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46981
  • 摩卡
    2020/5/25 15:10:20
    尾声

    悟,这片原野的尽头是什么?一定还有很多精彩的风景。

    我还能和悟一起去旅行吗?

    悟眯着眼笑了,把我抱起来。我和悟在一样的高度,看着遥远的地平线。

    啊……我们真的一起看了好多事物呢。

    悟成长的街道。

    青青秧苗随风摆动的田园。

    发出恐怖的重低音的大海。

    一下子压迫而来的富士山。<

    悟,这片原野的尽头是什么?一定还有很多精彩的风景。

    我还能和悟一起去旅行吗?

    悟眯着眼笑了,把我抱起来。我和悟在一样的高度,看着遥远的地平线。

    啊……我们真的一起看了好多事物呢。

    悟成长的街道。

    青青秧苗随风摆动的田园。

    发出恐怖的重低音的大海。

    一下子压迫而来的富士山。

    趴在上面很舒服的箱式电视机。

    优雅美丽的桃子阿姨。

    任性一根筋的虎丸。

    可以吞下好多辆车的大大的白色轮渡。

    在宠物间里对我们摇尾巴的狗们。

    嘴巴不饶人,但祝我好运的金吉拉。

    北海道那向四方延展的宽广地面。

    道路旁盛开的紫色和黄色的花朵。

    像海般宽广的狗尾草原野。

    吃草的马。

    大红色的花楸果实。

    悟教过我的花楸果实的颜色浓淡。

    纤细的白桦树。

    有晴朗明快空气的墓地。

    墓地上插的彩虹色花束。

    鹿屁股上白色的心形。

    架在地面上的、大大的大大的彩虹。

    以及最美的,我们爱的人们的笑脸。

    我的记录到此结束。

    但这绝不是悲伤的事。

    我们会带着过往旅行的回忆,开始新的旅程。

    想念着先走一步的人。思念着后面会来的人。

    我们一定会,在地平线的另一端,与爱的人们再次相遇。

    【详细】
    12619704
  • PingKe
    2008/9/12 17:07:49
    牯岭街教育诗
    这是我看过的最牛的牯岭街文字。

    牯岭街教育诗
      

    作者不详
      
      (1)
      
      我的家在牯岭街,我在这里工作和居住。我们这里以前出过事,我们的好兄弟茅武,在这里刺死了他的马子。
      
      后来,茅武的一个同级同学从牯岭街出去。杨德昌同学在美国学电脑,攻硕士。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改行拍上了电影。1991年,杨同学把我们牯岭
    这是我看过的最牛的牯岭街文字。

    牯岭街教育诗
      

    作者不详
      
      (1)
      
      我的家在牯岭街,我在这里工作和居住。我们这里以前出过事,我们的好兄弟茅武,在这里刺死了他的马子。
      
      后来,茅武的一个同级同学从牯岭街出去。杨德昌同学在美国学电脑,攻硕士。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改行拍上了电影。1991年,杨同学把我们牯岭街的一些故事搬上了银幕。
      
      我看过这出名为《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电影。影片接近四个小时,很多人说闷。我看了之后也胸闷,由于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
      
      从淡江师范毕业之后,我回到我的牯岭街家乡,成为建国中学的一个青年教育工作者。杨同学的这部电影,取景其实是在淡江中学。
      
      (2)
      
      中年以后,我发现在所有的教学参考中,尤其弥足珍贵的竟然是这部影片在我的脑子里的拷贝:每一个段落,每一个人物,每一格画面,每一句台词。
      
      我常想,如果时光倒流三十年,让我重新回到牯岭街,这部影片也许可以成为我的地方志和人物志。我可以通过它认识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阶层,每一个少年团伙。它是我的教学工具书,我的现实启蒙读物,我的人际沟通指南,我的思想行走地图。
      
      我的回乡可能会象一次重游,或者,更象一次夜游和梦游,对往事的记忆和猜测会如幽灵一般伴随我左右。当我经过月光下少年情侣依偎的荷塘,夏日里野草金黄的靶场,经过夜间部教室的灯光,隔壁的电影片厂,耳边也许会有鬼魂吟哦深情的诗章:
      
      苍老是我的记事簿,青春是我的回忆录。
      你是我的放弃与追逐,你是我的幸福与痛苦。
      我有满腔少年血,将它二一添作五。若不成功即成仁,激情浇灌长青树。
      
      (3)
      
      当年我作为新来的教员,被校长向学生介绍登上建中礼堂的讲台时,学生的校服早已不再是军装式样,我难以分辨出谁来自小公园,谁来自217。
      
      这些孩子,他们是否仍将“217”读作“两幺拐”?——当年的眷村子弟,谁不晓得通信兵的数字读音规范?
      
      当我站在讲台上,常常会下意识地凝视他们胸前的校章。他们中是否也有86089同学?86089同学,在夜晚的牯岭街上出手7刀,刺死了他的马子。
      
      (4)
      
      三十多年过去,因为这部电影,那些1960年在此就读的孩子再次被提起。我知道,在学童们中间将谈论着他们的出身和来历,并将演义出各种说法不一的版本。事实上,因为我从小在这一带居住,我的年轻同侪也曾经好奇地向我打听虚实,我总是抱歉地笑着说我一无所知。
      
      民国四十八班夜间部及相关人等,常常成为他们运用教育学原理用以剖析的个案:
      
      86089号,张震同学。小名“小四”:中考其他科目成绩都超过90,而一向不错的国文仅五十多分。张榜后其父曾要求查卷,未果,是否批卷错误仍为悬案。该同学个性较为孤僻、自闭,寡言少语,具有心理断乳期的典型症候:长期沉溺于带有妄想狂色彩式的思考,以私人文字构筑自己的情绪舒解空间。其救世济人的道德完善精神在失控的情况下可能诱发强烈的偏执和暴力倾向。
      
      王茂同学。外号“小猫王”:其音乐能力是由三方面构成,(1)曲调感,区别旋律的曲调特点的能力。(2)音乐表象,即能随意反映音高与音强的听觉。能再现听过的旋律,实现听觉与发声间的转移与转换。(3)节奏感。对音符之间的时间关系的敏感和准确的再现。王茂同学先天具备许多大音乐家都缺乏的绝对音高和惊人乐感。——由于左半脑欠发达,其肢体机能未臻协调,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动手能力低下。——小四要是明白这一点,就不会让他修理父亲的收音机。
      
      小虎:留级生。校队篮球好手。其坚韧、独立的个性下同时具有极其情绪化的一面,往往因为某件事的挫败感陷入极端的消沉,人格完全压抑。成年后变得与世无争,选择一种放弃的生活方式。
      
      小马:插班生。台北警备司令的公子,具有养尊处优的家庭环境。其人生价值观极为模糊,表现为极度的自我中心和歧视女性的倾向。但同时兼具侠义心肠,重视友情,在小四案发后产生真实的哀恸。
      
      滑头:装腔作势的机会主义者,一次残酷的火并成为其人生的转折点。
      
      二条:爱出风头,矫柔造作的业余歌手。长期生活在兄长的阴影下,色厉内荏,外强中干,在危难中犹疑与恐惧。也许,与滑头一样,需要一个契机来完成质变。
      
      飞机:木讷、老实的好学生。少年群体的追随者与旁观者,对行动的参与经常出现在行动结束以后。
      
      三角裤:牯岭街旧书市的“小本”迷恋者。无个性就是他的个性,有希望成为典籍善本收藏家。
      ……
      
      Honey:一度充满好勇斗狠的少年意气。具有崇尚自由、迷恋冒险的气质,常有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孤独感。一次偶然的文学阅读完成了其个人的思想启蒙,自此开始崇尚“孤胆英雄”形象。
      
      山东。其个人形象都决定了将永远作为Honey的对立面存在。畏光,性格阴郁,野心勃勃,不择手段进行势力与财富的攫取。对女人却专一而富有情义。
      ……
      
      ——在建国中学的教员办公室里,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探讨成为我的同事的日常功课,他们或者唇枪舌剑,或者和风细雨。如果我们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这些孩子是不是原本可以步入经过精心设计的正轨?如果我们的前辈投入过更多的关注和警惕,是不是有些事可以永远避免发生?
      
      我并不参与同事的争论,但有时会倾听。我发现:有一个病例,似乎无法轻易地开出处方。在这些个人档案中,似乎有意漏掉了死者的名字:
      
      还有,小明。
      
      “青春是极其伤身的” (中)
       (5)
      
      我的教育学和社会学常识告诉我,人的社会化,是由三方面的教育与影响完成:家庭是社会化的摇篮;学校是社会化的宫殿;邻里社会是社会化的竞技场。
      
      我记得,当我学到这一章节的时候不禁冷笑过。
      
      小四来自一个本分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正直的公务员。当小四被校方认定与同学串通作弊欲行处罚时,小四的的父亲居然天真地与教务主任争辩,斥责他不公平,致使小四被加重处罚,记大过。而后他反而开导小四:
      
      “读那么多书,就是要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到头来自己做对的事都不能勇敢相信的话,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希望这件事对你是鼓励,而不是打击。”
      
      当小四担心他们父子俩会遭到母亲的数落时,父亲居然以朋友的口吻,用广东话感叹“没春袋的,都好麻烦”——那一刻在电影院里,我真的好感动。
      
      但父亲不久被警备总部传唤盘查其留在大陆的老师,以“匪特”嫌疑羁押一晚,事后并受到牵连而被革职后,性情大变。变得懦弱而神经质。当小四因再度违规而被校方决定开除时,父亲依然称“不公平”,但开始哀求学校再给一次机会。愤怒的小四用球棒击碎了教师办公室的灯泡。这是一次压抑的反抗,一记令成年人目瞪口呆的本垒打。
      
      父辈们,你们输了。
      
      学校教育应该是学生道德意识的发展阶段。而建中绝非一个理想的康乐园。
      
      我记得电影里两个意味深长的细节:
      
      教务主任对前来告状的片厂门卫老头说:“我们校长讲求学生人格自由发展,从来不关学校的大门。”
      
      课堂上,嬉皮笑脸的小猫王被国文老师叫上讲台:“你不是很喜欢‘我’字吗?——写一百遍。”
      
      小四们的邻里社会,是邻居胖叔冷嘲热讽的奚落,父亲的同学汪狗的世故精明,落井下石。
      
      小四曾有机会教训酒醉的胖叔,但当他滑进水沟时却帮助救起了他。胖叔后来报恩的方式,是介绍小四的父亲帮别人经手青果外销的生意。——也许,在小四眼中,这是父亲走向妥协与平庸的又一个步子。
      
      而另一个邻里社会,就是建中对面的电影片厂,小四们经常跷课去玩耍的地方。他们在这里见识过恃宠而骄的小明星和对老板娘曲意逢迎的导演。最后一次去的时候,导演问起曾来试过镜的小明:跟你一起来的那女孩儿呢?——要哭就哭,说笑就笑,真自然——
      
      正饱受失恋之苦的小四粗暴地打断他的话,嚷出片中最振聋发聩的一句反教育台词:“自然?!你连真的假的都分不清楚还拍什么电影?你拍的都是什么玩意?”
      
      与现实的教训相比,家庭、学校和邻里的教育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所以,当我在电影里看到小四的父母在院落里抱头痛哭,当我看到小明从小神经那里得知Honey的死讯时,沉默地慢慢走回母亲身边,拾起针线,不禁想到了杨牧《凄凉三犯》里的诗句:
      
      沉默里,听见隔壁妇人在唤狗
      男人坚忍地打着一根钢针
      他们在生活。“我在生活”
      我说:虽然不知道为了什么
      
      (6)
      
      在每个班级中,基本上都可以分为两股势力。一个崇拜父辈的强权,一个信仰自己的实力。基本上,两股势力的周围都渐渐团结成一帮人马,水火不容。
      
      注意看吧,在一个小小的国中班级里,往往预演着成人世界里所有的权力游戏。他们甚至会有和谈,有冷战,有蜜月,有和平共处的不成文原则和结盟后的其乐融融,以及暗自交锋。
      
      当小马插班到来,我注意到小虎敌视、戒备的眼神。我常常冷眼旁观这场彩排。其实我完全能预知争斗的结局。当他们毕业之后,这种情况将更频繁地发生,“平民意识”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个胜利背后,都有一个深沉的背景。
      
      也许,我应该组织我的班级里这同样的双方召开一次圆桌会议,告诉他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机关算尽,处心积虑,这就是男人的游戏。雄性社会里应该有强硬对话,但最好以一种相对公平的竞争为前提。
      
      我对我设想的会谈感到忐忑。我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但所作所为却常常表现得象一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
      
      按照德国人 Max Weber的理论,财富(wealth)、威望(prestige)和权力(power)就是社会的分层标准。我应该试着让他们了解,这就是真相和谜底。如果你们将来不能改变它,起码现在应该学习习惯它和接受它。我们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小明最终会跟随小马,而不是小虎和小四,甚至也不是滑头?为什么联考之后的录取人员,在进录取场时会手持记满照顾对象的名单?
      
      我常常感到奇怪,为什么当初我的师长对考场舞弊会如此深恶痛绝?
      
      (7)
      
      我喜欢看我的学生们卯架。当他们拎着球棒,提着砖头,在教学楼的楼道上狼奔豕突,我常常若无其事从他们身边经过,并不劝阻。偶尔,一两个小孩看到我后迅速立正:老师好。我矜持地点头,然后他继续挥舞着日制匕首张牙舞爪地冲过。
      
      他们应该学会卯架。早学会比迟学会好,将来在立法院,在选举战中,他们还将继续这一游戏。而现在,刚好是热身的时候。
      
      我想起电影里滑头与小虎在篮球场边对小明的争斗。小虎其实当时是无惧的。他其实具备几分学生流氓首领的素质。镇静自若,甚至在强敌当前时显得如此心不在焉。而当他醒过神来准备回应时,对方的肌肉应该立即绷紧才是。
      
      而我注意到这个穿黑色9号球衣的小伙子。他的靠山是南海路的黑帮。他带着一丝微笑,劝解小虎,然后猛不丁击向滑头的下腹,接着噼噼啪啪、慢条斯理地开始扇滑头的小耳光,力度并不大,但恰好控制在既可以表现对对手的极度蔑视,又可以从意志上摧毁对手,使之从身体到意志开始一点一点崩溃的程度。这是学生争殴的一种极为常见的前戏,一种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的挑逗和刺激。
      
      我知道,滑头那次在国中与小明幽会被217围堵,当同伴救难赶到并揪住一个湖北裔的眷村子弟时,滑头也曾经扇过那孩子的小耳光;以及在后来,Honey回台北那天,对小公园冰果室里约会小明的小四,滑头也扇过这样的小耳光,——但他后来,都后悔过。
      
      在后来的争斗和报复中,这种漫不经心地轻视对手的角色,往往最快死于非命。——“不可侮辱你的敌人” ,年轻人往往不懂得这个道理。
      
      (cont'd.....)
      
      
      “青春是极其伤身的” (下)
       (8)
      
      我有一个学长,他曾经将这部电影郑重推荐给自己的弟弟,而后者视之为应该一生感恩的礼物。
      
      第13届、第16届的《联合报》中篇小说奖得主,大陆作家王小波说:人有兄长是一件幸运的事。
      
      在我们的成长路上,曾多少次获益于自己的兄长?
      
      
      当小四要赔偿飞机的球棒,求助于自己的兄长老二时,老二不声不响塞给他70元。小四问起钱的来路时,老二回答:你不是要吗?要就别问!
      
      当小四把母亲的手表偷拿去当铺,老二却被大姐怀疑地问起时,再次不声不响地去了山东的弹子房,赢回钱准备去赎回手表时却被父母发现误解。小四目睹了兄长被父亲责打的一幕:不要脸,没出息!
      
      果然,——道德上的愧疚感不自觉体现到小四刺死小明的行为中。我惊讶地发现,小四在捅出匕首的同时对小明骂出了同样的话语:不要脸,没出息!
      
      当《战争与和平》中的彼埃尔,与百无聊赖“跑路”生涯中的Honey相遇,催生了Honey致命的英雄主义情结。
      
      果然,当穿着藏青色“中华民国海军”制服,夸张的水兵喇叭裤的Honey从南部回到台北,我不无妒意地发现,他的谈吐开始变得具有诗意和哲理,他的个人形象竟然变得充满魅力。
      
      果然,中山堂演唱会那天,他拖着他那条残腿,从国歌声中肃立的人群里象彼埃尔,象吉诃德一样走出来。——这次他走出来后,就没有再走出来过。
      
      
      当Honey与小四在冰店中相遇,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立即意识到了危险,而当时我并不能清楚地判断这危险是什么。而今我明白,那时我分明看到的是他的灵魂正开始被小四一分一分吸收。如果这次邂逅能够续写下去,他们俩极可能成为一对惺惺相惜的朋友。一个也许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更年轻时候的影子:执着于情感的付出和道德的自我救赎;另一个也许从对方身上找到自己的人格理想,甚至悲剧英雄所特有的孤独与彷徨。
      
      果然,当虔诚的基督教徒,一直关心小四的二姐张琼试图听取小四的告捷时,劝慰他:你是否太过跟别人计较,是否只想到自己,缺乏奉献?小四回答:Honey也这我说过。Honey,一个好朋友。
      
      果然,在小四对小明最后的告白中,他说到:只有我能够帮助你,因为,现在我就是Honey。
      
      我希望可以如是告诫我的年轻同事:作为牯岭街上的教育工作者,你们应尽快认识他们,熟悉他们,谁是谁的人格偶像,谁是谁精神上的父兄。——这条街上以往的故事都是血的教训,而我们应该提防自己不要试图成为一名拯救者与传教者,而应该是是默默的观察者与辅导者。
      
      (9)
      
      这就是我眼中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它所阐述的远远不只关于一次情杀,它如此厚实而博大,它是一本涵括了教育学,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和宗教学的百科全书。
      
      它从来不是悲悯者的福音,而是关于成长史的文献。
      
      也许,对个人而言,它还是一本记录苍老自何时开始的记事簿,一本追忆青春夭折于何日的,回忆录。
      
      (10)
      
      所有的国中都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她也许不是最漂亮的,最清纯的,但是她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她是这个学校唯一的校花。
      
      她被其他女孩子痛恨,不屑、鄙夷,被男生用最下流的语言诅咒。但是,奇怪的是,她会进入每一个男生的春梦里,她是可以被破坏的,因为她最无耻。
      
      毫无例外的是,这样的女生,在每一所国中里的这样一个女生,她们都并不张扬和轻狂,她低着头走路,不跟任何人说话。在全校的注视中,她象一个罪人一样走过。
      
      她很显然比其他女生早熟。体态丰盈,当她走过时,夏天的走廊里有六神花露水味,有经验的兄弟会悄声提醒,注意她走路的姿势,注意她的外八字,扭动的臀部和腰肢。
      
      她被操过了,她被操过了,这个妓女。
      
      一群人顿时爆发出放肆的大笑。她停下脚,回头,眼神里是羞愤,居然还有无辜。
      
      我操,她凭什么这样看我,她凭什么?这个婊子!
      
      
      ——而每一个人的心脏都在那一回头中裂成碎片。于是,在当晚的梦中必须再次凌辱她一回,折磨她,蹂躏她,直到自己流下眼泪。
      
      那一晚必是劈过一道闪电,必是响过一声炸雷,所有对美与善的感悟宛如在一夜之间复苏。她的形象开始变得从没有过的纯洁与高贵,不为流言所伤,暗自散发芬芳。
      
      也许,也许要等到十多年以后,当你忽然想起这个早已忘记的小姑娘,你会发现其实你后来对她形象的修正仍然是一个善良的愿望,一相情愿的幻觉与想象。你还是被她的表演蒙蔽了,在你现在富有经验的眼光中,你吃惊地发现,其实,当初关于她的所有传言,其实,都很可能是真的。
      
      她的过早发育绝对不是平白无故的!所有的迷团一下子迎刃而解,每一件事都有背景,每一个人都有出身。在教育心理学与青春期心理学的讲义中,她都是一个典型的病例:她来自一个复杂的家庭,父亲早亡,母亲有不好的名声,她在童年时或者遭遇到骚扰和侵犯,或者有多次寄人篱下的经历,这训练了她的世故与庸俗。她玩弄拜倒在她裙下的所有少年人,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她严重缺乏安全感,她有自毁的基因,所以她会自暴自弃地堕落与沉沦;而她所有成功的掩饰,源自她自我保护的本能,
      
      
      ——在成年以后,当我们重新透过事物的表征进行审视,我们一定会发现,甚至都不需要验证,当初关于她的流言,几乎,全都是真的。这样一个女孩,她不是我们当初想象的那样坏,也绝非我们后来以为的那样好,她只是比我们都更早认清自己的生存环境,她远比我们丰富和复杂,也远比我们深刻和清醒。
      
      而如果时光回去三十多年,当我15岁时,我还是希望我会爱上她,仍然是有时充满狂热与勇敢,有时伴随着懦弱与羞怯。
      
      无论怎样,让我喜欢你。当你14岁时,当你和所有女孩子都14岁时,你已经表现得象是20。你已经开始具有心计和演技,开始学会浅浅地卖弄风情。也开始透支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当你17岁时,你将已经是小小的母亲;当你25岁时,你已经开始迅速地老去;当你30岁时,你已经开始进入更年期。而无论这样,让我先这样喜欢你,以渐渐碎裂的心,和渐渐降至冰点的血液。
      
      在青春的课堂上,先让我这样痴痴地注视着你,让我整个脑海里都是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窗外是一浪一浪海浪一样的槐花香,内心是槐花香一样一浪一浪的海浪。
      
      (cont.....)
      
      “青春是极其伤身的” (下下)
       (11)
      
      牯岭街过去一直是以卖旧书古书而闻名。它最早成为读书人趋之若鹜之地,是当年战败回国的日本人常把家具、古董、字画和书籍拿到牯岭街和南海路一带贱卖,后渐渐成风,规模壮大,假日里常常是人山人海。50年代中期,福州街、厦门街口到牯岭街上,共有40—50家旧书摊棚,旧书店则有数十家,常有珍闻秘籍和古旧版本面世。当时牯岭街的名声响遍全台,也成为很多外国观光客必定造访的人文景点。60年代,牯岭街的声势达到了顶峰,俨然为当时政治经济封闭的形势下台北一处重要的图书资讯交换中心。
      
      民国六十四年后,旧书市场搬到了光华商场的地下楼,牯岭街日见萧条。为重现旧书市风貌,市文化部门和社区曾共同主办了“重温旧书乡——牯岭街书市”活动,在牯岭街旧书市最鼎盛的南海路段至宁波西街段上,摆设了近百处的书摊,一时盛况空前。牯岭街上第一家旧书店“松林书店”的老板蔡先生也尝数度从阴暗的店堂内走到屋外观看。
      
      我住在牯岭街附近的台北教师会馆。当我晚间漫步到牯岭街,它已经变得如此狭窄、偏僻,甚至有几分昏暗和阴森。行人寥寥无几,路灯忽忽幽幽。从头到尾四、五百米,只余下四五家书屋,皆已破败不堪。有的只是随处可见的“科见美语”,和一些“福州小吃”、“三阳机电”之类的招牌。
       
      
      我曾经试图在旧报纸中找到关于当年那场令包括山东数人毙命的少年团伙火并的记载。结果,我读到这样一条消息:1960年圣诞节前夕,牯岭街省妇女会门前,发生不明身份之歹徒多人,使用计程车架走一对情侣案,因被害情侣当街高喊“救命”,附近的警七分局刑事组立即出动,当即将一对情侣带局保护,并将涉嫌妨害自由的李知高一名捕获,其余歹徒均已驾车逃逸。据譬方初步侦查,这是一件亲生父亲骗不满十五岁之亲生女儿到特约茶室卖淫,另一青年协助其女逃离苦海,到台北向省妇女会申请调解结婚,其父却与歹徒多人欲劫走女及其情郎案。譬方以案情甚为曲折,现正继续侦查,并与屏东警局联络缉捕在逃之歹徒中。
      
      (12)
      
      我叫华光复。在杨德昌的电影中我叫“滑头”,我泡过小翠和小明。民国四十九年,我因考试舞弊被勒令退学,后来成为“小公园”的少年首领。我的叛逆期最叛逆的行为是出卖:我是最早具有商业意识,也是从实践上尝试企业化运作的转型期社团头目之一。我当年主要的策划和经营项目是筹办演唱会。
      
      我的父亲是中山堂管理委员会主任,因被指控纵容、包庇将政治场所用作商业性牟利用途,涉嫌受贿以及与黑社会组织牵连而被撤职查办。
      
      
      我的手下先后离开了我。在其后漫长的一个暑假中,我一直都处于痛苦的自省中。我后来考上了幼校。翌年我转学到淡江师范,因为我后来明白过来我的教育对象不应该是幼童,而应该是少年。毕业后,我成为一名青年教育工作者。
      
      我的家在牯岭街,我在这里工作和居住。民国五十年夏天,我们的好兄弟小四,在这里刺死了他的马子。
      
      这是民国第一起未成年人杀人案件,也是这个国家历史上一起微不足道的事件。
      
      
      鸣谢:老大在家
      
      我打这篇文字前选择字号时不假思索地点了“小四”。
      
      我看着这里一个又一个的学童, 
      疑惑她此年纪是否也曾这样站立—— 
      因为天鹅的女儿也会继承 
      涉水的飞禽的每一种素质—— 
      也会有同样颜色的秀发和面容, 
      这样一想,我的心跳得多快; 
      她站在我前面,一个活泼的小孩。 
      (爱尔兰)叶芝《在学童中间》.1926 
      —————————————————— 
      一种焦虑的颜色 曾渲染过我行走 
      许多揣测的道路,而你在月光的深巷里 
      宁静地听着 间奏的横笛 
      梧桐树和庭院 一畦又一畦的菊 有些疲倦; 
      我们 隔着疲倦凝视: 
      不是陌生 也不熟悉 
      (台湾)杨牧 《在学童当中》1975.12.台北 
      
      (end)
    【详细】
    14959921
  • 暗水莲
    2008/10/11 17:58:47
    看到这部电影的重量
    其实是很早就看过这部电影的。
    那时侯。。。真处于无天无日的网吧生活中。

    然后今天也就是突然想起。

    只是突然想起这电影的一些情节,却发现竟然还记得这么清楚。

    一个是泰得知女友被劫去了300万,偏偏这笔钱属于一个恶棍的不正当财产,不知他有没有后悔自己的一时心善,但是却依然笑着想要照顾好周围的人。并且丝毫没有责怪女友的意思。

    另一个是在寡不敌
    其实是很早就看过这部电影的。
    那时侯。。。真处于无天无日的网吧生活中。

    然后今天也就是突然想起。

    只是突然想起这电影的一些情节,却发现竟然还记得这么清楚。

    一个是泰得知女友被劫去了300万,偏偏这笔钱属于一个恶棍的不正当财产,不知他有没有后悔自己的一时心善,但是却依然笑着想要照顾好周围的人。并且丝毫没有责怪女友的意思。

    另一个是在寡不敌众被人殴打时,拼死了命也要护住身下的女友。

    于是忍不住重新看了遍这部电影。

    整个故事在澳门的一个天仿佛永远都是那么的蓝的小城缓缓的展开。
    给人的感觉从一开始就贴近于平凡的真实
    的确,没有出众的情节,省去了那些所谓的大片那么铺天盖地的铺设,也许一开始这部电影就只是想拍出平淡却不失坚韧的情感。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一开始就报着多么强烈的期望。
    期望是与失望呈正比的。

    我们不必去想这部电影的情节有多么离奇或者根本不合逻辑,去探讨故事应该怎么样发展本身就是没意义的事情。

    只用没事时想想。

    是不是身边也会遇到一些明明深爱却不愿结婚的情感,不愿肯定和正视结果,不愿安于现状,总觉得比自己预想中少了什么,在婚姻的问题表现的极为优柔,从自己的内心不敢肯定对方是不是可以与之偕老的人。

    悬着。
    就这么悬着。

    可是突然到了被宣判期限的时候,当得知一切都会结束,你,还会想怎么可以把爱把生活把理想继续下去么。
    生活的世界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灾难可能一直就伴于身侧。当我们突然得知一切都要结束的时候,你,会因之前太不懂得珍惜而痛哭流涕么。

    我偶尔会把自己代入这样的灾难中,当我的女友使我可能要每月还5000一直还50年的债,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时,我会怎么对待呢。
    或着说,当你们的男友得知你弄丢了300万,两个人迅速陷入危险之中,会怎么对待呢。
    爱会不会太脆弱。
    不幸的要承担起这样的重量。

    片中的许志安也许是有点GIGI说的大男子主义,但是,在那样的关键时刻,镇定的承担保护起家人和爱人的重量,的确是很男人的行为。
    责任。
    承担。
    使人变得强大。
    于是才有资格去保护自己心爱的人。
    【详细】
    1521984
  • 張子房
    2019/6/17 15:43:32
    一个被庸才逼死的天才

    观影后第二天(1月31日),新闻报导美国华盛顿联邦地区法院法官裁判叙利亚政府,应为资深战地记者Marie Colvin(玛丽.科尔文)之死支付惩罚性赔偿金3亿美元,同时支付250万美元补偿金及1万1836美元丧葬费用。他们裁定叙利亚军方刻意瞄准霍姆斯的临时媒体中心,导致Marie Colvin死在当场。

    观影后第二天(1月31日),新闻报导美国华盛顿联邦地区法院法官裁判叙利亚政府,应为资深战地记者Marie Colvin(玛丽.科尔文)之死支付惩罚性赔偿金3亿美元,同时支付250万美元补偿金及1万1836美元丧葬费用。他们裁定叙利亚军方刻意瞄准霍姆斯的临时媒体中心,导致Marie Colvin死在当场。

    砲杀传奇独眼女记者 美法官判叙利亚赔3亿

    2001年 斯里兰卡泰米尔之虎(Tamil Rebei Leader)
    2003年 伊拉克边境(Iraqi Border)
    2009年 阿富汗马尔贾(Marjah Aeghanistan)
    2011年 利比亚米苏拉塔 (Libya Misrata )
    2012年 叙利亚霍姆斯(Syria Holmes)

    粗略地整理了电影中Marie Colvin採访的战争。排除阴谋论所讲,所有战争背后都有美国的身影,玛丽.利尔文的死,似乎是求仁得仁。我不是说她「自己去送死」、「该死」,而是她努力地发掘战争的丑陋、人类承受的悲痛的同时,早已经有为信念而光荣牺牲的觉悟。电影更多地呈现的,却是战争之外,一个女记者、一个女人内心的,精神的战斗。

    《私人战爭》是一位战争经验比士兵还多的女人和自己内心战斗的故事。


    【详细】
    10248970
  • 心路飞扬
    2022/10/29 21:58:52
    悬疑罪案爱情黑帮老鸨回忆亲情破案故事片。15年前身为jinan的男主醒来时,发现自己服务的女人被割喉死去,警察赶到,自己被判了15年。
    悬疑罪案爱情黑帮老鸨回忆亲情破案故事片。15年前身为jinan的男主醒来时,发现自己服务的女人被割喉死去,警察赶到,自己被判了15年。15年后,当时抓他的警察告知他,他们抓住了一个罪犯供认了15年受人指示杀死当年误认为是男主杀死的女子,所以男主被无罪释放。但是外面的世界...  (展开)
    悬疑罪案爱情黑帮老鸨回忆亲情破案故事片。15年前身为jinan的男主醒来时,发现自己服务的女人被割喉死去,警察赶到,自己被判了15年。15年后,当时抓他的警察告知他,他们抓住了一个罪犯供认了15年受人指示杀死当年误认为是男主杀死的女子,所以男主被无罪释放。但是外面的世界...  (展开)
    【详细】
    14734221
  • 有戏菌
    2017/6/24 22:10:56
    司马懿也能被称颂?这一届观众真不行!
    一样姓司马,不过司马光对前辈司马懿的评价实在不高,《资政通鉴》里说司马懿是:以“狐媚”取天下。 司马懿的一生和两个人紧密相连,一个是曹操,一个是诸葛亮。曹操是老板,诸葛是劲敌,司马懿的一生就是把老板的家族事业雀占鸠巢,把业务劲敌生生耗死。 三国演义里曹操是...  (展开)
    一样姓司马,不过司马光对前辈司马懿的评价实在不高,《资政通鉴》里说司马懿是:以“狐媚”取天下。 司马懿的一生和两个人紧密相连,一个是曹操,一个是诸葛亮。曹操是老板,诸葛是劲敌,司马懿的一生就是把老板的家族事业雀占鸠巢,把业务劲敌生生耗死。 三国演义里曹操是...  (展开)
    【详细】
    8623216
  • 影探
    2018/12/27 20:21:56
    反类型西部片,你从没有见过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长

    作者:石头姐

    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长

    作者:石头姐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详细】
    985398
  • 芸淡风倾
    2022/7/1 13:36:43
    扼杀先天人格障碍,可以阻止后天的恶吗?

    小冒坚持原创的672篇 人性+反转。

    耳朵开会,嘴巴沟通,手下打字写报告,三管齐下。

    生活不易,都是为了开心地读书追剧追小哥哥。

    悬疑剧扎堆回归,不过真的能够引人入胜的作品确实不多。

    之前盘点

    小冒坚持原创的672篇 人性+反转。

    耳朵开会,嘴巴沟通,手下打字写报告,三管齐下。

    生活不易,都是为了开心地读书追剧追小哥哥。

    悬疑剧扎堆回归,不过真的能够引人入胜的作品确实不多。

    之前盘点过曹承佑《西西弗斯:神话》,剧本夸张拉垮,有曹叔也追不下去。

    宋钟基的《文森佐》,更像是一部典型韩流,流畅成熟的下饭爽剧。

    不差钱的李瑞镇的《时空追捕》,也和之前的良心小众好剧《365:逆转命运的1年》《空洞Kairos》有太多相似套路,不再新鲜。

    最喜欢的追更剧《怪物》,不得不说,细腻的细节,演技的张力,都建立在节奏一度过于缓慢的基础上。

    申河均吕珍久《怪物》深度剖析人性:悬疑爱好者,入坑不亏

    然后,新的悬疑剧开播了,我本来还有些兴趣索然,结果,首播两集之后,即使最近再忙,也决定当天追更——

    《窥探》/《Mouse》

    144871118
  • ranbofor222
    2019/4/14 10:54:02
    青春魔法颜值都有
    看完了第一季的吸血鬼的后裔,总体感觉还不错。 故事大概讲的是新生代的吸血鬼狼人双子女巫还有三物混血儿的经历。引入了新的超自然生物,把超自然整个世界的格局拉大,并且开展了新的故事支线。围绕着未知且不凡的异物,还有一个亦敌亦友的小伙伴。 新剧已经可以作为一部全新...  (展开)
    看完了第一季的吸血鬼的后裔,总体感觉还不错。 故事大概讲的是新生代的吸血鬼狼人双子女巫还有三物混血儿的经历。引入了新的超自然生物,把超自然整个世界的格局拉大,并且开展了新的故事支线。围绕着未知且不凡的异物,还有一个亦敌亦友的小伙伴。 新剧已经可以作为一部全新...  (展开)
    【详细】
    10112215
  • 下周五拥抱
    2022/2/17 19:44:57
    看不下去了 再见
    我就想问问,就算郑楚不喜欢唐果果,为什么就把她随便推给别的男人?看到这我三观????? 还有苏芒多弟弟苏畅,一开始喜欢唐果果的时候,就刷爆人家卡刷20w,然后还美其名曰说送给唐果果的东西??这就是爱她就刷爆她的卡买东西送给她…………最后这钱就是拿抱枕打两下就不...  (展开)
    我就想问问,就算郑楚不喜欢唐果果,为什么就把她随便推给别的男人?看到这我三观????? 还有苏芒多弟弟苏畅,一开始喜欢唐果果的时候,就刷爆人家卡刷20w,然后还美其名曰说送给唐果果的东西??这就是爱她就刷爆她的卡买东西送给她…………最后这钱就是拿抱枕打两下就不...  (展开)
    【详细】
    14225216
  • 长脚Day
    2023/1/29 0:44:23
    还算不错的东北风小成本电影

    小成本及格线以上的作品,前半段突出一个网红跨界拼盘,虽然后半程突出一个惨字,但表达却都并不让人别扭和膈应。

    先说前半段,这真的是我看过网红、跨界阵容最多的电影了,大能、街溜子、孙越、二手玫瑰全员…能让这么一大盘什锦做到不尴尬就已经很不容易。

    后半段基本就是天选的

    小成本及格线以上的作品,前半段突出一个网红跨界拼盘,虽然后半程突出一个惨字,但表达却都并不让人别扭和膈应。

    先说前半段,这真的是我看过网红、跨界阵容最多的电影了,大能、街溜子、孙越、二手玫瑰全员…能让这么一大盘什锦做到不尴尬就已经很不容易。

    后半段基本就是天选的倒霉孩子了,这剧情放韩剧能给人哭的鼻子都没了,但此片的煽情其实很克制,我个人反正一点没鼻酸,只是觉得很温情。

    看到好几个喷的人说不够搞笑,强行煽情之类的,我只能说,还是有点轻松搞笑的,也并没有压着头逼你哭的吃相,别太严苛了。个人认为应该7.0左右,现在才6.3,给五星拉一拉。

    【详细】
    14942366
  • 睡觉
    2020/12/22 14:19:02
    修——“容”?—————“正”???

    六七十年代的“标兵”;八九十年代的“标兵”;当下的“标兵”。一切的标兵都是所处时代社会思潮的具体反映

    六七十年代“展红旗”“斗私修(修正主义)”;八九十年代“跨大洋”“换国籍”;当下……再等等看。

    建国后的六七十年代是所有文本无法绕过描述政治

    六七十年代的“标兵”;八九十年代的“标兵”;当下的“标兵”。一切的标兵都是所处时代社会思潮的具体反映

    六七十年代“展红旗”“斗私修(修正主义)”;八九十年代“跨大洋”“换国籍”;当下……再等等看。

    建国后的六七十年代是所有文本无法绕过描述政治运动最浓厚的时代,但事物的发展都存在过程,政治运动也一样。当下80%的叙述都从个体的角度显示六七十年代是一片红色,似乎不曾有过变化和发展,没有起因,没有经过,结局就是一切。就像对改革开放的叙事,很少有文本提及“下岗潮”,市场变化后衍生的“官倒”,以及经济对社会道德的变相侵蚀--“严打”运动。时代暗流下的底层平民似乎没有多少叙事的力量。

    那段让“独立者”受难,让红标兵癫狂的政治年代,从头到尾都是一条干流吗?如果不是,那又是由哪几条支流汇成的?“独立者”一直是受难的主体对象吗?红标兵一直是那群人吗?那群嗜血的旗手从始而终都是打了鸡血的癫狂状态吗?这段历史只有一个问号,还是千万个问号?个人命运无法左右的政治年代,叙述文本如果只对背景下定义,未尝不是一种对历史的背叛。(当然对于艺术作品,对于篇幅较小的短片来说,我们无权苛责要求涵盖一切,更多的是希望作品有着精巧的好剧本,为剧情服务的同时少些偏向性。)

    碰到美的东西,“来找茬”的灵魂总会悸动,总想要找出创作者的疏漏之处,以此来变得更好,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赞美吧(姑且)!希望在剧本的创作中越来越完善,尤其是反映特殊年代的剧本。尽量完善点,如果只描述部分(政治年代背景),那不就像大太阳下打着灯把观众往黑胡同引吗?

    ————————————————————————

    创作者是值得被肯定的,敢涉猎这样的敏感题材,画面也不错,并没有选择抛弃创作的精神去追求商业化的流水品。打三星吧!(看到车间主任办公室墙上的时代标语后由感而发,絮絮叨叨的扯这些一大串,希望不会引起反感,本人是非常喜欢这件作品才骂骂咧咧的。)

    【详细】
    13074983
  • 约旦和溪暗
    2017/1/20 20:06:56
    代入感很强,但不适合我(希望之后能被打脸)

    去年年末看到美剧推荐的时候就把它马下了,经常被朋友推荐汤老师,我也打算通过这剧发现下汤老师的魅力。

    在B站看时,很多人都在刷片子的调色特别棒,完全的暗黑风格。还有刷赞这个剧的细节的,确实,这个剧的服化、场景等细节几乎是电影的水准。每个人物的面部伤口,手指上沾的泥土、血迹,身上的纹身简直不能更屌。我对于剧中所描写的时期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大侦探福尔摩斯》的阶段(虽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同

    去年年末看到美剧推荐的时候就把它马下了,经常被朋友推荐汤老师,我也打算通过这剧发现下汤老师的魅力。

    在B站看时,很多人都在刷片子的调色特别棒,完全的暗黑风格。还有刷赞这个剧的细节的,确实,这个剧的服化、场景等细节几乎是电影的水准。每个人物的面部伤口,手指上沾的泥土、血迹,身上的纹身简直不能更屌。我对于剧中所描写的时期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大侦探福尔摩斯》的阶段(虽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时间),总之这部剧的化妆、道具、场景、服装都让我很有代入感。加上所有演员的演技又都在线,绝对是一个制作精良的好剧。

    只是对我来说,这剧的故事规模似乎大了点,或者说,主创们为了把线索埋得更深,把剧情做的生涩了。在看完第一集的时候,我大致懂得了这个剧一开始的矛盾,男主要复仇(主线)、男主被害死的爸爸留下的遗产中有一个海湾,这个海湾的继承权给了男主;这个海湾是一块肥肉,几方势力在争夺,涉及到美国和英国。剩下的就是一些副线,男主消失十年的秘密啦,和自己亲妹妹之间的不伦啦,老管家似乎在隐藏什么啦等等。这些线索都是通过人物对话进行的,由于对话本身就相当的顾左右而言他,所以线索于线索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以至于弄不懂给我看这些线索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整个看片过程(个人感受)比较……挫败感,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有一种我明明每个字都看懂了,为什么一点都不理解的感觉。第一集看下来,我除了一脸懵逼,没有更多的感受。这不同于我看《纸牌屋》时,因为对剧中所说的体制不了解,而带来的不理解,《禁忌》给我的不理解,有点类似于主创太想做足伏笔以至于成了自嗨。加上这个剧本身就涉及到一些历史名词和事件,于是给我一种需要相当庞大的历史知识做支撑,才能看懂的感觉(也许并不是错觉)。

    我还是觉得一个剧的一、二集是很重要的,圈不圈粉在此一举。但我作为一个路人,很难被圈粉,因为看完的第一印象,只有看不懂。加上这个剧本来就偏暗黑风格,调色更是黑的在屏幕上看自己的脸比看画面更清晰。而且对于我这种急性子,希望能够比较快的融入故事,副线埋个七八集都无所谓,但主线一定要清楚明了,最好一集一个故事说完(两个也行),《王冠》的节奏我就很喜欢。总之,这都是个人观影喜好,这剧好,只是不适合我。

    (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被打脸,Let's see.)

    【详细】
    8302995
  • 莫里亚蒂
    2022/3/13 17:58:11
    女孩也可以把板球打的很棒!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很热血励志的一部片子,讲述了女孩蔻茜追求板球梦想的故事,打板球,打好板球,不仅仅是她的梦想,同时的承载父亲对印度板球的期望,也许梦想的开始没有那么华丽丽的词藻和豪言壮语,女孩只是想让热爱板球的父亲开心起来,但在“打好板球”的过程中,她不断地突破和超越,得到认...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很热血励志的一部片子,讲述了女孩蔻茜追求板球梦想的故事,打板球,打好板球,不仅仅是她的梦想,同时的承载父亲对印度板球的期望,也许梦想的开始没有那么华丽丽的词藻和豪言壮语,女孩只是想让热爱板球的父亲开心起来,但在“打好板球”的过程中,她不断地突破和超越,得到认...  (展开)
    【详细】
    14272253
  • Liliakircheis
    2012/2/6 21:51:54
    于麻麻,你是连抄也抄不来
      于麻麻就算你抄金枝欲孽,抄甄嬛传也只是抄个表皮抄不到精髓。
     你以为后宫女人整天斗来斗去就是亮点大家就爱看了吗?
     
      金枝欲孽里哪一个是真正的坏人,哪一个是真正的好人,哪一个人背后没有苦涩心酸与无奈。侯佳玉莹同孙白飏的爱你看见没,董佳尔淳同姐姐的情你理解没,安茜与孔武的擦肩而过的遗憾你又能体会得了多少。整来整去的
      于麻麻就算你抄金枝欲孽,抄甄嬛传也只是抄个表皮抄不到精髓。
     你以为后宫女人整天斗来斗去就是亮点大家就爱看了吗?
     
      金枝欲孽里哪一个是真正的坏人,哪一个是真正的好人,哪一个人背后没有苦涩心酸与无奈。侯佳玉莹同孙白飏的爱你看见没,董佳尔淳同姐姐的情你理解没,安茜与孔武的擦肩而过的遗憾你又能体会得了多少。整来整去的戏拍多了都一个样,可是那些情那些意那些两难,那些辛酸,才是金枝欲孽让大家久久不能忘怀的原因。那些虚假背后存留的真如同寒冷夜的微茫火光,让人渴望,让人追寻,让人想要保护,让人知道绝望的背后仍有希望,灰暗的后宫依旧有真善美。

      甄嬛传里的安陵容够坏了吧,但她曾经善良过,她的沦陷是出生与在宫中的境遇一点点造成的,她何曾不想得到爱与关心。甄嬛够狠了吧,可是她最初的最初只是为了追求真爱。那句,这几年的情爱时光终究是错付了,听的我感慨万千。她起初的步步为营是相信皇上的情,之后的落井下石凶狠毒辣是回应了十七对她的爱。后宫有几个人真的是为了得宠而争宠,只是不争真的可以吗?

      而你的宫2,虽然我就看了2集还是快进的,但也能看出,怜儿只是个没头没脑一善到底的圣母形象,玉漱一看就知道是个心术不正只想高攀的傻丫头,袭香就和甄嬛传里的炮灰夏冬春差不多,自恃家室甚高不懂收敛。至于你的云嫔,又骄横又霸道,却没有如妃的智商也没有年妃那样的家室,不知道何德何能雍正能看得上。这些个低智商的,随便扔一个去金枝欲孽或是甄嬛传里,估计第二天就被拉进冷宫了。
       
       你的宫2就是一群脸谱形象,然后在那里闹来闹去,扮2罢了。争了半天,就为了个鼻孔四,也不知道有什么好争的。
     
       宫2里的鼻孔四且不说外貌,这个罗卜青菜各有所爱,就那念白,那演技,那眼神,那表情,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找了两个面瘫的。何四爷,你长相演技不比吴四爷,气场又敌不过陈四爷,为什么也有勇气来扎个堆演个四爷呢。当然和淳十七相比,你还稍微顺眼那么一点点。

       至于不符历史各种乱扯胡诌就不说了,有时我在想雍正登位后都45岁了,还是个勤政的皇帝。哪有什么心情想你洛晴川,和你怜儿谈情说爱。况且你两人也不是美得惊为天人,让人一见难忘。

        其实大家都冤枉于麻麻了,于麻麻说,我没抄。他是真的没抄,因为他抄得不过是表面,画虎画皮难画心。
    【详细】
    52951138
  • 龙套夏一条
    2018/1/17 18:57:29
    一分钟读懂《极寒之城》人物关系,烧脑解析
    影片背景是美苏冷战期间,柏林墙倒塌前夕。讲述美、苏、英、法各方间谍组织,围绕一份间谍名单展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故事。

    因为剧情比较烧脑,这里先把各方人物身份和任务目的逐一介绍。

    间谍名单的意义:
    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合并。这是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的一次重大胜利。所以美国的战略目的就是保证东西德顺利过渡,不能让间谍名单出现在大众视野。苏联的目标是曝光这份名单,制造
    影片背景是美苏冷战期间,柏林墙倒塌前夕。讲述美、苏、英、法各方间谍组织,围绕一份间谍名单展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故事。

    因为剧情比较烧脑,这里先把各方人物身份和任务目的逐一介绍。

    间谍名单的意义:
    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合并。这是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的一次重大胜利。所以美国的战略目的就是保证东西德顺利过渡,不能让间谍名单出现在大众视野。苏联的目标是曝光这份名单,制造舆论,阻碍东西德合并,或者说,至少合并后可以在政治上取得优势。英国是美国的盟友,又在这一地区处于战斗一线,而且也确实干了不少见不得人的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不能让这份名单落入苏联人之手。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
    大胡子老头,真正的幕后老大
    罗琳,本片的主角,是CIA派往MI6(军情六处)的卧底,然后假装被KGB“策反”的三面间谍。但她CIA的身份直到影片最后才曝光,大部分时间里她是:被KGB“策反”的MI6间谍,即下文提到的双面间谍。
    油头小哥,CIA派往军情六处的间谍。他是使剧情合理的关键人物。
    美国派的任务目的:抢回间谍名单

    MI6,英国军情六处:
    C,军情六处的头儿
    秃顶男,罗琳的上司
    詹一美,军情六处派往东柏林的头号间谍。
    詹姆斯,军情六处情报员。
    英国派的任务目的:抢回间谍名单,挖出组织中KGB的间谍。

    KGB,苏联克格勃:
    胡子男,苏方间谍机构的头儿。
    巴赫金,克格勃特工。
    苏联派的任务目的:抢回间谍名单

    法国间谍:木乃伊,因为她在《木乃伊4》中饰演的角色,所以这里就这么叫吧。她和詹一美是合作关系。

    小眼镜儿:想要叛逃的东德情报机构官员,间谍名单就是从他手里流出的。

    钟表店:CIA驻东柏林情报站。
    钟表店“表哥”也是CIA的情报员。

    明确了人物身份和各方目的,小编采取正叙的方式来为各位讲解这部关系复杂的电影。(影片中式采取回忆倒叙的方式)
    影片开始,成功策反小眼镜儿并握有间谍名单的军情六处情报员詹姆斯被KGB特工巴赫金枪杀,名单落入巴赫金之手。

    MI6派罗琳前往东柏林,与詹一美搭档,在KGB之前抢回间谍名单并找出隐藏在自己组织内部的双面间谍。

    这里有三点需要说明。1.詹姆斯和罗琳是地下情侣,由于詹姆斯知道了罗琳的真实身份,罗琳不得以指使巴赫金杀了詹姆斯。这么做,一方面保住了自己真实的间谍身份不被MI6发现。另一方面,嫁祸KGB。因为她的终极身份是CIA,总不能亲手杀了美国盟友的特工吧。

    2.MI6之所以派罗琳去,是因为C已经对罗琳有所怀疑,怀疑她就是那个隐藏在军情六处的KGB间谍。

    3.罗琳之所以接受任务,目的有二:
    A.帮助CIA拿到间谍名单。
    B.彻底抹掉自己是双面间谍的证据。

    接着说剧情,罗琳到达东柏林后,事先得到消息的KGB不知罗琳为何回来,抢先去接。但罗琳发现自己被法国间谍木乃伊和军情六处特工詹一美监视和跟踪。为了不暴露自己和KGB的关系,罗琳突然暴走,解决了自己的“同志”并顺利和詹一美接头。

    经过一番调查,罗琳发现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詹一美处处陷害自己,巴赫金也陈尸街头。

    通过与法国间谍木乃伊的一夜情,罗琳发现,原来名单已落入詹一美的手里并且他与KGB有私下交易。但詹一美并没有告诉罗琳自己已拿到间谍名单,反而说名单丢失,只有那个东德情报官员小眼镜儿记着名单内容。无奈,罗琳只能冒险把小眼镜儿护送出边境,但在途中,小眼镜儿被詹一美开枪打中,最后被KGB开车撞到了河里而死。

    这里有三点需要说明。
    1.巴赫金之所以没有把名单上交,是因为他虽然是KGB特工,但也是一个金钱主义者。巴赫金想把名单卖给美国人,但终被詹一美爆了头。

    2.詹一美之所以和KGB做交易,是因为他在东柏林呆了十年,价值观产生了扭曲。他认为如果柏林墙倒了,东西德合并,自己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意义。所以,詹一美既想把名单上交给军情六处,也想泄露给克格勃,以维持两方的平衡。只有杀了小眼镜儿,自己手里的名单才是唯一情报,才有价值。同时,因为拿到了名单,他也知道罗琳的真实身份是CIA间谍,借KGB的手除掉她,可谓一举两得。

    3.罗琳之所以保护小眼镜儿,是因为知道自己身份的詹姆斯已死,那么小眼镜儿就是除了詹一美以外唯一的“活证据”,如果小眼镜儿最后不死,那也肯定是被送到了CIA手里,因为罗琳已经和油头小哥商量好了计划。其实在小编看来,杀了小眼镜儿是最好的选择。你连自己的情侣詹姆斯都可以杀,为何不能杀小眼镜儿?这里是想体现美帝的人道主义,但显得极不合理。

    继续说回剧情。詹一美发现法国间谍木乃伊有自己和KGB交易的证据,于是杀了木乃伊。但在逃跑的途中被罗琳所杀。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就是罗琳为何要杀了詹一美。因为詹一美手里有间谍名单而且他知道罗琳的真实身份。只有杀了他,才能嫁祸他就是隐藏在MI6的双面间谍,继而使自己摆脱嫌疑,最终全身而退。

    继续剧情。事情到此,罗琳唯一需要解决的,就是KGB头头儿——胡子男。因为只有解决了胡子男,罗琳是KGB间谍的事才能完全抹去。罗琳利用间谍名单引胡子男见面,并让油头小哥预先在冰桶里放了一把枪。谁知胡子男早从詹一美那里得知了罗琳是CIA的间谍。一番打斗之后,胡子男报销,罗琳从容离去。

    最后,钟表店“表哥”送罗琳上飞机,飞机上坐着幕后真正大佬——CIA大胡子老头。

    这部电影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剧情设置上非常烧脑。打斗场面干净利落、十分真实,小编已经发布了一段6分钟的打斗片段,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查理兹塞隆延续了她在《疯狂麦克斯》中冷酷到底的风格,不过小编觉得她在本片中的扮相和安吉丽娜朱莉在《特工绍特》里的形象有几分相似。

    电影中查理兹塞隆和木乃伊有多段床戏,尺度火辣,看点十足。
    【详细】
    90792553
  • be brave
    2020/8/21 11:46:22
    李锐死刑??前几天奸杀女童的都没判死刑

    《非常目击》里的李锐完全罪不至死啊,这是个严重的bug!李锐这是属于帮助别人自杀,在杀人罪里属于五种情节较轻的情形之一,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就算严了判也不可能死刑。

    电视里说李锐被判死刑,这算什么?迎合检查?还是完全fa盲,这种低级错误不可接受。

    《非常目击》里的李锐完全罪不至

    《非常目击》里的李锐完全罪不至死啊,这是个严重的bug!李锐这是属于帮助别人自杀,在杀人罪里属于五种情节较轻的情形之一,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就算严了判也不可能死刑。

    电视里说李锐被判死刑,这算什么?迎合检查?还是完全fa盲,这种低级错误不可接受。

    《非常目击》里的李锐完全罪不至死啊,这是个严重的bug!李锐这是属于帮助别人自杀,在杀人罪里属于五种情节较轻的情形之一,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就算严了判也不可能死刑。

    电视里说李锐被判死刑,这算什么?迎合检查?还是完全fa盲,这种低级错误不可接受。

    【详细】
    12816336
  • 晨光荣耀
    2009/5/19 22:06:19
    最好的时光
    多年以后,余则成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翠平和他去藏金条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他会发现,原来那就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时光。

    他也许会觉得,他的幸福来自于他无知。他不知道,自己身边藏龙卧虎,而他最瞧不起的投机分子谢若林才是个真正的先知。那些想利用他的人,有的给他灌输革命的美好前景,有的对他强调服务党国的准则,有人赞美他的信仰,有人赞美他的忠诚,这些字字动人的话语后来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只留下
    多年以后,余则成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翠平和他去藏金条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他会发现,原来那就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时光。

    他也许会觉得,他的幸福来自于他无知。他不知道,自己身边藏龙卧虎,而他最瞧不起的投机分子谢若林才是个真正的先知。那些想利用他的人,有的给他灌输革命的美好前景,有的对他强调服务党国的准则,有人赞美他的信仰,有人赞美他的忠诚,这些字字动人的话语后来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只留下谢若林的一语成谶:“这未来和平了,就没有主义了,有什么呢?只有钱。”青天白日旗和五星旗多么不一样,可是分列在蓝色和红色里的人们,“嘴上都是主义,心头全是生意”,两根金条放在一起,谁比谁高尚?(本人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在豆瓣上发表的内容完全是复制粘贴,本人并不明白其意思,故本人不对以上内容负法律责任,请不要跨省追捕。要详查请自己联系原作者谢若林和吴敬中)

    他不知道,理想主义不是他们昼夜恍惚的这一生唯一的saving grace,而是一辆把无数人的血和梦撵得粉碎的Juggernaut。他曾对自己保证:抗战结束了,就是个和平的中国。可是,他看到的却是同胞之间无所不用其极的骨肉相残。他曾在心中默念:为了共产主义理想,经历这最后一场神圣的战争,就能为我的国和我的人民带来永久的福祉。可是他的身影离去后,没有战士的荣耀,人民的欢笑,国家的强盛,中国人民的泪水依旧是无底深海。如果他在海峡的这一头,是不是他还会为了理想的真正实现与专制、愚昧、饥饿、仇恨与荒谬斗争,他还会不会活下来?可是,他在海峡的那一头,他困守海岛,什么都看不到。悬的以赴,有为者亦若是,信仰,是辨正他手上的血和嘴上的谎言的光明神龛,可是这个信仰本身可以保质多久,可以推敲几次?他以为自己一生最闪光的是正义和信仰,而后人却可能偏偏瞩目他的阳谋诡计,明枪暗箭,并奉为职场宝典细加钻研。

    他没有想到过,老天给他送来三个各有千秋的极品女子,一个美丽善良,一个机智泼辣,一个温婉体贴,最后却让自己的下场比她们都好。翠平一辈子都难以走完那道短短的山路了,那左蓝呢?自己曾经用颤抖的声音诵读过无数遍“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声明: 因本人智商奇低,完全不明白以上文字的意思,如果涉及到了低俗的内容,请直接查封原著或者缉捕原作者,切莫查本人IP或派警察来抓本人谢谢),这让人心旌摇动而不惜为之一死的伟大号召,没有让她珍视自己身边的爱人,那么“人民”的水深火热之苦有没有因她的血而解脱?在夜静无人共鸣的时刻,也许他不再能分别,她是真心爱他,还是要让他陪她寻找据说更崇高的快感;她牺牲前的微笑里也许蕴含着幸福,而未来的世界到底是不是她以死追寻过的世界?

    泪眼朦胧中,余则成体会不到他的幸福。在海岛上,若敌人没有发现自己,就可以继续他的香车,洋楼,小布尔乔亚情调,和失而复得的美女的甜蜜生活,不用在大陆为生灵的疾苦和倒悬的乾坤继续操心;若敌人发现自己,他也可以作为烈士死去,他深知这种死据说“重于泰山”,而不至于在“人民斗争的汪洋大海”里因为说不清的历史问题被批被斗,难以发声地死去——只有人悲鸟血,何尝有人悲鱼血,有声者幸也。

    虽然如此,即使信仰是圈套,即使爱情是遗憾,即使金钱才永恒,他演出着爱与死的正剧,让观者都羞惭。在他的青春里,他冒着死亡的危险,怀着最无畏的勇气,亮出无人可敌的大智慧,不用在书斋虚度,不用为名利折腰。最终,他的付出让这个国家与他们梦中的自由国度更加靠近。

    那么,等待他的会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吗?或许,他也能够平安活到今天,他会回到这片土地吗?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声明:本文章内容99%不是复制粘贴,本人完全明白其意思,本人愿意对以上内容负法律责任,欢迎跨省追捕。要详查请自己联系本人,谢谢!)
    【详细】
    20311632
  • 陈小北
    2019/1/15 15:22:13
    时光啊你慢些走我去救个公主

    如果说我们这一代人(80后)的世界观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游戏上的,并不能算夸张。还记得我小的时候,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关好房门打开电脑调成静音,玩儿《勇者斗恶龙》之类的游戏,同时还要竖起耳朵警惕着门外的脚步声。这些去想象力的边界和邪恶战斗的游戏,的确给了我梦想和勇气。

    动画电影《森林奇缘》观影的过程中,我想起了我的这段童年。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英勇的骑士、美丽的公主和与巫师

    如果说我们这一代人(80后)的世界观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游戏上的,并不能算夸张。还记得我小的时候,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关好房门打开电脑调成静音,玩儿《勇者斗恶龙》之类的游戏,同时还要竖起耳朵警惕着门外的脚步声。这些去想象力的边界和邪恶战斗的游戏,的确给了我梦想和勇气。

    动画电影《森林奇缘》观影的过程中,我想起了我的这段童年。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英勇的骑士、美丽的公主和与巫师战斗的时代。流浪艺术家鲁斯兰梦想成为一名骑士,他遇见了美丽的公主米拉并爱上了她。然而,邪恶的魔法师切诺莫劫走了米拉,慌乱之后,鲁斯兰开始追逐找寻被劫走的公主,克服了所有的障碍,最终证明真爱比魔法更强大。

    作为一部动画电影,《森林奇缘》的故事实际上非常简单,这也让我,一个正囿于生活的中年男人,有机会将脑筋放松下来,看着影院内的孩童们,回忆自己的童年。

    影片设置非常游戏化——简单的主线故事、可爱的人物设置、强大的反派角色和绚丽的魔法特效——满足一切让孩子们兴奋的元素。

    肉墩墩的仓鼠和山雀,作为“随队萌宠”承包了影片的大部分笑点,它们时不常冒出的坏水儿把满场小观众逗得咯咯直笑,而影片结尾处“亲谁谁变种追着骑士满地跑”的大青蛙,又满足了小朋友独特的“恶趣味”。

    魔法细节则是全面好评——邪恶法师用法杖进行攻击的时候,用上了手枪上膛的动作,充满违和感的装酷耍帅形成了意外的笑点;他用法杖瞄着公主叠的千纸鹤挨个儿点火这种“高射炮打蚊子”的幼稚行为,也令人捧腹;而第一人称视角的跑酷和战斗场面,则让影片极具游戏感,我简直按捺不住要搓起手柄了。

    在《森林奇缘》的魔法王国里,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和孩子获得了穿越时空的共鸣——《勇者斗恶龙》的游戏里我们鏖战日夜,在海洋和陆地的尽头穿梭,从一座城堡到另一座城堡,为战胜恶龙,拯救公主。在《森林奇缘》的故事里,孩子们化身鲁斯兰的同路人,像曾经童年的我们一样获得梦想和勇气。

    年关将近,阖家欢成为大银幕上的主题,《森林奇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满足了小朋友,捎带手还能陶冶一下自己——看了几十年“王子和公主从此没羞没臊地生活在一起”的老派童话故事,或者“王子爱上灰姑娘”的好莱坞标配故事,看看这个剑走偏锋的“灰小伙儿”营救公主的童话,在今天这个渣男横行的时代,无疑也是一场治愈呢。

    影片里鲁斯兰和米拉相遇,在摆脱了恶人的追逐之后,二人在停满帆船的港口嬉戏,绯红的夕阳铺满整个港湾,那个镜头不是拍给孩子们的,那个镜头送给已经长大的你——像二十年前心里第一次有了喜欢的人。

    【详细】
    98971096
  • 梦里诗书
    2015/5/3 13:16:38
    不明所以的爱
    文/梦里诗书


    电影卡司在阵容上不可谓不强大,港星吴镇宇、任达华,内陆的余男、姜武,还有韩国男神金汎,甚连配角都是牛犇、鲁园这般的中国老戏骨,但一直用心拍烂片舍我其谁的牛朝阳再次用《爱我就陪我看电影》证明了其异乎常人的执导功底,那酸爽不敢相信。


    进军影坛的牛朝阳电影总喜欢着点反其道行之,这是在历经他《半夜不要照镜子》《床下有人》《白狐》那哭笑不得诸多神作洗
    文/梦里诗书


    电影卡司在阵容上不可谓不强大,港星吴镇宇、任达华,内陆的余男、姜武,还有韩国男神金汎,甚连配角都是牛犇、鲁园这般的中国老戏骨,但一直用心拍烂片舍我其谁的牛朝阳再次用《爱我就陪我看电影》证明了其异乎常人的执导功底,那酸爽不敢相信。


    进军影坛的牛朝阳电影总喜欢着点反其道行之,这是在历经他《半夜不要照镜子》《床下有人》《白狐》那哭笑不得诸多神作洗礼后得出的个人观点,《爱我就陪我看电影》一片亦也是如此,电影着实将一部本自喜剧的电影拍成了灾难片,那矫揉作态的酸爽达到了他恐怖片一直未曾企及让人鸡皮疙瘩不忍直视的观感,囊括老中青三代人的胡编乱造也就罢了,电影连幼儿都生硬的被串联到全民一起“爱我就要陪我看电影”这个神命题之中,全方位立体化六段群戏如同碎了一地的玻璃,怎么拼合却也难以成型。


    一部电影划分了六个编剧,电影构成的大致应该是一个编剧来负责一个故事,毕竟这非是一场群众演员的电影,几位腕们的演技在电影确中还是应当得到认可的,但角色的不合理性不禁感概这一群编剧都是哪找的群众演员?!吴镇宇或能胜任一个市井小民,但他却演不出北京出租司机那骨子里的地气,金汎与售票员之间的爱恋唯美却难进真实,那一身大师气的姜武确定他不应是端坐哲学课堂?电影赋予他如此深厚的情感功底又从何而来?这部电影如构筑云端的神迹,因为你放眼下望皆是空无,种种不且实际的编排配合导演将多重风格一锅乱炖于一部电影,用空洞来形容如此渣作都有觉是对该词的赞誉。


    电影对温情的渲染应是其源于能有以足够感人已诚的故事,而绝不是依靠如此造作全年龄段情感的狂轰滥炸,《爱我就陪我看电影》始终不明所以是什么让人去爱我就陪我看电影。
    【详细】
    7462740
  • 万方有罪
    2022/5/7 23:30:15
    林杭景,一位可怜的女性

    旧军阀时代,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给有志青年带来了思想革命。现实却残酷至极,虽然提倡新女性,虽然各种新观念振奋人心,但根本不存在自由平等的环境。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梦,社会的规则仍然是顽固不化的传统和弱肉强食的兽性。

    林杭景本来有机会自由恋爱,本来可以做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事,成就自我。可自从被一个强势的男人

    旧军阀时代,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给有志青年带来了思想革命。现实却残酷至极,虽然提倡新女性,虽然各种新观念振奋人心,但根本不存在自由平等的环境。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梦,社会的规则仍然是顽固不化的传统和弱肉强食的兽性。

    林杭景本来有机会自由恋爱,本来可以做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事,成就自我。可自从被一个强势的男人——萧三少盯上,命运就被锁进了牢笼。

    就像农村里一直被绳索锁住的狗一样,偶尔一次挣脱锁链,四处游走,体验到了自由自在。等被主人捉回来,没有意外的话,仍旧是被锁住,直到生命结束。而那一次的自由就像梦一样,只能加剧一生的压抑和痛苦。

    【详细】
    14384345
  • 格小巫Grace
    2017/8/12 16:41:59
    地球脉动片段+熊猫吃竹子 混剪

    效果没有想象中好。理由:1. 成龙配音,降低了纪录片的真实、专业、震撼感,增添了一些戏谑感,不停提醒观众:这是段子哦。2. 许多种动物的瞬间凑成了一整天。分给每个动物的时间很短,还没入戏就被打断,不过瘾。BBC的专业和投入毋庸置疑,然而拿「地球脉动」部分片段拼凑出这样一部影片,实在也并没有很高明。3. 排片量少,播放的影厅也小,票价还很贵。枉我提前那么久预订了离家n远的影院,也并没有体会到大

    效果没有想象中好。理由:1. 成龙配音,降低了纪录片的真实、专业、震撼感,增添了一些戏谑感,不停提醒观众:这是段子哦。2. 许多种动物的瞬间凑成了一整天。分给每个动物的时间很短,还没入戏就被打断,不过瘾。BBC的专业和投入毋庸置疑,然而拿「地球脉动」部分片段拼凑出这样一部影片,实在也并没有很高明。3. 排片量少,播放的影厅也小,票价还很贵。枉我提前那么久预订了离家n远的影院,也并没有体会到大银幕带来的视觉震撼。地标宁波。可能大城市会不一样吧。总结:不如用家庭影院看地球脉动。

    【详细】
    8744246
  • 鲍芳
    2016/11/25 5:55:16
    如果每个人都喜欢你,你得普通成什么样子?
    早早就订好了去看《海洋奇缘》零点场首映,因为这是一个与大海有关的故事,我最向往的地方。没想到,散场的时候,我一直在回味的,却是女主角莫阿娜的父亲、莫图鲁尼部落酋长图伊说的一句话。

    当图伊带着莫阿娜,来到山顶上堆放着历任部落首领放置代表他们各自石头的地方,对着总有一天将要接替自己领导部落的女儿说:“现在,是时候让你成为人们所期待的那个人了。”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莫名
    早早就订好了去看《海洋奇缘》零点场首映,因为这是一个与大海有关的故事,我最向往的地方。没想到,散场的时候,我一直在回味的,却是女主角莫阿娜的父亲、莫图鲁尼部落酋长图伊说的一句话。

    当图伊带着莫阿娜,来到山顶上堆放着历任部落首领放置代表他们各自石头的地方,对着总有一天将要接替自己领导部落的女儿说:“现在,是时候让你成为人们所期待的那个人了。”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莫名一惊。这句话,怎么那么耳熟?

    莫阿娜紧跟着说出了更让我熟悉的回答:“如果我没办法成为人们期待的那种人呢?”她的回答,仿佛就像从我自己嘴里说出的一样。

    这样的对话,哪里只是发生在了一个海洋部落酋长和他的继承人之间,分明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常见不过的对话。

    你我,是不是也在这样的对话间,长大成人?


    有一种绑架,叫我为你好

    父母,真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包括我自己在内)。在孩子降生之前,他们都会信誓旦旦说:我什么都不求,只希望他一生快乐、平安。可是等他真的到来,却渐渐变成了另一回事。明明孩子天性内向,非要天天拉着他往人多热闹的地方扎,美其名曰性格养成;明明孩子更喜欢运动奔跑,非要软硬兼施按着他练琴画画写书法,把这叫做为他好。

    《海洋奇缘》里的酋长图伊,也是这样一位爸爸。他年轻的时候,因为出海冒险,失去了亲爱的兄弟。这份伤痛,随着时间变成了内心巨大的恐惧,以至于哪怕他明明知道女儿深深热爱大海,却一步也不允许她踏足。因为他觉得这样做是为了她的安全,为她好。

    印象非常深刻,电影开场有一组画面:小莫阿娜第一次轻轻踏进海里,海水在她四周形成一道温暖的墙,像拥抱着她的怀抱一样,可在这时,图伊忽然在她背后出现,一声大吼,水墙倒塌了,反而把莫阿娜吓了一大跳。爸爸一脸严肃地告诉她:“你不能去那儿。大海里很危险。”

    这一幕,是不是我们生活中也经常发生。


    你经验的上限,决定孩子的起点

    最近,我两岁的女儿快要准备上幼儿园了。所以家里经常会和她一起谈论幼儿园,告诉她在那里每天可以玩什么,会有哪些有趣的事发生,还不时带她去幼儿园参观玩耍。因此,每次提到幼儿园,女儿都会大声叫“我要上幼儿园”,这已经成为小小的她最期待发生的一件事。

    可是,有一天我们在楼下玩,遇到一位邻居奶奶。当她听说我们即将把女儿送幼儿园,她脸上忽然显出一脸怜悯和遗憾的表情。老奶奶对我们说:唉,快抓紧让孩子玩玩吧,上了幼儿园可就不自由了。我被她说得一脸发懵。幼儿园怎么就不自由了?就因为要过集体生活吗?可是幼儿园还有很多在家里玩不了的事呢。

    回到家,我安静下来的时候,老奶奶忧心忡忡的神色又浮现在我眼前。我忽然明白,她何以会对我有那样一番话——她对幼儿园的负面看法,完全基于她自己有限的人生经验,比如她过去所见的幼儿园是管教严厉的,或者孩子得不到特别好的照顾,等等。

    长辈,对下一代最常做的事,不就是——以我的经验,那不好,所以你也最好不要。于是,上大学,对孩子说,考这个专业吧,因为好找工作,殊不知时代发展之快,几年后的职场已是沧海桑田;找工作时,对孩子说,选个稳定,不那么辛苦的吧,殊不知就算稳定如公务员,有一天也会经受市场考验;乃至谈婚论嫁,成家生子……至于孩子自己的梦想,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不重要。安全第一!直到孩子最终也在这样的父爱母爱中,慢慢变成像我们一样平庸无趣的大人。

    然而,我们今日的经验,未来真的还管用吗?就像图伊,认为自己这一代已经完全失去航海家的DNA,完全没有料到,女儿却是被大海选中的女孩,拥有驾驭大海的天赋。这份天赐的礼物,差点葬送在父亲盲目的爱里。

    我一直深深以为,身为父母,我们唯一最该为孩子做的,不是用自己的经验框住孩子蓬勃的生命,而是不断提高自己认知的上限,因为你孩子的未来将以此为起点。

    如果每个人都喜欢你,你得普通成什么样子?

    《海洋奇缘》的电影主题曲《How Far I’ll Go》很好听,尤其喜欢里面一句歌词:“我希望我能做个好女儿乖女儿,但这只会让我受限于这海边,无论我多想努力去看看世界。”

    没想到在美国文化里,努力摆脱做一个人人期待中的“好女儿”、“乖女儿”,也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何况中国文化下的家庭。我们打小就是活在“别人家小孩”和“大家的期待”阴影下,长大能找到真正的“自我”真是非常不容易。

    现在,轮到我们自己当父母了。我们常觉得自己的孩子独一无二,但又不自觉来跟周遭社会比较。我们要如何打破这个魔咒?

    我真心希望我的女儿,假如有一天心中也升起这个问题:“如果我没办法成为人们期待的那种人呢?”她不会像莫阿娜或者我这么纠结。她的答案会是:那就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好了。

    我也真心希望她未来可以生活在一个,不会因为她的身高颜值而判断她价值、不会因为她结婚早晚生不生小孩甚至喜欢男人还是女人而给她贴标签、不会因为她是女生所以应该去干这个不应该去干那个的时代。

    这个时代其实正在来临。即便没有,我们这些大人,现在也可以开始着手创造了,因为不只是为孩子,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小中信童书曾在《疯狂动物城》和《海底总动员2》上映同时,采用全新理念与美学体系,推出系列同名IP动漫童书。这一次,同样制作了《海洋奇缘》系列童书,完全创新的愉悦阅读体验,和你一起延续银幕的感动。
    小中信出品,《海洋奇缘》系列童书
    小中信出品,《海洋奇缘》系列童书
    【详细】
    81932563
  • 义理追剧
    2022/3/10 19:48:33
    一口气刷完了8集,中规中矩
    一口气刷完了8集 中规中矩,剧情很吸引人 但结局有点拉垮 可能是为拍第二季做铺垫 那个化妆师就这样白白死了? 警方就没有一点线索? 那个男粉丝难道就是一变态? 和女主没有什么渊源? 女主最终为什么不把儿子是曼尼的消息告诉曼尼? 警方的智商真的是毫无下限 太多吐槽的地方...  (展开)
    一口气刷完了8集 中规中矩,剧情很吸引人 但结局有点拉垮 可能是为拍第二季做铺垫 那个化妆师就这样白白死了? 警方就没有一点线索? 那个男粉丝难道就是一变态? 和女主没有什么渊源? 女主最终为什么不把儿子是曼尼的消息告诉曼尼? 警方的智商真的是毫无下限 太多吐槽的地方...  (展开)
    【详细】
    14266220
  • 文泽尔
    2009/4/30 0:13:19
    党徽的背面恰是万字轮:关于拉贝其人其片的一点随感
    门萨党徒Florian Gallenberger最近因为这部片子受到了不少媒体的指责,《南德日报》《法兰克福评论》及专业电影期刊《电影院》不约而同地批评本片为求获奖及迎合观众口味而对拉贝原著进行了过多的改编,其中一些言论甚至显得相当尖刻:“一些(请注意两处引号内的措辞)”人物形象出于艺术创造的目的被“再次拔高”过了。言下之意有两点,其一是片中或真实或杜撰的人物不合史实,F.G.不带“严肃态度”地将
    门萨党徒Florian Gallenberger最近因为这部片子受到了不少媒体的指责,《南德日报》《法兰克福评论》及专业电影期刊《电影院》不约而同地批评本片为求获奖及迎合观众口味而对拉贝原著进行了过多的改编,其中一些言论甚至显得相当尖刻:“一些(请注意两处引号内的措辞)”人物形象出于艺术创造的目的被“再次拔高”过了。言下之意有两点,其一是片中或真实或杜撰的人物不合史实,F.G.不带“严肃态度”地将本应有更多纪实要素的敏感题材拍成了商业片;其二则在对拉贝本人事迹本身的评价标尺上。自96年底日记被公布以来,其形象和事迹在德国就备受争议:美国时报当时称拉贝为“好纳粹”,一个“中国辛德勒”的称号,略带强制地给这位已过世半个多世纪的汉堡商人定了性(一些观点亦认为辛德勒仅仅是“小拉贝”,他的形象才真是被电影给拔得过高:辛德勒那1200人规模的犹太人收容工厂,实际是为着战后他本人的“去纳粹化”铺好后路,与拉贝等人义务拯救20万南京平民的“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行动相比,根本是云泥之别——孰是孰非,与本文无关,此处按下不表)。
    但德国民众私下里大概认为将一个救助者形象同纳粹简单联系起来是不合适的,尤其是作为一种带有“某种意味”的宣传手段,就更加不是滋味。《拉贝日记》的原著琐碎、零乱又朴实,我早些年前曾读过,现在的印象也是零零散散:其实这位西门子工程师和纳粹党之间的联系实在是不紧密,他在南京待的时间过长,(似乎,这里我的印象不是很确定,待考)是在中国加入的纳粹党,于祖国所发生的事情都是在南京事件之后归国才有所了解(这就像是君特格拉斯承认他的党卫军身份,说是当时的一种“自觉”一样:当然也有些人说这位老人是为了那本《剥洋葱》的销量借题炒作)——他的事迹到底是否应该过多地和纳粹概念本身栓在一起,这里暂且不论。不过有一点我印象颇深,就是日记中拉贝多次利用了他作为纳粹党员的身份,将进入他宅邸滋扰他所庇护的中国平民的日军喝退。一面纳粹党旗,举起的时候可以作为冲锋杀戮的信号,放下时倒成了醒目的黑色红十字标。我猜当时拉贝所救助的那些南京市民中,大概也有些会将卐错认成卍,将这位说着大家听不懂的方言的外国大叔当成乱世里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吧。
    南京1937年末1938年初发散出来的各色人性,打零拆散来审视,比单单盯着30万这个数字看应该要理性得多:陆川和F.G.都清楚这一点,这算是作为电影人的自觉。不过两人的手段不同,在各自国家收获的评价也不同。陆川更倾向于描述事件,角色是他的画笔而已。在已有的不少评论中可以发现,上万人“不争唯等死”的那个镜头刺痛了很多同胞的内心,观毕不觉要去批评或感慨这种将人性打得过散的消极运镜心态。这样处理究竟好是不好,各人眼里当然不会有定论,不过我猜,收集资料时的陆导多半看过一张名为“南京入城式当日、菓子?煙草の配給を受け、喜んで日本軍の万歳を叫ぶ南京の避難民(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heers_for_Japanese_forces.jpg,转自维基,看不到请翻墙)”的历史照片(这对于一位拍摄过以保护藏羚羊为主题的纪实类影片的导演而言,是个还算合理的推测):一点小恩惠就能够让中国平民拥着鬼子军官高喊万岁,这让人不觉忆起鲁迅在仙台看国民围观同胞被砍头影片时的沉痛心情——还原时景心态的要素,《南京!南京!》应该是做到了的。F.G.则更倾向于表现人物,他的重心是切题,是“艺术化还原(顺着德国媒体的思路走)”一个真实的拉贝。虽然这个片子获了奖,但这点却还是有点难做到,因为五十年来敏感惯了的德国人很难弄明白——其实这部片子,纳粹也可忽略,南京也可忽略,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德国商人在做着他认为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而这正是所谓人道主义精神在实例方面写下的最恰如其分的注脚。
    拉贝的妻子多拉倒不认为丈夫在南京的行为有多值得夸耀,尤其在拉贝先生被作为某些别有用心的象征之后,她借媒体之口说了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话语:“托尔斯泰有一段日记大概是这样写的:孩子们有时把面包、砂糖和钱送给别人,以为这是在行善,因而自鸣得意。孩子们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可是大人们应当知道拿别人的东西送人,这并不是在”行善“。”,这段话的韵味有好几层,因而我认为引得高明,但在这篇文里详细剖析这段却似乎不合主题(这或许是借口,毕竟由此发散过多也不太好。p.s.这段话貌似索尔仁尼琴在自传里也引过,但立意不同)——认为“孩子们”指“拉贝”、“政府”或者“媒体”,都可引出一番不短的议论及考证,关于拉贝问题在德国的不见定论,由这个例子自可窥其一斑。
    有趣的是,年轻的才子导演F.G.在中国待了两年,媒体便有些对他认生,刻意将他曾经获奖的《Schatten der Zeit》和《Ich will sein》搬出来为他本人进行注解,并且故意强调和《John Rabe》之间的“大不相同”。似乎F.G.在红色中国待了两年,拉贝没有拍好,反而自己倒变成了第二个“拉贝”似的。罢了,如前所述,F.G.是门萨党徒,拉贝则是“好纳粹“;卐是第三帝国党徽,卍万字轮又被玄奘念成”德“……纳粹与佛陀,恶与善,德国与中国,鬼子与南京,这一切的反说正说、慷慨陈词、正义凛然、历史原貌、艺术改造之类,当下都不过是流于2d画面、扬声器声音及手敲文字的争论。哪一天鬼子再来,围城之际给读这些文字的读者们一把枪,你敢挺身向前么?那时候你在想些什么呢?
    请别拿这问题来反问我,我没经历过那场面,拿浪漫的假设来堆砌道德高度,某文可办不到^^
    【详细】
    2003240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