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助阵国际体育电影周闭幕

时间:2021/11/27 10:27:19 阅读: 0

[导读]8月18日,第九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的领跑活动终于抵达终点,竞赛共诞生五部体育故事短片和五部体育纪录短片,成龙作为专业评审参与了该活动。

成龙助阵国际体育电影周闭幕 林鹏演女拳手

成龙出席

8月18日,第九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的领跑活动终于抵达终点,竞赛共诞生五部体育故事短片和五部体育纪录短片。18日,10部短片在事先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了展映,由成龙、黄建新、张一白、师旭平、胡建礼等权威电影人组成的专业评审团,以及由张湘祥、莫慧兰、钱红、桑雪、邢傲伟等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组成的冠军评审团和普通观众组成的观众评审团对每部电影进行打分。

最终,姚庆涛作品《重返赛道》和胡京奇作品《壹拾年后的再见》组合获得金奖,许俊作品《火鸟》和王苗霞作品《胡蝶梦》组合获得银奖,田波作品《小李和老李》和张馨元作品《家事》组合获得铜奖,获得金银铜奖的这六部作品也获得了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的展映资格。另外,范玲作品《八月八日》和杜海作品《Kinika》组合以及査杉作品《下周我比赛》和李健作品《逐光者》组合收获了本次比赛的优胜奖。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电影频道、北京乾坤星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本次竞赛的出品方,电影频道(CCTV6)也将于近期陆续播出参赛影片。

此次竞赛在对新锐青年导演的扶持上引人注目,著名青年演员林鹏(微博)、音乐人常石磊、奥运冠军张湘祥、杨凌,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等都参与了其中作品的拍摄,除了阵容强大的权威评审团,张艺谋、李宁、白岩松、于丹、林丹(微博)都在拍摄过程中参与指导,鼓励十位新锐导演。

这次竞赛持续十天,采用了一种未曾尝试过的充满实验意味的比赛规则:限时、分组、命题比赛。参赛的十位新锐青年导演随机抽签两两组合,分成五组完成每组一部故事片和一部纪录片的拍摄任务,从构思到最终完成制作,十天交片参评。最终十部影片都如期“交卷”,十位导演共同完成了一次以电影为表现形式的竞技体育赛。本次竞赛的策划人王平久把比赛比作“年轻导演的拓展训练”,完成的作品只是展示的媒介,他觉得这次实验的真正意义也许在于每位参赛者作为导演技能和素质的提升,以及参与的电影人和大众对“体育电影”及“体育精神”的重新认识。

十日“磨刀”试炼:导演素质的竞技大考核

中国体育电视纪录片资深编导、《世界体育报道》《体育人间》栏目制片人师旭平,是“我的梦”体育短片十日赛的评委之一,他表示此次评选还将遵照以往体育电影周参展影片的评分标准来评判,但因为十日赛的特殊性,影片的完成度和拍摄难度也将在评分标准里有所体现。

对于能不能在十天时间里完成一部像样的作品,十位参赛导演包括竞赛规则的策划人王平久在最初心里都是未知数。有些导演开始不能理解这种设置障碍的命题作文形式,有些导演觉得“这新玩法有意思”想挑战。王平久认为,我希望这次竞赛能让十位导演得到些什么,不只是一个作品。”王平久见证了十位导演的创作过程,他总结远比自己当初想象的复杂艰难,出来的作品好不好需要评委去打分,但十天时间会在很多方面挑战他们的创作极限,无论是技术、时间安排、调度能力、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甚至合作能力、交际能力上的考验,都是一个优秀导演的必备素质,如果他们是十把有潜力的好刀,那这个磨炼的过程便有意义。

《下周我比赛》的导演査杉和《逐光者》的导演李健分到了一组,他们十天里居然遭遇了最大条的意外事故。只预留两天拍摄时间的剧组,在第一天拍完后工作人员由于失误使储存盘里的片子全丢失了,当时全组人都傻了。査杉事后说也许得益于理科生的一贯冷静,他连发飙的时间都没浪费,把储存盘拿回去开始尝试找回资料,研究三个小时终于把头一天拍的东西找回了百分之八十,丢失的镜头第二天补拍,最终没有超时。

纪录片《胡蝶》的导演王苗霞也碰上了倒霉事,剧组到达湖南发现北京供应商运过来的摄影器材完全不符合剧组的标准,第一天的拍摄几乎无法进行,这让王苗霞欲哭无泪。王苗霞一边催促北京补齐器材,一边想尽各种办法调整拍摄方案,由于时间太紧迫,只能尽量弥补遗憾。

《八月八日》导演范玲的剧组经历了体力上的考验,由于剧本拍摄任务重,第一天全组拍摄17个小时,第二天开始连续拍摄了39个小时,拍摄结束后,范玲嗓子几乎已经发不出声音。但最令她感动的是参与演出的群众演员,剧组里两位60多岁的老演员一直全力配合坚持完拍摄。受这些工作伙伴的影响,范玲也从最初焦虑抓狂的状态渐渐平和从容下来。

此次竞赛采用的1+1的形式也让导演们经历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创作经历。《重返赛道》导演姚庆涛和《拾壹年后的再见》导演胡京奇是一组的队友,姚庆涛是广告片导演出身,这次要拍故事片,胡京奇擅长拍故事片,但这次要拍从未尝试过的纪录片。姚庆涛想跟胡京奇一起拍摩托车手宋福森的故事,为老宋拍一部电影是姚庆涛很久以来的心愿,一开始胡京奇并不认同姚庆涛的创作方式,他觉得既然你拍的是故事片,就应该注重故事的创作,但姚庆涛坚持还原老宋的真实生活。随着拍摄的进行,胡京奇渐渐理解了姚庆涛的感觉,姚庆涛太熟悉老宋的故事了,他理解这个人物背后的所有心路,他的震撼也来源于老宋所有真实的经历。

快拍完时,姚庆涛对胡京奇说:“交不交片无所谓,我宁可拖个一两天把这个片子做的更好些。我不在乎拿奖。”胡京奇劝他:“参加了就应该尊重规则,冠军不重要,但我觉得完成很重要。”17号是交作业前的最后一天,边拍边剪的导演许俊仍奋战在片场,在导演组成的微信群里,大家纷纷为他加油鼓励,姚庆涛发了一条微信:“没有冠军,只有团队的胜利!@胡京奇”

十部“有人味儿”的短片 引领大众重新理解体育

本次“我的梦”体育短片十日赛中,最终提交的十部作品在拍摄选题上颇值得关注,“冠军”“赛场”“誓死拼搏”这些大众印象中与竞技体育关系最直接的话题都不在十位导演的选题意图里,而“失败”“寻找自我”“竞技的残酷”“快乐体育”等这些不常见的话题成了导演们在影片中主要展现的价值观。想争取课余时间踢球权利的小男孩、进入职业生涯衰退期的女拳击手、比赛受伤高位截瘫的老赛车手、梦想开一间球馆的退役羽毛球运动员,影片中这些与冠军形象相差甚远的主人公,都体现了十位青年导演相较传统印象对“体育”更人性的解读。

“日本动漫可以把围棋比赛都展现得那么热血沸腾,因为它感染人的地方不是比赛本身,而是人散发的力量,很多国外的体育电影会把最后的镜头截止在一场重大比赛之前,我想我们应该拍的是一个人的奋斗史,而不是成功史。”导演胡京奇说。

导演范玲则把关注点放在了全民健身的话题上,范玲说:“如果把更高更快更强放在大众体育领域里解读,我的理解是更高的素质、更快乐的心态、更强健的体魄。”

评委师旭平在赛前曾跟青年导演们有过一次交流,他觉得大部分中国人对体育的认识里其实会有一些偏差。但导演们最终的选题令他颇感欣慰,他看到了导演们在创作上贴近人性的努力。师旭平说:“传统的体育精神主要包括登顶精神和规则精神,我认为现代体育里还应该补充一个科学的态度。但我看到最终导演们的选题没有仅停留在登顶精神上,而是有更广阔的视角,我们希望看到贴近真实人性作品。体育不仅是拼搏、冠军,还应该有让人身心快乐的功能,但我们的艺术作品里以前展现的太少了。古希腊人阐释奥林匹克精神时说,我们应通过体育让人更完美。一部好的体育电影应该能真实展现体育在培养人、塑造人上的作用。” 而身为连续五届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的评委,师旭平深感我国体育电影和国外的差距。除了制作上投入的不足,国外体育电影的视角要更加开阔,作品承载着更多的人文性,影片选题绝不局限在赛场、战术、比分,或者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些层面,他们甚至会有意识地把体育当成载体去反映文化、社会、历史、环保等问题。

作为本届体育电影周体育短片十日赛的赞助方,北京华贸万豪酒店董事总经理大卫.威尔森在谈到关注体育电影周的初衷时说:“运动带给人很多正面的东西,得到生活的启发,关注体育电影是为鼓励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去。”

导演王苗霞本身不喜欢拳击运动,她觉得太血腥,直到在构思选题时在网上看到女拳击手胡蝶的故事被深深打动。拍摄时王苗霞见到的是一个纤细却真正热爱着拳击运动的女孩,当初选择职业拳手这条路时家里简直爆发了一场战争,胡蝶会因为怕达不到导演拍摄要求流泪,也会为了职业生涯在拳场上直面强悍的对手。王苗霞问她从事这个运动会不会太艰难,她回答“现在做什么不难呢?一个好的运动员绝非仅有对胜利的渴求,镜头下的胡蝶展现的是属于运动员的纯粹和勇敢。

导演查杉故事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喜欢踢足球的小男孩,扮演角色的小男孩11岁,足球踢得并不出色,有一个镜头是要拍男孩把球踢进球门,结果拍了十八条男孩也没进球,旁边一帮其他的小演员忍不住开始起哄,甚至大声说:“凭什么让他演主角啊”。“我想象中一般小男孩早崩溃了,但他没哭没说话,坚持着把进球这条拍完了。”査杉说这个小男孩当时散发的沉着让他印象深刻,那很像一个真正的运动员。

胡京奇拍摄老宋的故事时一度陷入僵局。“他太乐观了,我几乎在他身上看不到任何伤痛留下的印记。”胡京奇不知道怎么展现他从绝望到希望的过程,老宋甚至会选择性忘记,对过去的痛苦经历,他总说“我有点记不清楚了”。直到有天拍摄时老宋被带到赛车场,他说自己瘫痪的11年里不会来赛车场,摩托车手都会有受伤的恐惧,他觉得自己的出现会影响到其他车手的心理。老宋看着训练的车手突然说我想试试,胡京奇没敢回答,后来老宋说了五六次我想试试。姚庆涛和胡京奇找来防护架,车手们把老宋扶上车,马达轰鸣,老宋骑车蹿出去的刹那发出畅快的呐喊,胡京奇瞬间流泪,他知道自己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运动员,也看到了一个比很多正常人都更健全的身心。

林鹏忘我出演女拳手 笑言经常被误伤

青年电影演员林鹏不仅担任此次竞赛的宣传推广大使,更身体力行支持参赛导演,义务参演了导演许俊的短片作品《火鸟》。而林鹏在片中饰演一位进入衰退期的职业女拳击手,在关乎职业生涯命运的一战中挑战自我的故事。这个角色的灵感正是来自王苗霞执导纪录片《胡蝶梦》的主角职业女拳手胡蝶。

林鹏外形清丽纤瘦,却要饰演一位从事竞技项目的拳手,对于这样的形象反差林鹏自己也觉得颇具挑战。但令她意外的是胡蝶也是一位看上去竟然有些纤瘦的邻家女孩,这多少让林鹏对自己角色的可信度有了信心。

由于竞赛规则的限制,林鹏从接到角色到准备开拍前只有两天时间,剧组只有一天的时间能让她训练体验。“我没法让自己在身体上完全像个职业拳手,但我可以抛掉自己,让自己在意识上相信我就是一个女拳手。”林鹏说。为了体验拳手的感觉,林鹏还专门去看了泰森的纪录片,林鹏笑称自己在片场的时候是这辈子最不顾形象的一次,“你在那种状态里,什么坐姿啊,好不好看啊都顾不上了。”

虽然之前拍电影受过武术训练的林鹏发现拳击跟武术实在不是一回事儿。拍之前导演跟林鹏说可能会被打到,林鹏还觉得没问题啊我拍过打戏,结果训练时,好几次对手一拳往脸上过来没躲开,林鹏形容当时的感觉就是一下蒙了,气血在脑袋里转眼前冒金星(微博):“拳手毕竟不是武行,她再怎么样控制收力还是很可怕。我跟他们开玩笑说反正别把我打毁容就好。”

导演许俊大赞林鹏敬业,他很感谢林鹏拍摄时表现出的忘我,几次都打到受伤,而且本身她还有偏头疼,所以在体力上遭受了非常大的挑战。

李永波父子故事首现荧幕

由田波执导的故事片《小李和老李》以及张馨元执导的纪录片《家事》,由于有李永波、李根父子的加入也显得备受关注,这也是父子二人首次在电影中亮相。李永波和李根父子长期以来受到不少关注,田波导演说他非常佩服这对父子,他们收获荣耀也承受质疑,但他们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选择并努力超越自我。

导演张馨元则选择以“家”的角度去记录这对冠军父子。《家事》记录了这对父子在赛场和训练场之外的相处点滴,李永波在赛场是教练,但回到家他是父亲,令张馨元意外的是,她见到的李永波和李根相处时的状态更像是哥们儿,他们会沟通,也互相理解,跟大众想象中的很不一样。

张湘祥召集奥运选手 与杨凌甘当绿叶出镜

奥运会举重冠军张湘祥也参演了范玲执导的短片《八月八日》,张湘祥还找来了他好朋友奥运会射击冠军杨凌一起出演。不过这次他们的角色竟然是羽毛球运动员,张湘祥表示演羽毛球运动员对他来说不难,因为这也是他擅长的运动,他和杨凌经常一起相约打球。

这次活动张湘祥不但客串出演电影,而且还担当了此次体育短片十日赛“奥运冠亚军召集人”的重任,召集奥运选手参与到电影竞赛的拍摄和评审工作中。不过8月适逢全运会,很多运动员都在备战中,这也给张湘祥的召集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张湘祥表示大家都非常愿意来参加这样的活动:“我首先是参与者,召集他们的时候首先会分享我的经历和感受,我觉得通过体育走进电影,对运动员来说也是非常好的经历,职业运动员的生活挺枯燥的,一年下来就在准备那么几个大赛,他们的故事和经历有很多都没办法和别人分享。我们也可以把从事的体育项目通过电影传播给更多的人。”张湘祥说。

目前张湘祥正在尝试投入更多的精力通过更多渠道,比如传媒、影视、慈善等活动去宣传体育精神传播体育文化,他也希望能影响更多的职业运动员参与其中。

相关资讯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