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6567
  • 布鲁斯李
    2022/5/1 16:26:33
    这烂片有很多逻辑错误,漏洞百出!

    先说个几点吧,梦露是通过肯尼迪的妹妹帕特丽夏才结识肯尼迪兄弟的,她和梦露是好友和闺蜜关系。作为肯尼迪家族里和梦露交往时间最长、也是最了解玛丽莲的人,别说搜集录音了,全片居然连提都没提这个人,不得不问问网飞的居心了!

    先说个几点吧,梦露是通过肯尼迪的妹妹帕特丽夏才结识肯尼迪兄弟的,她和梦露是好友和闺蜜关系。作为肯尼迪家族里和梦露交往时间最长、也是最了解玛丽莲的人,别说搜集录音了,全片居然连提都没提这个人,不得不问问网飞的居心了!

    14378280
  • 蘑蘑蘑
    2023/2/25 20:02:29
    作为动作片还不错w

    很荣幸在毒舌观影团那拿到了超前点映的资格,可以提前一个星期看断网。导演对电影的定义是动作片,在这方面做的是非常不错的,郭富城的那段动作戏看得很爽。郭富城、任达华、林家栋三位演员的演技在线。导演也说了想拍一种新的动作片,可能是指用特效表达网络上的争斗吧,观感不错,暗网的那段还是很有感觉的,但你要说新的话,也不是特别新。总的来说还是推荐观看,但是电影中的警察智

    很荣幸在毒舌观影团那拿到了超前点映的资格,可以提前一个星期看断网。导演对电影的定义是动作片,在这方面做的是非常不错的,郭富城的那段动作戏看得很爽。郭富城、任达华、林家栋三位演员的演技在线。导演也说了想拍一种新的动作片,可能是指用特效表达网络上的争斗吧,观感不错,暗网的那段还是很有感觉的,但你要说新的话,也不是特别新。总的来说还是推荐观看,但是电影中的警察智商掉线,如果很在意这个的话挺影响观感的。

    15007390
  • ゜静
    2020/3/31 11:46:51
    朕决定骗你一辈子,骗你回皇宫,骗你做朕的皇后

    主要讲述了“龙凤店”的老板李凤姐遇到“逃婚”的正德皇帝之后两人上演的一系列搞笑事件。

    主要讲述了“龙凤店”的老板李凤姐遇到“逃婚”的正德皇帝之后两人上演的一系列搞笑事件。

    12456216
  • 无意乱转
    2015/7/26 14:10:09
    从未褪色的精彩
    泪流满面的看完了。
    回想当时的社会背景,电影主题还是很前锐的:个体户、未婚妈妈,残疾人,下乡回城,这些人的生活是当时的矛盾主体。他们职业被人看不起,身份让人鄙视,身体不便利,由一个孩子埋下剧情冲突,以及引起的生活感悟。
    影片里,就算有几句形形式的上口号,也只是时代的产物,30年后再看,也无伤大雅。
    而真切的胡同生活、亲切的服装样式,无比熟悉的家具、楼梯,铝锅,灯绳, 最便利的横梁
    泪流满面的看完了。
    回想当时的社会背景,电影主题还是很前锐的:个体户、未婚妈妈,残疾人,下乡回城,这些人的生活是当时的矛盾主体。他们职业被人看不起,身份让人鄙视,身体不便利,由一个孩子埋下剧情冲突,以及引起的生活感悟。
    影片里,就算有几句形形式的上口号,也只是时代的产物,30年后再看,也无伤大雅。
    而真切的胡同生活、亲切的服装样式,无比熟悉的家具、楼梯,铝锅,灯绳, 最便利的横梁的自行车,量衣服的手法,缝纫机 ,修车工具……把人带回到童年

    那时候的爱情,为什么就那么简单,到最后,我心里在叫嚣着:牵手牵手牵手。可坐在桌前的两个人,只一个眼神的交汇,连一丝碰触都没有。承认我已经被现在电视里的三分钟上床搞习惯了,灵魂太太太不纯洁。

    皇阿玛,青葱的真是英俊。
    龚雪,就是女神。愁容、开颜,不论什么衣服都挡不住她的美丽端庄。天然的美,又岂是现在的演员能具备的!!

    电影从主题,到主演,到群演,那些精彩,从未褪色。

    唯一不解的是:妹妹才是家里的主心骨??
    【详细】
    7548469
  • FX
    2012/11/23 0:06:12
    好难得遇见了对的人
    大概之前对偶像剧产生了某种抵触心理,比如爱情睡醒了,实在有点看不下去脑残的剧情。虽然有邱泽和那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艾瑞克撑场面,我觉得这俩人还比较耐看,所以忍住吐槽的心一直看了下去,其实我是陪我妈在吃饭的时候看的,纯属没别的可以看的了,难道我要去看丈母娘来了和媳妇的美好时代吗?我已经活在这个压抑的现实里了,何必再给自己添堵呢,偶像剧呢,偶像剧虽然不至于启迪我的思想,最起码可以缓解我的情绪,即使是吐
    大概之前对偶像剧产生了某种抵触心理,比如爱情睡醒了,实在有点看不下去脑残的剧情。虽然有邱泽和那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艾瑞克撑场面,我觉得这俩人还比较耐看,所以忍住吐槽的心一直看了下去,其实我是陪我妈在吃饭的时候看的,纯属没别的可以看的了,难道我要去看丈母娘来了和媳妇的美好时代吗?我已经活在这个压抑的现实里了,何必再给自己添堵呢,偶像剧呢,偶像剧虽然不至于启迪我的思想,最起码可以缓解我的情绪,即使是吐槽,我也很自得其乐。

    话说回来,其实每个女生都或多或少的看偶像剧,比如魔女幼熙,秘密花园,加油金三顺,这些还是不错的,最经典的莫过于流星花园,一时间火遍大江南北,甚至还因为轰动效果过于狠而被禁播。可见,偶像剧的市场一直是大大的有的,现在大家不怎么看,大概是形成了偶像剧很脑残很狗血的印象。尤其是新生代的一批偶像剧,的确让人无力吐槽。

    但是回到这部剧呢,我觉得还行了,我要求不高。

    大概是5年前在看战神的时候,就比较喜欢赖雅妍这个女子了,演的敢爱敢恨的一个彪悍女混混。大S在她面前真心弱爆了。她的笑容很有感染力,眼睛一笑就弯起来,真好看。

    邱泽呢,最开始只觉得脸长得还可以,(谁能体会我中国演艺界后继无人的心情啊!!吴彦祖和陈坤他们退了我该肿么办!!)演技的话没怎么留意,不过在这部剧里面,还是很可爱滴,很真实,有时候像个大男孩,乳臭未干,但是当他man起来的时候,瞬间hoid住了全场。爱就爱了,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这样的男子,还是很有前途的。

    在这部剧里,赖雅妍演个女屌丝,但是她有车,有温暖的家,有美好的闺蜜,有亲爱的妹妹,只是她曾受过情伤巴拉巴拉巴拉。。

    自从男友突然背叛自己去了美国之后,就一直没有从阴影中走出来,美丽的脸隐藏在眼镜之下,一幅老气横秋的样子。但是后来来了个新的副总,可以说是有点不太成熟的人,虽然个人能力是有的,电视剧里面没怎么凸显(这也是偶像剧的局限,因为重点不在这,渲染就是了),俩人的遇见和熟识就很狗血,我习惯了!!不能因为狗血就弃了,那样还有剧看嘛,试问哪个剧不狗血?毕竟大家都是人,人的世界里不就发生那么多事么,你还要怎样啊,难道李大仁和程又青不狗血么,生活充满了机缘巧合,狗血才是生活的本质。

    话说副总发现了女屌丝的好,因为女屌丝的确很好,然后让女屌丝发现自己也是被在乎的人,真温暖,这是我最开心的地方,每个女子都应该被懂她的人珍惜,每个女子都应该遇到懂她的人,懂得欣赏她的好的人,对不对!

    但是呢,在每个偶像剧里面,都有一个恶毒的女二,趾高气昂,好像自己时天底下最好看的,所有的男的都该围着她转,(这部剧里的确也挺好看的,衣服品味也都不错)但是的确脾气让人忍不了,有爹了不起啊,也难怪男主受不了了歪,我都受不了了,但是女二愿意改,这才是真爱啊!不能纯粹说是危机感和好胜心,因为喜欢本身就包括这些东西嘛!所以我觉得女二如果好好调教的话,会很有前途滴!

    男二就算了,纯粹炮灰。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男二这样的人,把事业放在第一位,功成名就之后,回过神才发现自己的最爱早就被抛弃在最初的梦想里,就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面的陈孝正那厮,最后再想挽回微微已经是没有任何希望了,她的身边早就有个他,那个人,真正懂她,疼她,爱她,不愿她受一丁点的委屈。邱泽在剧里面是个很温暖的存在,他是螺丝小姐的保护神。有他就很安心了。

    其实这个片的角度还不错,大方向把握的不错,小细节的狗血可以原谅。反正我是原谅了,毕竟我没找到其他可以安慰自己的剧。

    其实呢,偶像剧有几大要素,够了就能拍一部,肯定是个好结局。

    要素:

    主角要好看!

    女主要有好闺蜜。

    女主的家很温暖。

    女主的闺蜜很八卦。

    女主的家人很想要优质女婿。

    男主要有小喽啰跟随,这个小喽啰还是很成功的,很可爱!

    男主要有苦衷,女主要有旧伤。。

    。。。。。。。。。。。。。。






    【详细】
    56641740
  • 重尔.张望
    2021/9/25 10:41:19
    生命记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影片最开始是一组老年人群像。他们正在等待吃饭。当每一张人的脸在镜头中被放大,变成特写,他们脸上所有的细节,如,密密麻麻的褐色斑点,皮肤被肆意切割纵横交错的纹路,他们日益浑浊的双眼,茫然空无的眼神,表情……在此时全部一览无遗。尤其当看到一个老年妇人,她嘴唇周围呈放射状分布的纹路,伴随她每一次咀嚼的动作都颤巍耸动,让人瞬间感觉到一种时间的残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影片最开始是一组老年人群像。他们正在等待吃饭。当每一张人的脸在镜头中被放大,变成特写,他们脸上所有的细节,如,密密麻麻的褐色斑点,皮肤被肆意切割纵横交错的纹路,他们日益浑浊的双眼,茫然空无的眼神,表情……在此时全部一览无遗。尤其当看到一个老年妇人,她嘴唇周围呈放射状分布的纹路,伴随她每一次咀嚼的动作都颤巍耸动,让人瞬间感觉到一种时间的残酷,人面对时间的无能为力,和活着让生命存续的沉重。

    一切细节,都是关于人的生命的密码。给人以无穷无尽的解读空间。藉由这些密码,不能不去想象他们曾经历怎样喜怒哀乐的一生。

    吃的另一种表达其实是维生。维持生命的延续,必须要通过吃来实现。对一个人来说,吃,是出世之后要解决的头等大事。是一个人一生需要深究并且全力以赴应对的唯一命题。吃,在此时不仅仅是一种跟轻松休闲相关的解压方式,而具有了更为深沉复杂的含义。简而言之,人事实上完全可以说是活着的奴隶,是吃的奴隶。为了活着,人的一生必须打起精神全力以赴。

    所以,贾樟柯的这部纪录片以吃为第一篇章开始,透过几个文人的讲述,可以说是围绕一个关于活着的命题展开。

    一个以创作为职业的人,会因他们天性中异于常人的敏锐,感性,直觉,丰富的想象力,而难以甘心像他们的祖祖辈辈,被困守在自己的故乡。似乎他们天生被赋予一种发现与开创的使命。所以他们一旦意识到周围一切都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一旦倾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们会最先成为出走的一类。被他们年轻而热烈的冲动驱使,去追逐符合他们理想的事物。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并让自己家族的命运从此以另一种迥然不同的方式续写。

    不过,当一个人的命运最后以文艺作品的形式去呈现,可能会具备浪漫而传奇的色彩。而如果它只是本人当下在亲身经历,那么一切都还是艰难险阻。因为当他选择出走的时候,他并不是清晰看到了自己的命运,而是他无法承受当下的命运,在命运的安排中,去寻求别的选择。

    影片中,从每一位讲述者的身上都可以看到这种精神上的困顿与出走的影子。只是让他们出走的因由各不相同。贾平凹的出走是因为自己在特殊年代他没有一个足够明亮的政治背景。余华的出走是因为他无法忍受一辈子就这样以一个小镇牙医的身份度完一生。而梁鸿,是贫穷的家庭与不能承受的亲情之悲痛。他们是世间芸芸众生辗转流离的一个缩影。

    出走,最终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活着。是以一种更为符合自己意愿的方式去活着。而一旦出走,一旦一个人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就意味着他与真正能够滋养自己的东西发生了断裂,如同原本连在一起的岛屿分裂成为两半,另一半只能随波逐流,越飘越远,彻底失去它的集体。从此以一个完全孤立的存在漂流四方。所以,出走并不轻松也并不潇洒。恰恰相反,出走需要更多的隐忍与承担。

    影片中有很多讲述者沉默的背影,是人的恓惶与孤独。人拼尽全力出走的代价就是再也无家可归。我比任何时候更为理解一句话,故乡,就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因为出走,所以有了故乡。影片中有一段镜头给我很深的感触。无处不在的人,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互联网变成了人的囚牢,将人残酷地囚禁在里面,无尽的占有与消耗。互联网缩小了空间的距离,所以人渐渐不再能够理解故乡这两个字背后复杂的承载与生命的重量。也不再能够深切理解追寻与回归的意义。

    人是一种具备感情的感性动物,可是自然残酷的法则并不会因为人的感性而有所更改。人一生的挣扎与努力,或许都是为了最终能够体面而平静地妥协于衰老病死。所以有时我在想,人的一切社会关系一切情感最后看来,似乎都会以一种悲情收尾。影片最后部分梁鸿的讲述,尤其让我感觉沉恸。觉得生在世间人之轻微,人之渺小。

    生命会很重,因为为了活着,人的身上需要背负一切超出自己原本所能背负的东西;但是生命也会很轻,轻到像是风中的烛火,一股不经意间吹来的风就会让其熄灭。

    这个纪录片总体看来似乎很难找到一种清晰的内在逻辑,每个篇章似乎都是彼此割裂的。但是当影片结束,它会让人感觉到生命所不能承受的重量。而这每一个段落,都是关于它的注解。于是,这部影片看完,只要回想起其中一些细节,都有一种流泪的冲动。人活着其实就像余华在片中的比喻,被放逐在大海。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停留,只能一直游下去。即便大海并不符合他曾经的想象,远非一片蔚蓝。但是他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公众号同步:拾粒

    【详细】
    138842101
  • Tina
    2019/5/1 11:09:45
    用“母爱”的漂亮外衣包裹呕吐物

    在三星和两星之间犹豫了一阵子,最终还是决定给二星,片子质素一般,叙事穿插回忆,结构上与观众玩了个小小的魔术(不剧透,有兴趣看的到结尾就知道了),这算是本片唯一聪明的地方。其他就不敢恭维了,讲故事讲得极其拖沓无趣,用来做噱头的妮可基德曼的“苍老装”有夸张之嫌,加上基德曼的演技常常在水准之下,难免会让人有出戏之感。

    更膈应的是本片最后竟然试图用母爱来拔高主题,可把老衲给深深地恶心到了

    在三星和两星之间犹豫了一阵子,最终还是决定给二星,片子质素一般,叙事穿插回忆,结构上与观众玩了个小小的魔术(不剧透,有兴趣看的到结尾就知道了),这算是本片唯一聪明的地方。其他就不敢恭维了,讲故事讲得极其拖沓无趣,用来做噱头的妮可基德曼的“苍老装”有夸张之嫌,加上基德曼的演技常常在水准之下,难免会让人有出戏之感。

    更膈应的是本片最后竟然试图用母爱来拔高主题,可把老衲给深深地恶心到了。

    下文涉及剧透,请慎看:

    本片的女主真得是一个不忠不义、无心无爱之人,越看越让人厌恶到骨头里。

    1.卧底过程中与同事产生爱情并怀上女儿,首先就缺少身为警员的原则性,把出任务当作儿戏。

    2.执行任务时贪心爆发,一听说有大钱可以赚就打算来个黑吃黑,可恶的是还要以“为女儿谋幸福”做借口,说动了本来意志坚定的同事一起作案。

    3.抢银行发生意外,同事为了保护银行职员不幸身亡,这厮却为了一袋子钞票彻底抛弃了人性,没有向警方交代同伙的去向,可是吞了money又不敢用,只能带着女儿东躲西藏,让女儿活成了年轻时候的自己的样子——无家可归、叛逆任性。

    4.出钱买断女儿的爱情,把女儿喜欢的男人用一万多块美金打发得远远的(当然这男的也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还被自己的行为深深的感动了,当对方告诉她“你女儿永远也不可能爱你”的时候,老衲深以为然。

    5.当年的黑帮头目露出了威胁自己的苗头,女主想尽了千方百计找到其行踪,二话不说就开枪,干脆利落的杀人解决问题,然后美其名曰是为了保护女儿的人身安全……

    作为一个执法人员,女主知法犯法,干了不少坏事,可耻的是每次作恶都要用母爱来当幌子,也真是虚伪卑劣到底了。如果真爱女儿,又怎么会冷漠地看着她长歪,然后自以为是地为她做出这样那样的决定,强求她按照自己的愿望成长?

    片中母女俩交流的片段并不多,几乎每次都是女儿怒气冲冲,母亲毫无耐心,亲子关系几乎已经濒临破碎。身为母亲的女主忙忙碌碌地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又哪有时间和心思去听听女儿的想法,了解一下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最终她打算了结头目塞勒斯之前,很是“真情流露”地与女儿做了一番最后的沟通,“你从来不知道我有多么爱你”,一句台词让她自己感动到不能自已,女儿的表情是若有所悟,而老衲的表情却是如遭雷击。

    呸呸呸!少来点自以为是的母爱吧,也真不怕玷污了这个人世间最美好的词语。

    【详细】
    101491074
  • 王写写
    2018/4/22 10:14:13
    从《犬之岛》看韦氏风格背后的秘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算上《犬之岛(Isle of Dogs)》,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已经拍了九部长片。如果从《瓶装火箭(Bottle Rocket)》一路看下来的话,你很容易会发现他的手法并非那么固定,质量也在某个范围内上下波动。且直到如今这部“狗年大戏”,韦斯仍在“保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算上《犬之岛(Isle of Dogs)》,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已经拍了九部长片。如果从《瓶装火箭(Bottle Rocket)》一路看下来的话,你很容易会发现他的手法并非那么固定,质量也在某个范围内上下波动。且直到如今这部“狗年大戏”,韦斯仍在“保守地”摸索着自我风格和题...  (展开)
    【详细】
    9311271
  • lindsey
    2018/5/23 22:22:53
    故事的开始挺糟心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为什么会在电影的分区里。。。 前十分钟非常辣眼,胸腰臀群魔乱舞,女主吃个臭豆腐要嘴角流汁,非得到一个明确表示不能直播的地方直播还认为男主不识抬举。而且整个过程非常蛮不讲理无理取闹。 男主有脸盲这个病也就算了,问题是还有抑郁,医生居然让男主接受病情(而且医生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为什么会在电影的分区里。。。 前十分钟非常辣眼,胸腰臀群魔乱舞,女主吃个臭豆腐要嘴角流汁,非得到一个明确表示不能直播的地方直播还认为男主不识抬举。而且整个过程非常蛮不讲理无理取闹。 男主有脸盲这个病也就算了,问题是还有抑郁,医生居然让男主接受病情(而且医生还...  (展开)
    【详细】
    9389253
  • Shadow
    2014/11/1 21:34:03
    第三只眼看此案——还原真实的事件

    “人的记忆是可以捏造的,人们都只会选择那些对自己有利的回忆来说。”

    关于回忆的欺骗性,很多电影都曾以此为主题,《阳光灿烂的日子》《罗生门》就是个中优秀代表,把这个主题写好了会是很伟大的作品,本片涉及于此却并不以此为主,只是把它作为推进情节发展和增置悬念的工具,最直接指向的是网络舆论暴力。

    认识城野的人的回忆都是有真有假的,虽然各执一词但根据片子里提供的线索和合理

    “人的记忆是可以捏造的,人们都只会选择那些对自己有利的回忆来说。”

    关于回忆的欺骗性,很多电影都曾以此为主题,《阳光灿烂的日子》《罗生门》就是个中优秀代表,把这个主题写好了会是很伟大的作品,本片涉及于此却并不以此为主,只是把它作为推进情节发展和增置悬念的工具,最直接指向的是网络舆论暴力。

    认识城野的人的回忆都是有真有假的,虽然各执一词但根据片子里提供的线索和合理的推断要分辨真假还是可以做到的,这也是看完推理片以后的乐趣所在。

    以下:

    筱山和城野有过暧昧的阶段,但彼此未确认关系。他们之间既不像筱山说那样,也不像城野说的那样,更像是二者的中和。是城野先喜欢筱山的,筱山乐于接受但不给城野真正的名分,所以他能很大声地说出根本没有跟城野交往过这种话,但同时他又是心虚的,所以在接受采访时会有过度反应。

    典子倒追的筱山,后来又甩了筱山,但绿茶婊手段很高明,筱山直到分手,对典子的评价都还是很好的。

    城野负责的客户来的时候,先是城野接待,典子去泡茶的,但典子故意泡茶时出乱子,课长只能让城野去泡茶,典子去接待。

    小满讲述的回忆是自我渲染最多的,包括她想象的城野的表情,她就是那种看到一点蛛丝马迹就能脑内出整件事的八卦女。

    城野讲述的大部分是事实。

    城野捡筷子的场景在回忆里多次出现,这是众多回忆里唯一重合的地方,这是真的,而且筷子掉了之后是筱山让服务员又拿一双。

    去城野美姬家乡采访的路人大婶是小时候给夕子起外号“章鱼”的八塚茜的妈妈

    烧纸扎小人时是夕子点的火,这是夕子的回忆里唯一的谎言,因为是谁点的这把火对她来说很重要,但对这个案件并无太大影响。

    小时候把抹布踢到城野头上的那个男孩并没有对城野说过肉麻的情话,那是她进入了自己想象的世界后听到的。

    那个小提琴手雅也是真的和典子交往过的

    城野的大学闺蜜跟城野有过矛盾。闺蜜写的抗议信表面上看是在替城野抗议,但实际上她提出的论据根本没有任何逻辑上证明城野清白的说服力,而且抗议信的内容也是怀疑城野的,觉得她做了这样的事会含羞而死,让人快点找到城野,真的是杀人犯也没关系,只要回到她身边就好。一个杀人犯被抓住以后还怎么回到她身边,她这话确实很虚伪。那封抗议信更是使摄像赤星继续去城野家乡寻访的直接推动力。之后还提到城野为她带了几块热销肥皂,影射城野盗窃。其实,她根本就是对城野心怀怨怼,确认了人肉城野的信息,指出城野有舔过筱山脚趾,致使后来人骂城野有奇怪的性癖,之后城野自杀前写的信里对她的称呼是“曾经的朋友”也印证了这点。

    ID是NORI-MI,头像是咖啡杯的人是城野的大学好友
    ID是HARUGOBAN@di_a_nan头像是个橘黄背景里的白蛋的人是夕子,城野的童年好友
    对比她们俩的发言记录就可以知道谁是真正的朋友,NORI一直主动带城野出场,而夕子则是一直以相信城野的立场发言,尽量避免提到城野的信息。

    暗示里沙子是凶手的伏笔:

    里沙子跟赤星打电话时的腿部特写,可以看出她肤色很黑,与片名里的白雪公主有冲突

    在讲她和典子的关系时以主仆关系比较,虽然能大方说出来,但表示她对此肯定是心怀芥蒂的。(她刻意隐瞒典子对她做过的刻薄的事,是不想引火烧身,把矛头不知不觉引向别处,这是后话)
    里沙子在引出城野这个人的时候,是借别人之口的,同时又引入另一个人物——满岛荣美,在把别人洗脑成“城野就是凶手”的时候,自己又说也不确定,还说“如果是城野就好了,如果是变态跟踪狂的话很令人心慌”这样的话,暗示赤星注意社会影响。

    在讲述城野杀典子的时候,说到典子是睡着了的,大概是吃了安眠药,这在影片结束后才能知道是她不小心把当时的情形说出来了,但如果不是当事人的话说出这样的假想很令人怀疑,赤星也确实怀疑了,但被她转移过去。

    她在推特上回复赤星带出城野的名字。

    里沙子在说偷吃蛋糕的人的时候,说道,吃的蛋糕里有草莓有哈密瓜有栗子,最后却只剩下栗子。清楚地记得这么无关紧要的细节的人,大概也就只有偷窃者本身了。

    里沙子在出去BBQ的时候发现烤肉燃料很易燃,仔细地看了燃料瓶子。

    人言可畏,但压死城野最重的几根稻草无疑是来自她的亲朋好友的,信任的人的不信任,那种被背叛了的感情一下子扑面而来,让她发出“原来我并不了解我自己”这样的感慨。不管是父亲、母亲还是大学同学,都是怀疑城野的,他们或许看起来维护她,为她辩解,替她求得原谅,但是他们心里都是默认了沉默寡言的城野是凶手的。整部片子里完全相信城野是无辜的而且没有被当做用来打击城野的武器的非当事人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她奶奶。而作为片子里唯一相信她的局外人——奶奶的死亡,或许代表了真正的真相在这个网络时代已经覆灭的悲剧,展现在大众视野里的真相永远是被美化了或被丑化了或被模糊了的次生品。不知真相的大多数永远喜欢站在道德的高度上指手画脚,这种现象有其两面性,一方面,舆论的压力打压犯罪的势头,另一方面,不明真相的辱骂指责和多管闲事会将无辜的人推向悬崖,正如城野。
    但现在的现实是,事不关己且不纠责的发声简直太容易了。水军曾感概,网友是世界上最单纯的人,说什么他们都信。这样的现实注定了这样的悲剧是没有尽头的。或许有一天,也会轮到你我头上。
    这个片子里没有人是完全无错的,城野的逃避是证实人们怀疑的最有力证据,这种情况是连凶手里沙子都无法保证的,她是懦弱的,当现实的不公袭来,她能做的仅仅是逃避,她唯一一次的勇敢也是间接做了凶手。她是值得同情的,但也是有罪的。
    再来谈谈凶手和死者,他们内心都有一定的自卑作祟,典子是因为自己的学历,里沙子是因为不出众的外表和身世。压抑久了的情绪在心里不知不觉地爆发,产生的负能量是巨大的,里沙子后来爱上那种贼喊抓贼的行为或许也是职场里所受的压力太大,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变态的快乐。

    声明:此文是本人经过考据后得出的事实和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欢迎讨论
    【详细】
    71742568
  • 昂昂万里
    2022/10/9 6:36:01
    实习医生格蕾 S19 E1-6

    5-6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40808657/?_i=8

    5-6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40808657/?_i=8194768l0IwOxU

    第四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40107576/?_i=7240413l0IwOxU

    第三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39785668/?_i=6662799l0IwOxU

    第二集 https://www.douban.com/note/839412411/?_i=5881394l0IwOxU,5881408l0IwOxU

    第一集 Everything Has Changed

    Transplant surgeons typically transport donor organs by carefully packing them on ice and racing as fast as they can to the recipient. The organ can only survive a certain amount of time until it's placed into its new body. At best, the heart and lungs only have six hours. But recently, scientists have developed machines that can improve these odds. Essentially, certain organs can now travel in a box that continuously perfuses them with nutrients, preserving their viability. This innovation has allowed us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organs available for transplantation. And for over 100 000 people in this country who are currently waiting for an organ, it's a chance at a new life. When you get a new organ, you spend your life on medications designed to suppress your immune system so that your body won't reject it. But at least you have a life to spend and a body to medicate. Second chances can feel like an insult if you can't get over what you lost the first time around. Or they can feel like a miracle, like a hard-fought victory. A chance to live the life you've always wanted. ”

    — Meredith Grey

    146942359
  • 张慢慢
    2020/12/8 11:33:04
    中东裴淳华:说出你的故事

    玛丽在影片中诱供式的采访完全符合西方人的传教士思维,高高在上的怜悯,唯有主和高尚的文明能够拯救苦难中的人,亲眼目睹战争场景就觉得自己比别人承受了莫大的痛苦,军人又该如何自处。把中东的战乱、贫困都归结与独裁专政,却不提西方政权的行径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酒店享用丰盛的早餐,与友人谈笑风生,电视机里利比亚人民却在街头游行。也许玛丽的PTSD还有酒和蕾丝内衣可以缓解,但苦难

    玛丽在影片中诱供式的采访完全符合西方人的传教士思维,高高在上的怜悯,唯有主和高尚的文明能够拯救苦难中的人,亲眼目睹战争场景就觉得自己比别人承受了莫大的痛苦,军人又该如何自处。把中东的战乱、贫困都归结与独裁专政,却不提西方政权的行径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酒店享用丰盛的早餐,与友人谈笑风生,电视机里利比亚人民却在街头游行。也许玛丽的PTSD还有酒和蕾丝内衣可以缓解,但苦难的人民是没有资格患上PTSD的。驻外媒体秉承专业与人道主义争相报道中东独裁者的恐怖行径,要把那些地狱般的场景给世界人民看,可是独裁者手里的刀又是谁送去的,你们在背后又扮演了什么角色。玛丽逝去一只眼睛受到业界嘉奖,奖励她作为记者的良知,勇气。可是阿拉伯人民失去的光明却无法偿还。

    影片的名字:私人战争甚至都让我觉得讽刺,非公理 非正义 与人民无关 纯粹是大资本私人的一场战争。玛丽穿梭在中东的炮火中,她作为女性表现在专业上的细腻、作为记者的勇敢与人道确实让人敬佩,但她壮烈的一生想要表达的夙愿却是悲凉的。

    【详细】
    13041475
  • 雷霆司命
    2016/5/12 17:45:54
    好完整的一个武侠梦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时候玩泥巴玩多了,我的童年居然错过了这部神剧。这几天没事,在家刷剧,稀稀拉拉看完了《风云1》。不由得感叹,拍得真是好啊。虽然造型、布景、配乐不忍直视,但整体剧情真是完爆我看过的几乎所有武侠电视剧,其内容的丰满、故事的曲折、命运的跌宕起伏、台词之正常,都是我多年未曾在国产剧中见到的了。

    可惜如今武侠式微,写的乱七八糟的仙侠大行其道,小说除了当年的金庸之外,也就是凤歌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时候玩泥巴玩多了,我的童年居然错过了这部神剧。这几天没事,在家刷剧,稀稀拉拉看完了《风云1》。不由得感叹,拍得真是好啊。虽然造型、布景、配乐不忍直视,但整体剧情真是完爆我看过的几乎所有武侠电视剧,其内容的丰满、故事的曲折、命运的跌宕起伏、台词之正常,都是我多年未曾在国产剧中见到的了。

    可惜如今武侠式微,写的乱七八糟的仙侠大行其道,小说除了当年的金庸之外,也就是凤歌的三本书好看一看(对,我就是情节控,主角再苏没有情节我就看不下去,说的就是古龙和当代仙侠)。假若当年还在中二期的时候看到风云,想必我也不会对金庸那么痴迷了,毕竟风云不像金庸那样,写书就写书了,还偏偏要加进许多说教的内容,对于言情戏的把握也恰到好处,不会像现在的剧那样多到注水,也不至于完全没有让人看不下去。唉,可惜是现在才遇到了它。现在这么大,经历了现实中的许多事,对于那个虚构的江湖,自然没有从前那番兴趣,而且身边也没有人同我一起讨论了。不然,按照我从前的脾气,定要将剧中的各大门派、武功排名、阴谋诡计、感情纠葛、人物评述搞个一清二楚,还要把自己代入每一个角色玩一玩。现在看剧,却只是图个热闹,早已累得不想玩这些游戏了。

    我最喜欢武侠剧中的桥段,就是主角们(或者配角也行),在匆匆赶路时(不管是林间还是热闹的城镇上),一起走到茶馆里(或者饭店里),坐下来,叫上一壶酒,几斤牛肉,一点饭菜,边吃,边听着路人甲乙丙丁的谈话,要么,就是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这种场景让我十分有安全感,知道前方还有路,路不会停,剧也不会完;而又不像大战来时那么群情奋勇。只是大家坐下来,歇歇脚,马上又可以,走向下一张地图了。毕竟,电视剧里的赶路,可不像剑三,可以神行千里,也可以定点传送。

    这次看风云,最喜欢的三个人,两个是风云二主角,这毫无疑问,编剧简直把所有的光环都加在他俩身上了。还有一个人,没有那么多光环,甚至还做了许多脑残的事减分,我却很喜欢他。那就是剑晨。大概是在剑晨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前半生,也就是出师门之前,光芒四射,不仅得到师父的万般宠爱,武林中人也是对他手上的英雄剑大为敬佩。可是,一遇到挫折,马上因为心志不坚,犯下错误。犯错之后,手足无措,因为之前从来没犯过错,自然也不知道如何去弥补,动不动就寻死觅活,感觉自己有愧师父无名的教导。还好,最后大战在即,无名将其带回自己身边,归隐山林,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我不知道风云II或者漫画里的结局如何,但电视剧的这个结局颇得我心。剑晨虽是英雄剑的传人,但格局不大,终究不是成大事的人,让他跟着无名修炼剑法,同时悟一悟人生,抛却虚名,恐怕才是他应有的人生轨迹。

    我跟风云无缘,十多年前,我大概还看到了风云的一个场景,是最后一集,步惊云、楚楚和丁宁在聂家村寻找聂风与第二梦的踪迹,步惊云说的那句话,就算找遍聂家村方圆数百里,我也要找到他们。唉,可惜,之后我一直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电视剧,然而不知何种原因,电视好像很少重播风云,导致我十多年来,一直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虽然我对于这个场景印象深刻,但却等至今日,才有缘再见。心疼我自己。

    不过现在看来,我的审美观倒是没怎么变化,十多年前喜欢的、念念不忘的,现在依然会喜欢。纵然不会像从前那样走进剧里去,也还是会动心。而现在的电视剧,纵然布景精致了,妆容好看了,特效也从五分钱变成了五毛,我还是喜欢不起来(对,我说的就是万口称赞的琅琊榜、古剑奇谭、花千骨这种)。我喜欢的那个风格,就是满口仁义道德,为了天下苍生,以武犯禁,挑战权威,时而有美人在侧红袖添香,时而去去茶馆、饭店把人家的店给掀了。纵然画质不清,特效五分,妆容粗糙,我也爱得不得了。学龄前种下的那个武侠梦,从来就没有灭过啊。

    以及

    风云CP一生推(真的还用推吗,简直官逼同死
    ----------------------------------------------------------------------------------------------------------------------



    【详细】
    78911735
  • Ana?s
    2019/6/30 11:34:06
    Intouchable vs. The Upside: 巴黎左岸的温情与纽约曼哈顿的现实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Intouchable vs. The Upside: 巴黎左岸的温情与纽约曼哈顿的现实 Intouchable是我看的第一部法语电影,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之一。出于爱屋及乌,今天去电影院看了它的美版翻拍The Upside。其实我并非真的是“爱屋及乌”。一方面,我想重温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Intouchable vs. The Upside: 巴黎左岸的温情与纽约曼哈顿的现实 Intouchable是我看的第一部法语电影,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之一。出于爱屋及乌,今天去电影院看了它的美版翻拍The Upside。其实我并非真的是“爱屋及乌”。一方面,我想重温原作给我的暖心的感觉,另一方面我不怀...  (展开)
    【详细】
    10276277
  • 电影哔哔哔
    2015/8/31 21:00:33
    我猜到了开头,却猜不中这结局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缘分是半生缘,只有夫妻之间才是一生缘,最后能陪你终老的只有那个枕边人。
       
          《枕边诡影》就讲了一个关于枕边人的故事,一个美丽女子在发生车祸之后开始怀疑自己的丈夫,车祸造成的失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缘分是半生缘,只有夫妻之间才是一生缘,最后能陪你终老的只有那个枕边人。
       
          《枕边诡影》就讲了一个关于枕边人的故事,一个美丽女子在发生车祸之后开始怀疑自己的丈夫,车祸造成的失忆也让她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她开始从自己丈夫身上的点滴努力寻找失去的记忆……一个与自己最亲密的人心中有鬼,这样的故事听起来让人有些不寒而栗,但电影真正想拷问观众的是,你找到那个对的枕边人了吗?该与你的枕边人如何相处呢?

           影片可以定义为“一次突发的意外所引发的思考”,导演试图用一个惊悚的故事剖析关于婚姻和家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镜头对男女主人公心理的描述展现了许多身处婚姻中的人都要面对的问题——那就是婚姻需要爱来维护,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怀疑对方。也正因为片中女主没有真正感悟到这个爱情和婚姻的真谛,而导致了两场悲剧的发生,伤害了爱她和她所爱的人们。王雅捷饰演的这个女主角可以说是个很悲情的角色,既可爱又可恨,善良的同时也有大部分女人都有的短板,她错就错在过于感性,如果非要最后在恐怖片中找出个元凶,那这个元凶非她莫属。

           作为一部恐怖片,影片可以说是使用血浆最少的作品了,在电影中观众基本上看不到大量血腥镜头的视觉刺激,影片的恐怖感在于电影一开头的悬疑设置,以女主人的第一视角和感受看待和经历整个事件的发生,那种陌生感和未知感始终随着观众,营造了一种精神上的恐惧感。

           影片的故事相对完整,从埋下伏笔到真相大白,这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情节看似是一个女人对周围一切的怀疑,实则是在展现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满满的爱意。相比于其他恐怖片,影片的内容没那么空洞,仔细欣赏,片中的对白还很文艺,偶尔会让人在惊悚中出戏。

           不少国内外的年轻导演都喜欢选择恐怖类型的电影作为入门作品,但雷同的作品一拥而上的后果及是很难跳脱出来。这部《枕边诡影》也一样,因为影片很少使用血浆,所以心理惊悚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心理惊悚的难度极高的,在好莱坞只有少数几个如雷贯耳的大导演才能玩得转。所以不使用血浆这一点不光成了导演的一个高追求也成了导演给自己设置的一个难题,这也使得影片看起来更像是一部爱情文艺片。个人感觉,从故事上看,影片如果能处理成一部罪案类的悬疑片,里面有爱情元素,那就最好了。把恐怖片当成噱头,虽然在某种角度看迎合了市场需要,但有时候,包括现在的电影市场,还是需要一种不成功则成仁的精神不是吗?
    【详细】
    75871282
  • 张大匆
    2021/1/22 11:41:14
    《沐浴之王》这部剧是“挂羊头卖狗肉”,导演自己都告诉我们了

    以沐浴文化为题材的电影非常少见

    如果是想以此为契机弘扬传统技艺

    当然是好事

    可是我把电影看了4遍之后才明白

    导演只是想借用沐浴文化的壳

    来表现自己的搞笑天赋

    <

    以沐浴文化为题材的电影非常少见

    如果是想以此为契机弘扬传统技艺

    当然是好事

    可是我把电影看了4遍之后才明白

    导演只是想借用沐浴文化的壳

    来表现自己的搞笑天赋

    用电影里的话来说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片名叫《沐浴之王》

    正常理解是跟沐浴、比赛相关

    可电影剧情是怎么表现的?

    沐浴文化成了辅助

    比赛过程不明所以

    生硬的搞笑剧情成了主体

    咱们来看看电影剧情是怎么体现“沐浴”这个主题的

    开头

    电影开头介绍了中国沐浴文化的历史

    同时点出“搓澡”这一门手艺

    13155784
  • keemo
    2022/5/17 14:38:22
    观《吹落的树叶》,看人性的复杂

    最近看完前两年前大火的《吹落的树叶》,秉承泰剧一贯的狗血风格,集变性、复仇、出轨、乱伦、谋杀、治愈于一体,畅快淋漓一刷到尾的同时,逻辑在复杂的人性中已经不重要了。

    故事发生于上流社会地产大亨的家族里。

    平采娜饰演的nira,是一个在父母感情破裂、充斥家庭暴力的环境中长大,具有严重童年创

    最近看完前两年前大火的《吹落的树叶》,秉承泰剧一贯的狗血风格,集变性、复仇、出轨、乱伦、谋杀、治愈于一体,畅快淋漓一刷到尾的同时,逻辑在复杂的人性中已经不重要了。

    故事发生于上流社会地产大亨的家族里。

    平采娜饰演的nira,是一个在父母感情破裂、充斥家庭暴力的环境中长大,具有严重童年创伤的小男孩。从小缺爱的他,渴望温暖,讨厌父亲,喜欢妈妈,向往长大后能变成像妈妈一样温暖又坚强的女性。

    也许是由于不可抗的遗传因素,也许是环境造就,nira对性别概念的模糊以及对父亲的厌恶,导致nira长大后变性为女生。

    变性、整容、隆胸,该做的手术通通做了个遍,挨了无数刀子的nira终于变成了一个极度美丽的女人。

    换了名字、换了身份、换了样貌、换了性别,仿佛过去所有的伤痛都被埋葬。

    nira渴望新生活,渴望纯洁的爱,渴望以新角色存在于世。

    就在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妈妈却在开车途中由于与爸爸在电话里发生争执,不幸酿成车祸,永远地离开了。

    一切憧憬都被粉碎,仇恨席卷大脑,对父亲、姑姑以及家族带来的痛苦彻底击穿了nira的理智,她决定回国复仇……

    剧中无不展现人性中的贪婪。

    nira的父亲chom,本拥有爱他的妻子和可人的孩子,但这一切在他来看根本不够。妥协于自己对美色的无限渴望,chom阅女无数,甚者带女伴回家过夜。由于自己的贪婪一步步摧毁了稳固的婚姻,伤害了爱他的妻子与儿子。

    女明星 Manow,痴迷于娱乐圈中的名气与红利,没有一丝犹豫地在网上曝光了nira最不想让众人知道的隐私---变性历史,不曾考虑网络暴力对nira的致命性毁灭,她只想自己在娱乐圈站稳脚跟,长红不衰。

    受雇于chom的侦探,为了得知nira的身世背景,杀死了nira的贴身管家pon叔。拿这一条以人命为代价的真相,反复、多次敲诈勒索chom,以获取高额的调查费用。

    ……

    故事的最后,是开放式的结局。

    nira在身世之谜被揭穿后自杀未遂,独自一人定居伦敦,开启了新生活。

    她不再执着于年少时曾幻想的与姑父的完美爱情;也渐渐放下了对父亲和姑姑的仇恨;她时常怀念心理医生以及同事们对她的帮助和宽容;也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带给了别人伤害。

    nira的人生在最终在医院被抢救回来一瞬间达到了升华,曾经那些可怜、无助、偏执、仇恨的情绪正在消解。

    她正学着接受过去那饱受心灵创伤的、畏生生的小男孩,正在努力与原生家庭一步步和解。

    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不必为她再担心了,不论是在英国做化妆师的她,亦或是,以后回泰国成为素人的她。

    nira已经治愈了自己,她不再为别人而活,也不必向任何人证明什么。

    这一次,她的脸上洋溢着释怀,她的心中充满着爱。

    【详细】
    144011540
  • 小染
    2009/1/2 13:53:32
    因为有桂纶镁
    关注这部电影的原因是桂纶镁,不想看的原因也是桂纶镁,从当时看片花的时候,我就知道它又一次毁了我心目中的小雨的形象,但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让我看好她的未来...这也是这部电影伤心之余欣慰的地方
    关注这部电影的原因是桂纶镁,不想看的原因也是桂纶镁,从当时看片花的时候,我就知道它又一次毁了我心目中的小雨的形象,但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让我看好她的未来...这也是这部电影伤心之余欣慰的地方
    【详细】
    160594
  • 瓦立安乌瑞恩
    2017/7/12 9:14:49
    垃圾影片只会影响你智力发育
    这话其实我是想跟我深爱的妻子说的,当然现实中也说了的,但我还是想在这里第一次谈一点点。对于此类神剧,请当下信息时代的女中豪杰们还是少欣赏点,真会拉低智商,更会让你弄不清什么是平等,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你该追求的。我很震惊我的学生很多20岁左右了,做点数学证明题连基本的前后逻辑都没有,写点文章小女人(男生也有)臆想连篇。现在电视上这些完全无法拼凑的画面和情节也许也反应了这点,更逐步的影响下一代人。不得
    这话其实我是想跟我深爱的妻子说的,当然现实中也说了的,但我还是想在这里第一次谈一点点。对于此类神剧,请当下信息时代的女中豪杰们还是少欣赏点,真会拉低智商,更会让你弄不清什么是平等,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你该追求的。我很震惊我的学生很多20岁左右了,做点数学证明题连基本的前后逻辑都没有,写点文章小女人(男生也有)臆想连篇。现在电视上这些完全无法拼凑的画面和情节也许也反应了这点,更逐步的影响下一代人。不得不说,我更宁愿我的男学生多看点《勇敢的心》《肖申克的救赎》《血战钢铁岭》这类的电影,也宁愿我的女学生多看点《怦然心动》《摔跤吧 爸爸》《父亲》这类的电影。以上都是我个人的意见,望各位只看脸(就算是脸好像都是一个表情)的粉们谅解。
    【详细】
    8660314
  • 木卫二
    2022/12/14 13:39:11
    只是孩子
    理查德·林克莱特的《阿波罗10?号:太空时代的童年》,引发了一种评价声音:大陆观众应不应该,参与、享受甚至浸泡到太空竞赛和登月美梦的欢愉之中。该声音坚定认为,那一步,不属于阿姆斯特朗,也不属于全人类,而是属于星条旗美国人。 径自把大陆人划为自强不息的后来者,...  (展开)
    理查德·林克莱特的《阿波罗10?号:太空时代的童年》,引发了一种评价声音:大陆观众应不应该,参与、享受甚至浸泡到太空竞赛和登月美梦的欢愉之中。该声音坚定认为,那一步,不属于阿姆斯特朗,也不属于全人类,而是属于星条旗美国人。 径自把大陆人划为自强不息的后来者,...  (展开)
    【详细】
    14821215
  • 林小路
    2016/1/11 16:18:58
    十年和五个月的感情PK
    我对张雨绮的印象一直是不温不火的,之前有些可惜她和汪小飞的分手,后来感慨她和王全安的闪婚,那颗钻戒在娱乐头版闪过一阵;再后来,就是离婚后恢复运动晒马甲线。对,大多都是八卦新闻,并没有看过作为演员一职为生的作品。感觉脸部有了改变,更加立体了,身材更加火辣性感了,性格更加鲜明出挑了,态度更加随和生活化了。仿佛是接受了世间的不完美后淡然处之,不再纠结不已。

    《情敌蜜月》的故事和《坏姐姐之拆
    我对张雨绮的印象一直是不温不火的,之前有些可惜她和汪小飞的分手,后来感慨她和王全安的闪婚,那颗钻戒在娱乐头版闪过一阵;再后来,就是离婚后恢复运动晒马甲线。对,大多都是八卦新闻,并没有看过作为演员一职为生的作品。感觉脸部有了改变,更加立体了,身材更加火辣性感了,性格更加鲜明出挑了,态度更加随和生活化了。仿佛是接受了世间的不完美后淡然处之,不再纠结不已。

    《情敌蜜月》的故事和《坏姐姐之拆婚联盟》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在拍摄方面,都是中韩合拍片,人员安排上,男主都是韩国欧巴,而内容上的本质也是换汤不换药,就是在两个合伙拆散另外一对相爱的人的过程中互相爱上。当中发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为了促成故事朝着编剧想要的方向前进。没有什么惊喜,看了开头就可以直接总结。所以这部剧在豆瓣的评分也不出意外的低。

    霍建华在和相恋十年工作狂女友张雨绮感情冷淡时被身价过亿的白富美,人生成功转型,成为人人羡慕的赢家。起因是他对白富美说除了工作,女人应该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所以言下之意就是,女人应该是要做个好贤妻良母。直男癌本质显露。白富美渴求的是真爱,因为不用为柴米油盐这样的鸡毛蒜皮小事操心,这样大男子主义的男主就可以发挥他的男子气概。五个月后决定闪婚。

    对于直男癌来说,娶个小鸟依人的老婆是最适合不过了,而同样的话对不同的人说,类似于李晨把同样的石头送个不同任的女朋友一样,总觉得男人太过健忘,说起情话来草稿也不打。时间是一个很微妙的东西,谈十年都结不了婚的人可以和一个认识五个月的人共度人生。是不是彼此已经看到了本质后可以想象到未来一辈子的生活,所以不如重新开始,共同创造一个和自己原来设想不一样的人生呢?

    张雨绮因为忙于工作而疏忽了与男友之间感情的经营,以至于男友要结婚,新娘不是我的悲剧上演。她决定和自己的老板联合起来在结婚前搅黄这对佳人。当然了,根据剧情的需要,必定是他们两人产生了感情,而另外一对经历考核修成正果。

    结婚前张雨绮为霍建华熬汤,这碗汤原本在几个月前就说要熬制的,但是女方因为工作原因而耽误,总想着以后有的是机会表达,要过一辈子的人,熬汤不是分分秒秒的事。但是最后当她把这碗充满遗憾犹如孟婆汤的告别递到他面前时说“爱情如果不抓住每时每刻表达爱意的机会,可能最后连道别的机会都没有了”让人唏嘘不已。看到这里我被张雨绮所感动,联想到她自己的经历,觉得戏中有戏。

    男方变心这件事根本不奇怪,女方一直忙工作,而身边又出现更加优秀的候选人,从人的本质上来说,感情地迁徙变得理所当然。当然,即使女方多照顾一些男方的感受,也不知道是否可以抵得过新鲜感地消逝。张雨绮和权相佑的感情发展有些牵强,10天里的朝夕相处,就换来了花花公子爱的承诺,可是之前对方从来没有爱上过任何人啊,就因为感觉到女方的柔情一面?从而反射出自己游戏人间的不良心态,也站不住脚。

    很多网友都在谴责说霍建华的变心。因为爱上了富家女就不要原来的女朋友,甚至分手也是先和对方宣布结婚才说的。拖时间不洒脱也不直接面对沟通,像个鸵鸟似的,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对手头上的资源不满意,但新的又没有,只能先将就着,但也不去做任何改变,直到上天让他走了狗屎运,终于可以拍拍手迎接新生。

    感情的事情,常常令人唏嘘。这个世界上每天有多少悲欢离合发生,有多少苦命的人儿泪湿枕巾,想念两个人从最初的开始到后来的分开,告别的时候你竟然无能为力。你可以用过去的那些美好去感化他,但旧爱始终代表过去,而新欢才是开启未来人生的开关。人终究还是薄情。但有的时候,不如选择遗忘。记性差点更加容易开心吧。
    【详细】
    77311521
  • 鱼为
    2013/9/18 1:38:53
    《抹布女也有春天》:杨青的又一个春天

        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杨青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荧屏内的演出和曝光,更像是玩票一样,没有太过张扬的角色,也没有亟不可待的迫切,安安稳稳,不挣不抢,都是踏踏实实依靠演技来给故事打气圆场的人物,但最近《抹布女也有春天》和《小爸爸》两戏联播,则让这个成名二十多年的演员,仿佛再遇一春,惹来颇多人气。而这两部剧两个截然不同的“母亲”角色,让人再一次

        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杨青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荧屏内的演出和曝光,更像是玩票一样,没有太过张扬的角色,也没有亟不可待的迫切,安安稳稳,不挣不抢,都是踏踏实实依靠演技来给故事打气圆场的人物,但最近《抹布女也有春天》和《小爸爸》两戏联播,则让这个成名二十多年的演员,仿佛再遇一春,惹来颇多人气。而这两部剧两个截然不同的“母亲”角色,让人再一次见识了杨青的表演功底。

        在剧中饰演“林枫”母亲的杨青甚至有一个“双重”的身份——剧中的她气场稳固强大,那是角色“企业家”身份带来的底气,这是人物的第一重身份,也是她在故事中人物行为模式的由来,所以独立,所以严苛,是身份使然。但她更多时候,会沉浸在作为“母亲”的身份中,这是她的第二个身份,作为企业家是内敛的,而作为母亲,是无所保留的,作为一名母亲时,她的演出把作为一个企业家时压抑的感情和内心戏都飙了出来,是天性使然。

        这是角色出彩儿的地方,也是杨青作为一位资深艺术家所具备的表演素养。也是与故事主题相呼应着前进的,海清顶着“抹布女王”的帽子给故事开路,杨青则从外围迂回包抄,一个把所有爱情献给男友,一个则把所有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两个女人都把男人的成长当成了自己的责任。

        但改造过程是充满曲折的,杨青的角色沉浮商海多年,是理智和缺少情感的,这虽然不是和儿子造成隔阂的主要原因,但确实是母子两人之间沟通的障碍,然而越是怒其不争越是背离的越远,当儿子最终因为自己的种种手段而开始更加叛逆的时候,杨青的角色无可避免的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中。这种困境就是母亲身份表现的原始驱动力了。在这一段戏份重,镜头很多时候会静静停在杨青的身上,等着她的决定。

        海清的无心之举倒是帮了杨青的忙,儿子的成长化解了母子二人多年的疏离。如果说抹布女的春天在于从一个被弃的“怨妇”,变成一个无论是前男友还是杨青的儿子——这个纨绔子弟的上司,亦或最终抱得美人归的张译,都对她群起而“攻”之的簇拥,那么杨青的这个春天,则在于她给了“母亲”一个充满美好情怀的结局。
    【详细】
    628598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