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歌影评

14644781
  • 谢小麦
    2019/12/8 13:31:14
    人生一步佳一步难,我们始终都要“信”。

    说来难以置信,我跟家人一起看过很多电视剧。最早的时候是陪外婆看,直到现在我都对《渴望》、《篱笆女人和狗》记忆犹新。后来是陪我妈看,《浪漫的事》、《金婚》,还会边看边点评,去猜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情节。这些剧大都是晚饭后坐在沙发上看完的,每天两集,风雨无阻。相比古装剧的架空、枪战片的聒噪,这些关于小人物的家长里短,就好像是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的情节,深得她们的喜爱。

    说来难以置信,我跟家人一起看过很多电视剧。最早的时候是陪外婆看,直到现在我都对《渴望》、《篱笆女人和狗》记忆犹新。后来是陪我妈看,《浪漫的事》、《金婚》,还会边看边点评,去猜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情节。这些剧大都是晚饭后坐在沙发上看完的,每天两集,风雨无阻。相比古装剧的架空、枪战片的聒噪,这些关于小人物的家长里短,就好像是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的情节,深得她们的喜爱。

    老妈很久之前就跟我说过,“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尽管知道电视剧里播放的都不是真的,但到动情之处也会有强烈的情绪代入感。替剧中的角色惋惜,替虚拟的人物流泪,为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好事感到开心。甚至看剧的过程,也可以成为一个教育和启发的过程。“刘慧芳的善良”,“枣花的隐忍”,对恶的厌弃,对善的赞美……说来难以置信,我的很多价值观,都是从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前几天,牙齿坏掉了;城里弄牙太贵,决定回富民去熟悉的牙医那里看。拔完牙后,各种不舒服,蜷在沙发上陪熊妈看电视,恰好电视里播放的就是这一部《澳门人家》。看到电视剧的名字,恍然发现,原来澳门回归马上二十年了。1999年9月,我开始读大学;那年12月20日,全班同学聚在教室里,看澳门回归的仪式。这个日子对那年的考生来说,应该是终生难忘的吧,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知识点,终于在我们眼前成了现实。

    《澳门人家》开篇是八十年代,围绕一个在澳门久居却从未忘记故土的家庭展开故事。一栋被外人觊觎的老宅,一个思念故土的家长,一个勤恳忠厚的长子,一个顽劣跋扈的次子,一个未来可期的女儿……初看演员表,看到李立群、任达华、江珊、董洁、柯蓝这样的卡司阵容,也算是活久见了。

    看见江珊出来的时候,熊妈突然就陷入了回忆,她感慨说,江珊以前唱的《梦里水乡》传遍大街小巷,可真好听啊。1992年,江珊与王志文合作《过把瘾》之后迅速走红。1994年江珊唱了《梦里水乡》这首歌,走进了那一代所有人的心里。上次看她的作品,还是在《我和我的祖国》的“白昼流星”篇,她出演了“李婶“。

    很巧的是,同时出现在《我和我的祖国》里的,还有这部剧的男主之一,任达华。在那部电影里,他在“回归”篇,饰演了一个普通的钟表师傅,而在《澳门人家》里,他饰演了一个做杏仁饼的匠人。相比他早年饰演的那些打打杀杀的角色,我更喜欢他近年饰演小人物。在经历了这些年人生的起伏之后,他的这些角色更有味道、更让人信服了。

    在我看来,“梁家祖宅”之于粱家,其实也就是“澳门”之于我国。被人夺走、经历波折,但我相信,也终将回归。

    剧集开篇的情节走向,就是各种意外的发生,让“失去祖宅”成为一种言不由衷的必然、一个不得已的选择。老人生病,孩子生病,老二借了高利贷去赌又赌输了……梁记饼店的日常营收,显然支撑不住这么多的意外。

    任达华饰演的鼎文在店里关门关窗与医院里镜头的穿插,让我恍然想起了任达华的另一部作品,《岁月神偷》。同样都是小家小业、勉力维生,也都是被变幻莫测的命运捉弄着的底层小人物。《岁月神偷》里,男主说的是“一步佳,一步难”,而在《澳门人家》里,男主说的是“有信有心,有信心”。

    普通人过日子,没有那么多的大恩怨、大事件。尽管我们都是历史的参与者,但不得不说,每个人参与历史的权重并不相同。更多的我们,就像剧中的梁家人一样,在自己的轨道和体系里,日复一日地往前走,期待着生活会一天更比一天好。这种普通人期盼的好,不是一夜暴富,不是大富大贵,而是平安顺遂,撸起袖子、一步一个脚印地累积未来。就像《岁月神偷》的鞋店,就像《澳门人家》的梁记饼店,靠着手艺和努力,支撑全家生活的同时,寻找走得更远、走得更好的路径。

    但造化总是弄人,对吧。老天爷总是喜欢跟我们开一些或大或小的玩笑。一步佳一步难,一记大棒一个甜枣,峰回路转,横生波澜,都是现实里具体的发生。上一秒女儿被名校录取,下一秒孙子就遭遇重病;上一秒大嫂还被全家赞赏,下一秒就被老公驱出家门;上一秒女儿得到了公务员的面试机会,下一秒就被儿子连累失去了机会…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有人觉得这些戏剧冲突都太集中了,现实里不会这样,我觉得不是,有些时候现实里的发生要比剧中的梁家倒霉多了。就拿坐在我身边看剧的熊妈来说,当她看着梁家遭遇苦难的时候,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她的好朋友,一个很漂亮的阿姨,十几年前先是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孩,结果婴儿期死掉一个,活下来的这个还是脑瘫,十几岁了,生活还不能自理。后来又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俊俏又懂事,8月份我们还同桌吃过饭。结果上个月俩人骑电动车撞了电线杆,弟弟当天夜里就去世了。弟弟的葬礼刚结束,这个阿姨又检查出子宫内膜肌瘤……生活其实远比电视剧里还要残酷,但“有信、有心、有信心”的信念,是大家共有的。

    喜悦与痛苦,希望与无望,就这么交织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那么频繁地遭遇生死,但艰难与顺遂,挑战与机遇,总是交替出现。顺遂的时候不骄躁,不顺的时候不气馁,需要我们始终心怀希望。

    就像梁家老爷子始终相信澳门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就像粱鼎文始终相信梁家大宅会回到梁家手中……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要放弃信念。我们无法和岁月抗横,无法同命运抗争,可是,至少,我们不可以被打倒。无论如何,都要抱有信念,坚定地走下去。

    《澳门人家》的英文名是“one dream ,one home”。梦想是啥,家在何处?我们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呢,有梦只是第一步,相信梦会成真,再去努力实现,就是我们每个人永恒的功课了。

    【详细】
  • 120822358
  • Greensky|沉默的大多数
    2014/3/2 14:34:26
    比较另类的抗战剧
           寒假里大家都在看《来自星星的你》,像我这样痴迷抗战剧的女青年可谓奇葩。对于国产电视剧,我有好几个标准,对历史剧要求最高,服装台词动作都要到位,比如《雍正王朝》《走向共和》,这种剧没有戏骨肯定不行。对于清宫剧,演员服装要漂亮,勾心斗角要有技术含量,比如《甄嬛传》。对于家庭剧,台词贫嘴但又符合现实,比如最近的《咱们结婚
           寒假里大家都在看《来自星星的你》,像我这样痴迷抗战剧的女青年可谓奇葩。对于国产电视剧,我有好几个标准,对历史剧要求最高,服装台词动作都要到位,比如《雍正王朝》《走向共和》,这种剧没有戏骨肯定不行。对于清宫剧,演员服装要漂亮,勾心斗角要有技术含量,比如《甄嬛传》。对于家庭剧,台词贫嘴但又符合现实,比如最近的《咱们结婚吧》还可以,但《北京青年》那样的,一集都看不下去。

            对于抗战剧,我很宽容,本来就是弘扬主旋律,歌颂我党我军的光辉岁月,颂歌不夸张不华丽还是颂歌吗?你不夸张每年那么多抗战剧中你们脱颖而出拿到广电总局的审批字号?

            狼烟遍地算不上主旋律,可以说打了主旋律的擦边球,通篇都在讲国军特务连与日军的事,我党游击队就是个大客串。

            编剧很聪明,毕竟是网络作家,很讲究故事性,还融合了各种元素:
           
            1悬念。我之所以痴迷这个剧,一开始因为电视上看了2集,放到龙思良和丽子被抓那儿,我就很好奇他们这样怎么混进去,日本女人会配合吗?到基地后又很好奇他们根本找不到坐标,就那么几个人,怎么可能逃出来,更别说摧毁基地了,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啊!还有很多:老吉到底要干嘛?那张纸到底是什么秘密?
     
          2爱情。抗战剧里有这样言情的感情元素很少见,反正作为女观众我很喜欢这样混搭。很喜欢小牧和丽子这一对,虽然柳烟也很好,但我觉得跟小牧不搭,柳烟太沉稳以致她俩像姐弟恋,丽子的小鸟依人和内心的直爽倔强很适合小牧,当然我知道他们肯定没结果。大佐少佐的爱情也很悲情,尤其是少佐每次靠在大佐肩上思念家乡的时候,我都忘了他们是欺负我们的日本人啊!

           3搞笑。搞笑元素也很多,主要发生在小牧和张晓贤之间,好基友啊!小牧假扮龙思良的时候也很好笑,丽子做白豆腐用的荷叶,“那是方便使的!”,还有约翰的“士兵突击”。这很真实表现了士兵的痞气,不像某些剧里主角们永远正气凛然,不苟言笑。

            4乡愁。为什么这个片子没有很讨厌日本人,因为大佐少佐那浓浓的乡愁,淡淡的忧伤,至少让日本人有了感情,像个人了。不完全是杀人机器。
      
          当然,硬伤也不少:龙思良被抓后干嘛不问问清楚,要是我是中衫正,就让真假龙思良回答问题,问些家长里短,一问真假立现啦。 完全不能理解柳烟为什么让小牧打死静岗博士,不仅害死了张觉和众乡亲们,连自己的命差点也没了。 还有就是日军私下里讲话应该是日语吧?窖子狼或张觉他们偷听能听懂吗? 日军军官们竟然都会那么蝇营狗苟投机取巧,武士道精神哪儿去了?我相信历史上肯定有中衫正这类的人,但他们绝不会为了儿女情长或想回家乡就放弃为天皇效忠到底的吧?要知道一出场中衫正就为了军规打了美织子一巴掌。

            狼烟遍地不是标准的抗战剧,所以,就不能用抗战剧的标准:感情怎么这么乱?国军怎么这么匪?日本人怎么没那么坏?游击队怎么这么脑残?
            
              不过,当军事题材故事片看看,还是很不错的。
    【详细】
    65691853
  • \t^h/
    2010/2/8 0:35:14
    如果这是原创歌舞片……
    可惜这是没有“如果”的。这篇评论个人偏见色彩太重,喜欢本片的就不要看了。
      
    先恭喜没看过8.5的,至少你不会觉得这部电影不好,作为歌舞片它还是足够华丽,足够漂亮的。
      
    评分:2.5/5
    一颗星给Art Direction;一颗星给Be Italian那段——挺不错的MV,演员是专业歌手,唱的也好。那半颗星——这阵容,这投资,这宣传力度,flop成这样虽然活该,
    可惜这是没有“如果”的。这篇评论个人偏见色彩太重,喜欢本片的就不要看了。
      
    先恭喜没看过8.5的,至少你不会觉得这部电影不好,作为歌舞片它还是足够华丽,足够漂亮的。
      
    评分:2.5/5
    一颗星给Art Direction;一颗星给Be Italian那段——挺不错的MV,演员是专业歌手,唱的也好。那半颗星——这阵容,这投资,这宣传力度,flop成这样虽然活该,但还是要同情一下的。
    -----------

    知道很多人不会在乎一部60年代的意大利语电影的,那就插入下就音乐剧改编的评论好了:

    抛开8.5,单就音乐剧改编本身,本片做得也实在不怎么样。Nine的OBC到03年的revival我都听过,还看过03版的bootleg——虽然这剧的音乐风格算不上那种“人听人爱”的(如韦伯作品?),但还是有很多蛮有趣的曲子的。绝对不是像电影里这样每个演员出来露面,独唱一首然后闪人就是了。 Marshall这次在音乐场景和剧情的衔接上做的实在太没有新意了,而且音乐场景基本都很脱节,原剧里串场的部分全都没了,弄得歌曲段落都是独唱MV, 基本是为了存在而存在。
      
    电影里歌曲的删减、顺序重排太严重了,本来音乐剧要紧凑得多得。没几部剧能和Chess一样第一二幕的曲子都随便换(题外话chess可比nine好玩多了)…… 演员的唱功就不比了,我觉得这电影版里歌曲完全没高音了,能改的改,不能改的删 orz

    03版的revival是Banderas演的,他的气质确实不像导演,但要比DDL“拉丁”得多,看着反倒比DDL竭力演“意大利”导演轻松。
      
    单作为百老汇音乐剧改编,这个还不如MV集锦RENT好看呢,至少Rent那里歌好听,MV场景也更有剧情性,还有OBC的演唱。

    -----------  
    电影在北美宣传时只字不提Fellini或8.5——没错,这是根据Tony奖获奖的音乐剧改编的——但这后面本应还有半句"inspired by Federico Fellini's 8 1/2"吧?可惜这回Nine拍成的是电影,无论它是多华丽的歌舞片,它还是电影。制作方或许可以在片尾字幕前几分钟连Fellini的名字都不闪一下,享受掩耳盗铃的乐趣,但观众却很难完全剥离8.5来看这部电影——这或许也正是本片评论口碑非常差的原因吧……
      
    如果说8.5是关于Director's Block的,那Nine则是关于一个对拍片兴趣明显小于对女人热情的中年导演如何在经历数位女人后,发现自己的妻子才是真爱的……
      
    Marion演的妻子,个人感觉影射Fellini妻子的痕迹太明显了,看电影时丝毫不同情这个角色,反倒觉得电影制作方自作聪明过头了。
    8.5里由Anouk Aimee扮演的Luisa,独特的气质,和Guido(Marcello)之间微妙的化学反应……不需要煽情的台词、大起大落的情感变化、复杂的歌舞就足够有魅力。而到这里,Luisa的大部分表现就像一位怨妇一样,却还非要给角色背景加上“有才华,当年Guido御用女星,为导演丈夫牺牲事业的出色演员”这种无比影射Giulietta Masina的背景。Guido和Luisa之间的关系,要是由原作导演本人怎么讲都无所谓,可以称为自传。可在原来的导演夫妇去逝将近二十年后,拍着一部由人家作品改编来的电影,不把他的名字放到相对明显的地方提一次,还这么肆无忌惮、片面的编排他们的关系——一部这样的电影,flop了不是活该又是什么呢?
      
    在意大利宣传时,Loren在采访中说“Marcello是典型的意大利人,DDL是英国人”。Guido不仅仅是位遭遇 Director's Block的导演,更是Fellini的Alter-ego, 一位高高瘦瘦,说着差强人意的意大利口音英语的英国人怎么看也不像位意大利导演——即使他是神一样的DDL也没用。DDL或许是任何角色都可以演——包括歌舞片——但不幸的是,Fellini的Alter-ego凑巧就不属于“任何角色”。比起Guido,DDL的表演有时更像La Dolce Vita里的人物= =|||
      
    Rob Marshall说典型的英国人DDL颇具典型的意大利人Mastroianni当年的神韵——就冲着导演这眼神,电影拍成这样也算可以理解了。
      
    Kate Hudson那个角色无比反讽,一位看Guido的电影时一直在看sex revolution和italian style的美国时尚杂志记者。从这部Nine的效果看,她对“cinema italiano”的理解基本也代表了制作方对当时的意大利电影的态度?
      
    Dench和Kidman的表现都是水准之内,角色对她们而言没什么挑战性,发挥空间也不多。Fergie那个角色基本不怎么需要表演,但Be Italian那段唱的真不错。
      
    Loren,我只是好奇,她当年如果和Fellini合作过,还会接演这部片子么?顺便提一句,8.5里演Guido母亲的是Vittorio De Sica的第一任妻子……
      
    Penelope Cruz,唯一让我想表扬的演员。Carla这个角色设置的比8.5里要更丰富更有情感,Cruz的演的也很好。
      
    歌舞场景和剧情的衔接转换虽然熟练,但并不紧密。音乐剧Nine除了角色多可以让制片人堆积大牌外,并不是那么适合在现在改编成歌舞的——音乐风格不适合,“inspired by 8 1/2"这个背景更不适合……
      
    最后推荐下Nine当年Original Broadway Cast的录音,唱的比电影里强多了;还有不少被导演删除或因为演员演唱水平弃用的歌曲。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898986/
    【详细】
    29832580
  • 来一瓶83年的白
    2020/2/2 2:58:31
    扰乱治安

    剧情很水,假的一批。。。。。。。。。。。。。。。。。。。。。。。。。。。。。。。。。。。。。。。。。。。。。。。。。。。。。。。。。。。。。。。。。。。。。。。。。。。。。。。。。。。。。。。。。。。。。。。。。。。。。。。。。。。。。。。。。。。。。。。。。。。。。。。。。。。。。。。。。。。。。。。

    剧情很水,假的一批。。。。。。。。。。。。。。。。。。。。。。。。。。。。。。。。。。。。。。。。。。。。。。。。。。。。。。。。。。。。。。。。。。。。。。。。。。。。。。。。。。。。。。。。。。。。。。。。。。。。。。。。。。。。。。。。。。。。。。。。。。。。。。。。。。。。。。。。。。。。。。。

    【详细】
    12207159
  • Jane Does
    2016/4/15 12:41:24
    集体历史里的私人话语
        1996年,为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关锦鹏受英国电影协会的邀请,拍摄了记录电影《男生女相:中国电影之性别》,并借此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公开自己的男同性恋身份。影片分为六部分,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叙事:关锦鹏的私人回忆,对两岸三地几位大导演的访谈以及相关的经典电影片段回顾。有评论家认为,《男生女相》是对中国电影历史中性别问题一次整体回顾,是对“被看的人”一次
        1996年,为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关锦鹏受英国电影协会的邀请,拍摄了记录电影《男生女相:中国电影之性别》,并借此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公开自己的男同性恋身份。影片分为六部分,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叙事:关锦鹏的私人回忆,对两岸三地几位大导演的访谈以及相关的经典电影片段回顾。有评论家认为,《男生女相》是对中国电影历史中性别问题一次整体回顾,是对“被看的人”一次颠覆性的总结,是对中国电影文化另一个角度的全方位言说。这种看法启发了我,但是相对于宏大的概括,我更倾向于认为,《男生女相》是关锦鹏的私人话语,是他借助与他人的对话完成与自我的对话,是他借助对中国电影的回顾完成对私人历史的回顾。总结关锦鹏过往的电影的影像风格,他女性主义的创作视角,独特的切入角度,开放式的结局处理,对影片细节的注重和对细腻情感的传达常被认为是“关锦鹏式”的特色。同样,“关锦鹏式”叙事风格也出现在这部纪录片中。虽然是纪录的形式,但是《男生女相》有着强烈私人化的情感。关锦鹏个人的成长印记大量夹杂其中,镜头后的他对电影、对家庭、对爱情、对性别的态度,他对采访对象的认同和质疑都表现的十分鲜明。作为关锦鹏影片叙事风格的转折点,《男生女相》是一部值得细细解读的佳作。

    1. 对家庭情感的表达
        这是影片中表达的最直接,最感人的部分。从电影六个章节的命名中就能看出来——《父亲的缺席》、《阴柔与阳刚之容貌与肉身》、《父亲无所不在》、《寻找父亲,发现哥哥》、《阴柔与阳刚之异装与变性》、《父亲形象的缺席(二)》,“父亲”这个词出现了三次,哥哥出现了一次。然而有趣的是,“父亲”和“哥哥”在关锦鹏个人成长经历中都是不存在的,他影片中谈到父亲更多的是以一种充满深情的、缅怀的、甚至有点想象意味的方式在进行画外音的独白。这种处理,我觉得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解读:首先当然是纪念父亲,这也是我最初看电影时的理解。影片第一章开头关于“父亲的气息”这个描述让我产生了很强烈的认同感,配合电影《阮玲玉》中男澡堂的画面,可以想象父亲这个词所带来的那种温暖,那种安全,那种神秘,那种男性的、原始的力量。从第二到第三章,关锦鹏以谢晋父子为过渡,通过李安、侯孝贤、杨德昌的采访再一次尝试接近“父亲”这个形象,使其从“气息”变成无所不在的具体形象。到了第四章中,关导把我们对“父亲”的理解推到一个新的层次。我认为在这个段落,从父亲到哥哥的处理,有父权批判和恋父情节的隐喻。蔡明亮和焦雄屏两人的访谈看似离散其实互补,“哥哥”是“父亲”缺位时的一种寄托,而这种缺位给当时年轻人带来的困扰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是具有普遍性的。在这里,所谓“父亲”,已经从私人化的追缅变成一种社会化的思考,除了本身的含义之外更有一种泛文本的意义。社会在转型,也在分化,个人的命运和情感在时代的大潮中不过一粒尘埃。张元的访谈让我们仿佛也看到一点关锦鹏的影子,同样都是偏好于独特的题材,关注边缘化的人物,关注大时代里的小人物命运。而张元对于《东宫西宫》的解读,是不是也有关导自身的认同在其中呢?影片最后一章命名《父亲形象的缺席(二)》,其实更像是写给母亲赞歌。这一章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母亲与父亲的形象在这一章中合一了。她既有以往电影中男性形象所具备的一切优秀特质:坚强能干,养家糊口,智慧幽默,大方开明。也像所有传统的母亲形象一样温柔细腻,充满爱意。面对儿子的同性恋身份,她说:“你想爱谁就爱谁,开心就好。我也快要两眼一闭走了,并不是非要抱孙子,一切都很简单。”然后停住话头抹眼泪的这一幕,是全片积累了80分钟的情感和意境的高潮。
        关锦鹏从个人到社会,从国家到历史,最终所有的落脚点又回到了自己的母亲身上,是为一种对自我过往的总结,也是一种女性主义理想的表达。他的母亲就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完美的女性形象,而不是以往在电影银幕中被掩盖在高大全男性形象背后的扁平阴影。“美国著名文化思想家伊安?艾斯勒(Riane Eisler)曾经说过,在史前时代,原始人崇拜的图腾雕像是雌雄同体的“伟大女神”。在中国古代,也有女娲伏羲连体交尾图,同样说明了人类原初的完美状态是集男女双性于一体。说明在远古时代,“人”是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综合体,两性是和谐统一的。” (李颖,2005)相信这也是关锦鹏导演在处理《男生女相》结尾时所想到的。

    2.“被看”的角色和关锦鹏的个人批判
        劳拉穆尔维关于女性形象“被看”的理论已是广为人知的女性主义研究的重要论点。在电影《男生女相》中,关锦鹏让那些充满话语权的男性导演第一次也变成了“被看”的视角。其中陈凯歌和徐克是非常有意思的两个受访者。尤其是后者,我认为关导是有一定批判意味的在其中。这两位导演作品对于“LGBT”中T的处理,关于是否具有恐同色彩,争议性一直都很大,而两位导演也间接承认了这一点。通过混剪,他让陈凯歌谈《大阅兵》时候说的话去质疑陈凯歌解释《霸王别姬》中对段小楼之死的处理。让影评人罗卡的话去反驳徐克所说的“林青霞在我心中就是一个男孩子”,也让徐克自己也不断的自相矛盾“我很想进入他们(同性恋者)的世界”,“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性关系是我想让自己的初恋有结果”。紧随其后的张国荣采访片段十分有意思,面对一切质疑,张国荣自始至终都显得十分轻松自在:“时代变了,谁在乎啊(who cares?)”。这使我想起了今年大热的女同性恋影片《卡罗尔》(Carol)女主角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在戛纳电影节上在面对 “你是女同吗?”这个问题时如出一辙的回答:“2015了,谁在乎啊(But in 2015, the point should be who cares?)”,再联想到《卡罗尔》在2016奥斯卡金像奖上的颗粒无收,联想到围绕击败它的竞争对手《丹麦女孩》中那些关于女性形象塑造的争议,仍然十分唏嘘。

    3. 关于影片中性符号的一点假想
        在《男生女相》第一章中,关锦鹏采访年幼时喜欢的导演张彻,提出在他60年代导演的武侠片中,充满了男性性器官象征。张则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这是不自觉的,他只是欣赏古代传奇故事中男性之间的兄弟情谊。而类似的问题,关锦鹏也问了吴宇森。关锦鹏认为,深受张彻影响的吴宇森,在他的早年作品《喋血双雄》中,周润发和李修贤所饰演的角色之间也存在着同性情感,并且这种情感在取子弹的那一幕戏中变成了情欲的演绎。吴宇森则对这个问题表达出不置可否的态度 “电影拍摄出来之后就属于观赏者”。我们不知道当时,关锦鹏面对这些回答时的态度。但在《男生女相》之后,关锦鹏拍摄了男同性恋故事片《蓝宇》,放弃了他一贯的爱情戏套路,首次将男同性恋之间的情感放到了大银幕上:在影片《蓝宇》中,充斥着大量的同性之间的情欲戏,甚至毫不遮掩男性的生殖器官。在中国电影的历史进程中,这毫无疑问是一场革命,也是关锦鹏对于自己问过的问题所做的回答。

       
    【详细】
    78532977
  • 许乔治
    2021/7/9 22:41:39
    天工多作

    一个电影说的太多的非遗了

    一个九十分钟的电影实在是不够,不过开头的那个旁边真的吸引到我了,本以为是个类似 百鸟朝凤的片子,结果真的来个纪录片,旁边是舌尖上的中国的旁白。

    里面能震撼的是船点大师为孙女制作船点的时候,手是真的抖。哪一种隔代亲的感觉对于我一个外婆带大的的孩子真的很有触动。

    一个电影说的太多的非遗了

    一个九十分钟的电影实在是不够,不过开头的那个旁边真的吸引到我了,本以为是个类似 百鸟朝凤的片子,结果真的来个纪录片,旁边是舌尖上的中国的旁白。

    里面能震撼的是船点大师为孙女制作船点的时候,手是真的抖。哪一种隔代亲的感觉对于我一个外婆带大的的孩子真的很有触动。

    还有香山帮的记录,传统匠人工艺与现代的收益冲突。到底是手艺重要还是赚到钱吃到饭重要令人思考。这段的最后也只是老匠人一起吃了一顿饭,算是开放结局吧。

    不过有一说一,制式的苏州园林感觉没有那种人情味,太过统一的样式放在一个建筑群里面,不好看。

    【详细】
    13665364
  • wify
    2013/7/17 14:33:53
    想议论一下这个穿越辈分的爱情的可认同性
           想议论一下这个穿越辈分的爱情的可认同性。如果说跟轮回沾边,那么几千年的佛教理论,融入中国文化的轮回是什么?轮回转世不是相同血脉的一家人的传承呀,是另找人家的投胎转世呀。可见古人在这个理论里还是要避讳伦常关系的!
           这个电视剧小唯
           想议论一下这个穿越辈分的爱情的可认同性。如果说跟轮回沾边,那么几千年的佛教理论,融入中国文化的轮回是什么?轮回转世不是相同血脉的一家人的传承呀,是另找人家的投胎转世呀。可见古人在这个理论里还是要避讳伦常关系的!
           这个电视剧小唯是因为一百年前跟王英的祖先恋爱,但因为王英有妻子而未成,爱情其实已“成”,单独拥有王生“未成”罢了。于是小唯一直耿耿于怀,于是一定要开展对王生的后代的爱情,台词是一定要得到王英。
           不能断定古人的男女爱情是否有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只知道西厢记爱了就上床。片花中小唯已经躺在祖先王生的腿上,这没有肌肤之亲吗?总之在中国传统的伦常观念上,这个预先设计的爱情应该成立吗?是“真爱”吗?真字:纯真?真挚?就不谈祖先王生已经是外遇,是否用情专一了。
           再谈这个妖精小唯的善良是否成立。先头是几次想吃掉王英,但忍住了;而其他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善良”的小唯要靠吃人心来维持人形。一直贯穿全剧小唯的计划是拿到李静公主的心!就人类社会而言,吃坏人的心和吃好人的心有区别吗?吃人心有善恶之分吗?现在的年轻编剧们是如此扩展、诠释人类的良知标准?他们借彩雀的台词来赋予小唯吃人的合理性!只吃坏人不吃好人,煞费苦心呀。
           这个剧彩鹊与庞郎,阿莲与郑吉,肖爷与阿漠的爱情反而写的很无邪!公主李静的单相思最无辜!而编剧的设计也最残忍。
    【详细】
    6167785
  • 平凡之路
    2017/7/22 17:25:05
    游戏创世纪

    电影叙述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1级的哀木涕练级偷懒,整天搞笑、卖萌、耍智障。因为他的单纯最符合创世者创造游戏世界的初衷,所以被创世者选中作为“灭世任务”(任务开启后,除了哀木涕,其他人死了不能再复活,直到杀死恶龙完成任务)的救世主。最后,1级的哀木涕依靠“单纯”的力量,消灭了100级的恶龙,拯救了整个游戏世界。

    剧情虽然相对老套,但中间有一段对话却十分有亮点,可谓是全片的精华所在。

    电影叙述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1级的哀木涕练级偷懒,整天搞笑、卖萌、耍智障。因为他的单纯最符合创世者创造游戏世界的初衷,所以被创世者选中作为“灭世任务”(任务开启后,除了哀木涕,其他人死了不能再复活,直到杀死恶龙完成任务)的救世主。最后,1级的哀木涕依靠“单纯”的力量,消灭了100级的恶龙,拯救了整个游戏世界。

    剧情虽然相对老套,但中间有一段对话却十分有亮点,可谓是全片的精华所在。这段对话发生在众人前往征战恶龙的路上,一行人围坐在营地的篝火旁,展开了关于人生意义、世界意义的讨论,比较具有思辩性。————对话摘录如下————傻馒:“会长,为什么联盟部落要打来打去呢?”大大姐:“这种问题你问他干嘛?应该问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啊。”傻馒:“制定者?”神棍德:“制定者就是创世者。创世者做的这个世界,因此也就有很多规则。比如说每个人的任务书都不一样,牛头人最适合炖土豆,联盟和部落见面就要打架等等。”大大姐:“然而灭世任务会把这些规则全部破坏掉。”傻馒:“但是,创世者为什么要毁灭自己创造的一切呢?”会长:“或许是违背了创始者的初衷。”大大姐:“你认识哀木涕多久了?”傻馒:“认识好多年了。”会长:“认识好多年了还是1级,你真当自己是动物啊!”傻馒:“可我觉得伙伴才是最重要的。虽然我也想升级,但如果没有伙伴一起,又有什么意义?也许,创世者就是希望一切变回从前:一群小伙伴们,探索未知的世界,为一点小惊喜而感动。这才是创世者的初衷吧。”会长:“嗯!只要我们重新团结起来,一定可以证明:我们从未改变。”神棍德:“那我们要如何才能证明这些呢?”大大姐:“我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大家团结起来击败恶龙。”————摘录完毕————

    以上,大家通过集思广益一起解答出了创世者的意图,也就是本片想表达的价值观,但主角此时不在这一行人之中。在另外一路,主角哀木涕用实际行动也在表达着同样的理念,并由同行的盗贼姑娘顿悟总结出来,可以作为本片观点的补充说明。————顿悟摘录如下————盗贼姑娘:“真不知道你(哀木涕)是缺心眼还是单纯。单纯?我似乎知道为什么是你(触发灭世任务)了。曾几何时,我们也是小白,怀着一颗单纯的心,走向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慢慢的,我们开始变了,变得急功近利,变得高傲自大,变得不再是真正的自己。我想,创世者的初衷并不是这样吧。”————摘录完毕————

    从上面摘录的两段话,可以提炼出本片创世者对于游戏世界的期望:赞美的是爱与探索的喜悦,反对的是高傲冷漠与急功近利。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依靠爱的凝聚,为人类群体协作提供了最强大的动力,从而逐渐战胜一切荒蛮,走上食物链顶端。从神经化学的角度来看,爱的力量主要来自一种叫做苯基乙胺的化学物质,这种神奇的神经化学物质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生存利器,比虎豹的爪牙更加令万物生畏。所以,从古至今,爱的种种表现,被人们做出各式各样的道德意义和美学意义上的解读,并记录在各式各样的载体中传颂着,如诗歌、小说、电影、游戏等等。

    但是,在拥有爱的力量的同时,人类爬向食物链更高处的欲望永无停止。经过了亿万年的演化,人类总算成为地球的霸主,但还有浩瀚的宇宙等待我们探索与征服。并且在同个物种的内部,也存在着无数条食物链,以外貌、地位、财富、名誉、智慧等各种维度区分。而对应到游戏世界中,就是皮肤、等级、装备、排名、操作,其中每一项都能引起无数玩家的不懈追求。比如打开各个游戏的排行榜会发现,不管多拙劣多乏味的游戏,排行榜上的竞争永远是激烈而残酷的,玩家对此嘴上骂骂咧咧,身体却很诚实地投入着大把时间与金钱。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自我呢?是像哀木涕与傻馒那样单纯地追寻爱与团结?还是如盗贼姑娘所描述的急功近利与高傲自大?

    我认为是兼而有之。只是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往往在探索的路上,更能激发我们爱的力量,不计个人得失,团结互助,分享着发现的惊喜,抵御着未知的外敌。这个时候,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对抗的是外部其他千千万万个“整体”。但是,当外部的威胁消除,或者探索的脚步停下,我们就会把多余的精力转向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上,开始关注起内部争斗与个人利益。这个时候,我们是千千万万个“个体”,我们要对抗的是内部其他千千万万个“个体”。

    这就是为什么,每个玩家都会怀念以前的纯真年代,怀念以前的60级版本。但是,创世者(游戏开发商)可不愿意来响应这种怀念,毕竟前期的探索阶段只是为了把大家代入到游戏世界中,玩家间的竞争才能激发起大家对创世者最“钱”诚的供奉。当然,创世者也会创造出更多更美好的游戏世界作为回报,这其实构成了一个互利的良性循环。至于游戏世界被创造成什么样子,恐怕开发商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随心所欲,他们不是耶稣,也不是乔布斯,其实答案早已经刻在了我们内心的深处。

    P.s.“魔兽世界”是最伟大的一个游戏世界,是创世者赐给每一个玩家的礼物。而“我叫MT”系列是对魔兽世界很好的周边补充,包括2009年开始连载的动画片、2013年红极一时的卡牌游戏、2016年的大电影、2017年的TCG“我叫MT英雄杀”。感谢创世者们辛勤的付出!

    【详细】
    86862154
  • 愁容骑士
    2011/5/12 19:25:09
    想起了她

    摄影风格隐喻了曾经不安的心境,也是当下颤抖的暗泣。几乎可以忽略的台词,感情上的视觉传递掌握节奏,也跟观众分享了一个心底的秘密,像午夜清辉里的电波,唤起清澈的梦一样的记忆。是的,就是记忆,阿泽的记忆。划破暗夜的那滴泪带给自己痛苦的畅快。小书只是梦里的倩影。

    摄影风格隐喻了曾经不安的心境,也是当下颤抖的暗泣。几乎可以忽略的台词,感情上的视觉传递掌握节奏,也跟观众分享了一个心底的秘密,像午夜清辉里的电波,唤起清澈的梦一样的记忆。是的,就是记忆,阿泽的记忆。划破暗夜的那滴泪带给自己痛苦的畅快。小书只是梦里的倩影。

    【详细】
    4945134
  • 陆冠均
    2023/1/7 10:55:10
    《龙珠超:超级人造人》:浓香四溢的黄金炒饭
    《龙珠超:超级人造人》(副标题又名“超级英雄”)成为了我2023年第一部在影院观看的电影。 作为一个平时都不看《龙珠超》了的十八线云粉丝——否则也不会等到上国内院线了才去看——本该像几年前的《龙珠超:布罗利》那样,看过就算了,没想到这部片子给我的感受却意外的好,...  (展开)
    《龙珠超:超级人造人》(副标题又名“超级英雄”)成为了我2023年第一部在影院观看的电影。 作为一个平时都不看《龙珠超》了的十八线云粉丝——否则也不会等到上国内院线了才去看——本该像几年前的《龙珠超:布罗利》那样,看过就算了,没想到这部片子给我的感受却意外的好,...  (展开)
    【详细】
    14872217
  • 王守义十三香
    2022/10/30 17:13:13
    rue和Jules:爱过即恨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现实生活中的感情也大多如此,好多情侣相恋的时候爱的要死要活,小毛病似乎都很可爱,但是不爱的时候,看对方满目憎恶。 感情破裂时,真是后悔遇见TA,不知道自己当初怎么能看上ta的?? 结合电视剧,Jules问过一个问题 问rue:你为什么不吻我呢? 其实她俩需求不太一样: r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现实生活中的感情也大多如此,好多情侣相恋的时候爱的要死要活,小毛病似乎都很可爱,但是不爱的时候,看对方满目憎恶。 感情破裂时,真是后悔遇见TA,不知道自己当初怎么能看上ta的?? 结合电视剧,Jules问过一个问题 问rue:你为什么不吻我呢? 其实她俩需求不太一样: rue...  (展开)
    【详细】
    14730262
  • 我爱学习??
    2019/9/9 21:38:12
    那个呼啸而过的青春

    我还是那个曾经的少年。

    或许分别之后,于一才会想起北冰,我以为于一不喜欢北冰,但是于一拼命把北冰护在身下的时候,我还是愿意去相信一个女孩的青春里 喜欢的那个男孩也在某个瞬间爱着自己。

    看到课桌下的字,看到那个我喜欢你 ,于一终于知道了北冰藏在心里的话,只是身边的紫薇让他忽略了北冰。或许每个女孩的青春里都有过某些遗憾,你喜欢的男生,最后也没能喜欢自己。但是遗憾能让我们更

    我还是那个曾经的少年。

    或许分别之后,于一才会想起北冰,我以为于一不喜欢北冰,但是于一拼命把北冰护在身下的时候,我还是愿意去相信一个女孩的青春里 喜欢的那个男孩也在某个瞬间爱着自己。

    看到课桌下的字,看到那个我喜欢你 ,于一终于知道了北冰藏在心里的话,只是身边的紫薇让他忽略了北冰。或许每个女孩的青春里都有过某些遗憾,你喜欢的男生,最后也没能喜欢自己。但是遗憾能让我们更加珍惜未来,未来的身边,一定会有一个历经风雨终于等到的人。

    青春,伤痛,遗憾。

    未来,加油,努力。

    10477445
  • Penicillin
    2018/5/4 15:07:10
    Don’t settle

    看完《使女的故事》第三集,这一段我印象深刻。

    看完《使女的故事》第三集,这一段我印象深刻。

    9343195
  • 小豆子
    2020/3/9 23:35:39
    本广东人爱了!
    老广的味道每一季我都有看!超爱这种美食纪录片!之前是看舌尖上的中国看到底下有这个推荐,作为广东人,看到关于广东美食的纪录片,当然要点开来看看啦!从此爱上这个节目! 老广的味道走遍广东大大小小的城市,用独特的视角深入挖掘老广们记忆深处的特色粤菜。通过这些菜来展...  (展开)
    老广的味道每一季我都有看!超爱这种美食纪录片!之前是看舌尖上的中国看到底下有这个推荐,作为广东人,看到关于广东美食的纪录片,当然要点开来看看啦!从此爱上这个节目! 老广的味道走遍广东大大小小的城市,用独特的视角深入挖掘老广们记忆深处的特色粤菜。通过这些菜来展...  (展开)
    【详细】
    12367215
  • 笨笨
    2017/7/7 15:54:37

    对昔日电影台午夜场的预告片段一直印象很深,经常放一些比较伤感或凄美的港片,将一些经典的片段剪辑在一起做预告,例如《天若有情》中华仔和吴倩莲飞驰在马路上凄婉而悲凉的画面,离开教堂时抹去泪血时悲痛而决别的神情;《胭脂扣》中哥哥饱含深情的凝望,与梅姑眉来眼去暧昧而默契的对唱,及缠绵、纠结而热切的一抱;《阿郎的故事》中一家人在海边戏水时的场景;《新不了情》中在山上刘青云和靓靓难舍难分紧紧地相拥。小时

    对昔日电影台午夜场的预告片段一直印象很深,经常放一些比较伤感或凄美的港片,将一些经典的片段剪辑在一起做预告,例如《天若有情》中华仔和吴倩莲飞驰在马路上凄婉而悲凉的画面,离开教堂时抹去泪血时悲痛而决别的神情;《胭脂扣》中哥哥饱含深情的凝望,与梅姑眉来眼去暧昧而默契的对唱,及缠绵、纠结而热切的一抱;《阿郎的故事》中一家人在海边戏水时的场景;《新不了情》中在山上刘青云和靓靓难舍难分紧紧地相拥。小时候看这预告片时就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一种港片独有的美和氛围,即使充斥着凄凉和悲痛。

    【详细】
    8650243
  • 豆友62480107
    2021/5/25 14:09:09
    保罗的缺憾与激情的不再
    速1到速8每一部都看了好几遍,印象最深的依然是速1中布莱恩与米娅相遇的那个黄昏的下午,“要搭车吗?” 保罗和米娅眼中闪耀着的才是激情。 韩和吉赛尔讨论去哪里定居时,吉赛尔提出想去东京,“we always talk about Tokyo" "OK Tokyo it is". 这才是激情。 布莱恩去拉皮尔斯...
    速1到速8每一部都看了好几遍,印象最深的依然是速1中布莱恩与米娅相遇的那个黄昏的下午,“要搭车吗?” 保罗和米娅眼中闪耀着的才是激情。 韩和吉赛尔讨论去哪里定居时,吉赛尔提出想去东京,“we always talk about Tokyo" "OK Tokyo it is". 这才是激情。 布莱恩去拉皮尔斯...  (展开)
    【详细】
    1356724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