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662762
  • 琢紫
    2013/8/4 23:52:27
    盒子与孩子都在梦想中一起长大


    盒子有盒子的世界,孩子有孩子们的次元。爸爸妈妈们无比关爱呵护掌心里的宝贝,却未必能轻易混入他们的领地,参透他们喜好和需求。至于男孩不喜欢芭比娃娃,女孩对变形金刚车具模型从来都没兴趣,这些都是不争事实,只是他们都爱喜羊羊、光头强,看见小熊维尼迈不动腿,听说多啦A梦就歪起头来异想天开。这个暑假走进电影院的小朋友无疑又多出了一个新朋友,哦不对,是一群新朋友——花生星球的盒子菠菜,盒子奶泡


    盒子有盒子的世界,孩子有孩子们的次元。爸爸妈妈们无比关爱呵护掌心里的宝贝,却未必能轻易混入他们的领地,参透他们喜好和需求。至于男孩不喜欢芭比娃娃,女孩对变形金刚车具模型从来都没兴趣,这些都是不争事实,只是他们都爱喜羊羊、光头强,看见小熊维尼迈不动腿,听说多啦A梦就歪起头来异想天开。这个暑假走进电影院的小朋友无疑又多出了一个新朋友,哦不对,是一群新朋友——花生星球的盒子菠菜,盒子奶泡泡,盒子嘎嘎,还有让人无比欢乐的鸵鸟P哥。

    3D动画电影《昆塔:盒子总动员》,无需细说它画面有多好,用了阿里云的多少台计算机渲染出多棒的画面特效,这一点身临其境的观众大概多数会被无条件“拿下”,细腻唯美的画面,风格化强烈的人设,大气精美的背景设定,一度让人恍然不觉是在看国产动画片,毕竟曾经的国产动画倍受诟病过,而眼前这如临梦境的电影画面,实在是美的有些不真切,国产动画显然先是从技术领域现代化起来。

    那群住在沙漠巴拉布城,方脑袋一只脚弹来跳去的盒子们有着自己的世界和人生观,冒险少年菠菜,在面对对所有人质疑和不信任时选择的是身体力行的去证实。小伙伴奶泡泡一出场就萌翻全场大朋友小朋友,贪吃、迷糊、胆小、可爱集于一身的小跟班注定是所有人的开心果,而在途中遇到的机器鸵鸟P哥和霸气少女嘎嘎在蜥蜴谷大战终极BOSS时四个人(P哥算?)的团队协作,危难关头菠菜的不轻言放弃的态度对小朋友来说也寓教于乐尽的指导意义。

    黑磁谷一段剧情天马行空堪称意外,仰视俯瞰多角度将3D效果的立体呈现作用的淋漓尽致;剧中追逐跑跳的动作捕捉也真实可见,当然在得知此片是中国第一部用微缩模型实拍加CG动画技术渲染的3D动画后,再来回顾电影中的精美画面,除了惊艳更多是感慨,用时间和耐心累积出的才是精品。
     
    沙漠里的绿洲是梦想也是信念,仙人掌的屹立不倒是希望也是未来,盒子菠菜在昆塔的启发指引下轻装上阵,面对重重风沙,悬崖峭壁和遥远未知的未来,坚信自己的选择且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在临行前他说过一句“不可能是不可能的事”这不仅说给孩子,更是说给陪同孩子进电影院的每个家长,在现实中家长的角度和心理很难改变,很多时候他们一边感慨泰勒·威尔逊的天才,一边无法真正放开牢牢牵住孩子的手,让他们独自跑起来。

    至于剧情神马的交给小孩子来评判最好,如大人未必喜欢熊大熊二,孩子却看得十分欢乐,毕竟不在一个次元中,对于此片孩子追着要看第二遍,听说有续集屁颠屁颠的开心,从他们角度对电影的认同度可见一斑。作为三部曲的开场篇已做到抓眼球,后续拭目以待。

    盒子的“囧”和萌是外表,关于昆塔和菠菜的精神是片子的灵魂,盒子和孩子虽然属于不同的世界和次元,但依然有可能有共同的梦想,盒子与孩子都在梦想中一起长大。
    【详细】
    61961175
  • 似你笑魇如花
    2019/8/2 12:40:43
    观《小欢喜》短评有感

    作为一个看过《小别离》的人,对于《小欢喜》肯定有所期望。

    刚播到第三集我就忙登豆瓣看看评价,知道豆瓣上有很多自恃慎高的总爱彰显自己与众不同,很多好剧恶意差评的人。

    但很庆幸看了前三页短评,目前也都是有理有据的提出意见阐述观点,大多数人根据所播出的有限集数,给出了四星五星较高的分数。

    少部分一贯自视甚高一句剧情老套,演员油腻就打了一星,这种人叭在任何一个影视

    作为一个看过《小别离》的人,对于《小欢喜》肯定有所期望。

    刚播到第三集我就忙登豆瓣看看评价,知道豆瓣上有很多自恃慎高的总爱彰显自己与众不同,很多好剧恶意差评的人。

    但很庆幸看了前三页短评,目前也都是有理有据的提出意见阐述观点,大多数人根据所播出的有限集数,给出了四星五星较高的分数。

    少部分一贯自视甚高一句剧情老套,演员油腻就打了一星,这种人叭在任何一个影视评价里都要,统统可忽略不计。

    有一个评论让我看了后很介意。

    10364405
  • thinkercjf
    2021/7/19 5:19:39
    是终点还是到站换乘?

    当年似乎是在地铁看了 N 遍海报后某一天突然决定看看,之后就追下来了。

    转瞬几年过去了。

    问题:

    开篇吹大发了(类比 the wire 里的斯文毒贩 Stringer Bell)的女头目也太虎头蛇尾了,三下五除二就挂了,虽然是为了衬托后面的大佬背

    当年似乎是在地铁看了 N 遍海报后某一天突然决定看看,之后就追下来了。

    转瞬几年过去了。

    问题:

    开篇吹大发了(类比 the wire 里的斯文毒贩 Stringer Bell)的女头目也太虎头蛇尾了,三下五除二就挂了,虽然是为了衬托后面的大佬背景多强大,可是实在太敷衍了。

    同样的,安排杀手的那个人也抓得太轻松了。

    最大的问题,虽然记不清了,但是前面的某季 Eleanor (好名字!)挂的时候似乎是准备安排个大团伙让 Bosch 父女去发掘然后报仇。后来那条线索就不了了之了??

    对白一如既往的简练有力,尽管因为充斥了各种缩写、行话看着字幕也有很多不明白的。

    多线的平行发展最后交织,是本剧的特色,本季也不例外,体现了编剧的功力。

    本剧应该是没有火起来,不过也拍了这么多季。难得看一部小众的。

    结尾的意思是准备来个外传?可是正片的坑没填呢, 为什么要拍外传?

    【详细】
    13688582
  • 稳当叔叔
    2022/7/15 19:55:55
    孩子们的片段是拿NG的片花粘合的么?

    黄渤范伟之于《莫扎特》,相当于姜文胡军之于《图兰朵》;荣子彬的存在是聒噪,无比的那种,配戏的其他孩子亦是不灵气。慎人的“莫扎特”和僵硬的孩子们,真的用不着这么多好演员来陪玩。

    可是,人有钱躁咱又能怎么着呢?

    儿歌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儿童电影究竟是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晦气?

    七仔能予人童梦之乐,这个“莫扎特”劳烦消失的越快越好,周边玩具应该正在出厂的路上,

    黄渤范伟之于《莫扎特》,相当于姜文胡军之于《图兰朵》;荣子彬的存在是聒噪,无比的那种,配戏的其他孩子亦是不灵气。慎人的“莫扎特”和僵硬的孩子们,真的用不着这么多好演员来陪玩。

    可是,人有钱躁咱又能怎么着呢?

    儿歌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儿童电影究竟是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晦气?

    七仔能予人童梦之乐,这个“莫扎特”劳烦消失的越快越好,周边玩具应该正在出厂的路上,但愿家长让孩子们远离这畸形产物…

    【详细】
    14515227
  • 铁任
    2016/9/27 8:32:50
    在黑暗的凌辱中追探一缕人性的尊严
  • 舒肤佳s
    2021/11/21 3:29:10
    车宥利怀的谁的孩子?

    我看完整部剧都不知道,车宥利的孩子不是奇峰的,是谁的?》有谁知道解释一下吗。我看完整部剧都不知道,车宥利的孩子不是奇峰的,是谁的?》有谁知道解释一下吗。我看完整部剧都不知道,车宥利的孩子不是奇峰的,是谁的?》有谁知道解释一下吗。我看完整部剧都不知道,车宥利的孩子不是奇峰的,是谁的?》有谁知道解释一下吗。我看完整部剧都不知道,车宥利的孩子不是奇峰的,是谁的?》有谁知

    我看完整部剧都不知道,车宥利的孩子不是奇峰的,是谁的?》有谁知道解释一下吗。我看完整部剧都不知道,车宥利的孩子不是奇峰的,是谁的?》有谁知道解释一下吗。我看完整部剧都不知道,车宥利的孩子不是奇峰的,是谁的?》有谁知道解释一下吗。我看完整部剧都不知道,车宥利的孩子不是奇峰的,是谁的?》有谁知道解释一下吗。我看完整部剧都不知道,车宥利的孩子不是奇峰的,是谁的?》有谁知道解释一下吗。我看完整部剧都不知道,车宥利的孩子不是奇峰的,是谁的?》有谁知道解释一下吗。

    【详细】
    14007249
  • 3104
    2021/1/18 14:12:37
    七海的温柔(给自己的记录,完)

    第一次执行任务对虎子说:你是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是我的义务;

    虎子把真人扭曲过的人类当作了咒灵,七海发现了虎子在内疚,对虎子说:他们的死因是因为身体改造引起休克,不是你杀的。(希望虎子不要因为自己对人类动了手而感到内疚)

    第一次执行任务对虎子说:你是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是我的义务;

    虎子把真人扭曲过的人类当作了咒灵,七海发现了虎子在内疚,对虎子说:他们的死因是因为身体改造引起休克,不是你杀的。(希望虎子不要因为自己对人类动了手而感到内疚)

    13147325
  • yunalso
    2006/3/2 1:56:59
    戏剧理论的分析
    虽然这是一部喜剧,而且是06年贺岁片,可是按照我所学的戏剧理论,这却是一部经典的悲剧呢。

    里面的四个人物:
    1)方芳芳 购物狂(冲动性控制失调行为)
    2)李简仁 选择强迫症
    3)何穷富 盲从,吝啬之中又乱花钱,人格分裂
    4)丁叮当 失恋创伤后遗症(低贱俗的购物狂)

    悲剧的“净化理论”,说剧中人的惨状与罪恶,会引起观众的同情与欣慰。虽然这里
    虽然这是一部喜剧,而且是06年贺岁片,可是按照我所学的戏剧理论,这却是一部经典的悲剧呢。

    里面的四个人物:
    1)方芳芳 购物狂(冲动性控制失调行为)
    2)李简仁 选择强迫症
    3)何穷富 盲从,吝啬之中又乱花钱,人格分裂
    4)丁叮当 失恋创伤后遗症(低贱俗的购物狂)

    悲剧的“净化理论”,说剧中人的惨状与罪恶,会引起观众的同情与欣慰。虽然这里没有希腊悲剧的“崇高”,可是看着他们病得那么严重,是不是观众都会为自己感到欣慰呢,我们都没有像芳芳那样失业三月刷爆二十张信用卡并欠若干私人贷款吧。
    这里不但每个人都是有病的,而且说“在这样的都市里有点不正常是正常的。”这样就给了观众以普遍的同情与欣慰之感。

    并且尤奈斯库说过:“只有喜剧才能给我们力量去承担存在的悲剧。”
    对于每一个爱买东西的人(尤其女人)来说,购物是多么美好的事情,物质令我们开心,可是——犹如爱情——吸引我们的东西,总令我们又怕又爱,怕失去了自己。它们都是人性的弱点。我们都在和我们的弱点做着不懈的斗争。
    如果用悲剧来表达这些斗争,未免是沉重的。(参考作品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莫泊桑《项链》、赫本《蒂凡尼早餐》……等一干悲剧)
    所以用喜剧来表达,是有趣而愉悦的斗争噢。

    芳芳面对商场时的欢畅、渴欲,仿佛一下子天地打开了,空气充足了,这种感觉,是女人最了解的噢~嘻,喜欢!

    小凤帮他们安排结婚的那场戏,也很好玩。
    因为每个人都承认自己是有病的,愿意接受小凤的安排。观众也认为他们是有病的,觉得好笑而不会觉得神经病。狂奔八百圈,终于搞清楚谁到底喜欢谁。
    皆大欢喜。

    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地球每旋转一圈,每个女人的购物幻想就刷新一圈:明天去百盛,还是去太平洋?还是先去百盛再去太平洋?
    【详细】
    1028796
  • 粉鹅
    2018/4/20 22:40:15
    唯有死亡才是终点

    同样是战争片,相比于其他大作,这一部显得“小”了些。

    几千分之一的小连队,一处破败肮脏的战壕,几位疲惫焦虑的士兵,一场小小突袭战。

    但它“反战”的表达异常强烈。

    不是叙事上的,它整体透出一种非常焦虑的底色。色调冷峻,人

    同样是战争片,相比于其他大作,这一部显得“小”了些。

    几千分之一的小连队,一处破败肮脏的战壕,几位疲惫焦虑的士兵,一场小小突袭战。

    但它“反战”的表达异常强烈。

    不是叙事上的,它整体透出一种非常焦虑的底色。色调冷峻,人物处于不同的情感焦虑状态,没有任何可以称之为“伟大”的战争时刻,只有突然的枪声,和永无休止的死亡。

    昂扬的、对战斗热血的情绪由Asa扮演的新兵一人承担。但这种状态后来也被轻易戳破了。如果能够在前线待久一点,或许他也无法逃脱地变成那些老兵。就像斯坦霍普的转变。

    幽闭的战壕像一个怪物加工厂,把深深的恐惧与狂躁复制烙印在每个来到这里的人身上。法国人、英国人,不断有人来到这里,葬在这里。不像《血战钢锯岭》,他们甚至无法收回同伴的尸体。

    但恐惧无法改变,必须走出战壕迎向炮火,这是死命令。焦虑的长官要鼓励士兵,同时他自己的情绪还没有内化,就变成一座易燃易爆的火山。

    当军令中直接指出“没有后援”,当前线士兵恐战,这是活生生的无力与残酷。

    这里面比较温和的,是Paul饰演的那位长官。而他把打仗称之为“一种工作”,不是爱国主义,很写实。导演借他说明,战争落下来在前线士兵身上,性质更接近于“工作”,一份要接受瞬间死亡的工作。他接受了,做好了准备,所以能更好相处。

    其他人也并不是不能接受死亡,是无法接受被死亡的未知凌迟的恐惧。有一个人说,我宁愿死在战壕里。

    印象深刻的还有几处细节。

    不同于他们日常用餐的邋遢凑合,斯坦霍普和将军吃饭时,他们会铺上白色的餐布,将餐具摆放规整。等级感,权利,居上位的体面。

    突袭那里让人想到《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摇晃的镜头让人根本分不清发生了什么,呼吸声与配乐加剧了压迫感。生死一线,结束时才知道谁是活着的,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活下来。

    电影结尾用遍地尸体+牺牲数据无声控诉。无论来路,唯有死亡才是这段旅程的终点。

    接下来是“但是”部分。

    我一直在期待斯坦霍普老兵和罗利新兵的碰撞,很可惜没有惊喜。他们之间居然几乎只有几个眼神。而因为同伴的死Sam和Asa争吵的那场戏,表演上也并不如意。

    也当然会有人对这部说叙事无聊,重点不突出。导演只是通过刻画不同的行为来表现焦虑,有人发脾气,有人哭,有人混吃等死。表达情绪的片子一向在被理解上很危险。北影节上我后座的男生,中间走了一段神醒来问女朋友发生了什么时,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作为Asa的粉,真是忍不住心痛!

    他的不少电影总是差了那么一口气。这部也并没有让他绽放什么光芒,作为战争片也没什么特别大的竞争优势,很可能要扑街(快来打我的脸!)

    但临死前那个眼神很好。应该会让一些人记住这个蓝眼睛男孩。我含泪写下。

    【详细】
    9308152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