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绵绵影评

129552394
  • 大智若愚
    2021/8/15 3:17:38
    有诚意的作品!真大女主!编剧牛批

    全员智商在线的,剧情紧凑。没有多余的镜头,铺垫很多,能跟着线索走。真的太爽了正剧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团队和金主会来组里看反馈吗?请听到我吹????的声音。

    我承认我是因为信任郑业成的演技,早就迫不及待想看他演古偶外的东西,加上这个题材和剧情简介从去

    全员智商在线的,剧情紧凑。没有多余的镜头,铺垫很多,能跟着线索走。真的太爽了正剧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团队和金主会来组里看反馈吗?请听到我吹????的声音。

    我承认我是因为信任郑业成的演技,早就迫不及待想看他演古偶外的东西,加上这个题材和剧情简介从去年初就很期待这部戏的播出。后来知道制片编剧团队就更期待!

    虽然可以说70%为了郑业成,30%为了题材而来,但五集下来我也爱上了女主!!!!!爱上这部剧!

    我看的好慢这剧,因为我没有把它当背景剧,没有把它倍速观看。我看的好认真!这剧我看进去了!这对我来说太不可思议了!流量资本当道的年代,很久,没有看见这么有诚意的作品了!!!!!!还是小制作。

    郑业成的优秀我早就不需质疑,说句不知当说不当说的,一直觉得偶像剧限制他的发挥,希望多拍这种的。完成度太高了!!!!!每个镜头都好细腻,了了几笔直接把我拉进戏里去了。当然,张富贵儿这个角色的魅力,是演员和编导共同完成的,每一环,功不可没。足够的留白产生的神秘感,让我期待他每一秒钟的银幕时间。

    以及我想重点表白编剧们啊!他们才是本剧最大功臣吧?听说这剧本打磨了几年。简直是行业之光啊!!!!!!!!!!首先人设!女主的人设太棒了!!!这可不就是我叨叨叨念了很久国产剧为什么没有的又飒又高智商又狠又不玛丽苏的事业超强型大女主吗???????!!!!!!好酷!!!!而且又不是悬浮高大全,也有短处,也很human,非常真实,有血有肉的一个人。没什么红色口号,没什么字面意义上的品德高尚输出,就脚踏实地,做一个孤胆英雄。有美剧那味儿了。这在国产剧夺么难得啊啊啊啊啊有木有?时下的国产剧基本找不出几个这么棒的女主!!!某种意义上我对女主人设的喜爱已经超越我尤其喜爱的司藤。因为司藤太挂壁,离我们太远。林蔷却是那种可能是女,可能是男,但绝对可能真实存在的英雄!!!!我自己写好玩小故事的时候,一个习惯是,塑造女主(尤其是事业部分)就习惯性忘却女性标签,当写(传统影视/文学套路里的??)男主那样去写。这剧给我的感受就是这样的。我会忘记她是一个女主,我会记得她是一个英雄。连超级英雄电影都没做到的事,我单方面宣布这部剧做到了!!!我肃然起敬!!!这才是真英雄!!!请别的剧抄抄作业吧!!!想看到国产剧里有更多这样的女主!!!我求求了。

    另外,除了女主,其他女配在本剧也都很有意思,有智商,性格各异。非工具人

    然后就是说……这剧的节奏、剧情、细节、逻辑、伏笔都比较优秀,完成度非常高!作为一个推理小说+悬疑剧爱好者,简直不要太高兴。最烦那种悬疑剧生硬反转或者最后一刻来个180度转弯来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结局。就喜欢这种放佛编剧一直想告诉我们什么,却不知道那些细节是烟雾弹还是真的伏笔的感觉。因为现实里查案不也一样吗?很多线头,你永远不知道手里这根的尽头是真相还是死胡同。作为观众,不管猜没猜对剧情,就觉得特别有参与感。就感觉很爽!!!而且这里面每个人物,都仿佛有自己的故事,比如那个出场没几分钟的红姐,那个仿佛扮猪吃老虎的娇娇。编剧的留白功底实在太强了,不是一股脑把人设都摆在观众面前,而是通过侧写去在推动剧情的同时慢慢丰满人物。若问我最佩服这个团队的一点,除了智商逻辑在线外,就是那种精悍干练的感觉。非常sharp!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这些留白反而更加勾起我的兴趣。

    不知道这剧后面走向会咋样,我看男主男二满身插满flag的样子。结局压两个:1男主男二都挂了,女主铿锵玫瑰,独美行者。2天降狗带,竹马常在。来点BE美学吧,毕竟不是偶像剧。更喜欢结局1,虽然残忍,但悬疑罪案剧不费几个友军就大获全胜还是太少见了。如果不是我陪你走完人生的路,那就让我记住你微笑的弧度。女主应该会美丽地绽放吧!!!侦破更多案件,实现自己的理想,爸爸和程叔也会为她感到骄傲。

    【详细】
    137971811
  • l.m.
    2011/7/8 14:28:39
    “希望以後不會再有人殺人”

    一直覺得,我應該寫一篇文章,為《大隻佬》平反。還記得當年《大隻佬》以《大塊頭有大智慧》一名在內地上映時,受盡惡評。但在三年後一個百無聊賴的下午,本想用這部“爛片”打發時間的我,卻發現此片品質高得出乎我的意料。後來得知大陸公映版把所有關於了因(劉德華飾)看到的“幻象”(因果)統統刪剪一光,才明白當年此戲惡評如潮的緣故。《Running on Karma》,是這部電影的英文名。海報上有大大一句“

    一直覺得,我應該寫一篇文章,為《大隻佬》平反。還記得當年《大隻佬》以《大塊頭有大智慧》一名在內地上映時,受盡惡評。但在三年後一個百無聊賴的下午,本想用這部“爛片”打發時間的我,卻發現此片品質高得出乎我的意料。後來得知大陸公映版把所有關於了因(劉德華飾)看到的“幻象”(因果)統統刪剪一光,才明白當年此戲惡評如潮的緣故。《Running on Karma》,是這部電影的英文名。海報上有大大一句“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是的,這部電影說因果業報。自己對佛家的理解,還不知能不能算得上是入門,因此對於電影當中滲透出來的佛理,實在是不敢妄語。既不論道,那就談戲。電影的優劣分明。先道缺點,首當其衝的便是“大隻佬”(粵語,即大塊頭)這個造型,如此商業化的設置難免讓人覺得十分造作。然而,在參加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韋家輝名家講座後,我才知道了一些關於這部電影誕生的故事:在《瘦身男女》大賣後,杜琪峰韋家輝準備乘勝追擊拍一部關於“健美先生”的同類型商業電影,但拍著拍著,因緣和合之下,韋家輝看見光頭的劉德華,竟然想到了大佛,然後,意念一轉,便拍成了現在這樣一部滲透著佛理的電影。韋家輝總說,“不能讓老闆虧錢”,而且,“珍惜膠片,拍過的能用就用,不能隨便丟棄”。縱然這不是電影不足的藉口,這種同情也不該出現在學院派的電影評論當中,但性情如我,仍覺得能用一些已有素材改拍成另一部電影,已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此時,“大隻佬”這個造型變得不這麼礙眼,而戲中的一些幽默橋段,也變得不那麼唐突可笑。立體的人物刻畫是《大隻佬》的一個亮點。了因是一個打上韋家輝印記的經典角色,慧果居士劉德華的佛學修為,亦使他能夠準確把握住角色的內心,表演得十分出彩。韋家輝筆下的很多主角都具備了某種超乎常人的特異能力,了因亦如是,他有一雙可以看到因果的眼睛。但是,亦如韋家輝所說,這個世界不存在完美的人,你一方面能力強,便自然會有能力弱的一方面。從這個層面看,未參透因果前的了因便是如此,他雖看到了因果,但卻看不透因果:既然在因果法則下自己總是無能為力,善報惡報都不一定會報在自己身上,那自己為何還要去種善因?當了因對李鳳儀說出“日本兵殺人”跟“李鳳儀要死”的因果關係(非前世今生)時,李鳳儀也跟了因一樣,無法參透當中的玄妙。在兩人對話沉默之際,有個很安靜但又很飽滿的鏡頭:一個老婆婆在他們身邊走過,推著垃圾車撿垃圾。我想,此時的了因雖懂得何謂“因果法則”,何謂“公道”,能清楚瞭解她撿垃圾的因,但卻又無法真正看到她撿垃圾的果。《大隻佬》另一個亮點便是流暢的敘事,這亦是銀河映像一貫的優勢。從一開始的商業敘事,到最後大講佛理,無論是故事文本還是人物內心,其間的轉換絲毫不令人覺得唐突,而連接在其中的,便是了因與文師傅和李鳳儀的對話。這兩番對話,是故事發展的文本鋪墊,而一曲由林夕填詞的《身外情》,更是將了因和李鳳儀的內心轉變,感性地傳達到觀眾腦中。然後,一個衝突性極強的剪接(李鳳儀的特寫——了因急速奔跑),把故事帶入了高潮部分:了因上山找孫果,然後看見了另外一個了因。一個相同的因,在兩個不同的選擇下,會出現不同的果,這便是韋家輝創作道路上一直很關注的話題“選擇”。與《一個字頭的誕生》分別敘述兩個相異的選擇不同,《大隻佬》中兩個選擇導致的兩個果,直接在同一空間一併相遇。這樣的構思無疑更具創造力和先鋒性。五年前了因打死了樹上的小鳥,看到了因果,看到了公道,但他卻感到了自己對因果法則的無能為力,然後決定脫去袈裟,下山還俗;五年前了因打死了樹上的小鳥,看到了因果,看到了公道,然後他決定“替天行道”,入山打死孫果。這便是選擇決定人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種的是善因還是惡因,一切取決與你的選擇。最終兩人在大佛下對望,其實正是了因坐禪觀照自己內心的一個過程。五年前的了因看到了因果,現在的了因參透了因果。參透了因果的了因,在五年後終於遇到孫果。他平靜地把孫果帶下山,穿上袈裟,點七一根煙,悠然離去。這是神來之筆。或許,很多人覺得奇怪,既然重新穿上袈裟當回和尚,為何還會抽煙?然而,這正是了因看破了世情,才能做到的淡然。萬法唯心造,既然已經放下,為何還要執著於那一根煙?或許你會記得,在電影中段了因離開警察局時,也向警官拿了一根煙抽,隨後他把一包煙直接拿走,這便是執著與放下的區別。以前的了因,只能從果看到因,此時的他,卻可從因看到果。此刻再回望五年前那個撿垃圾的老婆婆,他應該可以看到這個因之後的果了吧。是的,“佛只著力一件事——當下種的因”。劇終之時,李鳳儀說,“希望以後不會再有人殺人”。最近聽到魏茵不幸遇害的消息,便不自覺地想到了這部電影。雖素未謀面,但卻感觸良深。謹以此文,悼念在白依鄉尼格村瑪依河邊去世的魏茵。

    【详细】
    50151951
  • 锦瑟
    2018/3/21 23:24:48
    适合安安静静看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猫咪后院之家》——慢腾腾地,一点点舒缓着展开的,不仅仅是影片的故事,还有我们心中的郁结。画面是日式电影独有的匠心独具、精益求精却不见雕琢,浑然天成的清新唯美。 豆瓣短评里很多人表示喜欢这段高深莫测的台词:「人们常说睡眠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那时候,我嗜睡,我...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猫咪后院之家》——慢腾腾地,一点点舒缓着展开的,不仅仅是影片的故事,还有我们心中的郁结。画面是日式电影独有的匠心独具、精益求精却不见雕琢,浑然天成的清新唯美。 豆瓣短评里很多人表示喜欢这段高深莫测的台词:「人们常说睡眠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那时候,我嗜睡,我...  (展开)
    【详细】
    9240253
  • 取名字好麻烦
    2022/7/26 20:10:43
    马尚来
    拉镜头从屋内拍到屋外,展现看热闹人之多 手机视频转场到现场表演 正反打拍摄马尚来跟光头视频通话 打鼾时切镜头充满喜感 手持今天拍摄马尚来醉酒后的视野,微微抖动 回忆是暖光 推镜头拍摄孙二香对马尚来说出为什么不搬走的实情,也代表着她对他的信任,以及两人关系的加深 茅...  (展开)
    拉镜头从屋内拍到屋外,展现看热闹人之多 手机视频转场到现场表演 正反打拍摄马尚来跟光头视频通话 打鼾时切镜头充满喜感 手持今天拍摄马尚来醉酒后的视野,微微抖动 回忆是暖光 推镜头拍摄孙二香对马尚来说出为什么不搬走的实情,也代表着她对他的信任,以及两人关系的加深 茅...  (展开)
    【详细】
    14537218
  • 贺景略
    2022/9/14 23:41:42
    逼兜侠演文戏总觉得怪怪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既不专业也不客观! 作为逼兜侠马东锡在这部电影里主要是以文戏为主,我觉得演的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感情很真挚或者这么说只要是该表现大情感地地方还是很到位的,但是小情感细节上还是不足比如困惑、纠结就表现的不行完全不到位。而且我发现韩国电影是独宠单...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既不专业也不客观! 作为逼兜侠马东锡在这部电影里主要是以文戏为主,我觉得演的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感情很真挚或者这么说只要是该表现大情感地地方还是很到位的,但是小情感细节上还是不足比如困惑、纠结就表现的不行完全不到位。而且我发现韩国电影是独宠单...  (展开)
    【详细】
    14649253
  • L?wechen
    2022/7/25 10:43:22
    观后感及个人想法,勿喷

    剧拍的太过正经,显得不够真实,毕竟文艺作品,也不可能放出来一些侮辱性的话,真实情况可能冲突更加激烈,鬼子骂的更脏,照顾国内观众也全程用了中文,但可能日本鬼子用日语会更有真实感,演员都很不错,演的自然形象,加上两个戏骨加持,剧情也生动许多。剧情改编自抚顺战犯管理所,被称为“抚顺奇迹”,因为是真实历史改编,一些观众可能完全接受不了,也无法理解周

    剧拍的太过正经,显得不够真实,毕竟文艺作品,也不可能放出来一些侮辱性的话,真实情况可能冲突更加激烈,鬼子骂的更脏,照顾国内观众也全程用了中文,但可能日本鬼子用日语会更有真实感,演员都很不错,演的自然形象,加上两个戏骨加持,剧情也生动许多。剧情改编自抚顺战犯管理所,被称为“抚顺奇迹”,因为是真实历史改编,一些观众可能完全接受不了,也无法理解周总理的高瞻远瞩,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这几个字也是毛主席周总理等党领导人的过人之处,也是我们新中国的大国格局,中国面对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军国主义纳粹主义,他们是真正的敌人,这些日本鬼子军官和士兵被蛊惑和被洗脑,失去了人性,而且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这些意思才是当时的党和领导人想要表达的。只有接受了真正的改造,认罪伏法,深刻检讨和忏悔,才能从畜生回到人性上来,这些战犯是侵华战争的重要人证,也是对抗日本军国主义的有生力量,所以攻心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被深度洗脑,他们滴水不进,但如果可以成功改造他们的思想,使他们从鬼变回人,他们将会完全转变,说实话,这样他们将生不如死,终其一生去忏悔去认罪,这比杀了他们更有用。事实证明,这些战犯被改造成功后,痛苦不已,深深地忏悔了自己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在后面回到日本后,大部分人在日本积极参与反战活动,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罪行,很多日本鬼子兵也参与了一些回忆录纪录片的拍摄,真实的还原了历史,也不枉费周总理一片苦心。很多时候看问题要深刻,要辩证的分析其客观性两面性,尤其是看到不理解的地方,不要急着发表过激言论,就像对待侵华战争的问题,我想每个中国人都按捺不住自己愤怒的内心,都有满腔的怒火,但大可不必对自己的同胞胡乱倾泻怒火,理性平和的看待问题,这样的话,我想你会在影视作品里找到更多的意义。

    以上纯为个人想法,家里有现役军人武警及警察,三分之二中共党员,所以家庭爱国主义教育不会比任何一家差。杠精喷子将被自动忽略,问候家人等过激言论就当你年少无知吧。

    145371108
  • Evenly
    2017/11/16 3:17:57
    别说得好像你已经过了两辈子一样

    不知道怎么打三星半。。因为这种类型片子真的多所以感觉编剧再强大也写不出什么大的新花样,但是所幸细节到位,Evan帮妹妹说话,sam给老爸的第一个拥抱,老爸因为一点私心偷偷揣着sam的秘密,公交车上发病妈妈把衣服垫到sam头下的样子,冰屋,silence party,约会前的踩点都很戳泪。而且音乐简直棒呆,感觉配乐师才他妈是经历过一切,泡遍所有音乐app收藏类似『夜间红眼航班』『抑郁症患者的普

    不知道怎么打三星半。。因为这种类型片子真的多所以感觉编剧再强大也写不出什么大的新花样,但是所幸细节到位,Evan帮妹妹说话,sam给老爸的第一个拥抱,老爸因为一点私心偷偷揣着sam的秘密,公交车上发病妈妈把衣服垫到sam头下的样子,冰屋,silence party,约会前的踩点都很戳泪。而且音乐简直棒呆,感觉配乐师才他妈是经历过一切,泡遍所有音乐app收藏类似『夜间红眼航班』『抑郁症患者的普罗萨克』『听后摇的时候我想流泪』这种歌单但是深藏功与名的那位啊!所以尽管说了上句话就能猜到下句会接什么,矛盾点安排在哪里都很套路,一切说教都只在本剧集里起作用,而且很可能续集马上又要自打脸,这剧还是让我看得非常享受。生活尴尬,我们永远都在弄糟然后避免弄得更糟,伤疤有,心碎有,试图避开一切意外,体面地生活然后发现一切“对不起”“我爱你”都来得他妈的不及时但又总是那么准确无误地将我操翻在地,然后你说起什么意大利面加奶油,什么一只企鹅做不到的那些事情,居然让我感觉好了一点。

    在任何一件事上轻易责备任何一个人物都是我做不到的,每一个人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今生第一次,永远没有什么经验可讲。有的人谈起某些事情来仿佛自己已经过了两辈子,或许他们有过一次宝贵经历,人人都会有,和零差不多。

    【详细】
    8926548
  • nvrennvren
    2009/5/31 23:59:33
    呵呵,好大的讽刺!!
    片中,臭名招著的 也是据说的前匪帮成员,同时也是片子制片人之一的向华强。 客串了一个警察,因在管理青少年犯罪方面有卓越成绩,容获一枚勋章。

    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到,如果说近10-20年 香港青少年学会了怎么去犯罪,那绝对是正是此君的功劳, 一来是以身作则, 干了不少坏事,教坏了小青年。。 二来是投资拍摄了蛊惑崽系列电影。。不知道教坏了多少小朋友。

    所以在电影中的这个角色和他
    片中,臭名招著的 也是据说的前匪帮成员,同时也是片子制片人之一的向华强。 客串了一个警察,因在管理青少年犯罪方面有卓越成绩,容获一枚勋章。

    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到,如果说近10-20年 香港青少年学会了怎么去犯罪,那绝对是正是此君的功劳, 一来是以身作则, 干了不少坏事,教坏了小青年。。 二来是投资拍摄了蛊惑崽系列电影。。不知道教坏了多少小朋友。

    所以在电影中的这个角色和他现实中形成了对比,所以说是个莫大的讽刺。
    【详细】
    2049220
  • Eric Cartman
    2019/12/15 20:10:14
    何为贵族,何为庄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即使你没看过英剧《唐顿庄园》,也应该听过这部剧的大名吧。《唐顿庄园》自2010年开播,一直到2015年总共播了6季。期间获得3个金球奖,15座艾美奖,以及全球超过270项大奖及提名。该剧不但成为史上获最多艾美奖提名的非美国电视节目,更以“全球最受好评的电视剧集”在2011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即使你没看过英剧《唐顿庄园》,也应该听过这部剧的大名吧。《唐顿庄园》自2010年开播,一直到2015年总共播了6季。期间获得3个金球奖,15座艾美奖,以及全球超过270项大奖及提名。该剧不但成为史上获最多艾美奖提名的非美国电视节目,更以“全球最受好评的电视剧集”在2011年入...  (展开)
    【详细】
    12100262
  • 半盏时光
    2020/12/3 19:35:22
    一眼万年的爱情

    周末电影时光,又一次因为微博上刷到的一个片段去搜电影看,喝水接吻误让我以为是个甜蜜爱情故事,没想到却如此虐,而且虐的还是伊桑霍克,我的爱在三部曲男主,简直心疼。最后竟然看哭了,倒不是因为爱情,而是被大佬死在伊桑怀里感动的,特别是那本小画册。说回男女主,这是一段第一眼就注定的缘分,男主爱到骨髓,女主一直若即若离,每次都先主动,然后撩完就走,还嫁给了别人...

    周末电影时光,又一次因为微博上刷到的一个片段去搜电影看,喝水接吻误让我以为是个甜蜜爱情故事,没想到却如此虐,而且虐的还是伊桑霍克,我的爱在三部曲男主,简直心疼。最后竟然看哭了,倒不是因为爱情,而是被大佬死在伊桑怀里感动的,特别是那本小画册。说回男女主,这是一段第一眼就注定的缘分,男主爱到骨髓,女主一直若即若离,每次都先主动,然后撩完就走,还嫁给了别人......无论过程多么坎坷崎岖,好在结局还不错,最后一幕男主颜值爆表,牵起手的那一刻有种过尽千帆终是你的感觉,这大概就是爱情吧。电影改编自狄更斯同名小说《远大前程》,里面说真正的爱就是盲目的奉献,无视自己,无视他人,无视世界,将整颗心、整个灵魂都交给所爱的人,任其处置。因为这段话突然有种找书看的冲动,虽然我是一个一年到头看不几本书的懒人,更别提外国小说了,记人名都费脑细胞,好吧,去搜搜便宜不,便宜就买本看看吧

    【详细】
    13029408
  • 有九思
    2019/10/24 13:56:37
    【华氏451度】影评

    之所以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村上说,他创作《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世界尽头篇,就是受特吕弗导演的《华氏451度》启发的。很遗憾找不到原作,于是就拿2019这版看了下去。可以说,自从电影行业的全球化市场形成以来,为抹平不同国家民族观众的欣赏习惯,大量依靠各种视觉特效奇观的电影被制造出来。故事,这个最重要的电影元素却不断萎缩,而这,恰恰是一部电影之所以动人的关键。而这部,烂就烂在它没有把故事讲好

    之所以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村上说,他创作《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世界尽头篇,就是受特吕弗导演的《华氏451度》启发的。很遗憾找不到原作,于是就拿2019这版看了下去。可以说,自从电影行业的全球化市场形成以来,为抹平不同国家民族观众的欣赏习惯,大量依靠各种视觉特效奇观的电影被制造出来。故事,这个最重要的电影元素却不断萎缩,而这,恰恰是一部电影之所以动人的关键。而这部,烂就烂在它没有把故事讲好。我没有读过原著,其实可以想象,这么一部反乌托邦式的经典原著小说,要成功改编,难度应该是很大的。所以这片子烂,剧本改编难度系数高,算是一个原谅它的理由吧。况且,你不能说创作者是在潦草对付,相反,电影中诸多的特效镜头颇为华丽,男女主的演出也不可谓不卖力。可以感受到,主角是有努力在hold住,不让剧情烂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不过很可惜,他们的努力失败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电影大部分都在展示人物的外部冲突,男女主刻意的耍帅,以及其他人物的行为刻画,但焚书坑儒这件事究竟对他们产生了什么影响,没有去分析。也就是说,整个电影拍摄的角度产生了偏差。这就让整个故事显得冗长乏味,装逼满满,观众无法感同身受,最多只是有点可惜,为何要烧掉几千年历史文明沉淀下来的经典书籍呢。可以说,好的摄影,好的演员,好的服装布景,以及卖力的演出,都不能掩盖这部电影在故事叙述上的疲软。这一个短板,就足以让所有的外部努力都沦为无用功。而归根结底,在我看来,只要把“焚书坑儒“这个主题牢牢地把握住,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了。可惜,导演功力还是不够。我没有看特吕弗那一版的,不过从评分来讲,特吕弗讲故事的本领应该是高超一点的。回想自己看过的风格相似的电影,总结一下,想要拍的好,电影就一定要有一个最核心的价值观。导演作为讲故事的人,只有抓住了它,理解透彻,并把它成功地讲了出来,相信观众一定会感受的到的。这部电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依然不能讲好一个故事,真是令人失望。

    【详细】
    10595820
  • 长恨歌''
    2022/6/10 12:59:03
    突然有点期待谢苗来演刀马了
    14448166
  • 67的。8
    2013/4/14 22:06:53
    文不惊心武不动魄--也说杨家将(内含严重剧透)
    对于一部动作片来说,打得好不好看节奏是否紧凑是判断影片成败的重要依据,而对于一个挨个送死的设定来说,死的是否壮烈催泪是判定情节设定成功与否的标杆。对于《忠烈杨家将》这部英雄挨个送死的动作片来说,打的难看死的不惊心是片子的硬伤。而片中已经被弱化到几乎无迹可寻的文戏桥段更是让人无力吐槽。

    作为一段虚构大于历史的演义故事,情节细节人物的多变性给杨家将的电影故事设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就
    对于一部动作片来说,打得好不好看节奏是否紧凑是判断影片成败的重要依据,而对于一个挨个送死的设定来说,死的是否壮烈催泪是判定情节设定成功与否的标杆。对于《忠烈杨家将》这部英雄挨个送死的动作片来说,打的难看死的不惊心是片子的硬伤。而片中已经被弱化到几乎无迹可寻的文戏桥段更是让人无力吐槽。

    作为一段虚构大于历史的演义故事,情节细节人物的多变性给杨家将的电影故事设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就个人角度来看,导演编剧选择的设定,让这部本可以壮烈催泪的影片沦为了只靠男演员卖肉的烂片。而导演用男演员优美的肌肉线条作为开场,也可以看做是导演自甘堕落把观影者当成花痴的伏笔。

    第一部分大体可归为令公教子。依次拍了令公教子,六郎郡主秀恩爱和七郎打死潘豹几场戏,从导演的逻辑来看,因为六郎郡主相爱所以潘豹比武娶郡主才会惹得六郎打擂七郎助阵酿成大祸。但是六郎郡主秀恩爱这场戏,对于打擂闯祸令公教子并没有直接的影响,而且这场戏对话的设计已经弱智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并没有对剧情的紧凑完整起到任何作用。这段戏以令公教子开始,完全可以用令公杖击的声音做转场,用交叉蒙太奇的叙事方式交代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比如,以杖击声转入擂台潘豹拳击声并交代潘豹为何设擂(由于没有了六郎郡主的恩爱秀,这里可以让潘豹说出设擂招亲也可以按照评书的设定单纯因为潘豹飞扬跋扈自命不凡)。打雷期间拳脚相击的声音画面和令公杖击二子交叉剪辑,带动影片开头节奏感。再以令公最后一击声画接潘豹跌死擂台,让开头部分冲突明显节奏明快些或许比依次观看白痴恩爱秀和LOW爆了的擂台特效好得多。

    之后跳到大战金沙滩,对于这样一场两军混战来说,我只想说,在群众演员不多的情况下请少用全景,不然看起来就那么几十个上百个人好寒颤啊,根本不像两军对垒千军万马好么?人手不够拍打仗你学学《冰与火之歌》乃至于《还珠格格3》都行,可别用全景放那么点人还想表现大场面了。

    略去文戏,接下来就是七子两狼山救父的巷战部分了。在整部影片中,个人认为此次巷战拍的比较成功,算是仅次于三郎麦田对射的第二好看的武戏。这一战导演充分利用了地形,而地形也成功限制了导演使用全景,从而避免了人少装大场面的尴尬。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杨三郎的设定,颇像奥兰多布鲁姆的精灵王子,站在墙头箭射辽兵的镜头也能看出几分《魔戒》城战的影子。

    随后一场七郎中箭的戏,拍的效果奇差以至于对于第一个扑街的杨家将毫无触动可言。演义中,杨七郎闯营回到雁门关质问潘仁美为何不发兵并扬言再不发兵就宰了潘仁美,因此潘仁美假意同意发兵并置酒款待杨七郎。潘仁美在酒中下迷药迷倒杨七郎并以造反罪将其捆于芭蕉树上乱箭射死。一共射了103箭,命中72支。无论从节奏控制还是剧情起承转合来看,文武结合的演艺剧情都要好过电影选择的掷矛猝死处理。而且猝死也就罢了,镜头处理上是不是可以用心一点让七郎死的情况更加清晰一些呢?一个倒下的镜头和几个中箭的特写,之后就是潘仁美老泪纵横的抒情,这种剪辑处理真让人觉得模棱两可。按照导演的安排,这里起码应该有仰拍七郎倒下和俯拍七郎倒于乱箭丛中和七郎表情和中箭的特写,全面交代死状和不甘,但是很可惜,没有这种效果。
    (个人更倾向于被绑射死的设定,被醉吊与杆头,潘仁美下令射箭众将士不愿射,潘仁美亲自抢过弓射出第一箭然后亲信士兵陆续射箭。时间安排在黄昏,七郎倒掉中箭的余晖剪影后接地面地下的血泊倒映出七郎的死状,并用字幕交代出公射103箭身重72箭,配合悲怆一些的音乐和血滴在血泊中的声音,效果绝对优于现在这种处理。)


    在说剩下六人战死之前不得不说一下杨业碰碑这场戏。作为一个金刀令公疆场厮杀大半生,怎么说也是个渴饮刀头血睡卧马鞍桥的硬汉角色,虽然是含恨碰碑而亡,也得有点起码的英雄气概不能改的像电影那般窝囊。演义中,杨业兵败两狼山只剩六郎和几员偏将护卫,在潘仁美不发救兵的情况下强行突围。由于年迈体衰又长时间没有进食,杨业几度被围困,已经冲出包围的六郎只得反复冲杀,杨业担心自己这样使得众将官和六郎都难以逃脱于是才拨转马头回到李陵碑处碰碑而亡。电影中,为了给辽国弓箭手和三郎对箭做伏笔,金沙滩一战安排老令公中箭,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设计箭头带毒老令公刮骨疗毒毒气入骨身体不支的剧情实在无法苟同。更雷人的就是这一部分苏武劝死的设计。本来是表现老令公忠心报国决然离去的桥段,因为有苏武的缘故变成了老令公是因为体残力竭后被苏武弱智透顶的文字游戏劝死的。于情于理,这种设定都很雷人。
    (个人倾向于箭头无毒但是老令公肩头受伤不能提刀杀敌,在前一战设计敌军刀劈老将军头盔。这样一来,在这场戏中老令公就成了没有头盔肩头带伤的形象。在众人熟睡的夜晚因箭伤疼痛而起,拄着刀蹒跚走到庙外。交叉剪辑佘太君深夜不眠去佛堂拜佛念佛珠。老令公在明月下撩战袍跪下交叉剪辑佘太君跪倒在佛堂里。老令公口念万岁愿七子平安回都等话南望都城三叩首交叉剪辑佘太君佛像前求夫君儿子平安等话三叩首。杨业拖刀背靠李陵碑抬头王明月切佘太君低头闭目捻佛珠。杨业说几句热血话语猛地抬头脑勺碰碑切到佘太君手中佛珠断线珠子散落一地慢镜头,佘太君睁眼落泪抬头望佛像表情再切到六子听声冲到庙外而后一个个跪下,最后是六子背向镜头跪倒在令公身前,令公披头散发双目圆睁右手握刀立而不倒,身后石碑不断向下淌血。)

    这场戏过后就是几子挨个送死的壮烈桥段了,可惜除了三郎对箭那场,每一场都拍的很失败。

    第一战大郎二郎。演义中,辽宋双龙会,因为担心辽邦使诈大郎扮成宋太宗二郎扮成八千岁出席双龙会。因为辽国酒里下毒,大郎二郎中毒身亡,死前大郎袖箭射死天庆梁王二郎劈死辽国皇亲。也有一说二郎杀出幽州城后被乱剑分尸。从电影的安排来看,二郎死于乱剑分尸。
    或许是号称请了斯巴达300的幕后制作团队,出于对惨烈效果的渴望,这段戏安排在斯巴达300一样的峡谷场景。在分析打斗之前要提一下之前鬼谷先生的设定,本来导演想用七子去六子回这一说法安排一个小文字游戏,但是这个安排又脑残又低端,还直接导致了二郎去而复返送死的脑残行为和大郎死的时候怨念地瞥见二郎心想“MD难道被骗了,不是说六子回的么”。这部分里大浪的打头动作设计没有问题,狭小空间内可以完成的效果也都基本做到了,但是镜头的设计和节奏非常拙劣。盾兵持盾向前逼近的时候完全可以用正反打镜头和大郎的步步倒退表现辽兵的气势逼人,接一个俯拍镜头用一个和一群形成画面对比,然后给大郎枪头一个特写扎入盾牌缝隙挑开辽兵开始厮杀。而不是没有顺序逻辑地上来就蹭蹭开打镜头乱拍一气。而且这个部分完全可以略去之前鬼谷先生(MD真忍不住吐槽鬼谷先生这设定了,能不能别气鬼谷子了)文字游戏的设定,这里理直气壮地安排大郎二郎共同狭路抵御辽兵。电影里面二郎跑来跑去毫无作为地被乱刃分尸的设定让二郎和导演看起来都非常白痴。

    接下来一阵四郎五郎共同赴死,影片逻辑和对话设计都傻到爆表。你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在毫无前后联系的情况下安排一个带着小孩的老兵出现在烽火台上,又安排这两个没有来龙去脉没有下文的角色见证四郎五郎的站斗。要说导演希望安排一场扔火把耍帅而不是单纯打斗的话,其实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把战斗的场景安排在狭道旁的破败酒馆。四郎的马跑体力不支跌倒,五郎回头救四郎二人共骑一匹马。骑到酒馆前四郎五郎让其他人先走他们留下来断后。在这里说一下四郎吃槟榔的设定,除了南方常吃槟榔的人,很少有人知道槟榔是具备亢奋提神作用的,所以选择四郎喜欢吃槟榔的设定再由五郎说出“我需要亢奋”这种傻到极点的大白话只能在影院中引起哄笑。倒不如改为四郎喜欢饮酒,临行前佘太君叮嘱出来后不许喝酒误了军机要事。再到这里酒馆的设定,四郎五郎砍到酒馆门前大旗挡住去路,再用破椅子垒起屏障二人各坐一把条凳把守在这里。吃槟榔的设定也改为四郎五郎对坛畅饮之后砸碎酒坛把火把扔向身后的酒坛。
    战斗方面,还记得巷战部分辽军很有特点的胖子大将么,一枪撩死呼延将军,这么有特点的军将怎么能不好好利用一把就凭空消失了呢?除了正常的打斗之外,可以安排两人合斗壮辽将的桥段。二人厮杀过后两把刀各插入壮辽将的左右肩头,然后壮辽将掐着两人的脖子撞进着火的酒馆。此段以着火的酒馆坍塌为结束。

    下一场武戏就是三郎对箭部分。整个《忠烈杨家将》,这一场打斗是最成功也是最帅气好看的一场。前有精灵王子后又鹰眼绿箭,都是远程攻击帅气逼人的设定。而且从性格到武器,三郎的设定都非常成功,成了七郎当中难得被记住的亮点。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三郎的死,演义中三郎在乱军当中被马踏成泥。电影中,由于三郎神箭手的设定,手成了三郎射箭精准的身体代表。因此在三郎射杀辽将后,个人偏向于三郎一转身被耶律原跳马撞飞,然后接跳马落下时双蹄踏碎三郎双手特写,再接也绿原直视镜头手里枪向下一刺扎死杨三郎然后骑马离去,摇臂升起给三郎几秒俯拍,形成金色麦浪中躺在左下黄金分割点的孤零零一具尸体。

    最后一战之前,提一点之前每一战的想法。比起拖着每一个人的武器嘁哩喀喳地毫不美观,何不换成取腰牌的场景?大郎被矛挑起,耶律原伸手摘下他的腰牌。二郎不用明确用画面表示被摘下腰牌。四郎五郎厮杀时多一个腰牌被刀砍落的镜头。三郎马踏双手后加一个枪挑起腰牌的镜头。这样就凑齐了5个战死的杨家将的腰牌,决战前还可以交代在水中拾到了七郎的尸体,就凑齐了6块腰牌。比被一堆破铜烂铁的设计逻辑上更加合理,因为理论上被扔进河里的七郎,武器是不会落到耶律原手里的,这样六郎最后背了一堆武器代表兄弟们其实是不齐全的。倒不如凑齐其他兄弟的腰牌。

    最后一战。六郎对战耶律原。不得不说,这是本部影片最失败的一场武戏。既没有地形的特殊效果有没有兄弟赴死的豪迈更没有三郎对箭的洒脱,单纯靠平原肉搏,也恰恰将武指和摄影的水平暴露无遗。动作设计方面笔者并不了解,但是从武术招式看来简直毫无创新,完全没有亮点可言。按照电影里面不同人物用不同兵器的设定,六郎应该是用枪最正宗的一个,因为观众耳熟能详的杨家武术就是杨家枪,杨六郎的存活其实代表的是杨家的存活和杨家枪的流传。那么打斗方面的设计在这里就应该以枪为主。而且作为兵器之贼的花枪,舞起来应该是充满了灵气,而不是像棍一样扫来扫去。可惜电影里面六郎用枪的时候多是被打的鸡飞狗跳用枪当拐棍的,实在可惜了杨家枪的设定。
    再看打的节奏,作为一场最终决战,这场打斗的节奏已经不单是平淡一词可以形容的了。虽然如其他正邪决战一样经历了好人被揍好人爆发好人胜利这三个过程,但是武打节奏的把控绝不如此。一场流畅且酣畅淋漓的战斗是要有情节和快慢缓急的,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就是《新龙门客栈》的最终决斗。无论是倾斜的摄影、莫言陷入流沙感情戏的加入、小角色意外的逆袭、正义一方的拼死斗争,诸多元素都运用的非常成功,绝对是教科书式的典范。
    电影中最后一场战斗可谓毫无感情可言,变成了单纯的被追上所以要决战这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一旦没有了情感的支撑,这场战斗比起前几场兄弟赴死来说,就显得更加苍白无力。
    (个人倾向于加入六郎感情爆发在这场战斗里。耶律原追上挑衅六郎逃跑时,不应该设计耶律原的追击,而应该让耶律原原地不动扯出兄弟六个的腰牌说一些激怒六郎的话或者“难道不想带你兄弟回去”这样煽情的话。六郎跑出一段后拨转马头回来选择正面交锋。出于武打节奏的控制,可以安排六郎挨打后解去战甲只穿内衬白袍继续来战。一方面用卸甲控制一下节奏快慢结合,另一方面既然卖肉何不一卖到底呢。卸甲之后打几下打到肉搏战,红色的血溅到白色的袍子上,扯破的袍子露出腹肌,红白的袍子迎风飘荡不会觉得很帅么?红白暴力美学在昆丁的片子里已经被表现的很充分了【比如杀死比尔决战,比如姜戈红血洒白花】,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和暴力之美不是么?
    而且打戏好看需要情感元素的支撑。所以这场打戏一定要安排之前一直压抑的六郎的情感爆发。打斗过程中设计六郎抢下令牌桥段,将令牌扔回令公尸体上,代表着父子回归。随后在肉搏战部分安排杨六郎三次打跪耶律原。就是说杨六郎三次把耶律原打的跪倒在令公尸体和兄弟腰牌前面。第一次单膝第二次双膝,耶律原都可以再站起来反击。第三次致命一击,六郎打的耶律原没有还手之力满面淌血跪倒在令公尸体前,六郎在耶律原身后揪着他的头发喊一句类似于“给我爹和兄弟磕头!”之类的话然后最后一击打的耶律原以磕头的姿势死在令公尸体前。然后六郎三叩头说咱们回家。本来已经有个哑巴三郎惜字如金了,让六郎说几句催泪的话会死?)

    关于结尾。我知道已经到了电影的结尾再好的表演已经不能挽回这是一部失败的片子的事实,但是徐帆带着女将们快跑两步演的敬业点不行么?看杨家将出城来接的状态完全就是毫不期待老爷儿子回来的状态,太出戏了。
    用字幕结尾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出于电影有交代坏人下场和后续的习惯,而且杨家将后续十分复杂曲折。用字幕交代潘仁美和四郎五郎也算是一种妥协。但是在这样一部沉重的历史剧的结尾可不可以不要用宋体一样的字体出字幕,真的很想是学生作品用PREMIERE做的好么……总之导演对这部电影真的很不上心。所以导演编剧都这样不思进取,还期待靠男演员卖肉就能带来好的票房未免太欺负观众了。

    PS.
    还想说几句人设。
    虽然徐帆面无表情的时候就带了一脸苦大仇深,但是好歹是七个壮小伙子的妈的年纪了,化妆师可不可以费点心给徐帆的脸补补侧影做做鱼尾和法令纹?面容白净细皮嫩肉跟都市女性一样真不适合佘太君的感觉。

    还有八王千岁赵德芳。在八千岁天波府报信的部分,假如杨排风佘太君都不说他是八千岁,那么从衣着到形象,八千岁和一个脑满肠肥的太监有什么区别呢?历史上正气凛然仗义执言的八千岁被设计成这样一个形象恐怕难以服众。
    【详细】
    5867566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