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7534
  • 罗拉
    2022/12/7 1:20:40
    会是我失眠时候愿意看的纪录片

    看过很多电影,结束后字幕也爱看,李屏宾,杜笃之和陈光荣,这三个名字见过很多次。很喜欢《海上花》,绮丽糜烂的场景,幽暗的光线,我常想起去北京湖广会馆看戏台,工作人员给我讲的,因为二楼灯笼照明、所以光亮会灰暗。

    做摄影要离开家,会亏欠亲人,可是不做喜欢的事,自己会不开心。《花样年华》领奖词,是讲想起自己母亲的花样

    看过很多电影,结束后字幕也爱看,李屏宾,杜笃之和陈光荣,这三个名字见过很多次。很喜欢《海上花》,绮丽糜烂的场景,幽暗的光线,我常想起去北京湖广会馆看戏台,工作人员给我讲的,因为二楼灯笼照明、所以光亮会灰暗。

    做摄影要离开家,会亏欠亲人,可是不做喜欢的事,自己会不开心。《花样年华》领奖词,是讲想起自己母亲的花样年华,却在孤苦的照顾几个孩子,把奖送给母亲。很平实的几句话,由这个看起来粗旷的摄影师说出来。

    里面提到的很多合作对象的电影,个人都很喜欢。只是法国的那个电影,把灯打在地上,用蓝色塑料袋反光,好奇,想看。豆瓣上是哪一部啊?

    台湾电影人和香港电影人,群体风格泾渭分明。台湾电影就像缓缓的溪水,却在人的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详细】
    14805409
  • 雁渡寒潭
    2022/10/24 0:46:24
    道上那两点

    家里那扇卧室的门总是关了又掀开条缝,闹不清是风吹的还是被推开的。2022年新冠不杀人了,疫情还一阵一阵折腾,成年人就是分居两地不得团聚,或居家办公屁股粘在椅子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倒有两百五十天出不了城的,心情自然不会好。小孩子就影响人生道路了,网课变成了游戏课,中学生活也过程了游戏生活,突然沿轨道驶入了青春期,原本还能好好说话的,突然变了本葫芦,啥事都对着干,时时

    家里那扇卧室的门总是关了又掀开条缝,闹不清是风吹的还是被推开的。2022年新冠不杀人了,疫情还一阵一阵折腾,成年人就是分居两地不得团聚,或居家办公屁股粘在椅子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倒有两百五十天出不了城的,心情自然不会好。小孩子就影响人生道路了,网课变成了游戏课,中学生活也过程了游戏生活,突然沿轨道驶入了青春期,原本还能好好说话的,突然变了本葫芦,啥事都对着干,时时刻刻的别扭。

    这个电影打开不这怎么就是黑屏,于是就抽时间听完了。本来这片子就是看个好奇,没了图像,更谈不上好了。别的观众可能关注的是宾哥的作为摄影师的成就,我就只当个“人”来看的。影片中侯孝贤、姜文和舒淇的描述中,宾哥的影像跃然纸上,虽然是胡子拉碴看着是个粗人,其实心底极其温柔,对同行晚辈没有架子乐于提携有问必答,对自然界万物包括光影都顺其自然,见什么都觉得天赐的美好。他说中国的“道”字上面两点就是阴阳,是两片叶子,工作的时候摆轨道都尽量不去压到小草;他说酒泉突降的大雪是天公赐福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就看他们会不会用了。可是谈到工作,他说自己一直在路上,感到愧对家人,但是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工作在结婚之前就已经定好了,如果为了每天和家人在一起而牺牲了爱的事业,自己也会不快乐的。如今工作期间长时间不能和家人在一起,造成家人不快乐,也是没有办法的。简简单单道出人生就是非此即彼的,我们无论如何选择都是孤独的,沉浸在一件事情,就算是快乐也很难和人分享。想找一个人拥抱也找不到,想说一个事也找不到人分享。

    这几天极其难过的,被psycho家暴了,光头们在家在学校又极叛逆不懂事。自己一个人哭,哭得心肺都要撕裂开来,后来在群里at几个相关的亲戚,又朝某个打电话来的人吼了几句发泄,对方借口挂了电话,群里的老老少少忙不迭推脱干系,觉得没意思便退了群了。虽说人性经不起考验,这浪费人生的虚伪关系断了就断了,没什么可留恋的,省的在这虚妄的地方耗掉自己的光阴。后来就病了,急性腮腺炎,痛得很厉害,还是有朋友惦记,连着打电话6个多小时陪我到凌晨3点,怕我状态不好都不挂的。真的感谢。人比较一下,高低立现。

    有朋友的陪伴,病体虽然还是病体,病体里面还是有两片生机勃勃的叶子又开始生长了。有人说,时间放在哪里生命就在那里。还是用时间在自己心里种上两片叶子吧,就算孤独也还是有希望的。

    147211263
  • 老顾
    2022/8/3 15:42:23
    随便说说

    一直放大屁,其实太虚,牛皮不够撑,加踏实地说几个感动的点。1阿宾和叶子的对话。他用手机拍摄风吹着的叶子,觉得叶子的摆动是它在诉说,在舞动,略带溺爱口气地让叶子keep talking and dancing ,自己又忍不住地笑,肆无忌惮的笑。2说他很快乐,可能自己长时间无法回家不能让孩子家人快乐,但是他没的选,他只是选择了他快乐之路的入口,沿着路一直走,其

    一直放大屁,其实太虚,牛皮不够撑,加踏实地说几个感动的点。1阿宾和叶子的对话。他用手机拍摄风吹着的叶子,觉得叶子的摆动是它在诉说,在舞动,略带溺爱口气地让叶子keep talking and dancing ,自己又忍不住地笑,肆无忌惮的笑。2说他很快乐,可能自己长时间无法回家不能让孩子家人快乐,但是他没的选,他只是选择了他快乐之路的入口,沿着路一直走,其他的东西都是自然产生的影响,他没的选。3和侯导的不言说的懂得。他说他是少数跟着侯导受苦的人,侯导说他是总不会让他失望的人。我一直觉得艺术家的语言未必是精准也未必善于言说,他们的表达是通过他们的戏,他们的像片,他们的画,他们的装置,他们的音乐来”言说”,媒介的不同,沟通就会有屏障。而他们两位的这种默契,和从紧张到自由的关系,是难得让人羡慕

    【详细】
    14553373
  • 半夏未澜~
    2022/5/5 20:57:16
    影像诗人-李屏宾

    其实人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总是会去关注剧情的发展以及影片背后的深意,但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影片中光影之间的变幻。但其实故事都发生在光影之间,虽然我不太爱看年代过于久远的影片,但是我还是很喜欢那些个光影镜头。其实这些镜头是台词外的话,无人能够说清,而且每个人的感受也不一样。但是我自己却说不上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当纪录片里面讲到那些经典镜头的时候我才确切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和情绪(例如《海上花》里

    其实人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总是会去关注剧情的发展以及影片背后的深意,但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影片中光影之间的变幻。但其实故事都发生在光影之间,虽然我不太爱看年代过于久远的影片,但是我还是很喜欢那些个光影镜头。其实这些镜头是台词外的话,无人能够说清,而且每个人的感受也不一样。但是我自己却说不上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当纪录片里面讲到那些经典镜头的时候我才确切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和情绪(例如《海上花》里各个军官都搂着女人围坐在桌前的镜头;还有后面红气球慢慢升起,??倒影在石板路上的镜头,我都非常喜欢,很细腻)。其实这些镜头是台词外的话,无人能够说清,而且每个人的感受也不一样。

    这部纪录片让我认识到李屏宾这样优秀的摄影师。挪威南方影展寄予他的评价是影像诗人,我觉得再贴切不过了。他善于运用光影,也善于寻找一切与光影有关的道具,更善于抓住,机会记录光影。他是最好的摄影师,也是最好的合作伙伴,也是最好的领路人,他热爱摄影,摄影也没有辜负他,他的人生是光影人生,光影照亮了他的人生。

    “谨以此片献给电影工作者以及他们的家人”,我相信正是因为有像李屏宾这样千千万万为电影事业奋斗终身的人以及他们背后家庭支持,光影世界才能够大放异彩!ps:《海上花》《童年往事》已被成功安利,一定要好好品一下!

    【详细】
    14380559
  • Solitude
    2022/1/5 22:46:16
    光影诗人

    李屏宾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导演和摄影师真的可以相互成就,他偷偷摸摸给《戏梦人生》加柔焦滤镜,力图不让导演发现,但又尽力达到他想要的效果,侯孝贤导演拍摄《恋恋风尘》的时候,按计划应该是大晴天,但台风来了,他们就拍台风,有时候电影会有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有些人愿意等,有些人觉得这就是命运。

    李屏宾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导演和摄影师真的可以相互成就,他偷偷摸摸给《戏梦人生》加柔焦滤镜,力图不让导演发现,但又尽力达到他想要的效果,侯孝贤导演拍摄《恋恋风尘》的时候,按计划应该是大晴天,但台风来了,他们就拍台风,有时候电影会有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有些人愿意等,有些人觉得这就是命运。

    自然的风真的太奇妙了,《夏天的滋味》,导演和演员发现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突然来了一阵风,意料之外的风反而让电影有种顺势而为的感觉。

    李屏宾觉得有时候电影还没拍完就有结果了,很多很好的东西,美妙的光影就在那里,你没有看到,拍到就是拍到,错过了就没有了。

    他跟姜文在酒泉拍摄的时候突遇大雪,其他人都很慌张,姜文也拿不定主意,去问李屏宾,他说,这是上天赐给你的,买都买不到的,那部电影就是《太阳照常升起》。

    影片中出现很多李屏宾参与拍摄的电影片段,你会觉得他的的人生跟这些电影已经分不开了,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拍摄中度过,那些光影也是他的岁月,他的记忆,他的一生,他把时间留在了那里。

    电影是真实的吗?侯导说,它是再造了一个真实。

    【详细】
    14121593
  • RoarBrain
    2020/5/12 23:09:55
    “每一天都是好天”

    “拍电影的人,和看电影的人都在旅途上,一个回程 另一个出发。” 其实人生也是一场旅程,我们在路上一分钟一分钟的耗光了生命。最后大家存在的痕迹,都随着风飘散了。看完电影,其实最令人佩服的不是李屏宾的摄影,而是他待人处事的态度。还有对生活的态度,在他眼里每个生命都有各自独特的意义。影像的力量真的伟大。

    “拍电影的人,和看电影的人都在旅途上,一个回程 另一个出发。” 其实人生也是一场旅程,我们在路上一分钟一分钟的耗光了生命。最后大家存在的痕迹,都随着风飘散了。看完电影,其实最令人佩服的不是李屏宾的摄影,而是他待人处事的态度。还有对生活的态度,在他眼里每个生命都有各自独特的意义。影像的力量真的伟大。

    12589322
  • 古三月的小江湖
    2020/3/19 23:44:02
    阿宾是镇场子,给人安全感的人。

    对待光、影,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1、有味道的场景

    认为做摄影师首先要了解灯,不观察光影,你永远不会掌握的好变化;你不关心它,它就永远不会是你的。甚至从陶瓷当中学习颜色,买旧物不断洗刷出新色……他认为将真实的光影和人物放在一起,让场景「有味道」

    2、珍贵的自然光

    他拍电影喜欢呈现很真实的光色面,用生活中自然的光色。

    对待光、影,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1、有味道的场景

    认为做摄影师首先要了解灯,不观察光影,你永远不会掌握的好变化;你不关心它,它就永远不会是你的。甚至从陶瓷当中学习颜色,买旧物不断洗刷出新色……他认为将真实的光影和人物放在一起,让场景「有味道」

    2、珍贵的自然光

    他拍电影喜欢呈现很真实的光色面,用生活中自然的光色。

    认为很多灯、很多颜色的话,那些很微弱的情绪光晕会被吃掉,场景就变的没有味道,因此常常会捕捉很微弱的光和颜色,并且想办法把它留下来。

    3、顺势而为“佛系”拍电影

    他说:“你觉得风要来了,顺着势头拍,风真的就来了,很多是老天要给你的东西,结果都在不同的地方等着你,很好的光、很好的位置当你注意不到,真的就过去了。

    合作侯孝贤时候,学习了很多:

    “跟着侯孝贤,天天都是好天”(好甜~)

    跟侯孝贤学习很多,很多时候要借力自然,坦然的应对一些突发的自然变化,“所有东西都可以调整,这才是真实面,为什么一定要是阳光;台风也是有情感的”

    合作姜文,也受到很好的评价:

    《太阳照常升起》酒泉沙漠里面遇到暴风雪,本来以为是自然灾害违背人愿,但是阿宾说成是“天赐良机、买都买不到的机遇”;这样导演豁然开朗,最后竟然拍出了所有人都特别印象深刻的经典画面。

    【详细】
  • 12410629
  • 李米
    2019/6/25 23:19:08
    李屏宾:我和侯孝贤天天是好天

    这是近期看的最轻松的纪录片,很喜欢其中的纪实片段和细节,所以想把它们记录下来。

    和侯孝贤在片场讨论时,骑着机车停路边的女生看了几眼后认出了侯孝贤,问他在拍什么,侯孝贤很耐心地解释为了纪念一个法国影展60周年拍一个电影院的短片。女生说,很少有人来这边拍,我很感动。两人握手交谈的状态很

    这是近期看的最轻松的纪录片,很喜欢其中的纪实片段和细节,所以想把它们记录下来。

    和侯孝贤在片场讨论时,骑着机车停路边的女生看了几眼后认出了侯孝贤,问他在拍什么,侯孝贤很耐心地解释为了纪念一个法国影展60周年拍一个电影院的短片。女生说,很少有人来这边拍,我很感动。两人握手交谈的状态很像街坊邻居。

    10266375
  • 威廉
    2018/5/31 19:44:09
    一个用光影作诗的人

    电影摄影师无论他如何成功,似乎都不像导演或演员那样受人瞩目。在奥斯卡的奖项里,最佳摄影奖好像也只被归入末流的“技术”类别。这让人们在谈起电影的艺术的时候,就少谈及摄影师的了。他们拍得好,就只因他们的手艺好吗?纪录片《乘着光影旅行》告诉我,不是那么简单,而且,电影摄影师是可以和导演并肩站在艺术的巅峰上的。

    <

    电影摄影师无论他如何成功,似乎都不像导演或演员那样受人瞩目。在奥斯卡的奖项里,最佳摄影奖好像也只被归入末流的“技术”类别。这让人们在谈起电影的艺术的时候,就少谈及摄影师的了。他们拍得好,就只因他们的手艺好吗?纪录片《乘着光影旅行》告诉我,不是那么简单,而且,电影摄影师是可以和导演并肩站在艺术的巅峰上的。

    台湾摄影师李屏宾拍了很多我喜欢的电影,譬如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侯孝贤的《恋恋风尘》、《海上花》、王家卫《花样年华》等等。我看《乘着光影旅行》之前并不知晓,这些时间跨度很长的电影都出自同一人之手。这部纪录片最吸引我的是,它着力描述“摄影机背后的故事”,也就是宾哥的故事。在不经意之间,将摄影艺术的秘密端了出来。

    其一是他常存感恩之心,对天地,对母亲和家人,对他的同行前辈。其二是他天性细心,如姜文所说的,别看他是个胡子拉碴的黑大个,心思蛮细的。更重要的是他有超凡的平常心,他会顺着天地的脾气拍出与众不同而充满魅力的光影效果。正如他说的,对他来讲“天天都是大好天”,即使剧本上要求拍艳阳天却遇上暴风雪,导演认为倒霉之际,他总能让大家信服这是天赐的良机并留下杰作。

    有人如此评价宾哥,他是一个用光影作诗的人。回想看过的他的作品,感觉这句评语恰当至极。

    2011.8.7 http://william-ho.lofter.com/post/6c3aa_ee74de84

    【详细】
    9405851
  • dearalice
    2014/5/6 17:09:20
    李屏宾,电影论“道”
               采访中,李屏宾谈到“道”字。
      
      ”中国字这个道,上面就是两点,就是阴阳,每一个植物的生长都是两片叶子,没有三片叶子。然后到我工作的时候,常常需要摆设轨道什么的,尽量不去割坏草,压坏什么。“
      
      李屏宾的电影之“道”也并不止
               采访中,李屏宾谈到“道”字。
      
      ”中国字这个道,上面就是两点,就是阴阳,每一个植物的生长都是两片叶子,没有三片叶子。然后到我工作的时候,常常需要摆设轨道什么的,尽量不去割坏草,压坏什么。“
      
      李屏宾的电影之“道”也并不止于如此,“一部电影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才会有好的结果。这不代表在现场你会是快乐的,你必须顺势这些东西。这也是和侯导工作学了很多。”更重要的还是他跟侯导合作时学到的这种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态度。
      
      他讲到当年拍摄《童年往事》时的一场戏。侯孝贤原本的设定是晴朗的午后,结果遇上台风天,于是就顺势拍了,风雨中摇摆的百年大树,被人力三轮车拉走的生病的母亲,对着窗外雨水唱歌的哥哥……风雨中的台湾潮湿又寂寞,更像是一个人经年之后记忆里的模样。
      
      后来,李屏宾跟姜文拍摄《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在酒泉遇到暴风雪。几天的停工不仅造成预算超支,更重要的气候可能由此转变,变得更冷更难办。就在姜文也在犹豫该怎么办的时候,李屏宾却说:”姜老师,这是天赐给你的,买都买不来。“跟当地人一打听,的确,在荒漠遇上大雪,也是多年未见。于是,后来影片中才出现了荒漠大雪的动人景象。
      
      他说:”一个片子还没有拍已经有结果。那些结果都在不同的地方等着你。有时候会阴错阳差,结果改变,但是都在,或者你看到。很好的东西在那边,很好的光色在那边,那个位置是这样,你怎么用它,这些都在,你没看到就没有了。
      
      
      ————————————————————————————————
      我相信一个好的作者,他的作品、他生活的态度以及他的人生是一致的,是互相映射的。总是这样的。而一部好的传记(电影)体现出的也恰好是这点。
    【详细】
    6660850
  • White Mint
    2013/9/2 19:49:45
    光影人生
    生命如光影,一晃即逝,光影如生命,是活着的。
    那些光影不仅仅重现了我们的生命,更多时候,是重新建构了我们的记忆。
    电影如梦,梦境比现实更真实。
    电影给了你一个窗口和一份专注力,看树叶跳舞,跟他们对话,让你可以在这里尊重每一个受造物,更惊叹于上帝所造的生命,让人如此震惊。
    生命如光影,一晃即逝,光影如生命,是活着的。
    那些光影不仅仅重现了我们的生命,更多时候,是重新建构了我们的记忆。
    电影如梦,梦境比现实更真实。
    电影给了你一个窗口和一份专注力,看树叶跳舞,跟他们对话,让你可以在这里尊重每一个受造物,更惊叹于上帝所造的生命,让人如此震惊。
    【详细】
    6258144
  • kusicat
    2012/5/19 17:10:55
    闲聊
    机缘巧合,因为《乘着光影旅行》一片的交流活动,有机会接触到导演姜秀琼,实在忍不住想记下这些听来的琐屑。

    1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她说她当时已经读大学了,看到杨德昌导演招群众演员,于是便和几个同学去碰碰运气,想的是去凑热闹,当一个在电影院鼓掌那种群众演员,去看看明星,说这话的时候导演放下筷子,跟一个天真的小孩一样比划做鼓掌的动作,眼睛笑眯眯的。结果杨德昌导演连群众演员都一
    机缘巧合,因为《乘着光影旅行》一片的交流活动,有机会接触到导演姜秀琼,实在忍不住想记下这些听来的琐屑。

    1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她说她当时已经读大学了,看到杨德昌导演招群众演员,于是便和几个同学去碰碰运气,想的是去凑热闹,当一个在电影院鼓掌那种群众演员,去看看明星,说这话的时候导演放下筷子,跟一个天真的小孩一样比划做鼓掌的动作,眼睛笑眯眯的。结果杨德昌导演连群众演员都一个一个的试戏,试到她的时候导演说那你来演谁谁谁吧,结果就演了张震的二姐,后来才知道当时几个主角完全没有敲定,杨导演就在这些群演中挑了。这是她此生唯一一个角色,并且获得28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的提名,之后杨德昌拍独立时代,把她叫来写剧本,她说她也不知道怎么写,想想还是在片场帮忙吧,于是开始当杨德昌后来是侯孝贤的副导,自己拍片。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从此之后踏上了电影这条不归路。这桥段真是听到烂,在《乘着光影旅行》一片开头李屏宾也说自己考上中影纯属意外,他是替补别人进去的。说来说去好像都是人的命水。

    她说牯岭街拍了八九个月,光是自己的戏份就拍了半年,第一天去片场的时候,穿着北一女的戏服,小猫王还是谁,就歪着头问,真是北一女的?其实她那会已经念大学了,比二哥张翰大多了。片中导演索性都用真名,张震就是张震,姜秀琼就变成张琼。她说那会演戏都没有看到全部剧本,只有自己的部分,所以演完都其实不知道故事是什么。等到放映的时候,看到小四给自己写信,歪歪扭扭地画鬼脸。她才反应过来,“写给我的诶!”在电影院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她说远流出版社要出一套书,采访她关于杨德昌导演的事情,拒绝了,她说她会失控,不想讲,采访都拒绝。她跟我们说到杨德昌三个字都开始声音哽咽,然后立刻打住。原来,心上的烙印会有这么深。


    2 乘着光影旅行

    导演说她一直对摄影有兴趣,然后有一天就跟李屏宾说我来拍你的记录片吧,把香港的关本良也吸引了过来。一拍拍了三年,拍的摄制组只有两个人,就是关本良和姜秀琼。两个摄影师都很紧张,关本良因为要拍自己崇拜的大师,紧张得不行。李屏宾拍了别人半辈子现在轮到自己被拍也紧张得不行。

    她拍之前就写信给李屏宾,李屏宾反复问她,你真的决定了?这片子铁定亏本的。她说决定了,李屏宾就说,那就我们一起做好它吧。我们问导演这片子预算是多少?导演说,我其实都不知道预算有多少,因为拍的那几年自己家里的帐和拍片的帐混在一起了,搞到后来都不知道自己欠的债是电影的还是自己家里的。最后的最后弹尽粮绝了,幸亏一个银行家投了一些钱才得以完成。她说,“我们有个特殊的环境,拿政府的辅导金拍片,这辅导金是老百姓的纳税钱,台湾电影人拍的是良心电影。”

    本来片子还要继续拍下去的,她说她好像拍着拍着不知道要何时收尾,是金马奖开始催了她才做剪辑。最后全球首映的时候各国导演都来了,李屏宾也来了。男主角第一次看这片子就是在万人瞩目的电影院看,紧张得一直抓自己的胡子。
    导演说她拍李屏宾,结果拍着拍着又好像在拍侯孝贤,因为他们俩太密切了,太分割不开了。

    我们看片子中两个人的互动,两个人一块挠头,一块嘟嘴。动作一致。李屏宾好像是侯孝贤的,无论他又去香港去大陆去法国去日本拍,都好像是侯孝贤把他借出去的。借出去肯定要还回来。

    拍的是李屏宾,却拍的是台湾电影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永远不会再重现,就像电影中出现的那几张泛黄的新浪潮旗手的照片。你拍一个人,好像拍了所有人。他们的气味好一样。


    3 电影而已
    摄影大师的记录片,似乎应该是记录荣耀才对,却充满了无奈和惆怅,李屏宾在片子中说外出拍片是痛苦的,然而又说,如果不做这一行可能一辈子都不快乐。看似矛盾,但是又很中肯。人生就是选择,选择,选择。无论怎么选都会有遗憾。
    【详细】
    54331618
  • 左翼
    2011/12/16 17:44:39
    乘着光影去旅行----光影诗人李屏宾
    李屏宾,用光线与色彩引领呼吸的摄影诗人。

    看着这个满脸络腮胡子,粗旷的男人,却是如此细致入微的观察生活中的一光一影,一人一物,一静一动。

    那些微妙的隐匿情绪,在他自然敏捷的捕捉中惟妙惟肖。

    他经常拿着摄录机拍摄摇曳舞蹈的风、喃喃细语的树叶,

    用手和心倾听这个世界的声音与色彩气息。

    强烈的写实主义与诗意影像风格,树立了不同故事浪漫
    李屏宾,用光线与色彩引领呼吸的摄影诗人。

    看着这个满脸络腮胡子,粗旷的男人,却是如此细致入微的观察生活中的一光一影,一人一物,一静一动。

    那些微妙的隐匿情绪,在他自然敏捷的捕捉中惟妙惟肖。

    他经常拿着摄录机拍摄摇曳舞蹈的风、喃喃细语的树叶,

    用手和心倾听这个世界的声音与色彩气息。

    强烈的写实主义与诗意影像风格,树立了不同故事浪漫和优雅的典范。

    记得花样年华亦明亦暗的灯光无声述说的情愫。
    记得最好的时光中那绚丽迷人的玻璃房子。
    记得挪威森林里离逝后的直子背后摇曳哭泣的草地。
    记得一个陌生女子来信黑暗中微然悲伤的脸庞。
    记得红气球中移镜拍摄的淡然留白的琴声。

    李屏宾顺其自然本真还原的哲学,用最朴素、坦然的表达方式,将环境与人物、故事揉合,
    谦卑、诚敬的将一切做到极致的美。

    乘着光影去旅行是对这位摄影师孜孜不倦的为电影贡献他的一切由衷的致意与尊敬。
    【详细】
    5215447
  • 木卫二
    2011/7/16 13:10:20
    在路上的摄影师
    作为电影人的记录片,《乘着光影旅行》总会让我想到《侯孝贤画像》。毕竟,李屏宾和侯孝贤关系太近了,两个人本就是合作伙伴,生活经验相似。再者,当两部片子都出现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电影片段,记忆总是会混淆起来。当年阿萨亚斯仅拍了5天,而《乘着光影旅行》则拍了很久,毕竟剧组人马要跟着李屏宾东跑跑,西跑跑,或许,这就对应了首尾出现的蒙古语歌曲——《在路上》。

    2009年,金马奖设置了向李屏宾致敬的
    作为电影人的记录片,《乘着光影旅行》总会让我想到《侯孝贤画像》。毕竟,李屏宾和侯孝贤关系太近了,两个人本就是合作伙伴,生活经验相似。再者,当两部片子都出现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电影片段,记忆总是会混淆起来。当年阿萨亚斯仅拍了5天,而《乘着光影旅行》则拍了很久,毕竟剧组人马要跟着李屏宾东跑跑,西跑跑,或许,这就对应了首尾出现的蒙古语歌曲——《在路上》。

    2009年,金马奖设置了向李屏宾致敬的单元,如同当时的海报,一帮“摄像机人”走在荒野上。分析《乘着光影旅行》的片名,光影是李屏宾的职业,旅行就是他的状态。不过,从英文名《Let the Wind Carry Me》来看,电影简直是在模仿阿巴斯的《随风而逝》(The Wind Will Carry Us)。风儿带着他,不知道去哪;风儿也要带着他,回家。

    即便总是处于在路上的生活状态,跟不同剧组在世界各地奔波,但李屏宾一直念家,惦记家中老母。这大概是在讲解他的工作以外,电影所要讲述的首要事情。从离家的道别到母子间的谈话,《乘着光影旅行》所塑造的李屏宾形象跟众人看法是完全一致的:外表粗犷,内心细腻。当然,也有说他脾气好的,比如别人问:师傅,你光怎么可以这么打?他不生气。因为即便不是大牌,一般人听了就很容易发飙:我的事,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插一句了?片场常见的掐架,经常就是这么发生的。

    影片开始于《电姬馆》的拍摄工作(《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之一,戛纳六十周年致敬短片集锦),如果说,每个人都有他的三分钟,那么对一个电影摄影师来说,他所要需要的可能是几秒,甚至是某个瞬间,如沐春风或者结实地打中你。这种感觉可以来自《童年往事》的开头,也可以来自《恋恋风尘》的结尾。

    对李屏宾来说,他觉得摄影师最需要注意的是光,光就像摄影的灵魂。要捕捉光的微妙,那就像陶瓷艺术品,需要时间的捶打。他擅长在照明不足和微弱光线下拍摄,这个在《戏梦人生》、《海上花》以及《花样年华》里最见功力。影片讲到老房子里的天窗,不禁令我想起了两个自然光和人造光的案例。一是吴念真拍《多桑》,他把重要的对话戏都放在门槛上。在他的记忆当中,老房子光线昏暗,大门就是光亮进来的地方。二是比较近的,拍摄《一页台北》,为了营造城市的夜色氛围,街道都特地洒了水,地面就可以反射霓虹灯光。

    不可否认,我是如此喜爱侯孝贤,以至于觉得李屏宾的最好时光就是在80年代。情感如此,但要从冷冰冰的技术角度去看,90年代掌镜的几部作品似乎更具挑战、更有难度。侯孝贤作品的摄影师比较固定(杨德昌的就比较多变,人员异动频繁),基本就是早期陈坤厚,然后是李屏宾,陈怀恩在中间参与了几部。中影是台湾新电影的大本营,李屏宾也是体制内出来的。他跟王童合作了《苦恋》和《策马入林》,后一部就是他崭露头角的时候,一同冒出来的还有编剧蔡明亮。离开台湾,李屏宾去香港打磨,老实说,那些东西就没有了他的风格。在适应摄影工作后,他学好了快跟准。再到后来跟国外导演合作的,只能说是敲门砖,那些片子并非导演代表作。

    在李屏宾功德圆满的背后,其实也有几件比较想不到的事情。一是侯孝贤走向国际的《悲情城市》,他不是摄影师,错过了master shot的最佳舞台。二是登峰造极、红遍世界的《花样年华》,他居然错失了金像奖,只能在金马奖弥补遗憾。当然,对手也不是吃素的,它正是《卧虎藏龙》。三是《咖啡时光》、《春雪》、《空气人偶》再到《挪威的森林》,李屏宾在日本相当吃香。他也能不断追求想要的东西,比如在运动镜头为主的《挪威的森林》,他要了120米长的轨道,来回三次,算是创下了个人记录。

    再到如今,李屏宾的至高地位早已是雷打不动。只是从他近些年接手的片子来看,不知是不是为了缓解开工荒,他开始接受一些纯商业片,多少让人有些意外。电影反复渲染在路上的漂泊感,除了李屏宾依靠车窗的生活记录,另外还有大量关于列车画面的影片剪辑。原来无论现实还是电影,他们的人生却总是在路上。
    【详细】
    50251661
  • 张锦满 Moonie
    2011/6/11 19:09:35
    深探攝影大師李屏賓 洋溢親情
        電影人製作紀錄片,拍攝另位電影人的工作、生平、思想和家庭,在外國都不多見,何況中港台電影圈。今回這部《乘著光影旅行》,由台灣女導演姜秀瓊和香港攝影師關本良合作,花費三年,走到法國、日本、美國、挪威、香港、台中、大陸新疆等等多處地方,拍攝電影攝影大師李屏賓在現場工作、與母親和兒子關係,並跟他談藝術、思想,也訪問曾與他合作的攝影師和導演,例如台灣(侯孝賢
        電影人製作紀錄片,拍攝另位電影人的工作、生平、思想和家庭,在外國都不多見,何況中港台電影圈。今回這部《乘著光影旅行》,由台灣女導演姜秀瓊和香港攝影師關本良合作,花費三年,走到法國、日本、美國、挪威、香港、台中、大陸新疆等等多處地方,拍攝電影攝影大師李屏賓在現場工作、與母親和兒子關係,並跟他談藝術、思想,也訪問曾與他合作的攝影師和導演,例如台灣(侯孝賢)、大陸(徐靜蕾、姜文等等),和香港(張艾嘉、王家衛)、日本(行定勳、是枝裕和),以及法國、越南(陳英雄)等,確實是中港台電影圈的突破之作。

      《乘著光影旅行》是有心人的電影,影片中的人物有心,製作者有心,拍攝者和被拍攝者都值得歌頌。觀眾也有心,因為該片的理想觀眾當然是李屏賓的影迷,也是李屏賓合作導演(包括侯孝賢、王家衛等等)的影迷。

       這個年頭,紀錄片也要拍到像劇情片般,充滿感情,而這部世界級傑作,當然不只是成功紀錄李屏賓與合作工作伙伴、與母親兒子妻子的關係,還表達出他的內心感情。影片沒有刻意利用特寫和旁白,隨意的拍攝,卻完全顯示出李屏賓外冷內熱。姜秀瓊和關本良,當然很欣賞李屏賓的為人、性格,和電影攝影師的工作態度和技術才華,才能拍出他的思想、性格、學養,人際和朋友與親人關係。更難得是拍出他與侯孝賢合作天衣無縫的關係。侯孝賢很愛這位人才,也懂得發揮他的長處,自己只顧要拍攝甚麼,至於拍攝難題,總是讓李屏賓自己想辦法來解決。侯孝賢說,有李屏賓在,他便能更大膽創作。但其實兩人也有不同的時候。侯孝賢堅持追求「真實」,不容許使用濾鏡,但李屏賓卻不想畫面暗沉,便偷偷使用了。李屏賓說,戲是觀眾看的,毋需絕對的“現實”。這部回顧式紀錄片透露了不少生平軼事,(例如李屏賓忘記老婆的生日),確是相當好看。

       此片對電影攝影師最大啟示,是李屏賓有特別的美學觀,原來他認為「天天都是美好,連攝影師最忌諱的雨天也都是適宜拍攝的好天。」李屏賓那種特別的人生觀和美學觀,會倒過來影響導演。姜文拍《太陽照樣升起》在新彊沙漠的一場戲,有天遇著大雪,他要停工,但李屏賓卻說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提議照原訂計劃拍攝,結果便拍出震撼、難忘的場面。

       此部電影結尾有一段驚心動魄的。他在新疆拍戲期間,在休息時才發現他的電話在幾分鐘之內響了20多次,他心想大事不妙,直覺以為一定是家人發生意外,而最有可能出意外是他80歲母親。此時,他想回電話又不成功,後來,他才知道是台灣友人告知他獲得最高榮譽的「國家文藝獎」。李屏賓說,當時他找不到人擁抱,找不到人與他分享該份喜悅。
       對電影鍥而不捨,藝術家的人生便會是這樣,難免有缺陷。電影中有句旁白(可能是導演關本良的話)說:「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家卻變得越來越遠」,那是講李屏賓長年離家工作,難得見居於美國加州的妻兒、台北的老母親。這部紀錄片也是以這句話來作基本結構,以此來發展。這部人物紀錄片,充滿人情、親情,並不冰冷,好看。(完)
    【详细】
    49841333
  • 五色全味
    2010/10/25 0:35:41
    戲夢人生
    姜秀瓊打算拍李屏賓,伙同香港攝影師關本良,一拍就是幾年。但事實是,李屏賓不過50多歲,何以已經到了拍紀錄片記錄光影一生的年紀?

    李屏賓之所以被如此推崇,竊以為排在第一位的原因並非技術因素和那一大堆獎項(李屏賓的技術自然無可置疑),而是李屏賓的為人:看似粗獷,實則溫和細膩。光從他可以給一系列不靠譜的新導演做攝影指導便可看出,他大度得似乎有點“不近人情”。電影中攝影助理談及李屏賓,最深刻
    姜秀瓊打算拍李屏賓,伙同香港攝影師關本良,一拍就是幾年。但事實是,李屏賓不過50多歲,何以已經到了拍紀錄片記錄光影一生的年紀?

    李屏賓之所以被如此推崇,竊以為排在第一位的原因並非技術因素和那一大堆獎項(李屏賓的技術自然無可置疑),而是李屏賓的為人:看似粗獷,實則溫和細膩。光從他可以給一系列不靠譜的新導演做攝影指導便可看出,他大度得似乎有點“不近人情”。電影中攝影助理談及李屏賓,最深刻的便是李屏賓沒有架子,問無不答相當之有耐心,與一般那種凜然自恃的大攝影師截然不同。

    紀錄片中展現了李屏賓的這種“溫和”,他說話不著急,不呼來喝去,與許多攝影師的形象背道而馳。但藏在“溫和”下面的李屏賓,其實相當的倔強與篤定。他人生路上做的每個決定,對電影之路的選擇,輾轉於各地拍電影……無不反應出他對於“電影”之路的某種鍥而不捨與勇氣。

    但有得必有失,因為電影工作,他無法回家,與母親的對話寥寥,無法體察兒子的成長,不能讓老婆安心。在母親,兒子和老婆角度來說,他並非是一個成功的兒子,父親與丈夫。全片中,李屏賓的妻子都未曾露面,我站在他妻子的角度,會感受到他是多麼冷酷無情,自私地做著自己所愛的事業,卻不管不顧。

    電影本身就一直是一件矛盾的東西。它源於生活,卻常常讓工作於期間的人忽略生活。電影結尾,因為一個獎杯,李屏賓似乎體會到生活本身之可貴,但如果那20幾通電話真的是母親離世,或者其他噩耗,對於“電影”兩個字,李屏賓是否會有更深一層次的體悟:電影重要嗎?什麼是電影?什麼是我們的人生?什麼是電影鍥而不捨所追求的人生?

    電影發明時不過是記錄生活斑駁的碎片,發展至今卻成為了一種令觀眾身臨其境的美夢。造夢的人常常忘了電影的本質,但又突然間會醒過來,發現活著的當下。

    電影中李屏賓看林嘉欣試戲時說到“小姐,不用太投入感情,只是試戲,情緒用完就沒了。”他其實太清楚戲與現實的差別,演員投入到戲劇之中,付出的卻是真實的情感,而最真實的情愫,往往有限。

    侯孝賢對於光的“真實”與李屏賓有過爭論。李屏賓偷偷加了濾鏡拍攝,讓畫面沒有那麼暗沉。因為李屏賓知道,戲是拿來看的,不是絕對的“現實”。

    《戲夢人生》,分辨真與假,才知曉真正的人生。李屏賓開始對生活變得更加敏銳與好奇,他用攝影機對著風吹的葉子,畫面之外他樂不可支──這才是電影給於電影人最大的意義。
    【详细】
    41411021
  • 3月的樱花
    2010/10/24 2:26:48
    电影,是在做什么?
    开场之前见到李屏宾本人来介绍了。尽管他因为交通问题迟到,但是想在他昨天刚从美国飞来香港,也可以体谅的吧。
    我想说说我觉得有启发的地方。

    开头的时候我见到了很大的摄影机器,不能不说这部电影?纪录片?的确将我再一次浸入最近我居然开始挣扎的问题了。如果不是最近去戏院看的电影有点多,都不会再一次引发自己思考,film & tv school是不是我另一种选择。虽然我很享受画画,
    开场之前见到李屏宾本人来介绍了。尽管他因为交通问题迟到,但是想在他昨天刚从美国飞来香港,也可以体谅的吧。
    我想说说我觉得有启发的地方。

    开头的时候我见到了很大的摄影机器,不能不说这部电影?纪录片?的确将我再一次浸入最近我居然开始挣扎的问题了。如果不是最近去戏院看的电影有点多,都不会再一次引发自己思考,film & tv school是不是我另一种选择。虽然我很享受画画,爱,快感,这是一定的,最直接的,没有说谎的直白。但是,为什么我看到电影的开头,在红色的布后面,透过午后的阳光,摄影机随车子的移动慢慢地,大镜头伸进来布里面来,慢慢地,整个进入了片场。是一种不能抑制的冲动,在我身体内开始产生涌动。这,为什么?于是,整部片,我都被关于我自己最近这个重选择的矛盾包围,不断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到底,答案是什么。

    经过开头的这冲动,随着我感觉有点晕眩地的镜头流逝,旁白讲出了一句:

    你将时间放在哪里,哪里就组成你的生命。

    在整场电影,我反反复复好多次回味了这句话。一是以防自己忘记,二是它真的讲得太好了。

    于我,以防自己忘记的是,在我当下以及以后的时间里面,生命的成本是时间,我将时间放在哪里,是画画,还是摄影,那么,都会因为我投入的时间不同,而有不同的人生。这是我当下,将来都必须keep住慎重地思考的问题。

    二说他講得真好的是我自己刚刚经过的经历。试想如果,我没有清晰地认清自己的头脑,和去改变自己的理想,和去在实际中追求改变的勇气,或者,我會选择麻木、然后啊q式地安慰自己,等这里毕业了以后,还是“可以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自我麻醉,然后继续让自己呆在那个不喜欢的地方,实现不了自己的地方4年,浪费自己的青春之后再去谈所谓的“实现理想也不迟啊”这样的屁话,我真觉得自己恶心。那不是自我安慰,那是自己精神、灵魂的屈服!!!

    错了,不只是我,还有中国。我走得有点晚,但是我庆幸我还不算很晚,能说:“幸好,还赶得上。”不想再在关于影评里太深入地讨论这个关于中国和逃离的问题,我想,之后我会有文章专门深入地自我剖析的。

    在说到李屏宾这个人的时候,电影里面的评论说他是一个nice的人。当然,戏院做开场介绍的工作人员也这么说。电影里面说,他是一个稳重的人,如果说杜可风是水手,那么他就是军人。站在那里你会决定稳定。我觉得我自己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人,性格是这样。当年你的榜样是这样子,到你做榜样的时候,你就要站得出来。这是我很有启示的一点,自己在自己的工作中要顶天立地。

    李屏宾是一个很重视家人的人,他说到,在国家文艺奖颁发的时候,太阳照常升起的那片沙漠雪景在拍,完了以后发现手机在几分钟之内有20多个未接来电,一下子就想到是不是自己八十的母亲有什么意外了,回电的时候发现全部都是代码,没有办法回。后来收到短信,说是通知得到国家文艺奖了。然后,我的心情也随着影片紧张的气氛,以为真的是她妈妈出事了,到了最后的一句点睛:“原来,比起荣誉,家人更加重要。”我就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的妈妈。

    影片里也有笔墨讲他和妈妈很好的感情的。
    他由于早年丧父,可能在那个不容易的年代成长,母亲就对于他的情感来说相当重要。他在电影里面自白道: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家却变得越来越远。”

    我相当同意。我中学开始就读寄宿学校,出去经历的东西也算在同龄人中算比较宽的。加上近年来自己越长越大,尤其是成年以后,有了很多方面独立的力量,就走得越来越多越来越远。但有时候,我也同意李屏宾在电影里面说: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可能我没有很多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和妻子、孩子在一起,但这些其实在我结婚之前就已经定好的了,我有我的事业和工作,如果我为了每天和家人在一起,而牺牲了我爱的事业,那么我会不快乐。可能我不能和家人在一起,也造成了他们的不快乐,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虽然关于这段的道理,是我一早就想清除想明白的问题。但是我都还是想在这里再说说我的感受。在这个问题上,我抱着和李屏宾完全相同的态度,去处理关于事业和家人的问题。是需要有牺牲的,我会觉得,对于我自己,或许因为聚少离多,家人的关系会更加亲密,在见面的时候感觉大家都更珍惜来之不易吧,感情反而是变得浓郁了。

    最后,很清醒地附加一个问题,就是李屏宾在电影里面提到的做电影,要对光很敏感。
    这点,在我在apa上了4节的lighting的认识以后,非常同意和理解他的说法。当然,他在里面说到,有的场景,几个大灯一打,原来的场景的气氛,质感,就全没了,光线是要抓住合适的,不是打的。——这是他的观点。

    另外,他说到光线是随演员的演出,而有生命的。镜头随着女演员靠在男演员的被上哭,空气里面的尘埃都泛起,丁达尔效应,仿佛都空气都悲-了起来。导演,需要多方面技术的基本功的啊!
    【详细】
    4126205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