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43332
  • 巴黎之火
    2009/1/15 13:23:12
    成为黄依依

    一个深秋的晚上,我在北京一所大学的图书馆里仓皇拜读了新科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长篇小说《暗算》,小说并不惊艳,甚至谈不上精彩,但它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却曾经使我纠结过不长不短的一段时间。《暗算》作为一部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情报工作者的谍战作品,充满了设密与解密,天才与疯狂,爱情与仇恨这样的对撞交错。在那个神秘的边极之地“701”,一群不见经传的天才破解着主宰他们命运沉浮的密码。我对这类题材向来

    一个深秋的晚上,我在北京一所大学的图书馆里仓皇拜读了新科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长篇小说《暗算》,小说并不惊艳,甚至谈不上精彩,但它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却曾经使我纠结过不长不短的一段时间。《暗算》作为一部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情报工作者的谍战作品,充满了设密与解密,天才与疯狂,爱情与仇恨这样的对撞交错。在那个神秘的边极之地“701”,一群不见经传的天才破解着主宰他们命运沉浮的密码。我对这类题材向来没有兴趣,我的全部收获只是在其中发现了黄依依。她是如此真实,我几乎能够触碰这个女人蓬勃的心跳与疼痛,又是如此虚无,以至于遁入书海便难觅踪影。这个女人,也许存在过,用她的全部青春与才华激荡起一首悲怆的颂歌;更加可能的是,她永远是想象中那个回首脉脉的倩影,唇边挂着一丝若有还无的诡异微笑,对往事轻轻叹息。作为一个密码专家,黄依依无疑是成功的,她是麻省理工才华横溢的数学博士,回国后接二连三的破译复杂的敌国密码,并最终将密码之王“光密”收入囊中。但作为一个女人,她的生命虽然华彩频频,看上去却彻骨冰冷。这个贵胄出身的天才,终其所能,依然无法在懊悖的命运中找到一个支点。701的副院长安在天对她说:你是一个天使。但他说出这句对白的时候,看着她眼神里只有慈悲,没有爱怜。他能够满足黄依依的所有愿望,放纵她成为701最为所欲为的人,却轻捷而有力的捉住她扑向自己怀里的双手,把她最纯洁美好的情感碾碎在指尖。这样一个男人,无论长着多英俊正派的面孔,都无法掩饰他的冷酷和残忍。我甚至怀疑,他对黄依依的那些溺宠与关怀只来源与渔夫和鹭鹚一般微妙的彼此寄生。他要这个女人永远臣服脚下,当然不能掏出心肝喂她。然而这种心照不宣的和谐,黄依依却偏不买单。一个女人自信与否,往往可以从她对一个男子的爱恋中源本表达。黄依依从头到尾不遗余力的向安在天展示着自己的爱情,即便他只是捉住她的双手任其踢打哭喊而不能靠近。这种行为的全部前提是黄依依有着西西弗斯一般强大的人格,她笑笑的,有条不紊的兀自热闹的爱着。虽然这种关系让人想起《恋爱的犀牛》中马陆那段经典的台词:“我怎样才能让你明白我如何爱你?我默默忍受,饮泣而眠?我高声喊叫,声嘶力竭?我对着镜子痛骂自己?我冲进你的办公室把你推倒在地?我上大学,我读博士,当一个作家?我为你自暴自弃,从此被人怜悯?我走入精神病院,我爱你爱崩溃了,爱疯了?还是我在你窗下自杀?明明,告诉我该怎么办?你是聪明的,灵巧的,伶牙俐齿的,愚不可及的,我心爱的,我的明明......”黄依依把701闹了个天翻地覆,最终赔上自己的性命,表面上看也不过是为了这么个目的。她挑逗他,她冷落他,她跟别人欢好刺激他,她不吃不睡的折腾自己,只是为了换得安在天的一点反应,气恼、悲痛、哪怕是哂笑。有一个镜头,一贯镇定自若的黄依依忽然崩溃的摊倒在地掩面哭泣:“你告诉我,怎么才能让你知道我有多爱你。我快要撑不下去。”而后,不等安在天来扶,她自己站起来,收敛好情绪,擦擦眼泪送他出去。爱到这个地步,别说回报,连对方的厌恶都不要求,爱让人比死更冷寂。那一刻,心疼这个坚毅如铁的女子,她横下心肠、自说自话、银牙咬碎,她爱上的男人,却以一个无产阶级刀枪不入的大无畏对她小资产阶级情调的缠绵熟视无睹。不是不动凡心,只是心有旁骛。每次送走她以后,便要到妻子灵前絮絮忏悔,他害怕这个激烈的女子会让自己精致的理智如沙滩上的城堡一般溃退不止。然而,未及这座城堡表里如一的毁溃,伊人已如黄鹤袅袅。有一个古老而落套的励志故事,是说一个青年想要游过英吉利海峡。他孤单的游了很久,都看不到彼岸。无论晴天、暴雨,他都在奋力的向前滑行。终于有一天,少年觉得他永远都不可能到达对岸,于是气竭溺水而亡。他死的那天天阴有雾,云雾消弭,人们发现,其实他离对岸已经近在咫尺。黄依依用生命似乎讨得了迟来的爱情,然而这个结尾,毕竟过于戏剧,其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任它在赤道也不会有丝毫融化。我一直认为是黄依依精心编排了自己的死,死亡如同头上盘旋的乌鸦,带着一丝不期而至的喜悦悄悄降临。被情夫的妻子杀死在厕所里,这种死法并不美好,也不堂皇,却充满希望。它是通往另一世界的一个出口,给逼仄的人生宕开一番新的局面。她应该和我一样,是不相信会有来世的。一个女人,要有什么样的资本,经历怎样的心灵跋涉才能成为黄依依——一个对现实置若罔闻,矢志不渝的爱情信徒和虔诚的自我崇拜者,是灵魂完美的独舞者。你可以爱她,恨她,唾弃她,却无法影响她,占有她。她倔犟的挥洒青春、才华与爱情,愿赌服输的丢下生命,她的狂热吓走最勇敢的观众,她的身后一片寂静。我艳羡她的气魄与毅力,因为女人爱或被爱的前提都是足够爱自己。她有一份表达,就有一分自信。甚至到后来,安在天如何对她,我想她真的是已经不再在乎,她是爱他,那又如何。他柔声劝她回头,她只是笑笑,这是她的舞台,没人能够打搅。她实际上掌控着全局,她温暖的拂过他冰冻的心灵,她默默阅读他眼底欲言又止的悲伤,她微笑着接受他余生的怀念与哀悼。哪怕他口口声声说不爱她,但自她离去以后,这男人的心中再无波澜,他生命中的全部传奇只有一个黄依依。黄依依在这场非死即伤的争斗中,终究是占了上风。大多数的女人,在现实中永远成为不了黄依依,她们如扶风弱柳需要过多支撑。她们的爱情要有柔情蜜意的回应,她们的付出要恰到好处的感激涕零,她们的容颜要适时适度的被人称赞,她们的生活要许许多多的关怀填满。总有中年遇到丧乱婚变鳏寡孤独的女子,生命似已如朽木凋零,丈夫变心、孩子叛逆、工作不顺,样样的哀苦。却不想,这样被别人的需要填满的女人早已如被掏空的蚕蛹只剩幸福的躯壳。有一天流溢在体内的外物一冲而出,便似纷飞的纸片般颓然落地。这不全怪她们,人面花面相交映时,谁不揽镜自照顾盼连连,却不想这样青春娇媚的美人儿终有一天也会伴着鼾声如雷大腹便便的粗鄙莽汉凄惶入眠;爱情来临时,谁不曾骄矜自重满心期盼,但从他人掌心跌落粉身碎骨的痛楚又怎能免;少年壮志时,谁不曾胸怀慷慨想成就一番大事,却不是谁都能追青云直上其势如椽。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磨砺与挫折,也让我们过于现实,毕竟大多数人的生活并不写就在描写天才的电视剧里,手上的砝码太轻,负气萎顿在地也是一地鸡毛。玉且碎,瓦尽全。最美好的青春、爱情和誓言却最易溜走,留下最琐碎不堪的,慢慢磨折着。但是,也许有些欣赏和赞美,还是应该不遗余力的留给自己,贫病依然,风雨不弃。在心底一个角落,你的形象宛若神明,在这里,你完成对自己灵魂的原始崇拜与安慰,你卸下所有繁复的伪装与虚妄的欲望,你与这个不甚完美的世界达成和解,你宽宥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和事,你成为那个终于到达彼岸的黄依依。

    【详细】
    16202720
  • Estefy
    2021/1/15 12:28:34
    看着弹幕高甜的呐喊 我默默的关上了它

    知乎有一些对日本的不婚和少子化社会现象的分析,和我们的相亲,被迫结婚生子还是不同的。年过三十,往往见到这些美好的事物总会产生应激反应似的,“这不是真的,一定有坑” 难以反抗想要自我保护的意识。于是大部分人选择逃避,一部分选择继续向上攀登,用投资自己的行为摆脱单身汪的焦虑。还有一部分人已经下定决心,今生不娶不嫁不要后代。不管是哪一种选择,都有它的苦衷,希望社会可以向着单身友好的方向去发展,剥离

    知乎有一些对日本的不婚和少子化社会现象的分析,和我们的相亲,被迫结婚生子还是不同的。年过三十,往往见到这些美好的事物总会产生应激反应似的,“这不是真的,一定有坑” 难以反抗想要自我保护的意识。于是大部分人选择逃避,一部分选择继续向上攀登,用投资自己的行为摆脱单身汪的焦虑。还有一部分人已经下定决心,今生不娶不嫁不要后代。不管是哪一种选择,都有它的苦衷,希望社会可以向着单身友好的方向去发展,剥离掉社会和伦理道德压力之后,也行人会有相对更多更好的生活价值选择权。

    【详细】
    13139237
  • Ana?s
    2019/6/30 11:34:06
    Intouchable vs. The Upside: 巴黎左岸的温情与纽约曼哈顿的现实

    Intouchable vs. The Upside: 巴黎左岸的温情与纽约曼哈顿的现实

    Intouchable是我看

    Intouchable vs. The Upside: 巴黎左岸的温情与纽约曼哈顿的现实

    Intouchable是我看的第一部法语电影,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之一。出于爱屋及乌,今天去电影院看了它的美版翻拍The Upside。其实我并非真的是“爱屋及乌”。一方面,我想重温原作给我的暖心的感觉,另一方面我不怀好意,我想看这部翻拍的笑话。当我在纽约街头看到这部电影的大广告时,我忍不住笑了,觉得如此的温情的故事怎么可能发生在纽约这样冰冷的城市当中,这部电影一定是别扭的,四不像的。可是现实狠狠打了我的脸,虽然讲述的同一个故事,影片中人物,情节,和叙事方式都向原著致敬,但是The Upside没有别扭,没有水土不服,是精彩的,是地道的,是纽约的。

    因为想要看The Upside的笑话,我在看电影之前就想好了之后要写一篇对比这两部电影的影评,所以前天晚上我特意重温了Intouchable。虽同讲一个故事,但是两部电影带有不同的味道。我认为这是法国和美国社会文化不同所使然的。 至于这两种文化有何不同,这两部电影以小见大,向我们展示了些许。

    片名:交流vs. 希望

    作为一门艺术,电影应该要反映现实;从票房的角度出发,电影又需要迎合大众。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电影根植于,同时反映社会。片名,一部电影中心思想的高度凝练,能够折射出社会现实或某些主流观念。

    IntouchableThe Upside 的意思完全不同。 Intouchable这个法语词是“无法触碰的”或者“不可触碰的”,这部片子的中文译名也直接用了它的中文翻译,“无法触碰”或者“不可触碰”。

    当我第一次看到The Upside的大幅广告的时候,一个黑人推着一个残疾的白人的剧照让我立马想到Intouchable被翻拍了,但是The Upside片名却让我又心生怀疑。Upside这个单词的意思是“上边”,“上升”“好的一面”。 豆瓣上,The Upside的中文译名是“上行”。虽然我不太同意,我认为取upside “好的一面”这个意义,将片名译为“希望”应该更贴切。然而,无论中文片名是“希望”和“上行”,The UpsideIntouchable的字面意义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两部电影讲述同样故事,但却用了如此大相径庭的词来命名,在我看来这是因为这两部影片表达的主题是不同的。在Intouchable当中,什么是不可触碰的?这个电影由始至终展现的都是触碰,原本不会相接触的东西接触了。不同种族触碰了,不同的阶层触碰了,健康的人成为了残疾人的“四肢”,家人放下芥蒂和矛盾团圆了。Intouchable是个反喻,没有什么是不可触碰的。很多看起来不可触碰的东西,一旦互相触碰,会发出极其美妙的音符。

    The Upside当然有这些“触碰”的情节,但是触碰之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Intouchable中主角两人触碰之后,各自人生还是回到了跟触碰前的圈子,他们的触碰是就是电影歌颂的一次奇遇。但在The Upside中,两人的触碰带来了Dell的人生的逆袭,买了大房子,并没有像Derris那样回到原来的街区。Intouchable想要展现的、歌颂的是“触碰”,或者说“让平时难以接触的东西相处交流”;而The Upside更突出结局,人生上行的可能永存。

    社会:固化 vs. 流动

    一样的故事,两样的中心思想。我觉得这和两个国家不同的社会现实有很大的关系。法国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度发达的状态,社会结构非常稳定,这就意味着阶层固化严重,没有什么上升通道,不同社会阶层鲜有直接接触,互相也不太了解。种族直接这样的隔阂更甚。法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尽管法国也有不少外族人,但是这些外族人和法国主体民族-高卢人-交集非常少。我曾经在法国的一个精英的政治学院交换学习,里面的学生都是法国中上层阶级的小孩,本土学生绝大部分是白人,很少见到黑人和阿拉伯人,而这两个种族是法国外族人的主体。因为种族交流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再加上社会固化,社会资源机会都在白人的圈子里,外族的后裔难以获得上升的机会。如此长期种族隔阂是法国社会的“定时炸弹”,灾难随时会被引爆。近年来法国所遭遇的恐怖袭击可以印证这一点,这些恐袭都是法国土生土长的外族后裔所为,并非中东的恐怖分子派人到巴黎发动的。阶层的隔阂同样如此。早些日子的黄背心运动就是富人和穷人的对立。所以如何促进种族和阶层接触交流,是维持法国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比法国,有着深厚移民传统的民族大熔炉的美国,种族之间的交流是要多一些。或者说,这样独特的多种族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基让美国人形成了许多让不同种族和阶层为自己发声,相互较量的渠道和氛围。在人人都是“杠精”的美国,种族和阶层间的沟通不算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同时,美国社会还没有达到欧洲国家的固化程度,还是有一定的社会上升的通达。但是无论种族,在美国生活的人都在追寻着“美国梦”。在不同时期,对于不同人,美国梦的具象诠释都不一样,但是还是可以抽象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上升”,实现财富增长,阶层跨越。The Upside中的Dell的结局就完美地展现了这一点,昨日穷逼屌丝,今日创业当老板;昨日家中还是床头屋漏,今日全家迁进独栋别墅。不只有Dell,其实Phillipe同样,也是一个彻底的美国梦的实现者。在和Dell的对话中,Phillipe也提到过自己曾一无所有,也是白手起家。The Upside这样的编剧足以迎合了美国人民对“美国梦”的向往和渴望。

    文化特色:浪漫vs.实用

    除了反映社会现实,这两部姊妹篇还非常具象地展示两个文化的特征:法国的浪漫主义(romanticism)和美国的实用主义(practicalism)。梳理之后,我总结了三个方面来对比这两种文化特征在情节上的具体呈现。

    首先,求爱的方式最能体现法国人的浪漫和美国人的实用。Intouchable中Phillipe的求爱方式极为old-fashioned,互寄照片来知道对方的样貌,而且周围没有人提出其他更加有高效的办法。相反,在The Upside 中,当Phillipe想用这样的方法知道对方的外貌是,Dell就直接阻止了,简单粗暴地通过google找到了情人的照片。虽然Intouchable没有清晰给出故事的时间,但是对书信传情的坚持,展现了法国人的浪漫。Google search省时省力,达到目的,是美国人对效率追求的体现。

    第二个方面,生活情趣。这段兄弟情谊的最重要的环节是黑人小哥把白人大叔从枯燥乏味的非人生活中拯救出来,所以影片所用的元素来展现这段救赎就能展现两种文化对有趣生活的不同的理解。从Derris和Phillipe的互动来看,法国人的生活情趣是古典文学艺术,讲究的衣着,欢快的舞步,抽抽烟,调调情,当然还有性。而Dell是通过毒品(大麻),暴力和性来拯救Phillipe,这些都美式的生活情趣。这些生活情趣一对比,法国文化有着深入骨髓的浪漫,而美国人追求迅速get high的方法。

    第三,迈向事业成功的方式。两部影片当中,Derris和Dell如何找到工作,开始事业是截然不同,这个小细节也有趣地表现了浪漫主义和实用主义之差。Derris通过和面试官讨论墙上的Dali的油画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撬开了工作的大门。运用艺术来在求职面试当中出奇制胜,这一招确实很文艺,很清奇。关键是面试官也欣赏这样文艺的谈吐,而不像当大多数的面试官现实地数着、掂量着求职者掌握多少和岗位相关的技能,这一点在我看来是非常的浪漫。美版中,Dell的事业成功道路就很常规,也实在。Dell用卖油画的第一桶金来创业,做轮椅生意。他的成功靠的是资金和经验,是现实生活当中常见的实习事业成功的套路。

    结语

    我还记得我是怀着一丝失落和十足的兴奋离开了电影院。一丝失落是因为我看笑话的愿望落空了。同时,也恰恰因为我的不怀好意没能实现,我才能获此高兴和兴奋。The Upside是一部好的影片,它不是把故事单纯地复制和粘贴在纽约这个情景下,它是巧妙地利用这一个故事展现纽约味道的风土与人情。当失落和高兴的劲儿慢慢褪去的时候,我也在细细地回味着两部影片,它们带给我的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和画面。Intouchable让我回到了多年前一个个在塞纳河边散步和沐浴着巴黎的暖阳的下午,生活是暖人心脾的。The Upside重构了我在纽约生活的感受,那是一个个在纽约冰冷街头想要崩溃痛哭的夜晚,漆黑夜晚是冰冷的海底,高楼的灯光宛如黑暗海水中投来的零星的亮光,但是却足以让人坚强,让你相信“希望在明天”这样的鸡汤。

    【详细】
    102764925
  • 豆豆飞
    2014/11/5 19:39:19
    这样的片子是不考虑看客的感受么
        无意间在电影网站看到了这部片子,我第一印象就是联想起了《福山春居图》和《七宝传奇之氽来神钟》。三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也给人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哪个才是最烂的片子?
        这个电影看到56分钟的时候,让我实在是很难忍受下去了,想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1
        无意间在电影网站看到了这部片子,我第一印象就是联想起了《福山春居图》和《七宝传奇之氽来神钟》。三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也给人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哪个才是最烂的片子?
        这个电影看到56分钟的时候,让我实在是很难忍受下去了,想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1、演员表演做作,没有感情投入。总感觉是在儿戏。主角没有演技实力。配角是有实力的,但是却无实力投入。如郑微和陈国邦打电话那个桥段。如果是真正几十年没见而又深深爱着对方的话。必定是感人的场面。但是郑佩佩饰演的郑微却无一滴泪,眼睛也无泪花。只是语言和表情上有所表达,这完全不符合场景。还有在56分57秒的时候,后面的女二号居然在笑。
        2、看了周星驰的《少林足球》我才对黄一飞有了解,其演技还是不错的。只是这部片中完全没有体现。有的只是一种浮夸式的表演。
       3、小成本电影。拍摄远景的时候竟然在晃动。路上飙车的过程也是破车。场景即使选择在小乡村,也没有清场,很多观众在看摄影机。

    看了一般写到如此,不知道能否坚持看完。说实话,看上半段的时候也是快进着看的,很无聊的电影。
    【详细】
    7180585
  • 番茄茄
    2018/5/16 21:09:22
    生化危机

    3D确实还行,但也就只剩下3D了,3D的画面看着还不如看那些似曾相识的动作场面来的过瘾!

    在3d效果的渲染下,有种大飞片的感觉,这种电影就不要费尽力气地去讲究剧情好坏了,有什么是比情绪高潮更重要的呢。从Paul W.S. Anderson以往的作品来看,他一直是一个擅长处理动作场面的导演,电影打的绝对够帅,剧情呢什么的就真的没法说了。本片也是,依然打的很精彩,剧情进一步被削弱,好

    3D确实还行,但也就只剩下3D了,3D的画面看着还不如看那些似曾相识的动作场面来的过瘾!

    在3d效果的渲染下,有种大飞片的感觉,这种电影就不要费尽力气地去讲究剧情好坏了,有什么是比情绪高潮更重要的呢。从Paul W.S. Anderson以往的作品来看,他一直是一个擅长处理动作场面的导演,电影打的绝对够帅,剧情呢什么的就真的没法说了。本片也是,依然打的很精彩,剧情进一步被削弱,好像看游戏宣传片。

    【详细】
    9372212
  • ??
    2022/2/22 15:52:31
    一部写时代的电影,和女权,父权,男性凝视有P关系!
    怎么回事,怎么现在什么都要和女权扯关系,什么都是男性凝视?当然都可以是男性凝视,只要导演是男的电影里有男人和女人都可以解读为男性凝视呢!《女人步上楼梯时》也可以解读为男性凝视,等我有空写一篇长评! 故事中间是有些失控,可能有些地方会让女性不适,但是都找补回来...  (展开)
    怎么回事,怎么现在什么都要和女权扯关系,什么都是男性凝视?当然都可以是男性凝视,只要导演是男的电影里有男人和女人都可以解读为男性凝视呢!《女人步上楼梯时》也可以解读为男性凝视,等我有空写一篇长评! 故事中间是有些失控,可能有些地方会让女性不适,但是都找补回来...  (展开)
    【详细】
    14235215
  • LORENZO 洛伦佐
    2018/9/8 4:15:56
    《希斯特斯兄弟》:淘金大浪中的文明之歌

    首发于“看电影看到死”公众号

    《希斯特斯兄弟》是法国导演雅克·欧迪亚的第一部英语片,在威尼斯电影节第五天开幕获得了广泛好评。Metacritic得分80,Indiewire给出B+,然而在威尼斯场刊上,《希斯特斯兄弟》得分3.89,仅次于《罗马》,意大利观众则打出了4.2的超高分。《希斯特斯兄弟》被评价为一部极为温情的西部片,给了观众十分不一样的观影体验,无怪乎威尼斯首映后媒体席

    首发于“看电影看到死”公众号

    《希斯特斯兄弟》是法国导演雅克·欧迪亚的第一部英语片,在威尼斯电影节第五天开幕获得了广泛好评。Metacritic得分80,Indiewire给出B+,然而在威尼斯场刊上,《希斯特斯兄弟》得分3.89,仅次于《罗马》,意大利观众则打出了4.2的超高分。《希斯特斯兄弟》被评价为一部极为温情的西部片,给了观众十分不一样的观影体验,无怪乎威尼斯首映后媒体席鼓掌喝彩,这是连《罗马》都没有得到的待遇。

    9639391
  • 好奇能长寿
    2020/4/29 16:17:14
    女孩的心思刻画细腻

    一天看完了这部轻松的青少年剧,感觉内心有很多东西都得到了答案。很久没看过英文短剧的我看得很爽。

    DEVI是很典型的一类女生,她们学习好又用功,但是同时喜欢帅帅的风云人物。想要受欢迎,与学校中认为酷酷的人一起玩,但是又无法真的接受吸毒或者SEX。跟温和的父亲关系好,但是很容易跟严格的母亲剑拔弩张。很不自信,对自身身外有色人种不认同,会因为别人的小举动觉得TA喜欢我。觉得朋友很重要,

    一天看完了这部轻松的青少年剧,感觉内心有很多东西都得到了答案。很久没看过英文短剧的我看得很爽。

    DEVI是很典型的一类女生,她们学习好又用功,但是同时喜欢帅帅的风云人物。想要受欢迎,与学校中认为酷酷的人一起玩,但是又无法真的接受吸毒或者SEX。跟温和的父亲关系好,但是很容易跟严格的母亲剑拔弩张。很不自信,对自身身外有色人种不认同,会因为别人的小举动觉得TA喜欢我。觉得朋友很重要,想帮他们忙解决问题,转瞬遇到喜欢的人,又瞬间“重色轻友”......如此种种,让女主形象非常鲜活。

    编剧把身份认同问题、SEX问题、理想、友谊、亲子沟通都融入到了这个短剧里头。最打动我的是家庭沟通,在爸爸去世后。DEVI会经常怀念他,尤其遇到困难的时候,回想起爸爸在世,会怎么劝说她,很俗但是又很让人动容。妈妈很坚强撑起一个家,当DEVI表现出叛逆的时候,妈妈有情绪,但最后两人都能在对爸爸的回忆中达成和解(经典的是摩托车处理的问题)。

    DEVI身份认同问题也表现的很巧妙,作为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印度裔。DEVI对印度的宗教、习俗以及生活习惯包括血统都是厌恶的。这种厌恶也是有周围环境的“推泼助澜”。申请名校的时候,成绩好不是亮点,印度裔都成绩好,需要“爸爸去世自己瘫痪”这个额外的故事成为自己进名校的敲门砖。跟白人相比,确实是苛刻和不公平。在学校,还会被称作UN,一起玩耍的圈子,一开始也能看出来是黄色人种组成友谊圈子。有如此的环境,让小女孩对印度裔这个身份感到自豪,确实是很难。但是有很多时候能看出,从DEVI对于印度的见解,远没有BEN来的客观。她觉得印度都是素食者,BEN指出只有3成是。她也是在慢慢的与自己和解,与母亲和解。在象神日仪式上,童年玩伴说,上了大学才知道有“根”的好,她不可置否。到最后撒骨灰的时候,她还是虔诚的帮父亲念起咒语。这种仪式是羁绊,更是人与人间的链接。

    当然最吸引我还是感情线哈哈,第一次看网飞的青少年剧,对于女主的情感走向,以及最终走到哪里,实在非常好奇。PAXTON和BEN,两个不同方向的优秀,运动男神和势均力敌的学霸。一开始希望DEVI和PAXTON能走到一起,为他们每次的糖开心。但BEN当第一视觉的一集开始,完全站DEBEN,BEN是小甜心,靠着尖锐的外表来保护自己的寂寞。DEVI和他是能够平等沟通,相互欣赏的,希望有下一季能看他们走的更远。

    【详细】
    125501016
  • 起个长长的名字
    2020/3/7 18:20:49
    一言难尽

    路人粉说一句 魏大勋好好拍综艺吧 演技方面确实…欠缺 而且谈情说爱部分看得我很尴尬 刑侦就好好搞一搞细节 好多都没有圆回来…那个研究成果对唐枫到底有啥用…还有破案时候总是引出好多人物 稍微漏一点就不知道这人是谁了…A死了引出B→C→D→E ……而且吧对女主的设定 我也很懵…又是失忆又是超忆巴拉巴拉的 我开始真的没有看懂…

    路人粉说一句 魏大勋好好拍综艺吧 演技方面确实…欠缺 而且谈情说爱部分看得我很尴尬 刑侦就好好搞一搞细节 好多都没有圆回来…那个研究成果对唐枫到底有啥用…还有破案时候总是引出好多人物 稍微漏一点就不知道这人是谁了…A死了引出B→C→D→E ……而且吧对女主的设定 我也很懵…又是失忆又是超忆巴拉巴拉的 我开始真的没有看懂…

    【详细】
    12357176
  • deng
    2019/6/16 2:10:40
    个人感触随笔 包含剧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舍友的裙子代表年轻女孩对生活的热情 尤瑟夫代表帮助 护士…医生 …警察… 这部片子大部分运用蓝色和绿色 蓝色和绿色混淆不清 让人云里雾里 分不清真假善恶 第一帮助是尤瑟夫 可是很基层 所以被所谓国家机关打到 第二帮助是怀孕女警 也是这部片子唯一一个身穿警服的警察 态度.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舍友的裙子代表年轻女孩对生活的热情 尤瑟夫代表帮助 护士…医生 …警察… 这部片子大部分运用蓝色和绿色 蓝色和绿色混淆不清 让人云里雾里 分不清真假善恶 第一帮助是尤瑟夫 可是很基层 所以被所谓国家机关打到 第二帮助是怀孕女警 也是这部片子唯一一个身穿警服的警察 态度...  (展开)
    【详细】
    10245259
  • 1叶之章
    2019/8/22 0:00:51
    蛋黄&“基”远这对CP,我吃下了。

    看完超心疼 蛋黄 有没有妈妈粉跟我一样?很奇怪,看完我最喜欢蛋黄这个角色,明明它是个外星来物啊?服气“基”远这个演员演的时候都是怎么跟蛋黄搭戏的。虽然剧中也有俞翔跟致远两个男cp的戏,导演也好像是故意安排在卖腐,可是我还是更喜欢蛋黄和基远,本是同体身的这个设定,想法和做法那么破次元,作为现充,期待这对cp再次来袭。

    看完超心疼 蛋黄 有没有妈妈粉跟我一样?很奇怪,看完我最喜欢蛋黄这个角色,明明它是个外星来物啊?服气“基”远这个演员演的时候都是怎么跟蛋黄搭戏的。虽然剧中也有俞翔跟致远两个男cp的戏,导演也好像是故意安排在卖腐,可是我还是更喜欢蛋黄和基远,本是同体身的这个设定,想法和做法那么破次元,作为现充,期待这对cp再次来袭。

    【详细】
    10429166
  • 归来去兮
    2020/12/27 23:15:13
    穿盔甲的少女大人——陈瑶

    今年看这两部剧已经成功被她给圈粉了,逐渐脱离岳绮罗既视感!希望以后多多出作品,一定支持!

    好了,说回本剧《穿盔甲的少女》。可以肯定这是一部无脑的言情向偶像剧,前几集看的我可欢乐了,又甜又搞笑,而且男女主进度也很快,接吻,同居,并且第5集就进入双向暗恋模式,本来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我估计约10-12会集正式在一起,可是我万万没想到直到快结局的22集才在一起,总共也就24集吖,感情线

    今年看这两部剧已经成功被她给圈粉了,逐渐脱离岳绮罗既视感!希望以后多多出作品,一定支持!

    好了,说回本剧《穿盔甲的少女》。可以肯定这是一部无脑的言情向偶像剧,前几集看的我可欢乐了,又甜又搞笑,而且男女主进度也很快,接吻,同居,并且第5集就进入双向暗恋模式,本来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我估计约10-12会集正式在一起,可是我万万没想到直到快结局的22集才在一起,总共也就24集吖,感情线拖沓这点是没跑了!不然5星我就给你了。。。

    本身24集并不算很长吧,剧中还要组4对cp,意思就是说其他3对cp会分走男女主大量的戏份,这也是男女主感情线拖得过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人认为24集的剧组2对cp就差不多了,其实更倾向1对cp的,例如《彗星来的那一夜2》,除了男女主其他角色全是配角,工具人定位。

    另外张予曦的出现真的算是一个意外之喜,因为在这部剧中,她的咖位应该是最高的!亦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女演员,还挺看好淼淼学姐和桑甜组cp的。

    闻冰挺有意思的,白莲花人设,对外恭谦和善,对内是腹黑毒舌,我老是想不通,像桑甜这么可爱的“兄弟”,他咋就忍心天天欺负呢?越是喜欢就越使劲欺负吗?哈哈哈~

    【详细】
    13088520
  • 曼靑
    2018/6/30 3:37:46
    我的外婆是一个死了三次的女人

    「从小父亲就对我说,兄弟姐妹原本是天上飘下来的雪花。谁也不认识谁,但落地以后 便融为了一体。结成冰、化成水,永远也就分不开了。」

    「从小父亲就对我说,兄弟姐妹原本是天上飘下来的雪花。谁也不认识谁,但落地以后 便融为了一体。结成冰、化成水,永远也就分不开了。」

    9475237
  • 纯情少年李八唧
    2017/7/9 1:31:23
    这片子应该叫《尴尬高手》

    卢正雨推迟了影片的上映日期,可惜决定影片票房和口碑的,不是同时间上映的竞品,而是电影本身的质量。

    尴尬

    《绝世高手》通篇遍布大写的“尴尬”。穿着肌肉夹克的郭采洁尴尬地登场,矫揉造作地打退反派的喽啰;卢正雨孔连顺继承30年前港片的套路尴尬对话,用力过猛自以为有趣;只因被人抓住,卢正雨就毫无道

    卢正雨推迟了影片的上映日期,可惜决定影片票房和口碑的,不是同时间上映的竞品,而是电影本身的质量。

    尴尬

    《绝世高手》通篇遍布大写的“尴尬”。穿着肌肉夹克的郭采洁尴尬地登场,矫揉造作地打退反派的喽啰;卢正雨孔连顺继承30年前港片的套路尴尬对话,用力过猛自以为有趣;只因被人抓住,卢正雨就毫无道理地喊出“我爱你”;卢、郭二人尴尬地谈情说爱,郭采洁像个弱智少女一样说“你是我的人”,一个过肩摔之后又突兀地分手。这种“男女主角只彼此看了一眼就坠入爱河”的情节设置,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实在让人无法理解;因为失恋痛觉就大规模升级,又因为轻微触碰就剧烈疼痛,就被钦定为“厨圣”,这尴尬地都不符合基本法。这种弥漫全片的尴尬,就连风情万种的陈冲也无力抵抗,做汤的时候明明是发怒看起来却是便秘。唯一能化解僵硬氛围的,也只有金马影帝范伟老师,气定神闲地织毛衣,一本正经地装神弄鬼,风轻云淡地说“差不多得了”,好笑又不做作,大概是本片为数不多的亮点。最尴尬的,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充斥着水军,然而却没有几个影迷出来反驳,可以说相当不受人重视了。

    模仿

    很少人做周星驰粉丝能到卢正雨这个地步,眉眼之间的表情学得极像,语气腔调也像星爷附体,堪称分子级复制,他还在《西游降魔记》《美人鱼》等周星驰执导的电影中担纲重要角色,可以说实现了作为粉丝的终极梦想——与偶像一起工作。翻阅他从前的作品,《嘻哈四重奏》《嘻哈三部曲》《绝世高手之大侠卢小鱼》,不管从画面风格还是故事结构,或多或少地带有周星驰电影的痕迹。这次的《绝世高手》也很明显地模仿《功夫》和《食神》,“堕落街”向“猪笼寨城”致敬,反派餐饮集团老板蔡国庆是食神里财团老板吴孟达的翻版。甚至影片末尾卢正雨关在厨房做辣酱的太极动作,也源自《少林足球》。全方位学习周星驰,卢正雨做到了极致,可学得像不代表自己也能拍的好。

    周星驰

    周星驰的电影多半是固定套路:男主怀才不遇,备受欺压,进而忍无可忍,最后发现自己天赋异禀,斗争之中反败为胜,从此平步青云。这是庸俗且自我麻痹的结构,细究起来每部电影都充满自恋、不切实际和拜金主义。即便如此,周星驰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完整合理,人物自身有成长,激发天赋的事件也按部就班地出现。卢正雨对周星驰的模仿深入骨髓,可惜这些关键部位在《绝世高手》中完全没体现,近两个小时的影片时长,除了插科打诨强扭硬凹的笑点之外,人物变化跳跃,卢正雨失恋之后痛彻心扉,然后就成为“厨圣”,没有任何提示,哪怕救场的神仙也没出现,情节诡异无法自圆其说。如此硬伤,《绝世高手》到处都是,即便电影到了后面笑点密集,也无法掩盖逻辑混乱带给人的生硬感。

    卢正雨

    7年前我上大学就开始关注卢正雨,他的“嘻哈”系列我一集不差看完,有些作品结构精巧,豆瓣评分7分左右,良莠不齐的网剧横行的时代,这个分数已算高分。从情节、剧本编排的角度讲,卢正雨对短片的把控技艺纯熟,也在网上收获了一批粉丝。很多人也冲他之前的作品到电影院看《绝世高手》。然而这部电影暴露了他对商业片驾驭的有心无力,结构松散,笑料陈旧,有一种“我很努力但还是失败了”的感觉。

    人生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浪费的,但是绝对不能在《绝世高手》这部电影上浪费2个小时。

    【详细】
    86531538
  • 思考的猫
    2013/12/22 20:52:32
    穷街陋巷,暗黑传奇

    有些电视剧,受众不多,但是往往因为质量上乘,走势长久,慢慢在越来越多的观众群中赢得“神剧”声名,倘若其中有些爆发点,甚至可能突然流行。如《绝命毒师》在国内便经历了起初小范围好评,到今年年中开始越来越火,最终艾美奖达到顶峰,成为大众围观的现象级神剧。与之相比,《火线》似乎一直处于流行度不温不火,但是口碑在观者眼中神一般的态势,而有趣的是翻阅如《完全电影》、《帝国》等欧美电影杂志,时常看到介绍

    有些电视剧,受众不多,但是往往因为质量上乘,走势长久,慢慢在越来越多的观众群中赢得“神剧”声名,倘若其中有些爆发点,甚至可能突然流行。如《绝命毒师》在国内便经历了起初小范围好评,到今年年中开始越来越火,最终艾美奖达到顶峰,成为大众围观的现象级神剧。与之相比,《火线》似乎一直处于流行度不温不火,但是口碑在观者眼中神一般的态势,而有趣的是翻阅如《完全电影》、《帝国》等欧美电影杂志,时常看到介绍电影时,提到电影风格如同《火线》,足见该剧在业内影响,那么,《火线》算是什么风格的“神剧”?

    在我看来,《火线》是一部真正充满张力的电视剧,一部考验编剧、导演和演员硬实力的电视剧。首先,它不走明星话题路线,很不紧扣时代脉搏,啥互联网、明星、白领生活、青春活力、纽约、好莱坞之类光鲜讨巧的题材都与它无关,它深入一个对中国人来说陌生的城市巴尔的摩,深入黑人社区,深入穷街陋巷,画面扫一下那接头脏乱差的样子就令人“扫兴”,以至于最近读到描述衰落的底特律的文章,我脑海中马上复现《火线》里巴尔的摩的场景。其次,它不走“智商”路线,很多流行美剧令人欲罢不能之处往往在于其悬念啦、反转啦,这一集结束往往留个让你痒痒期待下一集的引子啦,当年看《24小时反恐》、《越狱》,我为了不再受这样的“折磨”,往往宁愿等一季出完再看,而等待过程中为防止剧透,网上见相关话题讨论立马回避。而《火线》不同,很少啥反转或者精心设计,真正的堪称“剧情片”,一切节奏舒缓的推进,慢慢将你抓住。《火线》显得有些另类,却实质上保持着优秀电视剧的共同特点,扎实的编剧,合理的衔接,出色的表演,源于生活又比生活更多惊奇的戏剧冲突呈现。

    《火线》一共五季,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也看出实际上主创人员也在调整脉络,首季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警方专案组和街头贩毒黑帮冲突为主。到了第二季完全换了组犯罪方,显得本剧似乎准备走很多电视剧走的一季一个完整故事的模式。但是第三季开始又回归第一季的感觉,以街头贩毒势力的血腥更新换代,一直延续到第五季终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巴尔的摩黑白道的传奇。总体看,第一季奠定基调令人感到惊艳,而第三季却更加关键,让整套剧集在更加正确的方向上大步向前,让整个故事的基调更加一致,对社会现象的反映也更加犀利和直接。

    《火线》在我看来可谓一部残酷的剧集,没有太多大团圆,没有太多阳光普照,整体摄影风格就是阴冷和黯淡的感觉,加上镜头捕捉的多是贫困和犯罪泛滥的黑人社区,粗俗混乱的警方办公室,显得很不上档次的政府办公场所,一切都一副见不得光的感觉。而剧集表现的确实是阳光下的那么多不见阳光的事情,给人的感觉是众人皆有罪。影片表面上看围绕的是警方采用“窃听”的手段进行破案,这是一种本身就带有争议的调查方式。而有趣的是,通过“窃听”的手段,也暴露了巴尔的摩这座城市太多的黑暗,整部影片也如“窃听”一般以窥私的感觉,揭露社会治理各个环节的内幕与黑暗,与之相比,“窃听”这样的争议手段似乎也算不上什么了。影片人物也都充满了正邪交织的争议色彩,警官Mcnulty可谓整部电视剧一种暗黑风格的代表,他的身上充满正气,为人正派又善用非主流手段,遵守规则又为了达到在他看来剪除黑帮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欺上瞒下,牺牲他人,制造巨大丑闻。与之类似的一位高级警官Colvin,他成了犯罪经济学的实践者,在社会治理和经济学界一直有观点,认为适度管制的违禁品市场有助于控制毒品泛滥引起的社会动荡,因为严令禁止导致高利润,高利润导致铤而走险。Colvin警官正是做了大胆实践,搞出了一片经济特区,同样的欺上瞒下,结果也是一场丑闻,炸毁自己的前程。而讽刺的是,这些警官的争议措施恰恰产生了不错的效果,这是制度的吊诡,他们是想做事的人,却在犯罪率KPI文化导向下备受束缚,只能采用非法手段来行使正义的事业。而巴尔的摩的政客们在本剧中可谓没几个正面的角色,他们更关心大选,利益,表面数字,而彼此间为了政治利益的所谓“大局”,交换利益,出卖同僚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这样的环境下,本剧同样贯穿始终的政治人物Carcetti的角色更耐人寻味,他坚韧而充满野心,作为一个白人试图在黑人占据主导的城市赢得选举。他其实也有理想,希望对犯罪和腐败横行的巴尔的摩做些什么。但是政治常常淹没人性,或者将人性中更势利和自私的一面引诱出来,整部电视剧,我们看到Carcetti从一个热血而有些愣头青的政坛新手,迅速成为不择手段的政坛老将,并坚定的向自己州长,甚至更远大的前程迈进。他长着一副娃娃脸,对一些政治上不得不采取的手段有些抗拒,但是也慢慢接受,导演似乎有意选了这个演员一般,让他有些柔的外表和举止造成一种奇妙的反差。

    站在法律一边的人都这样,更别指望本剧贩毒的一边有啥好样了,本剧街头毒枭实际上经历了两个时代,第一个是Barksdale和他的合伙人兼军师Stringer统治的时代,这可谓一个充满秩序的时代,各方势力按照行规协商势力范围,大家各就各位,利益格局一目了然,都有钱赚。美剧中的反派常常更有魅力,Barksdale典型的出生草莽,重义气,讲规矩;而Stringer属于知识性大佬,一边贩毒一边上经济管理课程,同时一直试图贩毒之外投资多元化。但是正所谓“知识越多越反动”,Stringer比之Barksdale更狡黠,更功利,更心狠手辣,更不择手段。因而,两人逐渐走向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而同时面对警方和新势力的挑战逐渐衰亡。接下来的时代是Marlo Stanfield的时代,这是一个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时代,是一个无底线的时代,是一个弥漫死亡的时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Marlo手下的一老一少杀手组合,冷血程度令人发指,可谓这一阶段最佳注脚。而能横跨两个时代生存的,除了顺势而为者,令人印象深刻的有两类人,一类就是本剧中可谓最具魅力实力型反派Omar,到了后来这人都让人感觉已不是反派,而是有情有义之人,游离于黑帮主流势力之外,而他的结局却又充满了黑色幽默般的荒唐。还有一类就是律师,是的,如《绝命毒师》一般,毒贩离不开律师,尽管本剧的律师没有那么风骚,但是毕竟犯罪行为是社会主体不容,而要使之兼容主流社会,律师正是其中重要角色。

            《火线》以人物刻画与现实主义的表现取胜,故事的走向结局并不那么令人感到意外,尽管常常让人为现实中黑暗总能侥幸感到唏嘘,但是或许至少就是巴尔的摩的现实。这个城市的穷街陋巷间,毒贩们进入新的时代,警方和政客经历重新的洗牌,相似的故事由不同的人物再次上演,这部让我感觉很有醇度的电视剧留下让人回味的后劲。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item/faa60ee744bfeec3bbf37de3
    【详细】
    64732938
  • 炸牡蛎
    2023/1/8 20:34:07
    關於劇中的幾位女性

    貧窮者如果有機會,一定不會拒絕富人拋來的橄欖枝;富人的兒女爭先恐後地向低俗奉獻自己年輕的身體,就好像這樣便可以掩蓋自己的無聊。

    貧窮者如果有機會,一定不會拒絕富人拋來的橄欖枝;富人的兒女爭先恐後地向低俗奉獻自己年輕的身體,就好像這樣便可以掩蓋自己的無聊。

    【详细】
    1487496
  • 启扬
    2022/9/24 18:32:01
    搏击人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人生如戏,梦想的力量,人生只要有梦想就行,向着梦想不断进发,不断去搏击,这也是人生中最愉快的一段过程。 虽然中间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坎坷与碰壁,调整心态,坚持到最后,这个过程已经很精彩,无悔于这一生。电影片尾的那一吼,也道尽了对现实社会中不尽如人意,品味人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人生如戏,梦想的力量,人生只要有梦想就行,向着梦想不断进发,不断去搏击,这也是人生中最愉快的一段过程。 虽然中间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坎坷与碰壁,调整心态,坚持到最后,这个过程已经很精彩,无悔于这一生。电影片尾的那一吼,也道尽了对现实社会中不尽如人意,品味人生,...  (展开)
    【详细】
    14667253
  • 离离塬上草
    2017/5/10 10:02:13
    君宝与容容的错过

    其实,他们没有在一起,是很遗憾,不过却很真实……记得一个电视剧《无限生机》里苏虹有一句话,很适合君宝和容容,“在死亡面前,爱是无能为力的!”在君宝的杀父之仇面前,在他父亲的死亡面前,他们的爱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在一起,要面对的太多了……君宝父亲的死就像一道墙一样,会永远无形的挡在他们之间,这个是不会消失的……所以,我觉得他们没有在一起,反倒是他们最幸福的结局……

    其实,他们没有在一起,是很遗憾,不过却很真实……记得一个电视剧《无限生机》里苏虹有一句话,很适合君宝和容容,“在死亡面前,爱是无能为力的!”在君宝的杀父之仇面前,在他父亲的死亡面前,他们的爱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在一起,要面对的太多了……君宝父亲的死就像一道墙一样,会永远无形的挡在他们之间,这个是不会消失的……所以,我觉得他们没有在一起,反倒是他们最幸福的结局……

    【详细】
    8530190
  • 乌鸦电影
    2020/11/26 16:17:21
    演绎暖心扶贫故事,看见不一样的韩雪!

    时代报告剧《石头开花》正在江苏卫视热播,昨晚播出了由韩雪、唐曾、韩童生主演的《阡陌谣》单元。该单元由腾华弢执导,继续讲述了扶贫工作者在脱贫攻坚中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的故事,韩雪让人眼前一亮的表演让这个故事愈加暖心。

    时代报告剧《石头开花》正在江苏卫视热播,昨晚播出了由韩雪、唐曾、韩童生主演的《阡陌谣》单元。该单元由腾华弢执导,继续讲述了扶贫工作者在脱贫攻坚中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的故事,韩雪让人眼前一亮的表演让这个故事愈加暖心。

    13010315
  • 蛮蛮
    2020/6/3 13:40:12
    老鼠大军。

    3星,拍的还可以,节奏不错,氛围营造很好。 一开始看名字还以为是历史题材影片,或者是战争片。后来一看结果是惊悚恐怖片,其实也不恐怖,不过能吓死害怕老鼠的朋友。这种情况养几十只猫估计也很难抵御老鼠大军的侵袭。总之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一时脑热,害人害己,冲动是魔鬼啊。纵使败家娘们再怎么不好,也不应该直接杀掉,思想工作还是能做的。

    3星,拍的还可以,节奏不错,氛围营造很好。 一开始看名字还以为是历史题材影片,或者是战争片。后来一看结果是惊悚恐怖片,其实也不恐怖,不过能吓死害怕老鼠的朋友。这种情况养几十只猫估计也很难抵御老鼠大军的侵袭。总之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一时脑热,害人害己,冲动是魔鬼啊。纵使败家娘们再怎么不好,也不应该直接杀掉,思想工作还是能做的。

    【详细】
    12639183
  • 猫小珥
    2008/12/15 0:28:25
    《圆明园》,历史的回顾和震撼
    说到纪录片,我对其了解并不比一个看热闹的观众多多少,由于纪录片特别是国内的纪录片大多枯燥无味,解说词单调,让人看的昏昏欲睡,因此我对纪录片的好感大打折扣,若不是在朋友的强力推荐以及我对历史的热爱,也许《圆明园》这部片子我连一眼都不会去看。
    也许我不是很情愿把《圆明园》规划到纪录片中,因为影片的叙事风格实在不像一部国产纪录片,但是不管从结构、格式等各个方面来说,《圆明园》却有完完全全算的上是一
    说到纪录片,我对其了解并不比一个看热闹的观众多多少,由于纪录片特别是国内的纪录片大多枯燥无味,解说词单调,让人看的昏昏欲睡,因此我对纪录片的好感大打折扣,若不是在朋友的强力推荐以及我对历史的热爱,也许《圆明园》这部片子我连一眼都不会去看。
    也许我不是很情愿把《圆明园》规划到纪录片中,因为影片的叙事风格实在不像一部国产纪录片,但是不管从结构、格式等各个方面来说,《圆明园》却有完完全全算的上是一部纪录片,虽然影片中很多说法未必真实,但也是导演对事件的猜测和还原,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并没有违例。
    影片《圆明园》从内容上来说,讲述的是圆明园的发展历史,是如何经历了从康熙朝到雍正乾隆的的发展,最后到咸丰帝的毁灭。看起来这是在说一个皇家园林的兴衰历史,但这只是表面,从解说和外国友人的角度对园林的分析,你不难发现圆明园代表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豪华的园林,而是整个大清帝国,其发展到毁灭的过程,其实就是大清帝国的发展和毁灭,往深一层次去说,是中国整个封建制度的发展到毁灭。
    圆明园在康熙帝时期开始建造,当时的清帝国刚刚呈现繁荣的景象,就像秦汉时期的中国,农业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开始跻身进入世界大国的行列;封建帝国进入了唐宋时期,此时的中国在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下得到进一步发展,正如进入雍正朝时期的圆明园,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建,大清帝国在这位勤勉的皇帝手上进一步强盛,为康乾盛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过渡;进入康熙时期的圆明园不管在规模上还是艺术成就上得到了顶峰,清帝国也在康乾盛世中变得富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明清时期,话说中国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就是在明朝时期达到了顶峰,明太祖朱元璋的“废丞相,设六部”政策在后代君王中得到延续,而君主专制制度也在这一政策达到了最高潮;影片中提到过,乾隆是个极其自负的君王,就在他将圆明园创造成世界奇观的时候,西方已经发生了巨变,工业革命的爆发使西方国家过渡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而中国仍然延续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农业文明,回想起明朝历史,在西方各国资本主义萌芽得到极大发展时候,资本主义萌芽才刚刚在明朝统治的中国出现,西方正在发展,中国却保守的站在原地甚至是后退,那也无怪西方列强仅仅数万士兵就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发展到咸丰帝的时候,圆明园没有再得到发展,它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极限,工业革命后的英法两国利用新科技带来的强大武力,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而面对这一烂摊子的咸丰帝只有无能为力的退守到了避暑山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一把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彻底毁掉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同时也打破了中国天朝大国的梦想,对已经不适合历史潮流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一次严重的打击。之后不久,清王朝里连续爆发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以及彻底结束了封建王朝的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虽然极其不愿意,我想我们还是得谢谢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破坏,虽然对他们来说,毁坏的仅仅是一座园林,对世人来说毁坏的是一个艺术,但是对于中国历史而言,毁坏的是已经腐朽不堪的封建制度。
    回归影片。
    影片不断从外国传教士郎世宁、王志诚与麦基的角度对圆明园的印象和解说词之间切换,以及各种史实资料,来增加影片事实的说服力。影片说的是圆明园的发展历史,但同时又涉及了当时王朝的皇帝生平,可见导演只是以圆明园为主线,以史实为例证,描述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发展史。
    影片的前大部分篇幅讲述的都是郎世宁在世时期的事情,这位经历了康乾三代的元老级人物,亲眼目睹了圆明园从无到有从,从平凡到传奇的过程,这位国际有人虽然参与了圆明园的建设,但是毕竟是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就像我们回顾中国封建王朝历史的时候,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在看一样。
    圆明园的宏伟震惊了世人,《圆明园》的精妙也征服了观众,影片通过各种巧妙的暗示与象征,将圆明园重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同时,回顾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发展与衰落。
    对于平时不怎么看纪录片的我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震撼,原来纪录片是可以这样拍的。也许是因为平时极少观看纪录片的缘故,我相信这一部纪录片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是一部不得不观看的影片,它不仅仅是在介绍一个皇家园林,也不仅仅是在描述清朝的历史,而是宏观的概括了整个中国的封建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连自己的国家都不了解,那么就不配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的成就曾经令我们自豪过,也令我们汗颜过,我们只有看清历史的真面目,才能在现实社会中与时俱进。说句题外话,前段时间发生的“圣战”缔造者——“仙后”(东方神起的FANS)们,居然做出因为几个外国艺人而诋毁周恩来总理、诋毁祖国的行径这般可耻的行径,正是不了解祖国历史深刻意义的后果,我想这是《圆明园》主创人员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圆明园的历史对我来说是一次艺术上的冲击,而影片《圆明园》则是对历史的一次回顾和震撼。
    【详细】
    15851992
  • 呼噜噜 (*^ω^*)
    2017/2/6 21:59:14
    为“简小悦”而写,极出彩的配角

    因为B站上一个up主的剪辑,无聊的我决定看看这个台剧。剪辑起先吸引我的是一个画面:男主为女主粘创可贴,两个人明显在剧中是刚认识,那种淡淡的暧昧又尴尬的情愫吸引了我;看了剧没想到一个叫做“简小悦”的配角让我坚持想看下去这部剧,现在剧集开展到后半期,我更是觉得简小悦有点像自己,也希望能有一个简小悦一样的朋友。

    所以一开始对这部剧要求不高,本身就是无聊解闷看的,没想到一个配角吸引了我。

    因为B站上一个up主的剪辑,无聊的我决定看看这个台剧。剪辑起先吸引我的是一个画面:男主为女主粘创可贴,两个人明显在剧中是刚认识,那种淡淡的暧昧又尴尬的情愫吸引了我;看了剧没想到一个叫做“简小悦”的配角让我坚持想看下去这部剧,现在剧集开展到后半期,我更是觉得简小悦有点像自己,也希望能有一个简小悦一样的朋友。

    所以一开始对这部剧要求不高,本身就是无聊解闷看的,没想到一个配角吸引了我。台剧近几年来的通病,剧情很老套,看介绍竟然还是穿越?男主还遭受了诅咒?这剧已经13集了,不知道这些元素在哪里?女主演技有点蹩脚,男主勉强凑合,拍走路身体特写的时候很艮,不知道是不是在镜头前还不自然……配角们演技貌似都还不错。

    我非常喜欢里面女主的好朋友简小悦,不知道是不是新人至少我从没见过。一开始没什么感觉,只是觉得性格还不错。但是越演她这个角色越吸引人。在剧中作为一个“社会前辈”经常对女主说出一些所谓的社会的忠告,然而有一些说的确实精辟。后面渐渐喜欢上了男主,但是依旧真诚面对女主,本来作为男主的“帮凶”可以黑化,但是不仅没有黑化反而越来越出色。虽然自己喜欢男主,但知道男主不喜欢自己,也没有纠缠他没有坑害女主,而是感恩女主对自己的真诚善良,感谢男主之前对自己的帮忙,为两人的感情在旁边默默助力。尽管自己内心纠结,有时也有不爽,但是依旧坦荡潇洒。总的而言这个角色就是活的很明白的一个人,不矫情,知世故而不世故。虽然有时候凶巴巴的但关键时候总会帮助到主演。因为太早出来混社会有点社会化,但是心底还是热情善良,表现不过分完全就是生活中这批人的写实。

    饰演者阳咏存演技谈不上多出色但是演的非常自然,人设非常好,这个剧能让人有点感觉的台词都是从她嘴里说出来的。尤其是十集以后感觉这个角色塑造的更好了,最喜欢13集她说的一句话“喜欢的人不能在一起,不喜欢的人却物以类聚”。

    面对自己喜欢的男人,这个男人是自己之前最讨厌的“阴险鬼”,却在了解其过往后开始同情,这段感情的过渡编剧写得也很自然。虽然喜欢却很明白男主的心里不是自己,没有强求没有纠缠,而是希望男主能和女主在一起。因为简小悦知道只有女主能打开男主的心结,自己喜欢的人能幸福能成为一个正常的可以去爱的男人而不是一心只想复仇的怪物,这就是最好的。简小悦知道自己做不到,所以她愿意做一个善良的帮手,为女主出主意,倾听男主的忧虑,然后用一种一点也不矫情的方式开导了男主“十多岁的时候不去玩乐,二十多岁的时候不去爱,三十多岁的时候不去感恩,剩下的四十岁五十岁和以后通通会拿来后悔”。对这样的偶像剧我不记台词,但是简小悦的台词我很无心的记住了这两句。

    希望简小悦在电视剧的故事里最后能幸福,希望扮演简小悦的阳咏存以后能有更大发展。

    【详细】
    8342116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