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之路影评

9410302
  • 小魔仙非非
    2017/2/22 9:59:35
    伤物语2:热血篇影评
    暗黑系的色调不是我喜欢的,满屏的诡异色系,还好只有六十九分钟。 作为铁血篇的续作,影迷给了蛮高的期待,但听很多同好反馈,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霓虹国漫画向来精美,这不也不例外,但说实话,过于沉重的色调,血腥的战斗,还是会让我感觉不舒服。 关于套路,还是深深的套路...  (展开)
    暗黑系的色调不是我喜欢的,满屏的诡异色系,还好只有六十九分钟。 作为铁血篇的续作,影迷给了蛮高的期待,但听很多同好反馈,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霓虹国漫画向来精美,这不也不例外,但说实话,过于沉重的色调,血腥的战斗,还是会让我感觉不舒服。 关于套路,还是深深的套路...  (展开)
    【详细】
    8376216
  • floyd999999
    2016/11/2 23:12:44
    影评,绝对统治 Imperium,再见哈利波特,你好Radcliffe
    又是一部十分有“特色”的电影。演员卖力演,导演卖力编,编剧卖力扯,结果呢?观众看得很无语,很累,很无趣,真是难为了我们的“哈利波特”了。

    影片改编于真实题材,剧情基本上中规中矩,没有什么亮点,硬要说的话“Radcliffe的演技”算是可以看一看,与之相比,槽点?嗯,可以有。感觉比亮点有看头,尤其是Radcliffe与其他演员的“最萌身高差”。
    <
    又是一部十分有“特色”的电影。演员卖力演,导演卖力编,编剧卖力扯,结果呢?观众看得很无语,很累,很无趣,真是难为了我们的“哈利波特”了。

    影片改编于真实题材,剧情基本上中规中矩,没有什么亮点,硬要说的话“Radcliffe的演技”算是可以看一看,与之相比,槽点?嗯,可以有。感觉比亮点有看头,尤其是Radcliffe与其他演员的“最萌身高差”。
    8155346
  • yokohama
    2020/5/31 12:27:28
    惑:《无痛断舍离》舒缓的节奏

    疫情之下,政府终于放宽“限聚令”,我也终于有了机会重新走进电影院,看了部泰国电影《无痛断舍离》。看完电影之后,我有些难以言明的心结,于是在网络中搜寻影评,虽有些裨益的文字,但想要一探究竟的苦恼依然继续。于是我带着釐清思绪的可能性尝试写作,跟着文字,怀着疑问,做一些解读。

    説实话,这套戏的观影体验让人十分困顿,缓慢的节奏让人觉

    疫情之下,政府终于放宽“限聚令”,我也终于有了机会重新走进电影院,看了部泰国电影《无痛断舍离》。看完电影之后,我有些难以言明的心结,于是在网络中搜寻影评,虽有些裨益的文字,但想要一探究竟的苦恼依然继续。于是我带着釐清思绪的可能性尝试写作,跟着文字,怀着疑问,做一些解读。

    説实话,这套戏的观影体验让人十分困顿,缓慢的节奏让人觉得云裡雾裡。前半个小时,我打了若干个呵欠,上一次在影院中如此坐立不安,还是在看《聂隐娘》的时候。但现在的我毕竟有了些艺术欣赏的训练,如果这是一部并不倚重情节的电影,那便尝试放弃这种影音艺术形式下的叙事,去开啓另外的渠道、感官、视角,去感受其他理解的可能性——情感、画面,以及更宏观的,与缓慢节奏形式相应和的作品主题。是的,我相信我的直觉,甚至在我并不能完全掌握和理解的时候,我先认定它是一部优秀、複杂的艺术品(远比它表面上乾淨、单纯的镜头要複杂),再尝试调动一切的技术和知识去理解和欣赏。

    女主角Jean在香港公映的版本中被称爲“静”。

    首先,从人物發展上,《无痛断舍离》展现了一个典型的成长类文学(bildungsroman)作品的套路。静一开始在形式上执着于极简主义,接着,在实践中对于“断舍离”进行批判和否定,最终,她重回“断舍离”怀抱,对于极简主义有了更高层次的肯定和接纳。这种从原点再回到原点的故事,让我想起《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和《悉达多》;而一头一尾投身于极简主义的静,也恰似《天真与经验之歌》中同一主题的两首诗篇,或是宗教信仰下,一位“慕道友”成长爲“信徒”的心路历程。静最后面对拖走了钢琴的空屋,内心五味杂陈,泪水沿着痛苦与欣慰的表情滴落。这彷彿表明,电影并不是对“断舍离”极简主义胜利的伟大歌颂。在某件事上,或是某个阶段到达彼岸的人,谁又不是伤痕纍纍。

    留学归来的静,一开始对于极简主义,更像是一种教条的执念。这种“非如此不可”虽然也来自于内心,但它的萌芽更得益于外界的声音——书刊上的图片、近藤麻理惠的节目、甚至前男友的喜好。这就好像我们在还没有深入瞭解对方时,就疯狂地爱上了某个人,并匆匆认定,这就是此生的唯一。可以説,这种热爱并没有经过审慎的思考,但一生的命运,很多时候就是因爲这样的一时冲动而转变。这也是种缘分,或是宿命吧。

    当静开始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将陈年旧物扔进黑色垃圾袋,企图迅速实现自己的极简主义时,她却發现,物件作爲记忆中的人际关係在现实中的延伸体,却不是那么容易地一蹴而就、用完即弃的。通过归还物件,静将历史中的事件一一展开,又能够将曾经的误解一一化解。如果一切都能如此简单就罢了,但有些关係并不是那么容易“断舍离”的。它们彷彿骨头上的筋,并不能轻易地剔除乾净。物件可以归还,但昔日的感情却不能因爲物件的清晰分割而彻底地告一段落。静不敢面对前任立安,不敢亲自将旧相机和胶捲交还,正是因爲内心无法像捨弃物件一样彻底和记忆与历史割蓆。

    “断舍离”既是行爲,也是心理状态,但更多的时候,这不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却是节奏上的错拍。要达到合一的断绝,需要当事人智行上的努力,经历他者无法理解体会的痛苦。彼时,静突然离开立安,一声不响,是在心理上准备好了“断舍离”,但彼此有很多东西没有交割清楚,是物质上“断舍离”的滞后,更毋宁说,双方心理上对于“断舍离”准备得也并不同步。爸爸抛弃家庭后,留下一屋子的老物件,妈妈抱守那架没人弹的旧钢琴,始终无法从被抛弃的悲剧中走出。走不出,就没办法更好地面向未来的生活。静从中插手,硬生生残忍地卖了钢琴,主观臆断可以帮妈妈从行爲上与过去割蓆。没了与前夫联繫的旧物,往日习惯的生活,妈妈彷彿失去了依赖,骨牌推倒,期盼的新的轻鬆秩序尚未建立,最痛苦的时刻反而来临了。始终没有办法面对的心理上的“断舍离”,因爲现实中物体的消失而变得无法继续逃避,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妈妈心理上滞后的“断舍离”训练终于在这一刻开始,异常残忍。

    在经历了“断舍离”的痛苦后,静批判了自己最初版本的极简主义,但她爲何没有因此而彻底放弃“断舍离”,而是想通过改良的策略来推进和过去告别?爲什么“断舍离”如此之重要,静偏偏要执着于此?进取一些来看,那是因爲有一个未来在静的眼前,她需要实现自己的事业,实现极简风格工作室的装潢。被动一些来说,是因爲人经过与过去的纠葛,已经被遍体鳞伤地推到一个交叉路口——要么继续沉迷,让纠葛的痛苦延绵;要么快刀斩乱麻,打破既有的生活节奏,尝试与过去做一个更彻底的了断(即使这样做的痛苦是纠葛时候的百倍)。在这个路口,反正是没有“修补过去”这个选项。

    齐泽克说,“Happiness was never important… If you want to remain happy, just remain stupid. Authentic masters are never happy; happiness is a category of slaves.”(“幸福从来不是重点……长久的幸福是愚妄之人才能享受到的。那些真正掌控生命的人,从不会觉得幸福;幸福是种奴役。”)接受生活过程的苦,就好像一部缓慢的电影挑战现代观衆熟悉的明快的叙事节奏。观影中如坐针毡的时刻,本质上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痛苦。

    如何与痛苦相处?

    电影开始后的半个小时,有一个念头一直在我脑中萦绕——电影的节奏爲什么要那么慢?长长的静止特写镜头,人物间娓娓道来的语速,静缓缓地挪动身体,甚至连旧餐厅老迈的服务生都是在主角和观衆的安静注视下,慢慢渐出画面的。当观影预期和现实脱节时,我唯有採用不同的策略来舒缓这种不适。情节虽然经常是叙述的龙骨,但淡化的情节往往意味着其他手法的饱满。放下对于下一个镜头發生事件的期盼,只静静欣赏眼前放大的白衫黑裤、不着粉黛的女主角和周边的极简背景构成的辉映构图。电影变成了对于流动画面的欣赏,镜头给足观衆时间,去细细品尝精良的摄影作品。在与其他电影等量的时间裡,提供相对来説少得多的信息量,这本身就是一种培训,一种放慢节奏,打开身体其他感官,学习欣赏手边生活的训练,一种放鬆下来的自我相处,一次对于追求效率的功能主义生活方式的批判。从这个角度,我们还可能在其中找到一丝电影形式和主题的契合。如果把极简主义当成是一种追求更高效的生活方式,爲了“断舍离”而刻意“断舍离”,那么处理旧物、改造生活就成了不得不与往日进行割捨的一种负担。物质上的减法,却带来心理上的乱麻。而只有真正将极简主义作爲生活方式的一种,明白“断舍离”和其它生活方式一样,痛苦常常相伴,麻烦也并不能杜绝,同时,还能做好面对痛苦的准备,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极简主义带给自己的轻鬆。

    “断舍离”本身属于一种遗忘,只不过强人所难的遗忘,是在强调那不能被遗忘的记忆本身的存在。有很多影评谴责静的自私,但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我最后看到的是一个在体验“断舍离”的过程中,回归原点,却心境不同,成长了的静。她依然会“断舍离”地生活下去,也逐渐做好准备,时不时去面对与过去告别的痛苦,然后依然能够上路。前男友立安称之为“自私”,但这是种不带逃避,能够自省,勇敢的“自私”。

    (已首發于香港文学舘《虚词》,转载请联係《虚词》编辑或作者 https://p-articles.com/critics/1458.html

    126323507
  • 南山竹海
    2019/12/6 22:40:42
    河山的整体印象

    全部看完,回头看还有这么多人恶意打一星,二星,真的是感慨不已,中国的无脑黑子太多了

    先说下大体,根本不是雷剧,神剧,剧本大纲的基本合格,基本的东西都是合理的,除了主角光环外,都比较尊重历史,超过了近些年的大部分抗日剧,这一点上,起码可以打8分

    再说演员,基本上都在线,演技派居多,这就保证了基本的水准,我个人觉得选的有问题的就是女主的年龄太大了些,成熟的少妇演不出青年少

    全部看完,回头看还有这么多人恶意打一星,二星,真的是感慨不已,中国的无脑黑子太多了

    先说下大体,根本不是雷剧,神剧,剧本大纲的基本合格,基本的东西都是合理的,除了主角光环外,都比较尊重历史,超过了近些年的大部分抗日剧,这一点上,起码可以打8分

    再说演员,基本上都在线,演技派居多,这就保证了基本的水准,我个人觉得选的有问题的就是女主的年龄太大了些,成熟的少妇演不出青年少女的样子,只能说秦海璐占了制片人和导演老婆的光,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要扣点分数,打个7分吧

    再说服化道,剧本还算ok,就是网友说的衣服太新的问题,的确存在,但是真要做旧的狠了,拍出来可能就难看了,作为战争戏,人多,真完全还原历史的话,可能拍摄成本会上升很多,所以这方面我给7.5分

    好的方面:战争戏的拍摄方面,感觉剧组是真的用了心了,有很多看起来比较有冲击力的爆炸场面,大量拍摄了轻重机枪的画面,最让感觉尊重历史的是,大量的迫击炮和掷弹筒的运用,这在以往的剧中是不多见的,而这恰恰是抗战时期,小规模战斗站的最重要的武器。可以说日军的火力优势是很大程度建立在迫击炮和掷弹筒上的,中国军队的机枪就是被这两个小口径火炮压得死死的;剧中的拍摄很好的还原了这一点,是尊重历史的,所以这方面我给9分

    不好的方面:对根据地的矛盾的群众的矛盾体现太少了,事实上是农村的矛盾多的很,根据地没那么好建;有些小的细节方面,逻辑太勉强,所以这方面给个7分

    整体上,这是一部7.5-8分的剧,看战争场面比较扎实的面上,给个鼓励,评个8分

    【详细】
    12078683
  • 爆米花冰七鲮鱼
    2018/4/5 14:03:45
    韩国人为什么有本事把所有的电影都拍成爱情电影啊?

    韩国人为什么有本事把所有的电影都拍成爱情电影啊?绝大多数角色都很吵。把放着爆米花的竹筐直接放到土上,番茄丢到地上也不管,饭团掉在地上也不管,我没有感受到对食物的尊重。有一个镜头女主半夜打开手机,照亮了唇彩。天呐,逃到农村也要被大妈们逼问么?相比之下我还是更愿意去日本做农民。感情戏篇幅太多了会让人觉得做作,丧失了「认真生活」的细腻感跟高级,这么落后的农村为什么会有这么高档的厨具还有家具?看日本

    韩国人为什么有本事把所有的电影都拍成爱情电影啊?绝大多数角色都很吵。把放着爆米花的竹筐直接放到土上,番茄丢到地上也不管,饭团掉在地上也不管,我没有感受到对食物的尊重。有一个镜头女主半夜打开手机,照亮了唇彩。天呐,逃到农村也要被大妈们逼问么?相比之下我还是更愿意去日本做农民。感情戏篇幅太多了会让人觉得做作,丧失了「认真生活」的细腻感跟高级,这么落后的农村为什么会有这么高档的厨具还有家具?看日本版就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详细】
    9274216
  • 木槿??
    2017/3/7 0:44:06
    战士从不退场(更新至EP05)
    EP05

    最喜欢的角色红发Elsbeth回归。傲骨系列让我想到后现代女性主义提出的构建属于女性的话语体系。Kresteva代表传统男性话语体系,做事风格就是大张旗鼓地威胁,坚硬,粗暴,这就是他理解的男性政治。Elsbeth一直都是蹦蹦跳跳地应对,其实也有很多手段在里面,然而是以柔克刚,出奇制胜。所以傲骨系列给人的感觉一直很灵巧,把女性从笨重、拙劣的男性话语体系里剥离出来。
    EP05

    最喜欢的角色红发Elsbeth回归。傲骨系列让我想到后现代女性主义提出的构建属于女性的话语体系。Kresteva代表传统男性话语体系,做事风格就是大张旗鼓地威胁,坚硬,粗暴,这就是他理解的男性政治。Elsbeth一直都是蹦蹦跳跳地应对,其实也有很多手段在里面,然而是以柔克刚,出奇制胜。所以傲骨系列给人的感觉一直很灵巧,把女性从笨重、拙劣的男性话语体系里剥离出来。

    Diane已经65岁了,演感情戏一样好看,那种优雅和性感是对年龄歧视无声的回击。变老很可怕吗?看看Diane就完全不觉得。即绝不妥协,边界明确,爱是爱,性是性,错误是错误,原谅的时候还没到就不能模糊概念。你是你,我是我。使身陷困境,已经分居的丈夫两次示意想要帮助她,都被她拒绝。所以这个角色比Alicia女权得更纯粹。(当然并不能因此批评A,弱点让她显得真实可爱,而D是教科书般的榜样。)

    最后那句“It's good to be wanted.”真是太帅了。
    8402606
  • w
    2011/9/20 23:54:16
    回家的票
    其实英文名比较贴切,中文名也不错,像一首童谣,不过加上海报,让我理解偏了。所以看片的时候我一直以为上的都是配菜,大餐在后面,大餐会在那破车和那六百里上折腾。当演职人员字幕出来,我才发现原来一直端出来的都是主菜~
    先讲讲影后见面会吧,来了演员秦海璐、策划石川和投资人李海(名字不知道对不对)。秦海璐比较理想化,她一直接的片儿也都是这个路数的,有单纯的可爱,听她讲话有点好奇她为什么不自己当导演?是
    其实英文名比较贴切,中文名也不错,像一首童谣,不过加上海报,让我理解偏了。所以看片的时候我一直以为上的都是配菜,大餐在后面,大餐会在那破车和那六百里上折腾。当演职人员字幕出来,我才发现原来一直端出来的都是主菜~
    先讲讲影后见面会吧,来了演员秦海璐、策划石川和投资人李海(名字不知道对不对)。秦海璐比较理想化,她一直接的片儿也都是这个路数的,有单纯的可爱,听她讲话有点好奇她为什么不自己当导演?是蛮有想法的演员;石川更有阅历一些,更清楚一部电影的运作,对这部电影有不同的想法,也比较绅士,对女士非常尊重;李海很低调,坐在观众席,秦海璐爆料他是北大哲学系的博士,这名头让人觉得是一有钱有又想法的主儿~拍艺术电影不容易,石川说这里面的所有人,拍这个都是为了理想,没有人是完全为了钱,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能在MOMA看到此片也非常的感激片后每一个名字。
    电影的主线是一群阜阳人回家的故事,核心人物是曹俐和狗子,核心道具是一辆破车。虽说片名是ticket,但是这个票是没有的,是同乡之间的信任和节前车票的紧张造就了片中的交易。
    监制是侯孝贤,而且现在看到的这一版也是侯孝贤剪辑的,所以有非常浓厚的侯导风格,就是说和他的一些电影相似,通常电影中的那些高潮和结尾都是没有的,就像是把人生的一个切片搁在放大镜下,在时代背景和特定的人群中,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而且为了让一切如日常生活一般稀松平常的缓缓流淌,这部电影减弱了很多戏剧冲突,莎士比亚一般的跌宕起伏和戏剧化在这里是被尽量淡化的,如曹俐钱丢了以后、谢琴看到穿浴袍的女儿以后、回家的人都发现是破车了以后,在有对立的事情要发生的时候,导演都用一种息事宁人的方式处理了,这种方式让你觉得意外又算是基本说得通,而一辆破车回不了家这事,也是通过几行字幕就解决了。我很愿意把这类导演叫做“自然系导演”,我理解为他们是用干预的手法达到平缓时光的目的,是没有高潮和结尾,但是他们是故意的,献给观众的是一段平铺直叙又有丰富细节的故事,你跟着演员走了一趟又平静的走了出来,但是你却不能不去思考他们的生活。
    大部分镜头是中景、特写,结尾给了一个破车远去的远景,哲学意味的镜头没有,大部分是生活场景的镜头,基本和小人物主题是吻合的。我最喜欢的是麻绳的那一段,在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一度被麻绳整的想流几滴思乡的眼泪,麻绳是很智慧的一个细节,不管它是怎么出现又是被丢在哪里,麻绳是家的象征,是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的物品,也许它记录了乡村生活的种种,夕阳下的劳作、父亲的汗水或者男女之间田埂上的媾和,如果能有一个镜头是曹俐手拿着麻绳穿过混凝土的城市街巷,来点哄哄的那种音乐,是不是比现在这个结局好点?呵呵~只是个人陋见。
    有一个镜头我觉得不是很够力度,曹俐送走大家后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打开窗户那段,来回踱步很容易误导观众,觉得她非常犹豫不决,然后给观众的期待就是她又跑回去和大家一起回家了,看别的评论,导演是想用打开窗户来掰回这个感觉,但是窗户打开后的那种拍摄有点平淡,并没有传递出太多的东西。把导演拍这场的想法贴过来:“当她推开窗的那一刻,她看到了家,当她承认想家时,人物内心得到了释放,豁然开朗的光,正是我们想表达的人物那一刻的内心,她已经回家了。”导演讲这个的时候很动容,但镜头并没有让观众体会到这种动容。
    最后问了石川老师,为什么选择阜阳这个群体,有体现一些这个群体的特征吗?石老师的回答是,因为那些阿姨都是阜阳的,以地名做电影名字一般很少,而且还没有问当地拉赞助,本来也有想《回家六百里》之类的,在人物特征上,有几个人也说了阜阳话。听完以后的感受是,幸亏名字没有改,到阜阳六百里更上口也容易被记住,人物特征方面,我起先是觉得中国虽然大,但是各个地方的人是有小属性的,后来又想,因为演员都是些在上海打工的阜阳阿姨,所以他们在表演时无意识的就把那种属性带出来了,看完以后我第一反应是阜阳人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的特性是什么?能有这样的发问,说明他们还是有演出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的。而究竟是哪些属性,估计也很难给一个明确的答复。毕竟阜阳也不算一个大地方,研究的人少。
    严肃的讲了好大一段,以两个乐子结尾吧,一个是曹俐卖票的时候一个阿姨说没有票的话她要退钱,结果后来那阿姨又出现在回家的破车旁边;另一个是片中出现的席然和小月,看片尾字幕,那个片场助理名字是席然,而那个演小月的名字后两个字是小月,那现实中席然和小月的故事是什么呢?
    哈哈~
    【详细】
    51031848
  • 2010/7/19 17:47:51
    留下来 陪你生活
























    我只是想到只要今天能见到你 已经很开心了 没有其他的

    你为什么就是不明白 爱情总归有一天会结束 但现在 你在这里 活生生的 正因为遇见你 才改变了我



    我要加油 赚钱
























    我只是想到只要今天能见到你 已经很开心了 没有其他的

    你为什么就是不明白 爱情总归有一天会结束 但现在 你在这里 活生生的 正因为遇见你 才改变了我



    我要加油 赚钱买辆新卡车 然后自己做生意 到时候 到时候我给你买一间大到你吓一跳的别墅 真的是很大的那一种
    不管你喜欢谁 我只喜欢你一个

    永远 为什么会有这个词的存在 但是 如果每一秒每一天 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就是永远的话 我现在愿意相信这个词 永远 它不属于任何人 对永远的这种感受永远是和某个人相连 和某件事相连


    看到最后渡部和老徐一起生活的片段 忽然觉得心里那么温暖
    或许也曾有那么一个人 给过你那么一些片段 要你想留下来 陪他生活


    ps: 六年前想看的电影。没想到《燕尾蝶》里的杀手就是渡部笃郎啊 难怪 我心那个扑通扑通
    想当年迷恋三上博史的时候 仍然没忘记那个成天低着头带着鸭舌帽的RAN。
    真是岁月催人老。
    【详细】
    3455548
  • 喵咪戴戒指
    2022/4/30 23:03:31
    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翻出来一条很多年前的朋友圈。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翻出来一条很多年前的朋友圈。

    14369225
  • 梨花小诗
    2013/12/12 21:44:10
    全片的烂、俗、病,哪里有让病人安心的ON CALL 36小时呢
        如果一定要给分数的话,满分100分,只打30分给如此卖力演出的马国明和依旧正常善良的美雪,如果说还有一点点On Call的影子,也就只剩这两个人物能让我重拾当初对On Call的喜爱。

        On Call1讲的是一班医生的故事,讲的更多的是医生这个职业,我认为这才是这部剧叫做On Call的意
        如果一定要给分数的话,满分100分,只打30分给如此卖力演出的马国明和依旧正常善良的美雪,如果说还有一点点On Call的影子,也就只剩这两个人物能让我重拾当初对On Call的喜爱。

        On Call1讲的是一班医生的故事,讲的更多的是医生这个职业,我认为这才是这部剧叫做On Call的意义。在On Call 1 中,每个医生人物都是有梦想的,剧集很细腻且轻松地讲述了这班医生是如何用自己的手去拯救病人。尽管其中一定要有TVB既定的男女主角间错综复杂的loveline,但我们不难在剧中看到编剧对医生病患关系的态度和对生死规则的态度。那时候的On Call让我感叹原来马国明可以这么帅气,也让我认识了黄智雯,她诠释的美雪是全剧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

        可喜的是,On Call2并没有换掉第一部里的演员,一件头还是一件头,美雪依旧动人的美丽。可悲的是,小鱼变得莫名其妙,还多了个吴启华这条线,不仅掩盖了小鱼和一件头的故事情节,更几乎抢去了美雪所有的戏份。

        On Call2 根本不应该叫On Call,应该叫精神综合分裂症患者的各种疾病形态表现。在这部电视剧里,几乎每个医生都有些奇怪的病,而且都是致死的病,更奇怪的是,身为医生,他们都不愿意接受治疗,这部剧的态度从开始就打了全港医院一记大耳光。如果看到这里你都不甘心,没关系,编剧大人竟然还让这些患了绝症的大医生们集体康复了,这样算不算劲爆?算不算狗血?我真是后悔为何要期盼这么久这部On Call,伤透了一个对TVB还有最后一丝情谊的观众。

        先说小鱼这条线,在第一部里,我对鱼仔的印象还是她是一个多么努力为自己的梦想去拼搏的医生,那时的她对任何事情都很执着,尽管倔强,却那么惹人喜爱。所以即使有那么美丽善良的美雪,也不能阻止一件头被这个执着的小鱼给吸引。那时的小鱼还是一个医生,而到了On Call 2 里,鱼仔变成了一个女人,完全抹掉了小鱼身为医生的魅力,她变得那么奇怪,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儿,但还是觉得不舒服,杨怡的演技绝对没问题,但是小鱼太糟糕,无论是她的遭遇还是她的选择,都让我觉得糟糕。

        再说美雪这条线,在我印象里,美雪并不应该是个过于严厉的师傅。美雪在第一部里是在跟小鱼和一件学习的,小鱼和一件都不是脸谱化的严厉老师,所以美雪更没理由对她自己的学生那么严厉。看前几集,弱弱的小女生被美雪骂的大气都不敢出时,我不禁深深的怀疑,美雪是不是得罪了编剧,才导致她被黑成这样,戏份少的可怜不说了,还变成了恨不得万人烦的人物。不过小小的庆幸一下,美雪躲过了各种疾病的诱惑,能在On Call 2 里演一个不苦情、不被各种奇葩疾病困扰、不靠战胜病魔搏出位的的角色真是太不容易了。为我的美雪加分,不做作、正直善良、不因私人情感影响医生态度,这样的医生才是On Call本应给我们展示的香港新时代的好医生。

        最后来讲我们又爱又恨的“程至美”,哦不!是洛医生。洛医生这条线在我眼中可谓是全剧的一大败笔。我们姑且可以理解TVB为了搏高收视而加入让观众似曾相识的这个人物。然而,他和他哪里相似呢?这显然是编剧大人头脑太过简单所疏忽掉的致命问题。“程至美”为何为万千观众所喜爱,因为他太过完美,有这么一个男人,他长得帅,又不花心,有分医生这么正直的职业,并且还是个好医生,这样的男人,当然是万千女人心目中的理想情人,是她们对未来夫婿的美好幻想,所以“程至美”成功了。一个角色的成功在于他的丰富,而非他的遭遇。对比来看看我们洛医生的人物特点,洛医生除了一张脸还保留了“程至美”的美色,可谓是一无是处啊。有这么一个男人,他一开始就患有绝症而拒绝治疗,他逃避为自己的女友做手术,他不敢认自己的亲生女儿,他跟比自己小了20岁的女人搭讪。。。这么一个男人,除了这张脸,我想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女人应该都会退避三舍。编剧是想重拾“程至美”的成功没错,但是不是太过欠考虑了,洛医生应该不是一个反面典型,但是,他给我的感觉是这般的无奈和失望。现在我看on call2都是直接跳过洛医生的部分,我舍得看不到吴启华那张帅气的脸,但不舍得每次看都联想到那个让我着迷的“程至美”。

        最后,小小的吐槽一下朱千雪,她长得实在不是美女的类型吧,需要花这么多经历去捧么?在我看来黄智雯和杨怡都比她有魅力,而且演技更没的说,怎么就被个名不见经不转的朱千雪占了那么多戏份啊,不公平!

       最后的最后,我只想说我真的宁愿没看过on call 2,on call的热情与正常都已不在了,俗、烂、病是第二部的所有特点,可惜了吴启华,编剧是不是都嫉妒长得帅的男人,所以让吴启华去演洛医生,让吴卓羲去演金水哥。

        医患剧精彩的可以不只是看俊男靓女穿上白大褂救死扶伤,但至少医生得正常啊,这医生都个个有问题了,让病人可怎么活啊。
    【详细】
    64582252
  • 404NotFound
    2018/7/6 19:34:07
    两段优秀台词

    “It's the heart.The interchange.The way in and the way out to what is beyond.Love”

    “just remember that you're you and she's her.And together, that'll be another thing.”

    “It's the heart.The interchange.The way in and the way out to what is beyond.Love”

    “just remember that you're you and she's her.And together, that'll be another thing.”

    配合表演食用更佳

    【详细】
  • 9492216
  • 爱电影者
    2013/3/29 20:05:43
    难道周星驰只能搞笑?
       看到评分这么低,很是失望,人们总是注意周星驰无厘头的巨大光环,却总是忽略他并没有电影中的嬉笑怒骂。
        《喜剧之王》获得了影迷的巨大赞誉,认为那是周星驰奋斗的真实写照,可《望夫成龙》何尝不是。包含了小人物的脉脉深情,我是今年刚看到的,可依然被细腻的感情所感动,它并不比《当幸福来敲门》差,可能他就是还是星仔的写照。
       看到评分这么低,很是失望,人们总是注意周星驰无厘头的巨大光环,却总是忽略他并没有电影中的嬉笑怒骂。
        《喜剧之王》获得了影迷的巨大赞誉,认为那是周星驰奋斗的真实写照,可《望夫成龙》何尝不是。包含了小人物的脉脉深情,我是今年刚看到的,可依然被细腻的感情所感动,它并不比《当幸福来敲门》差,可能他就是还是星仔的写照。
    【详细】
    5826200
  • Ted 浙一
    2019/7/12 2:21:35
    大家来找茬!—《狮子王》新旧差别全盘点

    (多图流量、全部剧透警告!)(这片子剧透也没差..)

    (多图流量、全部剧透警告!)(这片子剧透也没差..)

    10302199
  • 蓉儿
    2021/6/11 17:21:41
    张凌赫邓恩熙未来可期

    我觉得还不错啊,男主女主两个人相处的细节蛮多的,一起上学放学,男主对女主的好,在乎,关心像是刻进骨髓里,时刻在线,女主对男主的在乎,心疼,也是一直有的,就很自然,情节很细腻,许愿池那里,女主看到男主腿不好也进水里帮忙找许愿池,女主陆苗瞬间就秒怂说不找了,见到男主被不公平对待就要出头,有人说心疼是最高级别的爱,上升到心疼,几乎是分不开了,两人演译的都很自然,

    我觉得还不错啊,男主女主两个人相处的细节蛮多的,一起上学放学,男主对女主的好,在乎,关心像是刻进骨髓里,时刻在线,女主对男主的在乎,心疼,也是一直有的,就很自然,情节很细腻,许愿池那里,女主看到男主腿不好也进水里帮忙找许愿池,女主陆苗瞬间就秒怂说不找了,见到男主被不公平对待就要出头,有人说心疼是最高级别的爱,上升到心疼,几乎是分不开了,两人演译的都很自然,所以看的时候还蛮沉浸在两人演绎的角色里的,加上陆苗父母的冲突到和解,也很现实很生活,陆苗看着大大咧咧,其实心思很细腻,江皓月的情绪时刻影响着她,父母的微妙变化她也能感受到,就是一个很善良,令人心疼的小可爱啊,江皓月演绎的也很棒,很有担当,虽然有点阴郁,但是它没有受到家庭和身体残疾的影响,自己很优秀,也影响着陆苗,这样发展出来的爱情,一定坚不可摧吧~

    两位演员未来可期啊,张凌赫,邓恩熙冲啊

    【详细】
    13603423
  • 本来老六
    2007/12/19 12:25:52
    英雄需横死|||||||
       我看完这个首先对张彻的大字五体投地:萧然一剑天涯路,鹏飞江湖,九霄云高不胜寒,关上万里,枝栖何处?问王谢谁家燕子,飞向谁家户?”这是书法不是写字,张彻再不济也是一笔文人。

    说起来对盘肠大作感觉还是一般,这种京剧式的悲壮我始终觉得滑稽,银鹏金燕的感情也一般,张彻毕竟粗放了一点,这个电影我最喜欢的还是杀。

    里面金龙帮的话很有意思:你现在杀
       我看完这个首先对张彻的大字五体投地:萧然一剑天涯路,鹏飞江湖,九霄云高不胜寒,关上万里,枝栖何处?问王谢谁家燕子,飞向谁家户?”这是书法不是写字,张彻再不济也是一笔文人。

    说起来对盘肠大作感觉还是一般,这种京剧式的悲壮我始终觉得滑稽,银鹏金燕的感情也一般,张彻毕竟粗放了一点,这个电影我最喜欢的还是杀。

    里面金龙帮的话很有意思:你现在杀我的七大护法,我和你不共戴天了,你杀了……总之似乎仁至义尽一般,啰嗦得不得了,但凡给他杀了,他自然更有话说,不如从头杀到底,有什么好说的。里面罗烈演的那个大侠也很奇怪的,说穿了不过就是情敌喽,唧唧哇哇的。

    最后,全部死光,大侠灰溜溜溜走,两个女人在谷里守寡。天下第一剑侠?只剩下一个墓碑。
    【详细】
    1262351
  • torres
    2022/1/10 18:08:06
    開頭8。最後7。

    8分開局挺不錯的電視劇,校園電視劇過去有青出於藍,本劇也播了青出於藍多少引起了觀眾回憶殺。但青春歌舞片印象中大台確實第一次拍。看得出來借鑒歌舞青春但挺不錯。真正中學生本身出演中學生,放學組合幾個人平均16左右,真正連青春的隔壁台都做不到。新人蓮姐felix windy都挺不錯, gigi有點沒表情但符合內向性格。其他人都平穩演出。不過劇情真的普通了些,來來去去還是

    8分開局挺不錯的電視劇,校園電視劇過去有青出於藍,本劇也播了青出於藍多少引起了觀眾回憶殺。但青春歌舞片印象中大台確實第一次拍。看得出來借鑒歌舞青春但挺不錯。真正中學生本身出演中學生,放學組合幾個人平均16左右,真正連青春的隔壁台都做不到。新人蓮姐felix windy都挺不錯, gigi有點沒表情但符合內向性格。其他人都平穩演出。不過劇情真的普通了些,來來去去還是父母離異,兄妹父母偏心不和,學業那些,不算很特別,教育終究是希望學生,老師心靈上的教育,與人相處而不只是學業成績。整體依然可以打個7分,還不錯的劇。

    音樂部分,10首歌都挺好聽,雖然有時候突然播歌有些突兀,還是不錯的,10滿分。

    下面重點解析:

    另外過場不同人loading那個如同打遊戲,感覺還挺好玩。第一集重點:windy家男女不平等 優先哥哥Aska, gigi內向上學都帶著貓。第二集重點,主線是yumi要選領袖生長,結果被venus疑似散佈謠言惡語中傷欺負,支線是gigi家庭不和睦,sherman喜歡aska,以及chantel暗戀男老師。第三集重點,主要就是gigi跟父母解開心結,支線是yumi欺凌跟chantel情書被公開。第四集重點,似乎就是圍繞hugo,過度活躍症,喜歡跳舞但父母又不喜歡,吳若希改版越南越愛加分笑死了哈哈哈。第五集重點,明顯圍繞家裡男女不公平,偏心aska忽略windy,甚至學校windy都是大家只知道她是aska妹妹。有個品學兼優優秀的哥哥反倒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暗線則是三小花聯盟放學一起玩。

    第六集,個人偏向這集沒有絕對主角,gigi幫忙解開yumi被欺凌之謎,windy aska和好又不反對sherman做哥哥女朋友,露營chantel解開表白洩露之謎,本集重點是多首新音樂出現,除了靈魂伴侶chantel非常驚艷,英文版青春本我,合唱版戀愛預告也是讓人眼前一亮。

    第七集,支線一開始chantel解開自己情書洩漏之謎,三花友誼,主線是火雞跟felix友誼,有錢人也有有錢人的煩惱,爸媽不在家不能陪他,火雞窮人卻更懂得照顧人懂人感受,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第八集:說的是gigi父母正式離異以及venus欺凌人被揭露。

    第九集:主線就是為了提高成績全班都去補習了,所以叫補習天王的偉大航道,學習真的很辛苦。暗線windyaska兄妹離開移民了大家不捨得。

    第十集,大結局happy ending,大家學業進步,成績好了青春校園祭成功舉辦,然而主角似乎是jw?回顧了全劇輔導各個學生的畫面,重要的是老師也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初心。

    【详细】
    14132119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