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经有一种说法,在一起很久的情侣大多会有两个结局:结婚,或是分手。八年,我想这段爱情跑的足够久了,久到好像已经忘记了,爱情最初的模样。春娇已是过了35岁的“中女”,而小她四岁的志明却正是遛个狗都能“沟到女”的大好年华。于是春娇变得敏感多疑,从发现志明手机上有陌生女人的短信,到主动求欢被拒,再到跟闺蜜抱怨自己下面毛都白了,一场“中女危机”正式来临。志明不太懂,他还是会一次性花掉所有的bonus再加刷卡去买一个九万的达利;春娇也不太懂,为什么在一起这么多年,志明还是个只会把事情推给别人的少年。为什么我会喜欢这部电影,因为真实的最能打动人心。每个人,大概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拉着几个闺蜜数落男朋友,但当别人说他不好的时候又拼命维护的那个余春娇;跟死党一起看美女泡酒吧但又时刻记挂着要回去陪女朋友的那个张志明;想安定下来又怕对方不够成熟给不了自己安全感的那个余春娇;看到可爱的小孩子突然有冲动想自己生一个来玩但明明什么都还没准备好的那个张志明;是我,也是你。其实影片的中心是成熟的春娇“救”了长不大的志明。然而在我看来,让春娇那么喜欢他,跟他在一起那么开心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志明的那份“长不大”。每天想着怎么挣钱买楼的男人是不会想到把首饰挂在一个装饰品上的;尽管英雄救美的苦肉计用多了让人觉得幼稚,但若是两个人的日子只剩柴米油盐,估计最后的的结局会是分手而不是结婚。私以为,生活是需要一点“幼稚”来调剂的。况且志明也会陪春娇的妈妈买菜,耐心教她用微博,陪她爸爸泡吧,给他找婚纱摄影师。当然,要做到该浪漫的时候保持童真,该现实的时候又理性睿智,我想……此男只应天上有吧。这世界上的男人啊,很多还不如张志明呢。从第一部到第三部,剧情从未经历过跌宕起伏,就是这个世代,最平凡的爱情的模样。会有误会,会有争吵,会有猜忌,但你忘不了,也戒不掉。那些小插曲,只是为了让你看清楚爱情最初的模样。关于电影本身惊喜颇多,尤其开篇就给观众一个大悬念,现场大家都直呼“真的不是恐怖片?”尽管明知道不是梦境就是传说,但能把这段呈现的如此完整细致,看得出是颇费工夫的。(个人非常喜欢开篇“趷趷刚”这段和ET那段)整部片子基本可以说是全程无尿点,且笑点不断,作为一部爱情喜剧,完全对得起它的名字。比之前看过的某些电影里面让人猛犯尴尬癌的段子强太多。当然,笑点有不少是靠白话粗口带出来的(我尤其喜欢春娇那几个闺蜜,说起粗口简直一气呵成毫不做作),不知道国语版会被改成什么样,希望不会让原版的精髓丢失太多。p.s.据说片尾有四个彩蛋,但是因为今天片方要放ID所以提前掐掉了,我想我不介意为了彩蛋再去二刷一下。关于音乐五月天的国语版《志明与春娇》昨天就已经释出了,主唱偶像黄伟文填的词,之前大家期待颇高。然而……怎么说呢,这首歌只在影片最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一段,配合经典的"i miss u"带出整个故事,还是蛮自然的。但个人觉得,既然片子有一段台湾行,为什么在春娇与志明大吵后坐上出租车,背景音乐不是闽南语原版的《志明与春娇》?多符合台湾的小黄和夜景啊~虽然那英的《梦一场》也非常切题……也许导演是为了让电影多一个卖点吧。说真的,对比下来,我更喜欢片子结尾张志明唱的那首粤语版的《志明与春娇》,虽然押韵什么的并不专业,但却是最呼应这系列片名的点睛之笔。关于演员余文乐就是张志明,杨千嬅就是余春娇,END。关于自己那天收到片方的豆油,说看了我写的这系列之前两部的影评,想邀请我作为豆瓣粉丝提前观看第三部。于是翻了翻之前那两篇影评。第一篇是2010年3月27日,7年前。志明与春娇爱了这么多年,而我,经历了从香港搬回内地,结婚生子,在哄睡了两岁的女儿之后,敲下这些字。好久没写东西了。最早会去看这部电影,是因为五月天。让我习惯于用文字去表达一些东西的,还是五月天。也正是这些,让我今天有机会跟院线和媒体一起提前看了这场电影,回忆满满,感动满满。我想,因为喜欢一些人和事而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p.s.真的不太希望这系列就这么结束,如果继续拍生娃带娃的故事我也还是会去贡献票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