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876876
  • 第一导演
    2020/5/11 4:53:05
    专访《大理寺日志》导演:一定要讲故事,而不是做CP

    采访、撰文/空山

    第一个场景就是刑场砍头。

    采访、撰文/空山

    第一个场景就是刑场砍头。

    12584394
  • 豆友189473364
    2020/5/9 1:25:47
    就这?

    半夜写的 不太详细 以后会补上具体的截图来论证我的观点

    评分六分

    加分项:

    1.画面还算精美

    2.片尾定格动画超好看

    扣分项:

    1.笑点刻意切老套,有时候让我产生“我现在是不是应该笑一下”的想法

    2.节奏过于拖沓

    3.剧情发展生硬

    总的说一下,画面勉强算是个加分项,属于加分项是因为,画

    半夜写的 不太详细 以后会补上具体的截图来论证我的观点

    评分六分

    加分项:

    1.画面还算精美

    2.片尾定格动画超好看

    扣分项:

    1.笑点刻意切老套,有时候让我产生“我现在是不是应该笑一下”的想法

    2.节奏过于拖沓

    3.剧情发展生硬

    总的说一下,画面勉强算是个加分项,属于加分项是因为,画面有些镜头挺好看的,“勉强”是因为,用心的镜头不能服务于故事,仅仅是多给些彩蛋或者展现经费罢了

    我数了数,跳过片头大概是两分十三秒开始正片,而片尾加定格动画,例如截图里是14分38秒左右,整集十九分钟,算个五分钟片尾,那正片只剩下十二分钟

    12578495
  • 無所將迎
    2020/4/24 22:17:22
    第四集片末科普错误

    《大理寺日志》每集末尾都有定格动画,制作非常惊艳,而且利用简短的几分钟,向观众科普一些唐代的历史文化,用意很好。

    第四集科普唐代“外国人”参加科举,里面涉及到唐代书籍。唐代书本装帧会用龙鳞装、抄写孔颖达的《礼记正义》……这些是正确的,但有不少细节出现错误,随记如下:

    1.书写格式: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繁体者,正确。从左往右者,错误。

    《大理寺日志》每集末尾都有定格动画,制作非常惊艳,而且利用简短的几分钟,向观众科普一些唐代的历史文化,用意很好。

    第四集科普唐代“外国人”参加科举,里面涉及到唐代书籍。唐代书本装帧会用龙鳞装、抄写孔颖达的《礼记正义》……这些是正确的,但有不少细节出现错误,随记如下:

    1.书写格式: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繁体者,正确。从左往右者,错误。

    12537352
  • 酒仙桥14号
    2020/4/23 10:08:31
    豆瓣9.0,今年最佳国漫出现了

    唐朝,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时代。能够把大唐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影视作品,当中数一数二的,属《妖猫传》。“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朝,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时代。能够把大唐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影视作品,当中数一数二的,属《妖猫传》。“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12533281
  • 木兮
    2020/4/20 13:46:16
    豆瓣9.1,《大护法》团队回归,今年最强国漫...

    提到好传动画,我们比较陌生,但提到《大护法》相信这部国漫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提到好传动画,我们比较陌生,但提到《大护法》相信这部国漫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12525305
  • 新西兰孙小社
    2020/4/10 20:55:36
    隔壁王叔叔看到邻家小娃娃长成俊朗青年

    “少卿~杂役~”

    看完《大理寺日志》头两集后,被片尾曲洗脑,这两声呼唤在脑海里无限循环中。

    大理寺是我追的最久,并且坚持追到底的国漫。和许多同样画工精细、开篇惊艳的作品相比,它一直没有流于俗套,也没有曲意逢迎,坚持自己的世界观一并如斯,这使它没有超越和我一样坚持追更的铁粉组成的小圈子,却保持着特色和质量。虽然没有流量红星掺一脚,对作者有心与否评头论足,但换来的是一个友

    “少卿~杂役~”

    看完《大理寺日志》头两集后,被片尾曲洗脑,这两声呼唤在脑海里无限循环中。

    大理寺是我追的最久,并且坚持追到底的国漫。和许多同样画工精细、开篇惊艳的作品相比,它一直没有流于俗套,也没有曲意逢迎,坚持自己的世界观一并如斯,这使它没有超越和我一样坚持追更的铁粉组成的小圈子,却保持着特色和质量。虽然没有流量红星掺一脚,对作者有心与否评头论足,但换来的是一个友爱、团结的“小”圈子,不受打扰,大家可以在宁静中与作者和作品前行。

    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动画化,不知作者心情是否如老母亲看到鼻涕包儿子长成俊朗青年,但我作为一个绝对的旁观者,心情的确如热心的隔壁王叔叔,虽然没有在其成长的道路上真正做过什么贡献,但因常年扒墙头看啊看,也分享到了一点成就感,愿意在茶余饭后邻里谝闲传摆龙门阵时,一拍大腿,故作傲娇地说,对,就是那孩子,我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小时候我就跟你们说他会有出息,你们还不信吧!

    因为作品,关注了作者,@RC的微脖儿 。追更之余,也窥见RC的生活日常,这头斑海豹和我一样喜欢相声,会在作品里穿插一点郭德纲啊苗阜啊的段子,无论是喝水时画出来的吨吨吨拟声词,还是番外里武后那句夜叉,弄死他,都会让爱好重叠的我会心一笑,得到额外的喜悦。

    同时,也知道了RC腰不好,看到了她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有过情绪起伏。除了默默地支持,偶尔发条评论鼓励,我也曾将作品搬运到朋友圈,不为别的,就是想在新西兰为大理寺日志传教,布道。

    这位旁友,请允许我为你讲讲我们的天父,我们的救主,一只大狸子。

    此外,就是在回国的时候奔向书店,买本正版作品,以示出版商RC影响力已至南太平洋,有新西兰读者罩着她你们请对她好点之意。

    此外的此外,作为对好传动画的制作的感谢,很认真地看完了片尾的演职人员名单,看到我鹿姐@唐穿导游森林鹿 出现其中担任历史顾问,也是倍感亲切。如大理寺日志一样,森林鹿的两本《指南》也是我在新西兰推广给朋友的书单里的常客。

    总之,作为隔壁王叔叔,我很开心就是了。

    请继续加油。

    124921072
  • 温柔的彗星
    2020/4/10 19:33:19
    蔽日浮云终将散——一个回坑老粉的碎碎念

    今天上完网课正在冲浪,我姐发来一个B站链接——《大理寺日志》第一话,动画,正片。

    一时间千般情绪涌在心头,只回了一个“草”字。

    2020年,当我打开《大理寺日志》动画第一话的时候,我又回想起了被我姐摁在有妖气上看《大理寺日志》漫画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一、大理寺日志(×) 大狸子日志(√)

    现在已经记不起第一次看《大理寺日志》的感受了,作者R

    今天上完网课正在冲浪,我姐发来一个B站链接——《大理寺日志》第一话,动画,正片。

    一时间千般情绪涌在心头,只回了一个“草”字。

    2020年,当我打开《大理寺日志》动画第一话的时候,我又回想起了被我姐摁在有妖气上看《大理寺日志》漫画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一、大理寺日志(×) 大狸子日志(√)

    现在已经记不起第一次看《大理寺日志》的感受了,作者RC曾说过,她一开始想画的是《编辑部的故事》和《我爱我家》那样的情景喜剧题材,没想到后来展开成这样。是的,当时谁不以为这是一部欢乐日常漫画,谁能想到后来的剧情如此波诡云谲(当然,动画第一季进度估计还是日常向)。

    漫画的开头是陈拾进京去洛阳找哥哥,为了混口饭吃,到大理寺当杂役,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白猫少卿李饼的随行书吏,从而开启了唐朝公务员生涯。漫画前期的画风是很欢快的,作者也展示了强大的人设功底,在大理寺里,有白猫少卿,有卤蛋书吏,有天降煞星,有女装大佬,有国际友人,有迷信锦鲤的猛男,有萝卜爱好者和大胡子领导……每个都有梗,总有一款戳中萌点,神都公务员的故事也就这样欢脱地讲下去,而后来,随着怪盗“一枝花”的登场,剧情也渐渐从情景喜剧变成了悬疑向,剧情的进展也越来越吸引人,武周时期的各色人马陆续出场——其中最主要的几个已经在OP和正片开头出现啦。

    当时追平漫画还不过瘾,于是去看了它的前身《大理寺外传》,是《狄仁杰通天帝国》的同人,彼时少卿还是裴东来,那个长得跟卤蛋一样的杂役叫张训,这部还是一时游戏之作(虽然到后来也神展开了),但《大理寺日志》里的多数角色也有出场。本人看完《大理寺外传》又摸到作者的豆瓣上看了《大理寺绝密档案》(这部算是《大理寺外传》的外传)和《贝壳巷侦探》(这部的主角是狄仁杰和沙陀忠,嗯,也是时泪CP了),最后去看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所以你看,入坑都是一个接着一个的。

    扯远了,说回《大理寺日志》,除了剧情和人物,RC在作画和考据上也相当用心,仍记得武皇寿宴一章,为了几格分镜,连当时宫廷乐师的规格配置都去翻书考证,虽说漫画不可能像纪录片一样面面俱到,但作者已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极致。

    二、与大狸子共度青春

    对《大理寺日志》上头时,我正好上高中,偷偷把手机带到学校,里面存了几十条大理寺的漫画和RC画的单幅插图,没有网的时候反复看。当时贴吧还没倒,在上面看了不少同人文。星之声的配音短剧也是那时看的,当时的配音团队还精心加入了片头、片尾、字幕特效和配乐。片尾《少卿游》这次作为动画ED再次响起,旋律依旧,演唱者依旧,不过画面已经是好传制作的流畅动画和长长的人员名单了,倒还真是应了歌词那句“悠悠岁月自守候”。

    后来手机也不许带了,只好从课本上找代餐——直到今天,我都对初唐乃至整个唐代文学充满好感,《琵琶行》是多少人的高中阴影,我却甘之如饴。现在想想,这算是爱屋及乌吧。还有被RC种草的《唐朝穿越指南》和《唐朝定居指南》两本书,作者森林鹿是动画版的众多顾问之一,我恨不得把“双厨狂喜”打满公屏。

    除此之外我还干过很多与《大理寺日志》相关的事,比如写同人文(没写完),画同人图,在课本上画乌云教主崔倍结果被同学发现了,但安利还是没卖出去。高考后,我在满黑板的“毕业快乐”中间写了一句“只愿无事常相见”,在《大理寺外传》里,崔倍把它作为给王七的临别赠言——事实证明,像崔倍和王七那样的情谊,是真的很奢侈,起码这句话没在我身上应验。

    三、好传动画,终于等到你

    《大理寺日志》要出动画这事,2015年就官宣了,当时我上高一,还把这件事写进作文,作为有付出就有回报的例证,后来等待动画上映都成了我习惯性的想法,因为我觉得这是有生之年系列,况且对国漫的制作一直存在偏见。

    三年后我上大学了,《大理寺日志》的更新频率也因为RC的身体原因放慢(但质量不减甚至还有上升,实在难得,此处祝RC大大身体健康),追漫画的频率也越来越低,这一两年都处于半脱坑的状态。但这回,好传动画又一脚把我踹回去了,天知道我看见会动的大狸子时有多激动。

    OP和ED都是满满的信息量,各类名场面的还原,与剧情呼应的填词,踩点的剪辑,怎一个“燃”字了得。正片的画风、色调、配乐都非常用心,初唐气韵溢出屏幕,比我梦到的还好,王七那句“欢迎来到大理寺”接着那个转场,看得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ED结尾白猫少卿的背影,又唤起了当初看漫画时的心境,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人(猫),在人们印象中就是这样的。ED结束后还有定格动画,惊喜一个接着一个。本来想着“还是先放下算了”,然而制作组不允许,他们又用满满的诚意和精良的制作让我浪子回头。

    最后,现在才出两集,一季十二集根本不够看好吗!希望好传能把《大理寺日志》一直做下去(起码不只做一季),希望这个故事能像《少卿游》歌词里的那样,有一个“蔽日浮云终将散”的结尾。好了,该说的都说完了,现在我要去把漫画追平。

    【详细】
    12492210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