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开讲影评

1269604
  • 昂昂万里
    2019/9/16 1:40:45
    三、四集

    如果非要归个类的话,这部《地下诊所》属于喜剧惊悚片。Comedy thriller,或Comic thriller。是一种交叉类型,从喜剧和惊悚两个题材中吸取主题。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幽默,喜剧惊悚有着更灰暗的色调。就像常规惊悚片一样,喜剧惊悚片通常涉及有组织犯罪或间谍活动。

    更直观的印象:目前在喜剧惊悚类排名第一的电影是《低俗小说》,这个不用说了,爱电影的人必看之项目。还有我比较喜

    如果非要归个类的话,这部《地下诊所》属于喜剧惊悚片。Comedy thriller,或Comic thriller。是一种交叉类型,从喜剧和惊悚两个题材中吸取主题。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幽默,喜剧惊悚有着更灰暗的色调。就像常规惊悚片一样,喜剧惊悚片通常涉及有组织犯罪或间谍活动。

    更直观的印象:目前在喜剧惊悚类排名第一的电影是《低俗小说》,这个不用说了,爱电影的人必看之项目。还有我比较喜欢的电影《迷中迷》(Charade)也属于这个类别,当年奥黛丽-赫本和加里-格兰特主演,看过后惊为天人。

    这部《地下诊所》在上述喜剧惊悚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医疗元素。观看时有时忍俊不禁,而且英式冷幽默都是不动声色的,全靠眼神和语气。而有时又为他们担心,比如第三集这个脸部受伤的爱尔兰人,治疗后试图打劫地下诊所。

    顺便介绍个爱尔兰人的特征:他们不发“啊”这个音,比如本集中这个人在说Fuck时,发音是fook;其他的,如but,他们说成boot;son 或sun,会说成soon,等等。各位看官看剧时不妨留意。2015年曾和一帮来自都柏林的爱尔兰人一起度过夏天,那时发现的。

    令人担心的,还有Jamie这条故事线那两个穷凶极恶的人。女的是抢劫头子塞巴斯蒂安的不知道什么人,雇用了男的,对Jamie的好朋友们严刑逼供,想要得知Jamie的下落。第四集末尾终于找到了Lee的门上,Lee把Jamie的女朋友供了出去(大概?反正线索是给了“她”,和工作地点)。这两个恶人,一黑一白,特别像《低俗小说》里塞缪尔-杰克逊和约翰-屈伏塔的那两个杀手,也是一黑一白。

    在三条故事线中,Jamie这条线是顺叙的方式,从一开始跑偏了的抢劫案,到现在Jamie在地下诊所里,一边与好朋友在一起,一边悄悄地思念女朋友。

    而丹尼尔的故事线用了大量的闪回,把他和妻子,他和安娜的婚外情,他和Lee是如何开始合作几件事情交待得一清二楚。在海边小船这一段,多像《无人生还》。

    出现在丹尼尔故事线中的Lee是闪回的。其他基本按时间顺序,东一下西一下的,观众对他的情况也基本掌握。Lee在本剧里是喜剧部份的主要担当,他那无辜的小眼神,见血就晕的个人体质,在与丹尼尔的合作中他是外行(类似《绝命毒师》里的Pinkman),他对Jamie的友情——对丹尼尔说,“什么时候你的朋友离开,我的朋友才离开”。几乎每次开口都能让人发笑。

    总之蛮喜欢这剧。

    看很多剧或电影的豆瓣短评,发现当下年轻人的焦躁,一不合意便大骂垃圾。缺乏耐心是原因之一,看过的东西少、不够Open-minded也是重要原因。不过,骂垃圾的这些人,还是比什么都不看的那些人强许多的。

    【详细】
    105031161
  • 吉姆爱丝
    2019/8/30 13:20:32
    老杀手不死,只是凋零

    一部浪费你时间的电影,本来奔着让雷诺来看的,结果这个大叔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精干壮硕的杀手里昂了,相反难掩的臃肿已经不忍直视。整部电影剧情无意义的冗长、无聊、不知所云,叙事交代不全,演员演技奇差,对于那些未交代的事项需要自行脑补额外的情节。浸淫多年悬疑烧脑电影的我不得不承认我被导演和编剧深深的打败了,佩服佩服

    一部浪费你时间的电影,本来奔着让雷诺来看的,结果这个大叔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精干壮硕的杀手里昂了,相反难掩的臃肿已经不忍直视。整部电影剧情无意义的冗长、无聊、不知所云,叙事交代不全,演员演技奇差,对于那些未交代的事项需要自行脑补额外的情节。浸淫多年悬疑烧脑电影的我不得不承认我被导演和编剧深深的打败了,佩服佩服

    【详细】
    10450160
  • 做事不能设假设
    2021/7/5 23:58:50
    动物也需要自由
    动物也需要自由,尽管他们可能显得很温顺,或者是他们表现的很服从,但是谁不想要自由?动物也需要自由,尽管他们可能显得很温顺,或者是他们表现的很服从,但是谁不想要自由?动物也需要自由,尽管他们可能显得很温顺,或者是他们表现的很服从,但是谁不想要自由?动物也需要...  (展开)
    动物也需要自由,尽管他们可能显得很温顺,或者是他们表现的很服从,但是谁不想要自由?动物也需要自由,尽管他们可能显得很温顺,或者是他们表现的很服从,但是谁不想要自由?动物也需要自由,尽管他们可能显得很温顺,或者是他们表现的很服从,但是谁不想要自由?动物也需要...  (展开)
    【详细】
    13656214
  • Ana?s
    2019/6/30 11:34:06
    Intouchable vs. The Upside: 巴黎左岸的温情与纽约曼哈顿的现实

    Intouchable vs. The Upside: 巴黎左岸的温情与纽约曼哈顿的现实

    Intouchable是我看

    Intouchable vs. The Upside: 巴黎左岸的温情与纽约曼哈顿的现实

    Intouchable是我看的第一部法语电影,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之一。出于爱屋及乌,今天去电影院看了它的美版翻拍The Upside。其实我并非真的是“爱屋及乌”。一方面,我想重温原作给我的暖心的感觉,另一方面我不怀好意,我想看这部翻拍的笑话。当我在纽约街头看到这部电影的大广告时,我忍不住笑了,觉得如此的温情的故事怎么可能发生在纽约这样冰冷的城市当中,这部电影一定是别扭的,四不像的。可是现实狠狠打了我的脸,虽然讲述的同一个故事,影片中人物,情节,和叙事方式都向原著致敬,但是The Upside没有别扭,没有水土不服,是精彩的,是地道的,是纽约的。

    因为想要看The Upside的笑话,我在看电影之前就想好了之后要写一篇对比这两部电影的影评,所以前天晚上我特意重温了Intouchable。虽同讲一个故事,但是两部电影带有不同的味道。我认为这是法国和美国社会文化不同所使然的。 至于这两种文化有何不同,这两部电影以小见大,向我们展示了些许。

    片名:交流vs. 希望

    作为一门艺术,电影应该要反映现实;从票房的角度出发,电影又需要迎合大众。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电影根植于,同时反映社会。片名,一部电影中心思想的高度凝练,能够折射出社会现实或某些主流观念。

    IntouchableThe Upside 的意思完全不同。 Intouchable这个法语词是“无法触碰的”或者“不可触碰的”,这部片子的中文译名也直接用了它的中文翻译,“无法触碰”或者“不可触碰”。

    当我第一次看到The Upside的大幅广告的时候,一个黑人推着一个残疾的白人的剧照让我立马想到Intouchable被翻拍了,但是The Upside片名却让我又心生怀疑。Upside这个单词的意思是“上边”,“上升”“好的一面”。 豆瓣上,The Upside的中文译名是“上行”。虽然我不太同意,我认为取upside “好的一面”这个意义,将片名译为“希望”应该更贴切。然而,无论中文片名是“希望”和“上行”,The UpsideIntouchable的字面意义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两部电影讲述同样故事,但却用了如此大相径庭的词来命名,在我看来这是因为这两部影片表达的主题是不同的。在Intouchable当中,什么是不可触碰的?这个电影由始至终展现的都是触碰,原本不会相接触的东西接触了。不同种族触碰了,不同的阶层触碰了,健康的人成为了残疾人的“四肢”,家人放下芥蒂和矛盾团圆了。Intouchable是个反喻,没有什么是不可触碰的。很多看起来不可触碰的东西,一旦互相触碰,会发出极其美妙的音符。

    The Upside当然有这些“触碰”的情节,但是触碰之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Intouchable中主角两人触碰之后,各自人生还是回到了跟触碰前的圈子,他们的触碰是就是电影歌颂的一次奇遇。但在The Upside中,两人的触碰带来了Dell的人生的逆袭,买了大房子,并没有像Derris那样回到原来的街区。Intouchable想要展现的、歌颂的是“触碰”,或者说“让平时难以接触的东西相处交流”;而The Upside更突出结局,人生上行的可能永存。

    社会:固化 vs. 流动

    一样的故事,两样的中心思想。我觉得这和两个国家不同的社会现实有很大的关系。法国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度发达的状态,社会结构非常稳定,这就意味着阶层固化严重,没有什么上升通道,不同社会阶层鲜有直接接触,互相也不太了解。种族直接这样的隔阂更甚。法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尽管法国也有不少外族人,但是这些外族人和法国主体民族-高卢人-交集非常少。我曾经在法国的一个精英的政治学院交换学习,里面的学生都是法国中上层阶级的小孩,本土学生绝大部分是白人,很少见到黑人和阿拉伯人,而这两个种族是法国外族人的主体。因为种族交流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再加上社会固化,社会资源机会都在白人的圈子里,外族的后裔难以获得上升的机会。如此长期种族隔阂是法国社会的“定时炸弹”,灾难随时会被引爆。近年来法国所遭遇的恐怖袭击可以印证这一点,这些恐袭都是法国土生土长的外族后裔所为,并非中东的恐怖分子派人到巴黎发动的。阶层的隔阂同样如此。早些日子的黄背心运动就是富人和穷人的对立。所以如何促进种族和阶层接触交流,是维持法国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比法国,有着深厚移民传统的民族大熔炉的美国,种族之间的交流是要多一些。或者说,这样独特的多种族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基让美国人形成了许多让不同种族和阶层为自己发声,相互较量的渠道和氛围。在人人都是“杠精”的美国,种族和阶层间的沟通不算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同时,美国社会还没有达到欧洲国家的固化程度,还是有一定的社会上升的通达。但是无论种族,在美国生活的人都在追寻着“美国梦”。在不同时期,对于不同人,美国梦的具象诠释都不一样,但是还是可以抽象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上升”,实现财富增长,阶层跨越。The Upside中的Dell的结局就完美地展现了这一点,昨日穷逼屌丝,今日创业当老板;昨日家中还是床头屋漏,今日全家迁进独栋别墅。不只有Dell,其实Phillipe同样,也是一个彻底的美国梦的实现者。在和Dell的对话中,Phillipe也提到过自己曾一无所有,也是白手起家。The Upside这样的编剧足以迎合了美国人民对“美国梦”的向往和渴望。

    文化特色:浪漫vs.实用

    除了反映社会现实,这两部姊妹篇还非常具象地展示两个文化的特征:法国的浪漫主义(romanticism)和美国的实用主义(practicalism)。梳理之后,我总结了三个方面来对比这两种文化特征在情节上的具体呈现。

    首先,求爱的方式最能体现法国人的浪漫和美国人的实用。Intouchable中Phillipe的求爱方式极为old-fashioned,互寄照片来知道对方的样貌,而且周围没有人提出其他更加有高效的办法。相反,在The Upside 中,当Phillipe想用这样的方法知道对方的外貌是,Dell就直接阻止了,简单粗暴地通过google找到了情人的照片。虽然Intouchable没有清晰给出故事的时间,但是对书信传情的坚持,展现了法国人的浪漫。Google search省时省力,达到目的,是美国人对效率追求的体现。

    第二个方面,生活情趣。这段兄弟情谊的最重要的环节是黑人小哥把白人大叔从枯燥乏味的非人生活中拯救出来,所以影片所用的元素来展现这段救赎就能展现两种文化对有趣生活的不同的理解。从Derris和Phillipe的互动来看,法国人的生活情趣是古典文学艺术,讲究的衣着,欢快的舞步,抽抽烟,调调情,当然还有性。而Dell是通过毒品(大麻),暴力和性来拯救Phillipe,这些都美式的生活情趣。这些生活情趣一对比,法国文化有着深入骨髓的浪漫,而美国人追求迅速get high的方法。

    第三,迈向事业成功的方式。两部影片当中,Derris和Dell如何找到工作,开始事业是截然不同,这个小细节也有趣地表现了浪漫主义和实用主义之差。Derris通过和面试官讨论墙上的Dali的油画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撬开了工作的大门。运用艺术来在求职面试当中出奇制胜,这一招确实很文艺,很清奇。关键是面试官也欣赏这样文艺的谈吐,而不像当大多数的面试官现实地数着、掂量着求职者掌握多少和岗位相关的技能,这一点在我看来是非常的浪漫。美版中,Dell的事业成功道路就很常规,也实在。Dell用卖油画的第一桶金来创业,做轮椅生意。他的成功靠的是资金和经验,是现实生活当中常见的实习事业成功的套路。

    结语

    我还记得我是怀着一丝失落和十足的兴奋离开了电影院。一丝失落是因为我看笑话的愿望落空了。同时,也恰恰因为我的不怀好意没能实现,我才能获此高兴和兴奋。The Upside是一部好的影片,它不是把故事单纯地复制和粘贴在纽约这个情景下,它是巧妙地利用这一个故事展现纽约味道的风土与人情。当失落和高兴的劲儿慢慢褪去的时候,我也在细细地回味着两部影片,它们带给我的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和画面。Intouchable让我回到了多年前一个个在塞纳河边散步和沐浴着巴黎的暖阳的下午,生活是暖人心脾的。The Upside重构了我在纽约生活的感受,那是一个个在纽约冰冷街头想要崩溃痛哭的夜晚,漆黑夜晚是冰冷的海底,高楼的灯光宛如黑暗海水中投来的零星的亮光,但是却足以让人坚强,让你相信“希望在明天”这样的鸡汤。

    【详细】
    102764925
  • 不一丕
    2021/9/26 4:42:34
    一部想起伊朗电影《小鞋子》的靴子

    在时隔已久遇到《旺扎的雨靴》,开篇湿漉漉晾着的球鞋,让我想起《小鞋子》,同样儿童电影,同样对鞋子的执着。却也仅此相同,不同的社会背景,一个是寻找,一个是拥有;一个是他人,一个是自己;一个复杂的社会形态交织着,一个单纯着内心的需求;一部成年人拍给成年人的儿童电影;一部成年人执着于儿童世界的儿童电影。

    在时隔已久遇到《旺扎的雨靴》,开篇湿漉漉晾着的球鞋,让我想起《小鞋子》,同样儿童电影,同样对鞋子的执着。却也仅此相同,不同的社会背景,一个是寻找,一个是拥有;一个是他人,一个是自己;一个复杂的社会形态交织着,一个单纯着内心的需求;一部成年人拍给成年人的儿童电影;一部成年人执着于儿童世界的儿童电影。

    旺扎代表着儿童世界,父亲代表着成年人世界。两个不同世界因为各自的选择而产生的冲突,却在解决冲突中使用了同一种方法,似乎是成年人在未能解决的问题中习惯性的用前人的方法,这一方法也一并在旺扎所在的儿童时期由父辈巧妙的植入教化。独自求雨(或求晴)完成回家的路上,父亲成为了作为儿童时期的父亲,旺扎成为作为成年时期的旺扎。父亲只祈求,旺扎以行动阻止祈求,像是一场成人与儿童的较量。 以祈祷雨作为依托,两个不同世界同一着、执着着、坚信着各自的信仰。

    代表着女性世界的姐姐和妈妈,作为旁者,对各自施以援手或给予关怀。女性世界更多代表着拥抱与支持,与男性世界,不管是同学或者父亲,却是冲突与较量。作为男性的作者,像是以母亲的视角看着孩子的打闹,却又执着着,保有着,单一又分明的儿童世界。

    【详细】
    1388559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