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在一部影视作品刚上线时抢“鲜”观看 ,只当它已经达到相当热度,风头都快过去时,才懒懒撸一遍,看看要不要写点什么。结果就是,如果我找不出一个特别的角度,就无法让自己的影评获得多少阅读量。
如果我是鱿鱼游戏的参与者,恐怕会在第一局“一二三木头人”里发一会儿愣,错过最佳启动时机,后面拼命奔跑,增加了失败的概率。但在第五局的过桥游戏中,则很可能去拿靠后的号码。
你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游戏风格,并承担其后果。
我们的生活已然是一场游戏,但它过于复杂,让人头疼。要过上体面的生活,你得努力学习,考好学校,选对专业,继续努力学习,毕业季收集各种信息、练习面试;终于找到工作,又要练习各种社交技能,以应对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你辛辛苦苦终于站稳脚跟时,沮丧地发现顶头上司只是高中毕业,他之所以坐在那里,只是因为他是谁的谁的谁谁谁。
即便你有幸像男二那样从名牌大学毕业,成为金融精英,也不会就此通关。接下来你的欲望会受到挑战:眼花缭乱的投资方式诱惑着你,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而如果你是脱北女孩姜晓,会发现你生下来就已经输了一大半,只能用有限的资源为自己杀开一条生路。
如果你像男主一样中不溜,也要时时承受内卷社会的各种生存压力:住房、失业、贷款、医疗、养育子女……他要学会多少知识和技能、有多么强的自控力和运气,才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掉?
鱿鱼游戏为什么让人难以抗拒?
因为生活太难了。
普通人的身体、心灵和头脑早已不堪重负,他们可能会想:
“既然大家都是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做鸭,既然决定成败的主要是运气而非努力,为什么不把游戏玩得简单点呢?为什么要先花十几年学习游戏规则,然后去玩一个本质上一样的复杂游戏呢?”
不论电影还是生活,总能看见那些活累了的人,拿着所有的钱进赌场,押大小,一把定输赢。
就像片中,开场就是最简单的小孩游戏,输了就死,场面血腥,一半的人投票离开。但他们回到生活中,再次体验了那种复杂到毫无头绪的难,又决定回来。还是玩小孩游戏比较简单,至少知道怎么玩啊,能看到赢的机会啊。
这时的他们,已经关注不到赢的概率了,游戏的组织者利用的正是这一点:不告诉你有多少机会赢,只让你看到,游戏简单公平。
所有无法承受现实世界之难的人,都受到了引诱。
如果不是在新冠时代上映,鱿鱼游戏恐怕不会那么火。新冠大流行让普通人的生活更加艰难,失业、通货膨胀、出行不自由、隔离、健康面临风险……有钱人则更容易躲在安全的屏障后面。生活之难,从不是一枪爆头,而是慢慢往你背上加砝码,每天加一克。
鱿鱼游戏之火,恐怕也表达了公众的一个潜意识愿望:受不了这样的小火慢炖,何不回到原始的搏击游戏中去?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一枪爆头?
为什么失业率增加时犯罪率也会增加?难道穷人都不知道犯法是要坐牢的吗?
他们只是受够了生活的钝刀子。
神经症人格喜欢看有人被拯救的故事,再黑暗的故事,结尾也得有点光明,比如夏瑜坟上的小花环。反社会人格则恰好相反,他们就喜欢看美好的东西破碎,看人性的阴暗面不断暴露最终主导一切:你以为只要自己表现好就能通关,不用去杀人,就给你来一个可以随便杀人的夜晚;拔河游戏刚刚建立起一点团队精神,紧接着就要在弹珠游戏中让你和最信任的人拼个你死我活;等你以为每次有输有赢淘汰一半时,过桥游戏来了,你只能从前面所有的人的死中获利,必要时不得不主动杀死他们。
鱿鱼游戏的特点就是容不下任何游戏规则之外的秩序,就连一般生存游戏里的“不择手段的亡命之徒最厉害”这样的规律都不存在(黑社会大哥张德秀并没能走到最后),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保有悬念,维持观看者(包括观众)的兴趣。
这一点,连奉行丛林法则的人都无话可说。
最后一集老人家问男主“你现在还相信人吗?”——也是要检验一下自己设计的游戏成功与否。
人性当然是经不起考验的,人的一切美德就像一个个小细胞,发挥着一定功能,在外界压力足够大时又必定会破裂,像壁虎一样断尾求生。讨论这些小细胞是不是金刚钻并无意义,有意思的是:到底是谁要考验人性?出于什么动机要考验人性?
“VIP”一集中,大佬们的反应给出了答案:考验人性,是他们获得乐趣的一种方式。
很多高功能的反社会人格都喜欢干这事儿:不是简单把人爆头了事,而要把他放置在复杂的伦理困境中,让他做选择,让他看到自己是个什么东西,让他内疚、痛苦、黑化。最经典的比如《黑暗骑士》中的小丑。
他们得到了什么呢?也许最终他们只是想说:看,在特定条件下,其实你和我一样是个混蛋,所以你没有资格评判我。
这或许也是《鱿鱼游戏》观影者面临的悖论:你可以骂这个操蛋的资本主义社会有钱人把穷人当玩具,但你自己不是也忍不住一集一集看下去,想知道谁能活到最后吗?你不是也时时觉得真是爽剧精彩又刺激吗?看了些这部剧的影评,我怀疑很多观众更容易带入参与者或VIP们的心态,而不是带入片中的警察小哥(唯一的社会正义的化身)。试想一下,如果警察小哥中途发力中止了游戏,你是会觉得高兴终于不用死那么多人了,还是遗憾没能看游戏进行到最后呢?
作为作品的《鱿鱼游戏》,引诱了所有看完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