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打低分的原因大致是“动荡年代的特权故事”,“没有触及那个年代的核心”,“不能代表普遍的爱情”。。。
只想对这些观影者问一句,你确定看完这部戏了吗?是从头看到尾的吗?
整部戏的故事非常流畅,从资本家的小姐在那个年代被欺负到被迫相亲,从不喜欢江德福到深受感动产生好感,从看不起到愿意一起去农村种地,能看到爱情产生的过程。
不可否认安杰幸运,人家女主在几十年后也跟自己的女儿骄傲滴说“你妈可以跟世界上任何一个女人比”,但在经历的过程中,安杰一直是惶恐、不安的,是她跟江德福的爱情或者说丈夫的保护让她度过了那段动荡的年代。人家作为女主,导演总要选一个视角去讲故事吧?有权利让她比别人幸运吧?毕竟片名叫父母爱情而不是父母的艰苦岁月。但是导演从这个幸运的女主眼里看到了听到了更多的苦难,从资产阶级家庭的受人欺负,到江德华保守思想的愚昧,到渔霸女儿的受人白眼,到穿旗袍高跟鞋就是资产阶级腐朽等等,这还没有触及那个年代的核心吗?
短评中所谓“避重就轻文革十年”,难道正面描写欧阳懿精神恍惚形同木偶,以及酒桌上压抑中爆发“我不是老欧,我是欧阳懿”,都不算“重”吗?难道要导演像霸王别姬里直接展示游行和批斗才算正面描写吗?
本片是根据军旅作家刘静的第一部小说改编,写的就是她父母的故事(当然也会有融合,来自编剧的采访),还有海岛上的生活,她应该是江亚菲和江亚宁的原型(从作者自述的文章里看出来的,她的行文风格绝对是江亚菲,同时也做过话务连的通信兵),怀疑论者可以休矣。
可以说安欣和葛老师是安杰的两个分身,分别代表了嫁给了白马王子和未被军人选择的两种结局。编剧事事周全,就是要告诉观众,安杰是幸运的,安杰的爱情是难得的。
本片最大的作用是告诉我们爱情和婚姻是有技巧的,要懂得忍让,要包容,要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至少我看过几遍以后是向往婚姻的。
一一一一一
刷了好几遍了,发现刘琳演得真好,那就像我的姑姑,我的姨。越到后来越感动,除了梅婷,就数她了。