为了发号施令的人,你现在的目的是拯救这个宇宙中全部的你和你的家庭和家人,而你必须得完成眼下的这个任务。

    你开始明白你现在所在这个世界的你如果你不坚定地做出抉择就会被其它空间平行宇宙的你所左右,你会因为找不到自我而陷入迷茫,你迷失了自己,那么你接下来的行为就会被别的平行宇宙的你所牵引……你无法掌控自己而完成任务了。

    这时你所爱的家人用爱让你明白了你所在的这个世界你有多么重要甚至可以说很厉害,之后你便能够相信自己可以胜任这一任务,一举一动都将按照着你勇敢的决定走,因为相信自己而变得别无杂念,努力做好现在这个世界自己的你和事情,就不会被其它平行宇宙的你所左右,是爱与家庭让你看清了你潜在的强大力量

    也许在另外平行宇宙的我们可能是任何人或是任何厉害的人物,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角色,但是这些对我们现在而言其实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现在独一无二的你,那些你第一无二而你的人和朋友,重要的是你和你的家庭、家人、和你为这个家所做的一切,你是不是有时候会经常幻想不一样或者任何样子的你,如果这些想法都成为了现实,都变成了平行宇宙的你又怎样?他们的经历和你永远不一样,你即使进入了另外一个你的宇宙,那个宇宙再好,你还是会想回来,回到现在的思绪,回到这一瞬间!因为这里才是你真正的归属,命运安排给你的真正任务就是在你身边,如果你能完成做你的这项任务,你就等于拯救了全宇宙的你。

    所以从现在开始别无杂念,现在做好自己,跟随命运的安排继续你的生活,做好生活给你安排的任务,为家庭、为所爱之人,人到中年,就能明白这些道理。

    这一瞬间,因为爱和家庭,通通指向了你!现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完成拯救宇宙的任务。什么都阻挡不了你处理眼前这些税务,宇宙坍塌也不行,这是眼下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宇宙当中没有什么是比这件事更重要了!因为我这个女人可是家庭的中心,宇宙的中心。

    爱,家庭,命运。

    14219147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