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结局了,具体的感想补充在后面,总的来说,一句话: 我本来对它有90分的心理预期,以为可以更惊艳,没想到结局走向还是平平无奇难逃套路……
说句题外话:这部剧的片尾曲和剧集不太搭。
这个浓烈的抒情风格真的一点都不适合肖鹤云李诗情。他们二人搞事业为主,爱情线始终隐隐约约,但歌给人的感觉是二人已经深爱多年咯~
而且“英文词”“抒情曲调”和剧情并不搭配??。毕竟这是一个现实风格的剧,换一个关于勇气的风格较燃的片尾曲会更好。
个人认为《开端》唯一出彩的配乐,就是那首纯音乐《调查中》。
————————————————
更新至第8集:
看第一集的时候还觉得,能看,但节奏欠佳,不光是给公交车、外景、爆炸的镜头冗余,给女主心理变化和表演的镜头时长也过长了。
开头5分钟是个好设计,但其实第一集没有太吸引我看下去,原因之一是江警官的表现,我怀疑现实中是否有这么冲动和职业素养欠缺的警察。
另一个原因是,护士说女主脑震荡不能谈话太久,但他们谈了那么久,护士还不进来打断……
不抱什么期待地看下去之后,第一次被惊艳,是市局说上头要来人,所以要无证据拘留男女主,这一瞬的现实反射让我对它刮目相看。
第二次惊艳是两人在报不报警上面的辩论。
“怕死有错吗?趋利避害不是人的天性吗?我做不到像你那么善良,我就是恶劣吗?”
“我们自己也是尸体。善良不是廉价的美德,要和能力相匹配。”
台词充分体现人性,铿锵有力。
第三次惊艳,是二次元男孩子和他的猫。我第一次看到一个国产剧如此温柔包容地展现二次元的世界,没有刻板印象,没有符号化,而是很真诚,让我很感动。
对男孩父母的刻画也是从两个角度出发,观众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润物细无声。
后来我才逐渐明白它是通过一辆公交车爆炸事故,挖出车上每个人物背后的故事,通过对每个小人物的挖掘来反映桩桩件件有典型性的社会问题。
探讨的核心是人性。社会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舆论对人的误解与伤害、大众对二次元的刻板印象、来自至亲之人的伤害。
剧情加入了“直播、游戏、外卖、二次元”等当下潮流元素,也充分体现出对年轻人的尊重。
它传递出一种思想:不要被表面现象蒙蔽而轻易下定论,不要随随便便瞧不起任何人。
几乎每个人物都有故事有前情,不符号化不单薄。小到油罐车司机,小到一辆私家车上的父子,台词写得都那么鲜活真实。
以前反感的江警官,在看了他第一次出勤时的紧张模样,和壮烈牺牲后,就发现他的人物塑造不扁平了。现实生活中或许就有这么轴和直的人吧。
寥寥几笔就把群像刻画得很好:直播主播、刑释人员、哮喘病患者、二次元人士、下岗工人……
一哥的反转真的很打动我,本来以为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手机不离身的网民,没想到是个热心人。
老伯把瓜分给大家的时候,我甚至以为炸弹持有者也被人间真情打动,不打算引爆炸弹了。还在想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设定也很不错——本来以为是“以暴制暴”才能化解,没想到直接被“人间大爱”感化。
但显然,这是一部层层递进的网剧。“凶手”必然更复杂,简单的感化是无法化解问题的。
工人递给女主卫生巾那里,虽然有些刻意,为剧情服务,但是“传统的中年男人能照顾一个女孩递给她卫生巾”这样的构想也让人赞叹。
现在都是在讲【车上人】的故事,相信以后会返回来讲【两位主角】的故事。
两人上的那个楼,是环形的,取景也是用心了,【镜头语言】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