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801087
  • 云薇薇儿
    2016/7/2 10:27:32
    心疼钟汉良一分钟
    这种搞笑片也做3D?看之前大概翻了下影评,觉得就是一部粉丝电影,并没有什么期待,没想到看过之后感觉还不错。李敏镐胖了,一点男神气质都看不出来了,演技中规中矩,动作场景有城市猎人的影子。唐嫣万年面瘫,男盆友一到唐嫣的镜头就遮眼睛,说实在看不下去她装高贵冷艳,而且跟李敏镐没有一点Cp感,几次硬生生的感情镜头真是让人尴尬,感觉她演任何角色都是在带入自己,。樊少皇存在感太弱,台词也没有两句,唯一的点就是宝
    这种搞笑片也做3D?看之前大概翻了下影评,觉得就是一部粉丝电影,并没有什么期待,没想到看过之后感觉还不错。李敏镐胖了,一点男神气质都看不出来了,演技中规中矩,动作场景有城市猎人的影子。唐嫣万年面瘫,男盆友一到唐嫣的镜头就遮眼睛,说实在看不下去她装高贵冷艳,而且跟李敏镐没有一点Cp感,几次硬生生的感情镜头真是让人尴尬,感觉她演任何角色都是在带入自己,。樊少皇存在感太弱,台词也没有两句,唯一的点就是宝宝这个名字带来的反差,但叫多了也觉得这个笑点太腻的慌。
    唯一的看点就在钟汉良身上了,本来以为他一直是走霸道总裁路线的,没想到却挑起了本片最主要的搞笑逗比等主要情节。搞笑的自然,一出场就自带笑点,镜头一转到钟汉良全场都会爆笑,这是装不出来的。这个演员让人惊喜。
    【详细】
    7960332
  • sophianews2010
    2020/1/5 0:31:05
    关于图书馆的一些记忆

    【这不算影评,只是随笔】

    在腾讯视频上看完了三段纪录片,也翻了一些豆瓣的短评,发现是上海电影节播放过的片子,大家褒贬不一。

    电影院有时候并非是一个看纪录片的好地方,我清晰的记得我上一次在电影院看纪录片是北京电影节or欧盟电影节的一个做吉他的店铺的纪录片,确实大屏幕当前会加重纪录片本身的空白感。在家的时候如果突然不讲话马上会盯着画面看,怕错过镜头中拍下的别人家的图书馆的

    【这不算影评,只是随笔】

    在腾讯视频上看完了三段纪录片,也翻了一些豆瓣的短评,发现是上海电影节播放过的片子,大家褒贬不一。

    电影院有时候并非是一个看纪录片的好地方,我清晰的记得我上一次在电影院看纪录片是北京电影节or欧盟电影节的一个做吉他的店铺的纪录片,确实大屏幕当前会加重纪录片本身的空白感。在家的时候如果突然不讲话马上会盯着画面看,怕错过镜头中拍下的别人家的图书馆的模样。

    没有去过纽约,看镜头中的纽约公共图书馆似乎是一幢古老的建筑,而身后是高楼大厦的霓虹灯在夜晚熠熠生辉。纪录片可以从两个角度解读其含义,一是图书馆的功能与人文,二是公共机构的职能与责任。或许一定程度上,正如有一些评论所讲的,这是一部政治正确的宣传片,我开玩笑说这是一部给私人投资者看的——图书馆的钱花去哪里了的要下一笔钱的招股书。

    图书馆里,书是最主要的资源,但纪录片本身讲了许多人,包括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理念,还有参与活动的人本身的故事:比如原来手语表演者会在话剧、戏剧等表演中用自己的首饰和情感来传递表演者的情感,比如亲子之间关于读完书写作业的互动,比如图书馆该怎样对待流浪汉的问题,比如图书馆的活动室里围坐着十几个人讨论爱情,桌上放着他们每个人的名册,比如图书馆如何面对数字化社会,图书馆提供数据接收器借用服务,比如图书馆里的图片部储存着这个城市一百余年的记忆。这些事情我似乎从来没有想过。

    纪录片本身触动一些的心声。

    想起来第一次去图书馆应该是小学三年级左右,那时候我还不是一个近视眼,图书馆在小学旁边,很小,记得图书在三层或者四层楼,一层是洗手间,二层好像有一个报刊阅览室,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大爷每天去看报纸,那是2003年左右的事情,我还没有接触到除了学校计算机房里的内网之外的互联网,那时候我们叫那门课“微机”。图书馆的阅览室不大,可能有三四个书架,借书交一点押金,每个月好像有几块钱或者几十块钱的阅览费。年少的我兴趣有点奇特,三年级的时候喜欢看历史,读了汉武大帝和光武帝的传记,清楚地记得各两大厚本,好像这种书还是不外借的,我就站着看完了一些感兴趣的,已然不记得都看了什么情节,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史。也看一些好玩的,课本上提到元曲,我去看西厢记,去看杜十娘,也未必能看懂情情爱爱。

    后来,看书累眼睛,不借了也不看了,带上了小二饼。再后来读高中的时候寒假里找同学,坐着火车去省城里的联合书城,有6层高,一起看书,一起买书,在书架下一呆就是一天,这一去来来往往就三年。那或许就是我高中的学业外的图书馆吧。

    后来,小城的图书馆搬迁了, 跟政府一起迁到了新开发的地上,不知道还有人烟么,尤其是还有老大爷和孩子去么。

    读大学以后,七年的时间里只呆过学校的图书馆,喜欢人大的图书馆,因为椅子舒服,睡觉暖和,泡图书馆的时候找座位一定跟别人做对角线——这样的桌子基本上不会有情侣光顾,曾经多次碰见一对儿博士情侣,两个人肉麻到让我每次都后悔出现在座位上。后来懒散了些,懒得找座位,常年在图书馆大厅的沙发上看一点书,或者忙的时候就躲在四层或者五层没什么人翻阅的古籍或者论文的书架空隙里,一坐地上就是一天。大一的时候还在行李箱里放了十几本书——那一年图书馆的计算机有个bug,我的读者卡分类错误,本科生一般能借10本,我的权限高了几本。那时候看的很多是小说,或者社会学,或者人类学,是真喜欢,吭吭哧哧可以看完社会学的教科书,上千页的那种统计调查方法之类的,经常在图书馆的新书上溜达眼神,寻找哪个是感兴趣的新宠。人大的图书馆不大,早上要早起排队,经常绕到了旁边的静园。后来开发了在线选座系统,可以锁定座位,可以悠哉吃个中区的胡萝卜包子再去泡着了。

    研究生的图书馆最多的时间应该是睡觉,中午无宿舍可回,就在图书馆的沙发上平躺把脸盖上睡觉,不喜欢光,不喜欢声音,常年身上带着耳塞和眼罩。也在考试周老老实实坐过图书馆,但椅子真的不舒服,坐不住——太硬了,木头椅子真的是图书馆里最反人类的设计——我喜欢老板椅,舒服暖和。多数时候更想在图书馆里趴着。

    图书馆都有一种类似库本区的东西,人大的库本已经不记得是否去读过书了,可能在地下一层,北大的叫闭架区,可以借阅但要写小条子,把图书编号给管理员,然后在前台等几分钟,图书从其他楼层的工作人员检索后送来,挺有趣的。

    读书的时候也逛过一些所谓的独立书店,三联韬奋(美术馆附近)书店装修之前(最近重新开了)也去过,只记得嘈杂的咖啡厅和一层很窄的小座位满满都是看书的人;不喜欢万圣,虽然很多人喜欢那边,但每次去都觉得有商业气息扑面而来,并且那边的咖啡有一种是加高度酒要点燃的——作为一个村里人,我怕了;前段时间逛街路过西单图书大厦,四层的样子,每层都有人在读书和买书,但工具性的书居多,没有少年的时候联合书城那种知识的感觉,只是在促销区捡了两本便宜的英文书回来摆着;也去过言又几,但是是去听讲座的,姚洋讲改革还是讲农业,已经记不清了,之前学土地问题的时候看过一些他的文章便去了;也去过page one,但不太懂里面的情调,找英文版的治国理政拿给我法文——真看不懂系列;还去过西西弗书店,但好像知道这个书店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日历。虽然这些书店有的更好的承载了文化交流活动的职能,但这种文化本身跟消费绑定,适用范围就小了许多——毕竟正价图书跟当当的满200减100相比我更喜欢当当,更何况更多时候我更爱kindle unlimited借阅。

    现代人许多时候周末去咖啡厅读书或者看剧,或许只是不想呆在家里,也或许只是不知道有一种地方叫图书馆。

    一直没有去过国家图书馆,读书的时候认识的学长去了那里工作,朋友圈的几张照片是我对这个地方的唯一记忆。工作之后总觉得心灵不安宁,便找到了附近的首都图书馆。图书馆很大,人也很多,通常在周末下午过去是能找到座位的,上午我选择慵懒的自然醒。图书也挺新的,可以看到一些2019年出版的书在订购中,也应该有一些2019年出版的书已经在架上。

    首都图书馆有一些像纽约公共图书馆,但也有很多地方不一样。首都的是事业单位,财政部投资,文化局对口管理,一年采购书的钱是员工经费的一半,加在一起一年政府支出一个亿有余,至今读书办卡的有几十万人,日均人流量有上万人;纽约是公共机构、私人投资,有一些慈善基金会的支持,纪录片里讨论了多种多样的花钱方式。首都也有活动,但多数是少儿活动,一个月成年人能看的活动据观察不超过2场,有的还要报名在线预约锁定人数;纽约的活动要丰富一些,也承担了一些社会责任,比如教提升技能、如何找工作,有一些社区功能。首都的孩子在图书馆应该是读课外书,大人在图书馆很多看的是职业技能是学习;纽约的孩子在图书馆学编程、学数学,课改的时候图书馆数学书借阅量上升,想必首都的孩子学习都在补习班。首都的藏书历史几十年,或许不一定有人大图书馆丰富;纽约的藏书上百年,连剪报都有百年历史的。纽约讲了很多数字化建设,首都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也不错,比如能够查到其他区或者分馆的藏书,比如有一些电子资源——虽然刚刚好奇试了下知网好像只有2017年以前的内容。

    首都图书馆最好的一点是可以直接进入,虽然每层都有保安巡逻,门口有安检机,但不要求刷读者卡或者其他证件,除外文、古籍、库本外,随便看(不值钱的书随便看)。有的时候去的早了点,赶上午饭时间,楼下都是外卖小哥送来的餐,扶梯旁的空地上有三五个人在席地而坐吃饭。开水房里有饿了么小哥或者其他穿着厚厚的骑电动车专用厚裤子的大叔在打水,有时候成对还能听见他们聊几句天。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翻别人还的书,从里面找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也看看这个城市的人都在干嘛。

    有时候我常常想,人大的图书馆开放了会怎样——当然现在人大都刷了闸机,我需要先解决如何回去的问题。毕业之后没有邮箱保留,而在荷兰交换的时候发现学校的老师二十年前是学生,她的登记邮箱是她做学生的邮箱——而且还在用还能用。旅行的时候转过不少图书馆,国内的偷偷进过高校的,靠同学跟保安刷脸皮,记得上交大的一层有咖啡厅和全家,那是我最羡慕的地方,人大北大都是点外卖的生活,还经常面临小哥找不到楼送不到折腾来去——廖凯原楼还是凯原楼。国外的高校图书馆都是开放的,印象比较深的是代尔夫特的和洪堡大学的。洪堡大学看到了中文书,代尔夫特是一个很艺术的地方,一排到顶层的书架,一个旋转楼梯;洪堡大学的朴素很多,但很有学生气,有人在沙发区轻生讨论着什么。

    看了首都图书馆2018年的工作报告,https://oss.clcn.net.cn/clcn/uploads/file/201912/191218_141850_1191.pdf,觉得挺有趣的,但又在想,去哪里能给图书馆采购建议,或者能在这个城市的一砖一瓦的建设中发声呢?或者至少了解更多这个图书馆、这个城市的建设者的目的与心声,用更多元化的方式去呈现、表达和沟通。

    就写到这里吧,纪录片的价值在于传递时代和思想,启迪思考。

    【详细】
    121453889
  • 灰扑扑的一天
    2021/6/17 23:47:49
    爱情已经难到我都看不懂了吗??

    一个半小时,撑到Adam说《感动她77次》APP是他开发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快进了。

    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可以这么尴尬?是真的糟透了还是我没有看懂???

    老实讲,我真的非常遵循中庸之道,一般打分我真的很少低于3分,但这次,对不起,一分给惠英红姐姐,一分给马里奥的帅脸,再

    一个半小时,撑到Adam说《感动她77次》APP是他开发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快进了。

    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可以这么尴尬?是真的糟透了还是我没有看懂???

    老实讲,我真的非常遵循中庸之道,一般打分我真的很少低于3分,但这次,对不起,一分给惠英红姐姐,一分给马里奥的帅脸,再多一滴都没有了。

    刚开始,还能带着《原谅他77次》的滤镜看下去,毕竟上一部EVA没有原谅Adam这个结局我还是甚满意的,渣男活该。这部刚开始,Adam追妻火葬场,我耐下心来,且看你有什么本事。

    结果,越看眉头皱得越深,问号在我头上360°不重样地转来转去。

    整部电影的台词和剧情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20年前,男主面试的题目,我咋听之下,好像有点熟悉,终于,当谜底揭晓的那一刻,我福至心灵,这他妈不是我十年前就看过的面试题吗?这真的老到,我都没有想起来,看到的那一刹,“你牛,你牛,行了吧?”

    还有,男主,身兼多职,一个学法律的拳击教练,最后还要写代码,所谓的APP其实是自己写出来的,那前期还他妈各种设置悬念,把我Marvel刷来刷去,丝毫没有线索留下,就单纯为了反转而反转,而且反转得非常老套,为了挽回写了个APP,我真的想想都想笑,啊,救命,尴尬死我吧,app的界面为什么还这么劣质?为什么还能大火啊?啊?为什么啊?你为什么要写个APP啊?

    还有各种脑海小剧场,NT邓各种过时老气的烂gag,我真的看到哭笑不得,真是辛苦你了农夫。

    惠英红姐姐和初恋情人这一段,在看到宝华出来的那一刻,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个脸,我仿佛在哪个时刻见过。再次福至心灵,这不是女主她爸吗?啊这,这梗,也太老了吧,喷血!!好在两位老师精湛的演技,阿莲多年来的守旧,宝华数年如一日的挂念,甜蜜的冰淇淋,让如此老套的梗也有了一丝丝感人的味道,幸甚至哉,要是能更深挖一下就好了。

    136161130
  • 眯眼睛
    2005/12/25 22:49:12
    迷失在城市里的爱情
    很早前看的片子了,
    记忆,跟电影本身一样混杂,都是片段状了.
    只记得是三段不同的爱情故事,也许是四段?
    不记得.

    在那年曾经打动过我.
    还记得最后一个故事是徐静蕾演的,
    现在看她,已经没有当年那样清澈的眼神.
    最后一个镜头,是她在城市的高楼林立中,迷失爱情,
    也迷失自己.

    还好,现在看她的博客,淡然的,从容的,
    只是不知道
    很早前看的片子了,
    记忆,跟电影本身一样混杂,都是片段状了.
    只记得是三段不同的爱情故事,也许是四段?
    不记得.

    在那年曾经打动过我.
    还记得最后一个故事是徐静蕾演的,
    现在看她,已经没有当年那样清澈的眼神.
    最后一个镜头,是她在城市的高楼林立中,迷失爱情,
    也迷失自己.

    还好,现在看她的博客,淡然的,从容的,
    只是不知道是经历了怎样的历练,
    让一个感性的女子,变得理智和清醒,
    决不迷失自己.
    【详细】
    1016242
  • 图宾根木匠
    2010/1/27 12:45:28
    《张纯如》与南京大屠杀
    影片简介:
    《张纯如》是一部高清晰剧情纪录片,真实记录了一位年轻勇敢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如何以自己的生命,深入探索1937年南京大屠杀那段黑暗的人类历史,并将它还原成文字,著成一本震撼人心的畅销书的历程。该片由多伦多史维会和大地娱乐(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一千万元人民币拍摄。影片将展现张纯如如何深入探索南京大屠杀这一段黑暗历史、还原历史真相的心路历程,并以张纯如的视角展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
    影片简介:
    《张纯如》是一部高清晰剧情纪录片,真实记录了一位年轻勇敢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如何以自己的生命,深入探索1937年南京大屠杀那段黑暗的人类历史,并将它还原成文字,著成一本震撼人心的畅销书的历程。该片由多伦多史维会和大地娱乐(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一千万元人民币拍摄。影片将展现张纯如如何深入探索南京大屠杀这一段黑暗历史、还原历史真相的心路历程,并以张纯如的视角展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影片主人公张纯如与NBA体育明星姚明、著名钢琴家郎朗被誉为当下美国最引人瞩目的三位华人青年,电影通过不仅真实展现张纯如在探索历史黑暗旅程的全部过程和内心感受,而且结合大量珍贵史料与幸存者口述,运用时空交错的拍摄手法,揭开了一幕幕历史真相,见证了那一场惨绝人寰的暴行。可以说,这不仅仅是张纯如个人的故事,更是一段痛彻骨髓的历史。
    影片中既有演员的表演,又有张纯如的家庭录像片段,还有她的亲友的口述、对幸存者的采访以及历史资料等等元素,似乎很难把它归入哪一类型。而在影片主创看来,这就是一部纪录剧情片。“创作部分(剧情部分)是由演员根据张纯如周围的亲人、朋友的讲述以及她的日记的内容来表演的,尽量接近真实而非创作。”据介绍,剧组曾派出两名观察员深入到张纯如的生活中,回顾了她从小到大的经历,也曾花了六个月的时间演剧美加媒体对张纯如的采访和影像资料,“都是真实的或者是基于真实进行的一些猜测。”

    背景介绍:
    2006年,加拿大真相记录制片公司于去年12月起在南京拍摄《张纯如》一片。在近半年的拍摄过程中,该片还曾前往日本、美国和加拿大取景。电影通过张纯如写书时的心路历程,时空交错地揭开一幕幕历史真相。除了使用一些珍贵的历史和资料片段,影片中还有华裔女演员郑启蕙对张纯如的“演绎”片段。除了相貌气质高度酷似张纯如,同样从事写作的郑启蕙本人也曾被张纯如的作品深深震撼。她在2005年读完张纯如的著作《南京大屠杀》后,对张纯如的勇气和写作天分产生了极大的仰慕。当她尝试接触这位女作家时才知道她已离世。但郑启蕙没有放弃,终于在翌年联络到张纯如的丈夫,并亲身前往美国搜集有关张纯如的资料,渴望有机会能把她的事迹写成剧本。数月后,身为专业演员的她得知制作方开拍这部电影并在寻找一位女演员扮演张纯如时,便马上主动联络电影导演,写了一封很长的电邮,其中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你们不用找了,我就是张纯如”。导演经过数百位演员的挑选,证实了这句话。在完成拍摄工作离开中国之时,郑启蕙把一首有关张纯如的诗送给我们看。她在扮演张纯如的过程里,深深地被张纯如的坚毅精神和受害者的苦难所触动,写成一首真挚感人的英文诗。她也同时把这首诗交给制作组的一名年青助理岑宁儿。毕业于加拿大约克大学音乐系,与郑启蕙年纪相若的岑宁儿,亦因参与拍摄这电影而得以深入认识那段历史并被深深打动。郑启蕙所写的诗启发了岑宁儿的音乐灵感,她马上把诗谱上了音符,再由自己唱出。当导演听到她优美和充满感情的歌声与歌曲旋律,立刻决定采用作为电影的主题曲。所有观看过电影的人,无一不被这曲与词感动。【1】
    该片导演安妮?彼克说:“历史是没有国界的,南京大屠杀是反人道的罪行,应该让世界了解这段历史,我们希望用镜头保存和传播历史真相。”她表示,通过阅读张纯如的著作和拍摄这部纪录片,使她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并深感震撼。“这是一段我终身难忘并将影响我一生的经历。”该纪录片完成后片长约九十分钟,除在影院放映外,还将制作成电视版和DVD发行。
    1997年,影片的主角张纯如用英文写出了轰动世界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让欧美读者翔实地了解了南京大屠杀。该书曾连续14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至今已经再版十余次,印刷近100万册。2004年8月,张纯如飞往肯塔基州采访,但一抵达目的地就病倒了,住院治疗三天后飞回旧金山。工作不顺让她很沮丧,她开始接受心理治疗,但她放不下手头的工作,很快又埋头整理写作材料。此后张纯如精神状态时好时坏,9月就有过一次自杀的苗头。到10月她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恶化,无法照顾幼子,夫妇俩将儿子送到伊利诺伊州的外公外婆家照看。纯如死前留下了一张纸条,要求家人记住她生病前的样子,她说:“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她的遗体葬在在加州洛斯盖多圣安东尼牧场的天堂之门公墓,墓碑上写有这样的话:“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家,人权斗士。”张纯如的突然辞世,在北美大地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也让国人感到震撼。她留给了我们一段难忘的记忆,所说的记忆,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而张纯如最为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她写下的历史纪实著作《南京暴行》引起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对这段历史的关注,也唤醒了华人世界对这段历史的记忆。

    影片分析:
        1.多重叙述层次中的“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是广泛运用于电视节目创作中的一种叙述手法,又称“情景重现”、“真实再现”、“现场模拟”等。电视节目中的“情景再现”最早见于纪录片领域,随后渗透到其他各类节目形态中。“情景再现”最突出的特点是能有效地缝合叙事断点。我们知道,在缺乏现场资料的情况下,最常用的补救方法是请旁观者或当事人回忆事发情况,这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还原现场的作用。但由于画面内容不够丰富,常常影响传播质量。尤其在事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场景缺失,不但弱化了节目的表现力,还可能影响观众的理解和接受,有论者把这种核心事件现场缺失的现象称为“叙事断点”。而“情景再现”,正能起到弥合“叙事断点”的作用。
    在影片《张纯如》中,“情景再现”自始至终贯穿首尾,片中既有演员扮演张纯如故事的剧情式展现,也有张纯如及其家人、好友生前接受采访的影像资料,更有南京大屠杀的证人证言及历史资料展现,因而是一部很难具体归类的多元复杂文本。有观点认为,“情景再现”是一种虚构文本才会采用的手法,运用在以“真实”为最高宗旨的纪录片中会损害影片的艺术真实性。不过所谓的“艺术真实本身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结构系统……艺术真实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基元)就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关系:或是创作主体幻化出一个非现实的、精神性的,但包含着艺术家真实感受与体验的假定性意象世界(作品客体),它对于创作主体具有真的价值;或是鉴赏主体能对非现实的、假定性的意象世界(作品客体)进行创造性的积极体验,感受到其中真的价值创作。艺术真实的全部秘密都包含在这一主客体价值关系中”【2】。具体到影片《张纯如》中,创作主体(编导)已然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与体验”最大限度的投射到了创作中,因而从主体方面而言,《张纯如》的“真”不言而喻;而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也一定能感受到影片摄人心魄的真实力量,所以,情景再现没有削弱《张纯如》的真实力量,而是有效的加强了这一力量——当然,历史是被叙述出来的,真实总是被某种特定话语所建构的,纯粹的、不带有人性主体介入的“绝对真实”是不存在的,《张纯如》也如是。
    事实上,从叙事学上来看,《张纯如》中的“情景再现”也构成了影片的一个独特的叙事层次。按照热拉尔?热奈特的定义,“叙事讲述的任何事件都处于一个故事层,下面紧接着产生该叙事的叙述行为所处的故事层”【3】,影片以《张纯如》自杀开始,此时的画外音开始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年轻女子令人唏嘘不已的人生之旅,然后又不断的插入不同受访对象的影像资料,事实上,这一个个受访资料就构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叙事层(元叙事),而“情景再现”在若干个叙事层中起到了贯穿首位、勾连全片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张纯如》中的“情景再现”所在的元故事层与全片的关系正如热拉尔?热奈特所称的“因果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元故事事件赋予第二叙事解释的功能。【4】
    而按照安德烈?戈德罗和弗朗索瓦?若斯特德观点,《张纯如》中那个叙述的画外音事实上也构成了所谓的“大影像师”的声音,与通过受访者所体现的明现叙事者身份的声音一起,使得《张纯如》全片在“陈述”和“叙述”两种叙事机制中来回穿梭。【5】

    2.大屠杀话语中的独特影像
    当然,无论采取怎样的叙事手法,影片的叙事立场是清晰可见的——这一立场首先在创作者那里得以确立,然后通过观众的观影经验被体验出来(此处的“观众”仅指普遍意义上的观影者,有特殊经验者不论)。
    二战以后,大屠杀话语成为西方文化中的一个活跃部分,在诸种大众文化形式的叙述中,大屠杀的整体身影被建构出来,用大屠杀幸存者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姆雷?凯尔泰茨的话来说,“我们只有在美学想象力的帮助下,才可以对大屠杀,这个不可思议的和令人迷惑的事件形成一个较为真实的认识。”【6】当然,影视艺术便是公众们最常借助的“美学想象力”形式,从阿伦?雷乃的《夜与雾》开始,经由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和波兰斯基的《钢琴师》的普及,世界电影艺术长廊中已经有了一道独特而又苦涩的“大屠杀”风景线。
    不过必须指出,西方电影界的“大屠杀”几乎仅且仅指纳粹对犹太人的作为。在英语语境中,使用“Holocaust”一词来专指纳粹的屠犹行为,而“Holocaust”又与希伯莱语中的“Shoah”相对应;而提及南京大屠杀时,英语世界基本上都用“Massacre”来指称。相而言,“Holocaust”(Shoah)带有极强的宗教文化意涵,有献祭、牺牲、殉难的强烈意味(不过也正因为此,亦有不少犹太人反对使用“Holocaust”或“Shoah”来指称纳粹屠犹事件,因为这会让人联想起《圣经》中犹太人的负面形象而冲淡了纳粹的刽子手色彩)。但总的来说,“Holocaust”(Shoah)词义中的强度和震撼性都是要远强于“Massacre”的,因为小规模的群体争斗所导致的死亡事件(甚至黑帮火并)都可以用“Massacre”来指称。可是在英文语境里,南京大屠杀通常都是“Massacre”。此外,另一个英文语词“Genocide”主要指种族灭绝式的屠杀事件,如殖民者对土著人的灭绝性杀戮、近世卢旺达和巴尔干地区的种族清洗,都是“Genocide”;至于红色高棉匪所实施的夷所思的大屠杀行径,有学者称之为“Auto-genocide”,意指某一种族对内的“自我灭绝”。
    值得一提的是,张纯如自己的著作正标题使用了“Rape”一词来指称发生在南京的那场大屠杀,这个词更加带有劫掠、浩劫、蹂躏的意思,而在副标题里,张纯如直接使用了“Holocaust”来形容那场被西方主流话语遗忘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个中深意,放在英文语境里显然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相较于大屠杀(即纳粹屠犹)事件在西方主流话语中的反复表述,“南京大屠杀在这个话语中始终处于被遗忘和搁置的状态,印证了操控和复制这个话语的内部机制的集体意识的局限”【7】。具体到电影界,中国影人虽有多部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影片问世,可惜未能起到跨国传播的作用,遑论影响主流西方话语?于是,由西方人自己制作的《张纯如》在这个极不正常的大屠杀语境中的意义就犹为明显。因为在当代社会里,“随着大多数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得到了一长串复杂的因果和功能依赖关系的中介,道德困境消失在视野之中,而做进一步检审和有意识道德选择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8】,也就是说,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冗长的生产链条使得个人行为与其后果之间的距离被空前拉大了,这种前所未有的距离显然造成了西方观众普遍存在的对南京大屠杀的道德盲视——他们“看不到”南京大屠杀,于是他们也自欺欺人的以为不用承担任何道德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看起来符合视觉法则。靠近眼睛,它就是庞大而厚实;随着距离增大,对他人的责任就开始萎缩,对象的道德层面就显得模糊不清。直到两者达到消失点(vanishing point),并逸出视野之外”【9】。因此,《张纯如》的问世也有其不可或缺的意义——消弭西方主流社会与南京大屠杀事件中的遥远距离,强迫西方主流社会近距离凝视南京大屠杀事件,从而拷问他们的道德良知。
    必须指出的是,以上论述并不代表对《张纯如》所揭示的历史事实就只能不加处理的接受,长期以来,“我们在考察南京大屠杀、日本侵华事件之初,就将它设定为一种事实,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找寻、求证这样一个单一化的事实。我们当然可以把这个问题推进——如果我们对目标进行反思的话,会发现这个目标实在寻求过程中被不断建构的”【10】——自然,影片《张纯如》也参与到了这个建构过程之中。

        3.对女性知识英雄角色的塑造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张纯如是个弱女子,而且在美国社会中属于少数族裔——中国移民。所以严格的说,张纯如的身份并不符合“白人、男性、中产阶级”这一美国社会的主流身份符码。
    女人是两性关系中的弱者,战争来临,女人也成了最悲惨的受害者。从影片《张纯如》来看,也是如此——但更为吊诡的是:承担起拯救女性受难者重任的还是一个弱女子——这么说绝无诋毁其他历史工作者,特别是片中曾经采访过的那些男性受访者的意思,而是单从影片文本看来,完全是一首女性意图拯救女性、但女性拯救者最后又以身殉道的凄美悲歌。
    西蒙?德?波娃曾说过,“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11】。从这个观点来看,张纯如在《张纯如》中没有什么女性身份表现出来——张纯如几乎没有承担起任何人类文化所赋予的“女性”职责。诚然,张纯如的丈夫在片中接受访问,不过对于他与张生前的夫妻生活或者爱情经历,《张纯如》未着篇幅(这里可能也是影片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因为影片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张纯如因不堪心理压力而自杀,其夫似乎未起到及时开导的作用,而且张长期在外调查取证,可能疏远了与丈夫的关系);此外,张纯如儿子的出生也曾被影片提及,但只是作为张忘我工作无心家庭的一个例证;于是,在整部影片里,张纯如与小家庭的关系只是若即若离,真要细究起来,她与父母(大家庭)的关系反倒显得更紧密些——而这种“女儿”的身份也直接投射为张对“中华民族的儿女”这一宏大的身份认同感。
    从《张纯如》影片来看,张纯如只是一个近乎疯狂的历史研究者和作家的身份(同时,她的“无根”漂泊状态意外的反讽了她的中国裔出身),当然她的女性敏感也让观众们对张纯如的不幸有了更多的关怀。在影片中,受害者很多都是女性,一直都以苦弱、无助的形象出镜受访(张纯如在片中亦曾感叹幸存者现今生活的窘迫);而那位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男性日本右翼作家,则采取了某种咄咄逼人的态度,从而令人生厌——当然想要抵赖铁一般的历史事实,他必须得采取一副无赖嘴脸才成。
    当然,女性的身份也给《张纯如》抹上了一层柔美的色彩,片头便是张纯如在海边漫步的情景,其间悠扬的歌声响起,金色的阳光撒满沙滩,不禁让观众们对这位女性知识英雄充满了艳羡,而此种情景与张最后的自杀相比,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一个民族的苦难压在一个弱女子肩上,当然会把她压垮。

    注释:
    【1】刘美玲《<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张纯如精神的延续》,载《艺术评论》2009年第6期,第76页
    【2】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291页
    【3】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58页
    【4】同上,参见第161页
    【5】参见安德烈?戈德罗、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事电影叙事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7~63页
    【6】《未损坏的大屠杀文化》,布达佩斯1993年,第22页
    【7】李洋《大屠杀的目光伦理》,载《电影艺术》2009年第4期,第59页
    【8】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35页
    【9】同上,第251页
    【10】王炎《奥斯威辛之后》,三联书店,2007年,第123页
    【11】波娃《第二性》,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3页
    【详细】
    29586685
  • Borrison Yan
    2023/3/7 21:24:41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三颗星全都给男女主在国外的生活,整个故事情节并不好看,一上来就很突兀,奇幻梗也很突然,女主看到一本日记就相信一个陌生老人与自己有关系,很诡异。

    但是第一次打破时间后,男主为了遇到女主做了很努力,而且帮助她出国实现梦想,最难得的是,故事没有狗血剧情,没有甜蜜变争吵的转折,我很喜欢,卖煎饼那一段太戳心了。

    三颗星全都给男女主在国外的生活,整个故事情节并不好看,一上来就很突兀,奇幻梗也很突然,女主看到一本日记就相信一个陌生老人与自己有关系,很诡异。

    但是第一次打破时间后,男主为了遇到女主做了很努力,而且帮助她出国实现梦想,最难得的是,故事没有狗血剧情,没有甜蜜变争吵的转折,我很喜欢,卖煎饼那一段太戳心了。

    穿插着父亲条线的故事,也很暖心,披萨店老板从仇人变成伙伴,很有意思的设定。

    故事太童话了,童话还是完美的,完美的又不切实际。

    【详细】
    15025311
  • Bifidow
    2020/5/25 0:02:44
    这就是我的青春,只不过我不是刘大志、而是陈桐。

    这部剧,不知道刷了多少遍。原因很简单,共鸣太多。可惜的是,我不是剧中的刘大志,而是陈桐。

    几近相同的桥段在我的青春里,扎扎实实地演绎了一番。略有差别的可能只是我没有剧中的陈桐那么学霸、没有那么阳光、那么帅气、当然也没有那么阔绰的“捞汉”资本。 但是,作为“低配版”陈桐,还是被剧中人生生的撕裂出一条条伤口。

    在我的青春里,

    这部剧,不知道刷了多少遍。原因很简单,共鸣太多。可惜的是,我不是剧中的刘大志,而是陈桐。

    几近相同的桥段在我的青春里,扎扎实实地演绎了一番。略有差别的可能只是我没有剧中的陈桐那么学霸、没有那么阳光、那么帅气、当然也没有那么阔绰的“捞汉”资本。 但是,作为“低配版”陈桐,还是被剧中人生生的撕裂出一条条伤口。

    在我的青春里,和陈桐一样,我小心翼翼的控制着我和“大志”的距离。我们演绎了“大志,你转笔转的真好”、“用我的衣服擦擦汗吧”、“鞋送你了、我妈和我姐买重了”、CD机无限期出借以及无所畏惧大胆“背锅”的桥段。除了没有替“大志”挨地痞流氓的那一记闷棍,恍惚间我竟不能分辨自己的青春和陈桐的青春有什么差别。

    我和陈桐做着一样的事情、小心地维持着“大志”的自尊心。想靠近,却不得不表现的很疏离,更不敢展示自己的内心。无数节文化课上的遥遥偷望,绝不敢替换成一次近距离的凝视。无数次并肩,却觉不敢将手臂搭上你的肩头。因为我始终坚信、即便我的当真“暴露”在阳光下,也坚决不能让别人知道,我喜欢的人就是你。

    帮你追“微笑”的时候,是我青春中最难以磨灭的记忆。你闭着眼枕在我的腿上,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应着到底应该在“微笑”生日上送什么样的礼物、又该怎么才能把你的“微笑”约出来。那个春日的下午,阳光从教室的右侧照射到咱们的身上,荒废了几个小时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现在想想,或许要说声抱歉,不是那天精神不集中,而是我在抗拒。抗拒思考如何帮你去追女孩、同时也抗拒着内心中那弯下腰,就能亲吻到你嘴唇的冲动。我想我会永远记得那个午后温暖的阳光、那个躺在我身上的少年,那是我离你最近、却又感觉最远的时候。

    但是,我也不像陈桐。我没有郝回归,没有人告诉我,秘密能分享给别人、也没有人告诉我,我不该隐藏自己、享受更自由的人生。高考结束后,你如愿进入你的学校,那个“我姨送给我的篮球”是我攒了很久零用钱买的,是最好的那种。那一脸轻松的送别,也是我送给你的分别礼物。

    再回首,青春六年,正如歌曲中唱的一样,在“迷惑、失落、犹豫、寂寞”中一次次吞下晦涩的爱恋、一梦蹉跎。现如今,三十好几的年纪,再看到17岁的陈桐,竞有那么一种冲动、几次三番想要告诉你,从年少至今,让我始终醉梦交错的人,是你。

    37岁的郝回归,20年后,读懂了17岁的陈桐。

    126181249
  • 百里苏苏
    2022/6/3 20:22:08
    【分集长评】倾盖如故,白头如新。——记顾千帆与赵盼儿的爱情

    ? 正文内容为男女主CP向分析,分集点评见评论区。?

    (不看剧的人能别装模作样的进来“科普”倾盖如故白头如新是反义词吗?!是不是真以为全世界就你一个人懂中文啊?!这两个词是剧里男女主互怼的对话,也象征着他们打打闹闹的爱情互动模式。自己啥都不知道,自以为是瞎指点江山的臭毛病能不能收收味儿啊?!)

    ? 正文内容为男女主CP向分析,分集点评见评论区。?

    (不看剧的人能别装模作样的进来“科普”倾盖如故白头如新是反义词吗?!是不是真以为全世界就你一个人懂中文啊?!这两个词是剧里男女主互怼的对话,也象征着他们打打闹闹的爱情互动模式。自己啥都不知道,自以为是瞎指点江山的臭毛病能不能收收味儿啊?!)

    他遇到她时,她是别人的未婚妻,纵然已对她心动,偶尔挑逗嬉闹,但终究恪守着情与爱的距离;她遇到他时,她对爱情还抱着无尽的幻想,纵然面对他对东京局面的尖锐质疑,她再心虚依然不改坚持。“刚则易折”这是顾千帆初遇赵盼儿时送给她的忠告,其实他们都是一样刚烈果决之人,所以才会在波涛汹涌的人生路上彼此靠近、相互扶持。

    我们先来详细分析一下男女主茶铺初遇的情节,赵盼儿故意打翻了茶水,顾千帆却非要揪着这件小事不放,坚持要喝到赵盼儿的茶再离开。我承认顾千帆这么做的确有与赵盼儿怄气争强的因素,但他应该也想让赵盼儿明白官家人不是她那些小伎俩小手段就能蒙混过关的,赵盼儿敢以女子之身与山匪互搏,那是她的勇敢,但她对皇城司的那种无法压抑与掩盖的恨意终将会为其带来灾祸,皇城司是一个眼里容不下沙子的地方,倘若有朝一日赵盼儿遇到了他的同僚,那她就未必能全身而退了,一个果敢聪慧的女子却因为家族旧恨而莫名其妙丢了性命,这也是顾千帆不想看到的。赵盼儿又去煮茶了,顾千帆以为自己的无理坚持压制住了赵盼儿的叛逆,但没想到这只是暗斗的开始,赵盼儿又在吃食的搭配上动了手脚,顾千帆无情地揭穿了一切,最终以赵盼儿的身世名节逼得她妥协。“物过刚则易折”,顾千帆做了一次恶人,但也点明了他真正想说的话,因为在意才会提点,而他对赵盼儿的欣赏亦是自茶铺而始。

    赵盼儿对顾千帆态度的转变其实是在船上,经过杨府和孙三娘的事,赵盼儿彻底认同了顾千帆是好人这个事实,虽然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个有着一肚子坏主意的好人。我很喜欢男女主那段关于生娃的对手戏,那种互相飙戏、互斗贫嘴、互不饶人、火花四溅的感觉很爽。从赵盼儿对着顾千帆发泄她心中对欧阳旭的不满,再到男女主之间不由自主的打情骂俏,顾千帆渐渐地让赵盼儿放下了对自己的防备,在这条爱情道路上,终究是他先选择了付出与引导,也是他先爱上了她。

    他为了她铤而走险下船带着三娘看病,她为了他驾车返回,危机重重之时,他们真的做到了彼此信赖、配合默契。但在救宋引章的决定上,赵盼儿还是算计了顾千帆,她以为顾千帆是因为吝啬才不肯借自己十两黄金,所以她抛出了夜宴图这个让顾千帆无法拒绝的诱饵。最后,她竟然发现是自己想错了,所以她提出了坚持还钱,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顾千帆的活下去的牵挂,哪怕只是一点点的牵挂,而顾千帆的那句有点诀别气息的“如果旗幡一直没有挂出来,钱你就不用还了”真正扎进了赵盼儿的心里,至此,男女主的牵绊不再两清,赵盼儿知道自己才是理亏的一方,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她并不爱顾千帆,所以好姐妹宋引章比顾千帆更为重要,她不后悔这样算计的决定,但却不代表她的心中没有愧疚。

    香云楼,顾千帆是带着惆怅与迷茫来找赵盼儿解惑的,过命兄弟的背叛与亲生父亲的助力,他也有踌躇的时候,却不巧撞见了赵盼儿扮作风尘女子虚与委蛇。“不计过往,只遵本心”,这就是赵盼儿给顾千帆的答复,赵盼儿的果决豪爽,却让顾千帆豁然开朗。他离开之时一扫愁云,她凭栏目送他离去,她的“倾盖如故”,他的“白头如新”,虽然只是以朋友之名,但那种灵魂里的契合是掩盖不住的。香云楼的剧情,其实是男女主抵京之前感情燃得最热烈的地方,之后顾千帆在县衙杖下救人,或许是离了青楼的气氛,亦或许是过了上京前的最后一道“关卡”,男女主之间的互动反而矜持了不少。

    赵盼儿如期进京了,顾千帆却应承父亲的请求暂时滞留江南,其实他是故意错开与赵盼儿同行,大概是他自知无法送去他真挚的新婚祝福吧。所以他迟来了一步,却遇到了被驱逐出京的三姐妹。一遍遍强势地激发盼儿的自尊与愤恨,顾千帆终究辟出了一个让三姐妹立足京城的信念,其实他是有私心的,因为撬墙角的机会只有这一次。

    在追赵盼儿的过程中,顾千帆鼓起了毕生的勇气,父亲的身份与皇城司的职位一直是他难以启齿的耻辱,就如同赵盼儿一直耿耿于怀她流落风尘的那些年一样,顾千帆觉得自己被打上了奸佞的烙印,他想靠近赵盼儿,却又无比嫌弃自己的肮脏。“国之鹰犬,民之爪牙”,赵盼儿打开了他的心结,而他也终于明白了她心中空白的不安,成年人的开诚布公,他与她的爱情水到渠成。

    初开的情爱之花总是甜美的,虽然她与他都很忙碌,但门外的黄花与夜间的相会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与动力。他为了她与父亲谈判,他带她去见自己的母亲,他幻想着让最信赖的长辈来鉴证这段爱情,他仿佛算好了一切,更仿佛看到了他们美好的未来。

    理想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骨感。齐牧的真面目只是一个开端,他原以为只是缺少了一个证婚人,殊不知长途漫漫。母亲的诰命拿到了,他看着她幸福的面庞,看着她对未来的憧憬,他压下了心头的不安,企图为她造一堵墙,维持住她幸福生活的宁静。只可惜他错了,世仇是无法逾越的鸿沟,更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单方面承受的,所以他开始逃避,他不敢见她,却引发了更多的误会与蝴蝶效应。

    一张被误收起的银票,让她以为他是因为无法如期掏出钱而抛弃了她,甚至连一个一刀两断的结束都说不出口,内忧外患接踵而来,她艰难地挺了过来,也在这个过程中差点倒下,她愤怒地不再给他解释的机会,其实是她更怕自己心软而重蹈覆辙。陈廉说头儿筹钱了,说他第一次看到头儿这么惧怕什么,随着银票的失而复得,她开始主动查找那个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那个隐藏的原因,终于,她在邸报上找到了答案。

    她的男人没有那么无坚不摧,他过不去的坎儿,这次由她扶着他跨过,以前都是顾千帆亦步亦趋地追赶呵护,而这一次,换她来过。她用满墙黄花约他,他亦情不自禁的赴约而来,她说着自己没那么迁怒连坐,所谓世仇,不过是官场规则的捉弄,她以自己为饵,逼他看清自己的心意,断掉的裂痕,在她手里被修复。

    他们都只想做京城里的打工人,却无奈终究卷进了党派争斗之中,深居高位的人即使再心怀仁心,其底线也是坚守住自己的战场,所以小人物们的牺牲终究只是浮萍之命。他被收押审讯,她求救无门,只能去状告欧阳旭企图釜底抽薪,本应不了了之的党派斗争再度引发了巨大的蝴蝶效应,他们都知道背后的人是皇后,但却低估了掌权者的铁血手腕。大结局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对对和和美美成双入对,看到的是帝后情深,看到的是坏人欧阳旭被惩处,但是,其实这一切的转机都在于一个男人卖掉了自己的身世以及后半生官场上的中立立场,其实也有他入仕的信念与展望。这个世界是不公的,亦是公平的,所有的获得都是以一定的付出为交换代价,区别只是在于交易的兑换比例罢了,故事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画上句话,真的蛮好的,因为未来的路或许依旧坎坷,这也是让我这位观众蛮唏嘘的地方。

    【全文完】

    【详细】
  • 144363086
  • 表象
    2006/4/20 20:17:04
    风中的嘛呢石
    大风中索巴老人的帐篷。嘛呢石列在帐篷的旁边,被冬日的寒风猛烈的刮着。


    小喇嘛的师父等了十年,终于等到了可以去拉萨朝圣的日子,他明年开春就要出发,走那条长路;所有的人都在关心他朝圣的事情。小喇嘛有一张敦厚沉静的脸,他仔细地擦拭着铜灯,心里想着就要带他回家过年的父亲;他擦灯格外仔细,因为师父说这能够给他带来智慧。


    村里的庙堂刚刚演出完《智美更登》,慈悲的王子
    大风中索巴老人的帐篷。嘛呢石列在帐篷的旁边,被冬日的寒风猛烈的刮着。


    小喇嘛的师父等了十年,终于等到了可以去拉萨朝圣的日子,他明年开春就要出发,走那条长路;所有的人都在关心他朝圣的事情。小喇嘛有一张敦厚沉静的脸,他仔细地擦拭着铜灯,心里想着就要带他回家过年的父亲;他擦灯格外仔细,因为师父说这能够给他带来智慧。


    村里的庙堂刚刚演出完《智美更登》,慈悲的王子把他的三个儿女施舍给了婆罗门。台下的老人纷纷落泪。表演结束,所有的演员齐聚舞台穿着戏服齐齐整整地辉煌地站立。这时中间一个男演员说“把录音机拿上来”,然后挎着录音机按下播放钮,鼓噪的迪斯科解体了这一切。
    老人们在埋怨声中很快退去,小喇嘛走到庙堂的门口,又回过头来,戴上孙悟空的面具孑然而立,凝望着正在喧闹着的人群。


    小喇嘛和父亲用马驮上电视机和VCD,绕道返回寺庙,路上放羊人告诉他们,索巴老人在大风中的帐篷里死去了。他们走到帐篷时,风依旧很大,人们在风中清理着老人的遗物,场景却像在清理着一片废墟。人们找到一块未完成的六字真言的嘛呢石,放到了小喇嘛手里。
    小喇嘛回到寺庙,先是戴上孙悟空的面具给师父看,然后告诉师父索巴的死讯。二人到庙殿为老人念佛。之后,他们打开电视机,开始看唐僧喇嘛的取经故事。
    小活佛也要看唐僧喇嘛,于是小喇嘛有了一件跑片的工作;拿着光盘在荒凉的山路上奔跑,上下来回。
    师父原本打算自己独自一人去拉萨朝圣,后来不知何故地,突然决定带小喇嘛一起去。


    初三的下午就是祈愿大会。
    小喇嘛在山坡上注视着带着光盘归去的父亲,而山间已经变得寂静,因为僧人们都已经进入大殿,仪式即将开始。小喇嘛快速地奔跑下山,一个人在庙宇之间穿行,脚步引起了山谷的回音。
    到了。小喇嘛在雄浑的大殿屋檐下显得如此渺小。他急急地踏入,脱下靴子,在队列中盘坐。奔跑使他呼吸困难,他气喘吁吁的模样在仪仗中间显得不协调。然而众喇嘛诵经的声音越来越浩大,盖住了一切;佛殿庄严的漆黑笼罩了整个屏幕。


        影片讲的西藏僧侣,没有奇观异景,没有炫目的藏域风情,却有一种难得的淡定的真实。
        枯寂是一种韵律,枯寂中的不安也是一种韵律。枯寂与躁动的比照让这种韵律显现:矛盾如戴着孙悟空面具的沉静的小喇嘛,摇摆如大风中索巴老人的帐篷。而影片最后,去拉萨朝圣的机会如同一道命运的意旨,让我们隐隐地期待信仰何时让那份不安最终淡去,印度和拉萨如何让孙行者和小喇嘛得到各自最后的幸福。
        西游记VCD是一件奇特的事物,是一条世俗和信仰之间敏感的线。它寓言一般地连接了两个世界并吸引了我们的关心,让人感受到小喇嘛的呼吸,感受到信仰的未必浓烈,却最纯净真实的形态。
    【详细】
    10391234
  • 背上有翅膀
    2019/8/27 19:55:33
    怎么好意思这么烂

    别以为战狼2红了,跟风拍点烂片也能有收视率,空降坦克风中割绳子,人还头朝上正着???再加5毛特效,物理都没学会吧。坦克随意上街区,发生车祸态度极差,不好好解释,砸车门、抢储存卡,怎么这么尬。一言不合摔新兵手机,军营里就可以为所欲为啊,打砸抢随意是吧,呵呵,我看到的牛努力匪气十足,军民鱼水情就是笑话,这样的人民解放军不要也罢,半集不到果断弃剧,如果满分是100分,我象征性地给1分。

    别以为战狼2红了,跟风拍点烂片也能有收视率,空降坦克风中割绳子,人还头朝上正着???再加5毛特效,物理都没学会吧。坦克随意上街区,发生车祸态度极差,不好好解释,砸车门、抢储存卡,怎么这么尬。一言不合摔新兵手机,军营里就可以为所欲为啊,打砸抢随意是吧,呵呵,我看到的牛努力匪气十足,军民鱼水情就是笑话,这样的人民解放军不要也罢,半集不到果断弃剧,如果满分是100分,我象征性地给1分。

    【详细】
    10444198
  • song
    2021/3/16 1:41:10
    被导演打了一闷棍,看完揪心不已

    不推荐这部影片,因为导演略显残忍。僵硬泛青的尸体,撕开了观众的心。眼见着灵动美丽的爱人被一步步剥夺生命,而观众和女主一样无能为力,这么沉痛的死亡、压抑的愧疚、深深的无力,导演竟全然不给一点释放的空间,明明在爱人骤然离开生死未卜的时候,导演都可以肆意的让女主沉浸在痛哭、哀嚎和歇斯底里中。而真正死亡揭幕时,导演一步步的制造了一个沉重的拉人入绝望体会的能量团,最

    不推荐这部影片,因为导演略显残忍。僵硬泛青的尸体,撕开了观众的心。眼见着灵动美丽的爱人被一步步剥夺生命,而观众和女主一样无能为力,这么沉痛的死亡、压抑的愧疚、深深的无力,导演竟全然不给一点释放的空间,明明在爱人骤然离开生死未卜的时候,导演都可以肆意的让女主沉浸在痛哭、哀嚎和歇斯底里中。而真正死亡揭幕时,导演一步步的制造了一个沉重的拉人入绝望体会的能量团,最后用激情肉体不断闪回,和冰冷尸体的强烈对比,搅拌这团漩涡,一股脑砸进观众内心,然后戛然而止全不理会。看完以后不可能不堵心,因为这团有意为之的漩涡没得到释放,只能凌迟着观众同为人类最基本的慈心和同情心,这种感受很像一次小小的心理创伤。

    很多电影让人印象深刻,它们拨动人类共性的情愫,调动观众的共情,让相似的情感得以宣泄,正是在别人的故事里留下自己的眼泪,或者重新植入新的理念给有同样伤口的人,这是电影治愈的力量。有些电影全程阴郁的很,作为一种叙事的色调,也无可厚非。而有些电影,导演特别设计的影像,就是为了精准的你心里割上一小刀,不管故事、内涵、电影语言多么优秀,这种难忘的一幕还是不够善意,显得阴险。

    【详细】
    13322528
  • Maggie_in_LA
    2019/12/16 14:53:13
    《黑色圣诞节》:米兔时代愤怒的激化

    我去看前并没有看过之前两个版本,但之后阅读了一下介绍,发现前面两个版本的重点在于一个凶手连环作案,以杀害年轻女孩为卖点;而这次的改编完全算不上恐怖片,而是以目前女quan、米兔时代为背景,展示激化的男女矛盾,而且还加入了超自然元素,隐喻凶手并非只是一个,而是一群想要报复女性的人。当然,影片另一方面也展示了现代女孩们对渣男的抵死反抗。所以最终,它留给观众的印象可能与前两个版本很不同,并非杀人

    我去看前并没有看过之前两个版本,但之后阅读了一下介绍,发现前面两个版本的重点在于一个凶手连环作案,以杀害年轻女孩为卖点;而这次的改编完全算不上恐怖片,而是以目前女quan、米兔时代为背景,展示激化的男女矛盾,而且还加入了超自然元素,隐喻凶手并非只是一个,而是一群想要报复女性的人。当然,影片另一方面也展示了现代女孩们对渣男的抵死反抗。所以最终,它留给观众的印象可能与前两个版本很不同,并非杀人带来的恐惧,而更多地是在表达男女双方在对立过程中的愤怒。

    本片并没有只从女性一方出发,而是试图展示双方矛盾激化。男性地位的确在当今时代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渣男其实并没有变多,只是现在的女性敢于曝光,公众敢于评论,所以显得好像渣男特别多,就光网络上,每天好像都有值得骂的人冒出来。女性的声音越来越多被听到是好事,但这样确实导致一些男生觉得女性对男性的仇视加剧,男性不仅没有地位,也难以获得对方信任。于是双方只能“女quan婊”、“直男癌”地互骂,看谁骂得更难听。

    本片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校园,在这里,非裔女孩可以发起对性别歧视教授的抗议;女孩们也可以把男同学对她们的性侵和凌辱编成歌曲唱出来以示抗议。。。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民主且包容的校园环境。但事实上,一股愤怒的情绪正在酝酿,女孩子们连连受到攻击,这些蒙面凶手似乎专门把目标定为那些敢于公开反抗男权、争取平权的女孩。当然,当女孩子们被激怒时,也不会就此罢休。在这场战争中,似乎双方都不是胜者。这在片尾女主角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她从一开始的愤怒,到享受报复的快感,然后笑容却凝滞在了嘴边。。。

    平权的道路肯定是崎岖的,本片只是选择了一种比较极端的隐喻方式去表达这种愤怒。掌权的人,与挑战强权的人之间免不了一场厮杀。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没有弓箭、斧头、流血和牺牲,但也有法庭、舆论上的争斗,比如米兔运动,就是一场厮杀。女方在长久的愤怒中爆发,男方则否认一切,有的对簿公堂,有的用新闻与舆论对峙,至今,这场争斗也没有结束,且始终存在着不同的想法和声音。而本片,则是把这场战争简化成了一个圣诞夜的杀戮与发杀戮。

    影片选择超自然的邪教方式去展示部分男性想要维护地位采取的错失,也许这让人觉得有点夸张,但想想看,很多目前恐怖组织、枪击案的凶手都是存在于私人论坛上、不太曝光的小团体,确实像邪教一样,每天在灌输和传播着对女性、移民、不同宗教人士等弱势群体不利的言论。这也是让目前的美国乃至世界变得如此恐怖和混乱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倒是能理解编导这个隐喻方式,特别是这些团体常常说自己坚持的观点是从祖先继承下来的,要保持传统。比如以前是男权社会,现在也应该回到男权社会。以前是白人至上,现在也白人的地位也不可动摇。正是这种传统的思想与目前正在不断多元化、国际化、平权化的社会产生的矛盾,是造成各种恐怖事件的主要原因。

    从寓意上来说,本片的确是一次很符合时代的改编,只不过不再是单纯的恐怖片,而是对当今社会矛盾的抽象展示。片中几个女孩之间的对话对年轻女观众来说还是很有启发性及鼓舞性的。同时,本片也塑造了两个人不错的男生,来提醒女孩子,并不是所有男的都是渣男,在变强大的同时,并不应该就此加深对男性整体的仇恨。

    毕竟,争取权益并非要加强对立与仇恨,包容与爱最终还是解决一切的答案。

    【详细】
    121011402
  • 旅行家牛总贵
    2016/6/26 21:38:42
    国产恐怖片有没有诚心之作?
    这种片子在评分居然高于三分,这是我感觉最悬疑最恐怖的事情了!在国内制作环境的条条框框以及无良的总局审核下,大家都给了国产此类型片很大的宽容,但是都得到了得寸进尺的回报!一个弱智的编剧加上低能的导演,一群十八线明星没有任何演技甚至表情的演出了这一段视频,居然还能到院线上映,我发自内心的想问一句这审查机制是严格还是不严格?让观众们看到这种电影究竟算不算消费欺诈?
    这种片子在评分居然高于三分,这是我感觉最悬疑最恐怖的事情了!在国内制作环境的条条框框以及无良的总局审核下,大家都给了国产此类型片很大的宽容,但是都得到了得寸进尺的回报!一个弱智的编剧加上低能的导演,一群十八线明星没有任何演技甚至表情的演出了这一段视频,居然还能到院线上映,我发自内心的想问一句这审查机制是严格还是不严格?让观众们看到这种电影究竟算不算消费欺诈?
    【详细】
    7953180
  • 沧海一粟
    2017/4/18 23:08:49
    孩子应如何教育?

    《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带给我满满的童年记忆,看到影片的题目就点进去了,本来以为是欢快的动画片,没想到却是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的一个现实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拔苗助长不可取,最好的方法是劳逸结合,给孩子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必要的,急于求成是不可取的。至于这个度的把握,就要看各个家长了。这是一个不错的影片,有欢乐的父子互动,有悲伤的急于求成造成的孩子的冷漠,有重逢、冲破枷锁最后相聚的

    《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带给我满满的童年记忆,看到影片的题目就点进去了,本来以为是欢快的动画片,没想到却是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的一个现实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拔苗助长不可取,最好的方法是劳逸结合,给孩子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必要的,急于求成是不可取的。至于这个度的把握,就要看各个家长了。这是一个不错的影片,有欢乐的父子互动,有悲伤的急于求成造成的孩子的冷漠,有重逢、冲破枷锁最后相聚的感动,值得一看。

    【详细】
    8486212
  • 不要追星
    2020/5/26 11:37:01
    还不错的甜剧

    刚开始没抱太大兴趣,没想到还挺好看的?? 剧情发展还挺快的,七皇子跳河那笑死我了??有点不喜欢公孙默和朱大人。

    女主都已经看了信还有知道她被一次次试探,但她也太快原谅男主了吧??虽然太子不情愿但还是允许了公孙默的行动,对太子有点无语。第11集常乐闹相国府那挺好笑的,12集太子和公孙默他们是傻逼吗?弄影都已经给提示了,太子身边人是吃干饭的吗?不知道多派些人手保护太子吗?就算不相信她

    刚开始没抱太大兴趣,没想到还挺好看的?? 剧情发展还挺快的,七皇子跳河那笑死我了??有点不喜欢公孙默和朱大人。

    女主都已经看了信还有知道她被一次次试探,但她也太快原谅男主了吧??虽然太子不情愿但还是允许了公孙默的行动,对太子有点无语。第11集常乐闹相国府那挺好笑的,12集太子和公孙默他们是傻逼吗?弄影都已经给提示了,太子身边人是吃干饭的吗?不知道多派些人手保护太子吗?就算不相信她的消息,你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好吧。还有太子都知道会有危险干嘛要带太子妃去。

    后面常乐被太子外公严刑拷打时,我是第一次觉得刘彻是真tm的没用,后面不管他再怎么挽回他的人设,可能都很难改变他在我心中的印象了感情突然进展太快,男女主还没爱到死去活来这种程度吧,前面男主不是还同意属下一次次的试探吗,怎么突然到了愿意自己死都要让女主活这种境界了?

    作为个太子能不能稳重点,不要命了吗?不知道准备万全之策吗?身边一行人吃干饭的吗?就算想丢半条命能不能也好好计划一下。他外公去哪了?难道出场只为了把女主打的很惨然后揭示她的身份吗?现在又跑哪去了?要不是三公主出来救太子,太子就死了吧。后面可能又要开始三公主喜欢太子要和太子成婚,让女主疯狂吃醋的剧情了吧??

    没想到三公主还挺可爱的,这个人物加进来不反对啊,还丰富了些剧情哈哈。对于秦大哥是盗圣这件事前面就有些端倪,每次让他一起去时他都吞吞吐吐的,不过他解释让男女主去闯关拿藏宝图的理由有些不充分

    三公主人设还挺不错的呀哈哈

    刘升虽然坏了点,但有时挺好笑的

    没想到后期竟然觉得李彻和公孙默都可爱了些,反而越来越讨厌李衡了,虽然他的黑化有理由,可我觉得他好片面好狭隘好偏激

    本来希望李衡和朱颜有个好结局,但现在不希望李衡有个好结局

    为什么李衡都有个好结局,弄影倒死了?(虽然我对弄影没什么感觉)但就是觉得凭什么不可以给她一个好结局,就因为她是朝廷重犯吗?那五皇子还给皇上下毒呢,他还差点要了太子的命呢?编剧不公平??

    【详细】
    12621878
  • 如风
    2022/10/27 10:10:08
    戏如人生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无意在微博看到朋友转发这部戏的简介,一看就很应我的景,于是特意找来看了。 同样是中年遭遇无疾而终的夫夫生活,同样是四十多岁又要开始再投身于寻找伴侣的历程。他们17年,我们14年,我只能说戏如人生。 一直很喜欢couple这个词,但没想到uncoupled也是一个词,而且是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无意在微博看到朋友转发这部戏的简介,一看就很应我的景,于是特意找来看了。 同样是中年遭遇无疾而终的夫夫生活,同样是四十多岁又要开始再投身于寻找伴侣的历程。他们17年,我们14年,我只能说戏如人生。 一直很喜欢couple这个词,但没想到uncoupled也是一个词,而且是如此的...  (展开)
    【详细】
    14737263
  • 李露白
    2018/10/20 18:38:16
    电影里精彩的伏笔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悬疑剧讲究结尾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要二者兼顾,就必须在细节处做大量的伏笔和铺垫,这部电影做得还算不错。那么看看这部电影都有哪些“伏笔”吧。 好心人的建议:看过此电影,再来看这篇影评,否则你根本不知道我在讲什么,而且也会有大量的剧透。 至于影片以手机、电...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悬疑剧讲究结尾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要二者兼顾,就必须在细节处做大量的伏笔和铺垫,这部电影做得还算不错。那么看看这部电影都有哪些“伏笔”吧。 好心人的建议:看过此电影,再来看这篇影评,否则你根本不知道我在讲什么,而且也会有大量的剧透。 至于影片以手机、电...  (展开)
    【详细】
    9716253
  • 品茗听雨轩
    2017/6/28 9:29:27
    拍出了一定高度的香港警匪片
    这是一部很精彩的好港片,一部拍出了一定高度的新的警匪片。
    一个匪,或者说一帮匪,劫持了一部满载五名警察的警车,然后向警局索要赎金。当警车准备了接近九千万的赎金时,匪却说只需要三千万就够了。于是在将三千万送给匪的时候,大量的警力被牵制,匪却轻易地将警察准备的余下的超过五千万的资金劫走,那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然后,匪徒又顺利地将案底抹平,几乎不漏任何破绽。这就是整个片子中案宗的主要部分。而复杂
    这是一部很精彩的好港片,一部拍出了一定高度的新的警匪片。
    一个匪,或者说一帮匪,劫持了一部满载五名警察的警车,然后向警局索要赎金。当警车准备了接近九千万的赎金时,匪却说只需要三千万就够了。于是在将三千万送给匪的时候,大量的警力被牵制,匪却轻易地将警察准备的余下的超过五千万的资金劫走,那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然后,匪徒又顺利地将案底抹平,几乎不漏任何破绽。这就是整个片子中案宗的主要部分。而复杂破案的则是鹰派的梁家辉与斯文的郭富城,而这个案子的侦破结果,又将直接影响到两人的升迁。实际上,无论是鹰派还是斯文派,两者都是为了香港的安危,而匪在操纵警察,使得警察内部的矛盾及制度暴露了出来,从而使得梁家辉与郭富城的两派发生抵牾,甚至一度势如水火。并因为斯文派的郭富城的个人能力,从而将案情理顺,并揪出了真正的匪。
     《寒战》的高度,超出单纯警与匪设置的部分,在于对制度的拷问,还有制度中人的执行情况。片中再三说香港是亚洲最安全的都市,这是因为在香港有一套严密的社会制度,警察各安其道,使得犯罪分子无法为所欲为。但随之,就用智商达到192的叛逆的警三代来推翻了上面所说的制度。任何社会都不能使唯制度论,因为制度是人制定的,而人都存在缺陷,人所制定的制度也不例外。所谓的制度好,不过是没遇到对手,只要是熟稔了所谓的制度,并可以穿透其缺陷,并且制造出大的混乱来。再者,制度是人来执行的,而严厉的人与温和的人不同,就会造成人治与法治的摇摆。虽然,人治者未必会有私心,但人治带来的恶的影响,却需要整个社会去消化,就必须进以杜绝了。这种思辨,在于《寒战》,是一种对警匪的超越,也使得片子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新的境界。
    另外,超级喜欢梁家辉在这里的演技。
    【详细】
    8630732
  • 元直
    2016/7/20 21:16:18
    成龙的无用美学
    成龙是中国很著名的一位演员。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他都很重要。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他曾是关锦鹏电影《阮玲玉》的制片。在美制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和去年大获全胜的《大圣归来》中都有出色的配音演出。成龙一直和商业电影脱不了关系,因为在香港电影最红极一时的年代,他的动作片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套路。

    他的新片《绝地逃亡》中,大哥成龙传递的,是一种“无用”的美学。比如他的搭档问他最想做什么,他说他想以后没
    成龙是中国很著名的一位演员。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他都很重要。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他曾是关锦鹏电影《阮玲玉》的制片。在美制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和去年大获全胜的《大圣归来》中都有出色的配音演出。成龙一直和商业电影脱不了关系,因为在香港电影最红极一时的年代,他的动作片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套路。

    他的新片《绝地逃亡》中,大哥成龙传递的,是一种“无用”的美学。比如他的搭档问他最想做什么,他说他想以后没事做的话就去养羊驼,因为羊驼与世无争。大概观众都记得羊驼在片尾修剪整齐的样子,却忘了形容他们的那四个字:与世无争。

    成龙可能与世无争吗?当然不。但是他羡慕这样的生活,想过这种人生。1989年,成龙在自己导演,编剧和主演的电影《奇迹》里面,搭档梅艳芳演Frank Capra的作品《一日贵妇》。
    在我看来,他最新的这部《绝地逃亡》人物塑造,就很像那部《奇迹》。都是执着于一种思想的人物,但都收获颇丰。《绝地逃亡》的结尾,成龙饰演的陈警官,收获了美丽的女儿,也收获了约会的机会。他给这个角色取名叫港生。这不仅体现他对香港的喜欢,也是想还给那些过去电影的一点补偿,因为这是他的本名,却鲜有人知道。

    《绝地逃亡》里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恐怕是成龙和康纳在竹筏艇上。成龙不答应他放弃,说你要回去给我作证。结果外国人嫌他傻,把他拖下水,成龙大喊“我不会游泳啊”,可是依然不说要放弃的话。那段拍的很好,观众在一直笑,可是我觉得这或许就是成龙个人的“美学”。而翻译给他的无用,其实就是坚持。

    成龙拍戏很努力,在这部电影里,那场在工厂流水线上的戏好看。好像回归了他以往那种模式,只不过加上了很多外来元素。在套娃的那场对打中,成龙很用力也很实际。恍惚让我觉得,这个男人又回到了最初看他电影的感觉。就是那种非常过瘾的体验。

    他在和康纳逃亡途中,遇到后面人的追捕。情急之下说“让我带你飞”,于是抓起滑索,沿着轨道就开始滑翔。这段戏拍的也很美,真应了很多网红喜欢说的“带你装逼带你飞”。

    陈警官在最后,见到自己的好朋友阿勇,发现他就是自己一直在找的敌人:斗牛士。心中的信仰瞬间倒塌,可是他信守承诺,帮好朋友照顾女儿九年。曾志伟饰演的阿勇讽刺成龙说,你选择荣誉,我选择权利。而我想最后成龙若来得及和自溺的阿勇说,大概要还他的是:你选择权力,而我选择的是正义。
    于是电影最后,他真的如愿以偿,过上了与世无争,“无用”但很有用的生活。(文:元直)
    【详细】
    80001046
  • 易术家4466
    2019/9/13 14:53:35
    那一场场呼啸而过的不光是青春

    五星并不是打给这部电影的专业度 情节或者是可以评判的纬度

    是打给电影给80-90这两个年代出生的我们的共鸣!

    之前有人说过电影的意义在于对生活的诠释。在这一部中,哪些澡堂子、课桌椅、自行车和冬天夜里的彩色点灯串,就是对这一代人青春最好的诠释。

    多少次,在香港、上海、多伦多、纽约的钢筋丛林打拼事业的我们,在凌晨的夜里梦到自己撒泼打闹的老居民楼。

    五星并不是打给这部电影的专业度 情节或者是可以评判的纬度

    是打给电影给80-90这两个年代出生的我们的共鸣!

    之前有人说过电影的意义在于对生活的诠释。在这一部中,哪些澡堂子、课桌椅、自行车和冬天夜里的彩色点灯串,就是对这一代人青春最好的诠释。

    多少次,在香港、上海、多伦多、纽约的钢筋丛林打拼事业的我们,在凌晨的夜里梦到自己撒泼打闹的老居民楼。记得是那剥离的墙皮和神出鬼没的壁虎,还有那带插梢的双开木门和水泥台阶陪着幼稚而充满力量的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下午和黄昏。

    而在我们的玩伴中,总会有一个女生,她明亮的眸子和发梢上的淡淡幽香让男孩们在心里暗暗的第一次萌生情愫。我们或许会忘却那一刻欢乐时光中到底做了什么,但哪些瞬间的画页刻在了记忆最深的地方。

    王欢欢,杨北冰,下次见面会在哪?

    【详细】
    10488408
  • kenheart
    2020/10/15 0:33:51
    评分偏低,硬汉+温情不值合格?

    1)这篇场景设置特别,雪山困兽斗不多见

    2)男主跟毒贩既博弈,又斗智斗勇

    3)后面男主、老爸、女儿三条线看的很紧张捏把汗

    4)父子情加持,加上老头有间歇痴呆,更抓人心啊

    5)这就是一部亲情为基底的爆米花动作片,而且雪山拍摄得感觉很真实,反派头目智商高其他智商低不是很正常?主角有不死光环不也很正常?搞不懂有些人偏要当碟中谍看秀自己所谓智商

    1)这篇场景设置特别,雪山困兽斗不多见

    2)男主跟毒贩既博弈,又斗智斗勇

    3)后面男主、老爸、女儿三条线看的很紧张捏把汗

    4)父子情加持,加上老头有间歇痴呆,更抓人心啊

    5)这就是一部亲情为基底的爆米花动作片,而且雪山拍摄得感觉很真实,反派头目智商高其他智商低不是很正常?主角有不死光环不也很正常?搞不懂有些人偏要当碟中谍看秀自己所谓智商

    整部片感觉除了前面稍显拖沓,铺垫太久,其他还是很紧张刺激的,怎么都值6.5分+

    PS:骂反派智商低的,你以为他们常看电影啊,不然也不会去惹海王+上校的彪悍一家

    【详细】
    12914292
  • 嘻哇哈
    2020/3/24 21:28:44
    看剧后一直意难平的地方

    就是miss尹和泰柱之间的互动的那种“爱情”。也许很多人喜欢系长和泰柱之间的cp感,但是我看的过程,看完后一直为男女主之间的情感交流所心动。女主很好,相貌甜甜的尤其那双眼睛,大大的,总是忽闪忽闪的,透露着灵气,每次她期待的,偷偷看着泰柱的时候,小女生的喜欢展露无疑。而且她很可爱,歪头的样子真的反差萌呀。她和泰柱的互动,小心翼翼的的关注对方,是那种淡淡的甜。两个演员一些小细节小表情,比如暗喜窃

    就是miss尹和泰柱之间的互动的那种“爱情”。也许很多人喜欢系长和泰柱之间的cp感,但是我看的过程,看完后一直为男女主之间的情感交流所心动。女主很好,相貌甜甜的尤其那双眼睛,大大的,总是忽闪忽闪的,透露着灵气,每次她期待的,偷偷看着泰柱的时候,小女生的喜欢展露无疑。而且她很可爱,歪头的样子真的反差萌呀。她和泰柱的互动,小心翼翼的的关注对方,是那种淡淡的甜。两个演员一些小细节小表情,比如暗喜窃喜表演的很到位,也很真实。现在好多小说影视中这样纯纯那个年代特有的爱情都很少了。

    【详细】
    12433244
  • 猜测楚朽绵
    2014/1/28 9:09:37
    《我是狼》:致敬宫崎骏 为孩子打造一个真善美的世界


          作为一个动漫迷,在动漫电影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宫崎骏的动漫电影。除了宫式简约明快的画风之外,宫崎骏在动漫中塑造的鲜明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宫崎骏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和大胆,每一部动漫作品都有不同的风格,都能很好的阐释真善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童真是他作品的真谛。

       


          作为一个动漫迷,在动漫电影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宫崎骏的动漫电影。除了宫式简约明快的画风之外,宫崎骏在动漫中塑造的鲜明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宫崎骏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和大胆,每一部动漫作品都有不同的风格,都能很好的阐释真善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童真是他作品的真谛。

          而在这部《我是狼》的动漫电影中,可以发现有多处画面都有宫崎骏的影子。比如黑森林中的幽灵,类似于晴天娃娃的白色小精灵挂在树杈之中,脑袋不停的晃动,不时发出奇怪的声响,显然有《幽灵公主》的影子。再有影片中的金鱼婆婆,不仅在外形酷似《千与千寻》里面的汤婆婆(只有脸上的皱纹没有汤婆婆多),连做事风格和说话语气都很像。

          但是这样的相似并非让人觉得有哪些不适感,或许要得益于这部《我是狼》电影的画面感和情节感。

          首先来说这部动漫电影的画面。与《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等系列电影不同的是,他采用的是油彩画风,颜色运用和前者中国诸多动漫大不相同,色彩比较大胆,也比较反主流。比如,影片中主要勾勒的是狼和兔子,包括乌鸦、龙、鸭子等动物形象。狼是白色的,兔子是玫红色的,鸭子是绿色的,龙是蓝色的。每一种动物都拥有一个单色,表面上看是很别具一格,其实际也代表着不同的理念。整体画面呈现渲染效果,线条比较粗,颜色不均匀,又由于颜色反差比较大,反而更加吸引人。这反倒让人没有觉得对于宫崎骏动漫模仿的生硬感和违和感。

          再来说说情节。看到这个电影的标题以及电影的开头,我还以为要讲述一个翻版的“狼吃羊”的故事,但当由黄渤搞笑配音、操一口西北口音的兔子登场时,顿时有种错乱感。敢情这是一只兔子在根据一本书来讲故事,而故事又是身边的真事。有点搞笑,有点错乱,但又有点期待。后面的情节更是埋下众多伏笔,比如得救的小金鱼,保护雪人的山兽等等,每一个人物形象的出现都有着一定的意义,情节感非常强,不会让人在看完整部影片之后有任何疑问。当然这也是符合当代儿童观看电影的一个必要元素。

         整个电影所展现给我们的就是真实与谎言之间的故事。狼之所以不愿意相信自己是狼,是因为大家的偏见,狼都是吃兔子的,狼很坏。然而影片中的白(狼的名字)却为了朋友耳朵(影片中的兔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因为不愿意再欺骗朋友,为了让朋友理解自己而最终说出实情变为石头。这不得不让人想起,大人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总是强调不要撒谎,而大人们自己却在无意识中给孩子说了无数个谎言。

         这部影片不仅适合儿童观看,同样希望大人们能和孩子一起观看,真正的去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到底该如何教育孩子,如何给孩子一个真正的真善美的世界。
          
    【详细】
    65281390
  • 清语
    2010/9/21 17:05:57
    虽是杂烩亦可入口——《公主嫁到》晚餐时间的一道热菜
    《醉打金枝》的剧情+《宫心计》的华丽外衣+《溏心风暴》的家庭亲情卖点+《金牌冰人》等的若干桥段=《公主嫁到》,但
    陈豪+佘诗曼〈欧阳震华+关咏荷,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前者只是物理组合,后者则会产生化学效应,很想念当年的“死胖子和荷姐”;
    《宫心计》的华丽包装还没看完该剧就有了审美疲劳,为何要在《公主嫁到》中再刺激我们眼球一把,其实港剧当年的场景及服务虽然没有大陆那么铺张及繁重,但那
    《醉打金枝》的剧情+《宫心计》的华丽外衣+《溏心风暴》的家庭亲情卖点+《金牌冰人》等的若干桥段=《公主嫁到》,但
    陈豪+佘诗曼〈欧阳震华+关咏荷,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前者只是物理组合,后者则会产生化学效应,很想念当年的“死胖子和荷姐”;
    《宫心计》的华丽包装还没看完该剧就有了审美疲劳,为何要在《公主嫁到》中再刺激我们眼球一把,其实港剧当年的场景及服务虽然没有大陆那么铺张及繁重,但那种清新的感觉和审美的趣味仍相当有特色,为何要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呢,唉,在这些方面港剧是远没有大陆的优势的;
    《溏心风暴》的大卖似乎让TVB看到了家庭亲情剧的市场空间,索性在《公主嫁到》中再大打一次亲情牌,但那非常造作的鼓掌动作以及所谓的金家精神,除了让人无奈再无奈烦躁再烦躁外,不禁感叹难道编剧们真的已江郎才尽了吗,即使冷饭回锅也请加些佐料;
    PS:似乎近年港剧已迷恋上了喊口号似的台词和剧情,前有《宫心计》中刘三好的絮絮叨叨,现有《公主嫁到》中喋喋不休的金家精神,当年港剧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又到哪去了呢?
    可能是因为关心才会挑剔,是为一评。
    【详细】
    3711486
  • 阅白
    2020/2/5 10:49:53
    三观不正,表里不一的烂编剧

    这部剧,一开始看觉得还挺好的,超过四集之后就是满脑子的问号。

    说白了,女主贺繁星就是因为看上的男主的脸,男主嘴上说喜欢成熟大方的大姐姐,结果是因为女主喝醉的时候显现的可爱而喜欢上的。每次对待女主就是像在对待小女生的感觉。

    女主贺繁星,表面一个乐观开朗,独立自主,并对恋爱有自己坚持的女性。实际上是无脑傻白甜+圣母婊+白莲花。

    男二虽然是搞笑担当,但是如果不是

    这部剧,一开始看觉得还挺好的,超过四集之后就是满脑子的问号。

    说白了,女主贺繁星就是因为看上的男主的脸,男主嘴上说喜欢成熟大方的大姐姐,结果是因为女主喝醉的时候显现的可爱而喜欢上的。每次对待女主就是像在对待小女生的感觉。

    女主贺繁星,表面一个乐观开朗,独立自主,并对恋爱有自己坚持的女性。实际上是无脑傻白甜+圣母婊+白莲花。

    男二虽然是搞笑担当,但是如果不是披着霸道总裁啊外衣,就是一个油腻中年男怎么去套路女孩子的狗血三观。

    男主表面说是直球少年???但是和自己的学妹的距离也没有保持的很好。

    贺繁星的父母,表面上好像支持自己的女儿,实际上也是恨不得赶紧找人把女儿嫁出去。

    编剧是在把自己的人生观表达的淋漓尽致,如何表面一套,实际做的又是另一套。对于这个编剧我真的除了想吐槽就是想骂人了。真的白瞎了这部剧。

    【详细】
    12217396
  • 梅飞朔舞
    2023/1/31 23:05:40
    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影评《正发生》文/梅飞朔舞90分钟的影片,全过程都带给我各种疼痛的感觉。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却有着深厚的社会意义,引发人们对女性自主决定生育,应给予应有的尊重和选择权的思考。一名在校文学院的女大学生意外怀孕之后,为了争取自己不想当母亲的权力,向社会所做的各种求救,在整个抗争过程中让女主深切感受到个人命运不能掌控的痛苦,细节描述真实摄人心魄,观众能真切感受到女主来自生理、心灵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

    影评《正发生》文/梅飞朔舞90分钟的影片,全过程都带给我各种疼痛的感觉。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却有着深厚的社会意义,引发人们对女性自主决定生育,应给予应有的尊重和选择权的思考。一名在校文学院的女大学生意外怀孕之后,为了争取自己不想当母亲的权力,向社会所做的各种求救,在整个抗争过程中让女主深切感受到个人命运不能掌控的痛苦,细节描述真实摄人心魄,观众能真切感受到女主来自生理、心灵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伤害,特别是女主亲手进行堕胎,让母亲帮自己剪断脐带的那一幕,让我难以忘怀!女主不想因一个孩子的到来把自己整个人生都毁了的信念始终不曾放弃,她的主见与果决令人敬佩!二十出头的女生被自己的欲望和羞耻感交互刺激着,选择也意味着承担最坏的结果,女主对未来的生活的期待:不做家庭主妇!至少当下不想要这个孩子,以后可能会选择做母亲!她清醒的意识到,个人角色要比社会角色重要,她的女性觉醒意识来得更深刻更真实,然而当时的社会,六十年代吧,是没有办法保护她,她的选择带来的伤害,男朋友也无能为力,既不能在金钱上,也不能在精神上给予她足够的支持!她的闺蜜,天天如影随形的姐妹也变成了吃瓜群众,母亲支持她受教育以外,其他都很有限,她想获得除官方以外的其他信息是极度艰难,处处碰壁的女主,拿起毛衣针的那一刻简直让人战栗不止!我相信这部影片从影像的拍摄一定会深深打动每一个观影者,让屏幕外的你看到女性对身体和社会角色决定权的坚定意志,看到女性坚强与隐忍,看到女性崛起的力量!

    【详细】
    14954629
  • cycilvyse
    2011/10/14 13:53:00
    那一种感情 -关于《英雄无泪》的一些浮想
    前几天趁着工作的间隙,终于把《英雄无泪》的原著看完了。相比两年前看同名电影时,似乎又多了一些别样的感觉。一直都非常想就这部作品写些什么,但却又总是无法落笔。只是在勉强将一些想法拼凑后,才草草地有了一些线索,既是关于古龙的小说,也顺带着楚原的电影。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作品,讲述了一种奇怪的感情。古龙笔下的爱情从来不如金庸来得缠绵悱恻,而是在疾风骤雨中掺着一些莫明其妙;古龙笔下的友情向来
    前几天趁着工作的间隙,终于把《英雄无泪》的原著看完了。相比两年前看同名电影时,似乎又多了一些别样的感觉。一直都非常想就这部作品写些什么,但却又总是无法落笔。只是在勉强将一些想法拼凑后,才草草地有了一些线索,既是关于古龙的小说,也顺带着楚原的电影。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作品,讲述了一种奇怪的感情。古龙笔下的爱情从来不如金庸来得缠绵悱恻,而是在疾风骤雨中掺着一些莫明其妙;古龙笔下的友情向来是伟大的,《英雄无泪》中也不例外,小高和朱猛之间的友情,简单,干脆,却决不失其成色,即便面临美人关的考验,也是一样。然而,如果这部作品中只有爱情和友情,也许我就不会被它如此吸引。因为在《英雄无泪》中,还有一种感情,如此特别,如此强烈,让人难以至信,却也让人叹为观止!这便是卓东来对司马超群的感情。电影当中的交代并不多,以致于一开始我错把卓东来当作了曹操式的人物,对于司马的设计是出于故意。直到看完原著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与其将卓比作曹操,倒不如把他比作诸葛亮,只不过,这个诸葛亮除了一样的算无疑策外,却还有着让人恐惧的爱。是的,我不得不把卓东来对于司马超群的感情称为一种爱,它既不是男女之爱,也不是同性之爱,更不是兄弟之爱。如果要定义这种爱,我宁愿把它算作是一种该隐式的赎罪之爱,如果这算得上恰当的话......

    虽然身为举世罕匹的智者,卓东来却是一个还未出生就已经带有原罪的杀人犯,而死在他手上的,正是他的孪生兄弟和自己的母亲。同时,他又有着明显的生理缺陷:两脚的长度不一,虽然靠着惊人的毅力克服了这一点而让人无法察觉,但是卓东来从骨子里讲,却是一个相当自卑的人。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如此用心地去为司马超群谋划一切,在武林中塑造一个大镖局不败的神话!因为他早已认定自己是不能登上前台的。而为了塑造一个神话,就必须在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也准备周全。而这也导致了卓东来在事实上,控制了司马超群的一切,因为司马超群,是不能失败的。小说中有一段描写卓东来做噩梦的情节,梦的最后,他发现,被自己杀死的弟弟,正是司马超群那张脸...... 正是这种潜意识里的错爱,使得卓东来“无微不至”地料理着司马超群和大镖局的一切。而这种无微不至,也最终让司马超群和吴婉对他产生了恨。因为做为一个武功盖世,精力充沛,又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人,司马超群是决不愿意永远过着傀儡的生活的,故而,决裂也最终难免,代价是生命的毁灭!

    很多人在评论卓东来这个人物时,用了枭雄的评价,楚原在进行电影改编时,也遵循了同样的定位。然而我觉得这种定位是不准确的。卓东来从来没有想过要夺取司马超群的位置走到前台来,虽然他从来就是大镖局实际的控制人。即便在司马与其彻底决裂后,卓东来的选择也不是自己取而代之,而是愿意将司马的一切让给小高。与其把他定位为一个野心勃勃的枭雄,我倒更愿意把他当作一个走火入魔的诸葛亮。一样的智多而近于妖,卓东来追求的却不是江山社稷,而只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实现价值的媒介,就是司马超群。从某种成都上说,卓早已把司马当作了自己。只是,他并没有想到,司马超群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本质上与朱猛无异的豪杰!智谋无二的卓东来可以计算到一切,但是却不能计算到人性的最帅性之处,也更无法计算到宿命。卓最后的死,可说是古龙的生花妙笔:能够打败卓东来的,只有卓东来自己!区别在于,小说中萧泪血最后拼出的那件武器,本身就能够让泪痕剑通过,加深了对于那口箱子是天下最可怕的武器的描写。而在电影中,则是采取了剑中有剑的处理手法,也别有一番心意。而对于卓东来的生世,小说中留下了悬疑,在影片中却点名了卓亦是萧大师的儿子,加深了剧情的戏剧性。一心想利用泪痕剑的宿命谋算萧泪血和小高之间一人的卓东来,到最后却发现自己亦是泪痕剑宿命的一部分。真是不能不让人生出“人类越思考,上帝越发笑”的感叹了!

    接下来说说演员,不能不说一下尔东升对于卓东来这个角色的诠释。应该说,这是尔东升早期作品中相当见功力的一次演出,非常好地演绎出了一个枭雄的特质。而从扮相上说,也是我看过的尔东升作品中最好的一个。虽然因为篇幅的限制,楚原在改编时进行了大幅的改动,以致于尔东升甚至都没有机会去诠释卓东来内心复杂的一面,但是单从全片给予他的空间来说,已经足够精彩了。傅声的表演是让人哑然失笑的。我一直都觉得,英年早逝的他,从来也没能突破偶像派到实力派的瓶颈,唯一的例外是《冷血十三鹰》中的卓一凡。很可惜,车祸过早地剥夺了他年轻的生命,以致于我们无法看到他的转型了。单就这部影片来说,高渐飞的选角是失败的,傅声的表演甚至都不如他老婆唱的主题歌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比较理想的选择应该是姜大卫,但是很可惜。楚原拍摄此片时已经是1980年了,而姜的体型在3年后的电视剧《琥珀青龙》中,已经证明了他不可能再担当这样的角色。而钟情于狄龙做为御用的楚原,可能在姜狄两人交恶后,也不得不在选角上有所取舍吧。楚原拍摄的电影浩繁,但姜仅仅出演了《孔雀王朝》,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司马超群和朱猛的选择都是甚为精彩的,白彪和谷峰在表演上,都是一眼就让人和原著挂上钩的。做为多才多艺的邵式老戏骨,谷峰不知出现在多少电影中,绝对可说是千面人,而其演技又是超级精彩,演什么是什么。他演的孙玉伯是如此让人难忘,以至于后来秦沛饰演的秦百川身上,仍然依稀有着前辈的影子。而白彪的戏路并不算很宽,演坏人不行,但是在扮演悲剧英雄上却是让我印象深刻,不论是白衣胜雪,功败垂成的叶孤城,而是不愿甘当傀儡的司马超群,都是很让人感动的。接下来是演萧泪血的岳华,古装电影里最好的几个扮相之一,几乎没有让人失望的角色。记忆里岳华唯一的遗憾是《决战前后》中演的西门吹雪,和《多情剑客无情剑》里那个莫明其妙的梅花盗。在《英雄无泪》中,他的戏份并不多,但是却不愧为天下武功最神秘的人,那一袭黑衣,是异常经典的。钉鞋的扮演者是一个专演配角的人,很遗憾,我没能记住他的名字,但是他的表演是精彩的。最后来说说赵雅芝,虽然很不情愿,还是不得不说,那个时候的赵雅芝,还依然处在花瓶阶段,虽然3年以后,她的名字会因为《上海滩》而路人皆知。这一版的蝶舞是让人微微有些失望的。总觉得古龙对于人物的描写,非常容易完美化,以至于影视作品的改编者,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做到贴切的诠释,一如李探花那把神奇的飞刀。《英雄无泪》中的赵雅芝,距离自己的巅峰时期,还相隔很远,虽然她的美貌,已经和蝶舞一样,可以蚀骨销魂了......

    影片的拍摄技巧没什么多说的,承继的是楚原一贯的摄影棚拍摄风格。其实他的风格我一直都是感觉很舒服的,虽然有的时候有些东西也确实是假了点,比如《血海飘香》中楚留香的那条船。但不管怎么说,比起后来TVB那些成本控制过头的武侠电视剧,愿意投入大资金制作的邵式公司作品还是相当不错的。后人对于楚原的商业媚俗确有着诸多嘲讽,但是对于到了大学才有机会看到邵式电影的我来说,却更愿意说,无论邵式电影有多少作坊式的问题和商业化的局限,却终是能给到我们这些后来的观影者强烈的感动与对华语电影的自豪感。而单就武侠电影这个范畴来,后人对于邵式也难称超越,临摹却是时而有之,这似乎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邵式武侠的成功。

    2008-02
    【详细】
    51312971
  • dylion
    2022/8/9 23:44:14
    几点感受

    不在冲动时做决定

    陈顶天开发出天越星后,在小平房里,陈顶天告诉冯杰,希望冯杰能拉梁红玉入伙,用梁红玉的销售网络做大天越星的销售,最好不要让梁红玉与周子龙合作;另一方面,梁红玉也希望与无穷大合作销售天越星。但因为冯杰被梁红玉拒绝求婚,在与梁红玉见面

    不在冲动时做决定

    陈顶天开发出天越星后,在小平房里,陈顶天告诉冯杰,希望冯杰能拉梁红玉入伙,用梁红玉的销售网络做大天越星的销售,最好不要让梁红玉与周子龙合作;另一方面,梁红玉也希望与无穷大合作销售天越星。但因为冯杰被梁红玉拒绝求婚,在与梁红玉见面时,有些恼羞成怒,编造谎言说陈顶天不屑于与梁红玉合作,梁红玉也因此觉得备受羞辱而一怒之下与周子龙签订合作协议,利用自己的销售网络和低价策略,很快将天越星挤出了市场。

    冯杰因为被梁红玉拒绝求婚,冲动之下编造谎言,结果导致天越星销售下滑,自掘坟墓;梁红玉也因为受到冯杰谎言的影响,一怒之下与周子龙合作,后期在收合作款时也较困难,都是在冲动时做出决定,结果都不理想。

    在《怪诞行为学》一书中,作者丹·艾瑞里就做了一个实验,测试实验中在性兴奋时对情绪或决策的影响,发现在实施非道德行为倾向时,性兴奋状态下预测的倾向度是冷静时的两倍多。

    信任很重要

    剧中,王清越这一角色,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对陈顶天是绝对信任的,哪怕陈顶天被海广大赶出来只剩下一条裤衩,也愿意嫁给陈顶天,在父母来深圳要带她回北京时,她选择跟陈顶天走,在平房里相信陈顶天一定能开发出汉化软件,这时王清越对陈顶天绝对的信任,或许也正是这份信任成就了陈顶天。

    但是,后来王清越从无穷大辞职回家做起家庭主妇开始,或许真的是人闲下来就会想太多,当无穷大口服液被诬陷激素超标时,王清越没有任何怀疑,回到家看到婆婆正在喂孩子无穷大口服液,还告诉婆婆说无穷大口服液激素超标,将刚好回家的陈顶天一顿指责。

    后来,当无穷大口服液再次出现喝死人事件时,王清越对陈顶天不信任,怀疑无穷大口服液就是有问题,以此怀疑陈顶天与梁红玉有问题,她劝陈顶天放弃无穷大口服液,劝陈顶天不要与梁红玉合作,随后独自带着孩子出去租房住,与陈顶天离婚。因为事业和家庭大双重打击,直接将陈顶天压垮,也导致了无穷大的失败。

    另外剧中冉晶也是一个不信任人的典型。一个一遇到危险就鼓捣丈夫与无穷大分家散货,一有点小利益就像入袋为安不想再投入,对丈夫不信任,对陈顶天不信任,对梁红玉不信任,一切都以她自己为中心,对别人不信任。正如梁红玉说冉晶那样,如果这世界上没有像你这样自以为是的傻瓜,就不会有这些悲剧(陈顶天与王清越离婚)发生了。

    理想很重要,现实却不得不要

    陈顶天的理想是写程序,开发软件,要开发出让美国人也吓一跳的中文视窗系统,理想很重要,也不得不承认,正式有这个理想、这个信念,陈顶天将无穷大做大。随着无穷大的做大,随之而来的选择出现,当平价商场项目(冯杰)、生物项目(梁红玉)和中文视窗系统三个项目只能投资一个时,陈顶天不顾现实,坚持做中文视窗系统,导致冯杰离开无穷大,同时因为中文视窗系统的大量投入却长时间得不到产出回报,使得无穷大的资金捉襟见肘,陈顶天不得不做保健品项目,当保健品项目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陈顶天也分身乏术无法关注中文视窗系统,坚持做中文视窗系统或许就主动了无穷大的失败。

    大年三十,陈顶天组织开会,就保健品抛出两个方案,一个是紧缩战线,稳打稳扎每个月赚几十万,另一个是千万人计划,大投入大手笔,但却也有大风险。刘文武不赞成千万人计划,而陈顶天仍是理想顶破天,继续开展千万人计划,因为摊子铺大了,一个喝死人事件直接导致无穷大失败。

    【详细】
    145671728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