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养影评

14745216
  • 某C
    2009/4/28 14:49:13
    南京不需要血的证明

        
    对《拉贝日记》的期待一直都挺高
    事件本身就足以让我震撼
    童年时代对“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的记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
    而那段必须要求背诵的课文,背得相当痛苦,如今却同样忘光
    也许在我的心里,需要那么一点东西来填补这让人肃然起敬的温暖和力量
    于是拉贝同志做到了

    陆川说,《南京!南京!》从

        
    对《拉贝日记》的期待一直都挺高
    事件本身就足以让我震撼
    童年时代对“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的记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
    而那段必须要求背诵的课文,背得相当痛苦,如今却同样忘光
    也许在我的心里,需要那么一点东西来填补这让人肃然起敬的温暖和力量
    于是拉贝同志做到了

    陆川说,《南京!南京!》从一个日本人的角度看大屠杀,是为了突显“客观公正”
    这个答案我一直持嘲笑的态度
    而看完《拉贝日记》,果然证明了陆川的阴谋
    这部号称要打入日本的《南京!南京!》
    你那谄媚的视角,是为了,仅仅为了,让日本人能接受吧!
    真正能做到公正的,确实是只有第三方的眼睛,《拉贝日记》

    拉贝是一个固执到有些愚忠的纳粹党员
    他会认为“作为德国的同盟军,日本扩大实力也是正常的”
    他会相信“日本是我们的朋友,不会过分的杀戮”
    他会期待“日本军官会约束现在的屠杀行为”
    他会维护“伟大的希特勒”
    他在等待“领袖的支援”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有些天真可爱的老头
    在看到南京陷入危难时
    他会不顾一切得打开厂门让难民进来避难
    他会放弃离开中国的机会留下管理安全区
    他会在日军要求交出士兵的枪炮威胁下交出自己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没有经过完美的包装
    贴上“好人”标签的正常人
    他为中国人所做的一切
    并不是因为他热爱这片土地
    而是出于自身的人道主义思想
    他坚信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
    所以当他面对几百个士兵,却只能带走20人时,他哭了


    和《南京!南京!》刻意营造的黑白压抑色调、和屠城的血腥不同
    《拉贝日记》的基本色调是暗黄
    影片并没有展现多少残忍的景象
    从头到尾都给人温暖的力量
    让人看到
    在历史上如同地狱般的南京
    在1937年的12月
    其实有一个地方是温暖的、让人感动的
    在遮挡难民的纳粹旗下、
    在拉贝和太太朵拉分别的码头、
    在拉贝艰难选择的日军砍头比赛场地、
    在拉贝不得不离开中国时送行的人群、
    ……
    我的眼泪一直在流
    这些都是《南京!南京》那过分冷静去展示日军残暴无道的冷镜头所不能够带给你的动容

    今天的南京缺乏记忆吗?
    今天的中国人对历史模糊吗?
    今天的中国还需要仇恨悲愤或和平宽容吗?
    我们只想知道更多不被世人了解的真相
    在那个死神曾降临的城市,原来还有着这一点光
    这是《拉贝日记》能带给我们的
    让我们不再因惨痛的经历而痛哭
    我们流的是感动的眼泪
    这才是中国人真正应该知道的南京!!

    ps:
    不知道《南京!南京!》出于什么目的
    在它的故事里
    拉贝是多么懦弱无能的一个人
    仅有的几个镜头里
    只看到他的妥协和无奈
    和《拉贝日记》里坚强感言的拉贝完全不同!
    【详细】
    1999130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