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41763
  • 孤云
    2009/8/22 14:10:34
    瞿霞与林娥之“死”
     也许是潜伏看得意犹未尽,最近又开始看孙红雷的另一部片子人间正道是沧桑。虽然还没有看完,但老实说,虽然剧情还算可以,但确实与潜伏还有差距。不太喜欢孙红雷在这部片子里演的立青。然而,里面有两个人物还是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个是瞿霞,其实起初不太喜欢演这个角色的演员。。太老气了。所以关在监狱里前的时候,我都没太在意这个角色,虽然片中
     也许是潜伏看得意犹未尽,最近又开始看孙红雷的另一部片子人间正道是沧桑。虽然还没有看完,但老实说,虽然剧情还算可以,但确实与潜伏还有差距。不太喜欢孙红雷在这部片子里演的立青。然而,里面有两个人物还是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个是瞿霞,其实起初不太喜欢演这个角色的演员。。太老气了。所以关在监狱里前的时候,我都没太在意这个角色,虽然片中预设角色的性格与气质是我喜欢的风格。然而,说起来非常吊诡得是,当这个活泼泼辣伶牙俐齿的瞿霞小姐被送入了监狱,不堪八年的监狱生活的折磨而丢失了青春的活力之后,突然觉得这个演员终于与角色融合了。

         尤其看到瞿霞与老穆结婚后,我的震动真的一点不亚于立青。那样一个活泼,伶牙俐齿,洋溢着青春活力与魅力的瞿霞(指角色,不是演员)最后却嫁给了一个骨子里头都是呆板的老穆(真的天生适合在我党机关做行政工作,演老穆的演员我觉得选得很合适)。。。。天啊,在那一刻我心中不觉得有了些许的心痛。。尤其瞿霞与老穆那唯一的一段感情戏,让我觉得很“幽默”,真的很“幽默”。或许,我们应该理解,瞿霞经过牢狱,经过丧失至亲(这个至亲也是其自信的根基)之痛,确实不免希望过安稳有安全感的生活。然而,对立青那刻意的回避,自信与活力的丧失,却恰恰表明她所谓这些不过是种逃避而已。瞿霞已经不可能再拥有那种幸福了,那种自信,那种拥有依靠,那种充满希望的幸福了。所谓的革命信仰不过只是种惯性,一切都抵不过现实的侵袭了。。。幸运的是,导演很体贴,他是按照后面的瞿霞角色来选择演员的。。。

         你可以说瞿霞毕竟遭遇了牢狱之灾,因而个性的改变不可避免。然而,林娥却不是这样。。。如果说瞿霞前期灵动的自信是因为有瞿恩这个依靠的话,那么林娥之“死”却恰恰是因为她依靠在了瞿恩上。瞿恩是本片中的一个“完人”,恐怕就是对G党不满的人看了,也不会厌恶这个革命导师。“他身上洋溢着光芒,给予你方向”,这就是我看到的瞿恩。瞿霞立青之闪耀恰恰依赖于他。然而,他却“毁”了两个女人,立华与林娥。如果说,立华之“毁”是她承受不了他的光芒,不堪其重的话,那么林娥之“死”,乃是因为她为了瞿恩不自觉得甘心丢掉自我。。。看刚开始出场之林娥,自信,从容,身上的才华与光辉跃然纸上,两眼放着光芒;而在立青在瑞金再见到她时,是怎么一个人物呢?非常普通,言必称丈夫如何如何。。。再也没有了那种光彩,那种让立仁丢掉魂的魅力了。。。至于瞿恩死后,那更是连魂都没有。。。刚看到立青准备追林娥这一集,觉得很荒谬。。真的,立青从没喜欢过林娥,现在这样做,算什么呢?不过是种逃避。。。

        写到这儿,突然觉得这部片子的编剧对于人性的刻画,是有的,(其实一直比较在意立仁与立华,他们的身上有更多的人性的冲突)然而关于感情,却怎么看怎么突兀。。。

       写到这儿,突然觉得很同情女生,特别是才华横溢的女生。瞿霞与林娥“之死”代表这些女生的两种归宿。。。也许还有第三种归宿,一直倔强的坚持自我,然而代价往往是,孤独。当然,也不是说女生选择前两种归宿就一定不好,通过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认知,依然可以活得有滋有味。然而,至少,“少女瞿霞”与“少女林娥”,以及她们所代表的那种美好,都已死了。。。。
    【详细】
    22581466
  • 北溟鱼
    2009/7/20 23:39:01
    关于几个人物
    同学少年的另一种读法

    说说各位主角,这个剧设真是颇有看头。

    杨立仁:
    原来以为是应该最喜欢瞿恩的,毕竟完美是人人都爱的,只是一开始就被立仁抓住视线。一开场立青擦枪走火差点杀了林娥,自己愣在当场,立仁明明怕的要命,手都在抽搐却还想着要赶紧救人。
    最喜欢看他想起立青的表情。是标准兄长的样子,看到立青考上黄埔,嘴角依然是惯常的不屑的笑,却究竟没有装圆,眼睛里已经换
    同学少年的另一种读法

    说说各位主角,这个剧设真是颇有看头。

    杨立仁:
    原来以为是应该最喜欢瞿恩的,毕竟完美是人人都爱的,只是一开始就被立仁抓住视线。一开场立青擦枪走火差点杀了林娥,自己愣在当场,立仁明明怕的要命,手都在抽搐却还想着要赶紧救人。
    最喜欢看他想起立青的表情。是标准兄长的样子,看到立青考上黄埔,嘴角依然是惯常的不屑的笑,却究竟没有装圆,眼睛里已经换了骄傲的神采。
    黄埔东征,明明知道立青一定会参军,却还要辗转让立华去告诉他留下来。仿佛就是明明知道嵇康不会理却一定要给他官做的山涛。是盲目的狂热的年轻人不屑理解的责任。
    无关主义和对错。
    像是他自己说的,因为我比你早生出来,所以我们是兄弟。
    立仁几乎是标准的传统中国人。他在理想主义的完美和现实主义的圆滑之间,守住的是家。尽管家也许是守不住的四分五裂,但责任永远是第一的。
    所以他总是不那么纯粹的。纯粹的理想主义的好青年可以放弃亲情,不齿与自己的姐姐为伍。不纯粹的立仁是暗的,对别人可以领袖至上心狠手辣,但是对待自己的家人,他是不需要权衡的,无条件的,所以他给共产主义立青和自己喜欢的女人守夜。
    这个家长,算是为领袖尽忠,为家族尽了慈孝。于是必然习惯性的委屈自己。
    立仁说话的声音永远是低沉的,嘴角是压抑着的,手总是不自觉的攥紧,让人想到那么多关于管家的隐喻。公孙侨,李鸿章,周恩来。
    不过一个难字。

    董建昌:
    我以为我早已过了loli的年纪,该欣赏董建昌这种纯粹理性的实用主义者。不过事实证明理性永远不是打动女人的利器。
    我看安提戈涅的时候总是特别关注特瑞翁,因为我觉得他说的做的都对,可是这出最著名的悲剧传达的却是伦理信仰和感情终将战胜理性。特瑞翁是勇敢的埋葬哥哥的女孩子安提戈涅光辉之下的暗影。
    这也是一个隐喻。关于理性和信仰。在崇尚理性的希腊时代,雅典的公民们在莫名其妙的狂热之下将它们中间直到死还异常理性的苏格拉底处死,没有丝毫的手软。理性的哲学家缺乏让你掉眼泪从而四肢发软的特质。
    经院时代,哲学家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关于信仰和理性。可是,理性的信仰神和爱的阿伯拉尔却因为他的爱情被处以极刑。艾洛伊丝,他永远没有名分的妻子以爱的名义在和他一墙之隔的修道院里永远的做一个修女。为了可以和他通信,探讨上帝。
    爱洛伊丝做修女时要亲吻自带的一个耶稣的圣像来表示虔诚,她自称不够贞节,只亲吻了圣像的底座。真正的原因是,圣像底座里放着她与阿伯拉尔定情的一根羽毛。
    这是个伟大的女人。
    可惜,杨立华不是。她和每一个普通的女人一样,在盲目的年代需要带着光芒的人来感到眩晕。瞿恩,这个伟大的布道者,出现的恰到好处。于是董建昌,不用比就输了。
    她不是安提戈涅或者艾洛伊丝,她缺乏伟大女人需要的撞南墙的韧劲。在这一堆被推向了极致的男人女人中,杨立华是最普通,最真实的一个。热爱一切美好,但是对于生活逆来顺受。没错,新女性,也在逆来顺受。

    杨立青:
    嗯。当然的男一号。可惜,就和女一号瞿霞一样。留下淡泊的印象。倒不是苍白,作为常识,我们知道这样的人是最真实的存在于历史中的,只是,他们是长着洁白翅膀的天使,飞在我们头顶,于是有点眩晕。
    杨立青基本上是个帝王将相胚子。恶少,或者说小混混是滋长帝王将相的温床。刘邦,韩信,曹操,数不完。这是个有点像AMERICAN DREAM似的人。是个人成功的最佳范本,甚至是改朝换代,社会变革的关键因子,但在这个常常混沌,处在不好不坏中的社会,他是少数。
    传奇而已。

    范希亮:

    这是本剧中俺最心水的男银,符合某只对男人的最高要求:隐忍。以及某只对人生结局的最高崇拜:以身殉国。

    其他的没社么好说了,董建昌是理性主义者,范希亮也是,只不过董建昌的理性有的时候在不断的向实用偏离,但是范希亮是个理性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太简单了,做一个好的军人,不问为谁打仗。只有理想主义者才会有这么傻×的理想。但是拥有傻×理想的人往往让人佩服,因为单纯是个困难的事情。
     
    瞿霞:
    我曾经觉得这个女人总是正确的可怕,圣母感特别强烈。直到有一天我关门的时候夹到了指甲,当场痛彻心扉。当那种疼痛感持续了两天才消失之后我想,对于一个在监狱里面受尽种种酷刑依然守口如瓶,依然能够在延安的大姐上跳起秧歌的女人,是我所不能够随意臧否的。

    林娥:
    作为外貌协会的会员,我喜欢杨雪的长相,这种喜欢能让我忽略那四个颇为街头风的耳洞。
    不知道男编剧编女主角是不是总有往圣母上靠的倾向。总之,瞿霞,林娥,甚至杨立华的身上都有圣母味道。但是由于自己永远不能够成为圣母,以至于我带着嫉妒的心情迷恋着林娥对瞿恩恰到好处的热情,对儿子冷静的疏离,以及像是个母亲似的对杨立青的包容。

    杨立华:
    这是一个缺少标签色彩的女人。她独立却又没办法任性的追求爱情,她善良,却又没办法真心的热爱CCP,她站在左边和右边之间,手心手背,十指连心,她一动也不敢动。
    忘了是谁说过,一个家庭是一个蒜,父亲是由孩子们围绕的蒜柱,而母亲是包裹住他们,弥合他们之间缝隙的蒜衣。
    长姐如母。
    【详细】
    21552201
  • 蓝山烟雨
    2009/7/20 16:38:13
    《人间》中的男人们——《人间正道是沧桑》观感二——至情至性杨立仁
    杨立仁是我在整部剧集中最为钟爱的男性角色,也正因为太过喜爱而久久难以下笔。很多人尤其是和我一样的女性朋友喜欢立仁,我想还是因为在立仁的身上看到了中国相当一部分男性的影子。他们外表严肃、冷绝、霸道、不苟言笑、不善表达而内心却是有着与外表迥异的一面,他们丰富、温情、宽容、孝顺、责任。这样的男子是迷人的,也是让人心疼的。他们太会掩饰自己的情感,太不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也太容易让人尤其是不懂他们的女人退
    杨立仁是我在整部剧集中最为钟爱的男性角色,也正因为太过喜爱而久久难以下笔。很多人尤其是和我一样的女性朋友喜欢立仁,我想还是因为在立仁的身上看到了中国相当一部分男性的影子。他们外表严肃、冷绝、霸道、不苟言笑、不善表达而内心却是有着与外表迥异的一面,他们丰富、温情、宽容、孝顺、责任。这样的男子是迷人的,也是让人心疼的。他们太会掩饰自己的情感,太不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也太容易让人尤其是不懂他们的女人退避三舍。所以立仁的一生终是如他自己所说“世间事,了犹未了,终以不了了之。”情感上无法得到共鸣,不能不说是立仁一辈子的遗憾。
        



    初初看到湖南醴陵时期的他,不甚厌烦。整日摆出一付为人师表的严苛面容,却做出完全不顾家人的刺杀行动。他,并没有牵动我任何的情绪,至多是感觉怪怪的罢了!
        刺杀三省巡阅使失败后,他又摇身一变成了黄埔的参谋。在和楚材的交往中的确给人以蝇营狗苟的感觉,这时,我感觉立仁是不甚光彩的。
       可是北伐了,他想把立青留下,在自己有可能战死沙场的时候他为自己的弟弟为自己的老父而担忧,这时,我发现立仁是善良的。
        廖仲凯被刺前后他与周世农的谈话里才能一窥他那时的思想——革命也许是那个乱世中年轻人都为之振奋的东西。他,杨立仁,一个爱国的读书人也不例外。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是他杨立仁迫切的想作一名“有志青年”。其实他和立青懵懵懂懂中考黄埔军校,立华满腔热情革命却投入老董的怀抱一样,他也曾肤浅的认为革命就是用老爷子的枪消灭某个肉体,完全没有考虑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危。可是,谁没有过年少轻狂呢?这时,我感到立仁是可爱的。(p.s.尤其是巷中的一甩头,太无厘头了!)
        经历了这些后的,立仁越发阴沉老练,也把自己隐cang的更深了。
        还记得吗?当瞿霞被宣布引渡时,立仁的表情。那笑中的苦楚,那一摆头的无奈还有在面对立华强烈的指责时的玩世不恭,他已经完成了由自责到自我防御的过程。人的心理与身体的免疫力一样,也有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当我们面对强大到自身无法承受的压力时,心理防御机制自发启动。人类有一百多种的心理防御方式,例如逃避、转移、幽默、拟物化等等。而立仁无所谓的辩解与其说是讲给立华听的不如说是他再一次对自己良知的zhen ya。你有想过吗?一个可以将爱情拱手相让的男人,该需要多么大的自制力。有时候我感觉立仁过着近似苦行僧的生活,为了领袖,为了王道,他很执着。
        他回南京陆军监狱看望瞿霞。瞿霞——这个他曾经也许一直喜欢的纯粹、睿智、小资的女子被摧残到血迹斑驳只剩下痛苦的呐喊时,我无法想象当时立仁的内心该是怎样的疼痛与矛盾。即使再痛,也只能在心中,面上他不会更加不能表露出丝毫。他本能的想要救瞿霞,可是,在大背景下,其实他——杨立仁非常渺小。他可以做的只能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隐讳的说出不要把她折磨死,对瞿霞这个女『人间正道是沧桑』共『人间正道是沧桑』产『人间正道是沧桑』党好一些。即便是这样也还是遭到了楚材似轻实重的警告:“立仁,你我既然做了这一行,就不再是普通人,而必须既像人又像兽。如果有必要,你就应该随时抛弃你那颗又大又圆的同情心……你要读法家,严刑峻法,对于这样一个一盘散沙的国家,法家比儒家更有实效!”大家认为楚材是什么人?是立仁的朋友?不,是上司。大家认为楚材的话是在劝解立仁要狠绝点吗?不,是警告。严厉的警告他必须贯彻领袖的意志,严刑峻法。面对这样的大环境,他立仁又可以作些什么呢?也许你会讲,他大可以不去抓瞿霞,也可以放走瞿霞。呵呵,历史不是偶像剧,历史不允许一个人在不属于他的位置上呆太久。立仁很清楚自己,更加清楚这样的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立仁深谙此道。这时,我感到立仁是无奈的。
    第一次看到林娥,他不知道自己的心已遗落在了眼前这个女子身上,以至于今后的日子里他与瞿家如宿命般栓得更紧密了。对于这个美好的女子,他是主动的,但也是笨拙的。他的追求太过程式化,毫无浪漫可言,我想那时立仁的内心里是极其焦虑的。他什么都洞若观火唯独对爱,他还是太过陌生。母亲的早逝,父亲的军人化教育,长子的身份都是他对于爱不能深究的束缚。请原谅他太不会表达,请原谅他对于爱情的来临还没有做好准备,请原谅他还不会爱。当他迫不及待的想把林娥带到自己的家人面前时,从他的内心到他的行动已经宣告:这个叫林娥的女人我要定了!可是,林娥怀孕了,和那个银行小开的孩子。他很困惑,这么个可人儿,怎会对那样一个市井小开死心塌地。对于他的情敌他轻视甚至是不屑。直到,直到顾顺章叛变,“林娥系中『人间正道是沧桑』共中央军委瞿恩之妻”,这几个字犹如一记重拳沉沉地打在了他的心上,让他内心的愤懑郁积到快要爆炸。于是,一室的狼藉替诉说了内心的痛楚,破烂不堪的陈设尚能收拾,可是,可是那颗伤痕累累的心呢?
        之后的抗战,内战,历史的洪流已把身在其中的人们卷带的不知身在何处唯有随波逐流。立仁的失败,是不可逆转的宿命。如果说整个剧集前半部分的立仁是意气风发那么后半部分的立仁越发悲情。他不再儿女情长,他也不再悲天悯人,他只是默默的做着自己的本份。直到大失败来临的那一刻。当他从东北战场逃也似的回来时,当他听到楚材办公室的枪声时,他知道,往日不可追。他那有志青年的梦想也随着那声枪响彻底死去。撤逃台湾,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面对自己磋跎的青春岁月,面对那颗支离破碎的心,立仁再也无法掩饰了,那痛苦的泪水代替他控诉着失败的不甘与无奈。但是,他想,还好,他还有家,有父亲,有妹妹、有费明。他想一切都可以失去,唯有他的家,那是他的心最后可以安身的地方绝不能失去。于是他坚持要把父亲带走,他无法抑制紧张地问立华:“你是不是也要抛弃我?”那是在立仁身上从未看到过的胆怯,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无声的滑落,我的心为了他这怯生生的一句话而疼痛不已。这时,我知道立仁是软弱的。
        终于,一切尘埃落定,新的取代了旧的。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我看到的是那怅然若失的男子,那个高大但却单薄的背影……
        太喜欢杨立仁这个人物了。我一直在想究竟是立仁成就了黄志忠还是黄志忠成就了立仁?也许答案就像那首著名的诗:“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详细】
    21532823
  • 这杯茶
    2009/7/3 15:21:22
    泪洒瞿恩
    《人间正道是沧桑》看完了,全剧的灵魂是瞿恩,杨立青只不过是他思想的执行者。

        当瞿恩牺牲时,我泪如泉涌。关于共产主义,他的阐述多么地真实——每个人对党的认识都不是一步到位的,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我们的党正是在这些追随者的不断认识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他的共产主义理想是纯粹的,他
    《人间正道是沧桑》看完了,全剧的灵魂是瞿恩,杨立青只不过是他思想的执行者。

        当瞿恩牺牲时,我泪如泉涌。关于共产主义,他的阐述多么地真实——每个人对党的认识都不是一步到位的,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我们的党正是在这些追随者的不断认识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他的共产主义理想是纯粹的,他分析农民问题是现实的。在与他党的斗争相处中,在遇到党内错误的命令、安排时,他把个人放在了组织之后。不怕牺牲,明知是被国民党充当炮灰,也领命当敢死队长;不怕牺牲,在白色恐怖下保障党代会召开,执行成长中的党的幼稚决定;不怕牺牲,身带残疾却留在苏区打游击,几近是一个被抛弃的命令。死对于他个人而言,肯定不是问题。然而却剜走了所有爱他、爱戴他的人的心!

        他也是一个有充沛感情的人:对恋人的羞涩,对母亲的依赖,对妹妹的亲呢。(唯一虚伪的是对林娥的爱。)他受伤后面临截肢时的哭,临刑前看着儿子照片的牵挂、以及深情的长信,让人觉得他就是一个真性情的人。

        在革命思潮汹涌时,共产主义并不是爱国青年唯一的选择。杨家三兄妹的路,特别是老三立青的路显得尤为曲折。如果不是有瞿恩这样的引路者,正是他的人格光辉使立青可以摆脱家庭的牵拌,放弃实用主义、王道霸道的坦途,而选择了一条艰难的(光明的)路。

        导演用闪回、蒙太奇的电影手法,增添了电视剧的美感和意境。通过杨立青这个人物的刻画,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选用了不同于以往作品的视角。抗大、后勤军工厂、即俘即教即战政策,令我们对曾经熟悉的历史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胜在战术、情报、政策,而并不是一句简单的“人心”。

        杨立青的爱情我是理解的。恋人(瞿霞)逃避直至背弃,令他不解和痛苦;而师母林娥的痛苦令他顿生共鸣。他想给予林娥一生的照顾,于是他娶了她。新婚之夜,他直白双方的真爱和尴尬,宁愿妻子怨恨伤心,也不能跨越人伦的枷锁。时间当然是最好的药,前世注定也好,日久生情也罢,他和林娥有了自己的孩子。而瞿霞临终前的信算还了他一个解释,立青释然地笑了——瞿霞不是背弃他、不爱他了,只是输给她自己的自尊,她把爱情放在自尊后面。

        据说爱情和革命,都是令人痴迷和狂热的事。杨立华为革命而狂热,董建昌为杨立华而痴迷。董建昌这样的实用主义者在当今是很受追捧的,枭雄霸道的军事才能令女性崇拜,爱国心又为其人格加分。董建昌后面的戏分太少,常常自个儿一劲地说,让人觉得有抢戏之嫌。当懵懂青年遇到老谋深算的革命前辈,你简直很难不落入他的怀抱。还好,立青是个楞头青,他没有顺着董大哥的怀抱走。
    【详细】
    21131248
  • naska
    2009/6/23 11:42:41
    人间正道是沧桑 经典语录和小心得
    1、 你要相信,大海有自我净化和调节的能力。
    2、 你不关心政治 政治就会来关心你。
    5、 钢刀归钢刀,同学归同学。
    7、 董建昌: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
        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8、 理想有两种:一种,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理想通过我而
       &nbs
    1、 你要相信,大海有自我净化和调节的能力。
    2、 你不关心政治 政治就会来关心你。
    5、 钢刀归钢刀,同学归同学。
    7、 董建昌: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
        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8、 理想有两种:一种,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理想通过我而
        实现。
    10、只要目的纯正 何必在乎手段。
    11、老董说:无论在那里,你真是要有出息,就一句话,多做事,少
        言语,无论吃什麽苦,你都要忍住。
    12、就算你是个人才,也需要有人来度你,年轻人!不要把任何事情
        都弄得那么庸俗。
    13、那些苏俄人懂什么?钱这玩意儿,挣起来不容易,花起来也不
         易。花钱,也要有本事的!项羽倒是很抠门,结果让刘邦坐了天
        下!要我看,刘邦就是钱撒得好!
    14、我还以为我是伯乐,却不知道成了千里马的草料。
    15、杨廷鹤:“小天时决利钝,大天时决兴亡。”
    16、世上事,了犹未了,终以不了了之。
    17、成人是什么?就是脸皮厚的男人。
         这个世界是两个人的,三个人以上,就没有真诚了。
    18、该忍时忍,不能气短,该狠时狠,不能手软。
    19、古人云,杀一人而震三军者,杀之 !
    20、董建昌,他就是个卖花布的。
         杨立仁:你回去告诉董建昌,要投降,让他自己去投降好了,你
        告诉他,他就是到了月亮上,也还是个卖花布的。
    21、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22、世间万物尚且相生相克,为什么人就不行呢。
    23、时来人人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24、老董对立华说:你太不厚道 给你弟弟找了两个姐夫,让他听谁的
         好?
    25、杨老太爷对梅姨说:我这两个儿子,一个卖鞋的,一个卖伞的,你
        说我是喜欢天晴好呢,还是喜欢下雨好?
    26、杨立仁说立秋:女大十八变,越变越管不了啦!
    27、瞿恩: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回者,机也。
    28、杨廷鹤:小天时决利钝,大天时决兴亡。
    29、杨立仁:从本质上讲,革命和情爱是同义语。因为二者都需要狂
        热和迷恋。所以才有这么多人愿意为二者而献身。
    30、宁可栽在屎上 也别栽在纸上。
    31、戏中有文,文中有戏,识文者看文,不识文者看戏。音中有调,
        调中有音,懂调的听调,不懂调的听音。
    32、随便是很难的。
    33、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34、杨廷鹤:恁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35、杨廷鹤:小天时决利钝,大天时决兴亡。


    没啥好评论的,很辛苦的看完了,50集,有点长,每天晚上看到睡着,继续播放到定时关机,谢谢千千静听,以前都是用at **:** Shutdown -s 那个命令,挺麻烦的,也比较装,毕竟没什么含量的,又装的好像懂什么似的。
    最喜欢董建昌,真是个人才,真不知道卖花布出身到底怎么了,貌似那个行业很有乐子,能让人能如此深刻。
    下来喜欢林娥,原因很简单:美女,听话,话也少。
    很多人不喜欢瞿霞,有的说她就是个卖洗发水的,有的说很装,反正我觉得还行,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最同情立仁,女人上输了,无可奈何,谁让瞿恩太温文尔雅了,又满口大道理,气质太好;战争又输了,谁让国民党不争气,自己再强又如何;还落个背井离乡流落台湾。
    最纳闷是,楚材为什么要自杀,他BOSS都认命去台湾了,他郁闷什么?
    至于孙红雷的立青,SUPPER MAN大抵也就如此吧,拉出去能打仗(1),年轻就能当个师长,成熟了直以指挥军团;能搞暗杀(2),身手不次于李连杰,杀人后遁走于无形;能搞教育(3),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因人施教;能搞碟报(4),于敌暗中较量,斗志斗勇;能搞政治(5),宏图大略,心思缜密;能带领军工科研(6),虽然不懂技术,但是尊重科学,重视、引领科学发展;能搞外交(7),对苏联人恩威并重,获取物资;能搞安保(8),心思细密,谨慎小心;能搞内勤(9),处理任何军内各项内勤外联事务。
    最后,50集真的看了好久,在睡梦中或许也浪费了部分经典镜头,个人觉得很无语的是电视剧是偶然出现的旁白,用电影的手法拍电视剧很早就有了,但是部分非常不理解的旁白是电影里也不多见的,有的看了很好,有的看了很安静,不知道到底要说什么。
    【详细】
    20892173
  • azcat11
    2009/6/21 19:09:22
    国共的亲密关系
    (转)如果看过军人机密,就不会对人间这部剧感到奇怪。张黎剧的男演员多为实力演员,主要女演员的审美观反时尚,多为怨妇;天真浪漫表现得格外闹心;情爱观特别,不光苦恋不止,且男主角多做鳏夫,女主角则守活寡。与军人机密相比人间已经正常许多了。
      但张黎戏写情感戏却很辛辣,人情世故点得很好,有些台词极为经典。
      
      最好的兄弟,最好的战友,最好的敌人--国民党之于共产党
     
    (转)如果看过军人机密,就不会对人间这部剧感到奇怪。张黎剧的男演员多为实力演员,主要女演员的审美观反时尚,多为怨妇;天真浪漫表现得格外闹心;情爱观特别,不光苦恋不止,且男主角多做鳏夫,女主角则守活寡。与军人机密相比人间已经正常许多了。
      但张黎戏写情感戏却很辛辣,人情世故点得很好,有些台词极为经典。
      
      最好的兄弟,最好的战友,最好的敌人--国民党之于共产党
      这里有三层含义。
      最好的战友--立青与范希亮二人将之体现得最淋漓尽致。
      范与立青是整部戏中最温暖的亮色,范希亮是全剧最正也最简单的人物,其基调就是纯与正。他扛起了国民党这面大旗,编导赋予了这个人物几近完美的形象,给予了他个人品德的完美无瑕,阵营对抗带来的血海深仇都没让他背负个人的道德血债,没让他背负历史的难题,而让他作了一个最纯粹的军人,尽情在军人世界里体现了他的血性与忠诚,简单就是美。范希亮――抛弃旅长军职而投奔黄埔的热血老青年,定下了他终身的基调,有热血而不幼稚,有激情但也明白世故,明事理通人情,正直而忠厚,忠于职守但也不逾越道德底线。
      立青在他面前是放纵恣意的,随性而快活的,放刁占便宜又理直气壮,他才是立青心中真正的兄长,情感上非常倚重的兄长。即使阵营不同立青与范希亮之间胸无芥蒂,毫无保留地信任与亲近。
      
      最好的朋友—杨立华
      中共直到1947年年底之前,全世界恐怕除了毛泽东之外没人想到他们会赢,而现在人们回看历史实际以一双穿越未来的眼睛来看待中共的,忘了直到这个时间节点之前他们一直是个弱者。而给予这个弱者持之以恒帮助的,就是几位著名的女性――宋庆龄,何香凝。写出红星照耀中国的埃德加斯诺就是通过宋庆龄渠道进入苏区,红军时期营救陈赓,抗战时期筹措转运物资,抗战时期宋氏三姐妹就是中国团结的名片。
      
      最好的敌人――杨立仁就是代表
      最好的敌人有两种,一种是可以笑着面对的放手博杀而成败均无憾的对手。另一种得竭尽全力步步椎心沥血,向对手学习,在血海中迎风而长,被对手百炼成钢。国民党之于共产党就是如此作用。
      中共第一批创始人,五四运动精神领袖、共产党宣言和国际歌的译者为代表的一批教授文人学者们,在国共分裂与随之而来杀戮面前,或被杀或无法完成转型而被内部――中共本身或是共产国际淘汰,看过瞿秋白多余的话就能明白,不是信仰不坚贞,而是他无法应对现实的挑战,没有这个创造力,力不从心。象这样老资格有苏俄背景却不胜任的几乎被尽数清除,老一辈创始人、苏联海归派、共产国际代表执掌中共大权的历史如走马灯一样飞速更替,直到交到毛泽东手上静止,国民党为中共完成了最大规模的更新换代。
      
      而后一件事儿就更是愿望与结果完全相悖的事儿了。四一二事变后中共党中央一直设在上海,因为要与苏联保持通道,正是杨立仁这些人的有效工作使得中共完全无法在上海立足,只能于1931年底全部迁入江西苏区。紧接着越来越升格的围剿让共产国际的代表直接面临大考,军事上的失利让共产国际自此失去对中共的权威性。蒋因认定中共为苏俄的代理人而铁心反共,最终恰恰是他为中共在物理上断了奶。
      
      至于最后一件事儿与国民党没直接关联,属于历史上的偶然-黑天鹅出现了。毛泽东就是中共也是历史上的黑天鹅,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都是按共产国际的指导想复制苏联十月革命模式--城市暴动加工农武装起义,全部失败,没人注意到当时的领导人去了哪里,北伐名将叶挺流亡海外,周恩来也是逃亡。只有毛泽东一头扎进了深山,开始组建军队,寻求力量的实体支持。
      
      从这时起中共开始了原创,如果研究过土地革命的全部历史,就能明白中共在中国本土的根基是如何越扎越深的,哪是打土豪分田地这么简单。无论是共产国际(苏联)的钦定,空降CEO还是钦差大臣轮番主导中共(博古因同出苏联又是李德翻译而成为中共最高层之一时才27岁,典型的书生+娃娃)都快如流星一闪而过,而只是中共二线人物的毛泽东与所有能适应变化而生存下来的人如周恩来陈毅全部重新排序组成新系统,为毛泽东扫清一切障碍的不是别人,就是国民党,所有内部争斗理论指导共产国际指示都戛然而止于国民党手下,必须要在国民党手下见输赢才行,如果以莫斯科路线斗争定输赢毛泽东早被王明打翻在地了,但是纵有苏联支持在本土全无经历与经验的王明却再无翻盘可能了。就是这一点保证了中共最高领导层必须是最有创造力的人,最有实践力的人,必须能纠正一切源自理论或实践的错误,最能获取本土力量的人,不然蒋介石就要你的命。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国民党始终以不变应万变,视中共需赖苏联而存活,只是一个军事外科手术刀的问题,从没真正理解中共早已脱胎换骨,中共发出的挑战亦符合民族国家自身需要必须予以应对。如果看看左邻右舍就会知道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并不是致胜的绝对必要条件,菲律宾,日本,印度都成功化解了这个难题,世界上没有哪条路是唯一的,更多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共产党的难题也不是只有一种解,但你不去解也不想解,最后的命运可想而知。历史应各方合力完成,非单方意志所为。共产党如哪咤迎风而长,国民党却固步自封,这个舞台你还占得住吗?
      
      现在太多人视本民族内部战争为悲剧,殊不知任一民族都有新陈代谢之时,如果不能以内部改良完成,要想重生就只能走竞争上岗这一步。要想改写历史得回到改良与革命的原点来讨论,为什么清朝不能改良必为孙中山暴力革命推翻;北洋政府为何不能以代议制解决中国统一问题,国民党区区8万人敢叫板80万之众的北洋军阀,以北伐战争一统中国;谁人不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哪个又走的是非暴力不合作之路;共产党胜国民党走的不是同样一条典型的中国之路。
      哪个新生力量不须经对手磨励,落地就连跑带跳的可以承担民族国家重任。对手越强胜者越强,对手越弱,胜者就不强。当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政党与本土底层最大众浑然天成,整个民族的力量整合就接近完成,而拥有开启民族最大能量钥匙的政治势力登上历史舞台,也是中华民族自身的需要,整个民族要应对的挑战空前严竣,民族,宗教,主义与阵营,自身整合得越牢固力量越聚集,才有本钱谈自保。这过程是要付代价的,而付出代价后的中国获取的力量也是属于全民族的。
      
      军队就是最好的例证,没有国共两支军队的十年血拼,中国国家军队是个什么形态。
      埃德加斯诺(38年):在国外,中国士兵的名声很差。许多人认为他们的枪主要是装饰品,他们唯一打的仗是用鸦片烟枪打的;如果有步枪交火,都是事先商定,朝天开枪;战局用银洋决定胜负,士兵用鸦片发饷。对过去的大部分军队来说,这种说法有一部分确是如此,
      但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一种新型中国战士,他们不久就会取代那些旧式的战士。内战,特别是红军和白军之间的阶级战争,付出的代价一直很高,打得往往很猛烈凶狠,双方都没有宽恕或妥协的余地。中国这十年的内争,如果说别无成就,那至少已建立了对运用现代技术和战术有经验的一支战斗力量和军事头脑的核心,这不久就会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不再能够被看作是银样蜡枪头了。
      
      抗日战争,国共两种不同的战争策略,不是简单战术战法的异同,而是两种战争生存方式(立青对老范说的一个是官一个是匪)长期磨炼出来的。
      
      有许多“民族主义者”悲天悯人见不得中国人打中国人,难不成从武昌起义到二次共和,直至北伐,这十多年的战争是中国人在与外国人作战呢,而付出这些个代价之后还是得到一个分裂的国家,众多孱弱的军队,这原本也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历史结果。(真正化解内争,需要智慧,需要弹性空间,需要承受妥协结局的民族心理国际格局等等,这个问题复杂了。)
      自中共执政始,中国境内再无对外战事,所有涉华战争均决战于境外。全靠战立威。而其根基是共产党二十二年的磨炼,三年内战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国家军队最重要的成人礼。没有三年内战,奢望新中国的国家军队上手就会打现代化战争?抗美援朝是中国的叫法,为的是不吓坏了中国的商界和知识阶层,其实打的就是联合国军,除了战败国,西方阵营的能动的军队全上了,没经过三年内战美式枪械国军作对手,指着连日式装备都配不齐全的中国军队上阵当肉靶?为什么是中共军队接手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因为中国处于弱势是常态,国家格外需要这支军队的独特气质—敢于乱棒打死老师傅,而不是老师的好学生。
    【详细】
    20853504
  • azcat11
    2009/6/21 16:50:05
    转载:时代的底色
    没法不注意到它是张黎的作品,他的《走向共和》与《人间正道是沧桑》恰是中华民族近代百年的一头一尾。
      该剧和走向共和一样也会引起争议,但走向上刚好相反,走向共和是不合正统的新意太多,颠覆性太强。而人间正道是沧桑恰恰会是正统教科书的电教版,没有新意。
      
      其实这出戏既宏大又细腻,同样的事件描写角度就立求新,然后在一些细节里他以微言大义的方式轻声细语地呈现了历史的复杂与多样,惊
    没法不注意到它是张黎的作品,他的《走向共和》与《人间正道是沧桑》恰是中华民族近代百年的一头一尾。
      该剧和走向共和一样也会引起争议,但走向上刚好相反,走向共和是不合正统的新意太多,颠覆性太强。而人间正道是沧桑恰恰会是正统教科书的电教版,没有新意。
      
      其实这出戏既宏大又细腻,同样的事件描写角度就立求新,然后在一些细节里他以微言大义的方式轻声细语地呈现了历史的复杂与多样,惊鸿一现,决不展开,需要你仔细去听和想才会发觉这部戏里内涵丰富得快盛不下了。关键你要有双会看的眼睛。题材出新意的有:
      1、首次大篇幅描写了黄埔军校,国共第一次合作中的东征与北伐。
      2、土地革命时期则以中央在上海的地下活动为主线,描写了中共特科的传奇经历。以往作品仅暗算和陈庚大将有过描写,但没他写得全面。
      3、抗战前后,着重点放在了国共合作有交集的部分,如共产党改编的谈判,陪都重庆的空战合作,闪击延安。
      4、解放战争中东北战场:复杂的国际形势,美国军调与苏军存在;浓墨重彩地介绍了当时中共最现代化的军工生产,肯定了先进武器在解放战争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将历史的真实叙述周全了。
      贯穿始终的两条线: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辽沈战役中的情报战;红军与抗战时期的军校与黄埔军校的遥相呼应。
      国民党抗战的正面描写了重庆轰炸与空战,间谍战则选择了淞沪保卫战。重庆空战与密码战已有谍战剧表现过了,但人间更有历史真实感和容量。
      仅这些题材取新的描写就已经非常繁杂头绪众多了,要让情节前后呼应而人物描写连贯又丰满就很不好协调,因此人物始终让人觉得写得不够足额足量。国民党的部分以新吸引人,但我以为抗大实习段落和军工段落描述最为鲜活与丰满,白凤兰的农民义军段落最为画龙点睛,可能与这方面的材料占有与发掘更多而且语境相通所以容易写得活。国民党方面明显在鲜活性上差一些。
      
      张黎从来关注大题材,大开大阖,尤其偏爱以家庭个人角度诠释历史。而这个故事所取的家庭关系,人物安排,关系走向几乎含有历史的象征意义,而有些台词近乎谶语。
      1. 长幼子之序正与国共革命时的关系与前后顺序一致。
      2. 柔性而包容的女性在兄弟势同水火的争斗尽全力缓冲了彼此的致命伤害,她始终是这两个浪子同时可倚靠的后背,体现了亲情之外的理智之光与道德坚守,她才是这个家最重要的粘和剂。
      3. 立青最终成家立业,儿女成双;而立仁孑然一身后继无人;立华的后人终究仍与立青的孩子同出一个血脉。个人与党派和国家的命运几乎同此喻。
      谶语:家中的逆子—逆子不败家
       中华民族两个最好的导师,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敌人—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美国
       国民党之于共产党--最好的兄弟,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敌人
       大海是有自净能力的—中华民族本身才是真正的大海,要相信民族的智慧,敬畏历史
      

      之二
      最欣赏白凤兰这个段落,摆脱了具体历史真实的束缚,仅用寥寥几笔竟能如此传神而到位地叙述了中国革命的根本。
      最触动人的一段是范锡亮与立青这段对白。立青上山在白凤兰那儿任党代表,立青向被俘的范希亮索要军需物资,范责备立青堕落成真正的土匪了,立青没有任何愧疚地回应,如果是那就是了,你看看他们都是什么人,真正老实巴交的农民,只是没交再交不起的租,讨还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还乡团怎么对待他们的,逼得人没有活路了才上山当的土匪,你们正规军就在剿杀这样的土匪(大意)。
      乍看在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但我却以为这段对白说明了立青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坚持,会和他们坚持,会在这样的条件下坚持。这个时候他不再激于义愤,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天地良心,是社会良知的坚守,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的承担。为什么中共在全社会层面一直有朋友,不是策略手段,是因为中国文化传统中始终有着对于公正公平的追求,各阶层有良知的人群再不同意中共的暴力手段,但仍有一个共识基础,那就是中国的土地制度要改革,农民问题确实是个问题。
      
      在知识界这个声音就一直没有停歇过,费孝通1936年写就的《江村经济》中这样描述:“中国的土地问题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国民党政府在纸上写了种种诺言和政策,但事实上,它把绝大部分收入都耗费用于反共运动,所以它不可能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和措施来进行改革,而共产党运动的实质,正如我所指出的,是由于农村对土地制不满而引起的一种反抗,尽管各方提出各种理由,但有一件事是清楚的,农民的境况是越来越糟糕了。
      我们必须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但这种改革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因为它是解除农民痛苦的不可缺少的步骤。它将给农民以喘息的机会,排除了引起“反叛”的原因,才得以团结一切力量寻求工业发展的道路。”《江村经济》是费孝通留英的社会学博士论文,1938年以英文版成书首次发表后再版多次,在西方社会学界极富盛名。
      
      而《乡土中国》集结了他更多的抗战期间与战后的多篇实时发表的文章,中国土地必须变革的经济和政治原因,必要性,改良策略以及在国家文明转型中的作用他的研究结果是这样的:
      “乡土经济中土地问题早已存在,但是在传统经济中却有一道防线挡住了…佃户和地主中间的严重冲突。这道防线是乡土工业。一个自己没有土地的佃户,在男耕女织的农工合作下,勉强能达到他们生活的小康水准,地主们可以收取正产量一半的地租不引起农民们的反抗。乡土工业的衰落由于它和西洋机器工业竞争的结果。贫穷跟着乡土工业的衰落侵入乡村,一家的生活压在土地上了,…早就潜伏着的土地问题暴露了。不饥不寒是民生的最低水准,如果人有生存的权利,也就应当承认争取这水准是公道而且合理的。可是中国不停地在被解除它原有的工业生产力,小康的降而为小贫,小贫的降而为大贫,大贫的铤而走险……农民们在要求回复失去了的生活水准。破坏乡土工业的力量是深入的、遥远、庞大、有力的,它背后还有着巨舰大炮,“帝国主义”,有组织的,而且是现代化的。缺乏团结力,缺乏科学知识,分散在乡村里兼营着农业的传统工人,对于这个力量怎能抗得住,可是地主的势力,和外来工业势力相比,却脆弱得多,于是为了生存不能不奋斗的农民挑选了地主做对象。”
      他几乎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呼吁上层实行切实可行的改良,恳求地主放弃不合理的利益,努力转型为国家也为自身寻求生路。
      “当西洋工业势力侵入打击中国乡土工业时,地主们…就应当勇敢地迎战。这战线上要不能获胜,他们的生存总难维持,不论直接清算他的是谁。和农民“不饥不寒”的水准去对抗是徒劳无功的,只有承认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而在土地之外另谋出路,在已经成熟的西洋侵略性的工业经济的摊头,要确立我们民族工业的阵地,…还得依赖有耐苦的农民以生活程度来和西洋劳工相竞争--这是从经济上说的。从政治上说,西洋工业背后随时可以转变为军事侵略的政治压力,也必须以国内的政治安定和统一才能应付,那更需要国民中80%以上的农民的支持。…地主阶层…只有以放弃地租为条件来和农民共同克服这危机。”
      1936年时还只是偏远乡村上空的晴空霹雳这时已经成为席卷全国的暴风骤雨了。说实话,很佩服的倒不是他对于土地改革给出了社会学方面的理由,而在于他点到了土地制度变革的根本意义与中国实现工业化的紧密关联,退租和平均地权并非现代农业的终极目标,退回小农经济是让农民休养生息,以便为国家提供工业化必需的稳定的社会基础与农业基础。与中共日后的路径完全一致。
      
      

      之三
      超越个人与自身阶层的利害得失,为底层弱势人群谋利益的,叫社会的良知;背叛个体家族利益与本阶层既得权利与利益而追求社会公正的叫高尚;能同时具备以上两种认识,抛弃自我进而负担起民族,国家历史责任的叫崇高。纵向看中国,孙中山是,蔡锷是,毛泽东是,周恩来都是。横向放眼世界,胡志明是,尼赫鲁是。
      尤其是尼赫鲁,婆罗门种姓家庭,父辈起即为律师,家庭豪富,其父拥有的住宅欢乐宫(1900年之时)是维多利亚式建筑,有大阳台,圆柱、拱门,玫瑰盛开的花园,修葺一新的草坪,齐根平整的糙球坪和网球场,还有一湾游泳池。十几岁时父亲能携其赴柏林的特蒙伯霍夫机场观看飞机着陆表演。无论是在旧传统下还是殖民社会里,家族都是上等阶层,既得利益者,职业收入丰厚,前途光明。本人在英国哈罗学校(丘吉尔的母校),剑桥学习,修法学后获英国律师资格,7年纯正英式贵族教育,回印度在家乡的高等法院任辩护律师,真可谓往来无白丁。他选择为印度独立和改变社会不平等而奔走后,抛弃了律师职业,捐出家产欢乐宫作为党产。因从事的事业先后八次被捕入狱,父亲,妻子,妹妹都曾被捕入狱,年迈母亲在游行中被警察乱棒毒打。说实话,仅就牺牲如此之大的既得利益和放弃如此高的社会地位而言,我还真没在中国高层革命者中找到一个,国共都算上也没有。要不是一百多年里中国总算还出了些人物,不然真对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彻底没信心了。
      
      我以为立青这个人物说清了一个刻意缩小的事实,无论国共两党主导的哪一场中国变革,都是由知识阶层(指广义的知识阶层非职业)引领和发起的,他们才是中国社会变革的诱因与掌舵者,而这个群体的思想境界与实践能力是社会变革成功与否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不怀疑毛泽东对人民群众力量推崇备至的真诚,但是揭开历史的面纱,正是中共对于大众力量的头脑作用,中国革命才没有成为一场农民起义,传统意义的改朝换代,而是开始进入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独立与文明类型转换时期。
      民族、国家决不能缺少这个群体(也有人用精英阶层这个称谓,总之是指其责任承担而言,不指其社会职业与地位)。其实中华文明能历经千年而不绝,很大的原因是中国在历史的转折时期,总会有这样一个群体充当起文明延续制度重建的再生细胞,尽管有专家批评说中国封建社会总是在复制,进步缺缺。但这总比被野蛮民族攻城掠地后从文明进入荒芜要好吧。
      从时间纵向上看,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其实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努力的延续。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任务不光是争取民族国家独立,还有一个全新的考验,完成文明转型与进步,从农业文明进步到工业文明。
      传统知识阶层在这个转型期(1900年前)的表现令人失望,而清朝统治阶层是最大罪魁,基于自己小团体或是民族私利而错失1900年以前的变革时间窗口。知识阶层抱残守缺,形不成改革的中坚力量或是强大社会氛围,最终中国的社会变革只能依靠外来输入性“病毒”才最终完成。
      缺失了引领性的知识阶层,中国社会的反应就好象是没有头脑的躯体在作痛苦的挣扎,太平天国义和团就属此类,他们解不开文明进步这道题,他们的社会地位,自身经历与眼界决定了他们只能回头向过去寻求出路。现在有许多声音在嘲笑甚至猛批他们的愚昧与野蛮,这是极不公平的,这个阶层是社会所有压力与矛盾的最大承受者,基于无法承受之重而生成的反抗是社会压力释放的必然,而寻找面向未来之路不是他们的责任,也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当时中国已经伤痕累累了,头脑却停摆找不到新路,如果连负伤吃痛后基本的生理反应都没有,这个民族就没有血性了。
      
      以日本同时期由下层推动最终自上而下完成的明治维新为座标,中国的清朝统治阶层与当时的知识阶层要对中国六十多年的苦难负最大责任。
      当日本这个座标树立之后,中国近代史的两个特征就此形成。自此以后的所有变革都是输入性“病毒”,再无内部主动与渐进改良之路可走。中华文化本身不再能支持中国知识阶层拥有引领新时代的能力,只有深刻理解和明瞭独立与进步两大任务的群体才能挑起这副重担,他们的知识必须经过西方文明的重构,这个人群必然是知识阶层,然后还必须是接触西方文明的那个群体。另一个特征也因输入式外来式的特征而不可避免,那就是暴力革命传统。就这样中华民族从此开始面对
      两个最好的导师,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敌人—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美国。
      
     
      

    作者:丰满充气的娃娃 回复日期:2009-06-08 17:01:54 
      之一:一直有很深的黄埔情结,总算有人拍了一些黄埔,毕竟那是中国最早的正规军校。有些人从黄埔开始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二十几年,真不容易啊!
      
      之二:当我们能非常客观全面的了解历史,了解每一个阶层,每一个党派、每一个主义,甚至某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说出瞿恩的感悟“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
      这不是灌输出来的。
      客观的记叙历史和表现历史多么重要。
      惜司马迁等虽受酷刑,但中国几千年史毕竟被较正常地保留下来了。
      
      之三:感觉周、毛正是因为横垮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等多个阶层和经历,才在道路的选择上有了清晰和深刻的认识。靠良知有些崇高,不如说有切身经历,既上过也下过,才感同身受,有大同之心。
      知识阶层正是上下层的纽带,所以义无反顾地需要担当起救国救民的责任。就算不主动选择,也要被历史所选择。
     

     

    作者:骨咪纹 回复日期:2009-06-10 10:00:50 
      RE:丰满充气的娃娃
      
      电视剧评论写成这样有些不伦不类,但的确因此剧而起,有感而发。有许多内容写了一半觉得过严肃扔着。
      虽称娃娃但很成熟。
      我以为中共的领导层至少分三层:农民本色的底层,基于自身利益的觉悟。中小知识阶层的高层中的中低层,如林彪陈赓之辈,个人感觉朱德刘志丹这些也算是这一阶层,个人道路本有多种选择,主义一知半解,这时常识性的判断与个人品质就起很大作用。这批人很重要是中枢。最后才是毛周之高层,他们是既有信仰又有创新力的阶层,尽管本无意创新,但属于事到临头逼得出来的那种。
      
      看了很多论坛的贴子,觉得太缺两样东西,事实依据和多角度的比较。很想说声给个依据先。所以在文中写了很多依据性的东西,不做过多评述。
      
     

    作者:骨咪纹 回复日期:2009-06-14 14:22:01 
      Re:充气娃娃
      是的,视角有了变化,虽然前后不统一。
      
      这段历史以往的视角基本是中共的,而现在人们可以从民族国家相对超然的高度而非敌手角度非左即右的来看国共双方的行为,从国际格局来看国共之争结局的对于中国地位之意义。我以为将来国民党盖棺定论恐怕只能由大陆承担,无法承认同为中华民族,从政党意义上就意味着绝后了。而从民意上说,国共争功抗战前提抗日为功,如果这段记忆化成了东亚战争和南洋战争,亲属灵位供奉在日本靖国神社,还有什么共同语言呢。
      
      这段历史第一个感概是残酷,所以现在有很多人质疑它是否为民族之悲剧,第二个感概是巨大,因此而产生变革的广度与深度无可比拟(建国后的经济建设直至改革开放都是它的延续)。放到一个更长的历史时空看,孙中山之于清王朝,蒋介石之于北洋军阀,中共之于国民党,一浪高过一浪,后浪推着前浪,中华民族以一种非常中国化又极具时代特色的方式在重生,整个民族生命力被不断唤醒,不断凝聚,不断整合民族的力量来应对挑战,内外格局都需要中华大统出现更合适的守护者。这么多用生命填写的选票推举出这样的政治精英,世界级的领导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强的军队,付出多少生命代价才煅造出以弱胜强的军队气质,它的力量属于全民族。
      
      作为全民族神器的持有者而非主义或政党的基点,心态不同角度就会宽广,所有为民族流的血,甚至是正面而健康的对手竞争的意义都将被肯定,当然要正视其中的残忍与极端,会作为教训与警戒而存在,而不仅仅是敌人的罪行。我以为这个角度符合历史。
      
      
      
      这段历史将超越意识形态成为传奇,主义不能涵盖它的全部,它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
      
      就政党和政治力量而言,过去只偏重了本体的意志力与主观努力,好象某一方可以单方主导历史,忽略了刺激-反应-再应对-再反应的过程--国民党对待中共的手段与方式煅造了中共。正是它的大开杀戒与毫不妥协替中共完成了人员的筛选与组成结构的彻底变更,帮他作了斗争方式与道路的选择,无意中逼使他完成了对苏联的断奶,完成了本土化,形成了自己的独立头脑,与中国的社会最重要的基石――农民浑然一体,拥有了撼动旧基石,重塑新基础的安全保障。国民党的挑战激发出了中共非比寻常的创造力,而在这个挑战与应对的互动中,国民党几乎没有成长。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中共最好的敌人,国民党成就了中共。漫长夯实了基础,苦难成就了辉煌。同时国民党也为中共立下了超越的标杆。
      
      (对手或是敌人成就了你,特别在比较印度独立过程中感受最深。同为英殖民地,白人殖民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均走宪政授权而和平取得独立,印度宪政授权走不通,只能走抵抗之路;而英殖民地政体与国民党政体对待对手截然不同的方式,也造就了两种不同的革命之路。)
      
    之二
      
      就国家而言,我不同意内耗无谓之说。作为世界格局中的民族国家,处在主义决定阵营,合纵连横同时又接阵对垒的二十世纪,浪漫理想与残酷现实,导师与对手的双重性,应对民族国家对手的挑战构成了民族的需求。民族也是有生命体的,所有的合力才完成了历史,这份选择是全民族的,光荣与苦难也归属全民族,只见个别不见整体力量不对,过溢过贬更没必要。
      
      被这部戏带动着一步步去了解历史的细节与背景:瞿秋白多余的话,国共两党领导人的出身,职业与革命背景与印度之比较,中印不同道路的选择,同盟会的革命史,中共土地革命全部的沿革,国民党土地制度改革的夭折,抗战时期中共军政民三合一的对抗形态,苏联与国共两党和中国国家的恩怨情仇,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延安的美军观察组的见闻,抗战前后苏日与美日的涉华事件,苏美对华援助,尼克松与基辛格对世界与中国的见解与判断,中印边境战争;再被牵引到中国的边疆与民族问题,外蒙独立,内蒙自治,新疆的三江革命(或称叛乱),马仲英的河湟之变,云贵30万少数民族基督徒的精神领袖――柏格理。
      
      走完这一遍长出一口气,世界风云诡谲,国内波涛汹涌,挑战非比寻常,回应能力也要超凡,历史的公正与无情正在此点,他的标准是做到而不是想到。统观整个革命史,一个念头越来越强烈,历史选择的是人,更合适的人。真正敬佩的是中华民族还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用自身的精血在养育与筛选合适的人选,直到这样一股政治力量慢慢生成。他们逐步具备了创新力,拥有大胆实践力,有极强的纠偏的能力,在本土的根基扎得最深,可以开启最大的民族能量,所有用生命撞击凝聚成的经历,经历转化成经验养育成就了这批人,他们信仰共产主义,民族选择了扛着红旗的这群人,不是这面旗,更不是道路。直到49年,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乃至列宁主义都还没法在中国真正落地呢,中共走的都是自己的路哪里是马列之路,中共是农村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法宝的原创者,哪条是从马列原理中推导出来的。所以有句话是至理名言:我播下龙种,收获跳蚤。似我者死,活学我者生。
      
      民族选择了勇于试新试错的人,又有自我纠偏能力的人,没有最对只有更合适(现实从来有很多选项不是只有华山一条路,谁应对更好谁正确而不是反之;合力造就历史,哪有先验设计的主观道路行得通)。中华民族这项选择的正确要历经中苏蜜月,中美朝鲜战争,中苏论战,中美和解直至中苏再度握手才能看得更透彻,从苏联模式的追英赶美,直至向西方经济模式转型,这项选择的红利一直支撑中国完成了多次巨大的转轨。
      
      余秋雨有个比喻,中华民族是个马拉松选手,一个个曾与中华民族同行的古老文明都消失了。而这个马拉松选手冲进了一个短跑运动会,必须与短跑运动员赛短跑。深以为然,中华民族要想不进博物馆享受固化的荣耀,就不能再向后看,必须向前冲,哪怕已精疲力尽,哪怕咬碎钢牙也要重抖擞,而且文明的厚度,历史的沉淀转化成的民族自尊心也不允许我们停留在排尾,甚至只是二三流的国家。这就是整整百年中华民族承受脱胎换骨式巨变的内在动力与生命力。
    【详细】
    20858429
  • 猫能水
    2009/6/15 1:26:17
    嫁人当嫁董建昌
       
        被人拖着传照片,还越传越起劲了,以致于我不得不专门建一个文件夹来存着。干脆顺便写点什么吧。

        网上有《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粉丝做了好多MV,一一欣赏过来,个个都很精彩。

        说说人间里的硬汉,
       
        被人拖着传照片,还越传越起劲了,以致于我不得不专门建一个文件夹来存着。干脆顺便写点什么吧。

        网上有《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粉丝做了好多MV,一一欣赏过来,个个都很精彩。

        说说人间里的硬汉,最喜欢的是情感愈发丰满的立仁,当然他也是最养眼的,不能排除这个因素。。。我素来喜欢的类型。从在《靠近你温暖我》里数不上的男n号,我就很看好这个演员,总是一副深情却躲闪的眼神,冷酷而多情,在人间里更加立体化了,在忠诚与正义间纠结,充满人格魅力。都说工作着的男人是最帅的,立仁应该归为此类。

        但是相比立仁的生动坚定,人间里最讨好的角色非董建昌莫属了。我的意见就是:所谓嫁人当嫁董建昌是也。

        开始的几集里以为董建昌就是那种骗骗热血女青年的老流氓,不过越到后来越能体现出这个卖花布出身的大老粗性情中人的真挚可爱。提携立青一来是爱才惜才的义不容辞,二来是替立华承担长辈责任的当仁不让,他虽然和立华一直没有婚姻的形式,却一直恪守丈夫爱人的职责,用他的话就是“厮守二十年”,早已超越婚姻的围城。并且他从一开始就与立华坦诚相见,没有分毫大话跟忽悠,也毫不掩饰跟情敌瞿恩的对立地位,完全靠个人魅力呵护和最终得到了立华的爱情。赢的磊落赢得痛快。

        当然跟所有时势英雄一样,董建昌永远把民族存亡和国家大业放在首位,但这些却没有成为他胡乱对待家庭和爱人的理由,在那个革命年代里能做到这点的实在难能可贵。老董可以接收立华的反复,可以接受情敌的儿子,不强求不背弃,谈不上大度理想浪漫什么的,却足见他堂堂正正掷地有声,是可以以心荐日月的大丈夫。

        蒋介石认为老董是投机商,见风使舵,其实他是真正胸怀大业,良禽择木。从军阀时代的张作霖,到后来的汪精卫、老蒋、到解放前反水追随CP,无不站在天下大势的角度做的英明选择。从他在四一二政变前夕奉劝立青不要做“过河拆桥”的缺德事,就看出他不同于那些不分皂白的愚忠的国民党人。老董在政见上与老蒋有分歧并且力所能及地争吵过数次,在剧中都有体现。像他这样的有正义感的国民党人不是没有,立仁、老范。。。都是的,只是革命,尤其是内战中的革命是残酷疯狂的,是不容权衡思索的。人一旦有了属于自己的唯一信仰是不是应该义无反顾的为之奋斗终生,永远是个问题。当局者只有是与否,没有对与错。

        或许正是因为老董的粗俗,没有过多地被教条束缚,才给他一个理性明智的头脑,他认为对的事情他就坚决去做,也应了孔子一直没有言明的先仁义而后礼乐的观点。不像现在的很多人还没有竖立基本的道德观,却游弋在繁华的文艺领域里,担负着推动着社会进步前行的重任,倒是风雅浪漫,但怎能不辗转茫然。

        说多了,又不知道跑哪了,睡觉。
    【详细】
    20741378
  • 鸿逸
    2009/6/14 12:24:04
    从阶级斗争到家国天下
    大约三个月前我已经在网上看完了这部电视剧。当时我曾跟人开玩笑说,把这个电视剧看明白,中国革命史的后半部分就不用学了。
    本剧所呈现的历史时段,恰好是国共两党两度合作又两度分裂,并最终以战争方式决出雌雄的二十多年。对高中历史课稍有印象的人应该还记得,以前的课本上都是这么描述国共两党的: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代表中国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即买办资产阶级,实际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代表),而
    大约三个月前我已经在网上看完了这部电视剧。当时我曾跟人开玩笑说,把这个电视剧看明白,中国革命史的后半部分就不用学了。
    本剧所呈现的历史时段,恰好是国共两党两度合作又两度分裂,并最终以战争方式决出雌雄的二十多年。对高中历史课稍有印象的人应该还记得,以前的课本上都是这么描述国共两党的: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代表中国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即买办资产阶级,实际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代表),而中国共产党则代表革命的四大阶级,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前者是反动的,是革命的对象,后者是进步的,是完成革命的力量。国共两党的斗争,归根结底是上述两种阶级力量的斗争,是受剥削、压迫的下层群众与剥削阶级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这种斗争最终必然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胜利而告终。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中国社会的变迁,近三十年来国内的学术与舆论氛围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术领域,阶级斗争早已失去了当年在一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纲”的作用。而在大众媒体上,人们也很难再从中发现阶级斗争这四个字。更有批判者将这种斗争哲学称之为狼性哲学而对之大加挞伐。而这种转变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当下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和谐社会”。
    在这样的学术和舆论氛围之下,《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出现可谓正逢其时。说实话,以一部长剧来讲述国共两党二十多年的恩恩怨怨,需要魄力,更需要智慧。本剧成功的避开了前述“阶级斗争”的纠缠,而把国共两党斗争引入近代中国两个特殊的家庭。对这两个家庭的安排颇具匠心。杨家的父亲杨廷鹤是晚清革命志士、同盟会元老。我们知道,既是同盟会元老,那便是孙中山先生的战友。两个儿子杨立仁、杨立青也都先后被卷入中国的政治斗争漩涡,一个跟着国民党一个跟着共产党。这意思就很清楚了:国共两党本是同根生,一家人。君不见海峡两岸对立之处再多,总还是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要尊孙中山为国父——咱们国庆节的时候天安门毛主席伟人像跟孙中山的伟人像正好隔着长安街相望。从共产党的革命道统上讲,共产党跟孙中山的国民党之间原本是前后相续的,而国民党反动派则是对孙中山革命道路的背叛,因而不是正统。而杨家的女儿杨立华是国民党监察委员,剧情交待其“与孙夫人过从甚密”,那么很显然她就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国民党左派”,或可认为是国共两党之间的“中间势力”。左、中、右共聚一家,都齐了。
    另一个革命家庭瞿家,母亲瞿妈妈从前到后也没有见给出姓名,只是国共两党的年轻人均称其为瞿妈妈。或许本剧想要塑造的正是一位大写的革命母亲的形象,她胸怀宽广,意志坚定,是所有青年革命者共同的母亲,他们可以信赖她、依赖她、爱戴她。儿子瞿恩是中共早期要员,女儿瞿霞深受哥哥影响,也早早走上革命之路。
    两个家庭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有一点是很清楚的,从一开始,瞿家在精神上就占据了上风。瞿恩是杨立华精神上的爱人,是杨立青的精神导师(也可称为革命导师),还在一定程度上是杨立仁的情敌——杨立仁当然是失败者。杨家的弟弟杨立青则干脆走到了哥哥的对立面,成为中共军队要员。而瞿恩的儿子则由杨家抚养,成为杨家的一员。其中所隐含的潜台词观众自会参悟,无须赘言。
    这样,国共两党之间的恩恩怨怨,被成功地纳入两个家庭之间的恩怨情仇。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如黄埔军校的内部斗争、四一二事变、南昌起义、西安事变、重庆谈判等穿插其中,构成故事演绎的背景和线索,使整个故事显得有历史的厚重感。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本剧也较以往的革命叙事大有不同。杨家兄弟二人的形象对比鲜明,哥哥沉郁而理性,弟弟阳光而感性,颇能让人联想起这两个党派各自的最高领导人的性格差异。作为革命领导人的瞿恩,本剧着力要表现的是他的真诚、豁达,以及最重要的——乐观。有些人从他的姓氏上猜测他的原形或许是瞿秋白,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这个从瞿秋白的《多余的话》一看便知。我更愿意这么想,这个瞿恩身上集合着中共早期的那一代领导人身上的所有优点,是一个理想的集合体,而不是以某一个人为原形。
    不管是国民党这边的杨立仁、杨立华、楚材、董建昌、范希亮等,还是共产党一边瞿恩、杨立青、穆震方等等,我们从中找不出传统意义上的反面角色来。这是导演张黎的一贯风格。张黎的历史剧作,对历史人物一贯抱有“理解之同情”,这使他的剧作人物形象更为丰富和饱满,具有立体感。以本剧的杨立仁为例,他曾对父亲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说,您可以怀疑您儿子的人品,但不能看不起他所从事的事业。这句台词都有其特殊的用意,不难参透。
    本剧肯定谈不上完美,如有的网友所说,本剧在感情上显得有些“用力过度”,导致了过犹不及的效果。有些情节的处理也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这些都不重要,单从一个立意上,本剧就足以盖过当下很多流行剧——我们可曾见过哪一个电视剧以历史正剧的方式正面演绎这段历史而又拍得比本剧好看的吗?而从编剧和表演上,本剧的水平也是上乘。两相结合,足以保证本剧在当代中国众多影视作品中鹤立鸡群的地位。
    说了这么多,好像还没有对这种“从阶级斗争到家国天下”的革命叙事的转变作个评价。我个人认为现在对此下结论还为时尚早,我更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做谨慎的保留,理由在此不赘述了。单从历史剧叙事方式的转变来说,本剧的出现正顺应了时下大众文化氛围转变这样一个趋势,也必定更符合一般电视观众对这段历史的情感想象,这一点是必须给与肯定的。
    【详细】
    20732223
  • 曹寇
    2009/2/16 13:40:21
    瞿恩这个人物是惟一值得谈的
    《走向共和》有一股强大的气场,即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正气浩然,有不避史实地酣畅(虽然多少也有走样之处)。这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所没有的。可以说,《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一个关于共产党人逐步成长并最终夺取政权的故事,这段历史很值得去说,因为从来没有人说透说清楚过。多年以来我们早已被官方宣传搞得恶心不已,真相往往以碎片的形式出现在一些段落里,难见全豹,惟有拼凑才能看个大致的残破模样。但大家都不是干这个
    《走向共和》有一股强大的气场,即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正气浩然,有不避史实地酣畅(虽然多少也有走样之处)。这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所没有的。可以说,《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一个关于共产党人逐步成长并最终夺取政权的故事,这段历史很值得去说,因为从来没有人说透说清楚过。多年以来我们早已被官方宣传搞得恶心不已,真相往往以碎片的形式出现在一些段落里,难见全豹,惟有拼凑才能看个大致的残破模样。但大家都不是干这个的,没有拼凑的心情。最终仅能靠对碎片信息领会一二才能“悟”到。并不遥远的史实靠“悟”,这很滑稽,可惜只能这样。这个电视剧的是出乎我的预期的,它完全是在不断规避历史真相,自始至终靠若干男女的情感关系来维持叙述,恰与《走向共和》相反,其无力已可想而知。
    当然,张黎是吃这碗饭的,他不这样搞,片子没法播放。这个放下不谈也罢。
    我对孙红雷不感兴趣,他在片子所饰演的角色也不足道。其他角色也差不多,大都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啰里啰唆。惟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瞿恩这个人物。瞿恩被杀之后,后面几十集我也都快进了看。
    作为一个虚构人物,瞿恩的伟大是毋庸置疑的,他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导师,博学、有见识、有教养、理性、温和、懂得敬畏、充满爱意、忠贞无比……几乎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美德都集于一身。当然,这个人物在中共早期党史中是不存在的,他是蔡和森、瞿秋白和周恩来等早期中共领袖的结合体,甚至还超越了这些人的品性。他是个彻底的理想化或脸谱化的人物,是上帝的化身,人间的教父。按理说,这只是一个“假人”而已,没必要谈论。但我很喜欢,我仰慕和敬重这样并不存在的人。
    由瞿恩我想到中共党史中的早期人物。老实说,都是一些非常了不起的人。他们大多出身高贵,却心系贫苦,私德和公心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人格魅力无与伦比。他们早年接受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系统教育,然后通过留学掌握了西方文明中的精彩之处,在马克思那里获得激情和灵感,继而对这个国家提出自己的看法,贡献了自己的行动。他们是一群理想主义者,而且是一群带有儒家情怀的理想主义者,正如片中瞿恩所说的那样,理想主义者分两种,一种是实现个人理想,一种通过个人实现了群体理想(献身)。他们的努力就是做后者,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种人吧。
    换言之,他们标识着那个时代前卫知识分子最高的文明程度。对,就是文明,而绝非野蛮、无知、阴谋、残暴和其他。1935年,瞿秋白的死预示着这些理想主义者的整体灭绝。面对专制和暴政,反对者只能采取同样的方式才能推翻它,然后取而代之,以改朝换代的方式继承被推翻者的衣钵,农民首领MZD自此走到前台。
    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残酷的现实中,理想主义是无力的,它彻底改变了1935年后的中共党人的思想和行动。此后,理想主义不再是斗争目标,斗争完全成为一个军事力量推翻另一个军事力量争取执政权的血腥行为,从而进入了十年前刚刚摆脱的皇朝轮回的宿命之中。从此再也没有一个人具有精神导师的魅力,同时使整体偏离文明。
    【详细】
    16971242
  • 2009/2/11 16:28:14
    一诺与登萍度水

    想了很久要把这个听来的事情记下来,但是想来想去却无法开头。好在后来想到了〈宋家王朝〉里的那句话:“遥远的中国住着三个姐妹,一个爱钱,一个爱权,一个爱国。”
    虽然港人拍这种片子显得有些好笑,但电影其实是不错的。这句话也放之四海而皆准。

    遥远的中国有一个古都,古都里住着一个寻常的读书人,老人。不知道他有几个太太,但他有五个子女。
    大女儿生性淳朴,远嫁,一生平安喜乐。二

    想了很久要把这个听来的事情记下来,但是想来想去却无法开头。好在后来想到了〈宋家王朝〉里的那句话:“遥远的中国住着三个姐妹,一个爱钱,一个爱权,一个爱国。”
    虽然港人拍这种片子显得有些好笑,但电影其实是不错的。这句话也放之四海而皆准。

    遥远的中国有一个古都,古都里住着一个寻常的读书人,老人。不知道他有几个太太,但他有五个子女。
    大女儿生性淳朴,远嫁,一生平安喜乐。二女儿婉转狡慧,嫁了一个国军军官。大儿子浑身上下的温度好像总在四十度,他跑去寻求真理,后来在共军的野战军里当了参谋长。
    家里还有两个幼子,他们像所有读书人家的孩子一样,安静的生长到了十几岁。他们爱逛戏园子,爱学西洋音乐,能诗善画。年长一点的二儿子首先到了叛逆的年纪,他像大哥一样走出了家门。沿着长江一路徒步,家人只知道他后来到了武汉,而后便音讯全无。
    最小的孩子受到大哥的影响,跑到了解放区,他在那里结识了一个富贵人家的叛逆女子。他们一起用文艺当作武器,贡献着自己。
    至于那个徒步走出家门寻求真理的二儿子,很多年后,家人才知道,他遇上了自己的姐夫,那个国军军官。于是奔波沙场,直至远渡。
    五几年炮击金门,弟兄二人分别在两岸布防。此后大哥死于政治事件,一家人再没重聚。

    在看了张黎的新作《人间正道是沧桑》之后听完了上面的故事。之后又看到有人抱怨这部剧诸多巧合。其实,老辈人看戏的时候往往几声喟叹,故事就隐藏在叹息之后。就如同剧中立青立仁和立华的故事,排除他们分别在两党极高的地位,不知有多少老人要在观剧之后感叹命运的相同。
    在《走向共和》之后便比较认准张黎的片子;《大明王朝》自然是好得不得了,除了那个喜剧女演员扮演的足智多谋的王妃;《中国往事》是个及格分,但是影调悠扬,也有回肠荡气之美。比起时下大多捧小脚之作,张黎至少是个有文人气以及有基本审美准则的导演。

    从技术方面来说,剧本有好也有不好。但瑕不掩瑜。比方说后面年代推进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本子本身却越来越拖。不过至少,在所谓“主旋律”的外衣之下,看得到编创人员尽力一碗水端平的苦心。
    只是觉得,把杨立仁写的太悲惨,孤苦伶仃。

    说到人物原型,林娥和瞿霞的身上分别都看到了龚澎的影子。那也是个美丽而高贵的女人。
    还有理想和信仰,瞿恩的死就像是一个符号。他所代表的中国早期革命家们如流星般陨落。从此,这个世界便是权力阴谋的角逐。

    张黎有这样一段话:“我片子里的这些人,不管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他们都背叛了自己原来的阶级,这种背叛了出身的人跟那些社会底层出身的人不一样,他们是理想主义的,完全是两种坚定信念的体现者。"
    或者正因为这种思想,才让这部电视剧跳出了窠臼吧。

    说到演员,喜欢两个角色以及演员,杨立仁和董建昌。两人都算是导演的御用,除了张黎的片子在其他片中的感觉都甚怪,仿佛没找到主心骨。比方黄志忠,或许杨立仁没有感情戏是刻意的,因为他在其他情感剧中扮演的情圣式的人物简直是不自然到极点。包括孙淳,前一个袁世凯,后一个瞿恩,比他演的那些都市情感剧中的钻石王老五不知强多少倍。
    女演员们。除了吕中是老戏骨,瞿妈妈风生水起一灵百灵。其他三个年轻的女演员,都不同程度的有着变化。比方说张恒和杨雪,此前的剧和演技都比较垃圾。在这部剧中不仅有变化有出彩,杨雪还给人一种长开了的感觉。比先前耐看。这或许都是好导演的功劳。
    柯蓝是我一直以来都喜欢的,虽然不是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出来的,但聪明人终归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感受力。几部戏都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但第一男主角孙某,放在人堆儿里简直是太失色。尤其是黄埔时期的几位军人,各个不亚于他。
    好演员压着场子彪戏,往往是图穷匕见。一个不小心,就玩儿现了。

    感慨归感慨。
    回到故事的开头。那个随着姐姐姐夫去了台湾的二儿子。在九十年代初回国一次大陆。
    老人看着三弟四五岁的孙女,说,“听这一口京片子,脆响。”

    从此以后,青山埋骨斯人远去。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们。

    而那一句关于京片子的话,是我对于整个故事的唯一记忆。
    【详细】
    16791753
  • 老探戈
    2009/1/18 20:18:28
    我看《人间正道是沧桑》
    1、缘起

    央视开年大戏的戏码,原来定的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以下简称《沧桑》),然而,开年播放的时候却换成了《走西口》。

    传言说,央视临时换戏,第一是因为主演孙红雷之前对“潜规则”口无遮拦的批评,第二是因为导演张黎私生活不检点,第三是因为这部戏所描写的国共恩怨不合当下国共亲善的时宜。我认为,前两种说法基本不靠谱儿,第三种却极有可能,因为这符合央视一贯的“政治正确”。1、缘起

    央视开年大戏的戏码,原来定的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以下简称《沧桑》),然而,开年播放的时候却换成了《走西口》。

    传言说,央视临时换戏,第一是因为主演孙红雷之前对“潜规则”口无遮拦的批评,第二是因为导演张黎私生活不检点,第三是因为这部戏所描写的国共恩怨不合当下国共亲善的时宜。我认为,前两种说法基本不靠谱儿,第三种却极有可能,因为这符合央视一贯的“政治正确”。

    这就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买来D碟,用十天的业余时间看完了这部长达50集的大戏。然后,我更倾向于相信上述第三种说法。

    2、故事

    1925-1949,是中国也是世界所共同经历的一个大时代,《沧桑》写的就是处于这个大时代的中国。戏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我们在中学历史课上都学过,——当然是很“正统”的说法。

    在如此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这部戏选择了杨家这样一个中国家庭为切入点,围绕杨家成员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关系,为我们展现了1925-1949年间那个波澜壮阔的中国,以及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沧桑变迁。时至今日,很多人依然对那段刚刚过去不久的历史感兴趣,而这个故事恰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兴趣。

    3、客观

    从表面上看,《沧桑》应该算作“主旋律”。但是,看完这部戏,你会发现,在“主旋律”的外表掩护之下,创作班底所追求的其实是一种不偏不倚的客观。因为这部戏里没有明显和刻意的意识形态倾向,而是把角度放在了个人道路的“选择”上,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创作班底明晰地表达了对于个人选择的尊重,并没有用意识形态的倾向性去赞扬或者批判这些个人的选择。这一点,是这部戏让我感到舒服的地方之一。

    1925-1949,中国面临着国家命运的多次选择。在这样的一个大时代里,每一个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个人道路的选择。历史总是成王败寇的,所以,对于这段历史,我们之前所接受的学校教育,给了我们太多胜利者的角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统”。

    然而,历史是需要互读的,不仅需要所谓的“正史”,也需要更多的野史稗史拿来作正史的参照。唯其如此,我们才有可能接近历史的真相,——虽然历史这个任人打扮的娼妇往往并不会以洗尽铅华的真面目示人。

    这部戏的创作班底试图抛开意识形态角度的努力,是值得尊重和肯定的。它把那段历史摆在你面前,尽可能地不做评判,而是让你自己去分析、判断,得出最终的结论。必须承认,这种处理手法是高明的,这部戏也因此摆脱了以往大多数“主旋律”作品的宣传性质。

    而正是由于这种不动声色,《沧桑》才在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之下,以生动的人物、丰富的故事,说明了当年共产党取代国民党的历史潮流和历史必然。这样的做法,远比一般的“主旋律”高明。

    4、象征

    《沧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兄弟阋墙的故事。杨家长子杨立仁是国民党高官,而幼子杨立青则是共产党将领,兄弟二人分别代表不同的意识形态;而其父杨廷鹤相对中立的地位,以及坚守中国传统“家国”观念和死也不去台湾的最终选择,则是这个国家的一个缩影。

    这种关系的设置,其象征意义不言自明。虽然这种象征过于明显,但处理这样的题材,运用这样的象征无可厚非,尤其是作为进入家庭的电视剧来说,这样的象征容易让大众观赏的理解过程变得简单、直接。

    5、主义

    《沧桑》这部戏的容量很大,有名有姓的人物很多,故事看上去也很复杂,亲情、爱情、友情在不同的意识形态、复杂的历史背景中也合情合理地纠缠得好看。这样的题材如果缺乏一个好的故事架构,很可能变成某种宣传和说教,也会因此变得乏味,这样的先例不少。

    故事本身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个性鲜明的人物支撑,好故事也会讲糟,而《沧桑》恰恰有几个支撑整个故事架构的鲜明的人物。这也是这部戏另一个让我感到舒服的地方。

    简单言之,《沧桑》讲的是“主义”之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主义”之争并没有简单地处理成国共双方之间的“主义”之争,虽然这种意识形态上的“主义”之争贯穿全剧,但是,通过剧中主人公之口,《沧桑》再三地告诉我们,它要讲述的其实是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之争,因此,它所呈现的“主义”之争也就超越了意识形态,进入了复杂的人性。

    《沧桑》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并没有把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之争当作正面描述的对象,而是把国共双方在意识形态上的争拗通过不同人物对各自理想的坚守表现出来,——矛盾冲突的主角都是理想主义者,而愈是理想主义者,其各自的坚守所产生的矛盾也就愈激烈,因此,故事也就愈发具有张力。这有点儿像竞技体育,对阵双方实力如果强弱明显,比赛没有悬念,也不具观赏性,只有双方势均力敌,才能看出彩儿来,——博尔特跟我比百米,你肯定不看,但刘翔和罗伯斯拼110米栏,肯定会吸引你的眼球。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这部戏让我感到舒服的又一个地方。

    6、黄埔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产物,在当年国共双方交战的各种战场上,黄埔系师生、同窗之间的交锋是一出好看的戏。《沧桑》选择的另一个切入点,就是黄埔师生、同学及其周边关系之间的爱恨情仇。这个类似揭秘的切入点,也足够引发观众的兴趣。

    对于黄埔,历来都有种种的评价,而对于对国共历史感兴趣的人来说,黄埔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作为戏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沧桑》的创作班底也对黄埔做出了他们的评价,这就是借戏中人之口说出的黄埔三期六班的班规,——“钢刀归钢刀,同学归同学”。

    这十个字虽然简单,但是道理却说得意味深长。也就是说,每个人选择的道路、信奉的主义、坚守的理想可以各各不同,但是,人类所共有的情感却是共通的。这一点,如果放在当年的意识形态语境之下,就会被批判成为“阶级调和论”和“人性论”。如果你还记得“文革”、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争论,那么,你会发现,当年的某些观点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

    7、情感

    《沧桑》一部大戏,涵盖了人类情感的方方面面,而且各种情感之间的交织足够复杂,以至于你甚至可以把它当成一部感情戏来看。

    人人都有情感,人人都离不开情感,而情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活动,却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人。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言行其实无非就是我们种种情感的外化。而《沧桑》在情感戏上的大力着墨,可以说深谙其中三昧。

    在戏的最后一集,面对国民党籍的女儿收养的共产党大人物之遗腹子,弥留之际的杨廷鹤对这个“外孙”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过去是一家人,将来还是一家人,不论走到哪儿,不论海角天涯、生离死别。……人除了血缘,还有情感,可这血缘,有时候并不如情感可靠。这种情感,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爱其实无言啊”。而这,其实也正是《沧桑》处理情感戏的基调。

    8、诗意

    对国产电视剧,我历来多批评、少赞誉。但是,必须承认,这些年来,国产电视剧的制作水平越来越高,而拍得讲究的戏也越来越多。《沧桑》拍得就很讲究。

    单纯从镜头运用、画面语言这些技术层面上来说,《沧桑》与一般的电视剧有所不同,它看上去更像是一部长篇电影,而非大众所习惯的电视剧。除了一般电视剧主要使用的中近景镜头之外,《沧桑》更注重电影镜头剪辑上所惯用的蒙太奇语言,也大量地使用了电影画面语言上经常使用的闪回、暗转、叠化、特写等手法,甚至使用字幕代替画外音来交代剧中人物的去向、未来命运直至部分心理活动。而这些技术手法的运用,让这部戏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诗意。

    应当承认,《沧桑》镜头、画面语言的使用,非常娴熟,非常电影化。在观看过程中,我很多次联想到我所熟悉的一些欧洲电影,并认为,《沧桑》作为一部电视连续剧,其实并不适合以每天两集的正常播放速度观看,而是应该像看电影那样连续观看,——除了故事本身的吸引力之外,其镜头、画面语言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当成一部电视连续剧每天两集地看下去,则会破坏其整体的美感与诗意,亦即所谓的“气断了”。

    而这种诗意,是我喜欢这部戏的一个重要原因。好的故事,加上好的形式感,金玉其内外。

    9、表演

    《沧桑》演员的表演是可圈可点的,无论是主要角色还是次要人物。饰演共产党高官瞿恩的孙淳、饰演瞿妈妈的吕中、饰演杨廷鹤的郑玉、饰演国民党将领范希亮的黄若萌等,表演都很出彩儿。

    一众年轻女演员的表演,虽然仍然可圈可点,但是,从总体和个体来看,都逊色一筹。究其实,大约是因为对人物、对历史都缺乏深刻的理解所致。

    男一号杨立青的饰演者孙红雷,戏依旧不错,但仍然让人觉得缺一点什么,虽然他基本把握了这个角色从少年到中年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但是,或许是因为腕儿太大、脸儿太熟的缘故,让观者难以将他当成“这一个”。

    戏好的,有两个,一是饰演男二号杨立仁的黄志忠,二是饰演国民党元老级人物董建昌的张志坚。黄志忠给了我们一个内心复杂、纠缠、人性化的大反派,而张志坚虽然戏份并不太重,但是却演活了一个秉持实用主义、深谋远虑、对民族忠贞不二、对爱忠诚不渝、顺应历史潮流的董建昌。

    10、结论

    虽然结尾有些仓促,整部戏还有些小毛病,——例如某些台词的语句不通,——但这仍是一部好戏,值得一看。

    如果你不愿买D碟或者花时间下载来看的话,可以等待央视播出,——开年大戏以《走西口》替换《人间正道是沧桑》引发猜测之后,央视的回应是,第一是“正常调整”,第二“09年一定播出”。第一点我存疑,第二点我相信。各位,等着吧。
    【详细】
  • 1623401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