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456004
  • 尤里卡
    2020/7/19 23:03:28
    故事发生地仙台

    评价伊坂幸太郎被影像化的作品成功不成功,核心在于影片温暖不温暖,《一首小夜曲》做到了。影片忠实还原原著,有平常而温馨的爱情,失败而不气馁的勇气,以及那种说不清道不明却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现今日本作家中作品最受大众欢迎的三位分别是村上春树、东野圭吾和伊坂幸太郎。三人的作品自然受到制片商的关注,但要说起影像化的难度,村上春树的作品充满后现代主义和意识流风格,无疑是最难呈现在大银幕上的

    评价伊坂幸太郎被影像化的作品成功不成功,核心在于影片温暖不温暖,《一首小夜曲》做到了。影片忠实还原原著,有平常而温馨的爱情,失败而不气馁的勇气,以及那种说不清道不明却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现今日本作家中作品最受大众欢迎的三位分别是村上春树、东野圭吾和伊坂幸太郎。三人的作品自然受到制片商的关注,但要说起影像化的难度,村上春树的作品充满后现代主义和意识流风格,无疑是最难呈现在大银幕上的,距今好像也只有《挪威的森林》和《且听风吟》两部,且都不成功,也没引起多大关注。东野圭吾的作品是最适合影视化的,他的很多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被改编成电影,在韩国也很热门,我国近些年也逐渐升温,如《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铺》以及最近的《十日游戏》。伊坂幸太郎的作品则是居中,被改编为电影的如《金色梦乡》《一首小夜曲》《鱼的故事》等,以后应该会看到更多伊坂风格的影片。前几天看新闻说好莱坞要将《疾风号》拍成电影,由布拉德·皮特主演,不禁让人满怀期待。

    很多作家往往看起来冰冷,读起来可爱;看起来遥不可及,读起来沁人心脾,伊坂也属此类,他为悬疑推理小说赋予了一股暖色调。伊坂的推理小说故事发生地基本上为仙台,他用脑洞大开的故事为这座城市安排了一幕幕或温暖可爱,或黑色幽默的故事,《一首小夜曲》也是如此。

    莱昂纳德·科恩的《颂歌》中有句名言,“万物皆有缝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一首小夜曲》告诉我们,生活皆不完美,但也可以用拥有平凡的英雄梦想。唯一遗憾的是,伊坂幸太郎作品中最经典的一句话就诞生在《一首小夜曲》中,影片却没有展现出来,那就是“一想到为人父母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详细】
    12739711
  • 情绪稳定的dong
    2020/7/8 19:11:12
    一首小夜曲,电影版也很温柔啊

    关于人和人之间的相遇,缘分的妙不可言,从邂逅到相爱再到相守这样的爱情故事,可能我们干渴的内心一直都需要着,所以,爱情总是让无数人为之痴迷。

    就连伊坂幸太郎也写了一本恋爱小说集——《一首小夜曲》,小说非常温暖,如沐春风般给人暖心的力量。

    而今泉力哉改编的同名电影,虽然有些出入,比如,将原

    关于人和人之间的相遇,缘分的妙不可言,从邂逅到相爱再到相守这样的爱情故事,可能我们干渴的内心一直都需要着,所以,爱情总是让无数人为之痴迷。

    就连伊坂幸太郎也写了一本恋爱小说集——《一首小夜曲》,小说非常温暖,如沐春风般给人暖心的力量。

    而今泉力哉改编的同名电影,虽然有些出入,比如,将原著中的只要付一百日元就可以体验的齐藤先生的神奇点歌台,变成了年轻吉他手在街头唱歌;

    将小说中比较出彩的拳击手小野和藤间的部分削弱了不少(书中他们是极具戏剧性的两个角色),但也难得把伊坂幸太郎文字里的那种温暖感拍出来了,也很温柔。

    12714510
  • 唐诗逸麦外敷
    2020/6/21 19:45:25
    感悟很多

    这部电影最难的地方是前后十年人物塑造上变与不变拿捏十年的留白,一定发生了很多事,被文本轻描淡写带过。邂逅、然后回归生活本身,长久的时间累积,留下的是对生命里另一半的真切认知,还有长久磨合之后的生活感悟~

    这部电影最难的地方是前后十年人物塑造上变与不变拿捏十年的留白,一定发生了很多事,被文本轻描淡写带过。邂逅、然后回归生活本身,长久的时间累积,留下的是对生命里另一半的真切认知,还有长久磨合之后的生活感悟~

    【详细】
    12675149
  • 空想主义
    2020/6/11 11:25:45
    邂逅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NancyLuoo(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314122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NancyLuoo(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314122*给学校影协瞎写的(严重偏题的)荐影(实为观后感),豆瓣同步一下。这部电影改编自伊坂幸太郎目前唯一的恋爱小说《一首小夜曲》。也许由于此前推理小说的写作经验,原著中伊坂将几篇故事组织得很精妙,人物关系以及情感联系就像是蛛丝,纤细却又坚韧,就像夜晚城市里轻轻飘荡的歌曲,裹挟着车站前柔和的灯光。然而,原著难免同蛛网一样略显松散(也许是作者有意而为之),但是导演将原本的几篇故事整理糅合,串成了一串项链,使得电影表达更为流畅。“邂逅”是贯穿全片的主题之一,这个词本身就带着诗意,同时也带着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或是被时间滤镜磨平的追忆。佐藤一度很憧憬“邂逅”,但他看重的是“邂逅”这件事,着力地去描绘心中邂逅的场景,苦苦等待着最合适(也就是他心里最完美)的时刻。但是他的朋友,儿女双全的织田一真,嘲笑他的执念,告诉他这种理想的邂逅很难发生。想着那天加班偶遇的纱季,佐藤开始寻找邂逅的真正含义和意义。影片也是延续着这一思路逐渐展开,观众也被带入这一视角,和佐藤一起思考,由此逐渐理清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在此之上建立的几段感情也相互作用,一个行动可以很快地反馈到其他事件上,引起人物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缘,妙不可言)。这些小包袱能够很好地把控叙事的节奏,牵引观众的情绪,我还记得当时在天山电影院观影时全场观众的笑声和眼泪。十年后,佐藤到了和曾经的藤间前辈一样的年龄,也落入了相似的情感困境。前辈的话让他认识到,邂逅本身是怎样其实没有这么重要,重要的是邂逅的人。这个人能够让你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无比庆幸当时遇到的是他(她)而不是别人。这也是片中十年之后的部分让人物和观众明白的,一番折腾之后也许还是无法求得最理想的状态,无论婚姻还是恋爱,事实的邂逅与幻想存在差距,交往或结婚后逐渐丢失了相遇的激情,最终在风平浪静的生活中偶然忆起最初的邂逅,只一笑而过。但是在经年累月的磨合中,两个人会发现彼此已经不知不觉地嵌进对方的生命里,最初的邂逅是否完美真的不重要了,毕竟人不能只靠美丽的回忆和幻想过完一辈子,你遇到的恰好能缝进缺口的那个人,才是最踏实的依靠。同时也要感谢平凡的生活,磨去了原有的滤镜,才能让人看清情感最朴素的本质,也因此更珍惜邂逅的人。毫无疑问,在这种轻松温暖的基调下,影片的色调基本是暖色。我对夜晚仙台站前的几个场景印象很深,因为贯穿十年,它的灯光始终是柔和的暖黄色,而场景里的人物大多是着深色套装的社畜或学生,暖色的灯光柔化了棱角和深沉的颜色,轻抚着疲惫。唯一的亮色除了灯光,就是穿着米色风衣的卖唱歌手,十年如一日,这也是全片的点睛之笔。就是这里,见证了佐藤不够完美、但足够幸运的邂逅。顺便夸一下三浦春马,笑起来的时候仿佛眼角纹都在说话,很自然地表现出佐藤给人的踏实感和温暖。除了“邂逅”,我觉得这部影片还有一条暗线,就是轮转和传承,主要体现在两代人面对相似的感情问题时观念的传递,这也是影片后半部分“十年后”暗藏的精妙之处,在这里就不再展开了。所以大家在期待着美妙邂逅时,还可以留心一下,什么样的人才是日后回忆起来会让你觉得:当时遇到的是他(她),不是别人,真是太好了。

    【详细】
  • 126551489
  • 稚予
    2020/6/6 15:20:41
    感觉

    “交往了十年就要步入婚姻殿堂吗?”这是个响亮而有力的诘问,直面婚姻义务的挑战,这是一个依旧掷地有声的问题,而最好的答案也许不如想象中轻巧和随意。“等到后来回忆时,能使你感谢自己的幸运,觉得‘那是在那里出现的是她,真是太好了’,这样的邂逅就是最幸福的邂逅哦”。这是伊坂幸太郎的生活观察与体悟,长期的生活积累会告诉我们问题的根源(颜落寒),就像起初崩溃的藤间前辈在婚姻磨合中的生活习惯差异,

    “交往了十年就要步入婚姻殿堂吗?”这是个响亮而有力的诘问,直面婚姻义务的挑战,这是一个依旧掷地有声的问题,而最好的答案也许不如想象中轻巧和随意。“等到后来回忆时,能使你感谢自己的幸运,觉得‘那是在那里出现的是她,真是太好了’,这样的邂逅就是最幸福的邂逅哦”。这是伊坂幸太郎的生活观察与体悟,长期的生活积累会告诉我们问题的根源(颜落寒),就像起初崩溃的藤间前辈在婚姻磨合中的生活习惯差异,其实“用完剪刀后的收纳习惯”真的只是生活琐事里的冰山一角,彼此间磨合的痛苦可能只有自己明白。

    【详细】
    12645250
  • xxhhcc
    2020/4/11 20:04:52
    对话今泉力哉:虽然当时没发现,但事后想想我们的相遇很美好(SIFF2019)

    今泉力哉无疑是这两年日本最忙碌的电影,长年拍摄自主电影的今泉力哉在去年<爱是什么>大卖之后,一下子成为了很多日本观众心中的“恋爱映画”大师。去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公映的<一首小夜曲>,在日本国内也颇受好评,以下是去年电影节期间今泉导演的专访内容!

    今泉力哉无疑是这两年日本最忙碌的电影,长年拍摄自主电影的今泉力哉在去年<爱是什么>大卖之后,一下子成为了很多日本观众心中的“恋爱映画”大师。去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公映的<一首小夜曲>,在日本国内也颇受好评,以下是去年电影节期间今泉导演的专访内容!

    12495311
  • 石板栽花
    2020/4/11 16:35:15
    感恩:爱的联结

    感恩:爱的联结

    日影《一首小夜曲》(アイネクライネ ナハトムジーク 2019)讲述了两代六对人的爱情故事,都围绕着男主佐藤追逐“邂逅”之爱这个主线展开的。虽然都涉及到如何邂逅、如何初遇,但邂逅、初遇本身不是产生爱情的原因,更不是两个人长久结合的必要条件。唯有“感恩”才能产生爱、维持爱,这不仅适用爱情,也适用于亲情,甚至适用于维持人类所有个体间的联结。不妨稍作解释如下:

    感恩:爱的联结

    日影《一首小夜曲》(アイネクライネ ナハトムジーク 2019)讲述了两代六对人的爱情故事,都围绕着男主佐藤追逐“邂逅”之爱这个主线展开的。虽然都涉及到如何邂逅、如何初遇,但邂逅、初遇本身不是产生爱情的原因,更不是两个人长久结合的必要条件。唯有“感恩”才能产生爱、维持爱,这不仅适用爱情,也适用于亲情,甚至适用于维持人类所有个体间的联结。不妨稍作解释如下:

    在男主眼里,他大学同学由美和棒球手织田的婚姻是较为完美的。他多次跟织田夫妇讨论“邂逅之爱”,而织田对“邂逅”的认识也是最智慧的,堪称本片的题眼。他说:“怎么邂逅其实不重要,到了以后,觉得当时在那里遇到的是她真好,能怀着感激回想,才是最好的。”这句话似乎想告诉我们:没有感恩就没有爱情,没有彼此间的感恩就没有长久的爱情。事实上,这确实是织田的经验之谈,他和由美之间的爱情其实都源自他们对彼此牺牲的感激:织田感激由美为了孩子辍学、而由美感激织田为了她和孩子放弃了棒球事业。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年轻男女最初的结合可能就是基于荷尔蒙的吸引,我觉得这已经离开的“爱”的范畴,有时感激对方对自己的选择未尝就不是一种感恩。

    12495681
  • 静流
    2020/4/6 16:44:15
    所爱隔马路,那就丢钱包

    去年的上海电影节就非常想看,转眼已经快一年了。看过的小伙伴评价这部电影是《爱是什么》(岸井雪乃、成田凌)的镜像版本,便一直很好奇是什么样的镜像版本。

    私以为导演和编剧很会叙述,整部电影虽然由很多故事线组成,却散而不乱,很有节制地在叙述。适合一个人在风平浪静的夜里,静静观看,听着齐藤和义的《小小夜晚》,看罢便带着对生活的美好希冀睡去——也许再向前一步,就会走向不同的世界。

    <

    去年的上海电影节就非常想看,转眼已经快一年了。看过的小伙伴评价这部电影是《爱是什么》(岸井雪乃、成田凌)的镜像版本,便一直很好奇是什么样的镜像版本。

    私以为导演和编剧很会叙述,整部电影虽然由很多故事线组成,却散而不乱,很有节制地在叙述。适合一个人在风平浪静的夜里,静静观看,听着齐藤和义的《小小夜晚》,看罢便带着对生活的美好希冀睡去——也许再向前一步,就会走向不同的世界。

    因人成事,这是个我们在爱情里不愿提及的词。我们希望爱情的开始是月老的精巧安排,一个我们身在其中却不自知的巧合。曾经喜欢过一个人,总是隔三差五遇见他,相视后点头一笑。后来知道此人对我无意之后,就再也没有遇到过了。在我犯着花痴,时不时偶遇这个男生的时候,我问一个女生朋友:“为什么我总能遇见他呢,是不是太巧了?”(言下之意是我和他真是太有缘了。现在想来真是丢人。)她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哪有什么巧合,还不都是人故意的。”

    虽然我至今不明白究竟当初的相遇是巧合还是人为,但人类不愿意相信爱情的产生是故意行为也许是天性使然。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和影片中相似的瞬间,我们喜欢向上天祈祷,喜欢给愿望设置条件,喜欢偶遇、喜欢邂逅。言情小说的女主角的经典内心独白往往是:如果我睁开眼睛,下一秒见到了他,那他就是我的命中注定。接着男主角就款款而来。可惜现实生活往往没有那么曼妙。

    我们宁可将希望寄托在某些不可名状的事物身上,宁可相信这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但这种等待是不是有点像等着天上掉馅饼呢?刻意筹谋显得心机十足,不符合美好纯良人类的人设,却在大部分时间等不到爱情。

    男主角的同事原本以为与妻子的邂逅是命中注定,却在离婚后得知所谓的命中邂逅是妻子故意为之;拳手因姐姐的巧妙牵线而结识了不喜爱拳击的美发师女孩,这个女孩却陪伴了他运动生涯的起起伏伏;拳手最终未能实现王者归来,少年向少女表白的计划落空,却仍然鼓起勇气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心意;男主与女友之间的相遇是男主理想中的命中注定,却也有敌不过岁月蹉跎的时候。

    故事没有给我们提供绝对的观点。天定还是人为,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总有一颗等待邂逅的心,当遇到那个人的时候,便毫不犹豫地跨出一步,就像男主同事的妻子故意丢了钱包一样。这样做看似有点心机深沉,大概也可说是一种爱的表达。我们都只是脸皮薄薄的生物,却要做这么“厚颜无耻”的事情,大概这就足够证明对这个人的爱了。

    最近学到一句话“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可我觉得,山海太远、太大,可平,抑或是不可平,都未可知。但若是所爱之人仅仅相隔一条马路,那就丢个钱包试试吧。

    【详细】
    124781112
  • reminder
    2020/4/6 10:07:47
    Endeavor&Flashback

    当初看书的时候,便想着如果真人化了,会是个怎样的故事呢?至少会照着时间线重新整合吧?没想到会和编剧有这么大的分歧:我以为会是六个故事接力的时空,结果中选的只有心念“邂逅”的佐藤啊。

    爱屋及乌,在丰富想象方面,电影也是努力了的,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是合心意的选角。没有了重金属band出生的美奈子有了贯地谷漂亮的眼睛;一直不知道是什么的女神由美原来有这样的月牙笑眼;手上写

    当初看书的时候,便想着如果真人化了,会是个怎样的故事呢?至少会照着时间线重新整合吧?没想到会和编剧有这么大的分歧:我以为会是六个故事接力的时空,结果中选的只有心念“邂逅”的佐藤啊。

    爱屋及乌,在丰富想象方面,电影也是努力了的,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是合心意的选角。没有了重金属band出生的美奈子有了贯地谷漂亮的眼睛;一直不知道是什么的女神由美原来有这样的月牙笑眼;手上写着シャンプー的邂逅姑娘害羞地笑起来很可爱啊;整本书中第二伊坂流的真一,没有说好的小帅,但一皱眉一挥手说着“坐吧”时的漫不经心倒实实在在地把真一从书里倒了出来。当然,最大的惊喜还在春马,从《好想急死你》,到《我存在的时间》,再到这里,多部还是一如初见的温柔秀气,春马却可以从爽朗的风早切换到这个心软、没什么出息、玻璃心、笑得傻兮兮的佐藤了。

    其次是删减情节之外的布景细节。

    删掉了那么多人和事,怎么再现一个慢悠悠的仙台呢?普普通通就好啦:明明是18年制作的电影,陈设、色调、分辨度和手法却似乎留在了《金色梦乡》、《重力小丑》时期,没有优衣库风格的极简整洁、清晰的明暗对比、简练的多角度镜头切换,转而选择不能作为穿搭指南的平常衣服、大量的自然光、毫无艺术感的平视视角——地味到了一首歌唱十年的风衣小哥都显得过于洋气了。

    基调设好,接下来就是更具故事性的细节了。

    最容易发现的就是时间了。六个短篇小说的时间线足以用“乱序”形容了,看书的时候可以忽略小的时间推移,在强行整合的小说里,就不容许这样的毛躁了,于是用衣服、食物、天气严谨地推进这十年。

    再就是大量的化用和嫁接了。听了真一大触的捡手帕邂逅剧本,佐藤会瓜兮兮地看看被路过的地面,得知藤间的钱包相遇还会向真一报告求赞同;一贯的见义勇为在九年前救过聋弟弟,九年后还是会扶起跌倒的小孩儿;真一抢过西瓜撒上盐吃着,对应着书中美奈子对真一的反差萌评价。而在更大的人物塑造上,佐藤邂逅的姑娘整合了第四篇的老师深堀朱美;美奈子的好友与由美融合在一起,而自己的戏份又被佐藤担走一些;和人对父亲的吐槽从课堂转到了餐厅里。

    最后轮到电影相比于文本的优势了。美绪与佐藤相隔十年的两次“是佐藤啊”“是美绪啊”的对话,轻易胜过描写两家深厚情谊的千言万语;聋弟弟自暴自弃地说着“反正我也听不见”的时候、赛场现身的时候,倏然抽走所有的声音,不经意惹来些心疼和感动;久留米一家餐厅聚餐时,始终以背影出现的服务员,出戏地透漏了些镜头不多余的专业。

    这些林林总总的小细节,无意间添了些寻宝的乐趣。

    好不容易吹完了,终于可以吐槽了。总而言之,对于我个人而言,是部挺鸡肋的电影呐。正如开头所言,我理解的《一首小夜曲》是一首写给仙台的六章节小情歌。其核心并不仅限于有或没有的零和邂逅,还在于不断的happening,有时候very very strong,有时候又分道扬镳,有时候又因为温柔被牢记。

    书评区最多的可能就是各种各样的人物关系图了:像春与泉水一家仿佛脱离重力的织田一家,强势红娘和笨拙温柔的拳击冠军姐弟组,只要对象合适就能将heavy转为light heavy的口是心非美奈子,收敛丢三落四在转账备注里看到丈夫道歉的性转版he藤间(全书最甜),摇摆于报复与担忧间的长大灰姑娘,意外的渣男渣女狗咬狗透着熟悉的大快人心,还有曲库神棍齐藤桑……这个故事里的主角又在另一个故事里悄悄认领配角,这些七拐八拐的关系尽力贴近了普通的关系模式,却多了些浪漫的轻盈。而在这份温柔下,依然藏着父母缺失(小野)、家庭破裂(藤间)、校园欺凌(聋弟弟/书中的roundboy;结衣)、职业发展受挫(小野学),只是在这首小夜曲里,这些都没有成为他们的阻碍。

    就像《掟上今日子的备忘录》里的须永桑悄悄在自己写了一辈子的系列小说里为早逝的初恋女友编织了平凡又幸福的一生那样,伊坂大人也终于为他的角色创造了一个“很少见的、几乎没有出现小偷、强盗、杀手、超能力者、可怕的罪犯”的仙台,(但说没有“有特点的人物和奇妙的设定”,伊坂大人,或许我还是没跟上你心中奇妙的仙台。)中途休学的人、接力“他爸不好惹”帽子戏法的父母亲们、世界冠军和不想成为父母那样的高中生,一齐在这座城市相遇、分离、再相遇。

    这种平和的延续,无论在初读的毕业季、只能抓着社交媒体云交友的去年,还是为职业规划万分焦虑的当下,对我而言,都是一个温柔缤纷的梦,至于实现与否,谁知道啊?

    在片尾曲响起的时候,突然想起高中时迷恋的一个说法:“我只知道世界是辽阔的,任何人都一无所有,除了他曾经做过的事情。我知道,我们唯一可以相信的东西存在于天空中,而非大地上。因为我们看到的这片天空,这片拥有太阳和繁星的天空,正是我们的祖先曾经看到过的,也是我们的孩子将要看到的。对于天空而言,我们既是老人,又是孩子”。相比于怀揣天空这种比大地还虚幻、比人类还宏大的概念,这么多年慢慢从伊坂大人笔下耳濡目染的是更平凡又不那么日常的事:善良,信赖他人,hold on until be rescued。而为了做到这些,需要默默加一条“适时表白”,再加一条“勇敢不投降”。

    【详细】
    124772180
  • 帅帅Mika
    2020/4/5 22:43:39
    忽悠悠的旋律以及松散的温柔

    电影本身还是有日影常有的松散感,没有特别激烈的情感表达,求婚也好、拳击决赛也好,都笼罩着一种营造出的散漫。隔着屏幕看,好像总觉得慢放了一样。

    三浦春马和多部妹子都是我很喜欢的演员,算是男女主角吧。但因为故事本身是多线进行的,主角并没有突出,反倒是织田一家很突出。矢本悠马演这种有特点的角色很到位。森绘梨佳真的好好好好看啊!她在场的画面我的目光都移不开,很符合大学时代被大家憧憬的女神

    电影本身还是有日影常有的松散感,没有特别激烈的情感表达,求婚也好、拳击决赛也好,都笼罩着一种营造出的散漫。隔着屏幕看,好像总觉得慢放了一样。

    三浦春马和多部妹子都是我很喜欢的演员,算是男女主角吧。但因为故事本身是多线进行的,主角并没有突出,反倒是织田一家很突出。矢本悠马演这种有特点的角色很到位。森绘梨佳真的好好好好看啊!她在场的画面我的目光都移不开,很符合大学时代被大家憧憬的女神设定。

    因为我很喜欢伊坂幸太郎的原著,所以电影即使节奏松散也从头到尾看完了。

    电影在原著基础上有改动,一些情节简化了。也是在所难免吧,伊坂的书常常以精巧的结构和多线穿插,最后在一场冲突中汇集在一起。文字的话比较好区分,而如果把每条线都在电影中呈现,可能就太零碎了。

    个人来说,伊坂的故事看过电影之后就不那么想看原文。因为本身就很戏剧化,就是各种细节、角色的习惯穿成的。如果只是看书的话,这种巧思可以有很大的空间去想象,很有趣。一旦变成具体的画面,反倒觉得有些限制和做作。所以看到有“映画化”的消息之后又去看了一遍书。

    这个故事很有伊坂的结构特点,但基于“邂逅”这个浪漫轻快的话题,没有其他一些作品中常有的凶手、制度、死亡之类沉重或者凶残的内容,很治愈。再加上全程穿插齐藤和义的歌,有种日常但是很深沉的温柔,漫不经心但是又不可忽视或者不能拒绝。

    PS 最后私心的话:伊坂大大因为受齐藤和义的影响,辞掉了上班族的工作去写故事了;而我在大学的时候读了伊坂的故事,很受触动,进而萌发了想做和书的事情的想法。能现在真正做编辑的工作,也算是缘分和人类之间奇怪的联系吧。

    看到这本喜欢的书拍电影了,还是喜欢的演员来演,真的很开心。

    【详细】
    12476755
  • NancyLuoo
    2019/7/17 1:17:52
    什么才是“邂逅”本身

    *给学校影协瞎写的(严重偏题的)荐影(实为观后感),豆瓣同步一下。

    这部电影改编自伊坂幸太郎目前唯一的恋爱小说《一首小夜曲》。也许由于此前推理小说的写作经验,原著中伊坂将几篇故事组织得很精妙,人物关系以及情感联系就像是蛛丝,纤细却又坚韧,就像夜晚城市里轻轻飘荡的歌曲,裹挟着车站前柔和的灯光。然而,原著难免同蛛网一样略显松散(也许是作者有意而为之),但是导演将原本

    *给学校影协瞎写的(严重偏题的)荐影(实为观后感),豆瓣同步一下。

    这部电影改编自伊坂幸太郎目前唯一的恋爱小说《一首小夜曲》。也许由于此前推理小说的写作经验,原著中伊坂将几篇故事组织得很精妙,人物关系以及情感联系就像是蛛丝,纤细却又坚韧,就像夜晚城市里轻轻飘荡的歌曲,裹挟着车站前柔和的灯光。然而,原著难免同蛛网一样略显松散(也许是作者有意而为之),但是导演将原本的几篇故事整理糅合,串成了一串项链,使得电影表达更为流畅。

    “邂逅”是贯穿全片的主题之一,这个词本身就带着诗意,同时也带着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或是被时间滤镜磨平的追忆。佐藤一度很憧憬“邂逅”,但他看重的是“邂逅”这件事,着力地去描绘心中邂逅的场景,苦苦等待着最合适(也就是他心里最完美)的时刻。但是他的朋友,儿女双全的织田一真,嘲笑他的执念,告诉他这种理想的邂逅很难发生。想着那天加班偶遇的纱季,佐藤开始寻找邂逅的真正含义和意义。影片也是延续着这一思路逐渐展开,观众也被带入这一视角,和佐藤一起思考,由此逐渐理清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在此之上建立的几段感情也相互作用,一个行动可以很快地反馈到其他事件上,引起人物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缘,妙不可言)。这些小包袱能够很好地把控叙事的节奏,牵引观众的情绪,我还记得当时在天山电影院观影时全场观众的笑声和眼泪。

    十年后,佐藤到了和曾经的藤间前辈一样的年龄,也落入了相似的情感困境。前辈的话让他认识到,邂逅本身是怎样其实没有这么重要,重要的是邂逅的人。这个人能够让你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无比庆幸当时遇到的是他(她)而不是别人。这也是片中十年之后的部分让人物和观众明白的,一番折腾之后也许还是无法求得最理想的状态,无论婚姻还是恋爱,事实的邂逅与幻想存在差距,交往或结婚后逐渐丢失了相遇的激情,最终在风平浪静的生活中偶然忆起最初的邂逅,只一笑而过。但是在经年累月的磨合中,两个人会发现彼此已经不知不觉地嵌进对方的生命里,最初的邂逅是否完美真的不重要了,毕竟人不能只靠美丽的回忆和幻想过完一辈子,你遇到的恰好能缝进缺口的那个人,才是最踏实的依靠。同时也要感谢平凡的生活,磨去了原有的滤镜,才能让人看清情感最朴素的本质,也因此更珍惜邂逅的人。

    毫无疑问,在这种轻松温暖的基调下,影片的色调基本是暖色。我对夜晚仙台站前的几个场景印象很深,因为贯穿十年,它的灯光始终是柔和的暖黄色,而场景里的人物大多是着深色套装的社畜或学生,暖色的灯光柔化了棱角和深沉的颜色,轻抚着疲惫。唯一的亮色除了灯光,就是穿着米色风衣的卖唱歌手,十年如一日,这也是全片的点睛之笔。就是这里,见证了佐藤不够完美、但足够幸运的邂逅。顺便夸一下三浦春马,笑起来的时候仿佛眼角纹都在说话,很自然地表现出佐藤给人的踏实感和温暖。

    除了“邂逅”,我觉得这部影片还有一条暗线,就是轮转和传承,主要体现在两代人面对相似的感情问题时观念的传递,这也是影片后半部分“十年后”暗藏的精妙之处,在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所以大家在期待着美妙邂逅时,还可以留心一下,什么样的人才是日后回忆起来会让你觉得:当时遇到的是他(她),不是别人,真是太好了。

    【详细】
    103141342
  • 郡君
    2019/6/22 21:31:28
    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一首小夜曲》是根据人气作家伊坂幸太郎的恋爱小说集改编的真人电影。佐藤是一位公司的小职员,他在派发问卷的途中邂逅了一名小姑娘。佐藤的上司藤间,妻子突然的不告而别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感情。拳击手温斯顿·小野在决战前夕决定,如果获胜就向心仪的女生告白。几个邂逅的小故事到最后串联起来,让人惊呼:原来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安排。

    《一首小夜曲》是根据人气作家伊坂幸太郎的恋爱小说集改编的真人电影。佐藤是一位公司的小职员,他在派发问卷的途中邂逅了一名小姑娘。佐藤的上司藤间,妻子突然的不告而别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感情。拳击手温斯顿·小野在决战前夕决定,如果获胜就向心仪的女生告白。几个邂逅的小故事到最后串联起来,让人惊呼:原来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安排。

    【详细】
    10259167
  • 末日前进彼得兔
    2019/6/21 13:50:33
    小人物的知足感

    只谈几个看完后很在意的三个小细节。

    故事中十年后的变化是很有趣的,正是有了对比变化,小人物小齿轮的人生轨迹才能更清晰展现。

    十年后,高中男生对妈妈说讨厌爸爸畏畏缩缩的样子,绝不要活成他们这个样子。妈妈对他说,不要小看小齿轮,每个人年轻时候都幻想过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最后却会庆幸自己变成小齿轮默默在社会中转动的大人。事实上,男生也下意识地用了爸爸超逊的方法解救了女孩、将是

    只谈几个看完后很在意的三个小细节。

    故事中十年后的变化是很有趣的,正是有了对比变化,小人物小齿轮的人生轨迹才能更清晰展现。

    十年后,高中男生对妈妈说讨厌爸爸畏畏缩缩的样子,绝不要活成他们这个样子。妈妈对他说,不要小看小齿轮,每个人年轻时候都幻想过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最后却会庆幸自己变成小齿轮默默在社会中转动的大人。事实上,男生也下意识地用了爸爸超逊的方法解救了女孩、将是否去表白寄托在小野的比赛上。这都是曾经什么人做过的举动,电影里也一再出现过这样的呼应。也就是你以为的,其实早就有了,变成大人也就是变成明白这些道理的人。

    少女说大人就是喜欢看年轻人齐心做着什么事。对啊,大人们也喜欢通过塑造一个"大英雄"来个自己一点点勇气。毕竟,每个人都有胆小、举棋不定的时候,如果通过别人得到鼓舞,说不定自己也可以做到。故事中人与人之间逐渐产生的和着原始愚昧与自我感动的东西,或许真的会推动社会也说不定。

    伊坂小说里偶尔会出现这样的"大英雄",突然划破沉寂的日常,总会担心真的有这样单纯、牺牲精神的人存在吗?这样的人生不会累吗?所以,十年后赛前小野的话,第一次让这个角色充实了。

    勇气是小小人物拼命积攒的宝物,它比什么运气都要珍贵。

    【详细】
    10256575
  • ioncen
    2019/6/18 22:31:34
    温柔小夜曲

    日本影片《一首小夜曲》探讨的是文明社会里的情感与婚姻,自从人类主体的艺术表达方式基本脱离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无论是固化在纸面的文字编织的静态故事记载,还是胶片摄影录制的光影变幻的动态影像空间,人类的情感和看待情感的态度,思想的原野和意识的荒原,时空交错里都在始终追逐内心的独白与环境的回响。

    “交往了十年就要步入婚姻殿堂吗?”这是个响亮而有力的诘问,直面婚姻义务的挑战,这是一个依旧

    日本影片《一首小夜曲》探讨的是文明社会里的情感与婚姻,自从人类主体的艺术表达方式基本脱离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无论是固化在纸面的文字编织的静态故事记载,还是胶片摄影录制的光影变幻的动态影像空间,人类的情感和看待情感的态度,思想的原野和意识的荒原,时空交错里都在始终追逐内心的独白与环境的回响。

    “交往了十年就要步入婚姻殿堂吗?”这是个响亮而有力的诘问,直面婚姻义务的挑战,这是一个依旧掷地有声的问题,而最好的答案也许不如想象中轻巧和随意。“等到后来回忆时,能使你感谢自己的幸运,觉得‘那是在那里出现的是她,真是太好了’,这样的邂逅就是最幸福的邂逅哦”。这是伊坂幸太郎的生活观察与体悟,长期的生活积累会告诉我们问题的根源(颜落寒),就像起初崩溃的藤间前辈在婚姻磨合中的生活习惯差异,其实“用完剪刀后的收纳习惯”真的只是生活琐事里的冰山一角,彼此间磨合的痛苦可能只有自己明白。

    也许在古老的档案材料里没有太多中心式班花校园社交,也许在庶民社会觉醒的全民义务教育开始才有这样司空见惯的题材,在娱乐化泛滥和数字化当道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优秀的电影依旧在忠实地记录刻画着我们正在经历成长中的时代,朋友圈和抖音还不是我们生产内容的全部。

    轮回式的时间结构嵌套给予原本不同生活轨迹的人物更多的交集与共生,在小说的艺术加工和创作手法里,这些通过社会关系维系的人物角色可能只是取材于各自独立的社会生活原型。导演今泉力哉在此基础结构之中,无形中参杂而涉及的代际传承和校园生活,却在精巧的叙事结构下更巧妙地探讨了族群心理演化与社交活动形成。无形间有些熟悉的台词被循环使用,自然的剧情推演里倾注了主题式的情节闪回,对于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得到了更多的共鸣与掌声,温柔地让人猝不及防(畅畅)。

    十年间的空白更好地赋予时间之于人生阅历的宽度与深度,拳击手小野温斯顿在职业生涯谷底的挣扎与徘徊,精神力量里的坚持都给通过偶像的力量传递给生活在仙台的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佐藤与本间纱季的爱情“巴士追逐”长跑只是这副社会图景和缩影图卷的一部分,还有十年前就从拳击赛中重新振作的藤间前辈,还有被校园欺凌的小男孩的勇气,更多散落在仙台站和电视直播前的更多人。重新出发重回职业生涯的辉煌,面对情感与生活的甜蜜温情,浸润的温柔就是一首美好的夜曲。

    日本文化有些独特的底色,也有些与我们文化中共通的成分。也许现今的日本电影不在曾经最高峰的黄金岁月,但当代的电影人也坚持在专业领域里追求更高追求的求索者。

    【详细】
    102511062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