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迪少校影评

9388201
  • 盐烤秋刀鱼
    2022/4/21 3:00:31
    注水程度堪比2022年4月的上海发放的注水猪肉

    隔离的漫漫长夜,我第三次刷到了《人生切割术》的推荐,把记忆切割的点子给瘫在沙发上发呆的RY一讲,我俩一拍即合,兴致冲冲地打开百度网盘,一口气把第一季看完了。

    哈欠连天,饥肠辘辘,看完只想问:到底是谁把这剧炒到豆瓣9.1分的?剧集发行商给你们影评号付推广费了?

    我浪费了人生中宝贵的三个小

    隔离的漫漫长夜,我第三次刷到了《人生切割术》的推荐,把记忆切割的点子给瘫在沙发上发呆的RY一讲,我俩一拍即合,兴致冲冲地打开百度网盘,一口气把第一季看完了。

    哈欠连天,饥肠辘辘,看完只想问:到底是谁把这剧炒到豆瓣9.1分的?剧集发行商给你们影评号付推广费了?

    我浪费了人生中宝贵的三个小时——如果你问我为什么9集40分钟的电视剧只浪费了我三个小时,那是我很有先见之明地开了2倍速。另外,我不是想开2倍速,实在是播放器只让我开到2倍速。

    剧集的科幻点子确实不错,但也只有点子能看了。一照面最让人感到不适的观感就是剧情注水。实话实说,我隔离期间在SH买到的团购猪肉都没有这部剧注水多。放在英剧里3集就能拍完的故事,剧组硬是用各种故弄玄虚的片段、无穷无尽的闪回、对剧情没有任何推动作用的无意义对话、2倍速都长得像正常速度的无意义空镜头,硬生生水了9集——甚至还没把故事讲完,而是仅仅打完一个铺垫。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卢蒙公司曲折离奇的白色走廊:你敢相信他们拍员工从电梯口走到办公室门口就能拍一分钟吗?

    而且,不是一集,是每一集。

    这直接导致了前6集的观感无比拉垮,比我穿了一冬天的靴子还臭,比我只剩皮的牙膏还难挤,直到最后2集,才终于让我升起了一点天真的期望:说不定剧组只是在草蛇灰线铺大招,最后会有能让人满意地惊天大反转?

    结尾转瞬而至,直到演职员表出现在屏幕上,我才绝望地承认:草,没有。他们是货真价实地注了6集水。

    作为一个第一季故事都没讲好就开始为第二季预热的剧组,我相信他们的野心真的很大,什么都想讲,结果什么都没讲,直接和一头雾水的观众一起陷入看懂/没看懂的薛定谔叠加态。

    明明是很好的一个科幻点子,剧组就是不肯好好讲科幻。他们要往里面倒一点死老婆忘不掉悲情男主(你们美国人就吃这一套哈?),倒一点自由平等的人道主义(指的是有色人种和LGBT一个都不敢落下的美式道德正确),再倒上一点宗教隐喻和神秘主义(又叫故弄玄虚)……哎呀,不好意思倒多了,不如我们直接拍成反邪教宣传片吧!

    于是你能在剧集中看到:形象如耶稣般伟岸的创始人,员工自杀未遂都要感谢一句基尔·伊根的保佑。厚度堪比圣经的员工指南,专门绘制基尔·伊根发迹史的视觉与艺术部门。莫名其妙出现的羊羔保育室,和华夫饼大餐后带着面具的亵渎舞蹈。还有公司奇怪的体罚手段,在小黑屋里反复念诵宗教意味极强的语句,直到监督者认为你在真诚悔过。而专门对员工进行公司史教育的永恒室,恕我直言,这不是参观学习红色经典党史博物馆吗……

    最重要的是,剧组显然没有能讲好一个故事的能力:前期故弄玄虚的钩子没有一个落到实处,中间剧情逻辑欠缺人物动机不足,结尾直接没法收尾了。说实在的,一个打通了政商渠道,规模足以养活半个小镇,还有着如此超越的科研技术的企业,做下这么违背伦理的手术,居然只是为了——让员工给你朝九晚五地打杂?

    相比之下,卢蒙公司的领导显然更难做:黑人小哥做完神父做人事,还要一个人抗下整个安保部门,唯一的武器是割绳子都要2分钟的小刀。主角的顶头上司,不但要密切关心员工日常生活,还要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去给主角的姐姐当催乳师。更能提结尾反转,继承人竟亲自下场分离记忆进入自家企业打工(甚至为了逃避打工反复逃跑),这种自我奴役的奉献精神堪称世间少有。

    说实话,我听到记忆分割这个点子的第一反应是,要么企业把员工拆成了两个人格轮流打工,前脚刚走出公司大门后脚转头跨入电梯;要么直接把员工的意识复制了无数份,流水线生产不发一分钱工资的无偿打工人。

    没想到……怪不得公司创始人的雕像长得这么像马克思,原来我才是该上路灯的资本家啊!

    最后补充一句:编剧有野心,想讲哲学讲神学讲伦理学,隐喻现代社会,当然是好事。但这首先要建立在你们做好自己编剧的本分,讲好一个合乎逻辑的故事的基础上。

    【详细】
    143511846
  • 大喽咪
    2021/12/21 14:14:19
    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Love is very strange to me. But my grandmother's love for me has no distance, and her love always burns to m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brightly lit, and the bright moon is
    Love is very strange to me. But my grandmother's love for me has no distance, and her love always burns to m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brightly lit, and the bright moon is like a naughty child, climbing out of the clouds for a while, and then going in. M...  (展开)
    【详细】
    14082343
  • 霄??
    2018/7/7 18:49:09
    毕加索和那些赐予他灵感的爱人们

    有人说天才的成长历史,大抵都是一部渣男的成长史。在看了那么多的书本后,我越来越谨慎的去对一个人和一个事情作出自己的非黑即白的判断,因为艺术是复杂的,相比而言政治是简单的非黑即白,但是艺术是即非黑也非白的,对于艺术家的解读就更要谨慎的多,小心翼翼的敲下这些字,生怕他老人家在地下暴怒,出来和我来一场斗牛比赛。

    有人说天才的成长历史,大抵都是一部渣男的成长史。在看了那么多的书本后,我越来越谨慎的去对一个人和一个事情作出自己的非黑即白的判断,因为艺术是复杂的,相比而言政治是简单的非黑即白,但是艺术是即非黑也非白的,对于艺术家的解读就更要谨慎的多,小心翼翼的敲下这些字,生怕他老人家在地下暴怒,出来和我来一场斗牛比赛。

    9495340
  • 帅小刘
    2019/4/7 23:44:36
    《嗨翻姐妹行》观后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无意间看到的一个电影,讲的是一帮大学好朋友,因为要一起参加音乐节,而重新相聚在了一起的故事。 故事的情节是我喜欢的,但是必须承认,台词有些污。哈哈哈?? 在电影的最后,有一个女生面对众人去揭开自己的伤疤,然后所有的姐妹都站出来的时候,真的好感动。 之所以这周写...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无意间看到的一个电影,讲的是一帮大学好朋友,因为要一起参加音乐节,而重新相聚在了一起的故事。 故事的情节是我喜欢的,但是必须承认,台词有些污。哈哈哈?? 在电影的最后,有一个女生面对众人去揭开自己的伤疤,然后所有的姐妹都站出来的时候,真的好感动。 之所以这周写...  (展开)
    【详细】
    10097254
  • 木棉树
    2016/9/29 15:07:17
    中国式关系》: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学会与自己相处
    因为喜欢陈建斌,最近一直在追他主演的一部剧叫《中国式关系》。
    这部剧有狗血也有槽点,但在人物塑造和情节铺成上维持着水准。这部剧里的人物跨越多个阶层,有商人、有官员、有富二代、有独居老人、有无业赖皮,所幸的是,编剧并没有用简单的“好”、“坏”标签去定义人物,而是设法展现人性的复杂和多维。
    不过,最让我觉得难能可贵的是,导演在以认真、成熟的方式讲故事。
    我想先以拉片的形式讲一讲第27
    因为喜欢陈建斌,最近一直在追他主演的一部剧叫《中国式关系》。
    这部剧有狗血也有槽点,但在人物塑造和情节铺成上维持着水准。这部剧里的人物跨越多个阶层,有商人、有官员、有富二代、有独居老人、有无业赖皮,所幸的是,编剧并没有用简单的“好”、“坏”标签去定义人物,而是设法展现人性的复杂和多维。
    不过,最让我觉得难能可贵的是,导演在以认真、成熟的方式讲故事。
    我想先以拉片的形式讲一讲第27集的片段:
    江一楠的老年公寓方案中标后,她和出轨的前夫在曾经同居的酒店,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告别。
    江一楠站在窗边,陷入美好回忆中,配乐从钢琴变成了更悲伤的吉他声。从回忆回到现实,江一楠看着窗外,对前夫说,“我不恨你了,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两人沉默着,镜头逐渐拉远(这镜头构思绝妙,豪华的酒店,前夫看着江一楠,江一楠看着窗外)。
    8106537
  • 越西
    2018/6/3 13:38:17
    小结巴

    叱咤风云 我任意闯万众仰望叱咤风云 我绝不需往后看翻天覆地 我定我写尊自我的法律这凶悍闪烁眼光的野狼天生我喜歌 傲慢做本性忘形言行失敬 那管你万世巨星 这是摔性我任性 以天性亡命拼命 天生我喜歌用实力争胜 横行全凭本领我可变 万世巨星 战无不胜我任性 以天性亡命拼命 让乱世震惊叱咤风云 我任意闯万众仰望叱咤风云 我绝不需往后看翻天覆地 我定我写尊自我的法律这凶悍闪烁眼光的野狼天生我喜歌 用实

    叱咤风云 我任意闯万众仰望叱咤风云 我绝不需往后看翻天覆地 我定我写尊自我的法律这凶悍闪烁眼光的野狼天生我喜歌 傲慢做本性忘形言行失敬 那管你万世巨星 这是摔性我任性 以天性亡命拼命 天生我喜歌用实力争胜 横行全凭本领我可变 万世巨星 战无不胜我任性 以天性亡命拼命 让乱世震惊叱咤风云 我任意闯万众仰望叱咤风云 我绝不需往后看翻天覆地 我定我写尊自我的法律这凶悍闪烁眼光的野狼天生我喜歌 用实力争胜横行全凭本领 我可变万世巨星 战无不胜我任性 以天性 亡命拼命让乱世震惊 叱咤风云

    【详细】
    9410248
  • 荆棘
    2021/12/21 8:05:37
    It’s not about you

    并不知道Swan Song的意思是什么,特意去查了一下字典

    “A swan song is the final performance of an actor, singer, composer, poet, or the like. According

    并不知道Swan Song的意思是什么,特意去查了一下字典

    “A swan song is the final performance of an actor, singer, composer, poet, or the like. According to folklore, swans sing most beautifully before they die, and hence this phrase came to be used to describe someone who was leaving in style.”

    片尾响起的Moon River太美,“whenever you are going, I’m going with you.” 就算一个我不能陪你走下去,我也会让另一个我永远陪你走下去。

    Jack知道,在Cam的心底,最怕的其实不是死,而是害怕Poppy知道了他的将死,会abandon us. 大概Jack在这里的存在,是最神奇的部分。他像一个更了解自己的自己,他知道你的一切过去,明白你的一切想法,但又可以用一种你无法做到的清醒和理智来看自己,说出你不敢说的话,帮你面对不敢面对的自己。更珍贵的是,他觉得你们根本就是一体,好贴心。所以他说“us”,而不是you,或者me。所以他可以让Poppy敞开心扉面对哥哥的死。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来翻译abandon,但我想大家都明白这种感觉。

    死亡究竟是关于自己,还是关于爱你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Cam对整件事情态度的转变,就是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当他彷徨愤怒,当他不计后果大半夜跑回自己的家,我觉得他是将死的人。而当他平静的送走濒死的朋友,当他微笑的对着屏幕的爱人流下眼泪,我觉得他永远活了下来。没有AI对人类的反噬,没有疯狂的科学怪人,没有家人发现之后戏剧化的冲突,一切都那么美好和温暖,让人相信有一天这也许真的可以实现,而且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不得不说M Ali的表演的真的太完美了,每一个大特写下的心境和表情,眼神中的千言万语,Cam对爱人和世界的深深留恋我都感受到了。我想就是这些温度融化了片中所有高精尖科技的冰冷,就连全员性冷淡的装修和设施都显得不那么黯淡突兀了。

    我想看完这部电影,每个人都在问自己,如果我是Cam,我会这么做么?如果我是Poppy,我会愿意这样被蒙在鼓里么?至少导演用片名已经告诉我们他的答案,这是一首美丽的Swan Song。作为一部电影,我喜欢《Swan Song》的简单,它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几个简单的人物,一以贯之的价值观,没有刻意的drama,没有复杂难以理解的科技成分,最后用一张写着爱,无私,责任的糖纸包裹住这个甜甜的故事送到你的面前,于是你理所当然的吃下这颗糖,嗯很甜。直到我们离开屏幕,看到周围的人,想起死去的人,才会忽然觉得,这份甜蜜好像太过简单,也太不真实。以爱之名,就可以为别人做决定,就可以将他人的生活永远置于谎言之中么?只有狗狗能分辨出来的区别,是对人最大的讽刺么?

    不过,不过只是一部电影而已。

    【详细】
    140811552
  • 雪里蕻
    2017/12/16 23:04:43
    《奇门遁甲》与SM亚文化,这部电影的意义你们要五年之后才能明白
    要看懂2017版《奇门遁甲》,必须提到“法国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20世纪后现代性的奠基人”米歇尔·福柯。 对,就是上面这个一脸忧郁的光头老外。 这位既是大科学家、又是社会活动家、还是好几个世界名校法国学院院长的名人,在1976年出版了一本名叫《性史》 (Histoire... &nbs
    要看懂2017版《奇门遁甲》,必须提到“法国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20世纪后现代性的奠基人”米歇尔·福柯。 对,就是上面这个一脸忧郁的光头老外。 这位既是大科学家、又是社会活动家、还是好几个世界名校法国学院院长的名人,在1976年出版了一本名叫《性史》 (Histoire...  (展开)
    【详细】
    8990227
  • 一个人也很快乐
    2021/11/11 13:43:30
    剧透慎入!针对看完的前四集做一波推理和后续剧情的预测吧

    看了更新的4集,开始不太明白王梓为什么这么执着于陈默,觉得编剧应该是没怎么有悬疑剧的基础。看到陈默跟王梓正式见面就明白了,大概是在为过去的旧案做铺垫,算是一条隐线?总感觉后面还另有隐情。王梓一个富二代,也不能说是普通的富二代,。首先,从父亲在他幼年坐牢,留他一个人生活到现在就看得出来。他能好好长这么大,没变成反社会人格,而且还有能力打理一家公司,足以可见这个人有多聪明。对陈默来说,如果不是同

    看了更新的4集,开始不太明白王梓为什么这么执着于陈默,觉得编剧应该是没怎么有悬疑剧的基础。看到陈默跟王梓正式见面就明白了,大概是在为过去的旧案做铺垫,算是一条隐线?总感觉后面还另有隐情。王梓一个富二代,也不能说是普通的富二代,。首先,从父亲在他幼年坐牢,留他一个人生活到现在就看得出来。他能好好长这么大,没变成反社会人格,而且还有能力打理一家公司,足以可见这个人有多聪明。对陈默来说,如果不是同一阵营,又会是多大的麻烦。王梓不惜布置这么久,甚至跟警察对着来,也要引诱陈默上钩,让陈默帮他。现阶段来看,他不像是陈默的敌人。还有一个点我很在意,就是摩托车飙车那里,王梓跟陈默见面后,指着自己的胸口的部位,说他“这”不太好,包括后面在审讯室里,王梓发病被救护车拉走。其实已经是心脏病石锤了吧?记得陈默师父的儿子也有心脏病。一部剧里同时出现一种病,不能说是巧合,总感觉这两者之间会有什么关联。总之很期待后面剧情的走向,希望下周能揭晓王梓究竟是好人还是“狼”。

    【详细】
    13985432
  • 夜夜夜笙歌
    2018/9/21 15:58:21
    不用看,是烂片
    我不知道这样的电影拍出来有什么意思,爆米花电影都算不上,因为看着吃不下去。对,就是这么差劲!!! 我不知道这样的电影拍出来有什么意思,爆米花电影都算不上,因为看着吃不下去。对,就是这么差劲!!! 我不知道这样的电影拍出来有什么意思,爆米花电影都算不上,因为看...  (展开)
    我不知道这样的电影拍出来有什么意思,爆米花电影都算不上,因为看着吃不下去。对,就是这么差劲!!! 我不知道这样的电影拍出来有什么意思,爆米花电影都算不上,因为看着吃不下去。对,就是这么差劲!!! 我不知道这样的电影拍出来有什么意思,爆米花电影都算不上,因为看...  (展开)
    【详细】
    9661215
  • 不爱冒险的Dora
    2022/9/30 20:12:18
    导演和编剧是裁缝出身

    反正我是看到了《大圣归来》《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西游记香港版》??为什么现在很多的电影不能独立行走了呢?????

    齐天大圣性格很突兀…不太适应…暴躁的莫名其妙…

    感情戏也安排的莫名其妙??

    另外

    反正我是看到了《大圣归来》《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西游记香港版》??为什么现在很多的电影不能独立行走了呢?????

    齐天大圣性格很突兀…不太适应…暴躁的莫名其妙…

    感情戏也安排的莫名其妙??

    另外我是冲着迟重瑞看的,结果看的还剩半小时进度条还是没看到唐僧,我真的很无语,浪费了我的时间

    【详细】
    14678248
  • 我为大家做点事
    2013/6/22 14:10:29
    冲着“北漂”二字进的电影院
    北漂五年,冲着题目进的电影院
    一颗星给结尾冒出来的北漂采访,那个真的有打动我。。。
    一颗星给说“我妈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的小胖妞,每次看见她我就想乐。。。不知道那孩子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那表情
    一颗星给“旭日阳刚”中的王旭演唱的主题曲。。。
    电影,怎么说呢,还成,没有想象中好,闪回闪得我脖子都快断了。。但也能感觉出导演的用心和诚意。《屌丝男士》里的大鹏在里面挺逗得
    北漂五年,冲着题目进的电影院
    一颗星给结尾冒出来的北漂采访,那个真的有打动我。。。
    一颗星给说“我妈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的小胖妞,每次看见她我就想乐。。。不知道那孩子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那表情
    一颗星给“旭日阳刚”中的王旭演唱的主题曲。。。
    电影,怎么说呢,还成,没有想象中好,闪回闪得我脖子都快断了。。但也能感觉出导演的用心和诚意。《屌丝男士》里的大鹏在里面挺逗得
    还有那个余小妮是不是就是《温州一家人》里面的小姑娘啊?
    结尾忽然发现女一号居然叫尼玛颂宋。。。乐死我了,查了下才知道人家是藏族人
    我也不经常进电影院,看了题目想着这些年的打拼才进去的,本来想好好大笑一场,“笑”果一般,最后的采访有哭点。。。
    不过,我的确想多看到这样的一些题材。现在不是古装就是警匪,还是希望有人关注现实的题材。拍出好故事。

    【详细】
    6129387
  • 石语墨
    2021/12/7 4:16:37
    论冯春生和马列文的关系,附谈女性的阉割思维

    从古典戏剧的思维看,两人为同一个人。同一个人的不同阶段,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一个是青年时期,一个是中年时期。

    冯春生,马列文的春风吹

    从古典戏剧的思维看,两人为同一个人。同一个人的不同阶段,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一个是青年时期,一个是中年时期。

    冯春生,马列文的春风吹又生。冯字多出两点水,冯不过是马的升级版而已,马攀附的是大学校长,多少还有点文艺,冯攀附的是公司总裁,抛弃8年女友,选择开兰博牛牛车的白富美卓晓婷,后期还企图和更高段位层次SK的公主发生不可说的故事,据说是连卓晓婷的爸爸约见,都要提前一个月的角色。掌声!真整个一人往高处走的“王者荣耀”代言人。

    废话不多说,一句话评论男主人设:一贱嗖嗖的伪君子。

    马列文的对象选择,从王忆如——到林婉柔——到简单。

    印证了男人:年轻需要垫脚石,中年需要强心针,老年需要解语花。

    看着能力强,“老实靠谱”,其实凤凰男,一点都不老实,地地道道的投机主义,精致利己者。

    当然,抛开传统的古希腊文学思维,冯春生和马列文其实还是两个人, 只不过是有些相似的两个人,但,即便如此,这样的相似是巧合吗,完全不是。

    放到现代文学中来看,两个人是什么关系?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映照关系。

    共性梗,被该片编剧玩的明明白白的。

    什么共性呢?

    关于男人,和女人不同的历史劣根性:

    男人爱自己,女人爱男人

    男人们,通过闯天下,来完成对自己自我价值的认可。

    女人们,通过对家庭的付出,对男人的牺牲奉献,以及那种忍无可忍,继续再忍的楞劲,来完成对自己自我价值的认可,自我感动,自我“升华”。

    这是全片的基调。

    也是中国电视剧这么多年以来,少有地那么精准地点出来的一部。

    窥观全片,男性始终掌握主动权,主动挑选配偶,主宰家庭关系,连借酒消愁都是主动的行为,我选择,今天忧愁诸事不顺,要去酒吧发泄一番,我选择伏低做小,以便上位。我选择,抛弃八年感情基础,选择成就事业。苦也好,乐也罢,都是自己选的,他们的镜头一般在外面,在各种局上,看着虚,其实挺实在的,可以说,男人虽然活的比女人辛苦,却更加自由,更加为自己而活,这样的活法更加幸福。

    女性在里面是被动的,被动喜欢,被动结合,被动生育(王忆如的二胎),被动结束生育(卓晓婷因为与冯春生的矛盾而流产),被动结束恋爱关系(乔清浅的二奶时光,以及姐弟恋都是),被动结束婚姻(王忆如卓晓婷,看起来她们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其实是被动被选择的一方)。她们的镜头一般都在家。不是躺床上等……就是坐沙发上等……不然就在公司等,等男人回来,她们为男人活,为父母活,为孩子活,就是不为自己活。看着特别温馨,岁月静好,宜居宜家,实实在在,但也就是看着,最后马列文也没有回归王忆如。

    这样的全片基调,之所以说好,因为它是寓言式的,因为它在中国,无数家庭,时刻发生着。

    编剧文笔如刀,剖析着:女人们,虽然都是21世纪的女性,但思维,绝大部分都还是旧社会的阉割附属思维。

    我是蛮赞同的。

    你说是没钱没权没知识的女性,那么委屈就算了吧,关键这两个都是白富美,大小姐,我真的giao了。

    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爱情至上”思维,导致了她们的悲剧,这不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从十八代祖坟里带出来的,历史遗留思维,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爱情至上”的本质,是因为女性体力不足的生理缺陷,千百年以来,对男性,从身体衍生到心理,从被迫服从,到自觉服从,最终理所应当习以为常化依附的历史演变结果。

    虽然早就完成了经济上的独立,但思维上……真是一言难尽……

    反正,我看着王忆如卓晓婷和乔清浅,外带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林婉柔,地震闹心,男人找成什么样,还不知道对方真实到底什么样,就一通掏心掏肺地付出,最后感动自己,便宜别人,完全不留后手,all in,那叫一个帅气……四位大姐,个顶个都是这样,没有风险把控意识。还倔,男人差成这样了,就硬死守着过,不肯舍弃沉没成本。

    尤其王忆如小姐,上赶着充当中国好演员,关起门来鸡飞狗跳鸡飞蛋打鸡犬不宁一地鸡毛。打开门,“幸福”的样子必须死死拿捏住,欺骗不了群众,起码一定要欺骗住自己,男人不爱你十几年了,还不分,就那么赖着,最后硬生生赖进精神病院。

    是戏吗?是戏,也是很多人的人生,个个都是自我教育自我洗脑的一把好手。多少男方事业有成,志得意满,外面红旗飘飘,女方年老色衰,独守闺房,多年吃尽委屈。

    活该,一个个怎么就搞出这么个“乱付出”“乱奉献”的坏习惯来的?

    都跟谁学的。

    前赴后继的……

    你不倒霉谁倒霉。

    所以,片子开头的《复活》我觉得挺玩味的,除了编剧所说的寻找自我的积极复活之旅外,其实还可以这么理解:

    冯春生是马列文的复活,卓晓婷是王忆如的复活。

    一个个,一代代,皆如此。

    时代虽然始终向前推进,但人和人的关系,却一直轮回,无法超脱,走入死胡同,这样充满悲剧色彩的轮回复活的情景,在中国的一个个家庭,西方的一个个家庭,一个个人身上,一代代人身上,魔性诅咒似地,一次次复活。

    让人不禁鸡皮疙瘩,背脊发凉。

    轮回……这词语就挺暗黑的。

    马列文为了上位,娶校长的女儿。

    冯春生为了上位,娶老总的女儿。

    王忆如因为列文,死了一个孩子。

    卓晓婷因为春生,死了一个孩子。

    马列文就是冯春风,王忆如就是卓晓婷。

    马列文的现在,就是冯春生的未来,王忆如的现在,就是卓晓婷的未来。

    中国有无数个冯春生,也有无数个卓晓婷。

    这样的两性关系,在中国的大地上上演了无数次的轮回。

    王忆如(卓晓婷)觉得马列文(冯春生)好,觉得他值得爱,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她不了解他,过于理想化地,美化了对方的所有,从品格到品格,没看清就嫁了,于是到头,婚姻到头。

    这不只是她一个人的悲,几乎是所有人,都避不开的悲剧,不止映射在爱情关系,它映射于所有人际关系。

    识人不清,你我皆有。

    只是,在爱情中,矛盾表现的尤为突出。

    亲密关系嘛,亲着亲着,慢慢就暴露了,慢慢就同床异梦,同枕不同心了。

    还怎么同心?

    得到事业后。男的还要有懂自己的红颜知己,于是出现了林婉柔,又觉得,林婉柔虽然能力强,事业上能给自己的助力大,但她的爱太控制很负担,于是男性的碧螺春属性开始成长,一边“照顾”着家里的老婆,一边就这么吊着外面有能力的女人,利用对方喜欢自己想上位,一直让林婉柔为自己在事业上冲锋陷阵。然后呢,还不满足,还想要一个,和自己没有利益关系,纯粹简单爱自己的女人,于是,该剧女主,简单,就这么被看上了。

    我草,是个正常女人,都没办法和他们同心吧。

    结果却不公平,明明是他们的恶,却让身为附属品的女性们来承担,流产的是女性,疯掉的也是女性。

    太不值得了。

    这是一部结构很严谨的,蕴含古典主义悲剧创作思维的电视剧,在现在这样一个流量时代,能看到这样“老气”“文气” 而“顽固”的新剧,让人倍感亲切,欢喜惊艳。

    可以说,观剧的过程,是和该剧编剧一起,对文学史,戏剧史,对以前的每页书香,进行了一场浪漫的怀旧旅行。

    怀严谨结构的旧,怀精美人物关系的旧,怀古希腊轮回梗的旧。

    “轮回”的观念,在剧中被无数次提及,女人宿命的轮回,男人宿命的轮回,让人瞬间就回想起那些浩瀚如烟经典的作品,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浮士德……

    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

    几千年的故事,在现在依然“有条不紊”地发生着。

    马列文看着负责,其实是个地道纯24k渣男,表面顾家养妻,不抛弃不放弃,其实他不爱自己的老婆,也不爱自己的家,他只爱自己。

    他只是按照大家说的应该的理想的样子,去维系表面的家庭。去照顾“应该”照顾的人。

    结婚的誓词听完最好赶紧忘掉,什么无论健康疾病,不离不弃,谁信谁完。

    真不健康拖油瓶试试,分分中让你王忆如上身,让你《变形记》里 格里高尔·萨姆沙 上身。

    当配偶丧失劳动力,和正常精神状态的时候,绝大部分的人,都弃了,身体不弃,心理已经弃了,其实很多时候连身体上的照顾,都含有作秀和表演给外人看的成分,有害怕被道德谴责的原因所在。

    马列文就是如此,无论健康或者疾病,我只爱自己不爱你,健康的时候,价值高,那就一起待着,不健康的时候,是个累赘,那该甩就甩,一刻不拖。当年,他为了上位,无良哄骗无脑王忆如:我会永远爱你,照顾你。

    结果,怎么照顾的?爱王忆如爱得天天人不着家,导致王忆如出轨,大女儿死亡,小女儿瘫痪,然后,他没疯,王忆如疯了,她终于意识到,马列文是个什么尿性。她感到冰凉,十几年了,居然跟了这么个人。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而且,生病一场,连父爱都经不起考验了。

    老公不爱就算,说起来还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结果她又发现,一直把她“捧为掌上明珠”的父亲,其实也不是真的很爱自己的。

    马列文,还起码是实打实地出钱管王忆如,王忆如的校长父亲看着沉稳和蔼,儒雅知性,德高望重,但其实,永远只会动嘴皮子照顾女儿,安排女婿全权负责。全剧没有一次,看到他端茶倒水照顾过自己的女儿。他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了问题,都应该是由丈夫接管,所以,全局,他都是动嘴皮子指点江山,自己独门独户和儿子一起住着,没有在女儿正犯病的时候,赶去过一次女儿的家。

    于是,她被父亲和马列文那么“照顾着”,“照顾着”,就“照顾”进了神经病院。

    这就是大儒,就是德高望重,就是人人称羡的好父亲。

    这就是好丈夫,十几年不离不弃照顾“疯老婆”的好男人。

    这……祈爱专业户的王姐能不疯么。

    女人总喜欢把精力放在男人身上,别的事情似乎都不是主旋律。

    但无论冯春生,还是马列文,精力都是放在对事业,和自我力量的追求上。借女性上位之后,却并不对她们仁慈,爱的施舍都吝啬给予。选择在一起,只是为了他们更好实现自己,一旦影响到自己的自我成长,他们会毫不犹豫,一脚踢开身边的女人,还要假惺惺对自己的女人们赔偿愧疚式的进行照顾,深怕接受社会道德的谴责,说自己过河拆桥,殊不知,正是马列文冯春生们这样日积月累的“照顾”,才一步步把王忆如和卓晓婷们,给硬生生照疯的。只有简单血厚,被冯甩,癔症了一段时间后,就缓过来了,赔偿也懒得要,不愧是女主。

    女人们的疯,源于觉醒和认知到了真相,原来男人不爱她们,爱的只是自己。这样的认知,和自己“爱情至上”的思维形成了二律背反,她们自身没有办法调节,于是,就悲剧了。

    剧中的男性,他们对待为自己生儿育女的女人,结发妻子,冷酷无情。N次扔在家里,上位的时候,陪着女人们一起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感人故事,上位之后哦,不好意思,您自己演吧,哥没空了,那个明明是一个只要给点爱就能活的可怜女人,他们却根本没有兴趣和丝毫耐心照顾。他们享受日理万机的感觉,享受功成名就,花团锦绕赞扬飘香,掌控一切的感觉,完全忘了,最初的这些,是家里那个生病脆弱的女人给的。

    冯春生和马列文为了当人生的掌控之“王”,为了驾驭这个世界,前期乐乐意意伏地做狗,女人的舔狗,岳父的走狗,合作对象的哈巴狗。

    女人正好相反,王忆如卓晓婷,婚前是女王,婚后是舔狗,被网友吐槽,总是一副智障粘人精神不健全的模样。

    大家都没骂错,反观男人们从始至终,都多理智啊,账算的精精的,前期扮猪吃老虎,后期实现人生自由。

    付出的总要讨回来,欠自己的总要还账,马列文婚后得到一切,暴露真面目,他不再需要王忆如和岳父的助力,于是,强势了起来,狗的模样消失殆尽,反而主宰着王忆如的人生,多次把王忆如扔进冷冰冰的精神病院,导致王忆如无法陪同女儿成长,天天过度治疗,被区别对待,人越来越极端,亲子关系日渐疏远,女儿不是女儿,父亲不是父亲,丈夫不是丈夫,自己不是自己,人的状态,日渐扭曲,恶性循环。

    然而她真的疯了吗,完全没有,她的所有行为,都是符合逻辑的,在因果之下,一步步变成这样的,马列文的自私,难辞其咎,王忆如清醒不已,又不断去特意忽视自己认知到的真相:老公不爱自己。于是几乎每日都是,蓝猫淘气3000问,“你爱我吗”考N遍,天天盛装扮主角,婉柔是谁看不见?上位之后的马列文,好事和好女人,来者不拒,而她对自己的丈夫,已然失去了掌控,丈夫勉强和她在一起,只是为了还账。她要爱,丈夫不给,最后三十多集,聪明一点点学会开口要公司,以为这总会给吧,发现丈夫也不给,还扬言那是他多年的心血,不可能给自己(没给老婆,最终公司却被外面的女人卖了),终究她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方的自私,对马列文来说,什么都比她王忆如重要。

    但马列文只是诱因,病根还是在王忆如自己身上。

    人人本来就是座孤岛,卓晓婷和王忆如们完全没必要把这个事实,看成是件坏事,更没必要因为别人的冷酷而让自己生病。

    你自己要爱自己的小孤岛,时不时在上面种种花种种草,耕耕地翻翻土,搭搭桥铺铺路,触目皆是风景的时候,幸福何必远求,又何必假手丈夫,孩子,父母,朋友。

    假手他人?

    全剧集集看下来又痛快又糟心。

    很久没有看到让我这么糟心的剧了,之所以糟心,是因为它写实到飞起,几乎就是生活的素描。

    一边痛,一边看,玻璃渣子里吞针,真爽!年度好剧,中国版魔幻现实主义。

    中心思想很实际:生活其实很荒诞,追求其实很虚无。

    最后的结局,溢着编剧的文气,充满理想主义,是一种精神引领性的结尾。它告诉的是,人应当是什么样子,我们应当怎么做。

    而非按人本来是什么样子去拍,现实会怎么行动。

    现实生活中,充满执念的王忆如有那么容易看开吗,有如此多不惑之年变成负翁后,依旧云淡风轻放下一切的马列文们吗?自杀的富翁名单暂表不提了,名字这里都写不下,罗永浩不还在直播带货吗,中年危机呢,底色那么沉重,会那么容易,什么东西说放下就放下?有那么多觉醒的冯春生吗?岳父暴毙,现成的便宜不捡,还选择自愿离开?阶级的人格缺陷有这么容易克服吗,我持保留态度,有多时候,这些东西,在生死面前,也难以克服。

    结尾,是编剧送给自己,和我们心中的一个桃花源。现实从来比电视残酷很多,现实中两性关系的结局,尤其是中上阶层的,与剧中大团圆相反,常常走向烂尾。现实中的冯春生和卓晓婷们,可以如此干净纯粹?他们做不到离开,也做不到觉醒,一般都会为了利益,选择继续捆绑,成为互相拉扯的门面夫妻,除非实在绑无能绑。

    幸好是剧,

    临出锅了,不忘温暖地给我们撒了把糖,强行给了人物弧光,勉强盖盖现实的真实之涩。

    多讲究!还说人家三观不正。

    素雪白漫,红衣木房,复活之旅,茫茫远方。

    结构精美复杂,甚至看到了莎翁的影子。

    镜头刀刀入血,台词句句扎心。

    现实的本质,在剧中被高品质地,赤裸裸呈现,演员均演技在线,除了梅婷美人迟暮,颜值已拉外,全剧几乎没有槽点,角色皆可引发观众自观自查,一个一个,圆形立体,无不让人倍感熟悉。

    女性解放了吗?的确肉体是建国以来就得到解放了,但无男无爱就无法生活的心理阉割状态,这样的“当代女性”,一抓一把。

    都改改吧。

    生活不易如履薄冰,打差评的都是水军。

    【详细】
    140499537
  • 国王KING
    2015/7/8 15:52:16
    Find Yourself

    皮克斯06年带来的这一部作品,我到现在(2015夏)才看上。

    记得以前,爸爸在看,我在一旁看,不知怎么的,断断续续地看了几次都是从麦昆比赛那会儿开始,也没有怎么看下去。

    也是昨天才把这部电影看完的,一个字:

    棒。

    每部皮克斯动画都有各自的内核。

    《玩具总

    皮克斯06年带来的这一部作品,我到现在(2015夏)才看上。

    记得以前,爸爸在看,我在一旁看,不知怎么的,断断续续地看了几次都是从麦昆比赛那会儿开始,也没有怎么看下去。

    也是昨天才把这部电影看完的,一个字:

    棒。

    每部皮克斯动画都有各自的内核。

    《玩具总动员》的“陪伴”;

    《飞屋环游记》的“梦想”;

    《怪物大学》的“坚持”;

    《勇气传说》的“勇气”;

    以及,《赛车总动员》的“追寻”。

    正是这些内核,构成了皮克斯让人无比着迷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很简单,车神麦昆在“道路之母”66号公路的一段经历,改变了自身。不过在谈这些前,先说说66号公路繁华转衰落的那一段蒙太奇吧,这段堪称是神来之笔。

    短短几分钟,没有对白,却勾勒出无法阻止时代变化的那种淡淡忧伤,以及对昔日过往的无限怀念。

    09年的《飞屋环游记》开场那段蒙太奇也有同样意味的段落。那么在这个故事里,皮克斯究竟想说些什么呢?

    其实借角色的口,我们已经得以一窥里面的内容。

    不要忘记自己内心的快乐;
    要善待别人,关心别人,不要太自私总是太在于自己;
    当你明白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么的时候,其他的东西对你而言都是“空杯子”。

    不得不大赞一下皮克斯,说教都是“润物细无声”。没有刻意的转折,一切都能深入人心。很明显,这是一个追寻自己、正视自己内心的故事,66号公路对于每个人而言,是自己内心的一处关卡,你可以让它重新繁华起来,那个时候,你一定能找到自己内心宝藏的。

    就连动画片尾曲都是《Find Yourself》,萦绕在电影中的乡村音乐使得这短短的两个小时变得轻快起来,昏黄的沙漠与壮丽的天空给人一种别致的感觉——似乎,时光都变得慢起来。喜欢麦昆的配音,即使是发怒,也带着淡淡的克制,谈吐间十分好听,赞~!电影中也出现了许多的彩蛋,比如在前往活塞杯的路途中,画面一闪而过的站在电线杆上的鸟, 恰恰是皮克斯的动画短片《鸟!鸟!鸟!》。

    片尾还有《玩具总动员》《虫虫特工队》《怪物公司》中的NG段落,有趣的是,都截取角色之间的情绪爆发部分。

    很遗憾这么久才看到皮克斯的这部动画,它带给我许多的感动和启发,好的动画应该是这样的。

    【详细】
    75231306
  • 县里已经决定了
    2019/6/6 22:47:33
    隔阂果然会制造文明冲突

    预告片是这样的:外星人突然来到地球并统治了人类,在意外中杀害了男主的父母,多年后反抗组织找到男主,试图激发他的反抗意志,看着地球上数十亿同胞被奴役,又带着双亲被害的仇恨,男主会不会走上一条反抗的道路?一看到这个设定,我脑海里就浮现了地球城市被烈火吞没、万千生命被屠戮的场景,对男主如何担负着历史重担点燃反抗外星统治的烈火充满了,于是马上找来看完。

    但是全片看下来,我没经历那种气吞山

    预告片是这样的:外星人突然来到地球并统治了人类,在意外中杀害了男主的父母,多年后反抗组织找到男主,试图激发他的反抗意志,看着地球上数十亿同胞被奴役,又带着双亲被害的仇恨,男主会不会走上一条反抗的道路?一看到这个设定,我脑海里就浮现了地球城市被烈火吞没、万千生命被屠戮的场景,对男主如何担负着历史重担点燃反抗外星统治的烈火充满了,于是马上找来看完。

    但是全片看下来,我没经历那种气吞山河的般的史诗感,反而开始怀疑人类反抗者们有必要这么做吗,最大的问题就是:外星人占领地球的九年里,地球到底变成什么样了,地球环境是否恶化到了逼着人类起义?

    影片外星人在地球上划定了禁区,大量开采地球资源,人类贫富差距扩大等等,但是像人类被大规模屠杀、居住地被大规模销毁、人类被进行外星奴化教育等等情况都没有出现,几乎可以理解成在地球没有被大规模破坏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了一群内向的外星矿老板?

    所以这样也能解释在整个地球被占领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类还是选择平静地生活下去,支持外星人对地球的统治,只有极少数人类才会选择去反抗,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影片对反抗者的描述是中立的(其实也不算绝对中立,起码铺垫了男主双亲遇害这个前提),但是除去男主的家仇之外,其他反抗者们的动机并不明显,不知道是什么让他们甘愿做如此之大的牺牲。

    但问题又来了,既然大家的日子都能过得像以前一样,为什么波士顿一座城市的刺杀就能引起世界范围的反抗呢?

    原因恐怕就处在外星人和地球人相处的方式上了,外星人来到地球九年里,地球人好像除了身份识别虫没有享受到一点外星技术的成果,人类生活几乎看不到外星人来到地球的痕迹,外星人只是在隐蔽处监视着人类,很少来和人类主动接触,更别说介绍自己的文明了,只顾着开采资源,也不说说你家里是什么样,这么先进的技术也不改善一下人类的生活,人类能不烦你么?

    本来不远万里来到地球就是一次绝佳的促进两种文明相互交流的机会,你倒好,自己安心当死宅把人类对地外文明的好奇和渴望毁于一旦,那就别怪土著们反抗喽。

    【详细】
    10225880
  • 江南
    2022/2/19 18:36:21
    电影里出现了 网络流行语 走你。

    .......................................................................................................................................................................................

    .....................................................................................................................................................................................................................................................................................................................................电影开始没有多长时间,当时他们4个活下来的人,到了部队。在战壕里向美军扔手榴弹的时候,说了句, 走你。我就换台了。

    【详细】
    14229411
  • LICH KING
    2018/1/22 5:09:06
    才一天没有看豆瓣出来了这么多。。。

    水军果然是豆瓣坚不可摧的一股神秘力量,两天前剧评还是正常人的思维发展的评价,一天没看出来这么多。

    水军果然是豆瓣坚不可摧的一股神秘力量,两天前剧评还是正常人的思维发展的评价,一天没看出来这么多。

    9093235
  • ﹏◆◇、lover°小
    2014/7/31 13:27:22
    说实在的,看完以后真的很失望
        开始看到这个电影,是真的很激动的,因为在几年前看过的播音系女友这本书。
      还记得当初看书的时候,一个大男人真的差点哭了,特别是私奔后和张了了分别时的情节,还有苏小小发现陈杰和自己最好的朋友背叛后的伤心欲绝。
      实在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
      最后看完电影,所有的激动都化作
        开始看到这个电影,是真的很激动的,因为在几年前看过的播音系女友这本书。
      还记得当初看书的时候,一个大男人真的差点哭了,特别是私奔后和张了了分别时的情节,还有苏小小发现陈杰和自己最好的朋友背叛后的伤心欲绝。
      实在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
      最后看完电影,所有的激动都化作乌有,我只想说,导演你实在对不起这本小说。你是在对不起作者塑造的这么多经典的角色
    【详细】
    6776240
  • 林妹妹的丫头
    2020/2/12 20:36:19
    编剧充满男权思想,让人看着很不舒服

    现实生活中

    1、大宝死时妻子怀孕月份不大,娘家一定会劝女儿不要把孩子生下来,此处娘家婆家应有矛盾,卢珊应有心理挣扎,才有一个艰难的结果。

    2、二姐夫患睾丸癌不能生育,娘家应该劝女儿通过精子库生一个自己的孩子,而不是领养,又不是她自己不能生育。总之女人生育应该是权利,而不是工具。

    现实生活中

    1、大宝死时妻子怀孕月份不大,娘家一定会劝女儿不要把孩子生下来,此处娘家婆家应有矛盾,卢珊应有心理挣扎,才有一个艰难的结果。

    2、二姐夫患睾丸癌不能生育,娘家应该劝女儿通过精子库生一个自己的孩子,而不是领养,又不是她自己不能生育。总之女人生育应该是权利,而不是工具。

    【详细】
    12244158
  • 少年夏不安
    2008/4/25 11:06:18
    她从海上来,带着记忆的余香
    前几日看完《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很早以前的电视剧,不知道什么原因,去年底才拿出来播,还改了名字,叫《上海往事》,辜负了如此美好的名字。
    剧集的叙述是极其平淡的,没有任何的戏剧曲折,甚至不能算是讲故事,只是娓娓道来,诉说一个传奇女子的一生,只是回忆而已。有的只是一些琐碎的生命细节,以及来自张爱玲文字的生活感受,也许这样才最好,不带有任何主观的评判,每个人的心里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这不是
    前几日看完《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很早以前的电视剧,不知道什么原因,去年底才拿出来播,还改了名字,叫《上海往事》,辜负了如此美好的名字。
    剧集的叙述是极其平淡的,没有任何的戏剧曲折,甚至不能算是讲故事,只是娓娓道来,诉说一个传奇女子的一生,只是回忆而已。有的只是一些琐碎的生命细节,以及来自张爱玲文字的生活感受,也许这样才最好,不带有任何主观的评判,每个人的心里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这不是好看的电视剧,但至少是一部很有味道的传记。
    刘若英的演绎也不功不过,十分淡然,柔美,知性,孤独,世俗,但是终究少了些张爱玲的傲气。奶茶始终过于温润,没有张爱玲的那种凌厉和孤傲。不过很喜欢她念张爱玲的文字,有一种柔中带刚的坚韧和沉静。
    人的一生何其的漫长,从出生到死亡,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直到垂垂老去,张爱玲一生的时间都在写着,不停地写,不管周围的世事变迁,人情冷暖。
    张爱玲翻开母亲那个古旧箱子里面的那张相片,伴随着三宝作的音乐,钢琴丝丝入扣地铺垫,尘封的记忆就开始如同一扇大门一样徐徐开启,迎面而来的,是一阵回忆的淡然气息,带着岁月的余香,满目沧桑,余韵悠长。然后时空的交叠,文字与现实的交错,张爱玲的平实而又传奇的一生在荧幕前展开。
    张爱玲的童年是惨淡的,母亲是她唯一的希望,是她童年时期的救赎,她是如此渴望着跟着母亲生活,可最后发现,与母亲也是无法完全亲赖的。这样的家庭造就了张爱玲的孤傲和清高,自私还有冷漠,才会写下“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虱子”。
    童年的记忆显得冗长而又艰辛,如此的遥远和压抑,其实一直在期待张爱玲和胡兰成的邂逅,等待“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欣喜。
    张爱玲: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也没别的话说,也只是轻轻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那个让张爱玲写下如此文字的男子该是怎样的?那个让张爱玲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的男子该是怎样的?
    赵文瑄演绎的胡兰成是儒雅俊朗的,眉目分明,才华横溢,有着旧日文人的浓浓书卷气,成熟稳重,又有着孩子的纯真。张爱玲和胡兰成,是一种知己式的相知相许,有着对彼此的尊重和欣赏,“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很喜欢他们倆的对手戏,对白有着十分文艺的书卷气息,在谈话的内里是有着欢喜和爱情的。对照着看胡兰成写的《民国女子》,别有一种巧妙的感觉。
    胡兰成不是专一的男人,滥情。但是,对于每个女人的喜欢却是真的,只是没法长久而已。所以,对于张爱玲,确实是倾心的。而他要的,也是不牵绊的爱而已。
    也许,和胡兰成的爱情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张爱玲再也没有了激情。正如张爱玲离开胡兰成时说的,“我是不会再爱别人的了,我自将萎谢了。”所以在美国与瑞荷的恋爱与婚姻更多是寻求一种慰藉,一种对温暖的需索,这是张爱玲一生都缺少的,在美国孤立寂寞的张爱玲需要一个依赖,需要一个家。在瑞荷去世之前,生活虽然拮据琐碎,但至少是有依靠的,也会有略微的幸福。但瑞荷死后,不停辗转在汽车旅馆里面的张爱玲,闭门不出的张爱玲,在公寓里面孤然死去的张爱玲,心中是有不忍的,终究是残忍的现实。
    在原声音乐里钢琴的流淌下,写下的这些文字。不是张迷,但准备回头找她的作品来读。
    【详细】
    1362135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