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98803
  • 赛博大象
    2020/5/9 17:56:10
    《囚》的笔记:嘴角要向上
    《囚》时长287分钟,还差13分钟就到5个小时,我进场的时候很诧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要花一下午来看精神病人的生活?后来得知在杭州、无锡、广州、惠州等地看的人也不少。 不知下次再看到这部影片会是何时,所以决定记下一些触动我的人和事: 《囚》是一部刻画群像的纪录片,...  (展开)
    《囚》时长287分钟,还差13分钟就到5个小时,我进场的时候很诧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要花一下午来看精神病人的生活?后来得知在杭州、无锡、广州、惠州等地看的人也不少。 不知下次再看到这部影片会是何时,所以决定记下一些触动我的人和事: 《囚》是一部刻画群像的纪录片,...  (展开)
    【详细】
    12580218
  • 飘渺的影
    2017/8/22 15:02:43
    剪着无心追无心,说的就是我了。
    作为一名前无心制作人员,在制作无心一的时候,常常被同事嘲笑“剪着无心追无心”。明明全集都可以直接在盘阵里点开看,各种不卡,各种高清无码,但还是会点开网站,真心的把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看着弹幕和剧中的喜怒哀乐。制作无心的过程简直就是纠结无比,就片头曲而言,也不知修改了到底多少次,更不要提把“妖邪”统统变成“邪祟”这样听起来更瘆人的词语是唾沫纠结的事情。然而无心一确然注入了导演的灵魂,这种飘飘欲仙
    作为一名前无心制作人员,在制作无心一的时候,常常被同事嘲笑“剪着无心追无心”。明明全集都可以直接在盘阵里点开看,各种不卡,各种高清无码,但还是会点开网站,真心的把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看着弹幕和剧中的喜怒哀乐。制作无心的过程简直就是纠结无比,就片头曲而言,也不知修改了到底多少次,更不要提把“妖邪”统统变成“邪祟”这样听起来更瘆人的词语是唾沫纠结的事情。然而无心一确然注入了导演的灵魂,这种飘飘欲仙的灵气似乎是女性导演特有的特质吧。故此尽管因为各种原因,我在无心二开播前离开了唐人影视,但依然还是习惯性的像无心一那样,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静静的点开了剧集,开始了这段追剧之旅。

           不得不说,一开始审阅素材的时候,就知道了此无心非彼无心,或许是新导演想要凸显旧时上海滩的市井气,镜头调度实在不能用“美”字来形容,缺少一种让人兴奋的脸红气喘的神秘感,剧情相比之前不那么刺激,剪辑节奏也略感拖沓。这本身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各个导演风格不同,或者说天分不同,必然导致影片结果不同。除此之外,本篇采用了大量无心一的闪回镜头,不过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从设定上,无心是不应该回忆起月牙来的,所以这种回忆,大部分还是为了唤起观众的回忆,本身不是主线,也并不起到推动剧情的作用。不得不存在情节反复出现却没法推动剧情的无力感,这一点让人觉得十分可惜。

          无心二确实也是国剧里面品质很好的剧集,以目前看来,最终成片恐怕还是难以撼动无心一顶级良心剧的领域,只能算是一部优质国产剧。观众老爷们的眼睛也是雪亮的,豆瓣评分似乎也成功的映证了这一点。

    ----------------------------------------------------------------------------------------------------------------------------------

    9月14日更新

    看完了,把评价从4星降低到了3星。

    我之前评价剧集时,是出于对老作品的怀念为立场的,虽然也发现了闪回镜头的问题,但没想到在这个事件的处理上这么糟糕,真的就堕落成博眼球的拉人气的工具了。影响观影的问题很多,绝大多数问题出在剧本修改上,也许因为一些不可规避因素,剧本中掺入了不专业修改意见。根据我的观影体验,我来一条条说明:

    1.人设:无心2的剧本,我没仔细读过。但可以肯定无心2的女主角,与小说中的背景差距很大,小说中苏桃生活在文革时期,父亲是军人,母亲家里是地主;在剧本中,苏桃生活在上海滩,家里就是地主的。这一点可以理解,是为了规避审核风险,但代价就是过度削弱了女主角最核心的矛盾点,使其变成了一个打酱油的富家小姐,从头到尾,苏桃的人设都不稳定,性格没有完全确定下来,所以感觉女主演技很差,这也不能全怪兰迪小妹,换成是我自己,可能也完全不知道怎么把控苏桃这个内容很空的角色。主角是用来讲故事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只是靠傻白甜强行制造矛盾,那就会很招人烦,显得整个人跟故事本身格格不入,以至于后来光彩照人的大白一出场,瞬间就抢光了女主所有的戏份,无它,因为人设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设计一个骚蹄子狐狸精,演员对角色理解到位,自信有了,自然就入戏。顾基的人设也是如此,不稳定,容易出戏。这一段,编剧负责,但有可能出于消费艺人的商业考虑,经纪人也有锅。

    2.时代背景:第一部的民国军阀纷争背景,代入感十足,随时随刻推动着剧情发展,从顾玄武占文县,张显宗叛变,带军队“杀死”无心,投向大帅借兵,领军重新打回文县,直到后来隐居在市井,切实的让人民感觉到了那时世事的沧桑,军阀纷乱,无休无止。到了第二部,时代背景是抗战爆发,日军来临,本可以在上面大做文章,让观众从富家小姐出身的苏桃身上切实感觉到生活每况愈下的切肤之痛,知道什么是国破家亡,知道什么是颠沛流离,知道什么叫做忍辱负重,知道什么叫无能为力。然而最终除了无心开场被九七舰爆的250kg航弹炸了一发,然后有个日本籍反派之外,完全看不出这个时代跟剧情有什么关系影响,主角们就好好的呆在家里,无忧无虑,丰足的吃喝,美美的穿着,驱鬼的驱鬼,赚钱的赚钱,争权的争权,谈恋爱的谈恋爱。看起来是个大人物白川也没有利用任何日军的势力,选择正直的跟无心单挑,偶尔耍一点见不得人的小手段,结果每次都被无心白琉璃大白苏桃和各种式神之类的群殴退场。这样的设定不得不说是侵华战争背景下日本侵略者中的一股清流,想必白川心中一尘不染,是真心怀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高尚理想来建设军国主义大上海的吧(手动doge)。这一段,编剧负全责。

    3.老话重提,还是闪回那回事。再次敲黑板,一场戏要有有意义有意义有意义,没有意义只有情怀的戏闪一两次就行了闪一两次就行了闪一两次就行了。闪来闪去,你又不推进剧情,涉嫌过度消费。这一段,编剧剪辑导演都有锅。

    4.镜头丑。真的丑,布景挺好看的,但镜头就是丑。摄像很想背锅,但导演毕竟对镜头调度是唯一的绝对权威人士。

    5.节奏太拖。这一点其实也不算问题,本来剧本有问题,想要剪得不拖不现实。第一部因为设定完整,所有情节都是互相推动的,目标明确,过程合理。本部剧集目标就不太明确,冲突点各自为战,主线支线不必须相关,中间拿掉1集跳着看,剧情依然看得通,说明剧情水分太大。比较感性的形容的话,第一步像是百川入海,主干是由支流汇集而成的,每一路都有迹可循;第二部更像是一个上海老太太从二楼伸出头来泼了一地的洗脚水,横竖都是水,英雄不问出处。
    【详细】
    87682395
  • 无名氏
    2021/3/1 21:25:44
    终于

    终于要上了!!!等5年了,3月14日上映,电影呀不见不散哦,现在还可以看到22岁的吴世勋!!!!太开心了!!!!!!!!快点到3月14日吧,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终于要上了!!!等5年了,3月14日上映,电影呀不见不散哦,现在还可以看到22岁的吴世勋!!!!太开心了!!!!!!!!快点到3月14日吧,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详细】
    13291158
  • 缪渺龙Shaun
    2015/9/11 18:56:21
    《满洲里来的人》颓废镜头里迷乱的人
    就像是抑郁之人,一直折磨着自己的内心一般,《满洲里来的人》暗无天日、昏天黑地。那摇晃模糊的镜头并不是空洞的诉说,反而却成了不得不说的一种情绪和感觉。电影像是一个刚熄灯后无所适从的双眸一般,眼睛适从需要多时。它生猛、它也极具鲜明的个人情怀。那些看上去的丑恶、那个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孤独、以及那摇摇晃晃模糊不清的镜头都无时无刻传达着电影的情感和魅力。

    那些丑恶涤荡的颓废

    电影中
    就像是抑郁之人,一直折磨着自己的内心一般,《满洲里来的人》暗无天日、昏天黑地。那摇晃模糊的镜头并不是空洞的诉说,反而却成了不得不说的一种情绪和感觉。电影像是一个刚熄灯后无所适从的双眸一般,眼睛适从需要多时。它生猛、它也极具鲜明的个人情怀。那些看上去的丑恶、那个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孤独、以及那摇摇晃晃模糊不清的镜头都无时无刻传达着电影的情感和魅力。

    那些丑恶涤荡的颓废

    电影中”性、残杀、吸毒“这些人类思想意识里肮脏丑恶的东西却成了一个颓废,内心苍白人的解压剂。吸毒、残杀以及性都不是一种享受,却是一种压抑积淀后的释放。没有彻底的高潮,却又无穷尽的在痛苦和煎熬中游走。

    就像男人和女人暴风骤雨般的做爱,其气势贯穿整个夹层的木板,吱吱呀呀木板相互摩擦碰撞的声音混杂了男人野兽般低沉的吼叫、女人柔弱疼痛时的低吟。感觉中那似乎是渐渐的抹杀了男人女人高潮时的兴奋。性,似乎是一种动物间的苟且,可是又好像夹杂了男人女人在颓废中相互迁就调和的情感。聒噪而令人发指的奸尸,称不上性感的绘描。却是男人阳物肆意留宿的铁证。性,不再美好,却单单是急躁,单一的人类行为。

    男人出现时,那慌乱的镜头一闪而过,镜头却对游走在大街小巷的女人们情有独钟。男人是一个迷失的野兽,一个随处泄欲的发射器。在这个看似一本正经的男人躯体之下,潜藏着纸包不住火般的兽欲、颓靡的心灵。粗狂野性的喘息,夹杂尖锐反抗的女声,在黑暗的镜头里让人惴惴不安,也让人兴奋不已。那些灰暗单调的镜头里,无疑不是这个男人暗灰心灵的真实表达。

    慌乱的镜头,迷乱的情绪

    电影的镜头多以大面积沉默的暗色调凸显画面,也直接将故事的张力圈匣在这个黑灰世界里。那些闪避、模糊、杂乱的镜头摇摇晃晃,仿似一个迷乱、空虚、精神无色彩、生活恰如死水人的眼睛所看到的生活一般,世界一片模糊,人也行尸走肉。镜头不是留给观众观看的,而是表达着一种死寂般的情绪。

    如果说镜头的定格表示专注喜欢,那么镜头的游移却过多的阐释了迷离和颓废。女人东张西望破废的楼宇,男人卫生间警觉的晃脑吸毒。镜头无时无刻的游走,没有固定的目的,没有对焦的清晰。整个光影世界就像是一个瞌睡人拖着沉重的躯体到处寻觅安宁所看到的东西一样。一切都不感兴趣。除了那一两只傍晚飞归回巢的鸟儿,漫漫的、深深的烙印了男女主人公心底小小的渴求——一个好的归宿。

    看过《女巫布莱尔》镜头的闪避,那可是一种在恐怖氛围中让人意识清醒且好奇的语言。而《满洲里来的人》似乎是表达着一个人冷漠、乏味、暗淡的情绪。因为心底没有鲜明的颜色,没有指定的目标,反而一切的存在都成了避闪不及的障碍物,所以,漫无目的的镜头却是一个人真实而自我的情感。

    整个镜头没有了色彩,和片中的主人公内心世界是多么的相似。游曵的镜头,空乏的精神。模糊的人影,单薄的行走。晃出的多个人像,短暂的兴奋和性高潮。

    电影打动了我这个一无所有、迷乱、颓靡人的心扉。就像是主人公一样,迷失就是一个慌乱暗黑的镜头,别人眼里的华美世界,自己这里,也只不过是午睡后刚睁开眼的酸涩睹物罢了。

    导演给予30岁的自己一个迷离诡谲的电影,但似乎不单单是续写生活的暗黑和折磨。也许,那是对阴郁生活最后的祭奠。可能也是对少年时光迷失无力挣脱的垂怜。更或许是为这些在绚烂世界里内心精神缺少色彩人而控诉。

    当电影完了,雪飘覆盖了一切,镜头开始静静悄悄起来。这里没变的是色调,变得却是心境罢了。
    【详细】
    7596147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