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影评

13985362
  • 看电影看到死
    2021/11/10 16:11:59
    真没想到,爱情科幻片还能这么拍

    快切、快剪,反应镜头、特写镜头接中景,再到大全景,循环往复…… 这就是现今你在电影院里能看到的大部分电影的视觉模式,而你在新片《指引》里将很难看到这些。

    注:影片《指引》里有个别段落有类似的风格,但风格本身全然服务于场景——这一点下文会详细展开。

    快切、快剪,反应镜头、特写镜头接中景,再到大全景,循环往复…… 这就是现今你在电影院里能看到的大部分电影的视觉模式,而你在新片《指引》里将很难看到这些。

    注:影片《指引》里有个别段落有类似的风格,但风格本身全然服务于场景——这一点下文会详细展开。

    13983330
  • 2021/11/2 20:28:29
    指引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芒

    这真的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无论从深刻的立意还是细腻的画面都给了观众很不一样的体验。它是一部独立电影——独立则自由,独立思想则不困不扰。而这部电影也确实凝结了导演与制片人独特的思想,以及满满的诚意。

    我不觉得这是一部单纯的爱情科幻片,它引人深思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彻底真实与善意的谎言究竟什么是对的;

    这真的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无论从深刻的立意还是细腻的画面都给了观众很不一样的体验。它是一部独立电影——独立则自由,独立思想则不困不扰。而这部电影也确实凝结了导演与制片人独特的思想,以及满满的诚意。

    我不觉得这是一部单纯的爱情科幻片,它引人深思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彻底真实与善意的谎言究竟什么是对的;人是如何为了自己珍视的东西而去拼命努力,创造不可能的奇迹;人性与科技最终的较量到底哪个更高一筹,等等。我很感动于影片告诉我们,人的愿景是可以冲破一切阻力来最终达成的。这个道理通过爱情故事来体现,但又远远超越爱情的范畴,而是可以运用于生活中方方面面的。

    现在大家都在打新冠疫苗,这部电影也像一剂精神疫苗,注射后或许会预防很多人性病毒的侵入。希望科技越发达,越能够激发人性的光芒。

    【详细】
    13968412
  • 小毛球w
    2021/11/2 13:37:27
    我不理解

    通篇剧透。

    在上海看的点映,我作为普通观众用普通理解水平认真看完了。如果不是方大同,看完之后我才不会试图理解这么一部电影。

    突然间想起来在五六年前,电影兴趣班的小组作业里也和几位同学拍过一个小影片。我们坐在教室里一拍大腿,说让主角拥有某个特异功能,然后让他在经历中学会珍惜。特异功能,就

    通篇剧透。

    在上海看的点映,我作为普通观众用普通理解水平认真看完了。如果不是方大同,看完之后我才不会试图理解这么一部电影。

    突然间想起来在五六年前,电影兴趣班的小组作业里也和几位同学拍过一个小影片。我们坐在教室里一拍大腿,说让主角拥有某个特异功能,然后让他在经历中学会珍惜。特异功能,就让一个教授发明一个胶囊,让主角吞下去就行。于是,我们就拍出了一部架空的无特效的科技片,一部没有任何现实背景,也没有情感文化背景的跨国(中日人员混编的)作品。

    三位主演,容貌judge提前说声对不起。女主画长眼尾的时候显着多少有点斗鸡眼,不过也可以当做她在凝视。嘴唇长得好,欲语还休,是有故事感的。男主帅的,身材也好,就有点让我容易串台中央八台古装电视剧的大少爷。男二是艺术家长相。

    看起来那么独立女性那么都市冷淡风的女主,对安全屋内那6个小时的故事藏啊掩啊,为了瞒过测谎系统那么折磨自己,结果就是为了瞒过那段一夜情?我不理解。看起来像是带了某种“执行任务”来接近女主的男主,结果秘密是说自己快嗝屁了?我不理解。那个背负着全世界战争罪名的科技家一个试图改变世界的男三为了挽回女主制造了一场虚假恐慌?我不理解。

    好庞大的一个故事背景,好屁大点事。

    这部电影真的触碰到人性的阴暗面了吗?还是依旧只是展现了你们教义中对爱啊对信任啊对和平的美好设想?如果男主不是濒死之人,他是否会接受女主那一夜的故事。世界选择卸载app,不是因为选择信任,一定是因为不敢自己的秘密公开于众。比起知道他人的秘密,守护自己的暗黑世界才是人性自私的本能。首先要直面。太虚无了,这不是理想,这是做梦...

    点映后的测谎互动环节。测了一对闺蜜,测了一对夫妻,测了一位单身。全场唯一被测出的谎言——主持人问那位单身的妹妹,你相信爱情吗,妹妹答“相信”。

    善意的谎言是谎言,是让自己过得舒服点的方法罢了。

    【详细】
    13967956
  • 修理员
    2021/11/2 0:31:17
    没有我预想中的暗黑,但值得同迷一看!

    电影整体有点松散。感觉主创想表达的东西挺多的,但是信息量不够大。

    身为方大同的老粉,我一点都不失望。(“谎言”)

    不过才第一部,祝赋影视做大做强吧!

    ———— 以下涉及剧透 ————

    电影整体有点松散。感觉主创想表达的东西挺多的,但是信息量不够大。

    身为方大同的老粉,我一点都不失望。(“谎言”)

    不过才第一部,祝赋影视做大做强吧!

    ———— 以下涉及剧透 ————

    子轩最后说出自己将死的“真相”时,表明了“指引”能识别“谎言”和“犹豫”,但是无法进一步识别其背后的“真相”。然而他的出轨迹象也是真的。而且我不理解他怎么就“拯救”那些女人了……创作者大概没有这方面的意思,但是细思让人不适。(另外宋琦有些角度有点像许光汉,脸是帅的,但是念台词有点生硬了。)

    个人最喜欢女主角“破解自己”的那一场戏。剪辑非常的intense,有感染力。而且人“战胜”高科技的方法是把自己变得“非人”,结合我们的现代生活去想还挺有讽刺意味的。还有女主浮出水面之后仍在溺水的噩梦,就是意指她掩饰自己出轨真相之后把自己困在那么一个孤独挣扎的境地吧。

    虽然我知道看这部片子的观众大部分都是同迷,所以有大同“彩蛋”无可厚非。可是“张大同”这个角色的莫名喜感有点破坏整个片子的调性。个人觉得大同的声音解释“指引”原理,是一个Siri一样的存在就够了,没必要是“张大同”这么一号人物。

    结局之前我一直期待着:1.子轩的“指引”系统是苏杰动了手脚。就算有高科技,我们看到的谎言有可能不是我们以为的谎言,我们看到的真相也有可能另有真相。2.子轩最后并没有卸载“指引”,因为他已经偷偷把Jack换成Yuki了,所以不会真的卸载。

    【详细】
  • 13968797
  • 周末小树
    2021/11/1 22:50:26
    《指引》——活在谎言里,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事……

    《指引》电影的前半个小时,完全不知道讲什么,不过,越看越有故事在高科技的协助下,恋人之间的信任与猜测,总是在一次又一次地沟通和争吵中,重复上演。男女主人公,其实都有自己自私的一点,到又都是深爱着对方。所以,他们都成了有秘密的“说谎人”。正如,电影中的台词一样——“活在谎言里,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事”……希望,人与人的信任能够从理解开始,彼此真心,与世界和解

    《指引》电影的前半个小时,完全不知道讲什么,不过,越看越有故事在高科技的协助下,恋人之间的信任与猜测,总是在一次又一次地沟通和争吵中,重复上演。男女主人公,其实都有自己自私的一点,到又都是深爱着对方。所以,他们都成了有秘密的“说谎人”。正如,电影中的台词一样——“活在谎言里,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事”……希望,人与人的信任能够从理解开始,彼此真心,与世界和解

    【详细】
    13966186
  • kate必胜
    2021/11/1 21:59:31
    最初我很在意真相,后来,我更在意你

    实验性电影,制作班底强大,但演员都是新人,演技还可以,但台词功力还是差点。独白缺少氛围感。

    主创说正方形画幅代表现在,长方形画幅代表过去。这个拍摄思路在最初就设定了,所以角度,物品都是按照这样的画幅设计的。我对电影的手法不了解,细心的小伙伴可以去影片中寻找,应该放入了很多细节。

    实验性电影,制作班底强大,但演员都是新人,演技还可以,但台词功力还是差点。独白缺少氛围感。

    主创说正方形画幅代表现在,长方形画幅代表过去。这个拍摄思路在最初就设定了,所以角度,物品都是按照这样的画幅设计的。我对电影的手法不了解,细心的小伙伴可以去影片中寻找,应该放入了很多细节。

    善意的谎言和致命的真相到底那个重要?被爱是一种感受,如果感受到了爱?你是否在意爱的真假?

    最初我很在意真相,后来,我更在意你

    【详细】
  • 13966299
  • 19寧E
    2021/10/29 20:41:12
    “我们在一个很大的宇宙的小地球上”

    能这么快上映且排了个好档期还蛮惊喜的,去年蓝星球电影节看的,不知道院线版有无微调。

    近未来的科技感气质一直在的,采用的视角像是位克制的旁观者,以一种疏离的调子。台词、拍摄地、整个film crew配置构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气质,看不出属于哪一种文化背景或意识形态。与其说形容作“跨文化”,不如讲其无国界、无壁垒。

    能这么快上映且排了个好档期还蛮惊喜的,去年蓝星球电影节看的,不知道院线版有无微调。

    近未来的科技感气质一直在的,采用的视角像是位克制的旁观者,以一种疏离的调子。台词、拍摄地、整个film crew配置构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气质,看不出属于哪一种文化背景或意识形态。与其说形容作“跨文化”,不如讲其无国界、无壁垒。唯一共性仅在于we are all human beings, 在一个很大的宇宙的小地球上。

    这种处理方式整体看上去容易产生割裂感跟距离感,深究其实蛮巧妙——它并没有揉碎重构抑或讨巧地文化移植,而是不断在差异性中精准提纯,最终得到的结晶是“人性”——本片的核心议题。

    美术,尤其是意象的选择不落俗笔,刻板印象里跟“科幻”沾边的icon是完全看不到的,多的是诗性与哲学性的空镜和置景。宇宙、植株、冷焰火、白织灯下的浓郁油画,是镜中梦中的未来已来,是“可啦思刻”的循环往复,直至共生。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跟市场与商业性脱节,票房数字不好看几乎是既定的,但还好,搞钱不是第一要义,他才不管红与不红。(可惜一把子期待的宣传曲跟OST恐怕是没戏了,甚至片子里作diegetic用的歌还是孔小姐的旧歌。)

    一言以蔽之,气质与内核拿捏住了,包装与投放差得不止一星半点(当然这能靠投资来轻松大幅提升)。会再看的,也会期待the next one

    【详细】
    13960714
  • vinsmoke.
    2021/8/6 1:21:15
    带来令人不适的惊喜

    有幸在第十五届FIRST影展工作,有幸看过《指引》在FIRST的唯一一场公映。我个人受到了相当的震撼,以下分两个方面谈一谈。

    第一片子的市场。它绝对不是一部商业片,但也很难说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文艺片。这部电影的观众群体注定有限,因为它真的难以唤起多数人的理解;它不浪漫,没有任何的娱乐属性,观影后甚至让人的神经过

    有幸在第十五届FIRST影展工作,有幸看过《指引》在FIRST的唯一一场公映。我个人受到了相当的震撼,以下分两个方面谈一谈。

    第一片子的市场。它绝对不是一部商业片,但也很难说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文艺片。这部电影的观众群体注定有限,因为它真的难以唤起多数人的理解;它不浪漫,没有任何的娱乐属性,观影后甚至让人的神经过载、隐隐痛苦。我妄自揣测,这可能也是导演及团队出席FIRST的原因——他们需要更多的支持,来让自己的呐喊和发问令更多人听见。生活在一个太多人都放弃了独立思考的年代,他们可能真的无法成为市场的宠儿,但是又怀抱着一腔孤勇与流行的纯快餐式影片作对。

    第二谈谈片子本身。本人不是影视及相关专业,所以不能妄自发表技术层面的评论,只想简单谈谈个人的一些外行感受。这部片子吸引我的有两点,对于“真实”于“人”的探讨,以及存在于每个细节中的、硬科技与中式美学哲学的融合。对于“真相”,“人性”,“存在”的探讨罕见于最近的电影市场,而关乎技术进步对人性的影响这种迫在眉睫的问题,更是罕见于当代主流舆论。导演在影片中借“近未来”、世界秩序重建的背景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供了初步的答案,无可否认的令人不适,但又确实的令人动容、内省。问题被提出的那一刻起,人们就可以看到解决它的希望。导演借这个略显俗套的爱情故事,将每个人推向即将到来的、最有可能遇遭遇的困境。第二点是中式美学哲学与硬科技的结合。影片的意识形态背景仿佛建立在一场中式“文艺复兴”之上,中国的“传统”意象无处不在。布景、道具、文案,无处不透露着借科技焕发新生的中式元素。虽然台词和许多细节多少显得生硬粗糙、嫁接突兀,但不妨碍它成为富有广度和深度的、具有美感的尝试。科技,或者说“赛博朋克”元素在本片中无疑是顶梁柱,但并没有用力过猛以致显得不伦不类。在佛教道教元素与科技元素的结合上别出心裁,大胆、细致,可圈可点。

    总体而言,《指引》这部影片表现出导演本人对于哲学核心问题的关注、对于未来人类社会走向的关注,与探讨它们所需要的巨大勇气。我个人在观影后对于这部片子在适应市场上有过巨大的担忧,但是过去多日依旧对这部影片所提出的问题念念不忘,衷心的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见它、审视它、思考它。

    【详细】
    13732101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